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發展的社會歷史原因
(l)革命總是有其深刻復的社會歷史制原因的。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列強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腐朽統治,使中國的領土被割裂,獨立主權被剝奪,經濟文化的發展受到嚴重束縛,人民生活極為悲慘,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危機。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利益的,先後有清王朝、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集團,它們是維護腐朽生產關系的反動勢力,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進步。它們的反動統治激起廣大人民強烈不滿和反抗。中國革命正是在這些矛盾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
(2)鴉片戰爭後,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中國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和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長。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後,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登上了歷史舞台,中國革命出現了新的轉折,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斗爭,終於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❷ 簡述中國民主政治發展歷程並簡要評價
1.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黨全面撥亂反正,加強了民主法制建設。
平反文革前後的冤假錯案是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首要環節。
2.法制建設
(1)1979年以來,人大加緊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頒布修訂的《憲法》,並相繼出台了《選舉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各種法律法規,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2)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1999年《行政復議法》的頒布,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證。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是民主法制一大進步。
(3)1997年黨「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立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點。1999年「依法治國」正式寫入憲法,中國進入建設法制化社會的新時期。
3.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1)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進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民主協商制度。
(2)基層民主選舉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基礎的一環,人民行使民主的方式:投票表決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3)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1998年人大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是我國基層幹部由上級任命轉變為由人民選舉產生。
❸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史
背景:工人階級壯大,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思想解放運動。
過程:首先回要知道五四運動是新民主答主義革命的開端
經歷了北伐戰爭(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戰爭(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和全國解放戰爭(1945-1949年)四個歷史階段。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共同抗擊侵略者,贏得了抗戰勝利。但1945年,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經過三年解放戰爭,最終於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政府。
結束: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歷史意義:(1)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2)結束了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和連年戰亂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獨立,人民當家作了主人。(3)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4)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打擊了帝國主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5)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爭。
❹ 中國近代民主化歷史進程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一)起步階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階級領導的洋務運動。
1840年發生鴉片戰爭以後,傳統受到了現實的嚴峻挑戰,中國人對近代化的探索開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表明以洋務運動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敗。
1、階段性的成果:
(1)經濟上:①地主階級改革派林則徐、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②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③民族資產階級開始創辦近代工業。
(2)政治上:洋務派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並未將政治體制的近代化提上議事日程。總理衙門的設立,標志中國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上:開始了「西學東漸」,創辦新式學堂,培養科技人才。
2、階段特徵:
這一時期,本階段擔負近代化任務的主角是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域主要在經濟領域,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政治體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議事日程,以軍事工業為主體的工業化有所進展,並經歷了由重工業到輕工業、由軍需到民用、由國營到民營的發展過程。投資形式也由官辦、官督商辦到商辦,經歷了從一元到多元的轉變。同時,由於洋務運動的需要,近代化開始由經濟領域逐漸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領域滲透。
(二)整體發展階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1、階段性的成果:
