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橋梁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
追溯到人類誕生時,橋梁與人類是共同發展的,橋梁的歷史就是人類存在的歷史,在遠古,原始人在追逐獵物時,經過小河流,原始人就會用樹干搭在兩岸,好過河,這就是橋梁的由來,所以說橋梁的歷史就是人類的發展史.
中國橋梁的歷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時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橋梁發展到了巔峰時期。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國的橋梁技術全面落後於世界的腳步,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橋梁的出現距今僅100多年歷史,而且是由外國人建造的。從錢塘江大橋算起,中國人自己設計現代橋梁的歷史還不足70年;從南京長江大橋算起,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大型橋梁的歷史僅34年。
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橋梁的成就才使我們重新無愧於祖先地站到了世界前列,這是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復興時代。
梁橋的新生
梁橋作為最簡單實用的橋型,在橋梁史上出現得最早,在中國古代曾被拱橋的光環所湮沒,但卻是現代橋梁的始作俑者。現代梁橋技術中,鋼板梁橋和鋼桁架梁橋出現得最早,以後,混凝土橋梁以其經濟性和便於維護的優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的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橋和連續梁橋在八十年代以後得到廣泛採用,成為長橋和大跨徑橋梁的主要橋型。浙江省瑞安飛雲江橋最大跨徑62米,橋長1722米,是中國當時最大跨徑的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公路橋。八十年代以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成為中國公路橋梁的重要橋型。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漢江橋是首座跨徑超過100米的連續梁橋,跨徑100米以上的連續梁橋還有廣東省廣州大橋、江門外海橋、惠州東江橋、湖南省常德沅江橋、貴州省思南烏江橋、天津市永定新河華北橋、湖北省宜城漢江橋、宜昌樂天溪橋、江蘇省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北汊橋等,其中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北汊橋的最大跨徑達到165米,外海橋的連續長度達到880米。
作為現代梁橋的分支——連續剛構、斜腿剛構等新橋型在八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981年中國跨徑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斜腿剛構橋——濁漳河橋建成,此橋是邯(鄲)長(治)鐵路上的一座大型橋梁,位於山西省黎城和潞城交界處,跨越兩岸陡峭的濁漳河,主跨達到82米。
1982年底,另一座更大的鋼箱型斜腿剛構橋落成。 這就是位於陝西省安康水電站鐵路專用線上的安康漢江橋,主跨達176米,是當時世界跨徑最大的鋼斜腿剛構鐵路橋。
1988年在廣東省廣州市郊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大跨徑連續剛構橋——洛溪大橋。大橋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洛溪渡口,跨珠江後航道,全長1916.04米,為4孔一聯三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最大跨徑180米,橋面凈寬15米,該橋建設既吸取了中國修建數十座T形剛構的經驗,又研究了國外同類橋梁的成熟技術,最大跨徑180米,在當時已居亞州同類橋型首位。
洛溪大橋為九十年代連續剛構橋的建設奠定了基礎,並成就了虎門大橋輔航道橋跨徑紀錄。1997年4月建成通車的虎門大橋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中部虎門古炮台,連接廣深、廣珠兩條高速公路,是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輔航道橋是主橋的組成部分,橋型為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箱型梁,其主航道橋以888米的跨度在當時居全國懸索橋之首,輔航道橋則更以270米的跨徑一舉奪得連續剛構橋當時的世界紀錄。
「拱橋王國」的復興
因為趙州橋等一批古代拱橋的驚人成就,中國一直被譽為「拱橋王國」。即使在工業革命之後,鋼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出現,也沒有完全動搖中國傳統石拱橋的根基。中國人基於對「拱」的理解,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還創造了雙曲拱橋這一令當時的中國人驕傲的橋型。
