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坦克的發展經歷了哪些歷程
坦克,就是在這樣的一片爭議聲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各國對坦克的發展做了各種各樣的探索,研製裝備了多種類型的坦克。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坦克的樣子千奇百怪,形態各異,有的用現在的標准來看簡直就是「畸形」和「怪物」。輕型、超輕型坦克盛行一時,還出現了能用履帶和車輪互換行駛的輪胎——履帶式坦克、水陸兩用坦克和裝有兩個以上炮塔的多炮塔坦克。但是到了30年代末期,坦克的樣子趨於了統一,逐漸接近了現代坦克的模樣。
這一時期,各國坦克的發展,直接與他們對坦克作用的認識和作戰理論相關。法國人拘泥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十分強調坦克對步兵的支援作用,因此就製造了一些速度低、防護較強的「步兵伴隨坦克」,如雷諾FT-17坦克。這一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曾讓法國人大吃苦頭,法國行動緩慢的坦克,根本不是德國坦克的對手。英國作為坦克的發祥地,有軍事理論家、軍事史學家富勒等一大批鼓吹集中使用坦克的軍官,盡管他們的理論沒有被當局採納,但他們的機械化戰爭思想卻對坦克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使英國人比較看重坦克的機動性能。於是英國人按照陸軍分為步兵和騎兵的傳統觀念,同時受到坦克出生於海軍的影響,別出心裁地將坦克分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也稱為騎兵坦克)。前者突出裝甲防護,後者則突出機動性。德國人初期因不重視發展坦克,在一戰戰場上吃過大虧,又因為戰後被禁止製造坦克,民族自尊心受到傷害,反而更加重視發展坦克,對坦克的作用也認識得更加清楚。以德國裝甲兵的創建者古德里安為代表的一批青年軍官提出了將坦克集中編組使用,並與俯沖轟炸機相配合,實施深遠突擊的「閃擊戰」理論,被當局所採納。因此在坦克的發展上,德國十分注重機動性同火力相結合,使他們的坦克性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古德里安後來還晉升德國陸軍上將。德國30年代末期製造的A7V型坦克,就是當時坦克中的佼佼者。該坦克重20噸,火炮口徑05毫米,時速達到了40千米/時。
這一時期,除了上述三個坦克製造業最發達的國家外,還有一些國家加人了研製「水櫃」的行列。這中間以蘇聯發展最快。1921年8月31日,第一輛蘇制坦克「爭取自由的戰士列寧同志」號進行了行駛試車,它的外形很像法國的「雷諾」坦克。可以明顯也看出,早期蘇制坦克的設計思想深受法國人影響。進入30年代,蘇聯有一個叫做圖哈切夫斯基的元帥,提出了大縱深乍戰理論,主張將坦克集中編組為坦克師、坦克軍,在其他軍、兵種的配合下,對敵人昀防禦陣地進行連續、大縱深地突擊。這一作戰理論徹底改變了蘇聯的坦克設計思想,使蘇制坦克變得十分重視火力、裝甲防護和機動性三者的有機結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前,蘇聯設計製造了多種型號的坦克,使它一下子成為坦克生產大國。到1939年,蘇軍已經擁有15000輛坦克。在蘇聯研製的眾多坦克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12月開始裝備蘇軍的T-34坦克。這種坦克代表了當時坦克技術的最高水平,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居於十分顯赫的地位,被公認為現代坦克的先驅。T-34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過多次改進,出盡了風頭,打得德國人聞風喪膽。
這一時期的坦克,特別是凹世紀30年代後期的坦克,與早期的坦克相比,早已脫胎換骨,不可同日而語。從外觀上看,坦克再不像蠢頭蠢腦的「水櫃」了——雖然它仍然叫「水櫃」,而是有了比較看得過去的模樣和非同一般的「本領」,首先是「塊頭」大了,最重的坦克已經超過50噸,最輕的也將近10噸;第二是「拳頭」硬了,普遍裝有37~47毫米口徑的火炮,有的還安裝了75或76毫米口徑的短身管榴彈炮,發射的穿甲彈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鋼甲,並出現了火炮高低穩定器;第三是「身體」壯了,裝甲厚度達到25~90毫米,普通的步槍機槍很難穿透它,為了對抗反坦克炮。還設計布置了傾斜裝甲,並按照各部位中彈的概率分配裝甲厚度;第四是「眼睛」亮了,開始採用望遠式和潛望式光學觀察瞄準儀器;第五是「耳朵」長了,安裝了坦克電台;第六是「腿腳」快了,最大速度達到20~43千米/小時,並普遍採用了平衡式懸掛裝置。總之,坦克再也不是「丑小鴨」了,它的王者風范已經初露端倪。
2. 各國坦克發展史
