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普洱茶文化歷史的文章
http://www.prtea.net/Index.html
B. 怎樣快速了解普洱茶的歷史背景以及文化
在雲南茶馬古抄道上,原來是使用馬襲幫來進行茶葉的運輸,採制的茶葉,在運輸過程中,經過長期發酵,產生了獨特的味道,後人根據這種味道,製造普洱茶,並做成茶磚,既方便了運輸,又保證了茶葉的質量。所以,普洱茶是高原茶葉,河谷空氣和馬幫汗水的融合體。
C. 有誰知道普洱茶發展的歷史
唐代之前
在商朝時期,雲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先祖就已經開始有製作茶回葉的歷史了,周朝時期答他們還將茶葉進獻給周武王,不過那時的茶葉並不是叫普洱茶這個名字。到了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征討孟獲的過程中,軍隊深入密林之中,由於不了解當地的環境,密林中瘴氣很重,加之士兵不習慣環境,很多都病了,當地的居民告訴諸葛亮喝普洱茶可以治癒,後來諸葛亮就讓大軍都喝茶,士兵的病情好了很多,後來成功降服了孟獲。
唐代至清代時期
到了唐代,茶馬貿易發展起來,普洱茶從普洱地區通過茶馬古道傳向內陸地區與世界的許多角落,促進了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間的交流。宋朝時期,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不過到了明朝後期普洱茶才真正的命名為普洱茶。清朝末期由於戰爭等原因,加之印度,斯里蘭卡等國茶葉的發展,普洱茶產量下降。
清朝之後
到了民國時期,由於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緣故,雲南茶葉產量急劇下降,普洱茶也隨之降到了低谷。解放後,普洱茶的產量慢慢回升,到現在,普洱茶的發展邁進了新的篇章,創造了雲南茶史的最大輝煌。
D. 普洱茶的歷史來源
1、歷史來源
普洱茶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縣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縣,隸屬思茅地區,位於雲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稱寧洱縣。
「普洱」為哈尼語,「普」為寨,「洱」為水灣,意為「水灣寨」,帶有親切的「家園」的含義。
普洱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距今已達2000年之久。民間有「武候遺種」(武候是指三國時期的丞相諸葛亮)的說法,故普洱茶的種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唐朝時普洱名為步日,屬銀生節度(今思茅和西雙版納一帶),銀生茶是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時稱之為普茶,明萬曆年才定名為普洱茶,極盛時期是在清朝,《普洱府志》記載:「普洱所屬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餘萬人」,可知當時盛況。
思茅與西雙版納一帶為其主要原料生產地,普洱與思茅成為加工和集散中心,明朝時期以普洱為中心向外輻射六條茶馬古道,將普洱茶行銷至中國本土、西藏、越南、緬甸、泰國等地,並轉運到港澳、東南亞,甚至歐洲。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後,法國、英國先後在思茅設立海關,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遠銷,普洱茶馬古道隨興旺。
現今還有思茅卡房高酒房茶馬古道,1.5米寬,斷續數公里:有思茅三冢村外茶馬古道、那柯里茶馬古道,斷續30公里;普洱茶庵塘茶馬古道,殘存12.5公里,石上馬蹄印,記錄下了當年運茶馬幫的歷史。
2、普洱茶主要產地: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
3、普洱茶流行原因: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4)普洱茶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普洱茶原料等級
