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武岡歷史文化

武岡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6 06:56:53

『壹』 武岡十中的傳說

武岡十中座落在武岡古城——著名歷史名勝點——鎮南閣,這里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學校與雲山相望,郝水相伴,校園清靜,環境優美。學校前身為創辦於1942年的私立鴻基中學, 1969年正式命名為武岡縣第十中學,1989年被評為湖南省一類完全中學,2003年被評為邵陽市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現有高中班23個,初中班9個,學生2600餘人,高級教師32人,一級教師63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12人。校園面積2.8萬平方米,校內建築面積近1.7萬平方米,現有教學大樓兩棟,一棟獨立的科教實驗大樓。學校儀器設備達到《中學理科教學儀器配備》I類標准。學校現代教學設備完備,有專用的多媒體教室和標准語音室,計算機網路教室;90%以上的課程可使用常規電教設備;圖書館藏書8.7萬余冊,工具書、教學參考書200多種,有專用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高標準的舞蹈排練廳,學生公寓三棟,禮堂兼食堂一棟,綜合辦公樓一棟。學校自1969年以來,已經走過了近四十年的光輝教育歷程,培養出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到2006年止,武岡十中共向各類學校輸送了2000多名大學生,3名優秀飛行員,12名運動健將。近十年來,學生參加各類各項競賽,取得了一系列優秀成績,如:陳卿同學榮獲「華羅庚國際數學賽」銅獎,黃國華、廖良等18人次榮獲國家級獎,毛宗義、雷紅等85人次榮獲省級獎。學校是「湖南省中學物理多媒體電化教學實驗學校」,參加《物理教法改革跟蹤實驗》、《語文自學能力培養》、《中學化學興趣自主學習》等國家級、省級研究性課程。自1995年以來,我校教師參加各類各級論文、教學、教案競賽中,獲得三百餘次獎勵。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雜志上發表教研論文300餘篇。
郯水水長,雲山山青。武岡十中在務實團結、勇於創新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全校師生將繼續發揚「以人為本,從嚴治校」的方略,繼續發揚「創特色,求卓越」的精神,保持自身的辦學特色與優勢,與時俱進。

『貳』 武岡雲山的人文歷史

據《湖南考古略》載:「盧生、侯生,(秦)始皇道入海求神仙茶,不獲,居雲山」。《重建雲山梵剎碑記》也有「昔盧、侯二生,避秦煉丹於此」的記載。香爐峰上的「盧侯二仙祠」,石基尚存。五里庵道旁石崖有隸刻「秦人古道」4字,相傳當年盧、侯二生,即沿此道入山,同當地譚真人一起修煉。雲山71峰中,除紫霄、別雲、頂秀、芙蓉、香爐、日華、月華諸峰,雄峙雲天外,其餘峰名已失傳,杏塢藏春、岩前簾水、雲外鍾聲、竹台風掃、丹井雲封、洞門余影、石畔遺蹤。別雲峰下有塊方園一里的地方,因諸峰環列周圍,人稱「蓮花寶座」,是雲山歷代寺廟建築的核心區。據《萬古不磨》碑載:「最早有寺,約創於秦。」宋代在此建萬壽宮與觀音閣,元代毀於火,明嘉靖21年(1543),武岡知州王喧重建。明成化5年(1469),僧人志慧等募建的勝力寺,宏大雅麗,成「一郡雄觀」。九江府通判顏廷榘有《游雲山題勝力寺慧上人房》詩: 雲山深處是仙家,別有高僧誦法華; 一縷爐煙縈幾篆,半房香雨入簾花。 經聲杳杳隨風度,燈影幢幢向榻斜; 惟有慧心常自在,豈知無量自恆沙。
明末高僧燕居和尚曾講經於此,並重修殿宇,於寺左建別雲祥院,擁有僧眾200餘人,香客不絕於道。宋代郡守江立中曾在七十一峰上建雲峰閣,「藏御書於其中」。此外,歷代還興建了寶頂庵、將軍廟、五里庵、三里庵,半山廟等,各藏深幽,架筧接泉,供香客游侶憩歇。這些古建築多在1950—1954年間拆毀。勝力寺亦毀於1967年,1986年復建。

