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洞簫歷史文化

洞簫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6 16:05:28

『壹』 笛子和簫哪個歷史久遠

蕭歷史更久遠。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回南省舞陽縣賈湖答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賈湖遺址延續1500年即9000年前到7500年前,發現的骨笛包括5孔,6孔,7孔,8孔,眾多實物證明,骨笛在此由5孔發展到8孔的完整歷程。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原稱「洞簫」,現簡稱「簫」。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貳』 洞簫在宋代消失的原因是那些

隨著時代的發展,肯定會淘汰一些東西,可洞簫好象也沒有消失呀!!!古琴與洞簫是小麥最喜歡聽的兩種樂器。可是,小麥又最不願把洞簫之觀一擺而擺。因為洞簫給小麥的感覺就是不可說,不可說的。只適合一個人在夜裡靜靜地吹奏,獨自沉浸。。。或許簫聲一直就給人以幽幽而嗚咽之感。自古有簫的故事必有情,有情就必有悲觀離合。所以,還是不說的好。小麥似乎有點兒刻意地去追求以一棵平常心去面對生活,面對一切。而實際上,誰有能真正地做到?唉,還是不說了,大家看盾下面對於簫這種與情相依相伴的民族樂器的介紹吧!

簫是我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老的吹孔氣鳴樂器之一,又名洞簫。其形制為:上端封口的竹節邊緣開吹孔,管身開有指孔6個,前5孔,後1孔,,下方另有2對出音孔,底端為開管。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常用的簫多為G調,能吹G、D、C、F、降B調,音域為d調1-e調1。簫的音量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適於獨奏或重奏。獨奏曲目有《鷓鴣飛》、《妝台秋思》、《柳搖金》等,琴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由於它具有動人的音色和高雅的神韻,歷來為騷人墨客所謳歌吟詠,也為廣大人民所喜愛,並在詩詞伴奏,琴簫合奏等多種民間合奏曲中廣泛應用。簫作為獨奏樂器登上音樂舞台,則是近些年的事。

『叄』 什麼是簫

簫又名洞簫,也是一件非常古老的樂器。它由竹子製成,直吹,上端有一吹孔,按專音孔為前五後屬一。
[編輯本段]簫的歷史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簫笛同源,都是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在秦漢至唐,簫是指編管的排簫。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只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後,成為5孔簫。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現了前面六孔、旁邊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時笛簫概念基本分開,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清代,簫的形制與現在完全一樣。

『肆』 我國洞簫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原稱「洞簫」,現簡稱「簫」。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簫笛同源,都是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在秦漢至唐,簫是指編管的排簫。 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清代以前的簫多指排簫,漢代的陶俑和嘉峪關魏晉墓室 碑畫上,已可見到吹洞簫的形象。但單管簫當時多稱「笛」。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只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後,成為5孔簫。 洞簫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現了前面六孔、旁邊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時笛簫概念基本分開,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清代,簫的形制與現在完全一樣

『伍』 找有關洞簫的研究現狀及有關文獻

洞簫簡介

洞簫亦名尺八 ,是流傳自中國的古老樂器,目前尚存最古老的尺八在日本(正倉院),是唐代所制。尺八為古音律基音」黃鍾」律管九寸之兩倍一尺八寸,故名尺八。

一尺八寸是多長?台灣的洞簫尺寸(台尺)與古魯班尺同,一尺約30公分(30.303 cm),尺八約54.5公分。當今日本尺八也相同。不過目前保存於日本的唐制尺八,其尺寸卻沒這么長,有34.35cm、38.5cm、36.1cm、35.2cm、39.3cm、40.9cm,材質有玉尺八,竹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等等。

根據記載,唐代度量有大尺(魯班尺)與小尺(律尺)兩種,尺八可能採用律尺(小尺),一尺約23公分,因此唐尺八接近41公分。當今標准洞簫的長度,沿自宋尺八,與流傳到日本的普化尺八一樣長度。但開孔卻與唐尺八同,艨濁拔搴笠弧?lt;br>

洞簫是南管重要樂器,南管若以洞簫主奏的樂制又名」洞管」。音調分類如四空管,五空管也以洞簫開孔音階命名,五空管為開洞簫第五孔為六音,四空管為開第四孔為六音。

洞簫音孔有六(前五後一),鳳眼有二,計開八孔;嚴格的規格,十目九節為其制式,三目開眼(鳳眼),五目開音(音孔),一目兩孔,十目開竅(吹口)。合乎尺八長度內,有十目九節很難,竹節位置合乎音孔音準更難,因此良簫難逢。不少制簫者,對於精密的南管用簫找不到適合竹材,乃使用銜接方式,鋸斷再接,使竹節合乎需要長度,因此有」十簫九接」之話;亦有竹節作假之法,將原竹節削平,另做適當竹節;上漆者多有此嫌

