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響合肥城市歷史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對城市戰略研究的認識
已編制的戰略研究項目大抵可分兩類。第一批提出的,包括廣州、南京、杭州、寧波、深圳,剛好處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兩個區域的五個副省級城市。第二批提出的有呼和浩特、合肥、濟南、哈爾濱、廈門,除廈門以外都是非沿海的省會城市。目前還有成都、西安,是西部最發達的最有發展前錦的兩個省會城市。這些反映內陸省會城市對自己發展需要一個新的認識。對此有兩個認識:
1.上輪城市總體規劃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既有主觀上的原因,如認識上的局限性,也有國家政策上的原因,如土地管理、人口控制的政策等,導致剛批準的總規就面臨著重大修改,普遍存在難以指導城市適應新的發展的需要。客觀的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要求每個城市重新看待自己的定位、個性化的規劃或決策。
在做法上都有一個共同點,一個是問題導向,與總規區別在於是以尋找問題為出發點,解決城市發展中目前面臨和潛在的問題,另一個是目標導向,從城市目前的狀況、環境、區域條件和基礎來確定新一輪的發展目標。在這兩個導向下來尋找自己的發展策略。所以我認為它是一種研究,為政府決策和總規編制的前瞻的、寬泛的、超脫的、綜合的、理性的研究,提供不同的方案和思路。戰略規劃的前半段是理性的、科學的,後半段是需要想像力的大膽創新。也就是說會出現分析過程大同小異,而結果卻大相經庭。因此,方案應是開放的,不是命題作文。
2.對內陸城市發展的認識
我國區域的發展從1980年代開始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十年是以廣東為代表的沿海對外開放,第二個十年是以上海為代表、以浦東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的振興,第三個十年是京津地區,第四個十年應該是東北地區。從發展的梯度來看,前二十年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外資和外向推動,重視沿海地區開發,從現在開始往後二十年是內陸中心城市發展的大好時機。這是基於兩個國家戰略,一個是要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除了出口,以外投資和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中非常重要的兩駕。目前規劃界對此認識不足分,它是帶動內陸廣大不太發達地區中心城市發展的發動機。另一個是城市化,曾經有這樣的判斷「二十一世紀的前半段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因素,一是美國的新經濟,另一個是中國的城市化」。作為十億人口大國能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重要一點在於中國正處在城市化高峰期,城市化對於內陸城市和農業大省比沿海更重要。這一點與投資和消費需求拉動是緊密相關的,因此,內陸省會城市是下一輪發展的重點,機遇很好。比如,湖南很早就提出以省會為中心,在98年提出「一線一點」發展戰略,以長江為核心,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省會城市有省、市兩方面的熱情,面臨大好發展時期,立足內需的推動,以國內市場為主。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行政的主導作用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效果。
對合肥的研究有一個共同的敝端,過多的提到吸引外資,而忽視了自己內部的巨大發展潛力。省會城市發展面臨一個轉折,前二十年是在調整積累,解決包袱,後二十年是擴張、轉軌,現正處在向更高台階邁進的坎上。非沿海城市既要承認目前不發達、發展滯後的現實,又要看到未來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前景。所以要非常謹慎,既要有大膽的設想,又要有非常謹慎的操作。
二、對合肥戰略研究的具體問題
1.宏觀層面
安徽作為農業和人口大省,省會城市發展潛力巨大,合肥人口、經濟總量佔全省比例很低,這在內陸比較普遍,目前城市問題不是很多,機會較好。
①重視發展合肥的外向經濟的同時,要重視本地的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帶動因素或導向作用。一是要重視省會的服務功能,包括第三產業、新的區域服務職能的培育和成長空間的提供。二是基礎設施的投資,用有限的資金建立良好的城市平台。
②重視產業的本地化。對於合肥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是科技實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二是勞動力資源,是優勢也是負擔。既要產業高度化、多極化,又要最大限度的創造就業崗位,發展本地農產品加工和為農服務。大力發展民營為個私經濟對於省會城市非常重要。同時,要控制好污染。
③重視有利於促進城市化和低成本的戰略。包含把生活指數和生產要素成本控制到恰到好處,管理成本降到最低,城市政府盡量少干預企業和經濟運行。另外,把勞動力成本降低,不是降低勞動力的價格,而是通過提高勞動力的素質來實現。如東莞在廣州和深圳之間採取的就是低成本戰略。
④體制因素。強調集中規劃管理權,但要很好的把握發展階段和管理模式之間的關系,規劃和政策統一,但發展的積極性不要只保留在城市政府,應發展多方面的積極性。
2.具體的空間戰略
①合肥發展前景很好,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如何構築特大城市的空間結構是我們工作的核心。從區域關繫上把握城市空間結構,區域經濟和生產力布局的關系。空間結構不宜做散,應是緊湊的。僅靠擴大行政區劃來擴大城市是不明智的,有可能傷害積極性。