『叄』 武岡的特產作文五百字

鹵菜是武岡傳統地方食品,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清代為宮廷貢品,是清官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鹵菜製作極其講究,以大茴、小茴、桂皮等十幾味名貴中葯材為佐料,以豆製品、銅鵝、豬、牛肉等為原料,採用獨特的配方、獨,特的工藝,經浸泡蒸煮製作而成,達到色美味香,口感獨特的效果。
武岡鹵菜已開發出多種產品。有鹵豆腐乾、鹵豆腐絲系列;有鹵銅鵝肉、鹵鵝掌、鹵豬嘴、鹵豬腳、鹵豬尾系列;有鹵蛋系列。各類產品工藝精製,包裝大方,衛生達標,味道可口,營養搭配合理,食用後能促進消化,增進身體健康。到過武岡的客人,都想品嘗武岡鹵菜。
一方水土,成一方特色。武岡鹵菜是武岡食文化的特色之一,武岡鹵萊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產品遠銷長沙、深圳、廣州、上海、武漢、北京等地和日本、美國等國。
武岡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東麓,地處邵陽市西南五縣(市)中心,是全國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素有 「鹵菜之鄉」、「銅鵝之鄉」的美譽。武岡鹵菜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曾是明、清兩代皇家貢品。武岡銅鵝肉質鮮嫩細膩,被譽為「世之名鵝」,曾載入《湖南家禽家畜品種志》,並與寧鄉豬、洞庭湘蓮一同列為湖南農業三寶。2007年元月,在北京市首屆城市運營商大會上武岡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冠名為「中國鹵菜之都」,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孚凌親自題詞並授牌。武岡鹵菜特色產業已有近千年發展史,一系列鹵製品地國際、國內已經有一定份額。
在明清兩代被列為宮廷貢品,兩千多年來一直都是待字閨中的秀女,近年來由於黨和政府的關心,武岡鹵菜才逐漸從深閨中走出,把她的獨特韻味呈現在世人面前。而武岡鹵菜卻又是淪落紅塵的風塵女子,在武岡這個小城裡埋沒了她的百年尊貴,昔日宮廷的尊榮,如今卻在街頭苟延殘喘,就如千里之馬「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而今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她回到屬於她的地方各大酒店、高級餐廳,讓她的千年風味,百年輝煌不至於湮沒於武岡這個小城。
武岡鹵菜的工藝
1.武岡鹵菜採用二十多味名貴葯材,用鹵鼎熬製成鹵水,將原料反復浸煮,涼干而成,屬「葯鹵」,武岡鹵菜常鹵常鮮,越鹵越香,回味無窮,這是其他任何鹵菜不可比擬的,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專業委員會對「武岡鹵菜」菜品品質及營養的專家評審報告顯示,「武岡鹵菜」鹵制原料成份所示葯物,均為溫熱芳香揮發油之類,作為葯材具有溫熱散寒,有治療里寒症,暖胃,殺蟲止嘔,止瀉等功效。「武岡鹵菜」富含人體必須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D和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武岡鹵菜」少鹽、少油、少糖、符合合理膳食原則,有利於身體健康,武岡鹵菜味道純正,質地筋道、耐人尋味。武岡鹵菜配方中的中草葯本身具有防腐能力,不需要任何色素和食品添加劑,其成品色美味香,口感獨特,回味無窮,長期食用,有生津止渴,健胃開脾,養顏護膚,延年益壽之功效。
2.武岡鹵菜著色是用焦糖溶液,也就是將白砂糖炒至熔化後加水製作而成,不使用任何色素和食品添加劑,這種傳統工藝從秦朝延續至今,業內一直保持著這種傳統,故黑色或褐色一直都是武岡鹵菜的本色。
3.武岡鹵菜工藝復雜,其他的鹵菜都是一次做成,而武岡鹵菜卻要鹵制五遍以上,而且鹵制次數越多,味道越純正,各種原材料在經過多次鹵制脫水後,重量減少50%到70%,故而武岡鹵菜價位較高,在明清兩代曾被列為貢品,屬宮廷御膳。
武岡作為中國鹵菜之都,武岡鹵菜地理標志產品的獲批和武岡鹵菜地方標準的制定推動了武岡鹵菜產業發展,並成功進入湘西開發重點項目行列,大力擴展了產業規模,目前全市僅鹵制食品加工就擁有初具規模的大小加工企業、作坊136家,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1家、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3家,個體生產經營戶122家,鹵菜行業從業人員8000人,武岡鹵菜總產值由2005年的8000萬元攀升至2008年的3.5億元,2008年鹵菜生產能力已逾5000噸。
2007年,華鵬新廠建成,福元、法新豆腐、亞太等企業新建生產線相繼立項並建設。2007年,湘西南5省最大的豆製品生產線落戶武岡並於當年10月投入生產,2008年3月10日,一輛滿載武岡鹵菜的綠色郵車滿載著邵陽人民對1的關注和對數千位與會代表、委員
的問候駛入北京,將各式武岡精品鹵菜送到了各代表團的駐地,送到了各位代表、委員手中。藉助兩會的春風,具有悠久飲食文化底蘊的武岡鹵菜香飄全國各地。
目前,武岡鹵菜已遠銷北京、上海、廣東、廣西、香港等各地,並於2009年成功打入美國及東南亞市場。當前,武岡鹵菜正按照「三年打基礎、六年上台階」的發展目標,即從2007年~2009年,集中進行鹵菜開發和鹵菜城等基礎設施建設,到2009年全市鹵菜產業總產值達到5個億;再經過3年努力,把鹵菜產業發展成為武岡的主導產業、湘西南乃至湖南的特色產業,把武岡建成海內外有名的鹵菜之都。