問題有毛病,回答也只能籠統一點了。
蘇聯:坦克基本為蘇聯的大縱深理論服務,坦克的主要設計在平原地區作戰,坦克外形低矮,防彈性能優良,代表作:T-54\55、T-62
俄羅斯:正在從蘇聯的舊模式中脫離出來,將坦克的重心放在了坦克的防護,多功能,向歐美看齊。 代表作:T-80U、T-90C,T-95
美國:美國現階段引領著世界坦克的發展潮流,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的現代坦克作戰模式。美國的發展思路即為全球快速部署,火力快速投放,多功能,高精準,高生存力。代表作:M1A2ESP
中國:中國現階段坦克作戰模式較為混亂,處於探索期,也正在逐步脫離原來的蘇聯模式。不過發展比較緩慢,中國現階段既無坦克實戰條件,也無現代坦克的作戰經驗。但也正在像西方國家靠攏,提高坦克的生存力。(可是我很不明白啊,我們看我國最新的ZTZ-99G是坦克,怎麼連火炮防盾都沒有??一炮就鑽進跑塔里了。)
代表作:98式、99改
3. 坦克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出自於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一個名叫斯文頓的英國隨內軍記者容,在前線采訪中,親眼看見英法聯軍的一次次沖鋒,都被防禦嚴密的德軍擊退,許多士兵倒在血泊中,傷亡十分慘重。他開始琢磨,如果給拖拉機穿上一層厚厚的鋼甲外衣,使它既不怕槍彈的襲擊,又能進攻敵人的陣地,那該多好。於是,他建議將「霍爾特」型拖拉機穿上鐵甲,成為一種新型的戰車投入戰場。這個建議很快得到軍界的採納。不久,這種攻防兩用的武器就在英國的一家水櫃工廠生產出來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坦克。當時為了保密,研究人員把它稱作「水櫃」。因「水櫃」的英文為Tank(發音坦克),所以坦克的名字也就這樣叫開了,並被各國沿用至今。
4. 坦克發展史 資料
http://database.cpst.net.cn/popul/guard/artic/20301153755.html
5. 坦克的發展史
早期
有的由兩套發動機變速箱組分別驅動兩條履帶,早期坦克結構形式多樣,低初速火炮和數挺機槍,或僅裝機槍。坦克轉向,有的靠離合器和制動器系統,有的靠與兩條履帶分別聯動的輔助變速箱或電動機,靠變換兩履帶速比轉向。
坦克戰斗全重7~28噸,一個人嘲笑坦克像個大水箱(tank),誰想到這個名稱便以此傳來了。
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能裝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
「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功率比重量2.6~4.8千瓦/噸,最大行程35~64千米,裝甲厚度5~30毫米。配備機槍及小口徑火炮,多進行追擊及長距離偵察任務,但裝甲較步兵坦克弱得多。
中期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是坦克戰術與技術發展思想的探索和實驗時期,各國研製裝備了多種類型的坦克。輕型、超輕型坦克曾盛行一時,在結構上還出現了能用履帶和車輪互換行駛的輪胎—履帶式輕型坦克、水陸兩用超輕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令盟軍坦克無法招架。
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德軍的魏特曼上尉駕駛虎式坦克擊毀了英軍25輛坦克、14輛半履帶車和14輛布倫通用載具。一般對目標進行直接瞄準和射擊。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越野性較差、突擊作戰能力弱,僅用於伴隨坦克作戰,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而且需要較大的車體保持內部良好的分隔,減少車員因燃油或彈葯被火災殉爆的機會。坦克經受了各種復雜條件下的戰斗考驗,虎式坦克的威力可見一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的安裝了激光測距儀和機電模擬式彈道計算機。交戰雙方生產了約30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戰初期法西斯德國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並且實施閃擊戰。
在北非戰場、諾曼底戰役以及遠東戰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參戰。而在著名的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出動了2,928輛坦克,蘇軍更是出動了5,128輛坦克投入戰斗,與坦克作戰,已成為坦克的首要任務。