另有普遍於中國北方的簫,採用紫竹等管壁較薄,內徑較小(1.8cm以內),吹口屏封,長度80-90公分左右,用於江南絲竹樂等,亦稱洞簫者。另有更小內徑,用於與古琴合奏之小音量簫稱之琴簫。亦有貴州玉屏簫,也是更細小之吹管。這些都具有屏封吹口的簫,通稱」北簫」,都是輕亮音色,與古洞簫的渾厚圓潤特色相去甚遠,有別於通稱的洞簫,承襲古風的洞簫只好稱做」南洞簫」或」南簫」了。

從洞簫性能的探討,音律計算的尺寸等等,我深入洞簫物理現象的領域,也發現簫聲之所以受人喜愛,其實與人耳的感度特性有關系;人耳對聲波頻率的敏感度最平坦的區域是在400hz-2.5khz間,低於400是遞減的(敏銳性差),3-5k是上升,到接近5K是過敏的(刺耳),這個平坦區域剛剛好是簫聲的表現區域,從低音的AD大簫(筒音低音A是442hz)到標准DG簫的高音域(筒音第三八度d是2439hz),正好涵蓋這一段人耳最舒服的音域范圍,難怪它聽來很順耳,尤其在低音部更引人入靜。

關於網頁的幾句話
這是一個以樂會友的地方,洞簫有悠久的歷史,也有諸多傳奇故事,吹簫的人很多,但多半是內斂沉潛的隱居四處,網路應該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文松自幼愛簫習簫並采竹製簫,也以簫修心。建立這個園地希望與愛簫人交流,將自己的心得與大家分享。陸續將建構簫的藝術、製作過程、音律與尺寸關系、敝人吹簫心得及敝人所錄制簫聲音樂檔、甚或各種簫聲比較等等。

雖是構想很多,一方面是初試寫網頁,一方面是利用閑暇時間編寫,因此需要慢慢充實內容,希望拋磚引玉,能獲得愛簫者甚至愛好音樂人士的回響,予以批評指教。

個人熱愛台灣本土音樂,就像熱愛這一片土地。流傳於台灣的各種傳統音樂戲曲都是我的熱愛,南管、北管、歌仔調、吟詩、傳統八音、國樂等等。學習各種吹拉彈樂器;演奏范圍從街頭、公園、廟口到音樂廳。在玩樂的過程中,發現傳統音樂老藝人在逐漸凋零中,玩樂的學習心更積極一些,一方面體會到傳承這些古老的音樂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趕到時間的急迫性,稍一拖延有可能又失去一個機會了。從事傳承與發揚的團隊很多,看到多數堅持執著於傳統藝術的工作者,感到佩服,能參與其中也略盡棉薄之力,希望讓流傳久遠的台灣古典繼續在這一片土地流傳下去....

在西方音樂為主流的這個時代,往往因為缺少對本土音樂的了解而忽略,甚至棄如糞土,這是很可惜的事情,除了洞簫的網頁外還想進一步建構台灣本土音樂網站,將敝人多年參與民間音樂的學習記錄分享大家,包括很原味的樂器與曲調介紹出來,讓更多人發現傳統音樂之美。

『陸』 簫和笛子哪個歷史久遠

蕭歷復史更久遠。

簫源於遠古時制期的骨哨。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賈湖遺址延續1500年即9000年前到7500年前,發現的骨笛包括5孔,6孔,7孔,8孔,眾多實物證明,骨笛在此由5孔發展到8孔的完整歷程。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原稱「洞簫」,現簡稱「簫」。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柒』 古代時候的洞簫是多少個孔的

陳冰機《福建南音及其指譜》:「南音的洞簫,定長尺八,十目九節的竹製品,古今亦稱尺八。比北洞簫粗而短,一目兩空為標准。」南音洞簫開V字形吹口。

由上述可知,尺八並不僅僅是存在於唐、宋一段歷史時期的文化現象,可以說從漢、魏晉至南唐,均有尺八的遺韻。這一文化形態是中西融合型文化、融匯羌笛、長笛、尺八、洞簫於一體。尺八經過唐代文化交流而東渡日本,唐代末年唐人南遷福建,又將尺八以及唐人語言、文化傳至福建,從而形成近代尺八的兩大發祥地——日本尺八與福建南音尺八。