茶葉採摘時,葉和芽同時采,一般從茶樹枝條的尖往下採摘到第三葉:一葉一芽的采一芽、二葉一芽的采一葉一芽、三葉一芽的采二葉一芽。
普洱的等級劃分,只有在鮮葉時有明確的用芽葉的含量來進行不同等級的分級標准,在曬青茶(生散茶),熟散茶的等級劃分時,用芽葉的含量這個維度已經不能成為嚴謹的分級標准了。
特級:一芽一葉佔70%以上,一芽二葉佔30%以下;
一級:一芽二葉佔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30%以下;
二級:一芽二葉、三葉佔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40%以下;
三級:一芽二葉三葉佔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50%以下;
四級:一芽三葉、四葉佔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30%以下;
五級:一芽三葉、四葉佔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50%以下。
E. 普洱茶的來歷是什麼
普洱簡介來
,由於普洱茶原產區與中原自文化發達區的萬水千山之隔,普洱茶這朵奇葩直至明清時期才被認知,這就讓人們對普洱茶的歷史文化的認識帶來了很多的不足與誤區,隨著人們對普洱茶認識的加深,普洱茶的影響力在逐年提升,2007年普洱茶成為當年中國的三大熱詞之一:股票、房奴、普洱茶。
普洱,位於祖國雲南省西南邊陲,擁有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486公里的國境線,與緬甸、越南、寮國接壤;是鑲嵌在祖國西南邊陲的一顆綠海明珠,是「彩雲之南」的面積大市、生態大市、資源大市、邊境大市、民族大市、文化大市。
歷史淵源
普洱茶起源地畢竟距離中華文化中心地區太遙遠,交通不便及萬水千山之隔使普洱茶的文字紀錄非常貧乏,在少得可憐的文字記錄中,還有不少是內地文人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的記錄,所以並非所有普洱茶的文字記錄的歷史都可以作為信史,也需要甄別。
F. 普洱茶的歷史發展
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雲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古代濮人栽培馴化茶樹遺留下來的活化石。
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種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綽,在其所著《蠻書》卷七中雲「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據考證銀生城的茶應該是雲南大葉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歷史記載說明,早在1100多年前,屬南詔「銀生城界諸山」的思普區境內,已盛產茶葉。
宋朝李石在他的《續博物志》一書也記載了:「茶出銀生諸山,采無時,雜菽姜烹而飲之。」從茶文化歷史的認知,茶興於唐朝而盛於宋朝。
元朝時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於後來寫成漢字,就成了「普耳」(當時「耳」無三點水)。普洱一詞首見於此。
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這個詞,該書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這是「普茶」一詞首次見諸文字。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亦有「普洱茶出雲南普洱」的記載。
明朝,茶馬市場在雲南興起,來往穿梭雲南與西藏之間的馬幫如織。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許多城市。以普洱府為中心點,透過了古茶道和茶馬大道極頻繁的東西交通往來,進行著龐大的茶馬交易。
清朝阮福《普洱茶記》:「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時。」