現代
20世紀70年代以來,現代光學、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的技術成就,日益廣泛地應用於坦克的設計和製造,使坦克的總體性能有了顯著提高,更加適應現代戰爭要求。這些坦克仍優先增強火力,同時較均衡地提高越野和防護性能。
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主戰坦克,其火力性能和越野性能和防護性能雖有顯著提高,但重量和車寬已接近鐵路運輸和橋梁承載的允許極限,且受地形條件限制大,使之對工程、技術、後勤保障的依賴性增大。由於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結構日趨復雜,成本和保障費用也大幅度提高。
為了更好地發揮坦克的戰斗效能,降低成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些局部戰爭大量使用坦克的戰例和許多國家的軍事演習表明,坦克在現代高技術戰爭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現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研製的,這些坦克的戰斗全重一般為40—60噸,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時,發動機功率427~610千瓦,單位功率9~15.4千瓦/噸,最大速度48~72千米/時,最大行程300~600千米,載有3—4名乘員。
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105—155毫米口徑加農炮,直射距離一般在1800—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鍾7—10發,彈葯基數為42—65發。
(5)坦克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坦克是一個復雜的戰斗機器。操縱部分(駕駛室)通常位於坦克前部,內有操縱機構、檢測儀表、駕駛椅等;它的駕駛室位於前部,戰斗部分位於中部,炮塔就在這里。炮塔上裝有一門火炮,並且安裝了高射機槍。坦克的後部裝有發動機。
坦克里一般配置四個乘員,包括駕駛員、車長、炮長和裝填手。
現代坦克大多是傳統車體與單個旋轉炮塔的組合體。按主要部件的安裝部位,T-62主戰坦克開始採用滑膛炮,發射尾翼穩定炮彈;「酋長」坦克為了控制車高,駕駛員呈半仰卧狀態操縱車輛;通常劃分為操縱、戰斗、動力—傳動和行動4個部分。
戰斗部分(戰斗室)位於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車內空間,內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統、通信設備、三防裝置、滅火抑爆裝置和乘員座椅,炮塔上裝有高射機槍、拋射式煙幕裝置等。
動力傳動部分(動力室)通常位於坦克後部,內有發動機及其輔助系統、傳動裝置及其控制機構、進排氣百葉窗等;行動部分位於車體兩側翼板下方,有履帶推進裝置和懸掛裝置等。
在總體布置上,大多數坦克是是駕駛室在前,戰斗室居中,動力—傳動室在車體後部且發動機縱置。有的坦克將發動機橫置,有的坦克將動力—傳動裝置布置在車體前部。
6. 坦克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出色表現,奠定了其帝王的基業。因此,戰爭結束後,坦克的發展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掀起了一個新的高潮,各國的陸軍不約而同地走上了裝甲機械化的道路。時至今日,坦克「王朝」的江山仍然穩固,已經傳了三代:50年代是陸戰之王一世統治時期,60~70年代由陸戰之王二世統治,80年代以後就是陸戰之王三世的天下了。
二戰後直到50年代未,各國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設計生產了新一代的坦克,這些坦克與它初登「王位」時相比,顯得更為成熟,首先是火力有了很大的增強,中型坦克火炮的口徑達到90~105毫米,重型坦克則達到120~122毫米,能夠發射各種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並開始採用火炮雙向穩定器、紅外夜視儀、光學側距儀、機械模擬彈道計算機,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其次是防護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裝甲更厚,車體前部裝甲厚76~127毫米,炮塔前部裝甲厚110~200毫米,有的達到220毫米,並且更加重視形體防護,也就是把坦克的外形設計得不易被擊穿,比如,把炮塔設計成半球形,車體前裝甲設計成呈55~°60°的傾斜角,當炮彈不是垂直的命中坦克時,只能在裝甲板上滑一道傷痕,而不會擊穿。有的坦克裝了三防裝置。自動滅火裝置也開始採用。防護能力提高了,坦克的重量也有所增加,中型坦克達到36~47噸,重型坦克達到50~60噸。另外,坦克的機動性能有了很大的發展,普遍採用坦克高速柴油機,發動機功率達到382~596千瓦,坦克最大速度達到50千米/小時以上,最大行程達到500千米。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蘇聯的T-54、T-55中型坦克;美國的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輕型坦克;英國的「百人隊長」中型坦克,「征服者」重型坦克;法國的AMX-13輕型坦克。