(1)政治上(民主化):政治體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其上層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其下層革命派則成立了資產階級政黨,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2)經濟上(工業化):在「實業救國」的浪潮下,民族工業有較大發展,以工業化為主體的經濟近代化有了長足發展,它分為兩個時期;
(3)思想文化上(理性化):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開始由傳統文化向近代化轉型,向西方學習已從生產技術領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2、階段特徵:
本階段擔負近代化任務的中堅力量是資產階級;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與變革社會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國近代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整體發展」體現在近代化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全面展開,近代化內涵的全面體現和資產階級在近代化過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體現。最突出的領域是在政治領域;
(1)中國政治體制的近代化呈現出波浪式推進的特點:
①從清政府來看,經歷了從鎮壓維新變法到推行「新政」 和「預備立憲」的失敗;②從資產階級內部來看,發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發生了保皇派、立憲派與革命派的斗爭;③從北洋軍閥的統治來看,對內專制獨裁,對外投靠帝國主義,中國的近代化進程遇到了逆流;④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來看,制定民主革命綱領,領導工農運動,進行國共合作,開創了中國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紀元。
(2)思想的近代化有了長足發展,開始由傳統文化向近代化轉型。主要表現在:西方文化大量湧入,「西學東漸」達到高潮,向西方學習,已從生產技術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①資產階級維新派:以進化論為理論基礎,主張變法維新實行君主立憲;②資產階級革命派:則把從西方學到的國家學說發展為三民主義,並把理論學習和革命宣傳變為實際行動,發動了辛亥革命;③資產階級激進派:則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學,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④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
(3)文化領域現代化:①教育:新式學堂興辦、科舉制廢除和教育部的設立;②文學:文學革命等;③史學:史學革命。
(三)曲折前進階段(1927~1949年):——國民政府統治時期
1、概況:
(1)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是中國近代化事業有所發展的十年。
這一時期國民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推動了工業、商業及整個經濟領域近代化的進程。但官僚資本的形成和壟斷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擠了民營工業的發展。同時,國民政府對日本侵略的退讓,對共產黨和工農群眾的血腥屠殺等都影響了民主制度的正常發展。
(2)抗戰期間:中國近代化的進程被打斷,原有的工業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大舉侵略下遭到嚴酷摧殘。
(3)抗戰勝利後:美國壟斷資本與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相結合,又把中國近代化事業推入絕境。
(4)新民主主義經濟產生並發展:
首先,體現在無產階級成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內容由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轉變為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再次,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政治民主化的新發展提供科學理論。
2、階段特徵:
在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極為尖銳復雜的歷史環境下,近代化艱難地進行。由於國民政府的內外政策,官僚資本、日本的侵華、美國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歷經曲折,幾乎陷入絕境。同時,增加了新的內涵:中國無產階級開始擔負起中國近代化的任務,中國近代化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四)騰飛階段(新中國成立後)
1、表現
(1)社會形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邁進;
(2)政治上: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建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商的政治制度建立;
(3)經濟上: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2、新中國成立後的現代化進程
(1)走蘇聯的路:
從論十大關系開始毛澤東就探索建設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但是由於沒有堅持八大的正確方針,連續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出現左傾錯誤,偏離了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擺脫蘇聯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模式,使得現代化遭遇重重挫折
(2)走自己的路:
中共在理論和實踐上找到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理論上: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大、十三大、十三屆四中全會、十四大、十五大等的主要理論
實踐上: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三大步:1978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985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92年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提出);對外開放(1978年—1999年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本世紀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是中國新一輪的對外開放)
(3)經驗教訓:
①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從國情出發。②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與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不能照搬他國的模式。③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正確認識中國的主要矛盾。④要勇於創新。
3、特徵:中國現代化突飛猛進。
❺ 社會民主主義的歷史
許多政黨在19世紀的下半葉開始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例如英國的社會民主邦聯 (Social Democratic Federation),和俄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人黨(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這些很多都是革命路線的社會主義或馬克思主義團體,他們不只希望推行社會主義,也希望在不民主的國家裡推行民主。