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遺器」載,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普洱府境內就已種茶。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屬思茅廳界內。普洱府思茅廳是當時茶葉貿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的茶葉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經過帆工精製後,運銷國內外,故稱普洱茶。普洱茶是清代雲南進貢朝廷的貢品,雍正年間以來,向皇帝進貢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辦的。
新中國誕生後,雲南茶葉獲得了新生。1951年就建立了全省茶葉科研機構,到1958年止,全省茶園面積達到了46.6萬畝,產茶18萬擔,但大躍進時期茶樹大受摧殘。
1966年,雲南茶仍只有19萬擔。十年動亂期間,茶葉發展緩慢。
1975年普洱熟茶用於生產,隨著逐年的發展人們對普洱熟茶的了解認可,工業化批量生產勢在必行,可傳統的熟茶工藝製作過程相對緩慢,各種香型需靠陳放幾年緩慢轉化。
1976年,面積到了127萬畝,而產量僅有32萬擔。
1984年,現代普洱創始人吳啟英通過普洱茶接種技術科學的方式,在保證普洱茶質量的情況下22天就完成了普洱熟茶的發酵轉化。這是現代普洱熟茶的開端,為普洱熟茶批量生產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1990年,茶園面積達240萬畝。
1998年產量達155萬擔,出口20多萬擔,創匯2250萬美元,創造了雲南茶史的最大輝煌,茶類由1950年的單一曬青發展到炒青綠茶、工夫紅茶、ctc紅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優茶、藝術品茶等。
2003年3月雲南省標准計量局於公布普洱茶的定義:「普洱茶是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後發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緊壓茶」。
G. 普洱茶起源
普洱茶起源初探
一、普洱茶茶區
雲南普洱茶茶區,有其歷史淵源,茶區面積是比較大的,這里介紹與討論的是四個較大的普洱茶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臨滄與保山,當然,這里並無褒貶誰之意,且疏漏也再所難免。
古「六大茶山」之於普洱茶,名冠世界,不用多解釋,但由於歷史的變遷,現在要准確定位某某山,確不是易事。其它的,我們應該知道更多的普洱茶區,它們是幕後英雄,產品名遍天下,自己似乎默默無聞。實際上,雲南主要的幾大普洱茶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臨滄、保山,都為雲南普洱茶做出了重大貢獻。
西雙版納茶區造就了早期的西雙版納私人茶莊,以及現代的猛海茶廠;思茅之普洱,古老的加工與集散地,與普洱茶的淵源自不必說,許多老茶人回憶,早期(1920-1940年代)私人茶莊花費頗多請思茅的揉茶技師一事,可見思茅當時加工技術之優良;加之製造貢茶的歷史,有人說「普洱不產茶」,似乎也是片面之語。很長的期間,普洱以加工技術及交易集市為核心,以普洱為中心的思茅地區,制茶業與種茶業都應該是成規模的。而歷史文獻說,運輸到普洱加工及交易的茶葉,「近者二日,遠者數月」;也說茶山距離是「周八百里」。可見,普洱茶區也是巨大的。
臨滄、保山茶區,古為永昌府,是雲南用茶的鼻祖「蒙舍蠻」(唐代,雲南南昭國時期的少數民族---蒙舍詔人)的起源與重要活動區域,可以說滇西茶區(現代的臨滄、保山茶區及德宏茶區)過去是古茶區,近現代則是下關茶廠(前期康藏茶廠)的主要原料供貨商,也可以說是雲南緊壓茶的重要支柱之一。下面的論述摘自普洱茶未受炒作之年代,可見一斑:
《制茶學》(主編:安徽農學院陳椽,1979年11月 第1版 )P 262,「一、雲南緊壓茶」
「雲南是我國的古老的茶區,也是世界茶樹原產地。茶葉生產歷史悠久,質量極佳。歷史上以生產緊茶、餅茶、圓茶、方茶著名。普洱茶遠銷東南亞各國和日本、義大利、法國等,緊茶、餅茶、圓茶主銷西藏和本省藏族地區,年產量近10萬擔。」
「目前主要集中在滇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茶廠加工,猛海、昆明茶廠也有部分生產,但下關茶廠產量最大,年產量佔全省總產量的74%左右。」