進入60年代以後,「陸戰之王」開始受到反坦克武器的挑戰,其中有兩次最為嚴重,大有逼其「退位」之勢,最終導致了改朝換代。
第一次挑戰是反坦克導彈誕生,它導致了「陸戰之王」二世的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1944年,德國法西斯為了對付蘇聯的坦克,由其陸軍武器局制定了代號為「X-7」的反坦克導彈。但它的誕生確實紿剛剛戴上「王冠」的坦克帶來了不祥之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反坦克導彈得到迅速成長,終於在1974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給了坦克一次狠狠的打擊。「陸戰之王」一世的寶座受到嚴重的震撼。於是「陸戰之王」二世勇敢地迎接了這次挑戰,促使它的本事不斷增長,並用新的技術和招數來武裝自己,這就是60年代出現的戰後第二代坦克,也就是第一代主戰坦克,它的火力和綜合防護力達到或超過以往的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時還具備中型坦克機動性強的優點,在作戰中可以同時發揮兩種坦克的作用。這樣一來,發展傳統意義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就失去了價值。於是在坦克的家族中,不再有中型和重型之分,出現了坦克兄弟的「新老大」——主戰坦克,從此,坦克步入了「現代社會」。主戰坦克具有和重型坦克差不多的體重,達到36~57噸,有的甚至達到60噸,但並不像重型坦克那樣笨重,這是因為它的裝甲雖厚,但卻機動靈活,而且外加了許多其他的防護設施。而且,主戰坦克的火力變得更為強大,普遍採用105至120毫米的線膛炮。除了火力的強大之外,更重要的是射擊的精度更高了,因為,主戰坦克普遍採用了現代化的火力控制系統。這種火控系統以火控計算機為中心,由火炮雙向穩定器、各種感測器,測距儀、觀瞄儀等組成。主戰坦克雖然重,卻很靈活、敏捷,最大時速已達50千米/小時,從靜止起步加速到每小時32千米的速度只需12~16秒,這表明現代坦克不僅跑得快,而且爆發力好,能夠急起急停,這樣可以使坦克做出各種復雜的動作,擺脫反坦克導彈的追蹤,減少被擊中的機會。這一代主戰坦克代表有:蘇聯的T-62、美國的M60系列、德國的「豹」1系列、英國的「奇伏坦」、法國的AMX-30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坦克武裝直升機的崛起,又對坦克構成了新的更大的威脅。特別是80年代以後,反坦克導彈的新產品——自動制導式導彈裝上了武裝直升機,使武裝直升機對地面裝甲目標的攻擊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還出現了專用的反坦克直升機。反坦克直升機在火力、射程、精度、視野等方面,都明顯優於地面坦克。於是,又有人對坦克的「王權」提出質疑,預言「坦克作為陸戰主要兵器的地位將會讓位給直升機」。這時,「陸戰之之王」二世只好讓位於「陸戰之王」三世,也就是第二代主戰坦克。它的總體性能有了顯著提高,大多採用120毫米或125毫米的高壓滑膛炮。有的坦克炮有自動裝彈機,發射彈種較多,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導彈。一般都可擊穿500多毫米厚的優質鋼裝甲。直射戰距離1800~2200米。作為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它們普遍裝備了以電子計算機為中心的火控系統。同時,防護力大大提高,除盡量改善防彈外形,降低車高和加大前裝甲傾角外,幾乎都採用金屬與非金屬復合裝甲。機動性能與上一代也不可同日而語。代表型號有:蘇聯的T-64、T-72、T-80系列、「黑鷹」,美國的M1A1、M1A2,德國的「豹」2系列,英國的「挑戰者」系列,法國的「勒克萊爾」系列等。
7. 坦克的歷史~