洞簫自唐、宋來被冠之以諸多的名稱:單簫、長簫、竹(下加龠)管等。例如:明朱載堉《律呂精義》:「近代太常誤以橫吹為笛,而呼笛為長簫。故《朱熹語錄》曰:今呼簫者乃古之笛,惟排簫乃古之簫。」
《紹興府志》:「紫竹可為竹(下加龠)管,九節者佳。」

清王漁洋《香祖筆記》:「今之簫,乃古之竹(下加龠),名異而體同。」

清何蘿瑤《賡和錄》:「簫即古之所謂長笛。相傳始於漢丘仲。唐人有謂之尺八者,今簫或其遺制也。」

今人陳萬鼐《清史樂志之研究》載曰:簫在唐代一名「尺(下加八)」。

竹(下加龠)為三代之樂,在中國古代是重要的禮器。故朱載堉《律呂精義》曰:「竹(下加龠)五聲之主宰,八音之領袖,十二律呂之本原,度量衡之所由出者也。」歷史上許多學者視洞簫為竹(下加龠)之後繼。明代以來,洞簫之器名,唯見朱載堉《律呂精義》有解:「惟管端開豁口,妝如簫口,形似洞門,俗名洞簫」。
其實,不識洞簫者大有人在。例如:韓國成宗時期的重要著作《樂學規范》(1943,相當於我國明弘治年間):「《釋名》雲:洞簫,簫之無底者。王子淵《洞簫賦》,洞者,通也。言其無底,上下相通,故名洞簫。《高麗史樂志》,洞簫孔八。」文中把排簫與洞簫兩相混淆了。又如:清納蘭容若《淥水亭雜識》:「古之簫,即律管也,三十六律管,長短作一排,形如鳳翅。故楚辭曰:吹參差分誰思也。然管多而一人吹之,何以高下曲折繹如?今之簫,乃古之竹(下加龠),名異而體同。王褒有《洞簫賦》,不言其狀,未知洞簫即竹(下加龠)否?」

漢王褒《洞簫賦》所言之簫究竟系排簫,還是單竹簫?已成歷史公案,須剖析之。

王褒《洞簫賦》:「帶以象牙,尡其會合。鎪鏤離麗,絳唇錯雜,吹參差而入道德,……」朱載堉《律呂精義》解之:「上有二束象牙為之,隨器大小,狀類腰帶,銅釘間飾。《文選》所謂帶以象牙而羅鱗捷獵也。」「參差」即排簫之形。由此可知漢代洞簫即排簫。王褒又言:「幸得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這句話的意思是洞簫是喜愛吹它的漢元帝所起的名字。但是這一名稱在宋代以後已經成為單竹簫的專有名詞了。漢代洞簫有通洞無底之義。但是明代洞簫已改變為「管端開豁口,形似洞門」來加以解釋了。
我認為洞簫就是單竹簫。至於漢代時曾將通洞無底的排簫命名為洞簫,那隻是一個短暫的歷史時期的稱呼,已成為歷史煙雲。宋代以後,約定俗成,洞簫毫無疑問就是特指單竹簫。朱載堉解古簫字篆體與龠字會意,他把排簫與龠相提並論,不在本文討論之列。宋王應麟《荊川稗編》:「簫,八音蜀竹,截紫竹為之。長一尺九寸五分,前五孔後一孔,通六孔,各徑二分,口開半竅,直而吹之。」半竅,即半圓之意,「口開半竅」即開著半圓形的吹口。由此可知,遷延至今的單竹簫,其形制早在宋代便已基本定型了,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我們現在使用的笛有膜孔,洞簫無膜孔。但是在宋代,情形正好相反,古篴無膜孔,洞簫反而有膜孔。例如:宋陳暘《樂書》:「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韓國李成千、權德遠、白一亨、黃顯晶《國樂教育業書與容易學習的國樂概論》:「篴有一個U字型吹孔,後面一個,前面五個指孔和在旁際的十字孔。現在沒有十字孔。有時洞簫代替它。它有十二律四清聲,用於雅樂。篴原有四孔,後漢時有五孔,宋代六孔,宋代時六孔篴傳到高麗來了。」「洞簫有U字型吹孔。正樂用洞簫有後面一個、前面五個指孔;民俗樂用洞簫有後面一個、前面四個指孔和一個膜孔。洞簫原有八孔和一個膜孔,後來正樂用因跟篴差不多,膜孔沒有了,膜孔沒有了。民俗樂用改良一點,仍然有膜孔。」韓國的篴、洞簫表面看似為一物,實則其音律大相徑庭,洞簫與中國簫的音位差不多,篴則為十二律,其音陛構成與指法很特別,有專門的用途。可惜的是尺八與古篴在中國機近於消失,將來要研究它們可能要到日本、韓國去尋其蹤跡了。民樂的振興一要靠志士仁人的共同努力,二要靠當政者的倡導。例如:「漢武帝時產生長笛,漢元帝時風行洞簫,唐太宗提倡尺八,唐玄宗、唐壯宗愛吹橫笛,皆為一時之盛。綜上所述,尺八作漢、唐文化的載體,相對而言,洞簫從其流行時間和區域來看,則應列之為宋、明文化之遺存。宋代洞簫漸成氣候,與較之略短的中管(即尺八)共存於世。洞簫吹口的改革,由尺八的斜削麵而成為U字形,在宋代文獻中有據可查。宋王應麟《荊川稗編》雲:簫「口開半竅」。證明開半圓形山口的洞簫在宋代已廣為流行。明朱載堉《律呂精義》:「管端開豁口,形似洞門。」把U字形洞簫山口與古代竹(下加龠)和律管的管口相提並論,使之進一步規范化。一如唐代尺八之東渡扶桑,宋代洞簫亦輸出朝鮮,形成韓國所特有的外形似尺八、吹口U字形、有膜孔的朝鮮洞簫。尺八和洞簫對日、韓兩國的音樂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尺八的斜削麵吹口,對於喜愛音頻變化、吹奏自由的日本人來說是正中下懷。洞簫的U字形吹口,更適合律制嚴格的中國人的胃口。另一方面,洞簫的前身——竹(下加龠)在中國古代是重要的禮器,尺八是日本人的法器。故中國選擇了洞簫,日本選擇了尺八。在中國尺八反而日漸衰微了。

