『壹』 硯台的起源
硯台與筆、墨、紙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台不僅是文房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又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硯台的材料豐富多樣,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硯、易水硯、松花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共幾十種。
硯台是伴隨著筆和墨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最早出現的硯台是石硯。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於是硯台開始發展起來,出現了銅硯、陶硯、銀硯、徐公硯、木胎漆砂硯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硯的出現。唐代是硯台的重要發展時期,出現了端石和歙石兩大硯材,明清時期制硯的材質更加豐富,出現了瓦硯、鐵硯、錫硯、玉硯、象牙硯、竹硯等等。木硯研究始於何時,沒有定論,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實際並不適宜做硯台,但文人的浪漫將這種大膽的嘗試,與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頗為精美的文房陳設品。
除石硯以外,我國還生產過一些用其他原料製作的墨硯。漢代有瓦硯,陶硯,玉硯,鐵硯和漆硯,晉代有木硯,瓷硯,和銅硯,唐代有泥硯,宋代有水晶硯,石泥硯,磚硯和天然硯,明代有化石硯,清代有紙硯,而今有橡皮硯。
經過很長時間的歷史,硯台已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具,而成為了集雕刻,繪畫於一身的精美工藝品,成為文人墨客收藏的對象。
如果要探究起中國硯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為與筆、墨、紙並稱「文房四寶」,中國歷代的文化人對硯台的珍愛,可以說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刻硯、賞硯、藏硯,作為一種時尚的風氣,硯台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濃縮了中國各個朝代文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對現代人來說,古硯台完成了由實用品到藝術品的轉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獨特的收藏理財的價值。
『貳』 明清硯台發展與制硯是怎樣的
明代的硯端莊厚重,紋飾也較古樸。除仍以端、歙石硯為人所寶重外,澄泥硯、瓷硯、漆硯、銅硯也有製作。另外,還有用木、鐵作硯的。並且在硯上雕刻詩句、銘文,成為風氣。
這些硯的製作,逐漸出現了脫離實用,走向工藝美術品的趨勢。由此,硯台分為實用硯和賞玩硯。當然,也有一部分硯台既可使用又可把玩。
明清時期,端、歙更加講求石質,雕刻花紋、造型式樣等日漸豐富,並在硯上鐫刻名人詩詞、題識,同時也追求外裝硯匣的裝潢考究和華麗美觀。當時還出現了許多制硯名手,有王岫筠、汪復慶等。雕刻藝術上追求自然,出現了隨形硯式,因材制硯,形式多樣,致使明代硯從使用價值轉化為藝術價值,達官貴人的附庸風雅、收藏硯台的風氣大為流行。由於文人、士大夫、藝術家的直接參與,親自選材,親自設計和製作,大大提高了明清硯石的質地與裝飾。
清初乾隆朝重新整理,並大力開發硯石資源,所以乾隆朝所產的端硯質地、花紋,均優於以前任何一朝。清末張之洞總督兩廣,又行採取,所獲既多,且為大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清代硯台的材料更加豐富多樣,有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此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不下幾十種材質。由於清代執政者重視始祖發祥地東北,所以在這時又大力推崇產於東北混同江的「松花石硯」,將其定為御硯。