希望對你有幫助: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是坦克戰術與技術發展思想的探索和實驗時期,各國研製裝備了多種類型的坦克。輕型、超輕型坦克曾盛行一時,在結構上還出現了能用履帶和車輪互換行駛的輪胎-履帶式輕型坦克、水陸兩用超輕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這一時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馬蒂爾達」步兵坦克和「十字軍」巡洋坦克,法「雷諾」R-35輕型、「索瑪」S-35中型坦克,蘇Т-26輕型、Т-28、T-34中型坦克,德PzKpfwⅡ輕型、Ⅳ中型坦克等。德國坦克在二戰時一般裝備有大火力優勢的88毫米滑膛炮,令盟軍坦克無法招架。 這些坦克與早期的坦克相比,戰術技術性能有了明顯提高。戰斗全重9~28噸,單位功率5.1~13.2千瓦/噸,最大速度20~43千米/時,最大裝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徑多為37~47毫米,炮彈初速610~850米/秒,發射穿甲彈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鋼裝甲;有的坦克為增強支援火力,安裝了75或76毫米口徑的短身管榴彈炮,直至發展將小口徑加農炮、中口徑榴彈炮和數挺機槍集於一車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開始採用望遠式和潛望式光學觀察瞄準儀器、炮塔電力或液力驅動裝置和坦克電台,出現了火炮高低向穩定器;推進系統多採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機,固定軸式機械變速箱,轉向離合器或簡單差速器式轉向機構和平衡式懸掛裝置。反坦克炮出現後,一些國家為增強坦克的裝甲防護,設計了傾斜布置的裝甲,並按照各部位中彈的概率分配裝甲厚度。 列裝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生產了約30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戰初期,法西斯德國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實施閃擊戰。大戰中、後期,在蘇德戰場上曾多次出現有數千輛坦克參加的大會戰;在北非戰場、諾曼底戰役以及遠東戰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參戰。與坦克作戰,已成為坦克的首要任務。 坦克與坦克、坦克與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對抗,促進了中型、重型坦克技術的迅速發展,坦克的結構形式趨於成熟,火力、機動、防護三大性能全面提高。這一時期的坦克主要有:蘇T-34中型、KV-1重型坦克、IS-2重型坦克,德PzkpfwIII式中型坦克、PzkpfwIV式中型坦克、PzKpfwⅤ「黑豹」式中型坦克、PzKpfwⅥ「虎」式重型坦克,美M3、M4中型坦克,英 「邱吉爾」步兵坦克、「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95式、97式中型坦克等。這些坦克普遍採用安裝一門火炮的單個旋轉炮塔。 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徑分別為57~85和88~122毫米,炮彈初速781~935米/秒,主要彈種是尖頭或鈍頭穿甲彈、榴彈,並出現了次口徑穿甲彈和空心裝葯破甲彈,射距 500米的最大穿甲厚度約150毫米;裝有與火炮並列的機槍,並多裝有高射機槍和前機槍;普遍安裝了晝用光學觀察瞄準儀器和坦克電台、坦克車內通話器,有的坦克採用了火炮高低向穩定器;發動機多為257~515千瓦的汽油機,蘇聯採用了坦克專用高速柴油機;開始採用雙功率流傳動裝置和扭桿式獨立懸掛裝置;為提高車體和炮塔的抗彈能力,改進了外形,增大了裝甲傾角(裝甲板與垂直面夾角),炮塔和車體分別採取裝甲鋼整體鑄造和軋制裝甲鋼板焊接結構,車首上裝甲厚度多為45~100毫米,有的達152毫米,炮塔的最厚部位達185毫米;車內有手提式滅火器,車外裝有拋射式煙幕裝置或煙幕筒。坦克戰斗全重 27~55噸(德國後期的PzKpf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達69.4噸),單位功率6.4~15千瓦/噸,最大速度25~64千米/時,最大行程 100~300千米。 輕型坦克僅在戰爭的初期有所發展,主要作為應急裝備和在特種戰斗條件下使用。 戰爭後半期,蘇、德雙方都利用坦克底盤生產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可視為無旋轉炮塔的坦克),如SU-76,III號突擊炮、IV號突擊炮,與相同底盤的坦克比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結構較簡單,適於大量生產。