上述這段摘錄,反映的是70年代雲南緊壓茶的一個片斷。現在,西雙版納、思茅、臨滄等地,都發現千年以上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樹齡最長的有兩千多年,特別是思茅瀾滄的千年野生古茶樹群落與臨滄地區的千年野生古茶樹群落最具代表意義。因而,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認為西雙版納或是思茅是普洱茶的唯一原產地,都是十分片面的。可以肯定地說,這四大茶區(或更廣泛一點的相臨周邊區域)都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普洱茶是雲南民族傳統工藝茶,從雲南民族文化歷史來看,四大茶區的少數民族的遷移融合及交流,也才造就了神奇的普洱茶。
總之,筆者認為,雲南南路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茶區)與西路茶區(臨滄、保山及德宏茶區,以及大理南澗等地茶區),都屬古老茶區,沒必要厚此薄彼,更不能像以前有的信息,誤導消費者,炒作某一很小的區域,打壓其它區域。實際上,四大茶區的茶箐、地理環境與民族加工工藝各具特色,才構成了的燦爛的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是雲南少數民族傳統工藝的結晶,後面筆者要談到的傳統工藝與自然發酵可以證實這一點。
二、普洱團餅茶的歷史脈絡
普洱茶名稱的出現在明朝,明代謝肇制的《滇略》卷三中雲:「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說明,明朝期間雲南緊壓茶是鼎盛的。
然而,普洱茶歷史上的開篇文章在唐代樊綽的《蠻書》中,其卷三雲:「茶出銀生成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唐朝時期,南昭國是雲南的地方政權,蒙舍蠻是南昭國的主要力量,受唐王朝扶植,它們間的交往是密切的,蒙舍蠻的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朝也是普及的,甚至成了大唐市民們的習俗,雖然陸羽覺得不屑一顧,但是其《茶經》里卻作了重要記載。
雲南利用茶葉的歷史早於唐代,在三國的《七誨》里提到了「南中茶子」,南中相當於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而要說到雲南茶葉的重要發展,或者說普洱茶的成型,我認為是盛唐漢文化與南詔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果,至於說更早的關於古滇國用茶的歷史還有待考證。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用茶是在巴蜀,特別是巴,三國《廣雅》就載有荊巴間採茶作餅的史料。古滇國、南詔與巴蜀的交往與爭戰,對雲南茶葉的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陸羽《茶經》里沒有直接記載雲南茶區,應該是與當時南詔國是地方自治政權有關,而且南詔初期,雲南之地是少數民族部落割據的,後來南詔與唐朝的關系,也是時而和平共處,時而爭戰不斷。
《蠻書》記載「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說明當時雲南少數民族制茶用的是初級的曬青茶工藝,採摘不講究,製造也就是最簡單的日曬,在樊綽(出史南詔的唐朝使者)看來,這也是與唐朝餅茶的制茶工藝(蒸青制茶)相比而言的。
在雲南民間走訪,許多少數民族不知道什麼是普洱茶,說曬青茶,他們卻十分熟悉,並稱之為「老黑茶」,是他們「原生與本土」的重要飲料,以及重要的經濟來源。可以說,一千多年以來,積淀、傳承與發揚的曬青茶工藝是普洱茶的基礎。而曬青茶古老的品飲方式,目前在雲南少數民族中仍有流傳,如佤族、拉祜族的烤茶、土鍋茶,白族的「三道茶」,納西族德「龍虎鬥茶」等。
筆者認為,南詔時由於地理與人文環境,少數民族粗陋的曬青茶工藝,交通運輸不便等諸多因素影響,蒙舍蠻作為南詔政治中心的王族,他們在獲得團餅茶的知識後,結合對外交流的需求,推動了他們採用初制曬青毛茶,「蒸而團之」製造緊壓茶的歷史。
唐朝時,散茶加薑桂混合烹飲的方式是一種大眾習俗,而團餅茶的品飲則被認為是一種進步與時尚,蒙舍蠻會模仿這些時尚,製造餅茶,但由於茶山山高路遠,加工運輸困難,因而形成了「曬青餅茶」的加工方式,而不是唐朝的蒸青餅茶。