八十年代以後,鋼筋混凝土箱形拱橋、剛架拱橋以及桁式組合拱橋等多種橋型漸漸取代了石拱橋和雙曲拱橋的地位,纜索吊裝,轉體施工、勁性骨架澆築等多種工藝日臻完善。1987年,四川省採用轉體施工法相繼建成巫山龍門橋和涪陵烏江橋兩座上承式箱形拱橋,跨徑達到122米和200米。
1990年四川省在宜賓市建成的小南門橋,跨徑達到240米,已是當時世界上中承式拱橋中跨徑最大的一座。2001年11月7日,小南門大橋因吊桿銹蝕造成部分橋面跨塌,在修復過程中,技術人員對全橋進行了檢測,大橋整體結構依然完好。小南門大橋所付出的代價是創新的代價,沒有創新我們就不可能一睹1400年前的趙州橋。
1995年貴州省甕安縣建成江界河大橋,首次突破了中國混凝土拱橋跨徑 300米大關,達到330米,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的桁式組合拱橋。不僅如此,其拱頂橋面至水面高度達263米,居中國各類橋梁之首。大橋一跨飛躍烏江天險,主孔分108個桁片預制,運用桁架伸臂法懸拼架設,兩岸引孔為桁式剛構,全橋輕盈簡潔,凌空飛渡,氣勢不凡。
1997年重慶萬縣長江大橋建成。大橋位於萬州區(原萬縣市)黃牛孔處,是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跨越峽江天險的特大型拱橋。大橋一跨飛渡長江,全長 856.12米,主拱圈為鋼管混凝土勁性骨架箱型混凝土結構,主跨420米,橋面寬24米,為雙向四車道,是世界最大跨徑的混凝土拱橋。
九十年代,鋼管混凝土拱橋因其實用性和優美外型的良好結合,成為各地橋型選擇中的佼佼者。1991年,四川省蒼溪縣建成了中國第一座鋼管混凝土拱橋——旺蒼大橋,跨徑115米。在此之後的幾年中,各地雖然興建了不少鋼管混凝土拱橋,但跨徑始終在200米以下徘徊,直到199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建成了三岸邕江大橋,一舉將此類橋梁的跨徑提高到270米;1999年又建成了跨徑220米的六景大橋。此後,在湖北、浙江和貴州等省,跨徑在250米左右的鋼管混凝土公路、鐵路拱橋開始增多。
2000年廣東省廣州市內建成了一座中國也是世界最大跨徑的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丫髻沙大橋,全長1084米,主橋採用三跨連續中承式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跨越珠江主輔航道、丫髻沙島,主拱的施工採用由兩岸地面拼裝、垂直提升、水平轉動、對接合龍的新工藝,創下多項全國乃至世界第一:跨徑第一,達360米;平轉轉體每側重量達13680噸,是世界同類型第一座萬噸轉體橋梁;豎轉加平轉相結合的施工工藝世界領先;兩拱對接偏差僅2毫米。此外,到目前為止,中國已建成跨徑在 220米以上的鋼管混凝土拱橋10座,使任何國家都難望其項背。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鋼拱橋建設一直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國外在20 世紀三十年代就已經建成了數座跨徑500米以上的鋼拱橋,中國直到六十年代末才建成了兩座跨徑180米左右的鋼拱橋,而且在此之後並無建樹,這是中國拱橋的遺憾。今天,這個遺憾即將交給歷史,上海盧浦大橋建成之後,不僅將以550米的跨徑成為世界第一鋼拱橋,而且將要把主要形式的拱橋跨徑紀錄一舉握在中國人的手中,使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拱橋王國」。
異軍突起的斜拉橋
現代斜拉橋,五十年代於歐洲興起,七十年代傳入中國,由於優質鋼材的運用和設計建造中的復雜計算,低合金鋼冶煉、加工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介入了橋梁建設,使斜拉橋成為與以往任何橋型都截然不同的嶄新橋型。1975年先後在四川省雲陽縣和上海市建成主跨為75.8米和54米的試驗性鋼筋混凝土斜拉橋——雲陽湯溪河橋和上海新五橋。在這個基礎上又建成幾座跨徑120米左右的實用橋,為後來斜拉橋在中國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第一座突破跨徑200米的斜拉橋是1982年建成的上海泖港大橋,幾乎同時,濟南黃河大橋將中國斜拉橋的跨徑提高到220米,此後斜拉橋成為中國大跨徑橋梁的首選橋型。八十年代相繼建成的跨徑200米以上的斜拉橋還有天津市永和橋、重慶市石門大橋、安徽省蚌埠淮河大橋、湖南省長沙湘江北大橋、四川省犍為橋、安徽省鳳台淮河橋和台灣省高屏溪橋等。其中高屏溪橋和石門大橋為獨塔斜拉橋,兩側跨徑分別為330米、180米和230米、200米,在當時已居同類型橋梁世界之首,設計和施工技術日臻成熟。
進入九十年代,斜拉橋的跨徑突破了400米。1991年上海南浦大橋建成,跨徑達到423米,兩年以後,上海楊浦大橋實現了斜拉橋跨徑600米的突破,達到602米。到2000年中國建成的跨徑 600米以上的斜拉橋就有4座,除楊浦大橋外,還有福建省青州閩江大橋、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第二大橋,跨徑分別為605米、618米和628米。在世界最大跨徑的10座斜拉橋中,就有6座在中國,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建造斜拉橋最多的國家。到目前為止,已建成的斜拉橋逾百座,跨徑在400米以上的有20座,現已開工的江蘇省蘇通長江大橋和香港昂船洲大橋將以千米以上的跨徑改寫斜拉橋的世界紀錄。
斜拉橋已成為中國橋梁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的標志。
懸索橋的三次飛躍