『捌』 笛簫的發展歷史

一直到漢代,抄中國傳統的笛子都是豎吹的。專家說,簫過去都叫笛,早期的笛是豎吹的。漢代張騫去西域帶回來的笛子是橫吹的。笛子出現後,原來豎吹的樂器就叫做簫了。笛聲是清脆的,彷彿清晨歡快的鳥鳴,而簫聲是悠遠的,彷彿月夜無形的清風。這兩種樂器都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傳統樂器,在中國文化中,它們早已不分彼此。
近代中,笛簫作為傳統民族文化,其悠揚的旋律備受中內外各界人士喜好,笛聲悠揚富有藝術魅力,是中華古文明的一大魁寶,簫聲悠揚富有精神意境,音色圓潤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在當代,區分笛簫的區別更有一種通俗的講法:橫吹笛豎吹簫。也就是說笛子是橫著吹的,而蕭是豎著吹的,還有一個區別是笛子要貼笛膜,而蕭則不需要。
隨著互聯網的超速發展,笛簫文化也發展成互聯網藝術的一種,其中以亞洲之最,笛簫的起源也是亞洲中原起源。互聯網上專業表達民族樂器笛簫的網站以「八荒舞樂中文網」作為行業領軍站點,也是亞洲最大的中文舞樂社區,中國人自己的專業藝術交流網站 行業簡稱EWDMC

『玖』 在中國,蕭的發源地在那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
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數量區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六孔簫的按音孔為前五後一,八孔簫則為前七後一。八孔簫為現代改進的產物。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製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厘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開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幾個音來,於是就形成了骨哨。盡管考古學家們稱之為骨哨,但從它的形狀、結構和發聲原理同現代簫笛作一比較,已基本上具備了樂器的雛形。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骨哨應該就是簫笛的鼻祖呢?無怪今天有許多管樂大師們都認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乾脆稱它為「骨笛」。那麼用竹子做的吹奏樂器又是什麼年代形成的呢?《呂氏春秋》中寫有:「黃帝命伶倫伐昆侖之竹為管」的記載。據說遠古時期氣候較暖,中國黃河流域遍長竹子,只是因為後來氣候變化,竹子的生長線才南遷到長江流域。伶倫伐竹為管的記載,充分說明了用竹子做樂器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據傳,後人將伶倫所訂的律管編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簫。
在虞舜時代,曾出現過一部稱之為「箾韶」的古代樂舞,「箾」即是今天的「簫」字。因為這部樂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簫來演奏的,所以我們認為《韶》的演奏使簫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為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共分為「九成」(九段音樂),用「籥」伴奏,又稱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簫的前身。由此可見從《箾韶》到《大夏》,簫曾在中國音樂史上經歷過多年的輝煌時代。周代,曾將我國古代樂器分為「八音」,它們分別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其中「竹」就是指簫和篪。自從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簫做為古代樂器的實物才得以我們親眼所見。因此提起「絲竹」二字,人們自然會想到這種樂器。
唐代以前指多管「簫」,即「排簫」。

