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南京條約歷史意義是什麼

南京條約歷史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26 13:34:26

1. 南京條約的各條款的意義/

南京條約

(Nanjing tiaoyue)中國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失敗,於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派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皋華麗」號上會談,按照英方提出的條件,簽訂了這項條約。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為:①割讓香港島;②賠償鴉片煙價600萬元(銀元)、商欠300萬元、軍費1200萬元;③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英國可以派駐領事等官;④英商「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⑤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1843年7月22日、10月8日,耆英在廣東與璞鼎查繼續談判,先後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即《通商附粘善後條款》),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五口通商章程》共15款,附有《海關稅則》。主要內容:①承認英國享有領事裁判權;②商定海關稅率值百抽五。這個章程後來又成為《虎門條約》的一部分。《虎門條約》共16款,附有《小船定例》3款。主要內容:①英國取得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即今後任何國家和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在中國取得侵略權益時,英國均可分享);②英國人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它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司法等主權,初步規定了西方列強掠奪和奴役中國的惡劣制度。從此,中國的門戶被打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是英國政府與中國清政府在公元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於南京簽署的一個條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的結果。

背景
--------------------------------------------------------------------------------
1842年7月,英艦百餘艘,官兵約九千人,自吳淞口溯長江西上。進攻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叉點的鎮江。意圖截斷南北交通,阻止漕運。駐守鎮江的一千五百八旗兵與英軍展開激烈巷戰,死傷慘重,全城遭受焚掠,一片廢墟。道光皇帝遂決定接受英國的條件議和。對岸的揚州紳商,惶恐萬狀,給了英軍五十萬元,作為不佔領的交換條件。8月4日,英國軍艦駛抵六朝古都南京的下關,於是雙方正式簽定《南京條約》。

經過
--------------------------------------------------------------------------------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英國代表璞鼎查,清廷代表欽差大臣耆英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國「漢華麗」戰艦上簽署了南京條約。

隨後,法國和美國強迫清政府分別與之簽定《中法黃埔條約》和《中美望廈條約》。

真確文本現存於台灣外交部,另一份文本則由英國政府保存。

內容
--------------------------------------------------------------------------------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

把香港島割讓(文本上用「給予」字眼)大英;

賠償英國2100萬元「商欠和戰爭賠款」;

增開廈門、福州、寧波、上海,連同原有的廣州,共計開放五處通商口岸 ;

兩國平等往來。

廢除公行制度,可自由選擇商人交易。

影響
--------------------------------------------------------------------------------

政治:喪失主權
--------------------------------------------------------------------------------
南京條約本身是否不平等條約還有爭議。但在其後續訂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和通商附黏善後條款(虎門條約,1843年10月8日)中,英國人相繼取得了協定關稅、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中外人民訴訟各按本國法律管理)、劃定租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利益均沾)、軍艦停泊口岸等特權,則明顯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條約,損害中國主權達百年之久。
當時清朝政府輕易的放棄這些主權,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不了解國際法,並不認識這些條款損害國家主權的嚴重性,反以為有許多便利,不失為一種較公道的解決辦法。如認為劃定租界,可便於防範外人,對中國人的擾亂可以較少;而協定關稅使得中國稅收實際上比較以往還有所增加,得到了實利。

經濟:五口通商
--------------------------------------------------------------------------------

1843年至1844年,新開的四個條約口岸:廈門、上海、寧波、福州相繼開埠。廈門、福州、寧波因地理的限制,商務並不繁盛。只有扼長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資絲綢和茶葉的產地,又位於江、浙富庶之區,同時是國內南北海運的中間站,原在廣州的英美商人及其僱傭的買辦(多為廣東人或寧波人)蜂擁而至,開設洋行。1853年起,上海開始壓倒廣州,成為全國最大貿易港口。英美法三國相繼沿黃浦江設立租界,並不斷擴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後來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為紀念南京條約開放上海而被命名為南京路。至於割讓的香港,本為海盜出沒的荒島漁村。英國人在此鑿山填海,大事興建,成為英國在遠東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樞,一度還是鴉片和苦力的集散地。