蒙氏的南詔國,在統一洱海地區後,在洱海之濱建太和城,設上下兩關,上關為龍頭關(即現在的大理古城),下關為龍尾關(也稱龍尾城,即現在的下關城)。蒙氏開創了「曬青餅茶」,古永昌地區、洱海地區也就成為了重要的產茶與制茶基地,也為下關打下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後來,南詔勢力擴充到銀生節度,雲南的四大茶區也就初步成型了。
蒙氏帝王傳了十三世,共二百五十年,而後被鄭氏、趙氏及楊氏篡位。接著南詔的通海(現玉溪地區通海縣)節度使段思平,在滇東南三十七蠻部的支持下,討伐楊氏成功,開創了段氏大理國時代,段氏仍然以大理為國都。據《道光雲南志鈔》載:大理國傳了幾代後,宋興,宋太祖干德三年,王全斌平蜀,欲取滇獻之,宋太祖鑒於唐南詔之禍,覺得「南蠻」不易統治,才有了宋揮玉斧的典故(宋太祖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此,段氏得以久居雲南,中國竟以外域視之,不知所謂大理國矣。因而大理國就成了南詔國的延續,蒙氏的「曬青餅茶」加工方法自然得以傳承。
到了元朝,元世祖平雲南後,元朝派王族到雲南執政,少數民族也被迫遷移,有的到了更邊遠所謂充滿瘴氣的邊疆,蒙氏加工方法與習俗則在雲南的少數民族中流傳。
在明代,明王朝大力援助雲南,雲南經濟獲得長足發展,雲南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的有了廣泛的交流,蒙氏「曬青緊壓茶」在雲南得到大普及。明朝謝肇制的《滇略》才有了「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的記載。由於雲南地處西南邊地,交通不便,消費習俗轉換也沒有中原地區快,明朱元璋下詔廢除團餅茶興散茶,並未影響雲南的緊壓茶,因而,雲南緊壓茶得以保留。
明朝以後,人們對普洱茶養生保健效果的逐步認識,名著《紅樓夢》中就有了記述的普洱茶消食保健的功效,甚至,燜一罐普洱茶成為一種時尚;而科技著作《物理小識》、《本草綱目拾遺》等也有了相關記述。這樣,普洱茶不僅沒有隨其它團餅茶衰落,反而在清朝得以發展,甚至成為了貢茶。
以上就是普洱茶(團餅茶)繼承唐朝餅茶歷史,而在明清兩代得以發展的歷史脈絡。
三、盛唐、南詔與普洱茶
很多普洱茶史的研究者在提到《蠻書》時,只注意到了「茶出銀生城界諸山」,他們只注意到了地域概念----什麼地方產茶。而忽視了其它四個重要的環節:
加工工藝
品飲習俗
民族:蒙舍蠻
歷史背景:盛唐與南昭國
通過對這些方面的研究,我們會獲得許多有趣的結論。
關於蒙舍蠻
秦漢以來,雲南為益州郡,而益州包含滇與巴蜀之地,益州郡為益州的一部分。據《滇考》載,「漢武帝平滇,初置益州郡,益州刺史治成都,兼理滇、蜀。至三國,諸葛亮南征,破孟獲平南中,改益州郡為建寧,以別於益州之名。諸葛亮班師,立南征碑紀念其功績,立鐵柱鎮諸蠻,後分設建寧、興古、永昌、雲南四郡, 「永昌」即現在的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雲南」為現在的大理地區。
永昌以其悠久的哀牢文化孕育了蒙舍詔。「詔」者王也,據《雲南志》載,蒙舍詔自言源於永昌沙壹,而永昌的哀牢人有北遷至巍山者,久而久之,與原居此地的昆明人融合始稱為「蒙舍蠻」。巍山也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南詔發源之聖地。南詔初期,滇西有六詔,蒙舍詔在其它五詔之南,所以稱為南詔。
唐王朝為了遏制吐蕃勢力,採取了扶持地方勢力的策略,永昌與吐蕃最為接近,蒙舍詔自然就獲得了青睞與大力扶持。經過一系列的征戰與兼並,在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詔統一洱海為中心的滇西地區,唐冊封皮羅格為雲南王,天寶七載,閻羅鳳冊襲雲南王。隨後,閻羅鳳奉唐朝之命,兼並滇池區,統一雲南。貞元十年,唐置雲南安撫使司,並冊封異牟尋為雲南安撫使司的土長-----南詔王,至此南詔稱雄於中國西南邊疆。
關於銀生城界諸山與雲南古茶區
《蠻書》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而後來的《普洱府志》又雲: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茶,以自唐時。這劃定了普洱茶大致的產地范圍。據《蠻書》的歷史背景,銀生為南昭國的八大行政區之一銀生節度,也稱開南節度,銀生城為現在的思茅地區景東縣,開南城則位於現在的景東縣文井鄉開南村,銀生節度轄區為:西雙版納、思茅,另外還有臨滄的部分地區。