②新的城市中心區。其選址非常重要,既要考慮其中心區位又要考慮交通條件。我認為中規院選的中心較好,其中心和交通都較好。
③創造城市特色。一是合肥傳統的生態綠都、水城,另一是以低成本的方式,用結構優化來實現目標,而不是用大量的投資。做水文章、做綠文章,同時達到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目標。以「引湖」的方式來振興內陸水運功能。創造多極的增長,中規院提出的第三葉尚需充分論證後方可確定。未來重大的交通設施要處理好。我贊成我們院提出的機場方案,十年之內不要搬,還可以幫助城市作為控制,搬遷留給後人去做。
④政府決策和行動指南。更重要在於建設、管理和控制。
鄭弘毅(南京大學教授)
三個方案的結果都大同小異,不足的問題:
1.都沒有把區位優勢如何轉化成經濟優勢。區位優勢是通過交通網路來實現,要通過經濟優勢才能起作用。交通對空間布局上影響是很密切的。把交通樞紐落實到物流是進步,應提升為流量經濟,包括人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合肥的信息流對全省的作用是較大的。
2.關於城市化。需要分析、不能太簡單化。城市化是個過程,要考慮速度、規模、質量、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單靠擴大行政區劃來提高城市化是自欺欺人,雖然外涎擴大,但質量都很低。城市化是先進生產力的過程。GDP從300多億提高到1000億,提高2倍多,按照國家計委最近的就業崗位測算的模型,只能增長20%多的就業崗位,就算現在200萬人,也只能達到240萬人的規模。總之,城市化是個整體、是系統工程。
3.都把經濟和產業的著重點放在爭取外資上。應著重在第一、二產業,然後才有第三產業的繁榮。信息產業要把新信息傳達到農民,高科技轉化到農業高科技,使農民富起來。
B. 介紹一下安徽合肥的歷史
合肥,古稱合淝、廬州、廬陽,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省會,是一個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全省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
合肥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而聞名海內外。地處長江中下游江淮丘陵地區中部,江淮分水嶺南測,巢湖之濱,淝水穿流而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之稱。合肥同時也是全國知名的園林城市、科教城市。合肥市於2010年正式進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圈。
歷史
考古學家發現合肥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有人類活動,他們除了採集狩獵外,還從事農業、手工業等經濟活動。秦置合肥縣,屬九江郡。曾為揚州治。
自古以來,合肥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曹魏、東吳兩國就在合肥大戰幾十年。三國時合肥較多時間為曹魏控制。
西晉屬淮南郡。東晉改汝陰縣,曾為淝水之戰的主戰場。隋初復改合肥縣,為廬州治所。宋為廬州,南宋時期,合肥是抗金前沿。元為廬州路,明為廬州府治。清為江南省廬州府治。
安徽省建於1667年,合肥在1853年至1862年間為安徽省臨時省會。1912年廢合肥縣,分置肥東縣、肥西縣。1938年春,安慶淪陷臨時省會遷至立煌縣(今金寨)。民國34年(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省會由金寨遷駐合肥。1952年正式定省會為合肥。1988年轄東市、西市、中市、郊區4區和長豐、肥東、肥西3縣。
地名由來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有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是一種說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
《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C. 安徽的歷史與發展
http://bk..com/view/4380.htm
很詳細的
D. 合肥市的歷史淵源誰知道呀
1. 合肥,古稱廬州,城市布局以環城公園環抱的老城為中心,向東、北、西南三翼伸展,城鄉一體,園城交融。工業門類齊全,商貿繁榮,科教文衛體事業發達。今日合肥已建設成為全國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國45個公路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全國建設中的鐵路交通樞紐,是全省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
合肥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夏商時期,境內居住的「淮夷族」人,已經是人類早期文明的部落群體。春秋時期,境內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狀況,「皆勝淮左」。西漢時,合肥置縣。東漢光武帝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由此,「合肥其地視他邑獨重。」東漢建安中(約200年),合肥為揚州治所。此後,歷經1700餘年,合肥一直為州府名都要邑治所。
三國時期,合肥曾為魏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吳魏曾數戰於此,以致使這塊土地成為著名的古戰場。曹操點將教弩台、張遼威震逍遙津、吳主躍馬飛騎橋的故事,仍為今人津津樂道。遺留下來的古教弩台、張遼衣冠冢、三國合肥新城等古跡遺址,已成為今日合肥的名勝景觀。