傳教與文化
--------------------------------------------------------------------------------
鴉片戰爭時,在中國約有三十萬的地下天主教徒。基督教(新教)沒有公開傳教,只有20名英美傳教士在澳門進行一些准備工作,如翻譯聖經,編寫字典。1846年,道光皇帝明詔弛禁天主教,歸還原有教堂,天主教於是轉而公開活動。耶穌會負責江蘇、安徽和直隸東南部的傳教工作。遣使會負責直隸的大部分和浙江、江西。多明我會則專門負責福建。來自英美德三國十餘個基督教(新教)差會也紛紛在五口設立教堂、學校、醫院。其中美國歸正會在廈門興建了基督教(新教)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新街堂,美北長老會的嘉約翰在廣州接辦中國第一所西醫院博濟醫院

2. 1.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虎門硝煙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3.鴉片戰

1、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是:

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以口頭協議決定中英民間「訴訟之事」,「英商歸英國自理」;中國的司法主權開始受到侵害。中英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

2、虎門硝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壓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牙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5]
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並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原因在於,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政府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17]
虎門硝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

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史學家認為,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

3、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牙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3. 《南京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對中國的影響:來

(1)中國的社會自性質發生變化,中國由原來自給自足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3)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的變化.條約簽訂後,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3)南京條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主權,便利了英國對華的商品輸出,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一步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並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約簽訂前,中國是一個經濟上自主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著統治地位;條約簽訂後,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遭破壞。

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權,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從此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南京條約的內容,危害及意義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3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

4.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6.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7.以口頭協議決定中英民間「訴訟之事」,「英商歸英國自理」;中國的司法主權開始受到侵害。


中國的主權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並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歷史進程發生了重大轉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政治
喪失主權

《南京條約》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雖然其本身是否不平等條約還有爭議。但在其後續訂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虎門條約,1843年10月8日)中,英國人相繼取得了協定關稅、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中外人民訴訟各按本國法律管理)、劃定租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利益均沾)、軍艦停泊口岸等特權,則明顯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條約,損害中國主權達百年之久, 更有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商品傾銷和原料掠奪。

當時清朝政府輕易的放棄這些主權,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不了解國際法,並不認識這些條款損害國家主權的嚴重性,反以為有許多便利,不失為一種較公道的解決辦法。如認為劃定租界,可便於防範外人,對中國人的擾亂可以較少;而協定關稅使得中國稅收實際上比較以往還有所增加,得到了實利。
經濟
五口通商

1843年至1844年,新開的五個條約口岸:廈門、上海、寧波、福州、廣州相繼開埠。廈門、福州、寧波因地理的限制,商務並不繁盛。只有長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資絲綢和茶葉的產地,又位於江、浙富庶之區,同時是國內南北海運的中間站,原在廣州的英美商人及其僱傭的買辦(多為廣東人或寧波人)蜂擁而至,開設洋行。1853年起,上海開始壓倒廣州,成為全國最大貿易港口。英美法三國相繼沿黃浦江設立租界,並不斷擴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後來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為紀念《南京條約》開放上海而被命名為南京路。至於割讓的香港,本為海盜出沒的荒島漁村。英國人在此鑿山填海,大事興建,成為英國在遠東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樞,一度還是鴉片和苦力的集散地。
傳教與文化
鴉片戰爭時,在中國約有三十萬的地下天主教徒。基督教(新教)沒有公開傳教,只有20名英美傳教士在澳門進行一些准備工作,如翻譯聖經,編寫字典。1846年,道光皇帝明詔弛禁天主教,歸還原有教堂,天主教於是轉而公開活動。耶穌會負責江蘇、安徽和直隸東南部的傳教工作。遣使會負責直隸的大部分和浙江、江西。多明我會則專門負責福建。來自英美德三國十餘個基督教(新教)差會也紛紛在五口設立教堂、學校、醫院。其中美國歸正會在廈門興建了基督教(新教)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新街堂,美北長老會的嘉約翰在廣州接辦中國第一所西醫院博濟醫院。
對外關系
當時的中國人沒有重視、反思這場戰爭。戰後,中國人繼續沉浸在「天朝上國」的思想中。清朝對外關系不善,加上鴉片戰爭的失敗,國威嚴重受損,國際地位相對下降,清廷之國力及軍事科技方面弱點盡露,引發外國侵略,剝奪之野心。南京條約之後,各國亦紛紛援例要求訂約,向中國提出種種剝削性的要求,不平等條約遂不斷出現。

一、

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

香港島控制廣州的出海口,商業上,佔領香港島就能打擊廣州貿易;