南昭政權的行政轄區:十賧區(貞元十年前後為六賧)為南昭的直轄區(洱海地區);永昌節度(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銀生節度亦稱開南節度(銀生城為思茅景東縣,銀生節度含思茅、西雙版納諸地,以及臨滄的部分地區);弄棟節度(今楚雄、姚安等地區),其下有會川都督(會理至大渡河一帶);寧北節度,後改劍川節度(包括洱源、劍川、鶴慶、蘭坪等地);麗水節度(伊洛瓦底江上游兩岸);鐵橋節度(迪慶、麗江地區及鹽邊諸地);拓東節度(昆明、曲靖、昭通),其下轄通海都督(紅河、文山)。
關於「西蕃之用普茶,以自唐時」,說明雲南與藏族地區的普洱茶貿易,始於唐朝雲南地方政權的南昭國時期。而此時期的八大行政區中,十賧區(洱海地區,今大理下關地區)為直屬區;鐵橋節度為今迪慶、麗江地區及鹽邊諸地,鐵橋節度的主要民族為么些、西蕃。通過十賧區、鐵橋節度的普洱茶貿易之路,也就是著名的「大理、麗江、迪慶、西藏」茶馬古道之一,目前為大家所周知。
南詔在統一洱海區與滇池地區後,與唐朝的交往,即通過拓東節度(玉溪、昆明、曲靖、昭通)的滇、川、藏及滇、川、長安的古道,是另外一條重要的茶馬古道。
由於蒙舍詔從永昌到巍山,再到洱海,建立以大理為都的南詔國,加之,後來段氏大理國的傳承,銀生節度、永昌節度以及巍山地區,自然都成了雲南產茶與制茶的重要區域。從臨滄地區發現眾多的野生古茶樹群落,甚至在離南詔發源地----巍山不遠的南澗縣保華擁正鄉都發現了野生大茶樹群落,可以說明這一點。
總之,南詔以來的雲南古茶區,包含了西雙版納、思茅、臨滄、保山、德宏及大理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現在也都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區,只是清朝置普洱府轄西雙版納、思茅以來,這兩地的名氣稍大而已。
雲南曬青毛茶的誕生
《蠻書》記載「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說明當時雲南少數民族制茶用的是曬青茶工藝,且是散茶形態。那雲南曬青工藝是如何誕生的呢?據朱自振先生《茶史初探》一書解析,曬青工藝來源於雲南少數民族的原始的燒茶與曬茶加工方法。
原古的茶葉加工,首先可能來自茶葉的直接曬干,利於存儲,而且曬干是原始生活中最普遍和最經常的實踐。另外,人們在經常飲用中發現和為了克服茶樹鮮葉的青苦氣味,產生了對茶葉的簡單加工,燒茶就是最簡單的一種。燒茶遺俗現在雲南的傣族、佤族中間還有流傳。傣族、佤族所謂的燒茶,也即把茶樹上採摘的一芽五六葉的新梢,先放在火上燒烤到葉色焦黃,然後再投入到壺中煎飲。燒茶也就是殺青工藝的原形。燒茶所用器具,從最先的石器、陶器到鐵器,雲南少數民族中都有採用。
「燒茶」的傳承,最原始的,目前雲南還有佤族的鐵板烤茶,傣族、基諾族的竹筒烤茶等。佤族鐵板烤茶用的是鐵板為「燒茶」容器,用茶樹鮮葉在鐵板上烤制到焦黃,然後再煮飲;而竹筒烤茶則是就地取材,用鮮竹筒作為「燒茶」容器,將茶樹鮮葉塞進竹筒,封住筒口,然後扔到火塘中,待烤制到竹筒焦黃為止,破開竹筒,取出茶葉煎飲。
把燒茶與曬茶這兩種原始加工方法結合起來,即將鮮葉先放在火上略烤一下,然後再把它攤曬至干,就正式形成了曬青茶的製造工藝。這就是雲南曬青茶的來歷。
「燒茶」的習俗,後來在雲南少數民族中發展成了烤茶的傳統。為了方便與實用,不再用茶樹鮮葉,而是用加工好的曬青茶作為烤茶原料,這也就由「燒茶」的簡單加工方法,發展到了雲南烤茶的存貯加工方法。在蒙舍蠻統治的中心地區---洱海地區,烤茶習俗更為普遍,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也由此而來。隨著南詔與大理國的傳承,烤茶成了雲南很多民族與地區的傳統。傣族、基諾族的用鮮茶樹葉的竹筒烤茶,也發展成了用曬青茶加工的雲南竹筒茶產品。
蒙舍蠻的品飲習俗
《蠻書》記載「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朝及之前也是一種大眾習俗。而餅茶的製造與品飲,則是陸羽認為更高階或高級的方式。經陸羽總結、提高後,團餅茶在唐宋得到了大發展。
《茶經》六之飲曰:「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荑、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陸羽認為,茶與薑桂和烹,這樣的茶水就像倒入下水道的廢水,但是,市民已經習慣喝這樣的茶了。另外,陸羽之前,晉人劉琨在給其刺南兗州侄子的信中曾寫道:「前得安州干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需也」,《茶史初探》的作者朱自振先生認為,干茶即是散茶,由此看來,茶與薑桂和煮而飲之的喝茶方式,晉朝就已經流行。從晉朝到唐朝,這種習俗流行了幾個朝代。