合肥作為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匡扶社稷、屢糾冤案的一代清官包拯的家鄉,自古人才薈萃,如一代辭章怪傑徐南陽,一代書法大家沈石翁,一代圍棋國手張之仁,一代國術高手唐殿卿等皆出自合肥。清朝末年,中國歷史上一支近代化軍事集團——淮軍,其誕生地就在合肥。19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淮軍完成了中國軍隊由冷兵器向熱兵器的過渡,開創了中國軍隊近代化的先河。在軍政界,一大批淮軍將領、幕僚,構成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派系——淮系。李鴻章則以淮軍起家,官至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把持朝政長達20多年,是清末洋務運動的著名代表人物。
2.包拯,北宋仁宗時期中國著名的政府官員;
劉銘傳,台灣第一任巡撫。
李鴻章,近代中國近代淮軍領袖,近代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楊振寧,當代世界著名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裴章傳,新興的文壇作家。
E. 合肥始於什麼時代從什麼時代開始繁盛什麼時期瘋狂發展有哪些歷史人物曾在合肥
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大將軍尉遲敬德受李世民派遣在舊城東南高地重築土城,史稱唐城、金斗城(得名於古城內金斗河)。唐貞元年間(785—804年),「刺史路應求以古城皆土築,特加甓焉」。由此,合肥始有磚砌城垣。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淮西帥郭振屯駐合肥,為防禦金兵侵襲合肥,築「斗梁城」。斗梁城「橫截舊城之半」,地跨金斗河北,使金斗河橫貫城中,合肥城擴大了幾倍,基本形成今合肥古城的初貌。
元朝末年,合肥古城多塌毀。僉事馬世德提請宣讓王及高昌公,發公私錢十萬貫,將城作了整修。至明弘治年間,合肥古城因年久失修,多處廢缺,由廬州知府馬金度主持修葺。據嘉慶《合肥縣志》載,此間合肥古城,周圍長4706丈(26里);正西和西南面城牆皆緣岡地,高2.4丈;東、南、北三面城牆列平地,高2.8丈至3丈不等;底寬近4.8丈。城垛4578座,望台28座。城東壕深1.9丈,寬42丈;城西壕深2.5丈,寬29.5丈;城南壕深2.3丈,寬30丈;城北壕深0.8丈,寬35丈。河水環城通流。全城計七門二水關(後為七門三關)。東二門,左曰威武門,五楹,高二層;右曰時雍門,三楹,月城頂有石台。西二門,左曰西平門,五楹;右曰水西門(明正德七年,廬州知府徐鈺塞西水關,導水為北濠,又塞水西門,使之為旱西門,另建水西門),三楹,月城頂皆石台。南二門,左曰南薰門,三楹;右曰德勝門,三楹,月城頂皆石台。北一門,曰拱辰門,三楹,月城頂有石台。
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政府「徵用皖屬三十四州縣的人力、物力,耗白銀十一萬四千兩」,重修廬州府城。此次重修,城牆全部用大青磚砌成,重開威武、時雍、南薰、德勝、西平、水西、拱辰七門,並增設許多譙樓,「樓櫓高聳」,十里之外,就能看到高大的城樓。
二十一世紀初合肥開始了迅速的大發展。
具體資料你可以點擊參考資料網址。 http://ke..com/view/7504.htm#3
F. 合肥的名字發源於什麼歷史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有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是一種說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雖然「合肥」的名稱在公元一世紀的《史記》中才出現,但根據考古分析,認為遠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世紀-前20世紀),合肥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的蹤跡。公元前16世紀夏桀曾被商湯放逐於南巢(即今合肥城附近)。西周時(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這里曾分布著巢、廬、舒等不少小國,東周春秋時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這些小國先後為楚國兼並。戰國時代(公元前403年-前221年)這里稱「宋胡」,先為吳國佔有,後被越國兼並,最後又回歸楚國,已是兵家爭奪之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封建,立郡縣,此地屬九江郡。
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縣,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東吳主帥孫權攻打合肥,合肥守將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中,形象地描寫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楚漢相爭時,楚霸王封英布為九江王,改九江郡為九江國(治駐壽春)。西漢時(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此處先是劉邦之子劉長受封的淮南國,漢武帝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取消淮南國,改為九江郡所屬的合肥縣。東漢建武年間劉秀封功臣鏗鐔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稱合肥國(候國)。三國時(公元202年-265年),是曹魏的揚州州治。晉代(公元265年-439年),屬淮南郡,是南北貨物運輸線商的重要中轉站。南北朝時(公元420年-581年),是江淮之間軍事上理想的屏障,為南北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統一中國後,恢復合肥縣的名稱,是廬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後,經歷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個朝代,合肥一直是廬州(廬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區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後在這里是合肥縣。抗戰勝利,曾為國民黨安徽省會。解放後,先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後是安徽省省會。