清代硯的製作極注重雕刻,方法、題材同石雕、牙雕、玉雕也很類似。制硯工藝更為發達,硯材的品種,雕刻的技術,形式的精巧,以及硯匣的裝潢,都有許多考究。清代硯台同明代一樣,也有重美觀而不問實用的傾向,成了供欣賞的裝飾品。特別是用一些不太發墨的材料如玉石、翡翠、水晶來制硯,美觀性増強了,但實用性卻大為降低。
明清時期是硯成為一種工藝美術品的重要歷史階段。這個時期,硯台從制硯工藝上講,品種增多,有些不適於研磨的材料,如翡翠、象牙、料器也選作硯材,這純屬工藝美術上的需要。
明清石硯除以石質取勝外,還特別注重雕刻造型,式樣繁多,蔚為大觀。這時的硯式如鼎形、琴形、竹節、花樽、馬蹄、新月、蓮葉、古錢、靈芝、蟾蜍等,逞奇斗勝,各臻其妙。還有保存天然石質朴美,不假釜鑿的天然硯。文人學士也常在硯上題刻銘文,甚至鐫刻肖像,使之不僅成為文房用器,也是價值很高的工藝品。
明清時期制硯的材質更加豐富,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共幾十種。
隨著歷史的演進,後來我國硯產地增加了廣東肇慶、安徽、甘肅、寧夏、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為主,都具有硯石細膩、雕刻精美、發墨快、不損筆、不易乾涸和易於洗滌等優點。
藝人們都是經驗豐富,他們往往因材施藝,充分利用硯石的各種天然形態、色汗紋理、透明石眼,巧於雕成各式硯台,風格清雋高雅,堪稱「文房之寶」。
『叄』 硯對中國文化有什麼發展的影響
硯台作為研磨的器具,與筆、墨、紙一起為傳播、記載中華文化發揮了重大的作用,這是有目共睹的。但硯台僅僅作為一種工具,在今天研墨之「用」的意義並非主流的朝代,並不足以讓我們去渴求,讓我們去尊崇。是硯台從研到硯漫長的歷史變遷中凝就的獨特的中國文化意象,其中包含著的中國歷史富有生命力的基因,含藏著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元素,表達著的中國文化的奧妙,一代一代地傳播著、訴說著的有關中國硯文化的信息,包括其中看不完的形制,說不盡的故事,解讀不完的意義,爭論不休的魅力,以及每一方名硯台背後極其豐富的鏈接,博大深遠的知識海洋,承載著詩人名賢高僧的大德和生命信息,也凝聚著中國人集體的記憶與中華民族認同的千年密碼,才是我們解不開的情緒,苦苦追尋的夢境。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卻須待於有心人的尋訪,踏勘與解讀。
這也許就是硯台所具有的獨特審美屬性和文化內涵,致使硯台在「實用」性式微之境況中仍在發展壯大,這正是硯台不僅具有「實用」之用,更有「無用」之用,也在當僅就是精神之用張揚。當人們不僅僅以硯台作為研墨工具時,就會賦予硯台更多的精神涵義。它雙層的功能、獨特的造型以及千姿百態的製作工藝和大自然賦予獨特的材質,構成著一個絢麗多彩、品味高雅的藝術世界,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成為我們研究中國文化的重要對象,吸引人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證和研究,得到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和愛好者的青睞,成為中華民族珍貴的藝術品。
我們將硯台定位為最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傳統手工藝美術品,表面上似乎沒有多大的異議,但具體分析卻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誤區:
我們知道,硯台的精髓一方面在於它是手工文化,另一方面在於材料的合理應用,高爾基曾經說過:「藝術的奠基者是陶器匠、鐵匠和金匠、男女織布工、石匠、木雕匠和骨刻匠、軍械匠、油漆匠,男女成衣匠,總的來說是手工藝人。」一部硯台從研到硯的發展史,是人對自然和材料的改造的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審美心態。重提硯台文化定位,將喚起人們對物和人本身的尊重,冷靜地思考,我們的先人在若干年前,是懷著怎樣謙虛和耐心去完成一件件精美的硯台,需要繼承和發展的正是傳統匠人的那種創作的智慧和平易的心態,籍此來補償安慰現代人的心靈。
