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我國大學的發展歷程。
中國最早的現代意義的大學是哪一所,長期以來都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應該是1895年創辦的北洋大學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學,有人認為是創辦於1893年的湖北自強學堂,還有人認為應該是京師大學堂,但無論如何,中國的現代意義的大學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了它的百年歷史。
1895年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前身)創立,這是近代中國官辦最早的大學。1898年京師大學堂在戊戌變法中應運而生,是政府設立的第一所國立學校。1902年新頒欽定學堂章程,當時設立了京師、北洋、山西三所國立大學堂,全國官私均興起了辦學熱潮。在推動學習西方科技方面,上海南洋公學、清華留學預備學院、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院先後成為早期三大留學預備學院。
以1922年新學制的頒布為標志,中國大學開始了百年發展歷史中第一次重要的轉型,此時新學制的制定主要是參考了美國的教育體系。1937年,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五所中國頂尖大學在全國進行統一招生考試,簡稱五大名校聯考,這就是民國五大名校名稱的來歷。
抗日戰爭爆發後,各大學開始內遷,最著名的就是清華、北平、南開遷到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為祖國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他的還有,中大和交大遷到重慶,浙大遷到貴州,武大遷到四川樂山等等。
1949年,共產黨開始接收舊國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改名國立南京大學,國立大學取消國立二字,所有私立大學包括教會大學改造為公立大學,組建中國人民大學,培養幹部人才。1952年開始了院系大調整,參考蘇聯單科大學模式,各大學開始拆分,除北京大學之外,民國的幾所名校都被拆得七零八散,原私立大學幾乎全部取消。
21世紀初,中國大學在以歐美高教模式為主,參考各國大學發展經驗的思想指導下開始了合並浪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浙江四校合一形成新的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合並了北京工藝美術學院,北京大學和北京醫科大學合並,值得一提的是在21世紀初合並浪潮中的一些學校其實是在1952年院系調整中分離的學校。
總而言之,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雖然一直處在向西方大學模式學習的過程中,但目前中國大學正在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教育模式,相信中國大學的未來一定是十分光明的。
② 大學的歷史
一、全國重點大學歷史沿革:
1954年全國性重點大學(6所)
1954年10月,高教部在《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指定以下6所學校為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
1959年頒布的全國重點高校(16所)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指定 以下1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 海第一醫學院(2000年並入復旦大學)、西安通大學。
8月28日又增加的4所全國重點高校:
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第4軍醫大學、軍事通訊工程學院。
1960年10月22日,中央決定在原來20所(16+4)重點大學的基礎上,再增加44所重點大學: (16+4+44)
1、文理(蘇式綜合大學): 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理科)、蘭州大學、
2、工科: 大連工學院、東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3、專門性大學:北京石油學院、北京地質學院、北京郵電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礦業學院、北京鐵道學院、北京化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吉林工業大學、大連海運學院、華東水利學院、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紡織工學院、同濟大學、武漢水電學院、中南礦冶學院、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北京農機化學院、北京林學院、北京中醫學院、中山醫學院、北京外國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政法學院、北京對外貿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學院 1963年9月12日,教育部通知增加3所重點大學:
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
1963年10月24日,教育部通知增加1所重點大學:
南京農學院
*至此,全國重點高校共68所。
1978年全國88所重點大學:
1978年國務院確定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88所院校為全國性重點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名單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重點綜合大學(17所)
北京大學 內蒙古大學 新疆大學 復旦大學 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蘭州大學 中山大學 山東大學 湘潭大學 南開大學 西北大學 雲南大學 四川大學 南京大學 重點理工院校(52所)
清華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重慶建築大學 沈陽建築大學 東南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天津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東北大學 石油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吉林工業大學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燕山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河海大學 同濟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浙江大學 東華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江蘇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重慶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武漢工業大學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湖南大學 重點農業院校(9所)
