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

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6 12:21:38

①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區別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2)求實精神。(3)應變精神。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二、知行合一觀。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
國家有所影響: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
二、法制觀念淡薄。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② 如何處理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關系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

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燦爛文化,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深遠。由於孕育傳統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歷史、文化自身發展的個性特徵,使中國傳統文化獨成一系,以其獨特風姿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以其巨大的魅力影響著世界文化的發展。

我們應當十分珍惜和發展其精華,這種「血脈」和「精髓」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構成現代文化的主體。值得繼承與發揚的傳統文化精華主要有: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崇尚人的價值,注重和諧穩定;道德價值至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直觀整體思維,矛辨證分析;長盛不衰的傳統美德;和平友善,熱愛祖國。

三、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必須去除,才能更好發揚現代文化。

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四、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首先是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

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其次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

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2)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加強文化引領的地位,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有效提升文化引領的質量,既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也是現代文化的機能、現實訴求和基本依據。一是現代文化是現代人的主導性生活方式。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不是用文化去引領文化,而是用現代文化去引領發展,用現代文化去引領人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用現代文化力促新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

二是科學的發展觀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本前提。發展應是共享性發展,增長當為包容性增長。三是現代化理論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很重要尺度。新疆人要以先進的文化和現代人格塑造,去創新發展理念,去打造新疆效率,去砥礪新疆精神,去追求新疆卓越。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益成果是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的核心內容。

③ 古代與現代文化的差異

張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總格局下,各個民族的獨特文化傳統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而在經濟全球化、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不斷加速的現代化過程中,文化不斷拓新,既守護和繼承傳統又背離傳統、走向現代的雙向逆反運動,正構成當今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演變的一大奇觀。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實際反映了人類文化發展的深刻規律。

文化是人類智慧和勞動創造的產物,也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自己的主觀世界的產物。廣義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文化僅指精神文化,它涵蓋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道德倫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學美學和風俗習慣等。在古代,由於交通的隔絕和交往的罕少,人群依氏族、部落分居各地,其後逐漸融合為較大的民族。他們創造了自己的語言文字,相應也創造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共同的心理狀態和共同的風俗習慣,以及種種共同的規章制度,從他們的生存方式包括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中還升華出他們的宗教、哲學、美學和科學技術。精神文化又可分為帶社會意識形態性的文化,如政法制度、道德倫理、宗教哲學和大部分文學藝術等,它們因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動而或遲或早地產生相應的變動;另一類是不帶社會意識形態性的文化,如語言文字、科學技術和相當部分的風俗習慣與部分文學藝術(像音樂、舞蹈、美術、雕塑、建築、雜技、書法及文學中的山水詩、愛情詩中的很大部分),它們雖也因時代的前進而有所變化,卻不隨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文學藝術由於能夠為後人繼續提供審美的魅力,往往具有更恆久的生命力。在討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時,注意到上述兩類文化的區分是很重要的。因為後者的傳統比前者更為穩固。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更多表現為文化積累中的並存狀態。而前者在文化發展中則更多表現為現代文化對於傳統文化的揚棄與超越。