我們將硯台提升到最具中國民族特色定位,主要依據為三個方面,一是指硯台起源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硯的芻型以目前出土的實物為證考,約為公元前6000多年前,但從考古學家發現的分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岩畫遺址中遺傳的眾多細岩畫分析,其岩畫上的顏料至少有13000年的歷史,由此可以推斷當時已出現研究顏料的研磨器。二是指硯台為墨而「生」,與筆、紙結伴,緣系著書法和繪畫的誕生與發展,共同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意象,在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藝術中形成的鮮明特色。硯台無論其造型,結構與功能均具有中華民族的個性。三是指硯台蘊含的文化內涵符合中國人特別是傳統文人的審美趣味,這其中包括硯台用之妙,材質溫潤之德,硯石精光內斂的品格以及造型自身的象徵意味,雕刻內容的寓意等,都體現著中國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體現著中國人獨特的致思方式,有著與西方文化廻然不同的視覺和思維方式,如趙汝珍先生在《古玩指南》中所說「……對古硯之精妙,西洋人絕不能理解絕不能認識,故西洋人來華者,任何古玩均可以買,未聞有收購古硯者……」。硯台之上述概說,是我們立論的。
我們說硯台是傳統的,當然首先是指其悠久的歷史,但這里我們重點強調的是硯台製造過程中所體現的傳統造物精神和硯台本身蘊含的文化意象,這才是硯台最具審美價值的因素,也是硯台在今天仍能為我們所景仰的原因。
研的生發至硯的形成和發展,無不體現著先民「制器尚象」、「制器尚用」、「器以載道」的造物精神。關於器的經典論述,最先來自儒家的經典《易.系辭》的系統而精到的論述,《易.系辭》曰「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把造物推高至猶如聖人的事業,又曰:「以制器者尚其象」,視制器為推行聖人之道,並列舉了一系列古賢制器造物觀加以說明,由此,我們可以推知制器與觀物取象的聯系。此外,道家觀念和諸子百家的關於制器的立說,也無不體現著製作與應用相聯系。由於儒家對器的象徵意義的重視,以及其觀器論人的觀念,逐步使器物的觀念超越了經驗的描述范圍,把看得見,摸得著的器與不可見、不可觸的思想相融合,硯(器物)才突破了形而下的范疇,進入形而上的觀念層。從中國最典型的硯台形制看,天圓地方的壁雍硯,大塊意氣的風字硯,虛懷張揚的箕形硯,端莊雅正的抄手硯等,無不體現著制器尚用,制器尚象的造物思想的完美結合,無不體現著器以載道造物精神。
工藝造物賦予硯台使用價值、文化涵義和功能形式,方成其為器;中國傳統的觀念視硯台為存「有機的生命體」,各種造型互相應照,貫穿著中國的哲學原理。朱子言:「此是置心在物中窮見其理」,也就是說傳統的審美觀講究「體悟」和神與物游,從不脫離人談造物,也從不把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截然分開而就物論物,而是兼顧物理、權欲、心理,使之具有人格化的人及更特色和感情色彩,從而形成了器與道或物質與精神和諧統一。這既是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也是中國特色的表現。
依據硯台是歷史生活的產物,適應著不同時代的生活和生活方式的需要而發展的研磨器物,是手工製造的,具有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產物。硯台為實用而誕生,其最終是為讓人使用時感到稱心如意,這就審美的萌芽,就連公元前6000年出土的姜寨遺址的研磨器,雖然工藝粗糙,但其造型已基本成型,已符合研磨器用的內在規定性。隨著技術的進步,硯(研)發展到漢已基本成型,至唐宋已高度成熟,這成熟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發現與利用了最宜磨墨的材質,二是傳統的造物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三是工藝與技術的發展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硯台作為實用的手工藝藝術品,體現著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實用是審美的前提和基礎,審美也反過來增強實用性,兩者互相促進,密不可分,構成了硯台最基本的原則和特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審美性在硯台藝術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人們對硯台材質美、形式美、藝術美的要求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而迫切,隨著社會發展,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