中國農業大學 山西農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西南農業大學(與西南師范大學合並為西南大學) 重點醫葯院校(6所)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北京醫科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上海醫科大學 中山醫科大學 華西醫科大學
重點林業院校(1所) 北京林業大學 重點財經院校(1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重點藝術院校(1所) 中央音樂學院 重點體育院校(1所) 北京體育大學 重點民族院校(1所) 中央民族大學
重點外語院校(2所)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重點政法院校(2所) 國際關系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
重點師范院校(2所) 北京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③ 中國 大學的發展歷史
▎民國沒有重點大學,但有西南聯大、中央大學等名校
在中國歷史上,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在19世紀末期,隨著傳統教育的衰落和現代新型高等教育的興起,才逐漸出現的。當時的大學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創建的,如高層官僚、開明紳士、傳教士等,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學,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學,是中國現代大學的雛形。
民國時期,蔡元培借鑒德國的大學模式,把高等院校分為以理論學科為主的大學和以應用性學科為主的專業院校。他對北大進行教育改革,設立課程選修制度。五四運動後,北大一躍成為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
20年代初期的新學制深受美國教育制度的影響,高等學校分成了大學、獨立學院和專科學校兩種。新學制實施後,涌現了大量高等專業學校,學習工程技術、法律、醫學、農業等專業技術。
1927年,新的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國立高等學校體系,在他的倡議下,中華民國大學院成立,除了管理全國的大學、圖書館等文化教育機構外,還起到教育部的作用,負責全國的教育立法工作。他還在全國實施大學區制,把中國分成若干學區,每個學區都擁有一定數量的高校。但是大學在之前就獲得了相當大的自治權,並不願意服從中央政府的規劃。1928年,蔡元培的改革計劃以失敗告終。
抗日戰爭爆發後,沿海的高校大量內遷,四川、陝西、甘肅、雲南等省的高校數量迅速增加。西南聯大合聚清華、北平、南開三校之力,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也是當時世界的名校。抗戰結束後,各校又紛紛回遷,並沒有改變中國高校地理分配不均的狀況。
1949年之前,陸續出現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西南聯大培養過楊振寧、李政道等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央大學也走出了無數傑出人才。
同時教會大學為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頂尖教會大學的教學質量並不遜於國立大學,如金陵大學在南京堪與中央大學媲美,燕京大學在北京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並雄,聖約翰大學在上海與交通大學齊驅。
現代大學建立初期,在辦學思想、課程設置等方面,基本是移植了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經驗,結合中國傳統和實際情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知識自由和社會責任的大學辦學思想。
▎50年代開始院系調整,建立重點大學
建國後,政府接收舊國立大學,號召高等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開設適應國家實際應用所需要的課程,同時把馬克思主義教學內容融入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在蘇聯單科大學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進行了「院系調整」的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地區分布合理化,和對課程模式、高校名稱進行調整。那些已經擁有人文科學、基礎科學、工程學、教育學、農學和醫學的綜合性大學被紛紛拆散,並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私立和教會院校也被合並重組。
中央大學被肢解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幾個大學,交通大學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它們是院校調整最大的受害者。
到1955年,一個結構嚴密的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了。中國人民大學在這體系中居首,其次是高等教育部直接管轄的一些工業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再次是由一些其他部委管轄的部屬院校。
50年代末期,地方創辦的大學明顯增多,如湖北大學、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從1957年到1960年期間,高校數量和入學人數增長驚人。高校數量從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學生數則漲了至少一倍。
特殊時期,我國高等教育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曾一度停止招生,一些學校被裁並、撤銷。1971年高校數量328所,被砍掉了106所。
1954年,開始出現了第一批重點大學。教育部指定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6所學校為重點大學,到1959年又擴展到了16所。重點大學不斷增加,到1966年前,全國重點高校有68所。
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到1946年結束。
▎「七五」「八五」期間重點建設15所大學改革開放後,高等教育開復甦。特殊時期被搬遷和解散的各類院校開始恢復,1952以後停辦的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也得到了恢復。