一般來說,傳統文化是在不斷創造中形成的,又是在不斷創造中被突破和創新而走向現代的。在這過程中,滯後的文化總要被先進的文化所取代,古老的傳統總會在現代的競爭中被刷新。在一定意義上,現代化就是先進化。這種先進性是在歷史縱向與全球橫向的雙重比較中被識別和確定的。普列哈諾夫當年談到世界各國文學的相互影響時曾指出,後進的民族的文學總是向先進的民族的文學學習。例如俄羅斯文學曾向法國文學學習。而當時歐洲的文學卻很少向非洲的文學學習。實際上整個文化的推陳出新的過程中,後進的民族和國家也總是向先進的民族和國家學習的。我國的歷史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我們的祖先曾創造過輝煌燦爛的文化。在古代的東亞文化圈中,日本曾長期向中國的先進文化學習;而到了近代,我國由於統治階級的腐敗和閉關鎖國的錯誤政策,使我們的文化落後了。從而產生了民族生存的深刻危機,被列強所宰割所欺凌。於是從鴉片戰爭之後,一代又一代有識之士,從魏源、林則徐介紹世界各國的風土地理,洪秀全、洪仁玕撰著《資政新編》,曾國藩、張之洞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再到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可以說,我們從文化的各個層面都一步步向西方的先進國家學習。日本由於先向西方學習,它的文化曾比中國先進,所以中國也從對日本文化的學習中獲得許多益處。「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更表明我國文化大規模地向現代化邁進。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之接受來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正是這種現代化選擇的重要部分。因為馬克思主義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科學的。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現代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使國家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包括文化的深刻而廣泛的變化。這都說明現代文化的建設或文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向外國外民族先進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但是每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總有自己的優長,而且這種傳統文化還是特定國家和民族存在的歷史標志,也是發展現代文化的前進基礎。忽視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是不對的。我國文化現代化的過程中,並非沒有曲折。「五四」時代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就包含徹底否定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意思。「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砸爛封資修黑貨」,更把前此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各國創造的傳統文化不問青紅皂白都一概否定了。以致一次曾產生新文化建設中的「全盤西化」的傾向,後一次則產生了類似當年蘇聯存在過的「無產階級文化派」那種幼稚傾向:妄圖在空白平地上去創造新文化。實踐表明,這些傾向都是錯誤的,導致文化傳統在一兩代人中出現斷裂,使我們的文化建設走了很大的彎路,。其實,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在文化「推陳出新」、走向現代的過程中,如毛澤東早就說過的,我們應該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實際上,傳統文化有的不僅過時,而且腐朽有害,必須堅決淘汰;有的至今仍然有用,必須加以繼承,吸納進新的文化中來;還有的雖然舊了,雖不能構成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卻可作為先人所創造的傳統文化的歷史標志,為體現文化積累的展現,仍然需要加以維護和保存。文學藝術中的情況也如此。如我國傳統的戲曲,那些宣揚封建迷信和荒淫色情的,就要淘汰;有些翻新的劇目,具有積極的思想內容和有所創新的傳統藝術形式,就可納為社會主義戲劇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傳統優秀劇目和技藝作為祖先的創造,就要作為「國粹」加以保存,即使將來沒有多少觀眾。「五四」後有人對傳統「京劇」一律罵倒;「文化大革命」中對舊的戲曲劇目一律禁演,都是對傳統文化缺乏分析的錯誤做法。這個教訓,今天一定要很好吸取。

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對於我國今天正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這種文化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我們認為,這樣的文化體現著當代文化的先進方向。因此,在今天,我們既要十分重視在批判地繼承的基礎上去保存和發揚我國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又要十分虛心地繼續向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中的一切先進的東西學習,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去創造能夠引導未來的的、符合科學規律的、富於民族特色的、又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並提升他們整體素質的文化。也就是說,我們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把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統一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仍然需要繼續反對全盤否定傳統的民族虛無主義傾向和「全盤西化」的傾向,同時我們也要反對「一切都是老祖宗的好」這種盲目復古主義和盲目排外主義的傾向。我們認為,無論對傳統文化還是外國外民族文化都需要加以分析,看看那些東西確實是優秀的、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吸納的;而那些東西又是腐朽有害的,是我們今天必須加以揚棄的;還有那些東西作為歷史文化遺產又必須加以保藏並傳諸後代的,一定要分別採取不同的態度。一切先進的東西,我們必須堅決學來為我所用;一切落後的東西,我們理所當然也要堅決加以淘汰和屏棄。該學的不學、不堅決「拿來」,該丟的不丟,把癰疽繼續當寶貝,都一定不利於我們建設新的先進的文化。而該保藏的歷史文化遺存如果不善加保藏,甚至隨意加以毀壞,那也就成為人類文化的罪人了。

我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由於自然條件和歷史原因,東部和西部、城市和鄉村在文化發展水平上也有很大差異。因而要把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在建設中統一起來,肯定需要有個較長的歷史過程。因為文化的發展還必須有個前提條件,即經濟的發展。一個國家、民族或地區,都必須有經濟的發展才能有文化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文化的發展也非常之快。但各地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又非常不平衡。因此,要使我國的文化全面走向現代,從各個層次和方面都走向世界先進文化的前列,無疑還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文化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既要使各民族的文化繼續各具特色,又必須揚長補短,升優汰劣,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廣泛參照中,堅決把人家先進的東西「請進來」。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的文化更豐富多彩並在科學技術方面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我國又是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我們的祖先曾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人民,在文化上無疑也應當對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只有當我們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處理好,真正光大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又勇於吸納世界上的一切先進的文化,並在此基礎上自主創新,這樣才能使我們建成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更多更廣泛地「走出去」,在世界文化多元的格局中發出應有的光輝。我們一定要不懈地為此做出艱巨的努力。

④ 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文化的影響

由西方引導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雖然給人類帶來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訊、充分發揮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

但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它也越來越快地把人類推向了不可救葯的死亡邊緣。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強調「天人合一」,這是近代以來西方在引導世界潮流的時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讓人類對自然充滿激情和干勁;現代化則讓人類對自然極盡瘋狂;中國傳統文化卻會讓人類重新恢復理智,融入、回歸自然。

現代化,只有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相結合,才能調理出根治地球資源環境危機的妙葯良方。

