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桑植有多少年的歷史
北宋仁宗年間內容
http://ke..com/view/343874.htm
『貳』 請教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的歷史沿革
桑植縣歷史悠久,西漢時置縣,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雍正七年版(1729年)設桑植縣沿襲至權今,縣名以縣境內遍植桑樹得名。 桑植上古史籍稱古西南夷地,夏、商屬荊地,西周屬楚地,春秋屬楚巫郡慈姑縣,西漢至宋,相繼屬武陵郡充縣、天門郡縣、臨澧縣、崇義縣、慈利縣等。宋仁宗年間,桑植推行土司制度,設桑植宣撫司。因司治桑植坪而得名(今五道水鎮芭茅溪境內)。元、明、清因襲宋制,至清雍正五年改土歸流,七年(1729年)設桑植縣,沿襲至今。 清朝雍正五年(1927年)改土歸流,雍正七年(1729年)設「桑植縣」沿襲至今。 1949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桑植,建桑植縣臨時人民政府,次年3月29日成立桑植縣人民政府,隸屬永順專署,1952年撤銷永順專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區代管,1954年4月自治區改為自治州。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大庸市,桑植縣劃歸大庸市管轄,1994年4月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叄』 桑植縣第一中學的建校歷史
桑植一中前身為創辦於清雍正年間的「崇文書院」。1919年8月,時任靖國軍獨立營營長的賀龍版曾在校內辦權農民自治講習所,並親任所長。1929年5月,賀龍率紅四軍第一次解放桑植,將原縣立高等小學校改辦為「工農小學校」,賀龍兼任校長,還開辦了「紅軍學校」。1935年6月,賀龍率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再度解放桑植,在原紅軍學校舊址開辦了「紅軍大學」。當年11月,紅軍大學更名為「隨營學校」,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42年4月24日「桑植縣立初級中學」成立。1951年8月,更名為「桑植縣初級中學」;1958年秋,學校開始招收高中新生並更名為「湖南省桑植縣第一中學」。
『肆』 慈利和桑植未來誰更有發展!分析下原因,越詳細越好.謝謝了
從當前看,慈利建設的要比桑植好,當然那是好多年以前就發展起來了;但是缺少回新鮮的血液答。就好比一片湖靜面不動。
而桑植近三年來發展的也快,也很上進。政府的領導也很重視,加上正在開工的一鐵一高速鎮鎮皆旅遊及賀龍元帥的故里。肯定更有發展。
『伍』 桑植進來發展情經濟和文化方面。
桑植民歌是湖南民族文化中的枝奇葩,源遠流長,浩如煙海,其特點是淳樸回、真摯的情感而扣人心弦答,曲調豐富多變,旋律優美動聽。
桑植民歌起源於原始農耕時期的生產勞動,質朴、粗放、風趣、詼諧是其主要的藝術風格。桑植民歌分為山歌、小調、禮儀歌、儺腔等,涵蓋了傳統民歌的多種體裁。其曲式結構嚴謹,曲體多樣,尤其是襯詞的運用,使民歌在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內心情感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此外,桑植民歌特殊的潤腔方法和氣聲演唱技巧,極大地豐富了民歌演唱理論,為聲樂演唱提供了獨特的範例。桑植民歌能表達出各種不同情感。有渾園嘹亮的山歌、優美抒情的小調,有歡快活躍的花燈、低沉哀怨的曲藝,還有氣勢磅礴的勞動號子、盪氣回腸的薅草鑼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民歌手們喜於演唱那些將演唱技巧與歌詞內容、民族語言、鄉土特色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歌曲,善於演唱出種種迥異的思想感情,使聽眾們往往如痴如醉、愉悅陶然。
代表作品:
《板栗開花一條線》、《四季花兒開》、《門口掛盞燈》、《冷水泡茶慢慢濃》、《馬桑樹兒搭燈台》等。
『陸』 張家界的歷史沿革
張家界境內2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留下了許多古老的人文傳說和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先後出土國家一級文物41件、二級文物173件、三級文物1222件。公元263年,吳景帝孫休下令設置天門郡,最初郡治就設在永定城區古城堤。
商周時期地屬荊楚,春秋戰國為楚之黔中地。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就已開始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到了堯舜時代,「舜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於是中國歷史上便有了「南蠻」一說。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設置郡縣,張家界一帶屬黔中郡慈姑縣,縣治在慈利縣官塔坪,在澧、沅流域建立了現今湖南境內第一個行政區黔中郡,為當時全國三十六郡之一郡,今張家界市兩區兩縣均屬其所轄。