1977年5月2日鄧小平提出要辦重點大學,集中優秀人才辦。1978年恢復前60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並增加28所高校為重點大學。1978年國務院最終確定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至今仍具有重要影響力。
八十年代初,四所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聯名向中央寫信,建議中央政府增加對教育的財政預算和投入,特別是要撥出專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國著名的部分重點大學建設。國務院採納了這個建議,並於1984年確定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學納入國家「七五」重點投資建設項目,後來增至15所。而上述四所大學均未上榜。
「七五」國家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確定後的十年間,教育領域的格局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因此五年後這15所大學又順延為「八五」重點建設的大學。
▎90年代高校格局大亂,211工程名單起變化
進入90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南京大學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須發表兩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學位,使得連續7年SCI文章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學科建設水平、教師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學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其規模一度比其他同類學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學科布局,特別是理科博士點的布局及國家重點學科的爭取中都取得主動。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之前的重點大學建設名單有些不適應了。1995年,開始了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大學的「211工程」。用新的15所高校取代了老的15所。去掉了國防科大、人大、北師大、北醫大四所,新添了南大、浙大、南開、天大共四所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助長了攀比。迄今為止,根據教育部官網數據,中國共有112所211院校。
1966年大學停止招生,1970年和1971年開始試點招收工農兵學員,每年只招4萬多人。
▎985工程是211工程的升級版,是高校重中之重
從1996年,國務院、教育部就設想再從這15所大學中選出10所,作為中國高校航母,即重中之重。國家將投入巨資,目標是在中國打造10所國際一流的、高水平大學。這就是所謂的「985工程」的原型。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當年12月出爐: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等教育部屬七所、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入選。其中北大、清華是重中之重,南大、浙大則是新面孔,取代了其他兩所高校。
985工程」成了其他各校爭搶的名額,不斷擴大。至今,985高校共有39所。而第一批上榜的9所頂尖大學基於互相認同,為了互相促進,「九校」組織了自己的「常春藤聯盟」,即C9聯盟。
▎985、211工程後,高校差距開始拉大
很多高校紛紛開始合並。北京大學合並北京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合並上海醫科大學,上海交大合並上海農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中理工合並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建學院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則合並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合並了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吉林大學合並了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
211工程和985工程,本意是集中優質資源重點建設一批學校盡快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卻把它當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高校有了一個985的帽子,一戴定終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機制。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輕松地獲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獲得的國家資源也遠比其他普通院校多。據媒體報道,2013年,清華大學科研總經費最多,為39.31億元,財政撥款為27.75億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經費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學,4.6億元經費中僅有26.1%為財政撥款,約1.2億元,兩者科研經費所獲的財政支持相差26億之多。
另外社會上的用人單位會以985、211工程為標桿來簡單衡量人才。雖然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業單位選拔,一些地方公務員引進人才,也把985視為一個必要的門檻。
這些弊端讓「985」「211」的存廢爭議在社會上時常出現。2014年11月,一則「國家已低調廢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國大學格局面臨重新洗牌」的傳聞在網上持續發酵。雖然教育部後來辟謠了,但關於「985」「211」高校存在價值,關於教育資源失衡、大學等級森嚴、利益固化等弊端卻再度成為熱議焦點。
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
▎2011計劃,加強高校創新能力建設
進入2011年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計劃——「2011計劃」。
「2011計劃」全稱「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其根本目的旨在突破高校內外部機制體制壁壘、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活力。「2011計劃」是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又一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