我相信,人類的「後現代化」,一定是中國傳統文化唱主角的時代。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決定了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化,這是它的必然趨勢。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為「反傳統」,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陳寅恪先生說過:「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波普爾曾針對那種妄圖「徹底清洗社會這塊布—創造一塊社會的白板,然後在它上面畫出嶄新的社會制度」的理論,指出:「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一切人類價值漠不關心並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清除那些過時的東西。

再次,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辯證關系看。世界文明並非是某一個國家民族作用的結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當然,由於各方面具體條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這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而不是有無的問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應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任何一個國家,作為人類世界組成的一個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與發展,不能不對別的國家有所影響: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只有各個國家充分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世界文明的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證。相反,一個國家不顧自己民族的特點,一味模仿或照搬別的文化,不僅不會有好的發展,甚至會走上滅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這種教訓的,其實,西方文化也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好的東西,也有糟粕,不可「揀進籃里都是菜「,如」拜金主義「之類,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並不等於世界先進文化,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界先進文化是以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標志的。因此,學習與引進外國文化,必須作具體分析,一定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決不是全盤,引進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面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一面對本國文化進行革新,不斷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水平,由於傳統文化能否現代化,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關鍵在於人們用何種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封建意識對人們影響極深,封建專制思想一方面嚴重壓抑和束縛個性發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權思想,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缺乏民主意識。

二、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盧秀華副教、山東科技大學文法系)

⑤ 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分界依據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是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兩個環節,既相互銜接又相互矛盾。傳統文化是昨天文化創造活動的積淀,是能影響後人的文化成果。現代化則是當前歷史進程的目標,兩者既有區別,又有必然的聯系。對待傳統文化採取國粹主義的態度或民族虛無主義的態度都是偏頗的。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歷史實踐活動中創造積累的文明成果。它或者表現於物質載體,如建築、雕塑、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或者表現於語言文字;或者表現於抽象的性格、能力、民族心態、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標准;或者表現於各種知識信息的積累、貯存。總之,傳統文化是在歷史進程中積累起來流傳下去,在流傳中不斷發展變化著的文化積淀。人們今天的創造活動,明天就會積淀在歷史的長河中,在形成新的文化遺存的同時,又以自己的歷史存在影響著未來的文明。像石器文化遺存孕育了青銅文化,進而又催生出鐵器文化一樣。這種互為因果的漸進傳承,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客觀存在。

傳統文化是不能抹殺的。人類文化沒有繼承就發展不了。我們每個人都在一定的傳統文化中生活、成長。每一個人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哺育下成長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無不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形成的思維和工作方式,也都會打上傳統文化的烙印。在當今世界,已涌現出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結合得很好的例證,這表明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並不是截然對立的。日本、新加坡、韓國比我們更現代化,卻比我們更尊重傳統文化的作用。日本把儒家思想化為相互協作的群體意識,取得了驚人的進展。眾所周知,人類歷史是不斷發展的。傳統只能反映過去,一旦成為傳統,它就凝固起來,偏離開日益發展的新生活,有時還會和新生活發生嚴重的沖突。所以,傳統具有巨大的惰性。不管傳統文化多麼悠久,多麼豐富,多麼光輝燦爛,多麼令人懷戀,卻往往會成為民族進步的沉重負擔。傳統是舊生活的反照,不是新時代放射的光芒。我們對此應有冷靜和清醒的認識,既要尊重傳統文化,又要擺脫惰性制約。否定傳統文化,就是否定歷史

⑥ 中國古代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差異性

參考

張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總格局下,各個民族的獨特文化傳統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而在經濟全球化、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不斷加速的現代化過程中,文化不斷拓新,既守護和繼承傳統又背離傳統、走向現代的雙向逆反運動,正構成當今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演變的一大奇觀。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實際反映了人類文化發展的深刻規律。

文化是人類智慧和勞動創造的產物,也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自己的主觀世界的產物。廣義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文化僅指精神文化,它涵蓋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道德倫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學美學和風俗習慣等。在古代,由於交通的隔絕和交往的罕少,人群依氏族、部落分居各地,其後逐漸融合為較大的民族。他們創造了自己的語言文字,相應也創造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共同的心理狀態和共同的風俗習慣,以及種種共同的規章制度,從他們的生存方式包括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中還升華出他們的宗教、哲學、美學和科學技術。精神文化又可分為帶社會意識形態性的文化,如政法制度、道德倫理、宗教哲學和大部分文學藝術等,它們因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動而或遲或早地產生相應的變動;另一類是不帶社會意識形態性的文化,如語言文字、科學技術和相當部分的風俗習慣與部分文學藝術(像音樂、舞蹈、美術、雕塑、建築、雜技、書法及文學中的山水詩、愛情詩中的很大部分),它們雖也因時代的前進而有所變化,卻不隨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文學藝術由於能夠為後人繼續提供審美的魅力,往往具有更恆久的生命力。在討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時,注意到上述兩類文化的區分是很重要的。因為後者的傳統比前者更為穩固。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更多表現為文化積累中的並存狀態。而前者在文化發展中則更多表現為現代文化對於傳統文化的揚棄與超越。