歷史表明,合肥歷來是一個軍事重鎮或是地區的政治中心。
二千多年來,古城合肥歷經藏三。據《廬州府治》卷4記載。漢代的合肥城距今水西門外約二里,位於今南淝河北岸,四里河東岸,現九零八庫西測。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孫吳和曹魏都非常重視合肥的得失和經營,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孫策攻佔合肥,令嚴象為揚州刺史顧雍為合肥長,不久嚴象被其部下廬江太守李述所殺。合肥地區發生混戰,郡縣殘破,人口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個荒蕪的空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為有效的控制江淮通道,鞏固淮河南北的地盤,首次委任劉馥為揚州刺史,並將揚州州治從歷陽(今和縣)遷到合肥。劉馥就任後,採取各項重建措施「招流亡,廣屯田,興陂,高為城壘,修戰守備」,使一度空曠荒涼的合肥又振興起來,成為當時的軍事重鎮。之後,魏吳為爭奪合肥,進行了歷史三十二年頻繁的戰爭。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典故,就是對在這個時期內發生一次以少勝多的軍事行動的描寫。逍遙津、飛騎橋、藏舟浦就是當時留下的遺跡。曹操為加強合肥的防禦力量,也曾於東漢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秋,親率水兵進駐合肥,教弩台、箏笛浦等處有他當當年活動的傳說。
漢代合肥城的為之,地勢低窪,易遭水患。南北朝時,梁天監五年(公元506年)梁豫州刺史韋睿為奪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圍堰肥水灌淹,沖毀了合肥。從此此城池又日趨湮廢。
公元618年李世民統一全國後,令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恭,在東距原漢城六里左右的南淝河南岸,選擇地勢高爽、水運便利的地形(即今十字街中菜市以南的范圍),營建新的合肥城,名為金斗城。
北宋初(公元960年)經過五代十國多年戰亂之後,合肥地區又是一片荒涼,詩人王之道在《出合肥北門》中曾作過這樣的描述「斷垣醔石新修壘,折戟埋沙舊戰場。闤凋零煨盡里,春風生草沒牛羊」。衰敗之象,可見一斑。後經近二百年的生息發展,城鎮逐步恢復了繁榮的景象。至南宋時,金兵入侵,宋王朝遷都臨安(今杭州)當時的合肥成了抗金前線。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城市進一步發展,淮南西路統帥郭振見「鎮大城小」著手擴建,將原城牆外一大片土地,連同金斗河,逍遙津,金斗圩一起圍入新建的合肥城內,稱斗梁城,范圍較唐金斗城擴大了很多。城外除築護城河外,並設東、西二水關(水閘)。平時,江南漕糧、輜重可直接由金水河水運入城,城內軍民也有了清潔的水源;戰時關閉有利於防守,在城市布局上,當時已能充分利用自然河道,並考慮了平戰結合。自此以後合肥城的輪廓基本定型。可惜由於連年抗金戰爭,合肥這個當年的邊防重鎮,在宋末又變成「茂林長草、白骨相望、虻蠅撲面、杳無人跡」之地。元世祖忽必烈統治中國(公元1279年),下令平毀全國所有城池,宋斗梁城也被夷為平地。
明代朱元璋統一中國後,於明洪武元年,令中書省事(後封國公)俞通海,在南宋斗梁城原址上重建磚砌城牆,城池比歷代更為堅固,故有「天生重慶鐵打廬州」之稱。由於明初社會秩序穩定,農業生產的恢復河發展較快,使位於金斗河畔的合肥又很快恢復了元氣,顯得異常熱鬧繁華,呈現了「百貨馬並集,千牆鱗次,兩岸悉列貨肆,商賈喧謓」的景象。但到了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0年)廬州知府徐鈺,因害怕起義農民劉六、劉七的進攻,開寬挖深北壕,並將防守較弱的西水關封閉,從此金斗河成了無源之水,逐漸淤塞。由於商船不能直達城內,一度繁華興旺的金斗河兩岸,變的衰敗凄涼,僅在東水關外沿河兩岸,發展了幾百米長,零亂的碼頭、堆場。臭水溝不但影響居民生活河健康,而且每逢暴雨,泄水不暢,低窪的城東南部成了一片澤國。「土牆茅舍、湮塞街?,呼號之慘聞於中夜,每歲而一見」。一度對合肥經濟河生活起過重要的作用的金斗河,成了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一大禍害。合肥城也因此再趨沒落。
清代北洋軍閥,日寇侵佔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合肥雖仍是地區的政治中心,但城市本身已逐步趨向衰敗。至1949年解放前夕,合肥已被摧殘的百業凋零、滿目凄涼,到處斷垣殘壁,遍地污水垃圾。方圓5.2平方公里的城內,建成區僅2平方公里,居住著五萬市民,已衰敗成一座沒落的小城鎮。
安徽省省會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秦置縣,屬九江郡,至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遺存眾多,名人輩出,文化燦爛,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