從某種意義上說,硯台首先是用的,然後才是美的,不能騎的自行車,不能用的鋼筆,無論其外裝飾有多麼的精美,也是沒有審美價值的。這里有一個對適用與審美的理解誤區,制硯人通常要選擇硯材好的部分開硯堂,出於商業目的,盡量保留原石的體積,將不能作硯堂的部分實施「雕花」,並美其名為「藝術」,硯堂最終只佔硯石整體十分之一、二的空間,作者也揚言「可用」。然適用與可用是一個不同的概念,至少是程度上的重大差別。我們說一方硯台的適用,至少包括其造型、材質、結構,研磨舒適、清洗的方便、把玩以及使用時最大限度的人性化滿足感等各方面的綜合平衡,而「可用」僅僅能容磨墨、能盛水的簡單要求,任何材質的器具也皆能做到。
另一個誤區是將硯台的適用與審美割裂開來,一方面過度地強調人為的雕刻技藝,忽視硯台的適用性,也忽視雕刻的象徵和意味性的內容,雕饋滿眼,而空無一物。另一方面是復制傳統的形制,只重於「用」毫無創新意趣。
二十一世紀,許多文化人、藝術家的目光開始投向硯台,制硯藝術大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吸收各門類藝術的養份,使硯台的創作充滿形式感,情感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內涵,擁有和藝術家一樣的藝術特徵和文化的哲思,硯台和純美術的界限開始模糊,各種美術領域倡導的各種哲學思想使制硯藝術大師極力擺脫行業局限,探索嘗試新藝術的語言。與此同時,文化市場對硯台的要求,也不只是單純的形式上的復辟,而是從歷史上吸收藝術的營養,從民族文化中吸取有益的精髓,採取抽出、混合和拼接的方法,傳達出一種內在的隱喻的合混的風格。
當今硯台的制(創)作雖然象各種現代藝術一樣,極力尋找自身未來的多種可能性,從而重新定義「藝術」,也試圖超越時代的理性,用超常理的技藝、精神的探險為自己開疆闢地。但是硯台的藝術成長從來就不存在脫離外在影響的自身構建,歷史以過去了的經驗方式告訴我們:沒有深厚的傳統堅固基石,再偉大的創想只會是空中樓閣,繼承和發展永恆不變的主題。
基於這樣的角度,我們以審慎的目光游覽硯台,古樸、方正渾圓、厚重的造型和材質本身的的自然和諧之美,不正是我們不倦追求的那份本真嗎?一塊一塊隨型的自然硯石,歷經師匠們溫潤雙手的雕刻,一方方硯台顯得那麼親切,那樣鮮活,舍棄了太多的技法形式的表達更顯得大氣凝重,將「硯」的獨特魅力表現得如此完美,空靈率真中透出絲絲優雅古樸之美,純正幽靜中現出點點深厚凝重的文化內涵。每次審視硯台,總被其端莊、孤傲的氣魄,優雅獨特的誘惑和那穿越千年歷史的蒼桑所深深折服,其於沉實中折射出靈光,在從容淡定中依舊是那麼幽靜典雅、奕奕生輝。
如果以一首美妙的樂曲來形容硯台,傳統的硯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默默無聲地奏出了自己輝煌的第一樂章,雖然它是無聲之曲,但世人是可以解讀出其所傳達出的詞意,領略其自然而向外散發出的韻味,曲終而味存,這是我們賞古硯的感覺。今天,我們繪就了另一個輝煌的樂章,也許還是更華麗更龐大的樂章,場面更宏大,更多的演奏者,更多的樂器的參加演出,更多的聲響,還融入了西方之樂器。但遺憾的是其聲大、其音亂,抒情之音,激昂之音,婉轉之音獨奏,豪壯之聲、鍾鼓之聲齊鳴,仍在演奏,雖然某一小段某一樂器奏出美妙之音,但很快被眾多樂聲掩蓋,而難知其主旋律,也難和其味,這就是我們硯界今天的現狀。
硯文化是制硯活動及其物質、精神成果的文化內涵的總和,涉及到制硯文化觀念,硯台的歷史衍變,研台形制,文化符號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體。硯文化獨特的造型理念、創造心態、視覺模式和構型規律,以象形取意、立象盡意的致思方式,比類取象的思維方法,以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造型哲學,對形、色、材等造型外顯層面的總體把握和特徵的強調,「天人合一」的宇宙硯等綜合因素的制約,決定了傳統硯為「象徵性藝術」。然時與境遷,特別是在硯台從文人士大夫文化走向大眾文化的今天,既要源續傳統的造物精神,體現時代的文化特色,還要讓硯台為大眾所喜聞樂見,更要展示器有用、材有美、工有巧的硯台特性,更具體地說,硯應該成為融文學、歷史、書法、繪畫、雕刻和金石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品。這對制(創)作硯台的師匠們,無疑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考驗。