軍事上,可以控制廣州和中國東南沿海,自此香港島成為英國侵華的據點。

二、

賠償巨款,相當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清政府為此加強了對人民的壓榨,人民的負擔空前沉重;開創了侵略者對中國勒索賠款的惡例。同時也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積累。

三、

開放五口使我國東南沿海的門戶洞開,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有利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輸出。便利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貨物,包括鴉片,大量湧入中國,使中國經濟日益半殖民地化。造成中國東南沿海手工業者大量破產,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嚴重地破壞了中國的貿易主權。《虎門條約》里規定,英國人可以在這些租地建屋,長久居住。五個口岸又成了英國的侵略據點。

四、

協定關稅的規定,協定關稅的規定,是一種片面的協定關稅稅率。它只規定英商對華進出口貨物的稅率中國要同英方商量,而未規定中國對英進出口貨物的稅率英方須同中國商量。其結果便形成了中國單方面的減讓關稅稅率。因此,這是對中國關稅主權的嚴重侵犯,是一項影響極深遠的經濟侵略措施。使中國開始喪失了海關自主權,為外國侵略者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提供了有利條件。使中國的進口稅成為世界上最低的。自此中國自己不能調整稅率,海關不能起保護本國工商業的作用,反而成為外國侵略者用之以傾銷洋貨和掠奪中國原料出口的工具。協定關稅,不僅破壞了中國關稅自主權,有利於西方國家傾銷商品,而且使得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失去了關稅的保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8. 中英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

5. 南京條約的歷史意義是什麼非常急啊!!!

1.社會性質的變化。條約簽訂前,中國是一個經濟上自主的國家,自給自足專的封建經濟占著統治地位;屬條約簽訂後,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遭破壞。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3.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的變化。條約簽訂後,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6. 南京條約的意義是什麼

危害:
1.社會性質的變化。條約簽訂前,中國是一個經濟上自主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內濟占容著統治地位;條約簽訂後,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遭破壞。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影響: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3.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的變化。條約簽訂後,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意義:
1,改變了中國傳統的經濟發展道路,中國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2,引入了先進的技術、思想、制度,有利於中國軍事、政治體制的改革。
3,促成了一批地主階級抵抗派,為後世的地主階級洋務派的出現發展奠定基礎。

7. 南京條約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使中國主權國家的獨立地位遭到了破壞,強佔香港,損害了中國領土的完整。專

2、通商口岸成為西方資屬本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和商品大規模傾銷。

3、巨額賠償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轉嫁到勞動人民的身上,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

4、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趁火打劫,更加瘋狂壓迫中國。

(7)南京條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1842年8月29日(距今176年),在英國軍艦「漢華麗」號上,耆英、伊裡布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江寧就是現在的南京,所以也稱《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簽訂以後,美、法先後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從此後,各帝國主義國家紛紛效尤,通過各種手段,強迫中國訂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這些不平等條約就象套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枷鎖,而《南京條約》就是套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一具枷鎖。《南京條約》的簽訂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獨立。

8. 《南京條約》的意義是什麼

《南京條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對於中國的意義,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

消極意義:

1、割讓了香港島,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性,直到今天,這一歷史都深深的傷害著大陸香港同胞的感情。

2、賠款2100萬元。當時的清政府因為鴉片的大量輸入,已經在中英貿易上占弱勢,英國利用鴉片搜颳了很多的金錢後,又向清政府要求賠償。清政府國庫已經虧空,無奈之下只能搜刮民脂民膏,給百姓增加賦稅,這一舉動無疑加劇了中國的貧弱,加重了人民的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民起義。

3、五口通商,這是英國為方便自己隨時入侵中國而制定的條款。同時,通商口岸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和不等價交換的中心,中國大門就此打開,成為西方列強的商品傾銷地,中國淪為西方列強的撈金窟和殖民地。

4、商定關稅,中國失去了關稅自主權,中國的小農經濟體制被逐漸瓦解。總的來說,《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改變。

積極意義:

香港島被割讓後,為中國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會中國的經濟轉型提供了經驗。通商口岸的開放,雖然破壞了中國本身的經濟結構,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各種喪權辱國的條款的簽訂,英國戰艦大炮等先進武器等都促進了國人的思考,中國到底是該為了維持一個腐敗的大清而奮死抵抗,還是為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中華民族而奮發努力自強。

閱讀全文

與南京條約歷史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