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機動性較差、突擊作戰能力弱,僅用於伴隨坦克作戰,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經受了各種復雜條件下的戰斗考驗,成為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 發展 戰後至50年代,蘇、美、英、法等國借鑒大戰使用坦克的經驗,設計製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蘇Т-54中型、Т-55中型坦克、Т-10重型坦克和PT -76水陸坦克,美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輕型坦克;英「百人隊長」中型坦克和「征服者」重型坦克,法AMX-13輕型坦克等。 這一時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戰斗全重36~65噸,火炮口徑分別為90~105和120~122毫米,車首上裝甲厚度76~127毫米,傾角55~60 度,鑄造炮塔多呈半球形,前部裝甲厚度110~200毫米,發動機功率382~596千瓦,單位功率為9~13千瓦/噸,最大速度34~50千米/時,最大行程100~500千米。有的坦克配備了旋轉穩定式超速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開始採用火炮雙向穩定器、紅外夜視儀、合像式或體視式光學測距儀、機械模擬式彈道計算機、三防裝置、自動滅火裝置和潛渡裝置。 輕型坦克重14~23.5噸,乘員3~4人,火炮口徑為75或76毫米,炮塔裝甲最大厚度20~40毫米,發動機功率176~368千瓦,單位功率12.6~16千瓦/噸,最大速度44~65千米/時,最大行程260~350千米。 PT-76坦克在水上使用噴水式推進裝置,最大航行速度為10.2千米/時。AMX-13坦克採用了結構新穎的「搖擺式」炮塔,首次安裝了坦克炮自動裝彈機,炮塔上加裝有反坦克導彈發射架,可發射4枚反坦克導彈。 現代坦克 60年代出現的一批戰斗坦克,火力和綜合防護能力達到或超過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時克服了重型坦克機動性能差的弱點,從而停止了傳統意義的重型坦克的發展,形成一種具有現代特徵的戰斗坦克,即主戰坦克。主要有:美M60A1、蘇T-62、英「酋長」、法AMX-30、聯邦德國「豹」Ⅰ、瑞典Strv103B(簡稱「S」)坦克等。 這些主戰坦克,戰斗全重36~54噸,火炮口徑105~120毫米,發動機功率427~610千瓦,單位功率 9~15.4千瓦/噸,最大速度48~65千米/時,最大行程300~600千米。主要技術特徵是:普遍採用了脫殼穿甲彈、空心裝葯破甲彈和碎甲彈,火炮雙向穩定器、光學測距儀、紅外夜視夜瞄儀器,大功率柴油機或多種燃料發動機、雙功率流傳動裝置、扭桿式獨立懸掛裝置,三防裝置和潛渡裝置;降低了車高,改善了防彈外形;有的安裝了激光測距儀和機電模擬式彈道計算機。T-62坦克開始採用滑膛炮,發射尾翼穩定炮彈;「酋長」坦克為了控制車高,駕駛員呈半仰卧狀態操縱車輛;「S」坦克去掉了傳統的旋轉炮塔,火炮與車體剛性固定,並採用自動裝彈機和自動拋殼機,以及柴油機與燃氣輪機組合的動力裝置和可以調節車高、車姿的液氣式懸掛裝置。 各國發展的主戰坦克,都優先增強火力,但在處理機動和防護性能的關繫上,反映了設計思想的差異。如法AMX-30坦克偏重於提高機動性能;英「酋長」坦克偏重於提高防護性能;而蘇、美等國的坦克,則同時相應提高機動和防護性能。 這一時期新出現的輕型坦克主要是美M551式,裝有口徑為152毫米的短身管兩用炮,可發射普通炮彈和「橡樹棍」反坦克導彈,採用鋁合金裝甲車體,戰斗全重16噸,能空投、空運和利用折疊式圍帳浮渡。 性能 70年代以來,現代光學、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的技術成就,日益廣泛地應用於坦克的設計和製造,使坦克的總體性能有了顯著提高,更加適應現代戰爭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戰坦克有:T-90、T-80、德國「豹」Ⅱ、美M1A2,英「挑戰者」2型,法AMX「勒克萊爾」,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韓國88式、巴西「奧索里奧」、義大利「公羊」、印度「阿瓊」。這些坦克仍優先增強火力,同時較均衡地提高機動和防護性能。 70年代以來的主戰坦克,其火力性能、機動性能、防護性能雖有顯著提高,但重量和車寬已接近鐵路運輸和橋梁承載的允許極限,且受地形條件限制大,使之對工程、技術、後勤保障的依賴性增大。由於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結構日趨復雜,成本和保障費用也大幅度提高。為了更好地發揮坦克的戰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製中越來越重視採用系統工程方法進行設計,努力控制坦克重量,並提高整車的可靠性、有效性、維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些局部戰爭大量使用坦克的戰例和許多國家的軍事演習表明,坦克在現代高技術戰爭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8. 坦克的發明歷史