現代懸索橋雖然源於古代吊橋,但現代懸索橋的規模、材料、技術含量已和古代吊橋不可同日而語,它集中了當代建築學最尖端的理論、工藝、材料,以無與倫比的跨徑雄霸橋林,即便是橋林新秀斜拉橋在跨徑上也無力與其爭鋒。 1995年,中國第一座現代大跨徑懸索橋廣東省汕頭海灣大橋建成,它以452米的跨徑吹響了中國大跨徑懸索橋建設的號角。僅僅一年,西陵長江大橋就將這一紀錄提高到900米。1997年,又建成了跨徑888米的虎門大橋。同年,香港青馬大橋又實現了新的跨越,以1377米的跨徑雄居中國橋梁跨徑之首。1999年江陰長江大橋又以1385米的跨徑傲視橋林。中國懸索橋4年實現3次飛躍,每次飛躍都是450米的驚人數字,這在世界橋梁史上也絕無僅有。
江陰長江大橋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與靖江市之間,跨越長江下游的開闊江面,連接京滬高速公路,是一座鋼箱梁懸索橋。橋長3071米,主跨1385米,橋塔高196米,通航凈空50米,可通過5萬噸級散裝貨船,主纜長2200米,直徑 86厘米,重達16800噸,主纜由169股束組成,每股束又由127根5.35毫米的鍍鋅鋼絲組成,鋼絲總長達95000公里,橋面總寬37米,為雙向六車道,工程歷時5年,於1999年9月28日建成通車。正在建設中的江蘇省潤揚長江大橋南汊橋,將以1490米的跨徑再創中國橋梁的跨徑紀錄。
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中,中國的橋梁建造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前十年為此做了經濟上、技術上和人才上的准備,九十年代迎來了跨越式的發展。展望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一批更大的越江跨海工程的建設,中國橋梁將會創造更輝煌的成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造就一代巨人去引領世界橋梁的未來。
㈡ 中國護理的歷史、發展現狀及趨勢
養生來跟營養接近的源,大家都互相利用對方的理論宣傳。實際養生產業也是營養產業。那就提供摘要:中國營養產業的興起歷史較短,具有技術落後、理念落後、營銷模糊等先天不足。隨著外企的進入,跨國企業的銷售模式滲透,中國營養產業發展出現了不同水平的競爭格局。一方面,以模仿為第一特點的產業出現,稱為C型企業;另一方面以研發和借鑒先進技術,結合國情探索出符合實際的前沿企業出現,形成不平衡的格局,稱N型企業。第三種屬於無力進行研發,也難以規模化模仿發展的企業,由於技術、資金、理念等方面都不具備優勢,採取了相當復雜的模式來發展,挫折和風險高,成為了夾縫生存的類型,稱為J型企業。C型、N型、J型企業構建了中國當代營養產業的格局和狀態。根據目前的分析,C型企業發展最快,N型發展最慢,J型發展模式風險最大。構成了混合模擬指數分散的局面,其離散指數高,具有效率模式偏離的發展特點。參考資料:[論文]中國營養產業發展報告/show.asp?id=3903
㈢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
首先說吃,民以食為天。30年前的大米.麵粉一般價格在0.17元,而現在的價格在1.30元左右,上漲了接近8倍。副食價格就很驚人,蔬菜價格由平均5分錢一斤上漲到平均1.50元一斤,漲幅30倍。肉食價格,以豬肉為例從0.82元到現在的平均6元,上漲了7倍還多。牛羊肉的價格 至少達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漲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嚇人啊。
其次談談穿吧,現在一套象樣的衣服怎麼說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內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衣服的價格相對於那個時代上漲了18倍。
下面這個題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燒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對環境污染很大。再看現在,家家都步入了電氣化時代。都喜歡使用對大氣沒有污染的燃料。
人們的思想觀念在轉變,以前,大人們不重視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學與不學一個樣。現在,每家每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走進大學校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尤其是農民,認識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題目是行,現在有人騎自行車,有人騎摩托車,有人開私家轎車,當然,也有人愛坐計程車。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車,30年前的車票5分錢,現在的車票是1元,整整上漲了20倍。
吃飯穿衣住房出行分析完了,我們來談談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等。30年以前我們有比較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工人看病都是單位報銷,不用花錢,農民有合作醫療,大病統籌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錢。那麼,我們假定一個人沒有單位,他看病是花錢的,進一次醫院需要多少錢呢? 30年以前,感冒這種普通疾病塊八毛的就解決問題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塊吧,現在呢?少說20到30元,如果輸液了,100元根本不夠。如果病大,就更麻煩了。醫療費用上漲了80倍!