西漢時期,除地方設立郡縣外,還加封國,實行的是郡國交錯體制。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農歷己亥年),劉邦當朝,他下令分黔中郡為武陵郡,析慈姑縣為孱陵,充縣(含永定、武陵源兩區與桑植縣)。
三國時期,吳景帝孫休於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農歷癸未年)見嵩梁山洞門大開玄朗如門,以為吉祥,便改嵩梁山為天門山,同時改武陵郡為天門郡。
唐朝時期,全國改為十道。高祖李淵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農歷辛巳年)下令置澧>州、澧陽郡,屬山南道,統轄六縣,慈利與崇義縣(今永定、武陵源二區與桑植縣)歸其所轄。
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年-960年),今張家界全境屬楚國管轄。
宋朝時期,宋王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將全國調整為二十三路,路下設府、州、軍。宋太祖趙匡胤於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農歷癸亥年)下令將今張家界市全境劃歸澧陽郡,曰慈利縣,並在今桑植縣設安福寨,在今永定區大庸所設武口寨,在武陵源區設索口寨。
元朝時期,在全國設立十一個行省,元始祖忽必烈下令,於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農歷丁丑年)改置澧州路總管府所轄四縣(慈利是其中之一,即今張家界市全境),並在今永定區茅岡置茅岡都元帥府。
明朝時期,明王朝廢除元朝的行中書省,在全國設立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實行省一級民政與財政管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農歷己酉年),降慈利州改為大庸縣,隸屬於澧州。
清朝時期,在全國設立二十三個行省,以下設府、州、縣。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農歷庚戌年),桑植與茅岡土司相繼改土歸流,升澧州為直轄州,轄安鄉、石門、慈利等四縣,同時廢永定、九溪兩衛,新設安福縣(今永定、武陵源兩區與慈利、桑植兩縣在當時均屬安福縣)。
民國時期,先在省下設三個道,六十個縣,後廢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農歷丙辰年)湖南省裁撤武陵道,將大庸、桑植、慈利縣劃歸辰沅道。湖南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大庸與桑植屬第四督察區,專員辦事處設在常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張家界市全境解放。公元年至1988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管轄,而大庸、桑植兩縣則於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屬永順專區管轄,後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區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1988年至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地級市大庸。
1994年4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轄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具體沿革如下: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大庸、桑植兩縣則於屬永順專區管轄,後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區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
1982年,建立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填補了中國沒有國家公園的空白。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大庸縣,設立大庸市(縣級),以原大庸縣的行政區域為大庸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國務院批准將大庸市升為地級,設立永定區、武陵源區,將原屬常德市的慈利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桑植縣劃歸大庸市。