特里頓發明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又譯作特里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提出,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工作。1915年2月,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溫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於1915年9月製成樣車進行了首次試驗獲得成功,樣車被稱為「小遊民」,全重18.289噸,裝甲厚度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馬克沁重機槍和幾挺7.7毫米「劉易斯」重機槍,發動機功率77.175千瓦,最大時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過0.3米高的障礙物。
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但因為各種原因只有18輛投入了戰斗。同時丘吉爾也為了不讓德國人察覺這樣新式武器,於是便以「水箱(tank)」這一海軍術語為這一個新式武器命名(關於「坦克」這一名稱的由來說法很多,有一說是坦克發明後,一個人嘲笑坦克像個大水箱(tank),誰想到這個名稱便以此傳來了。還有一說,是為了保密。總之,「坦克」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很多版本)。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在1918年,法國也研製出了雷諾FT-17坦克,亦在一戰中立下戰功。
這種稱為「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辟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世界上已經製造了數十萬輛坦克,成為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戰武器。坦克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主要用於突破敵人的防線,摧毀敵碉堡和野戰工事,粉碎敵步兵的抵抗,擊毀敵方的火炮、車輛、物資彈葯和橋梁,消滅一切有生力量,掩護己方的步兵,與敵方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
9. 坦克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
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出色表現,奠定了其帝王的基業。因此,戰爭結束後,坦克的發展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掀起了一個新的高潮,各國的陸軍不約而同地走上了裝甲機械化的道路。時至今日,坦克「王朝」的江山仍然穩固,已經傳了三代:50年代是陸戰之王一世統治時期,60~70年代由陸戰之王二世統治,80年代以後就是陸戰之王三世的天下了。
二戰後直到50年代未,各國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設計生產了新一代的坦克,這些坦克與它初登「王位」時相比,顯得更為成熟,首先是火力有了很大的增強,中型坦克火炮的口徑達到90~105毫米,重型坦克則達到120~122毫米,能夠發射各種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並開始採用火炮雙向穩定器、紅外夜視儀、光學側距儀、機械模擬彈道計算機,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其次是防護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裝甲更厚,車體前部裝甲厚76~127毫米,炮塔前部裝甲厚110~200毫米,有的達到220毫米,並且更加重視形體防護,也就是把坦克的外形設計得不易被擊穿,比如,把炮塔設計成半球形,車體前裝甲設計成呈55~°60°的傾斜角,當炮彈不是垂直的命中坦克時,只能在裝甲板上滑一道傷痕,而不會擊穿。有的坦克裝了三防裝置。自動滅火裝置也開始採用。防護能力提高了,坦克的重量也有所增加,中型坦克達到36~47噸,重型坦克達到50~60噸。另外,坦克的機動性能有了很大的發展,普遍採用坦克高速柴油機,發動機功率達到382~596千瓦,坦克最大速度達到50千米/小時以上,最大行程達到500千米。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蘇聯的T-54、T-55中型坦克;美國的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輕型坦克;英國的「百人隊長」中型坦克,「征服者」重型坦克;法國的AMX-13輕型坦克。