現在,我們的收入也有了巨大的變化:過去一個月幾十元就能養活全家十幾口人。而現在呢?上漲到了幾百元甚至幾千元,工資翻了十幾倍到幾十倍。
教育問題就更大了,過去的九年義務教育那是實實在在的,我們父母上學的時候全年學雜費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學,1分錢都不用交,吃飯錢都是國家管著,沒有讀不起書的。現在,小學一年幾百元,中學一年幾千元,大學一年幾萬元,讀不起書的人可就太多了!!教育費用上漲了300倍不算多吧?? 是的,現在我們國家推行了九年義務教育,以後小學初中的學費免了,但是我們沒有趕上啊!真的是很可惜啊 ^-^
前幾年,樺甸人吃自家的井水長出了大骨節。現在,人們吃的是自來水和礦泉水。就算是自來水也經過了處理
總之,改革卡放給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以及我們的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改革開放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於世界經濟增長水平。
(6)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兌換1.53元人民幣匯率計算,約合149美元。2007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8)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30年間增長了16.7倍。
(9)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10)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
改革開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第一要務」,再到科學發展觀,執政理念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戰勝自然災害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經驗在於中國遵循了經濟增長「四色定理」。中國和世界發展歷史充分證明,經濟增長「四色定理」——和平穩定、開放結構、人力資本、結構增長是經濟增長的充分必要條件,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遵循「四色定理」,經濟就發展,社會就進步。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經驗教訓
70多年前,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在我國,唯一真正值得寶貴的,是自然資源和人民大眾。」用這句話來來理解當前的中國也是恰如其分的。在過去30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如果說我們有什麼真正沒做好的,就是在自然資源、環境和勞動群眾的權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過多,給予的太少。具體來說,首先是環境代價太大,資源過度消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經濟發展是要有代價的,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它對世界經濟做出的巨大貢獻,其代價就是中國資源與環境的嚴重損壞。
其次,貧富差距拉大,勞工權益受損。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趙人偉和李實領導的收入分配課題組在18年時間里所做的三次大范圍收入分配調查結果顯示,從1988年到2002年,無論是農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數,差距都在拉大。有關統計也表明,近30年來,內、外資企業年產值平均增長超過10%,而除壟斷國企外的勞動者年工資增長率僅為1%-3%。這些情況都說明,勞動者的收入水平沒有隨著GDP的增長而同比增長。
再次,社會道德環境出現了讓人憂心的狀況。近年來,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增加的交易成本,據估算約占當年GDP的10%還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道德基礎如果出了問題,將會使一個社會和一個民族退化到人類文明的底線以下。
㈣ 現代服務業的歷史 、現狀和發展趨勢是什麼啊,有沒有這方面的文獻啊
現代服務業的概念
根據2012年2月22日,國家科技部發布的第70號文件,現代服務業是指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路技術為主要支撐,建立在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礎上的服務產業。它既包括隨著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興服務業態,也包括運用現代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和提升。 它有別於商貿、住宿、餐飲、倉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以金融保險業、信息傳輸和計算機軟體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研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房地產業及居民社區服務業等為代表。 「現代服務業」的提法最早在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中,200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傳統服務業,又要發展旅遊、信息、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
歷史:
現代服務業初步發展於工業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確立於20世紀80年代。
發展趨勢:
我國「現代服務業」的提法最早出現於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上。2007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7號),對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起到了政策支持和促進作用。當前,國內許多城市的現代服務業正蓄勢待發,沈陽市的現代服務業也正在迅速崛起,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持續提高,到2006年達到47.3%。
㈤ 管理科學:歷史沿革、現狀與發展趨勢
管理科學是研究管理理論、方法和管理實踐活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管理科學的初創階段,始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首先,由美國工程師費雷德里克·泰羅創造出"標准勞動方法"和勞動定額,被稱為"泰羅制",並於1911年發表了他的代表作《科學管理原理》,泰羅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與"科學管理理論"同期問世的還有法約爾的"管理過程理論"和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這三種理論統稱為"古典管理理論。"管理科學的第二個里程碑是"行為科學理論"。它產生於本世紀20年代,創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喬治·奧爾頓·梅奧和費里茨·羅特利斯伯格等。後來,行為科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又形成一些新的理論分支。 現代管理理論是以"系統理論"、"決策理論"、"管理科學理論"等學派為代表,其特點是以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為其理論基礎,應用數學模型和電子計算機手段來研究解決各種管理問題。
20世紀50年代以後,管理科學在廣泛應用過程中,同許多社會科學學科和自然科學學科交叉、滲透,產生了種種管理學分支。例如:管理社會學、行政管理學、軍事管理學、教育管理學、衛生管理學、技術管理學、城市管理學、國民經濟管理學等。今天,管理科學已經擴展到各個領域,形成了內容廣泛、門類齊全的獨立學科體系,管理科學已經成為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並列的第三類科學。 管理現代化是應用現代科學的理論和要求、方法,提高計劃、組織和控制的能力,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的需要,使管理水平達到當代國際上先進水平的過程,也是由經驗型的傳統管理轉變為科學型的現代管理的過程。
一般認為,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在高度工業化的同時實現了管理現代化,管理現代化所包含的內容極其廣泛,主要有管理思想的現代化、管理組織的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等幾個方面。管理現代化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國際的現代化,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都離不開現代化管理,現代化管理能夠有效地組織生產力要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大大提高各種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效率,從而成為推進現代化事業的強大動力。管理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管理的自然屬性反映了社會勞動過程本身的要求,在分工協作條件下的社會勞動,需要通過一系列管理活動把人力資金、物質等各種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效地組織起來,才能順利進行,管理的社會屬性則體現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下,需要通過管理活動來維護一定的生產關系,實現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目標。在經濟管理中,管理的自然屬性表現為科學合理地組織生產力要素,處理和解決經濟活動中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技術聯系,如生產中的配料問題、生產力布局、規劃,以及機器設備的技術性能對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序的要求等,都體現自然規律和技術規律的要求,不受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影響,而經濟管理的社會屬性則表現為調和完善生產關系,處理的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如分配體制、管理體制等,都由社會、經濟規律支配。 在現代經濟的發展中,科學管理起著越來越重的作用,科學管理直接帶來了經濟效益,在物質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管理資源的作用顯得尤其重要。
㈥ 壓縮機的發展歷史、現狀和趨勢
1、壓縮機的發展歷史:
中國的壓縮機行業從建國以來實現了從無到有,製冷和空調行業中採用的壓縮機有5大類型:往復式、螺桿式、回轉式、渦旋式和離心式,其中往復式是小型和中型商用製冷系統中應用最多的一種壓縮機。
螺桿式壓縮機主要用於大型商用和工業系統。回轉式壓縮機、渦旋式壓縮機主要用於家用和小容量商用空調裝置,離心式壓縮機則廣泛用於大型樓宇的空調系統。
各種往復式壓縮機一般根據壓縮機殼體形式以及驅動機構設置方式分類。根據殼體形式來分有開啟式和封閉式半封閉式壓縮機。封閉式是指整個壓縮機均設置在一個殼體內。
2、現狀:
在國內壓縮機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中國每年還需適量進口。主要貿易國家是德國、美國、義大利、日本、丹麥、巴西、韓國等。設備改造,國產壓縮機的質量、產量都大幅度提高。