一般來說,傳統文化是在不斷創造中形成的,又是在不斷創造中被突破和創新而走向現代的。在這過程中,滯後的文化總要被先進的文化所取代,古老的傳統總會在現代的競爭中被刷新。在一定意義上,現代化就是先進化。這種先進性是在歷史縱向與全球橫向的雙重比較中被識別和確定的。普列哈諾夫當年談到世界各國文學的相互影響時曾指出,後進的民族的文學總是向先進的民族的文學學習。例如俄羅斯文學曾向法國文學學習。而當時歐洲的文學卻很少向非洲的文學學習。實際上整個文化的推陳出新的過程中,後進的民族和國家也總是向先進的民族和國家學習的。我國的歷史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我們的祖先曾創造過輝煌燦爛的文化。在古代的東亞文化圈中,日本曾長期向中國的先進文化學習;而到了近代,我國由於統治階級的腐敗和閉關鎖國的錯誤政策,使我們的文化落後了。從而產生了民族生存的深刻危機,被列強所宰割所欺凌。於是從鴉片戰爭之後,一代又一代有識之士,從魏源、林則徐介紹世界各國的風土地理,洪秀全、洪仁玕撰著《資政新編》,曾國藩、張之洞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再到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可以說,我們從文化的各個層面都一步步向西方的先進國家學習。日本由於先向西方學習,它的文化曾比中國先進,所以中國也從對日本文化的學習中獲得許多益處。「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更表明我國文化大規模地向現代化邁進。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之接受來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正是這種現代化選擇的重要部分。因為馬克思主義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科學的。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現代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使國家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包括文化的深刻而廣泛的變化。這都說明現代文化的建設或文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向外國外民族先進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但是每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總有自己的優長,而且這種傳統文化還是特定國家和民族存在的歷史標志,也是發展現代文化的前進基礎。忽視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是不對的。我國文化現代化的過程中,並非沒有曲折。「五四」時代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就包含徹底否定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意思。「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砸爛封資修黑貨」,更把前此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各國創造的傳統文化不問青紅皂白都一概否定了。以致一次曾產生新文化建設中的「全盤西化」的傾向,後一次則產生了類似當年蘇聯存在過的「無產階級文化派」那種幼稚傾向:妄圖在空白平地上去創造新文化。實踐表明,這些傾向都是錯誤的,導致文化傳統在一兩代人中出現斷裂,使我們的文化建設走了很大的彎路,。其實,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在文化「推陳出新」、走向現代的過程中,如毛澤東早就說過的,我們應該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實際上,傳統文化有的不僅過時,而且腐朽有害,必須堅決淘汰;有的至今仍然有用,必須加以繼承,吸納進新的文化中來;還有的雖然舊了,雖不能構成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卻可作為先人所創造的傳統文化的歷史標志,為體現文化積累的展現,仍然需要加以維護和保存。文學藝術中的情況也如此。如我國傳統的戲曲,那些宣揚封建迷信和荒淫色情的,就要淘汰;有些翻新的劇目,具有積極的思想內容和有所創新的傳統藝術形式,就可納為社會主義戲劇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傳統優秀劇目和技藝作為祖先的創造,就要作為「國粹」加以保存,即使將來沒有多少觀眾。「五四」後有人對傳統「京劇」一律罵倒;「文化大革命」中對舊的戲曲劇目一律禁演,都是對傳統文化缺乏分析的錯誤做法。這個教訓,今天一定要很好吸取。

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對於我國今天正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這種文化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我們認為,這樣的文化體現著當代文化的先進方向。因此,在今天,我們既要十分重視在批判地繼承的基礎上去保存和發揚我國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又要十分虛心地繼續向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中的一切先進的東西學習,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去創造能夠引導未來的的、符合科學規律的、富於民族特色的、又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並提升他們整體素質的文化。也就是說,我們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把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統一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仍然需要繼續反對全盤否定傳統的民族虛無主義傾向和「全盤西化」的傾向,同時我們也要反對「一切都是老祖宗的好」這種盲目復古主義和盲目排外主義的傾向。我們認為,無論對傳統文化還是外國外民族文化都需要加以分析,看看那些東西確實是優秀的、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吸納的;而那些東西又是腐朽有害的,是我們今天必須加以揚棄的;還有那些東西作為歷史文化遺產又必須加以保藏並傳諸後代的,一定要分別採取不同的態度。一切先進的東西,我們必須堅決學來為我所用;一切落後的東西,我們理所當然也要堅決加以淘汰和屏棄。該學的不學、不堅決「拿來」,該丟的不丟,把癰疽繼續當寶貝,都一定不利於我們建設新的先進的文化。而該保藏的歷史文化遺存如果不善加保藏,甚至隨意加以毀壞,那也就成為人類文化的罪人了。