2013年4月,中國教育部公布即「2011計劃」的首批入選名單,全國4大類共計14個高端研究領域獲得認定建設,相關單位成為首批工程建設體。
首批牽頭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其中河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此前並不是211工程高校。
2014年後,國家層面又公布了2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入選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
▎「雙一流」是211、985的延續,引入淘汰機制
2015年開始,面對新的形勢,國家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新方案。教育專家曾表示,國家提出「雙一流」,是中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我們最早提出211概念,是為了做出一批好大學;後來提出985,是為了培養出一批更優質的大學;現在提出雙一流,是要再提升一個層次,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三者之間是一個層層遞進、逐步發展的關系。
2015年1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到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後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
985、211工程不同的是,一位教育部官員表示,「雙一流」建設的評審標准、資金分布都會有新的機制,不會像以前一樣向確定的一所高校撥款。「會更注重學科建設,同時在遴選上,會有滾動淘汰的機制加入。」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如今,距離雙一流計劃提出已經過去了數年,雙一流高校的建設評估提上日程應該也不會太久了。140所高校發展情況到底如何?未來哪些高校將新增進入這些名單,哪些高校「半路下車」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④ 分別介紹18 19 20 21 世紀的大學的發展及歷史
【內容提要】本文從一個較為寬泛的角度出發,簡要考察了世界及中國大學理念的發展歷程,並對目前高教理論界對大學理念的探討作了歸納與總結。最後,作者提出研究大學理念應該把握全球的視野、發展的視野、多元的視野。
【摘 要 題】高教史研究
【關 鍵 詞】大學/大學理念/高等教育理念
理念,人們在使用這個概念時往往具有不同的指稱。但分析起來,通常是在兩個層面上加以使用。其一,是把理念看作觀念。它既包括認識、思想、價值觀、信念、意識、理念、理想等抽象的內容,又涵蓋諸如目的、宗旨、原則、追求等較為具體的內容,所以理念既是一種哲學觀點、思想觀念,又是一種理想追求、行動准則。其二,把理念看作是一種系統的理性認識和信念,是一種反映教育發展的本質特徵和規律的觀念,因而它不是作為普遍的或一般的觀念,而是更多地表現為康德的「純粹理性」概念中的涵義,更具有理性色彩,更加系統化。在此,我們取第一種對理念的解釋,持相對寬泛的理念涵義,把大學精神、大學追求、大學理想等概念作為理念的代名詞看待,納入理念范疇加以討論。
一、西方大學理念的發展歷程
被稱為人類文化史上的「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紀大學,在其誕生之時只是一個行會組織或學術團體。據有關史料,1200年的牛津學生文件證明,他們自稱「牛津教師和學生大學」,這表明大學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團體。這種行會組織在當時主要是滿足志趣相投的學者們追求知識的需要,期望通過這一組織尋求對其所作所為的保護。現在,已無史料表明中世紀大學的創建與發展是在什麼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但大學在它創辦伊始就表現出了自治性、國際性、綜合性等特點。大學的自治性,表現為當時的大學在政府與教會之間取得了一定的自治權,學者們自由教授,自由地發表言論,自己管理大學事務;大學的國際性,是指教師和學生隨意雲游,教師可以隨學生的變動移至另一城市,大學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由於宗教和語言的統一,這種對知識的探求是沒有國界的。[1]大學的綜合性,體現在中世紀大學的教學內容的多學科上,學生只有學完了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七藝」並獲得文科碩士學位以後,才有資格進入神學、醫學、法學學科學習。[2]
大學在隨後的幾百年歷程中,在追求學術、培養學生、回應社會等問題上不斷調整自己。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文主義逐漸蛻變成一種煩瑣的經院哲學,大學越來越遠離社會現實的需要,成為落後保守的機構。在此情況下,人們不斷地審視大學的變革和發展問題,並最終導致了洪堡的大學改革。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學,並系統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學觀。他提出了「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主張,認為「大學是科學工作者無所不包的廣闊天地,科學無禁區,科學無權威,科學自由。」[3]大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研究和發展知識的場所。如果說在柏林大學以前的大學以培養學生為重任的話,那麼,柏林大學則把大學的功能進一步拓展為科學研究。1825年,美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傑弗遜創辦了弗吉尼亞大學,強調「州立大學應成為建設各州的智囊團和人才的策源地」。1862年,《莫里爾法案》的頒布進一步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與社會的融合,威斯康辛大學首倡大學要為農業、工業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提出州的邊界就是大學的邊界,這一思想得到了其他大學的響應,大學正式與社會主動結合,形成了大學的直接為社會服務的職能。