3、趨勢:
未來十年是中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製造轉變的關鍵時期。直線壓縮機技術就取代傳統壓縮機,在於其效率高、0噪音、0污染和結構簡單,是真正的綠色工業技術。
中國製造業未來十年的發展的六個體現,製造業已發展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製造業工業增加值約佔全國GDP的三分之一,佔全部工業的80%;上交稅金約佔全部工業的90%。
工業製成品出口佔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90%;從業人員佔全部工業的90%。「從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十年會有一些變化,但是製造業在國民經濟當中還會佔比較重要的位置。」
(6)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壓縮機的分類:
壓縮機按其原理可分為容積型壓縮機與速度型壓縮機。容積型又分為:往復式壓縮機、回轉式壓縮機;速度型壓縮機又分為:軸流式壓縮機、離心式壓縮機和混流式壓縮機。
如今家用冰箱和空調器壓縮機都是容積式,其中又可分為往復式和旋轉式。往復式壓縮機使用的是活塞、曲柄、連桿機構或活塞、曲柄、滑管機構,旋轉式使用的多是滾動轉子壓縮機。在商用空調上,又多是離心式、渦旋式、螺桿式。
按應用范圍又可分為低背壓式、中背壓式、高背壓式。
低背壓式 ( 蒸發溫度 -35 ~ -15 ℃ ) ,一般用於家用電冰箱、食品冷凍箱等。中背壓式 ( 蒸發溫度 -20 ~ 0 ℃ ) ,一般用於冷飲櫃、牛奶冷藏箱等。高背壓式 ( 蒸發溫度 -5 ~ 15 ℃ ) ,一般用於房間空氣調節器、除濕機、熱泵等。
㈦ 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計算機的發展表現為四種趨向:巨型化、微型化、網路化和智能化。
1、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發展高速度、大存儲量和強功能的巨型計算機。這是諸如天文、氣象、地質、核反應堆等尖端科學的需要,也是記憶巨量的知識信息,以及使計算機具有類似人腦的學習和復雜推理的功能所必需的。巨型機的發展集中體現了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2、微型化。
微型化就是進一步提高集成度,利用高性能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製質量更加可靠、性能更加優良、價格更加低廉、整機更加小巧的微型計算機。
3、網路化。
網路化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寶貴資源並擴大計算機的使用范圍,為用戶提供方便、及時、可靠、廣泛、靈活的信息服務。
4、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讓計算機具有模擬人的感覺和思維過程的能力。智能計算機具有解決問題和邏輯推理的功能,知識處理和知識庫管理的功能等等。
當前,世界上凡是有能力研製巨型機的廠商,已大多轉向研製並行機或者是研製向量技術與並行技術相結合的向量處理機高度並行化的系統,如vpp500等。總之,超級巨型機系統結構離不開並行處理技術,並行機將逐步取代傳統型向量機。大規模並行處理機正值年富力強的壯年時期,技術上已趨於成熟,因而有條件、有基礎、有能力擔負起攀登萬億次、百萬億次,甚至於更高量級超級計算機的歷史使命。萬億次量級的超級計算機有望在今年年內問世。 誠然,並行機在今後的發展史上,在前進的歷程中,還會有許多諸如應用軟體不豐富,運算效率不高,高檔次代表mpp風格的大系統實際用戶還很少等等現實問題。盡管如此,但決不會影響並行處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因而,並行處理技術及其產品大規模並行機系統的競爭是激烈的,前途是光明的,攀登萬億次量級超級計算機的歷史使命是能夠如期完成的。
㈧ 計算機的發展歷史、現狀、發展趨勢
未來的計算機技術將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處理、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盡管受到物理極限的約束,採用硅晶元的計算機的核心部件CPU的性能還會持續增長。作為Moore定律驅動下成功企業的典範Inter預計2001年推出1億個晶體管的微處理器,並預計在2010年推出集成10億個晶體管的微處理器,其性能為10萬MIPS(1000億條指令/秒)。而每秒100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將出現在本世紀初出現。超高速計算機將採用平行處理技術,使計算機系統同時執行多條指令或同時對多個數據進行處理,這是改進計算機結構、提高計算機運行速度的關鍵技術。
同時計算機將具備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將具有多種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與判斷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語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輸入手段(如語音輸入、手寫輸入)外,讓人能產生身臨其境感覺的各種交互設備已經出現,虛擬現實技術是這一領域發展的集中體現。
傳統的磁存儲、光碟存儲容量繼續攀升,新的海量存儲技術趨於成熟,新型的存儲器每立方厘米存儲容量可達10TB(以一本書30萬字計,它可存儲約1500萬本書)。信息的永久存儲也將成為現實,千年存儲器正在研製中,這樣的存儲器可以抗干擾、抗高溫、防震、防水、防腐蝕。如是,今日的大量文獻可以原汁原味保存、並流芳百世。
㈨ 中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不知道具體你指哪段時間。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再到半封建半殖民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近代史是從學習器物再到學習制度在學習思想,由表及裡,層層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