面對二十一世紀外來文化的撞擊以及科學信息技術的強勢壓迫以及商業的介入,硯也在變化中,學術界、文化界對當今硯台的狀況普遍有這樣的評價,一方面是制硯技藝進步了,另一方面賞硯的水平退步了。面對這種現狀,值得我們清醒的是,傳承傳統,並非僅僅是硯台的形制和工藝技術,而是硯文化內在的思想定勢和賴以發展的「內在力」。其核心就是要傳承延續不斷發展的硯台文化和美學思想,這才是傳統硯文化的精華所在,也是硯文化得以發展的基礎。
『肆』 歷史上第一方硯台在哪個朝代
如果要探來究起中國硯台的起自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為與筆、墨、紙並稱「文房四寶」,中國歷代的文化人對硯台的珍愛,可以說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刻硯、賞硯、藏硯,作為一種時尚的風氣,硯台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濃縮了中國各個朝代文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對現代人來說,古硯台完成了由實用品到藝術品的轉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獨特的收藏理財的價值。
一般人都把中國的「四大名硯」作為收藏的重點對象。這四大名硯分別是:唐代時出產於廣東肇慶的端硯,晚唐時出產自安徽婺源的歙硯,東晉時產自山西絳州的澄泥硯,宋代時出產於甘肅臨潭的洮河硯。
『伍』 中國硯台最早出自那個年代
硯台與筆、墨、紙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台不僅是文房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又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硯台的材料豐富多樣,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硯、易水硯、松花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共幾十種。
硯台是伴隨著筆和墨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最早出現的硯台是石硯。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於是硯台開始發展起來,出現了銅硯、陶硯、銀硯、徐公硯、木胎漆砂硯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硯的出現。唐代是硯台的重要發展時期,出現了端石和歙石兩大硯材,明清時期制硯的材質更加豐富,出現了瓦硯、鐵硯、錫硯、玉硯、象牙硯、竹硯等等。木硯研究始於何時,沒有定論,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實際並不適宜做硯台,但文人的浪漫將這種大膽的嘗試,與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頗為精美的文房陳設品。
除石硯以外,我國還生產過一些用其他原料製作的墨硯。漢代有瓦硯,陶硯,玉硯,鐵硯和漆硯,晉代有木硯,瓷硯,和銅硯,唐代有泥硯,宋代有水晶硯,石泥硯,磚硯和天然硯,明代有化石硯,清代有紙硯,而今有橡皮硯。
經過很長時間的歷史,硯台已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具,而成為了集雕刻,繪畫於一身的精美工藝品,成為文人墨客收藏的對象。
如果要探究起中國硯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為與筆、墨、紙並稱「文房四寶」,中國歷代的文化人對硯台的珍愛,可以說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刻硯、賞硯、藏硯,作為一種時尚的風氣,硯台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濃縮了中國各個朝代文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對現代人來說,古硯台完成了由實用品到藝術品的轉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獨特的收藏理財的價值。