1994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將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因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在國內外聞名遐邇而得名。
名稱由來
「界」在市域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領屬界限,一是指高山。清代道光版《永定縣志》載:「無事溪發源於張家界。」民國版《慈利縣志》載:「索溪上源於張家界。」此處張家界,指的是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帶。張家界之名,最早見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張氏族譜》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張再昌,是永定衛大庸所指揮使張萬聰的第6代孫。明弘治年間(1488-1506年),朝廷見張萬聰鎮守有功,將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帶「山林之地」作為封地賞賜給他。他於是舉家上山守業經營。
明崇禎三年(1630年),張萬聰的第6代孫張再弘被賜團官,且設衙署於此。這一帶成為張氏世襲領地,被叫成了「張家界」。截止到20世紀末,張氏子孫在此已歷17代,人口近千人。另一種說話是:相傳西漢留侯張良當年在此隱居,終老後葬在水繞四門,因此很早的時候這里就叫張家界了。
1958年,這里建立國營林場,因場址設在張家界農業社的地盤上,林場即取名張家界。1978年,張家界林場最早拉開湖南旅遊開發的序幕。1982年,建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姓聚居的張家界村由公園代管。鑒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子海內外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柒』 桑植民歌的歷史淵源
早在10萬年前,就有古代濮人在此活動。地處武陵山脈腹地的古代濮人,長期生活在綿延起伏的崇山峻嶺和縱橫交錯的溪河間,走過了一條從漁獵到農耕的文明之路,創造了魅力四射的楚巫文化。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古代濮人在山清水秀的如畫世界裡,以歌代語,以歌傳情,表達著自己的情感,表達著對生命的感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悠長宛轉、高亢嘹亮的歌聲翻山越嶺,橫跨溪河,久久回盪在天地間。成禮兮會鼓,春蘭兮秋菊,傳芭兮代舞,長無絕兮終古。餿縈搿屈原的《九歌》就記載了楚人以歌(舞)唱節、以歌為媒的山歌文化以及巫文化。巫在遠古時代是文明的傳承者。在古老而多元的楚巫祀典活動中,巫者生生不息地傳承著桑植先民對自然、圖騰、鬼魂和祖先的崇拜。至今,在桑植偏遠的大山角落裡,一些老土司為亡人超度亡魂的歌聲中,仍延續著神奇荒誕、豐富瑰麗、奔放不羈的古老歌謠舞曲。
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數千土家兒郎應朝廷之召遠赴江浙、朝鮮三度抗倭。《馬桑樹兒搭燈台》的歌聲便始終相伴著戰士們的征程。(男)馬桑樹兒搭燈台(喲嗬),寫封的書信與(也)姐帶(喲),郎去當兵姐(也)在家(呀),我三五兩年不得來(喲),你個兒移花別(也)處栽(喲)。(女)馬桑樹兒搭燈台(喲嗬),寫封的書信與(也)郎帶(喲),你一年不來我一(呀)年等(啦),你兩年不來我兩年挨(喲),鑰匙的不到鎖(喂)不開(喲)。在大革命年代,桑植人民跟隨賀龍輾轉南北,北上長征,《馬桑樹兒搭燈台》又賦予新的內涵。改革開放年代,一批批桑植兒女外出打工,夫妻送別唱起《馬桑樹兒搭燈台》,山歌又成了忠貞愛情的表白。
桑植民歌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節奏鮮明莊重的土家族《擺手歌》,包含了人類生存、勞動創造等內容,是一部土家生動的文明史詩。曲調肅穆深沉的梯瑪歌長達萬行,反映土家淵源、天文地理、倫理道德、生老病死,是一部盪氣回腸的文化史詩。聲調深厚雄壯的白族祭祖歌,在蹁躚起舞中吆喝伴唱,懷古與頌揚結合,是一部傳承雲南大理白族文化的民族史篇。發源於桑植的澧水,一直是桑植民歌的搖籃。千百年來,澧水纖夫在征服險灘急水的同時,創造了高亢激昂、氣勢磅礴的澧水號子。澧水號子包括下水號子、上灘號子、平水號子、繞開頭、拉纖號子、架槳號子等80多種,成為山歌的經典。
千百年來,桑植民歌一代代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如流傳桑植白石、西蓮、人潮溪一帶的薅草鑼鼓,保存著請神、送神等原始遺風,勞作者在鑼鼓點子的指揮下,歌聲應和,開展勞動競賽,喲嗬喧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