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鴉片戰爭蘊含的歷史意義
鴉片戰爭的勝敗反映了當時東西方科技以軍事為主的巨大差距。當時只有極少數人物如林則徐、魏源等,開始對於西方科技的進步注意,並著書介紹西方事物,但包括朝廷在內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因鴉片戰爭而改變對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說對於向來所輕視的「夷人」學習。清廷的戰敗並沒有使其進行改革,反而繼續行保守的閉關政策,引致後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才出現洋務運動等的自強救國運動。
而英國享有最惠國待遇,其後各國紛紛要求此一條款,清廷失去某一特權於一國,等於失去該特權於列強,這使清廷外交上處於不利的弱勢位置。軍艦停泊口岸等特權,英國可在五個通商口岸各駐兵艦一艘,以後商港越開越多,深入內地,使國防受到威脅。香港島被割讓給於英國,開外國人要求割地先例,在後來的戰爭中更多土地被外國所奪去,使中國領土失去完整性。領事裁判權使中國司法主權受到破壞,外國人犯法不受中國法律制裁,清廷無法管制外國人在華的違法行為。
鴉片戰爭是中國簽下不平等條約的開端,一場戰爭竟簽下多達5條條約,分別為《穿鼻草約》、《南京條約》、《望廈條約》、《虎門條約》和《黃埔條約》,其中《黃埔條約》中法國取得傳教權,入侵中國傳統文化;美國人更通過《望廈條約》中取得治外法權。
2.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1、政治上,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條約還為沙皇俄羅斯更多地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條件。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沖擊。
3、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4、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
5、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佔領京城,火燒圓明園,對中國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擊,地主階級分化,部分滿清統治者痛定思痛,決定「師夷長技以制夷」,從而開始了「洋務運動」,迎來了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
6、喪失大片領土。割讓給英國的九龍半島只是彈丸之地,而割讓給沙俄的領土則前後達150萬平方公里之巨,奠定了後來中華民國的版圖基礎。
7、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騰出手來鎮壓太平天國,勉強維持了其統治。
中國近代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實質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使其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
第二次復鴉片戰爭使中國社制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傾銷商品,掠奪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4.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 是啥啊 俺是新手
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歷時四年多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英勇抗敵,給予侵略者沉重的打擊。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戰爭中,英法聯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中華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災難。英法聯軍在北京洗劫和燒毀了融匯中外建築藝術精華的萬園之園--圓明園。侵略者也不得不承認"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你想像不到這座宮殿有多麼華美壯麗,更不能設想法軍、英軍把這個地方蹂躪成什麼樣子"。
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進入中國內地,並日益擴展,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中國社會進一步半殖民地化。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所以失敗,首先是清政府政治腐敗,對內鎮壓人民起義、對外妥協投降不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劫掠的圓明園鼠首抵抗,軍事上必然失敗。
其次是清軍武器裝備落後。當時英法聯軍已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如發射圓錐形彈丸的單發前裝式線膛擊發槍、(1853式恩菲爾德步槍和米涅步槍)後裝線膛火炮(阿姆斯特朗炮)以及便於淺水航行的蒸汽炮艇等,而清軍的裝備卻仍停留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的水平(仍是冷兵器、鳥槍、抬槍和發射球形彈丸的前裝炮),炮台露天式建造,經不起炮火的猛烈轟擊。
再是清軍戰術笨拙落後。英法聯軍注意水陸協同作戰,以強大炮火掩護陸軍登陸,陸上戰斗採取散兵戰術,而清軍則墨守成規,忽視陸地縱深設防,不懂散兵戰術,所以一敗再敗。如在張家灣、八里橋之戰中,由於清軍缺乏大規模近代野戰的訓練和經驗,加之馬隊使用不當,雖擁有數量的優勢和本土作戰的有利條件,也未能取勝。
5. 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實際上問的是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中國社會從封建社會開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6.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結果,意義是啥。
一、原因
1、國際背景:19世紀50年代,擴大殖民地成為列強的共同願望
2、根本原因:英法企圖借修約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根本原因要從19世紀50年代世界形勢發展的特點來考慮。隨著工業革命的陸續完成,世界資本主義有了迅速發展,擴大國外市場,掠奪殖民地,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的共同強烈願望。英、法、美等國根據已經取得的在中國的特權,一起向清政府提出「修約」的無理要求,就是企圖借機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當「修約」的要求遭到拒絕後,英法兩國就立即製造借口,發動武裝侵略,這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從英法發動這次侵略戰爭的原因看,其根本目的是與鴉片戰爭相同的、性質是一樣的,因此可以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
3、借口:英國——亞羅號事件、法國——馬神蒲事件
「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這兩個事件只是英法發動這次戰爭的借口,而不是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二、經過:
1、概況:時間1856——1860年,英法聯軍頭目:額爾金、葛羅,美俄充當調停
第一階段
1856年 炮擊廣州,二鴉片戰開始
1857年 攻佔廣州,葉名琛被俘,聯軍在廣州設立佔領委員會。伯貴投降,成為近代史上第一個傀儡政權
1858年 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天津條約》簽訂
第二階段
1859年 大沽口之戰,中國勝利
1860年 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焚毀圓明園《北京條約》簽訂
三、結果
二次鴉片戰爭主權再喪失、領土被強占,是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
四、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1、政治上:
這次戰爭使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
中外反動勢力從此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人民革命。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在太平天國已在中國南方建立了和清政府對峙的強大農民政權的形勢下發生的,通過這次戰爭攫取大量中國特權的外國侵略者逐漸認識到:堅持獨立自主的太平天國政權是絕不會承認這些不平等條約的,要想使這些特權實現,必須支持清朝的統治。而清朝統治者也開始認識到:必須藉助這些「洋人」的幫助,才能對抗太平天國運動,因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剛一結束,在共同鎮壓人民革命的基礎上,中外反動勢力立即勾結起來。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便利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所以: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化程度加深了
7.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意義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僅引起了政治、經濟領域的變化,而且版也引起了權思想觀念的轉化。我們的共識是: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8. 第二次鴉片戰爭呃呃意義
開放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