大學理念盡管滯後於大學的產生,但它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對大學理念進行系統的論述的是牛津學者紐曼(Newman)。牛津大學是歐洲最古老、最有影響的大學,也是保持中世紀大學的旨趣與性格的一所大學。紐曼在牛津大學生活了長達20餘年,他於1852年寫的《大學的理想》(The Idea of University)反映了當時牛津大學的思想。紐曼認為,大學乃是一切知識和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現、實驗和思索的高級保護力量,大學教育要達到提高社會理智格調,培養大眾的心智,凈化民族的情趣等目的,為此,大學應該為自由教育(Liberal Ecation)而設,大學應該提供普遍性的和完整性的知識教育,而不是狹隘的專門化教育。當1852年紐曼在描繪他的大學理念時,德國的大學正在成為新的模式,民主革命、工業革命及科學革命正在西方興起。1930年,美國大學的先驅者阿伯拉罕·弗萊克斯納(A.Flexner)在其著作《美國的、英國的、德國的大學》(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大學觀。他認為,大學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學成了有意識地獻身於尋求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構,大學建立了越來越多的研究所和學院、系及專業,大學不再是學生個人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他強調大學應該是時代的表徵,但他不以為大學應該隨社會的風尚、喜惡而亂轉。他批評當時大學成為一個五花八門的機構,成了「大眾的服務站」。[4]他希望哈佛大學不要承認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取消新聞學院和家政學院,取消足球、函授課程等等。正如牛津大學在1852年被紐曼理想化時,它實際上已面目全非,弗萊克斯納在1930年提出現代大學觀時,他所追求的現代大學也瀕臨滅絕。1963年,美國前加洲大學校長克拉克·科爾(Clark Kerr)在《大學的功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中,提出了新的大學觀。他認為,當代的美國大學早已超出了德英的模式,而發展出自我的性格。大學已徹底地參與到社會中去,自覺不自覺地成為社會的「服務站」。他用「多元化巨型大學」(multiversity)來形容當時美國一些大型大學,認為現代大學是一種多元的機構,有多重目標,多個權力中心,為不同的顧客服務。因而,這種大學的理念與紐曼、弗萊克斯納的構想已相差甚遠。他比喻說,紐曼心目中的大學只是一個「鄉村」,弗萊克斯納的大學只是一個「市鎮」,而當代的大學則是一個五光十色的「城市」。[5]
大學理念的形成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理念的概括和闡釋,是對大學發展歷程和大學觀發展的反思與提煉;二是新型理念的生成和提出,是對現實社會及社會各種思潮對教育發展的預測與洞察。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在法國巴黎高等教育大會上提出了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理念。[6]會議認為,高等教育正在成為社會的中心或主要組成部分。由於社會已經逐漸變成了知識型社會,因而高等教育和研究正作為個人、社區和國家的文化、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作用。作為社會中心或社會主要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及倫理價值標準的多元化,無疑應對社會盡職盡責,幫助社會對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進行思考並採取行動,起著社會良知、思想庫的作用,發揮著批判、前瞻功能。文件指出,高等教育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而應加強其應變能力及變革和促進變革的能力,把包括高等教育的針對性、質量、公平、可持續發展、大眾化等問題納入到高等教育變革的視野里來認識。當然,致力於變革並不是對傳統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繼承符合現代高等教育精神的傳統的基礎上實行變革。[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5年出版了《促進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在這一文件中提出了「前瞻性大學」這一思想,認為有遠見的高等教育體制和高等學校在確定自己的任務時,都應有這樣一種遠大的目光,即建立一種最好稱之為「前瞻性大學」的新型大學。這種大學應該是:一個開展高質量培訓的地方;一個擇優錄取學生的地方;一個追求、創造和傳播知識的人、促進科學發展的人和開展技術革命與發明的人薈萃的地方;一個使未來畢業生立志追求知識和使他們以利用知識為社會發展服務為己任的地方;一個歡迎學生「回爐更新知識、提高水平作為固定形式的地方;一個鼓勵和支持與工業和服務部門進行合作以及發展地區和國家經濟的地方;一個以批判精神提出和討論各種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的地方;一個讓政府或相關機構獲得各種可靠而科學的情報以供決策的地方;一個匯集了堅決遵守學術自由原則的人的地方;一個置身於世界各種挑戰和機遇的地方。[8]這樣的新大學顯然不是與世隔絕的「象牙之塔」,也不僅僅是培養人才、發展知識為社會所用,而是主動投身於社會的各種事件之中,是國家或國際問題的自覺參與者和積極組織者。這體現了現代大學理念的新發展。
二、中國大學理念的發展
盡管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漢朝的太學,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的產生,則要歸功於19世紀末期接受西方影響的結果,它與中國古代的高等教育機構並沒有繼續或淵源關系。當然,大學這種機構從一開始便與中國民族文化、教育傳統有著密切聯系,是根植於傳統文化這一土壤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在清朝末年,中國教育在外力撞擊和內力驅動下而走上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道路,引進西方教育制度,移植西方大學的辦學模式。開始了模仿西方教育的艱辛歷程。民國以後,特別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以後,進一步掀起了學習西方國家的教育和科學文化的熱潮,使大學從封建官僚養成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大學。[9]在當時的大學辦學者中,許多是從海外留學歸來的仁人志士,受過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因而從一開始就敏銳地注意到大學理念在大學發展中的作用。正是由於大學辦學者的開闊的視野與先進的理念,致使我國大學教育的起點並不低。1912年,蔡元培作為教育總長主持制定《大學令》,確定了大學「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需要」的宗旨,作了「學」與「術」的分離,確定了大學以文理兩科為主的綜合性,確立了大學設評議會、各科設教授會,形成所謂「教授治校」的制度。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極力推崇德國的學術自由和學術自治,大力主張學術研究及學術研究的「兼容並包」、「思想自由」、和大學管理的教授治校。他說:「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所謂大學者,非僅為多數學生按時授課,造成一畢業生資格而已也,實以是為共同研究學術之機關。」[10]第一批庚款赴美國留學的梅貽琦於1928年任清華大學代校長,提出了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和學術自由等思想,並在辦學中付之實施。因此,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華、40年代的西南聯大集中反映了當時的辦學成就,造就了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學術大師和中國社會的棟梁之材,當時形成的許多大學的辦學理念至今仍然被人們奉為主臬,彌足珍貴。