合肥處於戰略要沖,史稱「淮右襟喉、江南唇齒」,歷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三國演義第67回形象描繪「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五百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合肥是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的家鄉,包公一生鐵面無私、不畏權貴、清正廉潔,留下了「包青天」的美譽。公元999年,包公出生在合肥肥東縣解集鄉小包村。公元1027年,中進士,任建昌知縣(江西永修),但是,他辭官不授,在家侍奉父母。公元1037年,已39歲的包公登上仕途,離家出任揚州天長知縣,在合肥生活近40年。公元1062年,病逝於開封,次年八月,葬於合肥東郊大興集。合肥是包公的出生地和墓葬地,擁有眾多遺跡。香花墩是包公幼年讀書地,《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包孝肅讀書處,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包公祠位於香花墩上,四面環水,始建於公元1066年,是國內外包公祠和包公廟的鼻祖,清末李鴻章捐銀重修;包公墓收斂著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
合肥是淮軍的發祥地,主要淮軍將領的故里,《辭海》的「淮軍」條中,列出淮軍主要將領李鴻章、張樹聲、劉銘傳、周盛波、潘鼎新、吳長慶、丁汝昌、葉志超、聶士成9人中有7位是合肥人,另外2人吳長慶和丁汝昌是原廬州府轄下的廬江人。淮軍由李鴻章創立於19世紀60年代,從內地走向沿海、從安徽走向全國、從傳統走向近代,將我國歷史上幾千年的皇家御林軍改變為國防軍的新式軍隊,從咸豐到光緒年間,歷經半個世紀的興衰,成為晚清三大政治、軍事集團(曾國藩創立的湘軍、李鴻章創立的淮軍、袁世凱創立的北洋集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晚清的政治、軍事、外交和經濟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鴻章是淮軍最重要的將領,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出將入相歷四十年,東亞西歐涉九萬里,掌握著清政府的內政外交。同時,李鴻章鎮壓捻軍、太平軍,簽訂了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合肥是一座科教之城。這里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世界科技城市聯盟城市之一,國家首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正在建設中國科學城。這里擁有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42所高等院校,中國科學合肥物質研究所等200多所科研機構,23萬科研人員,智力資源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於領先。全國有8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合肥佔2個,分別為中科大的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的超導托卡馬史聚變實驗裝置。合肥科教游已成為安徽旅遊的知名品牌,旅遊人學科技,科技人當導游成為合肥一道靚麗風景。
合肥是國家首批園林城市。作為國家首批三個園林城市(北京、珠海、合肥)之一,有「綠色之城」的美稱,是最適合人居的城市。合肥環城公園全長8.7公里、面積137.6公頃,敞開式布局,像一條美麗的「翡翠項鏈」,抱舊城於懷,融新城之中,形成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交融,渾然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2004年,環城水系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合肥城郊還有紫蓬山、大蜀山兩座森林公園。合肥濱臨巢湖,合肥南側至巢湖的岸線距離僅10公里,是美麗的濱湖城市。
巢湖之濱有一處千年古鎮——三河。三水流貫,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典型水鄉風貌。三河古稱「鵲渚」,春秋時就已得名,歷史上曾在此發生過著名的吳楚「鵲渚之戰」。1858年,太平軍又在這里取得了震驚中外的「三河大捷」,留下了古城牆、英王府等歷史遺跡。
G. 合肥的發展歷程
合肥從02年大拆違開始,城市面積不斷擴大。經過幾年的發展,交通越來內越好,路越修越寬,隨著容金寨路高架橋貫通。長江西路高架緊張施工,南北軌道1號線,新橋國際機場開工,濱湖新區大建設等等。合肥的發展前途不可限量。
H. 合肥歷史文化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有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是一種說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雖然「合肥」的名稱在公元一世紀的《史記》中才出現,但根據考古分析,認為遠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世紀-前20世紀),合肥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的蹤跡。公元前16世紀夏桀曾被商湯放逐於南巢(即今合肥城附近)。西周時(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這里曾分布著巢、廬、舒等不少小國,東周春秋時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這些小國先後為楚國兼並。戰國時代(公元前403年-前221年)這里稱「宋胡」,先為吳國佔有,後被越國兼並,最後又回歸楚國,已是兵家爭奪之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封建,立郡縣,此地屬九江郡。