我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由於自然條件和歷史原因,東部和西部、城市和鄉村在文化發展水平上也有很大差異。因而要把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在建設中統一起來,肯定需要有個較長的歷史過程。因為文化的發展還必須有個前提條件,即經濟的發展。一個國家、民族或地區,都必須有經濟的發展才能有文化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文化的發展也非常之快。但各地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又非常不平衡。因此,要使我國的文化全面走向現代,從各個層次和方面都走向世界先進文化的前列,無疑還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文化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既要使各民族的文化繼續各具特色,又必須揚長補短,升優汰劣,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廣泛參照中,堅決把人家先進的東西「請進來」。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的文化更豐富多彩並在科學技術方面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我國又是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我們的祖先曾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人民,在文化上無疑也應當對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只有當我們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處理好,真正光大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又勇於吸納世界上的一切先進的文化,並在此基礎上自主創新,這樣才能使我們建成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更多更廣泛地「走出去」,在世界文化多元的格局中發出應有的光輝。我們一定要不懈地為此做出艱巨的努力。

http://..com/question/11074602.html?si=1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辯證思考

關於文化,有廣義、狹義兩種解釋。其廣義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切精神和物質文明的總和。其狹義解釋是指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我們所論的文化,主要是指狹義的解釋。任何文化都具有民族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由多重類文化媾合而成的。但是由多重類文化凝結而成的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如此的強力結構性,以致子兩千多年來,我國雖經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革,我國傳統文化經受了三番五次的巨大沖擊,盡管今天所見到的現代文化與兩千年前的古文化有了根本區別,但是與我國傳統文化形成與興盛時期相比,其質與核卻未發生根本性變化。這是為什麼呢? 認識這一問題,首先應該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沿革與流變。這種沿革與流變曾五次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爭頻仍,隨著各諸侯國政治、經濟、軍事、風俗的發展,加之我國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而各種哲學文化也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自從孔丘編詩經、理春秋、興教肓,創立儒學以來,中國文化開始定位。同時老莊哲學以及法、墨、名、陰陽等也熠熠生輝。後經董仲舒整理改制,儒家兼容諸學,開始獨家顯榮。
兩漢之際,印度佛教東漸。魏晉時期佛教逐漸產生巨大影響,這是第一次外來文化的沖擊。佛教與其他宗教一樣,在人們還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命運的情況,通過宗教虛構和詭辯,製造出「三世輪回」、「因果報應」、「神不滅」的相當嚴密的一系列宗教迷信說教和神學唯心主義哲學。它把現實生活作為一切痛苦的根源,堆砌出一個極樂凈土和悲難地獄的神秘世界,啟渡人們以佛為最高境界,來超脫輪回,投身凈土,進入天國。這種神學唯心主義非常符合魏晉時期地主階級和門閥制度的需要,這些在政治上腐敗、生活上墮落、且不學無術的君臣們,為了解釋和維持自己的利益,佛教的神不滅說、三世輪回和因果報應的理論恰恰成了他們寄生生活和政治特權合理性的借口。他們現世所以榮華富貴,都是前世行善積德的結果。而勞動人民受苦受難,也因前世不積德行善。因此,這些豪貴們無不信仰和宣揚佛教。甚至南朝梁武帝蕭衍宣布「唯佛道為正道」,以佛為國教,他三次把自己舍給寺廟,三次被大臣們花了很多錢從寺廟中贖回。一時間佛教迅速發展。佛教的鼎盛時期是在隋唐,尤其是唐代。唐朝統一中國,為了麻痹人民的鬥志,防止農民再起革命,維護自己的統治,也極力提倡佛教神學。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就向佛許願,一旦作了皇帝,定要力弘佛法。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派玄奘西天取經,而且大倡佛教。武則天就被佛教徒說成是「彌勒佛轉生」,利用迷信為自己做皇帝製造輿論;唐玄宗曾受佛教徒灌頂。唐代宗把李唐王朝的延續看成是因果報應。在唐王朝的扶植和卵翼下,出現了一大批僧侶貴族,或被稱為「國師」,或受封領地,或做了官僚。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宣揚與提倡,佛教達到了空前隆盛時期。在佛教東進、發展、以致於隆盛的過程中,佛教文化和我國土生土長的儒道等文化逐漸摻進捏合。特別是由周敦頤、邵雍濫觴,經過張載的重要發展過程,由二程完成體系,朱熹集大成的理學,將儒、釋、道三家思想揉和,把厭世、出世、超脫塵寰的佛學精神揉和進儒家等級森嚴、聽天由命和道家虛靜無為、避世忘時的文化范疇中去,改變了以往「獨尊儒術」的文化傳統。唐宋元明時期三教並行,儒學居首,從此.我國民族文化進入一個相對超穩恆時期。①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二次沖擊,是16世紀中期的明朝。以扶助教皇為宗旨的耶穌會成立,起而與新教抗衡,為了從深得民心的新教那裡爭取群眾 耶穌會派遣教士到南美、非洲、亞洲以及我國發展勢力。1583年(萬曆11年)傳教士利瑪竇和羅明堅來到中國,著名的還有義大利的龍華民、高一志、熊三拔、艾儒略、華方濟、傅訊濟,德國的湯若望,西班牙的龐迪我,葡萄牙的鄧玉函,法國的金尼閣等。他們帶來了與中國文化特徵迥異的西方文化,一種異質的高勢能文化猛烈沖擊我們超穩恆文化。西方的自然科學和新的倫理綱常對宋明理學以有力的挑戰。篤信西學的禮部尚書徐光啟,光祿少卿李之藻等大膽認為有必要融容西學以「補儒易佛」。西方的「神權至上」與儒家「君權獨尊」截然相反,基督倫理強調「天主」至上,「凡我人類,皆親如兄弟」,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全然違反了理學的宗法倫理准則。所謂君臣「皆以友道處之」,將會破壞尊卑有別的等級秩序。「國中男女配偶,上自國君,下及黎元,止唯一夫一婦,無嬪妃姬妾」,不就淆亂了儒家的「至尊之大典」。破壞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倫理法則?這種西學東漸時緩時急,時毀時興,勢力漸強,持續了200多年,雖沒有從根本上動搖我國封建文化的根基,但也足以使我國傳統文化遍體鱗傷,顯現出我國封建倫理文化的捉襟見肘。與佛教東進相比,其勢遜於佛教,但其作用則大於佛教。佛教被儒學不斷同化,它也屈就於儒學,自覺與之同化,為封建階級所利用,加強了封建文化意識。而西方人文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格格不入,則加速了封建文化的崩潰。