『肆』 武岡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西漢長沙定王之子劉遂
明朝岷王朱鞭
明末桂王朱由榔

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回124)封長沙定王之答子劉遂為都梁候國敬候,候址今市城郊七里橋,世襲歷時13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都梁縣,屬零陵郡。
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復為武岡縣,屬昭陵郡。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升為武岡軍,軍治今市城區,屬荊州湖南路,轄武岡、綏寧、新寧縣。元置武岡路總管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武岡路為武岡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武岡府為武岡州,轄新寧縣,屬寶慶府。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十月,岷王朱鞭(朱元璋第18子)從雲南遷武岡州城,翌年建王邸,世襲14代,歷時272年。
清順治四年(1647年即南明永曆二年)四月,桂王朱由榔遷武岡,以岷王府為皇宮,改武岡州為奉天府;八月,永曆帝敗走黔滇,武岡復為州。清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新寧縣直屬寶慶府。

『伍』 武岡的歷史名人

西漢長沙定王之子劉遂
明朝岷王朱鞭
明末桂王朱由榔

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封長沙定王版之子劉遂為都梁候權國敬候,候址今市城郊七里橋,世襲歷時13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都梁縣,屬零陵郡。
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復為武岡縣,屬昭陵郡。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升為武岡軍,軍治今市城區,屬荊州湖南路,轄武岡、綏寧、新寧縣。元置武岡路總管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武岡路為武岡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武岡府為武岡州,轄新寧縣,屬寶慶府。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十月,岷王朱鞭(朱元璋第18子)從雲南遷武岡州城,翌年建王邸,世襲14代,歷時272年。
清順治四年(1647年即南明永曆二年)四月,桂王朱由榔遷武岡,以岷王府為皇宮,改武岡州為奉天府;八月,永曆帝敗走黔滇,武岡復為州。清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新寧縣直屬寶慶府。

『陸』 武岡歷史資料

武岡市,湖南省轄縣級市,邵陽市代管,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東麓,南嶺內北緣,資水上游。容地勢東、西、南三面環山、中部低平,由南向北傾斜,最高海拔1410米,最低海拔260米。資水由西南流向東北,匯納眾多支流斜貫市境。主要礦產有煤、鐵、錳、鉛、鋅、滑石、油頁岩等。全市總面積1549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2013年),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16.1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26萬。全市轄4個街道、8個鎮、9個鄉。市委駐迎春亭街道都梁路。
2015年,武岡市轄3鄉11鎮4街道。
武岡名勝古跡有雲山森林公園、法相岩、武岡城牆、文廟大成殿、都梁侯國遺址、凌雲塔、化龍寺、四季岩等。紀念地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二分校舊址、宣風樓、烈士陵園、革命歷史紀念館。武岡是國家商品糧基地市、茶葉生產基地市、"豐收計劃"重點市和省瘦肉型豬、辣椒基地及"銅鵝之鄉"。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武岡市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柒』 關於湖南省武岡歷史文化

武岡歷史悠久。東周時系楚地,秦屬長沙郡。公元前179年,始設武岡縣於今市郊七里橋,後置都梁侯國。宋元為府、路、軍、州治,明清代兩代為府、州。1913年9月廢州為縣,1994年2月18日撤縣設市。 武岡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有山林面積99.24萬畝,主要有松、杉、柳等材林和油桐、油茶、板栗、柑桔等經濟林,活立蓄積量156萬立方米。探明極富開采價值的礦藏主要有煤、鐵、錳、鋁等21種。 武岡交通便利,通迅發達。境內有公路800多公里,S219、S220兩條省道貫通全市,且緊鄰婁邵、京廣、湘桂等鐵路和320國道,2009年7月14日開工的洞新高速為武岡騰飛增添翅膀。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以主要省道為鋪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武岡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名優特產品久負盛名。是 武岡鐵路網國家商品糧基地市、茶葉生產基地市、「豐收計劃」重點市和省瘦肉型豬、辣椒基地及「銅鵝之鄉」。 武岡工業生產持續發展,民營經濟穩中快進。工業已形成食品、輕紡、機械、化工、建材等支柱產業,有蜂窩煤機、微型電機、汽車萬向節等拳頭產品。 武岡商貿、金融事業繁榮。歷史上是湘西南的通商要道,現已成為湘西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武岡文化教育蓬勃發展,科技力量雄厚。全市有各類學校433所,其中武岡職業中專為國家重點。二中、一中為省重點。武岡師范為全國優秀師范。 武岡體育衛生發達,社會保險體系完備。 武岡名勝古跡眾多。城東一公里有可與桂林七星岩、蘆笛岩媲美的法相岩;城北3公里處的同保岩內,北宋名家王安石題刻的「水崖」二字仍十分清晰。距城5公里,海拔1372.5米的雲山,1992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這座文化歷史悠久的名山,道書載為全國七十二福地之一。雲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繁多,早在明代就被禮部儀制司主事潘應星題為「一瀑飛濤,仙橋橫漢」等10景,雲山經過不斷開發,已更加多姿多彩,成為武岡城市旅遊的秀色景觀。武岡古城牆是最讓武岡人為之自豪的一大古跡,它高大堅固,素有:「東安獅子寶慶塔,武岡城牆甲天下」之說。相傳解放時期日軍的大炮對城牆轟炸了多日,但城牆毫發無損,實為奇跡。經過修繕,武岡保留的城牆更加具有觀賞性,讓都梁古城多了一道古色生香的景色。 按照中等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城市建設的要求,武岡人民正努力把武岡建成湖南湘西南經濟文化政治中心。