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縣,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東吳主帥孫權攻打合肥,合肥守將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中,形象地描寫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楚漢相爭時,楚霸王封英布為九江王,改九江郡為九江國(治駐壽春)。西漢時(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此處先是劉邦之子劉長受封的淮南國,漢武帝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取消淮南國,改為九江郡所屬的合肥縣。東漢建武年間劉秀封功臣鏗鐔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稱合肥國(候國)。三國時(公元202年-265年),是曹魏的揚州州治。晉代(公元265年-439年),屬淮南郡,是南北貨物運輸線商的重要中轉站。南北朝時(公元420年-581年),是江淮之間軍事上理想的屏障,為南北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統一中國後,恢復合肥縣的名稱,是廬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後,經歷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個朝代,合肥一直是廬州(廬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區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後在這里是合肥縣。抗戰勝利,曾為國民黨安徽省會。解放後,先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後是安徽省省會。
歷史表明,合肥歷來是一個軍事重鎮或是地區的政治中心。
二千多年來,古城合肥歷經藏三。據《廬州府治》卷4記載。漢代的合肥城距今水西門外約二里,位於今南淝河北岸,四里河東岸,現九零八庫西測。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孫吳和曹魏都非常重視合肥的得失和經營,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孫策攻佔合肥,令嚴象為揚州刺史顧雍為合肥長,不久嚴象被其部下廬江太守李述所殺。合肥地區發生混戰,郡縣殘破,人口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個荒蕪的空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為有效的控制江淮通道,鞏固淮河南北的地盤,首次委任劉馥為揚州刺史,並將揚州州治從歷陽(今和縣)遷到合肥。劉馥就任後,採取各項重建措施「招流亡,廣屯田,興陂,高為城壘,修戰守備」,使一度空曠荒涼的合肥又振興起來,成為當時的軍事重鎮。之後,魏吳為爭奪合肥,進行了歷史三十二年頻繁的戰爭。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典故,就是對在這個時期內發生一次以少勝多的軍事行動的描寫。逍遙津、飛騎橋、藏舟浦就是當時留下的遺跡。曹操為加強合肥的防禦力量,也曾於東漢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秋,親率水兵進駐合肥,教弩台、箏笛浦等處有他當當年活動的傳說。
漢代合肥城的為之,地勢低窪,易遭水患。南北朝時,梁天監五年(公元506年)梁豫州刺史韋睿為奪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圍堰肥水灌淹,沖毀了合肥。從此此城池又日趨湮廢。
公元618年李世民統一全國後,令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恭,在東距原漢城六里左右的南淝河南岸,選擇地勢高爽、水運便利的地形(即今十字街中菜市以南的范圍),營建新的合肥城,名為金斗城。
北宋初(公元960年)經過五代十國多年戰亂之後,合肥地區又是一片荒涼,詩人王之道在《出合肥北門》中曾作過這樣的描述「斷垣醔石新修壘,折戟埋沙舊戰場。闤凋零煨盡里,春風生草沒牛羊」。衰敗之象,可見一斑。後經近二百年的生息發展,城鎮逐步恢復了繁榮的景象。至南宋時,金兵入侵,宋王朝遷都臨安(今杭州)當時的合肥成了抗金前線。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城市進一步發展,淮南西路統帥郭振見「鎮大城小」著手擴建,將原城牆外一大片土地,連同金斗河,逍遙津,金斗圩一起圍入新建的合肥城內,稱斗梁城,范圍較唐金斗城擴大了很多。城外除築護城河外,並設東、西二水關(水閘)。平時,江南漕糧、輜重可直接由金水河水運入城,城內軍民也有了清潔的水源;戰時關閉有利於防守,在城市布局上,當時已能充分利用自然河道,並考慮了平戰結合。自此以後合肥城的輪廓基本定型。可惜由於連年抗金戰爭,合肥這個當年的邊防重鎮,在宋末又變成「茂林長草、白骨相望、虻蠅撲面、杳無人跡」之地。元世祖忽必烈統治中國(公元1279年),下令平毀全國所有城池,宋斗梁城也被夷為平地。