單管簫的管體一般呈圓柱形,通常有6~8個側指孔,吹奏時,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多管簫為每管一音,無側孔。排簫的稱呼最初見於唐代趙璘的《因話錄》,《元史》中正式稱多管「簫」為「排簫」。
現今單管簫,稱「洞簫」。
《通典·樂器》引《世本》:「簫,舜所造。其形參差象鳳翼,十管,長二尺。」
今之單管洞簫,唐代以前稱「笛」,宋代稱「簫管」。

古簫(排簫)有大小之分,大簫稱「言」;小簫稱「筊」。簫的大小也以管數多少來區分,管多則為大簫,管數少為小簫。
簫,古代用於宮廷雅樂邊棱音氣鳴樂器。「八音」分類屬「竹」。漢唐以來的石刻、壁畫以及墓俑保存了許多吹奏排簫的形象。排簫的種類繁多。從管數(也稱「彄數」)組成看,就有十到二十四管不等的十餘種。從形制看編管參差排列如鳳翼,有呈單翼狀的;有呈雙翼狀的。從製作材料看,排簫除竹質外,還有骨質、石質的。目前所知的最早竹質排簫實物為曾侯乙十三管排簫,距今已2,400多年。最早的石排簫實物為淅川下寺1號楚墓出土的十三管石排簫,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距今約2,500多年。河南省鹿邑太清宮遺址的商末周初長氏貴族大墓,出土的禽骨排簫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實物,距今約3000年。
簫的起源有二說。一說,出自「籟」。《莊子·齊物論》:「女(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晉·郭象註:「籟,簫也。」二說,出自「籥」。龠,甲骨文作「」。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龢言》:「龠字既象編管。」籥古字為籥龜。《集韻·平簫》:「簫,或作籥龜。參差象鳳之翼也。」
唐宋時期的排簫因應用場合或樂種的不同,衍生出「燕樂簫」、「鼓吹簫」、「教坊簫」、「龜茲簫」等。唐代十部伎中,除天竺、康國外,清樂、西涼、龜茲、疏勒、安國、高昌、高麗、燕樂等部伎都採用了排簫,足見它在當時宮廷音樂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認為,單管簫出自羌中,四孔,豎吹。漢代也稱「羌笛」,簡稱「笛」。後經京房加一孔,為五孔。漢至唐代一直把橫吹和豎吹的兩種有側孔邊棱音氣鳴樂器統稱為「笛」。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注雲:『七孔,長一尺四寸,』此乃今之長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吹』,非融所賦者。」
魏晉時期,豎吹的單管簫已有六孔,仍稱「笛」。故在此以前的豎笛和橫笛常被後人相混淆,為了區別比兩者,樂家常稱排簫為「古簫」。
宋·朱熹《朱子語類·樂》:「今之簫管,乃是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
直至宋元以後才逐漸把排簫、洞簫、橫笛三者較明確地區分開來。依製作材料來分,有竹質(紫竹簫)、陶瓷(德化瓷簫)、玉(白玉簫)、金屬(鐵簫)、紙質(紙簫)等。
早在《尚書·益稷》中記載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即流傳千古的《梅花三弄》),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清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

『拾』 洞簫的歷史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賈湖遺址延續1500年即9000年前到7500年前,發現的骨笛包括5孔,6孔,7孔,8孔,眾多實物證明,骨笛在此由5孔發展到8孔的完整歷程。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原稱「洞簫」,現簡稱「簫」。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簫笛同源,都是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在秦漢至唐,簫是指編管的排簫。
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清代以前的簫多指排簫,漢代的陶俑和嘉峪關魏晉墓室 碑畫上,已可見到吹洞簫的形象。但單管簫當時多稱「笛」。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只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後,成為5孔簫。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現了前面六孔、旁邊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時笛簫概念基本分開,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清代,簫的形制完全一樣。

閱讀全文

與洞簫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