現代的社會民主主義在20世紀初產生了分裂,對於卡爾·馬克思的學說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當時許多有關的運動,包括和平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工團主義(Syndicalism)都在同時期誕生(通常是從社會主義里衍生出來的,不過也有獨立產生的學說),而且對於馬克思主義都不抱好感。社會民主主義則由於大多數支持者也為社會主義者,而沒有排斥馬克思主義(而且還主張擁護之),不過他們還是經由幾種手段對馬克思主義予以改良,並且緩和他們對於資本主義的批評,他們主張社會主義應該經由改革而非革命來達成。但這些觀點被主張革命路線的社會主義者強烈反對,並主張任何試圖改革資本主義的舉動都註定會失敗,因為改革者將會逐漸腐化,最後自己也變成了資本主義。
盡管理論上的差異,改革路線和革命路線的社會主義者仍然維持統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成了他們徹底決裂的導火線。改革路線的社會主義者各自支持他們自己的國家進行戰爭,而革命路線的社會主義者則認為這是對勞動階級的徹底背叛(因為通常被派去前線送死的士兵都來自社會底層,這樣一來他們就背叛了「全世界的勞工應該聯合起來推翻資本主義」的原則)。社會主義政黨里都爆發了激烈爭論,例如在德國社會民主黨里改革路線的愛德華·伯恩斯坦(Eard Bernstein)與革命路線的羅莎·盧森堡之間發生的爭論。在1917年俄國革命後,世界上大多數的社會主義政黨都分裂了。改革路線的社會主義者保持「社會民主主義」的稱呼,而革命路線的社會主義者則開始自稱為「共產主義」,並且很快開始了現代的「共產主義」運動。
自從1920年代開始,社會民主主義與共產主義間在學說上的差異便不斷擴大。
在社會民主主義與共產主義分裂之後,社會民主主義內部又發生了一次分裂。一些人仍然認為必須廢止資本主義(不透過革命手段,而透過民主議會的手段),而其他人則認為資本主義可以被保留,只需要做出一些調整和改進,例如將主要產業國有化、達成一些社會政策(例如公共教育、普遍的全民保健系統等等)以及(部分)經由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政策和累進稅率(progressive taxation)重新分配財富。到了後來,絕大多數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都採取了後者的立場,並且在二戰後,都拋棄了要廢止資本主義的理念。例如在1959年,德國社會民主黨 便採納了高德斯堡黨綱(Godesberg program),拋棄了所有馬克思主義和階級斗爭的概念。
自從1980年代後期以來,大多數社會民主主義政黨都採納了第三種道路。現代的社會民主主義通常主張混合經濟,以資本主義為主體,但由政府提供一些社會服務。許多社會民主主義政黨不再強調他們長久以來視為目標的社會正義,改而關心人權和環保議題。也因為如此,他們面對世界各地的綠黨越來越大的挑戰,綠黨視環保為和平的基礎,並且強調改革貨幣供應量和安全貿易(Safe trade)以確保生態的健全。尤其是在德國,德國綠黨、社會民主黨、和其他左翼的政黨一起組成了紅綠聯盟(Red-green alliance)。挪威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
一些社會民主主義所推廣的政策在當地國家長久的實施,並在一定意義上也被其他主流的政黨所支持,這樣的政策包括了累進稅率和由政府所出資的保健系統。其他的政策(例如免費的大學教育等等)有時候則會被否決,有時甚至是由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執政的政府所推翻的。同時社會民主主義也拋棄了國有化的概念,反而部份的、甚至是徹底的民營化各種產業。這些改變可以從澳大利亞的鮑勃·霍克和保羅·基廷、英國的托尼·布萊爾、德國的格哈特·施羅德、瑞典的戈蘭·佩爾松等人看出。
一般而言,這些政策的逆轉往往是由政黨的領導者所支持的,但基層的黨員和支持者大多都不支持這些政策。許多人甚至宣稱社會民主運動的領導階層已經腐化了,因為他們在實際上已經拋棄了社會民主主義的理念。而這些被指稱腐化的社會主義者則反擊,他們的新政策只是為了使社會民主主義更適用於現代的世界。
當討論起社會民主主義在21世紀初的改變時,或許必須記得一件事,通常被人們稱為「傳統的」社會民主主義在21世紀初則被認為只有在適當的國際氣候下-也就是在戰後所舉行的布列敦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conference)所規定的固定匯率制度下才有可能實現,而當這個制度瓦解之後,便不可能再重建之了。
一些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曾經成為自由貿易的支持者,因為認知到限制國際間的貿易可能造成價格的提升和收入的減少,而傷害了貧窮人口。例如英國工黨在1924年的首次執政,便是因為他們的對手主張貿易保護主義而在1923年的選舉中失利。
❻ 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發生發展的歷史原因怎麼答
來帝國主義與中華自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發展的革命運動,這就是中國革命的深刻的社會根源。
近代中國革命發生的原因,近代中國為什麼會發生革命,且發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呢?從根本上說,並不是基於人們的主觀願望,而是近代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的必然產物,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斗爭及其尖銳化的結果。
❼ 什麼是民主,在歷史上有幾個典型的階段
政體類型。
可以去看雅典的民主制改革。
網路下比我說的完整
❽ 民主和平論的歷史
民主和平論是相對發展較晚的一個理論。原因之一在於民主國家在19世紀末期之前仍相當少見。雖然伊曼努爾·康德很早便提出這種理論,但一直要到1960年代這個理論才開始受到學術界重視。
康德在1795年寫下的論文《論永久和平》中提出了民主和平論的概念,雖然當時他僅是將憲法制共和國作為永久和平的必要條件之一。康德的理論主張,大多數人們永遠不會在投票中支持發起戰爭,除非是出於防衛。也因此,如果所有的國家都是共和國,戰爭便永遠不會出現了,因為先行的侵犯永遠都不會產生。自從康德之後許多不同的解釋也被提出,現代的理論則是依據經驗的觀察主張民主國家之間很少或從來不會互相爭戰。
美國的社會學家和犯罪學家Dean Babst是第一個有系統的研究這個主題的學者,他在1964年寫下了一篇學術論文刊登於《Wisconsin Sociologist》期刊以提倡這個理論;八年後他又在《Instrial Research》期刊發行了一個更簡易而普及的版本。但兩個版本最初都沒受到太大重視。
在1976年,兩名學者Melvin Small和J. David Singer終於對此做出響應,他們發現除了兩個的邊緣例子外,民主國家之間缺乏戰爭,但否認這個趨勢有任何統計顯著性。他們的反駁發行在一篇政治學期刊後,民主和平論才開始受到更大重視,Michael Doyle便在1983年對這個理論做出冗長的討論。魯道夫·拉梅爾是在早期研究並重視這個主題的主要學者之一,後來他對這個理論寫下了大量著作。
Maoz和Abdolali(1989)則將較少的戰爭進一步擴展至較少的沖突。Bremer(1992)、Maoz和Russett(1992)都發現到,在控制了數個可能的研究變數後,民主與和平之間的巧合關系相當的明顯。他們的研究將民主和平論帶入主流學術界的重視。國際關系現實主義的支持者和其它人則對此提出許多新的反駁。其它的學者則試著有系統的研究為何民主會產生和平(Köchler 1995)、以及為何民主能夠影響到其它外交關系的層面。
自從這些開創性的研究以來,對民主和平論的深入研究已經為數眾多了。絕大多數研究都指出某些形式的民主和平論的確存在,雖然他們的方法論不一定相同,而且許多據稱例外的戰爭也仍存在爭議。
❾ 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發展的社會歷史根源
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回盾,而帝國主義與中答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發展的革命運動,這就是中國革命的深刻的社會根源。
近代中國革命發生的原因,近代中國為什麼會發生革命,且發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呢?從根本上說,並不是基於人們的主觀願望,而是近代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的必然產物,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斗爭及其尖銳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