明代朱元璋統一中國後,於明洪武元年,令中書省事(後封國公)俞通海,在南宋斗梁城原址上重建磚砌城牆,城池比歷代更為堅固,故有「天生重慶鐵打廬州」之稱。由於明初社會秩序穩定,農業生產的恢復河發展較快,使位於金斗河畔的合肥又很快恢復了元氣,顯得異常熱鬧繁華,呈現了「百貨馬並集,千牆鱗次,兩岸悉列貨肆,商賈喧謓」的景象。但到了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0年)廬州知府徐鈺,因害怕起義農民劉六、劉七的進攻,開寬挖深北壕,並將防守較弱的西水關封閉,從此金斗河成了無源之水,逐漸淤塞。由於商船不能直達城內,一度繁華興旺的金斗河兩岸,變的衰敗凄涼,僅在東水關外沿河兩岸,發展了幾百米長,零亂的碼頭、堆場。臭水溝不但影響居民生活河健康,而且每逢暴雨,泄水不暢,低窪的城東南部成了一片澤國。「土牆茅舍、湮塞街?,呼號之慘聞於中夜,每歲而一見」。一度對合肥經濟河生活起過重要的作用的金斗河,成了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一大禍害。合肥城也因此再趨沒落。
清代北洋軍閥,日寇侵佔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合肥雖仍是地區的政治中心,但城市本身已逐步趨向衰敗。至1949年解放前夕,合肥已被摧殘的百業凋零、滿目凄涼,到處斷垣殘壁,遍地污水垃圾。方圓5.2平方公里的城內,建成區僅2平方公里,居住著五萬市民,已衰敗成一座沒落的小城鎮。
安徽省省會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秦置縣,屬九江郡,至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遺存眾多,名人輩出,文化燦爛,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
合肥處於戰略要沖,史稱「淮右襟喉、江南唇齒」,歷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三國演義第67回形象描繪「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五百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合肥是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的家鄉,包公一生鐵面無私、不畏權貴、清正廉潔,留下了「包青天」的美譽。公元999年,包公出生在合肥肥東縣解集鄉小包村。公元1027年,中進士,任建昌知縣(江西永修),但是,他辭官不授,在家侍奉父母。公元1037年,已39歲的包公登上仕途,離家出任揚州天長知縣,在合肥生活近40年。公元1062年,病逝於開封,次年八月,葬於合肥東郊大興集。合肥是包公的出生地和墓葬地,擁有眾多遺跡。香花墩是包公幼年讀書地,《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包孝肅讀書處,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包公祠位於香花墩上,四面環水,始建於公元1066年,是國內外包公祠和包公廟的鼻祖,清末李鴻章捐銀重修;包公墓收斂著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
合肥是淮軍的發祥地,主要淮軍將領的故里,《辭海》的「淮軍」條中,列出淮軍主要將領李鴻章、張樹聲、劉銘傳、周盛波、潘鼎新、吳長慶、丁汝昌、葉志超、聶士成9人中有7位是合肥人,另外2人吳長慶和丁汝昌是原廬州府轄下的廬江人。淮軍由李鴻章創立於19世紀60年代,從內地走向沿海、從安徽走向全國、從傳統走向近代,將我國歷史上幾千年的皇家御林軍改變為國防軍的新式軍隊,從咸豐到光緒年間,歷經半個世紀的興衰,成為晚清三大政治、軍事集團(曾國藩創立的湘軍、李鴻章創立的淮軍、袁世凱創立的北洋集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晚清的政治、軍事、外交和經濟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鴻章是淮軍最重要的將領,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出將入相歷四十年,東亞西歐涉九萬里,掌握著清政府的內政外交。同時,李鴻章鎮壓捻軍、太平軍,簽訂了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合肥是一座科教之城。這里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世界科技城市聯盟城市之一,國家首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正在建設中國科學城。這里擁有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42所高等院校,中國科學合肥物質研究所等200多所科研機構,23萬科研人員,智力資源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於領先。全國有8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合肥佔2個,分別為中科大的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的超導托卡馬史聚變實驗裝置。合肥科教游已成為安徽旅遊的知名品牌,旅遊人學科技,科技人當導游成為合肥一道靚麗風景。
合肥是國家首批園林城市。作為國家首批三個園林城市(北京、珠海、合肥)之一,有「綠色之城」的美稱,是最適合人居的城市。合肥環城公園全長8.7公里、面積137.6公頃,敞開式布局,像一條美麗的「翡翠項鏈」,抱舊城於懷,融新城之中,形成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交融,渾然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2004年,環城水系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合肥城郊還有紫蓬山、大蜀山兩座森林公園。合肥濱臨巢湖,合肥南側至巢湖的岸線距離僅10公里,是美麗的濱湖城市。