建國以後,中國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俄為師」、「獨尊蘇式」,對民國時期的高等教育進行了改造。這一階段的高等教育理念強調大學為社會主義國家服務,為建立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服務。隨之而來的1957年的反右斗爭和文革十年,使大學理念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楊東平在《大學精神》一書的序言中說,高等教育在文革期間墮落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其時既有「理工科大學還是要辦的」這樣的荒唐,也有「大學就是大家都有來學」的荒誕。韓延明在其博士論文中對文革中知識分子慘遭迫害曾有過一個統計與描述。經過文革的破壞,中國大學的「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理念可以說盪然無存,甚至於中國知識分子傳統上所持有的知識自由的傲骨也遭遇了「粉碎性骨折」,大學的獨立性受到了削弱,大學的權利被忽視,大學缺少了兼容並包的大度與靈性。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重塑大學理念、恢復大學傳統成了大學發展的重要內容。高校自主辦學、建立學術委員會等內容寫入了高等教育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大學校長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大學教授的地位有著顯著提高,學術的環境與氛圍有了較好的改善,知識分子的強烈使命感使高校師生們又一次成為時代精神的塑造者。盡管這種思想解放、學術自由還不夠徹底,但畢竟給學術研究提供了一片廣大的空間。
當然,和世界大學相比,目前中國大學的問題和處境仍然是十分獨特的。大學中的政治至上、經濟驅動比比皆是,遮閉了大學精神的光芒,官本位、政治擠壓、商業化的侵蝕嚴重扭曲了大學的靈魂。大學更像是一個政府部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學術組織。大學的教學、人事、科研等職能部門習慣於向上級主管部門請示匯報,缺乏獨立自主的辦學意識,這種自覺地把大學納入到行政管理體制中的做法,客觀上弱化了大學學術自由、機構自治的本質特徵,放棄了大學的優良傳統與獨特性格,扼殺了大學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大學里也彌漫著推崇官階、唯官是重、攀權附貴的庸俗風氣,神聖的學術尊嚴被學術腐敗所玷污,知識殿堂被褻瀆,職稱也不再是學術成就的標志。大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左右擺動,對急功近利的商業化行為過度熱衷,使得神聖的學府被人指責為「學店」。
三、目前我國高教理論界對大學理念的探討
大學理念是對大學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與價值等大學發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論述,其核心包括對「大學是什麼」、「大學應該怎麼做」這兩大基本問題的價值判斷和識別。對「大學是什麼」這一問題可以從大學的性質、功能、特徵等角度加以回答,可以稱之為生成理念或目標理念;對「大學應該怎麼做」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在對大學的理性認識的支配下對大學發展策略的選擇與認定,可以稱之為行動理念或過程理念。下面我們主要從哲學基礎、大學組織的傳統積淀、現實的高等教育發展需要等層面對目前高教理論界的看法加以整理歸納。
從哲學基礎來說,大學理念實則是對學術和政治、求真和求用、自主與控制、社會與個人、傳統與創新、繼承與變革、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普通教育與專業教育等范疇的哲學思考。著名教育哲學家布魯貝克認為:「在二十世紀,大學確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徑有兩種,即存在著兩種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學,一種哲學主要是以認識論為基礎,另一種哲學則以政治論為基礎。」[12]為此,可以根據這兩種哲學分類分析大學理念。持認識論哲學的人強調大學以探索高深的學問和忠實地追求知識為目的,認為大學是一個學術系統,學術發展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大學的內在邏輯就是「大學是探索和傳播真理的堡壘」。持政治論哲學的人則強調知識對國家社會的深遠影響,追求知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他們要求大學根本改變以往基本上與世隔絕的封閉狀況,從孤芳自責中走出來主動融入社會的現實之中。眭依凡認為,當今人們普遍接受的大學理念是認識論和政治論共同影響的產物,它們和諧地並存於大學理念中從而成為大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大學作為社會最重要的學術機構,它既必須按照知識發展和傳授的內在邏輯保持相對獨立性,又必須接受政治和社會對它提出的要求,承受經濟的壓力和大眾俗文化的沖擊。[13]肖海濤則從理性主義、工具主義、存在主義等哲學流派來分析大學理念,她認為,大學理念不應該只是從一種哲學思想中演繹而來,偏執任何一端都會扼殺大學的生機,新中國大學理念基本上以政治論為取向,忽視大學的學術自由、自主辦學的權利,造成了不少失誤。[14]劉振天認為在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存在著四種不同的大學理想模式,即人文主義理想、知識中心主義理想、社會本位主義理想和人本主義理想。人文主義理想產生於英國中世紀以來的古典大學,認為大學的本質在於人的德行、情操、教養的養成;知識中心主義理想、社會本位主義理想分別是認識論哲學和政治論哲學;人本主義大學理想反對理性主義和工具主義,強調學生學習中的學習自由、選擇自由,尊重學生的主體意志、主體精神、主體人格和主體選擇。為此劉振天認為,大學的理想,既要體現我們社會的性質,又要表達時代的精神;既要遵循大學的內在規律,又要符合大學的外部規律;既要通過變革以適應社會,又要通過保留傳統以超載現實。因而,他提出的大學理想為:崇尚科學,追求完美;辦學自主,適度調控;造就英才,體現公平;發展個性,服務社會。[15]
根據大學這一組織機構在其歷史演變過程中的積淀來分析大學理念也是一個重要途徑。盡管大學這一機構在其發展歷程中不斷嬗變,大學理念也無時不處在變革演化之中,但存在著亘古不變的獨特的內涵與個性。目前,理論界對其認識與概括見仁見智,但也有一些共識。張應強認為,西方古典大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原生型態,古典大學教育理念可以概括為:一是為探求真理、完善人格為宗旨,二是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為條件,三是以教化社會、澤被人類為目標,四是以師生情趣相投、精神自由交往為形式。他強調要重視大學教育的人文理念,健全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精神和文化創造精神。[16]王建華認為最重要的西方大學辦理理念為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17]高教界對此有著較多的探討。