清統治階級清醒地感到末世危機,對可能動搖其思想文化、倫理綱常的異端邪說展開空前圍剿。他們關閉國門,嚴厲禁教,進一步加強以族長權力為核心,以家譜、族規、祠堂、族田為手段的宗法制度,到處搜查、追捕異族教徒。漢學雖盛極一時,但只流行於少數知識分子之中,其弊端日益增顯;長期流布民間的佛、道也日漸衰微,應者寥寥。在這樣一個思想乏主的大背景下,為西方文化的侵入大開方便之門,對我國傳統文化比第二次更猛烈的文化沖擊接踵而至是不可避免的。
對我國民族文化的第三大沖擊,是伴隨著異族侵略和民族壓迫而來的。1840年,帝國主義的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西方文化的強行灌輸下,我國傳統文化的柔弱無力立即顯示出來。「與外界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在英國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材裡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②正是在這木乃伊式的粉蝕中,中華民族文化才有獲得重新排列組合、再振雄風的契機。在嚴復那裡,中西文化對立已涇渭分明。他說:「中國最重三綱,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國親親,而西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國貴一道而同風,而西人喜黨居而州處;中國多忌諱,西人重譏評。其於財用也,中國重節流,而西方重開源;中國追淳樸,而西人求歡虞。其接物也,中國美謙居,而西方務發舒;中國尚文節,而西人樂簡易。其於為學也,中誇多識,而西人尊新知。其於禍災也,中國委天數,而西人恃才力。」③如此說來嚴復時代,中西文化的對立,「實未敢遽分其優絀」,那麼到了譚嗣同,飲恨菜市口,孫中山卻讓石頭城才認識到制度的變革何等艱難,這才從制度認識到文化意識的重要。在陳獨秀、吳虞力倡「最後之覺悟」的年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落後意識已成為新文化戰士不共戴天的仇敵。「我們如今,應該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講禮教的!講禮教的就是吃人的!」④正是有了「最後之覺悟」的文化鋪墊,五四時期的德先生和賽先生才敢於挺進孔家店。「要擁護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⑤在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下,肇始於19世紀中葉的80年代中,近代新文化終於深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隨著新的生產力、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傳統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意識開始坍塌,一場嶄新的文化革命運動正在醞釀,即將爆發。
第四次文化沖擊的浪潮——五四新文化運動就席捲而來。
五四文化革命運動的高潮,表示傳統文化已經無方「保存我們」,這恰是近代以來西方文化意識通過各種方式影響不斷擴大的必然結果。五四運動斗爭的焦點是批判孔學,口號是「打倒孔家店」,是關系著繼續變革中國古代封建文化,以適應社會發展的大問題,同時也是向西方尋求真理的問題。陳獨秀說:「西洋民族以戰爭為本位,東洋民族以安息為本位」,「西洋民族以個人為本位,東洋民族以家族為本位」,「西洋民族以法制為本位,以實和為本位,東方民族以情感為本位,以虛文為本位。」⑥這幾乎是差不多的先進的知識分子的共識,他們用以批判孔盂之道的理論武器主要是西方的進化論,肯定人類社會是進化的,國家制度、道德觀念,都應世移時異變更宜矣。因此,孔孟之道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永恆准則,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中國封建文化是同社會進化論相悖逆的。但是社會進化的規律是什麼,進化論是無法作出正確的回答的,這就為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經驗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準備了充分的條件。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使所謂「西學」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就不僅僅是指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而且也包括大量湧入的西方帝國主義的資產階級思想,更包括馬克思主義以及其它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等。這就由原來的古今中西文化之爭,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封建復古思想、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及其它非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斗爭。馬克思主義在斗爭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開始與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使中國傳統文化發生了空前的變化,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也曙光微露。
五四新文化運動,作為第四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是以前任何一次都無法比擬的。第一,它響亮地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第二,馬克思主義在斗爭中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中國近代哲學實現由進化論到馬克思主義的轉變。使文化運動產生了質的飛躍;第三,為我黨的成立准備了充分的條件,孕育了新中國的誕生。從此,文化運動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