巢湖之濱有一處千年古鎮——三河。三水流貫,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典型水鄉風貌。三河古稱「鵲渚」,春秋時就已得名,歷史上曾在此發生過著名的吳楚「鵲渚之戰」。1858年,太平軍又在這里取得了震驚中外的「三河大捷」,留下了古城牆、英王府等歷史遺跡。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I. 誰知道合肥在歷史上的地位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 ,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具有「淮右襟喉 ,江南唇齒」的戰略地位,常為兵家必爭 之地。「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此匯合 而得名,素以「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 於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大文學家、 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 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 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 江郡。東漢劉秀升合肥為侯國,三國時為 揚州治所,三國時魏將張遼大敗孫權十萬 大軍的逍遙津戰役,即發生在這里。明清 時為廬州府治,故又別稱為「廬州」。自東 漢末以來,合肥數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 淮地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軍事重鎮。合肥 解放後由縣設市,三年後安徽省人民政府 正式成立於合肥市。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有二。北魏酈道 元《水經注》雲:夏水暴漲,施(今南淝 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 是一種說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 ,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 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 ;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 出壽 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 肥」。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 ,故曰合肥。 秦置合肥縣,屬九江郡。曾為揚州治。西 晉屬淮南郡。東晉改汝陰縣。隋初復改合 肥縣,為廬州治所。宋為廬州,元為廬州 路,明為廬州 府治。清為江南省廬州府 治,1912年廢合肥縣,分置肥東、肥西 縣。1988年轄東市、西市、中市、郊區4 區和長豐、肥東、肥西3縣。
J. 安徽省會合肥它的歷史
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縣,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以「三國舊地、包拯故里、淮軍搖籃」著稱。
三國舊地
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東吳主帥孫權攻打合肥,合肥守將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中,形象地描寫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關聯景點:逍遙津公園、明教寺、三國遺址公園
包拯故里
合肥是北宋名臣包拯的家鄉。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合肥市肥東縣小包村。公元1027年,中進士,擬任建昌知縣(江西永修)。但是,包拯信奉「父母在,不遠游」,辭官不授,在家奉養雙親。公元1037年,已39歲的包公登上仁途,離家出任揚州天長知縣。公元1062年,病逝於開封,次年八月,葬於合肥東郊大興集。
包公祠位於包公讀書處---香花墩上,四面環水,始建於1066年,是國內外包公祠、包公廟的鼻祖。包公墓內斂藏著包公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清風閣選用各種精美雕刻描繪了包公一生中眾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關聯景點:包公園、包公祠、清風閣、包公墓園
淮軍搖籃
合肥是淮軍的發祥地,淮軍主要將領李鴻章、張樹聲、劉銘傳等9人中有7位是合肥人,2位是合肥周邊廬江人。淮軍由李鴻章創立於19世紀60年代,將我國歷史上幾千年的皇家御林軍發展成現代國防軍,從咸豐到光緒年間,歷經半個世紀的興衰,從內地走向沿海,從安徽走向全國,成為晚清三大政治、軍事集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關聯景點:李鴻章故居、李鴻章享堂、劉銘傳故居
此外,合肥與北京、上海、西安並稱為中國「四大科技之城」。現代著名物理學家、第一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出生在合肥肥西四古巷。1971年至今,他曾先後十餘次回到家鄉探親講學。合肥科技館現設有楊振寧陳列館,楊振寧親自提供了部分藏品。三河古鎮南街四古巷內也修復開放了楊振寧舊居。
楊振寧:著名物理學家、華人首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922年10月出生於合肥四古巷,1957年10月因發現「宇稱不守恆」定律而與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家學淵遠,文理兼通,長期擔任全美華人協會會長,為促進中美和中西方學術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