在今天,一些學者從社會需要、時代發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等現實角度對大學理念作了重新審視與闡釋。他們認為大學理念不應該是冥頑不化,固步自封,而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楊德廣認為,現代大學的性質與功能是由中國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所決定的,因而探討現代大學的性質與功能必須以現代社會的特點為基礎,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需求。以此出發,他提出了十個方面的大學理念:教育性、學術性、綜合性、創造性、社會性、服務性、產業性、自主性、開放性、國際性。[18]王冀生認為大學理念既要重溫和繼承過去的傳統,又要能充分反映時代精神,因而新時代的大學精神應該是以人為本,注意學術,服務社會,科學管理。[19]還有學者從知識經濟發展需要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應樹立「教育產業觀」、「素質教育觀」、「多元化教育觀」、「國際化教育觀」、「適應社會觀」、「可持續發展觀」、「創新教育觀」、「個性教育觀」等等不一而足。
總之,研究高等教育理念,必須把握好幾個視野:全球的視野、發展的視野、多元的視野,即處理好國際與本土、傳統與革新、單一與多元的關系。現代大學盡管有著較大的開放性與國際性,但大學首先是某個國家某個民族所有,是紮根於民族文化傳統及社會現實基礎之上;現代大學確實有著大學傳統的精髓,但現代大學與傳統的大學從性質、功能到運作都已相差甚遠,今非昔比;現代大學已經從「鄉村」發展為「多功能城鎮」,大學的功能已高度分化,大學出現了各種的形態與特徵,如綜合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社區學院等等,為此,不同的大學應該具有不同的定位,表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確立符合自己特點的大學理念。
⑤ 大學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大學來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實際源上,與其說是大學不如是教育教育,在歷史發展中的取的作用,那可是大區了,當我們原始的人時,沒有形成這個知識體系的時候,拿大家可能是芒種狀態,但是一旦從知識成為體系的時候,總是用某種理論知識去指導我們的時間
⑥ 明知大學的發展歷史
1948年財團法人無窮學園設立首爾高等家庭學校正式開啟,招待校長金在專俊就任。
1952年2月改名為槿屬花女子初級大學,招待校長全浩徳就任。
1955年3月槿花女子初級大學校名變更。
1956年現在的大學廢止改由首爾文理師范大學設立。
1962年2月改名為文理實科大學。
1963年9月改名為學校法人明知初級大學,同年10月升格為4年制明知大學。
1967年12月大學院設置。
1972年2月合並了學校法人關東大學。
1984年設置了情報產業大學院。
1987年新設了社會教育大學院。
2005年現在的學部總共有9個單科大學,11個系(32個學科),10個學部(19個専攻),4個學科,大學院有43個碩士課程和34個博士課程。
⑦ 《大學》有什麼樣的發展歷程
《大學》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禮記》中的一篇。為「初學入德之門也」。著重闡述了個回人道德答修養與社會治亂的關系,以「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為修養的目標。北宋教育家程顥、程頤特別重視《大學》,曾分別將它從《禮記》中抽出來加以改編,使之獨立成篇。
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朱熹在「二程」改編的基礎上繼續加工、編排,分為「經」、「傳」,作成章句,通過注釋闡發己意,並將它和《論語》、《孟子》、《中庸》合編為「四書」,在封建社會後期影響極大。
《大學》的版本主要有兩個體系,一是經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為經、傳的《大學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禮記》中的《大學》原文。以朱熹《大學章句》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朱熹的《大學章句》,隨其《四書章句集注》一道,在封建社會後期一直被作為學校教育及科舉取士的基本程式,由此,《大學》的思想內容也就通過了朝野士大夫的思行言教而輻射到了整個社會心理之中。《大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兩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窺儒家之門。該文從實用主義角度,對人們如何做人、做事、立業等等均有深刻啟迪意義。
⑧ 浙江大學的歷史
浙江大學的淵源——求是書院創建於1897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01年起曾幾度易名並一度停辦;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由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和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改組為第三中山大學工學院和勞農學院);1928年4月1日改名為浙江大學.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國立」兩宇,稱國立浙江大學,下設工、農、文理3個學院。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浙江大學被迫輾轉西遷貴州。在中國著名氣象、地理學家竺可楨校長領導下,浙扛大學篳路藍縷.歷經艱辛,崛起為當時國內有重大影響的幾所著名大學之一。由於學校的許多教授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中仍堅持科學研究,並作出了傑出的成績,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來校考察後說,我在此發現了東方的劍橋。1946年秋學校遷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學已發展為擁有文、理、工,農、師范、法、醫7個學院、25個系、9個研究所,1個研究室的綜合性大學。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進行調整,浙江大學的學科和院系設置發生了很大變動。其部分系科調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獨立成校,或與之江大學,浙江省立醫學院等院校組合重新建校。之江大學前身為建於1897年的育英書院;浙江省立醫學院前身為建於 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浙江大學文學院。