『陸』 端硯有什麼樣的發展歷史呢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硯台在我國已有久遠的歷史,從考古發現的資料來看,硯台最早是從研磨器逐漸演變發展而來的,這種研磨器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西安半坡韶文化遺址出土的磨盤和磨捧中,有的磨盤帶有槽臼,槽臼內還殘留著研磨過顏料的痕跡。1976年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調色用的色盤,這類色盤,磨盤和磨捧,可能是硯台的前身。
洛陽西周墓出土的長方形石板,前寬後窄,石板磨光,研面殘留硃砂,這種石板調色器的造型和用途同後來的硯台很為接近。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中已有木牘、墨和研石的發現,可見至遲到戰國晚期已有研墨的硯台。
漢代使用硯台比較普遍,傳世的數量也較多。1973年湖北江陵鳳凰山漢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的一座墓葬中,還出土了筆、墨、石硯、木牘(無字),銅銷等成套文具,許多漢墓出土時帶有硯台,說明當時的墨需要用研石研磨,這就證明了硯台最早是一種研磨器,直到漢代仍舊保留著這種性質。
漢代以後,隨著制墨工藝的發展,墨可以在硯台上直接研磨,就不再使用研石了。歙硯產於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的龍尾山,所以歙硯也叫龍尾石。歙硯在唐開元年間開始製作,在當時社會上已漸著名。除了石硯,以山西絳州為代表的澄泥硯,在唐代也已開始生產。唐代的許多瓷窯還燒造瓷硯,四川邛窯燒造的瓷硯大小成套,粗胎施釉,造型質朴。唐硯大多為箕形,兩足或單足。當時由於秦漢宮庭建築遺址中的磚瓦陸續出土,有人還利用秦漢磚瓦制硯,俗稱瓦硯,可惜留世於不多。
『柒』 尼山硯的歷史發展
尼山石硯在曲阜有著五百多年的歷史,據《兗州府志》記載,明萬曆二十四年,尼山硯被列為孔府敬獻皇宮的貢品。
本世紀70年代中期,在拆除曲阜古城城牆時,於城牆根基挖出一塊自然形尼山石硯,可見尼山石硯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清乾隆年間《曲阜縣志》載:「尼山之石,文理精膩,質堅色黃,可以為硯,得之不易。」歷史記載尼山硯石產於尼山孔廟北的硯台溝,隨著時間的推移,已很難找到硯石。1949年前一直被孔府所控制,產品很少。其後,特別是70年代中後期,山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與曲阜市工藝美術廠通力協作,在魯硯專家石可的指導下,終於在尼山五老峰下找到了新坑。種硯石在石炭岩的夾層中,石厚3厘米至6厘米不等,色呈柑黃,面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松花紋,石質精膩,撫之生潤,下墨利,發墨好,久用不乏,是尼山硯石中的上品,且儲量較豐,為尼山硯的製作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1976年,曲阜工藝美術廠在尼山五志峰下又找到了這種硯石,於是採用新工藝繼續生產。
尼山硯1978年尼山硯作為直硯的一個品種,參加「魯硯匯報展覽」,在北京直硯匯報展覽會展出,受到了書畫名家的一致贊賞,紛紛題詞寫贊。
1980年,尼山硯到日本的東京、大阪進行展銷。
1984年在北京參加「首屆全國文房四寶展覽」。
最近幾年又分別在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展出。1987年作為中國孔子基金會的高級禮品,贈送「首屆國際儒學學術討論會」的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深受中外人士的喜愛。尼山石硯被載入《中國書法大辭典》 、《中國工藝美術辭典》。
『捌』 硯台的起源情況怎樣
、中國洮硯的歷史
硯台的起源最早是從研磨器開始的。在我國原始社會,人們版已經開始使用研磨器權,用以磨製工具或研磨糧食作物。後來,為了便於書寫,需要將墨色及顏料研磨至細,於是便出現了專門研墨的硯台。把1956年湖南長沙王家瓏出土的原始社會的研磨器(如圖1,現藏湖南省博物館)[1]和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硯(如圖2,現藏湖北省雲夢縣文化館)[2]作比較可以看出,研磨器為硯的出現及其最初的造型奠定了基礎。硯的品種很多,從材質上分類主要有木質、竹質、金屬質、陶質、瓷質、玻璃質、水晶質、石質等等。其中,最具實用價值,最富有生命力的應是石質硯。石質硯經過數千年不斷的開發,據文獻記載的已達一百三十多個品種。我國古代的石硯多取自天然礫石,隋唐以後又出現用陶泥製造,同時先後發現了端石、歙石、魯石、洮石等適宜於造硯的材料。洮石多為綠色,水紋奇幻,故又名洮河綠石硯、洮河綠漪石硯。古老的洮河名硯的出現究竟始於何年代?眾說紛紜。蔡鴻茹、王