但是建國後,由於缺乏經驗和後來發展到「文化大革命」,到了登峰造極的極左思潮的影響,我國又牢牢關閉了開放的大門,不敢於正視西方文化,甚至對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全面的理解,科學的認識和辯證的對待。當我們驀然回首,西方的物質文明建設和人們生活的富裕,我們與之不可同日而語時,才幡然醒悟。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市場經濟,加入世貿組織,與國際社會接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既是文化交流的必然結果,更是第五次文化沖擊的結果,也為文化的進—步交流准備了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根據。第五次文化沖擊是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為標志的。在當今世界大發展趨勢下,文化的撞擊、滲透、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作為一種勢能,強力的向低勢的傾斜與流淌是不可阻擋的。唯一正確的科學態度是正視現實和因勢利導,疏浚它們流通貫注的渠道,借東風,為我所用,來發展自己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這次文化沖擊與歷次文化沖擊皆是不同的。第一,這次文化沖擊是完全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的,是自覺的引進;第二,第一次以國家組織形式,有組織、有計劃地提出、號召和推行的;第三,因而其規模更是無以倫比的,自上而下,東西南北中形成強大的陣勢,而且這僅僅是一個兆頭;第四,是伴隨著經濟體制、經濟管理的改革而進行的。因此,必然會帶來我國各個方面的重大變革,其中包括政治體制的變化。然而,盡管如此,我國的傳統文化還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是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的。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社會生活中某一事物的形成與發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需要;二是可能。這兩個基本因素是缺一不可的。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如此凝結力,也正因為此,地域環境和人的智力結構,為中華民族初始文化的孕育誕生准備了主客觀條件,各個階層根據各自多方面的需要,形成各自獨立的類文化,但是人類以及個人對文化的需要不是單一的、純粹的;而是多層次、多角度、立體的。這就需要文化的整合與同一,而這一整合與同一的中國傳統文化恰恰適應了人們的需要,同時也有了整合與同一的可能,堡壘式的我國傳統文化不被攻破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如果我國傳統文化具備了整一的可能,那麼,它整一的「需要」是什麼呢?從根本上講就是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作為階級統治的需要,它必然要選擇適合維護自己統治的思想文化,該儒則儒、應佛則佛,應該黃老之學就黃老之學。漢初,一些明智的政治家認識到,秦統一天下,急功近利,嚴刑峻法,以保子孫帝王萬世之業而迅速滅亡的歷史教訓,使他們不得不反思「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的根本原因。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其「務勝不休」,造成「無所不為而無所為」的嚴重後果,迫使無賴英主劉邦不得不「因民之性而治天下」,而採取了逆取而順守之,文武並用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的長久之術。黃老之學應運而生了,這是秦漢之交歷史的必然.也是漢初政治家成熟的表現。然而,這里黃老之學的「無為而無所不為」已不是純粹的「老莊哲學」,它融鑄了儒家積極入世思想和法家陰賊險狠的手段。陸賈本來就是一個大儒,他提出的「無為而無不為」思想,是融儒家「仁義」於道家「無為」之中,以積極的「仁義」來改造道家消極的「無為」。實質上,所謂黃老之學是以老莊哲學為基礎。吸收儒、法學說而形成的漢初統治思想。說得再明白些是:表黃老之學而里為儒法並道。即該儒則儒,該法則法,應黃老之學則黃老之學。
然而,經過七十年與民休養,漢朝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雄厚而不可一世,顯然曾有積極意義而很消極的黃老之學已不適應漢武帝擴張皇權的多欲政治。為王霸天下,漢武帝統治集團迫切需要一個適應自己「生存」、「繁衍的哲學與文化。漢武帝意氣昂揚,對繁文隆禮,講求事功的儒學大感興趣,任用儒者,尊儒興學。制度教化,去開辟自己的鴻業。武帝令三公、侯王薦賢良、舉孝能,網路人才,重定國策,儒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思想,立即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和推行。漢武帝罷黜秦所立之各家博士,專立儒學之五經。把秦的博士之業的《詩》《書》和「百家之言」分開,使得儒學赫然卓立。本質講孔孟儒學的產生就是出於維護統治階級的需要,只不過經過漫長的認識過程,才發現它金光閃閃的價值。儒學作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基礎,也確實對維護兩千年來的封建統治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儒家學說不斷發展壯大,與歷代統治階級所需和它的強力推行有著必然的聯系。
歷朝歷代明智的統治階級未有不根據自己的統治的需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哲學文化,這就極有力地促使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凝結。
作為一個階級、一個集團是這樣,而作為人的個體也是這樣。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類文化是作為個體心理調節劑深入到一個人的潛意識中,被不時地選擇著而凝聚於個體身上。作為個體,儒、釋、道各種類文化因子並存於其中,在不同境遇、不同條件下,其一種文化側面為主要矛盾方面,來決定事物的性質。陶淵明一開始也並不完全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只是他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積極入世的儒家精神到處碰壁,不容於時下的門閥世俗制度,才使他不得不回頭向佛、向道,返璞歸真,來尋求自己的心理解脫和生理調節,縱觀陶淵明的三仕三隱無不如此。現實生活中,陶淵明以行之在心,外無形狀的超然態度,不拘生活的外在形式與表象。努力追求一種恬然自適的情趣,實質上是一種老莊哲學的體現,莊子的理想是茫然徘徊於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的超世之境,這是一種物我一體,天道合一,達到忘我的境界。顯然陶淵明超然率真、嚮往自然的生活態度深受莊子的「順天從性」的影響。然而,他卻以平常心體味非常心,把淡泊樸素的鄉居生活引入心與道冥的自由世界,深得莊子任性逍遙的真諦。假如陶淵明在積極入世求仕方面一味追求不羈,不達目的仍然去撞南牆勢必會使他心理不得承受而引起機體的病變,導致他的悲劇命運。然而「陶淵明道家曠達任放的『真』和儒家坦盪固窮的『善』合而為『美』,統一在他一身,使他超越時俗求得個體生命的自由發展,以走上解放自身的歷程。達到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也這正是陶淵明淡泊而充實、深厚且光輝的人格價值所在。」⑦
人的文化抉擇、整一、凝結有著它的自然向度,也是必然的、客觀實在的。