理學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學的文理學院和浙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建立浙江師范學院, 1958年又與新建的杭州大學合並.定名杭州大學;浙江大學的農學院單獨分出成立浙江農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的醫學院與浙江省立醫學院合並,成立浙江醫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醫科大學。調整後的浙江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源出一脈的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均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浙江大學成為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以工為主、理工結合、人文經管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高校,1995年成為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重點大學之一。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也分別成為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於國內同類高校前列,在海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浙江省屬重點大學,並分別通過了「211工程」部門預審和重點建設項目立項論證。四所學校對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經國務院批准,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並;合並後的學校仍定名「浙江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實行教育部與浙江省共建共管。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調整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於面向21世紀在我國組建若干所規模大、層次高、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具有重要示範意義,必將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⑨ 萬門大學的發展歷史
2012年10月抄8日,童哲在人人網襲開設公眾主頁,創辦「萬門大學」,從自己熟悉的物理學科開始,陸續上傳錄制的視頻公開課,並創立了「萬門大學圖書館」,推薦各個學科的入門書單。
2013年5月,以復旦大學為首的45所高校社團陸續邀請萬門大學舉行分享會,共同探究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應該如何更好地進行「自我教育」,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終身大學,為自己完成質量不低的終身高等教育。
2014年5月,萬門大學獲得人人網天使投資,成立「北京萬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9月,萬門大學官網和App上線 ,第一批課程正式發布。
2014年11月,校長童哲在全國23所高校舉辦巡迴分享會,分享萬門的成長經歷,受到全國大學生廣泛支持。
2015年6月,校長童哲代表萬門大學參加2015中國創客大會暨第十五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從來自各地的一千多個創業項目脫穎而出,成功闖入「十六強」。
⑩ 大學排名的發展歷史
世界大學排名起源於美國,1983年《美新》雜志率先推出全美的大學排名,每兩年一次,主要面向本科教育的院校。1987年後至今又改為每年一次,並開始面向研究生教育。大學排行榜的資料數據多來源於美國相關機構,該雜志只是收集並加以利用,然後對外公布。它向學生和家長提供了各種可比數據,以供他們在選擇學校時參考。這個由非官方、也非教育界的第三方主持的大學排名活動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重視,因為它是一種「民間行為」,所以美國官方教育管理機構也就從不介入其中。
中國的世界大學排名最早起源於上海,研究世界大學排名最初目的是尋找和設定世界一流大學的評價標准,然後通過評分定位中國大學在世界大學體系中的位置,找出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加快中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進程。上海交通大學高等研究院經過10餘年的研究後,於2003年,推出全球第一個世界大學排名(ARWU)。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不含排名機構主觀分數,以論文引用率、教授與畢業校友諾貝爾獎與菲爾茲獎得主數目、「自然」期刊與「科學」期刊論文數目、SCI和SSCI論文數目等學術數據做排名。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名已經成為世界大學排名的標桿。
2004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cation)和QS(Quacquarelli Symonds)合作推出世界大學排名(THE-QS),2009年起參照湯姆森路透社數據排列推出自己獨立的THE世界大學排名。2009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也推出自己獨立的世界大學排名,並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等其它刊物上發表。
荷蘭萊頓大學世界大學排行榜則依據各校高水準論文與著作進行排名。
隸屬於西班牙的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網路計量研究室(Cybermetrics Lab),2004年開始發布Webometrics排名,根據大學對世界的貢獻進行的排名。2007年,台灣高等教育評鑒中心,為了科學考評世界大學的科學研究論文水平,衡量台灣地區的大學在世界大學中的學術地位,推出了世界科研論文質量進行的評比。隸屬於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技術研究所的萊頓(Leiden Ranking)排名是根據對世界大學的網路科學論文索引影響力進行了評級。2009年,另外一家隸屬於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的SCImago Research Group所發布的SCImago大學排名是根據對國家以及大學期刊的評價得出的。歐洲聯盟曾宣布將在2010年試行一個「新的全球范圍的多維度大學排名體系」,截止目前,歐洲聯盟的這個排名還在醞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