『玖』 硯台的發展史是什麼
蒙於史前:從研磨器演變過來
興於秦漢:初步顯示美化趨勢
盛於隋唐:端硯歙硯問世
卓於宋元:實用與欣賞並重
弘揚於明:由實用轉為強調藝術
『拾』 硯的歷史有幾多 硯台歷史文化藝術展舉辦
硯,俗稱硯台,是中國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漢代時硯已流行,宋代則已普遍使用,明、清兩代品種繁多,出現了被人們稱為「四大名硯」的端硯、歙硯、洮硯和澄泥硯。古代中國文人對硯十分重視,不僅終日相隨,而且死後還用之殉葬。
硯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筆墨硯始以粗見雛形。剛開始時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後來因為不方便,無法寫大字,人類便想到了可先在堅硬東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磚、銅、鐵等。殷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遂漸成形,古時以石硯最普遍,直到現在經歷多代考驗仍以石質為最佳。可以作硯的石頭極多,我國地大物博,到處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種石頭。產石之處,必然有石工,所以產硯的地方遍布全國各地。
七十年代末,在陝西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一套繪畫工具,其中有石硯、研棒及硯蓋,距今約7000年左右。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戰國墨硯,是用鵝卵石打磨製成。不過,那時的墨為天然礦石,因而硯還需用研棒輔助,才能將墨磨至細。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麼時候才開始發生改變,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於現在的硯呢?目前所知,要直到兩漢時期。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需再藉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盡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沒。
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著名的有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的歙硯、山東魯硯、江西龍尾硯、山西澄泥硯。端硯產於廣東端州(肇慶市)東郊端溪,唐代就極出名,李賀有詩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贊石工攀登高處鑿取紫色岩石來制硯。端硯有「群硯之首「的稱譽,石質細膩、堅實、幼嫩、滋潤,捫之若嬰兒之膚,。溫潤如玉,磨之無聲,發墨光潤。石上且有鴝鵒眼等自然紋理,歙硯產於徽州,徽州是府治,歙縣是縣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硯與徽墨乃是「文房四寶」中同產一地的姐妹。歙硯的特點,據《洞天清祿集》說:「細潤如玉,發墨如飢油,並無聲,久用不退鋒。或有隱隱白紋成山水、星斗、雲月異象。」端硯資源缺乏,名貴者已不多;歙縣地處黃山之陽,取材廣泛,近年仍有鏤刻工極細之藝術大硯出產。洮河硯之石材產於甘肅臨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極難。澄泥硯產於山西絳州,不是石硯,而是用絹袋沉到汾河裡,一年後取出,袋裡裝滿細泥沙,用來制硯。另有魯硯,產於山東;盤谷硯,產於河南;羅紋硯,產於江西。一般說,凡石質細密,能保持濕潤,磨墨無聲,發墨光潤的,都是較好的硯台。
硯台歷史文化藝術展於在杭州博物館展出,此次展品共計150餘方,為漢、唐、宋、元、明、清及當代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器物,系統展現硯文化藝術與歷史,同時又突出宋代古硯,以體現杭州作為南宋古都文化藝術中心的地位與宋代藝術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