⑦ 論古代文明與現代文化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論古代文明與現代文化>>

由西方引導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雖然給人類帶來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訊、充分發揮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

但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它也越來越快地把人類推向了不可救葯的死亡邊緣。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強調「天人合一」,這是近代以來西方在引導世界潮流的時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讓人類對自然充滿激情和干勁;現代化則讓人類對自然極盡瘋狂;中國傳統文化卻會讓人類重新恢復理智,融入、回歸自然。

現代化,只有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相結合,才能調理出根治地球資源環境危機的妙葯良方。

我相信,人類的「後現代化」,一定是中國傳統文化唱主角的時代。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決定了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化,這是它的必然趨勢。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為「反傳統」,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陳寅恪先生說過:「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波普爾曾針對那種妄圖「徹底清洗社會這塊布—創造一塊社會的白板,然後在它上面畫出嶄新的社會制度」的理論,指出:「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一切人類價值漠不關心並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清除那些過時的東西。

再次,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辯證關系看。世界文明並非是某一個國家民族作用的結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當然,由於各方面具體條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這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而不是有無的問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應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任何一個國家,作為人類世界組成的一個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與發展,不能不對別的國家有所影響: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只有各個國家充分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世界文明的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證。相反,一個國家不顧自己民族的特點,一味模仿或照搬別的文化,不僅不會有好的發展,甚至會走上滅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這種教訓的,其實,西方文化也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好的東西,也有糟粕,不可「揀進籃里都是菜「,如」拜金主義「之類,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並不等於世界先進文化,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界先進文化是以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標志的。因此,學習與引進外國文化,必須作具體分析,一定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決不是全盤,引進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面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一面對本國文化進行革新,不斷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水平,由於傳統文化能否現代化,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關鍵在於人們用何種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封建意識對人們影響極深,封建專制思想一方面嚴重壓抑和束縛個性發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權思想,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缺乏民主意識。

二、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閱讀全文

與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