『捌』 武岡市革命歷史紀念館怎麼樣

簡介:武岡市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市區中心城壕路,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紀念回館共分四個展室,從工農革答命運動的興起、撲不滅的星火、抗戰中的武岡、黎明前的決戰、武岡換新天等五個方面陳列了武岡人民從1919年的至1956年的革命斗爭史實,系統而詳實了記述了在中國0的領導下,武岡人民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前赴後繼,浴血奮戰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
注冊資本:83萬人民幣

『玖』 湖南武岡鹵菜有什麼歷史傳說特點是什麼

在秦朝的時候,曾經為秦始皇製作丹葯的人因為沒有製作出來丹葯就逃跑,他到湖南以後他們開始用製作丹葯的方法做鹵菜,就產生了現在的湖南武岡鹵菜,湖南武岡鹵菜味道非常的香辣可口。

『拾』 湖南武岡市簡介

武岡市,位於湖南省西南部,處在邵陽市西南五縣市中心,湖南湘西南中心城市,素有黔巫要地之稱。全市總面積1549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共約77萬人,其中城市人口20萬。
武岡歷史悠久。東周時系楚地,秦屬長沙郡。公元前179年,始設武岡縣於今市郊七里橋,後置都梁侯國。明代兩代為府、州。1913年9月廢州為縣,1994年2月18日撤縣設市。
武岡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有山林面積99.24萬畝,主要有松、杉、柳等材林和油桐、油茶、板栗、柑桔等經濟林,活立蓄積量156萬立方米。探明極富開采價值的礦藏主要有煤、鐵、錳、鋁等21種。
武岡交通便利,通迅發達。境內有公路800多公里,S219、S220兩條省道貫通全市,且緊鄰婁邵、京廣、湘桂、和320國道,2009年7月14日開工的洞興高速為武岡騰飛增添翅膀。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以主要省道為鋪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武岡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名優特產品久負盛名。是國家商品糧基地市、茶葉生產基地市、「豐收計劃」重點市和省瘦肉型豬、辣椒基地及「銅鵝之鄉」。
武岡工業生產持續發展,民營經濟穩中快進。工業已形成食品、輕紡、機械、化工等支柱產業,有蜂窩煤機、微型電機、汽車萬向節等拳頭產品。
武岡商貿、金融事業繁榮。歷史上是湘西南的通商要道,現已成為湘西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武岡文化教育蓬勃發展,科技力量雄厚。全市有各類學校433所,其中武岡職業中專為國家重點。二中、一中、成人中專都是省屬重點。師范和衛校在向西南五縣招生。宣傳陣地有武岡通訊社、廣播電台、衛星接收站、電視轉播台等。
武岡體育衛生有較高的水平,社會保險體系完備。
武岡名勝古跡眾多。城東一公里有可與桂林七星岩、蘆笛岩媲美的法相岩;城北3公里處的同保岩內,北宋名家王安石題刻的「水崖」二字仍十分清晰。距城5公里,海拔1372.5米的雲山,1992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這座文化歷史悠久的名山,道書載為全國七十二福地之一。雲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繁多,早在明代就被禮部儀制司主事潘應星題為「一瀑飛濤,仙橋橫漢」等10景,雲山經過不斷開發,已更加多姿多彩,成為武岡城市旅遊的秀色景觀。武岡古城牆是最讓武岡人為之自豪的一大古跡,它高大堅固,素有:「東安獅子寶慶塔,武岡城牆甲天下」之說。相傳解放時期日軍的大炮對城牆轟炸了多日,但城牆毫發無損,實為奇跡。經過修繕,武岡保留的城牆更加具有觀賞性,讓都梁古城多了一道古色生香的景色。
按照中等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城市建設的要求,武岡人民正努力把武岡建成邵陽市西南經濟文化中心。

閱讀全文

與武岡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