總之,蒙舍蠻的品飲習俗,與上述中原漢文化的大眾習俗是一致的。為南詔誕生團餅茶打下了基礎。
雲南團餅茶的誕生
從歷史來看,有了盛唐之世,才有了絢麗多彩的南詔文化。南詔吸收盛唐文化,並使之地方化,民族化,推動了雲南餅茶的誕生。
大唐與南詔有和親的歷史,而蒙舍詔王族弟子經常到長安朝貢,不斷頻繁接觸盛唐文化,甚至直接接受盛唐文化的教育,並將所學的東西不斷轉換為南詔的制度與文化。
結合茶文化的角度來看,從「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到陸羽認為比較時尚的餅茶的品飲,因該說都是蒙舍蠻所為。蒙舍蠻造通過學習大唐的團餅茶技術,追隨大唐時尚,開創了雲南的團餅茶的先河。
另外南詔國是地方政權,與大唐的關系,也是分分合合,頗為曲折,歷史上就有南詔叛亂等諸多史實。兩次天寶年間洱海戰爭,就有十幾萬內地漢族士卒流落南詔。另外,太和三年(829年)南詔從成都擄掠而回的「子女百工數萬人」(女人與技工),也基本融入到了蒙舍蠻中。上述這些士卒與技工中,肯定不乏飲茶人與制茶人,他們也可謂是雲南團餅茶製造、品飲的先驅之一。
所以,蒙舍蠻活動的洱海中心地區、永昌節度(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以及銀生節度(思茅、版納),都是古普洱茶的原產地。
參考資料:http://www.tea114.cn/info/2005/1-19/23025267816-2.html
H. 雲南省普洱市歷史文化
普洱市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的驛站。由於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這里大部分地區常年無霜,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產地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產茶區之一.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9縣,全市面積45385平方公里,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一個地區。東南與寮國、越南接壤,西南與緬甸比鄰,國境線長達625公里,是祖國重要的西南門戶,僅陸上邊境通道就有18個,瀾滄江、紅河、南亢河三條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之一。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鄉,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和集散地。著名電影演員楊麗坤、全國英模張培英出生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磨黑鎮。滇南第一碑——「民族團結誓詞碑」立於普洱,為滇南民族團結的鑒證物。這里古有「天壁曉霞」、「回龍夕照」、「仙洞春雲」、「龍潭秋月」、「東嶺蘭萼」、「西嶺溫泉」、「城畔荷風」、「茶庵鳥道」所構建的「普陽八景」;激起了無數文人騷客的文思詩趣。更重要的是:特殊地理環境,適合多種經濟作物的生長。今有省級風景名勝區——普洱風景名勝區(景區由天壁山、松山、白草地3個片區和小黑江、熱水潭、東洱河水庫、觀音山寺、茶馬古道等20個景點組成)、磨黑中學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族團結園,初步形成了融綠色森林、山川、河谷、喀斯特洞穴景觀和「普洱茶文化」、哈尼族彝族民俗風情為一體的民族文化生態旅遊資源,極具開發前景。
I. 普洱茶的文化歷史
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雲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古代濮人栽培馴化茶樹遺留下來的活化石。