進入60年代以後,「陸戰之王」開始受到反坦克武器的挑戰,其中有兩次最為嚴重,大有逼其「退位」之勢,最終導致了改朝換代。
第一次挑戰是反坦克導彈誕生,它導致了「陸戰之王」二世的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1944年,德國法西斯為了對付蘇聯的坦克,由其陸軍武器局制定了代號為「X-7」的反坦克導彈。但它的誕生確實紿剛剛戴上「王冠」的坦克帶來了不祥之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反坦克導彈得到迅速成長,終於在1974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給了坦克一次狠狠的打擊。「陸戰之王」一世的寶座受到嚴重的震撼。於是「陸戰之王」二世勇敢地迎接了這次挑戰,促使它的本事不斷增長,並用新的技術和招數來武裝自己,這就是60年代出現的戰後第二代坦克,也就是第一代主戰坦克,它的火力和綜合防護力達到或超過以往的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時還具備中型坦克機動性強的優點,在作戰中可以同時發揮兩種坦克的作用。這樣一來,發展傳統意義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就失去了價值。於是在坦克的家族中,不再有中型和重型之分,出現了坦克兄弟的「新老大」——主戰坦克,從此,坦克步入了「現代社會」。主戰坦克具有和重型坦克差不多的體重,達到36~57噸,有的甚至達到60噸,但並不像重型坦克那樣笨重,這是因為它的裝甲雖厚,但卻機動靈活,而且外加了許多其他的防護設施。而且,主戰坦克的火力變得更為強大,普遍採用105至120毫米的線膛炮。除了火力的強大之外,更重要的是射擊的精度更高了,因為,主戰坦克普遍採用了現代化的火力控制系統。這種火控系統以火控計算機為中心,由火炮雙向穩定器、各種感測器,測距儀、觀瞄儀等組成。主戰坦克雖然重,卻很靈活、敏捷,最大時速已達50千米/小時,從靜止起步加速到每小時32千米的速度只需12~16秒,這表明現代坦克不僅跑得快,而且爆發力好,能夠急起急停,這樣可以使坦克做出各種復雜的動作,擺脫反坦克導彈的追蹤,減少被擊中的機會。這一代主戰坦克代表有:蘇聯的T-62、美國的M60系列、德國的「豹」1系列、英國的「奇伏坦」、法國的AMX-30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坦克武裝直升機的崛起,又對坦克構成了新的更大的威脅。特別是80年代以後,反坦克導彈的新產品——自動制導式導彈裝上了武裝直升機,使武裝直升機對地面裝甲目標的攻擊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還出現了專用的反坦克直升機。反坦克直升機在火力、射程、精度、視野等方面,都明顯優於地面坦克。於是,又有人對坦克的「王權」提出質疑,預言「坦克作為陸戰主要兵器的地位將會讓位給直升機」。這時,「陸戰之之王」二世只好讓位於「陸戰之王」三世,也就是第二代主戰坦克。它的總體性能有了顯著提高,大多採用120毫米或125毫米的高壓滑膛炮。有的坦克炮有自動裝彈機,發射彈種較多,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導彈。一般都可擊穿500多毫米厚的優質鋼裝甲。直射戰距離1800~2200米。作為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它們普遍裝備了以電子計算機為中心的火控系統。同時,防護力大大提高,除盡量改善防彈外形,降低車高和加大前裝甲傾角外,幾乎都採用金屬與非金屬復合裝甲。機動性能與上一代也不可同日而語。代表型號有:蘇聯的T-64、T-72、T-80系列、「黑鷹」,美國的M1A1、M1A2,德國的「豹」2系列,英國的「挑戰者」系列,法國的「勒克萊爾」系列等。
10. 坦克外型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在第二次世界大抄戰爆發前,各國對坦克的發展做了各種各樣的探索,研製裝備了多種類型的坦克。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坦克的樣子千奇百怪,形態各異,有的用現在的標准來看簡直就是「畸形」和「怪物」。輕型、超輕型坦克盛行一時,還出現了能用履帶和車輪互換行駛的輪胎——履帶式坦克、水陸兩用坦克和裝有兩個以上炮塔的多炮塔坦克。但是到了30年代末期,坦克的樣子趨於了統一,逐漸接近了現代坦克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