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種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綽,在其所著《蠻書》卷七中雲「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據考證銀生城的茶應該是雲南大葉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
歷史記載說明,早在1100多年前,屬南詔「銀生城界諸山」的思普區境內,已盛產茶葉。
(9)普洱茶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減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種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膽固醇。
1、降脂、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長期飲用普洱茶能使膽固醇及甘油脂減少,所以長期飲用普洱茶有治療肥胖症的功用。飲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張、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和腦部血流量減少等生理效應,對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養胃、護胃。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形成的膜附著於胃的表層,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層,長期飲用可起到養胃、護胃作用。
J. 普洱歷史,故事,傳統,文化,好處
普洱茶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皆因茶質優良。同時普洱茶的獨特風味,還與其有個自然轉化的過程有關,轉熟後的普洱茶,經過特殊的加工程序,壓裂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茶團,置於乾燥處自然陰干。再按運輸要求,包裝入簍,運住外地。雲南地處祖國邊疆,西雙版納地處雲南邊睡,山高水險.在古代交通極為艱難,茶葉的外運全靠馬幫牛幫,山路上耽擱的時間很長,有的路段馬幫一年只能走兩趟,牛幫則一年只能走一轉,茶在馬背、牛背上長時間顛簸, 日曬風吹雨淋,使其內含物質徐徐轉化,導致普洱茶的獨特澤更明、陳香風味更濃。 葯效功能倍增。柴萼著於公元1925年的《梵天盧叢錄》、清人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遣》《思茅 采訪》、《物理小識》、《百草鏡》、《滇南聞見錄》等古籍,都有普洱茶解毒、治病的記載。近年來,國內外對普洱茶的生理、葯理功能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普洱茶的功能也進一步的得到了開發。
巴黎聖安東尼醫學系臨床教學主任愛米樂卡羅比則通過實驗證明,普洱茶對脂肪的代謝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對降低人體所含三酸甘油 脂、膽固醇、血尿釀等有不同的療效。另外,人們因飲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張、腦部血流量減少等生理效應,也以普洱茶防治老年人疾病和高血壓與動脈硬化諸症。巴黎亨利倫多醫院的貝納爾賈可托教授說:「這種茶似乎擁有一種或多種對脂類的新陳代謝起作用的特殊成分」。日本野節夫和增山一郎合著的《功效奇異的普洱茶》書,更在日本掀起了普洱茶熱。
日本野節夫和增山一1991年8月26-29日在日本靜岡舉行的,「茶與健康國際學術討論會」中,與會者對中日學者論文「黑茶中四甲氧基苯及其誘導體的抗氧化活性」表現了極大興趣,引起了強烈反響,港澳同胞認為,普洱茶能生津止渴、醒脾解酒、開胃消滯、抑菌減肥,珍之為養生妙晶,不可一日無的保健飲料。還認為:綠茶性寒:紅茶性熱;而普洱茶不寒不熱,又經濟實惠,普遍嗜飲,稱之為「寶利茶」。普洱茶性較中和、正氣,較適合港人的腸胃,大多數人嗜飲,港九茶葉行商會鎪事長游育德先生把港人喜歡飲用普洱茶的原因概括為「五點,」(十個字):一是夠濃,二是耐沖,三是性溫,四是保健,五是價廉。日本進口普洱茶加工為精美的小包裝茶,冠以貴妃茶.美容茶,健美茶、窈窕茶、益壽茶等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