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白水歷史文化

白水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6 05:58:16

㈠ 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介紹

白水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處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縣聯結關中與陝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內白水河而得名。白水縣地處東經109。16′-109。45′,北緯35。4
′-35。27′之間,東隔洛河與澄城縣相望,南接蒲城縣有五龍山相隔,西接銅川市郊區與渭北黑腰帶相連,北以黃龍山、雁門山為界,與宜君、黃龍、洛川三縣毗鄰。全縣總面積9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2萬畝,轄5鎮9鄉,194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
電話區號:0913郵政區碼:715600白水縣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區縣,全縣擁有33萬畝荒山荒溝,是全國五大蘋果產區中唯一符合蘋果生產最適宜區七項指標的縣份。睿智勤勞的白水人民正是依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承載蘋果栽培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大力實施優果工程,積極推廣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大技術,把蘋果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歷史的高峰。白水蘋果果個碩大,果形圓正,果皮細嫩,潔凈光滑,色紅艷麗,肉質緻密,細脆多汁,酸甜適度,營養豐富,純天然無公害,享譽海內外。全縣蘋果栽植面積55萬畝,人均1.7畝,每年35萬噸優質蘋果暢銷五湖四海,使"中國蘋果之鄉"的美譽名揚天下。
白水的基礎設施發展迅速,白水大地處處路通、水通電通。西
延、蒲白鐵路橫貫白水,渭清公路、白洛公路、白宜公路、白澄公路、白銅公路縱橫交錯,使白水與外界的連接暢通無阻,8條縣鄉公路直通各鄉鎮。縣城建設日新月異,三縱(倉頡路、人民路、彭衙路、)六橫(雷公路、水門路和四條等路)五區(生態區、住宅區、商貿區、工業園區、旅遊區)一環線(繞城果煤專線)的縣城發展框架初步形成。電話、互聯網、移動和聯通業務網路遍布境內角角落落,白水人足不出戶就能與天南海北的客商洽談生意。
改革開放以來,白水縣依託果、煤、酒、電、建五大支柱產業,按照"高舉發展大旗,團結創新實干,強果壯牧興工,抓水修路建城,優境爭項招商,建設經濟強縣"的總體思路和奮斗目標,大力實施"果畜富民,工業強縣,項目帶動,以城帶鄉,科教興縣"五大戰略,積極落實"二十個一"蘋果營銷和"十個一"環境治理措施,努力營造一流的投資環境。經濟和社會邁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農村經濟形成了果、糧、畜和鄉鎮企業協調發展的格局,工業生產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實力較強的生產規模,創出了白酒、果汁、陶瓷、水泥、眼鏡等10餘種名優產品。

㈡ 白水鎮的歷史沿革

在縣境南部偏東,南抄溪南岸。東與浮宮鎮毗連,西與東泗鄉接壤,南界漳浦縣境,北隔南溪與東園鄉境相望。面積80.4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設在白水營碧溪路,距縣城22公里。
鎮境原屬漳浦縣二十八都五圖地,隆慶六年(1572年)劃歸海澄縣管轄。清乾隆年間屬海澄縣城外南路所轄部分保甲。民國28年屬海澄縣第二區(浮宮)白水營鎮和白南鄉;35年5月撤區改為白水鎮。建國初期屬海澄縣第一區(城關),1950年10月劃為海澄縣第五區。1956年7月回並城關區,稱白水鎮。1957年9月劃漳浦縣的三美、山邊歸海澄縣本鎮管轄。1958年4月撤區並鄉稱白水鄉,9月撤鄉屬衛星公社,1959年3月改屬浮宮公社。1961年從浮宮公社分出設白水公社。1984年下半年撤銷公社改為白水鎮。1991年底轄1個居民委員會,15個村民委員會及2個鎮辦農林茶場。1961年置白水公社,1984年改鎮。1997年,面積77.1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白水居委會和白水、方田、崎坋、郊邊、樓埭、金鰲、井園、山美、庄林、磁美、山邊、下遼、大霞、下田、西鳳15個村委會。

㈢ 陝西白水縣北乾村由來和歷史

白水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處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是關中與陝北的咽喉專要地,因境屬內白水河而得名。白水縣地處東經109°16′~109°45′,北緯35°4′~35°27′之間,全縣總面積98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萬畝,轄10鎮。東隔洛河與澄城縣相望,南接蒲城縣與五龍山相隔,西接銅川市郊區和渭北黑腰帶相連,北以黃龍、雁門兩山為界,與宜君、黃龍、洛川三縣毗鄰。

㈣ 渭南市白水縣歷史

白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白水先民就繁衍生息在北乾、腰家河、林皋河一帶。遠古,白水為國,屬諸侯封邑之地。黃帝時叫陽武,夏商時稱彭衙邑,西周末期為彭戲.春秋時屬雍州之域,設彭衙邑(今白水彭衙村一帶),又設汪邑(今白水方城一帶)。戰國中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設白水縣。秦仍用白水縣名。西漢景帝時廢白水縣,建粟邑縣(縣址在今縣城以北37.5里一帶,以倉頡造字天雨粟取名)和衙縣,都屬左馮翊。王莽改衙縣為達呂縣,改粟邑縣為粟城縣,均屬列位大夫。東漢初,廢粟城縣。三國魏時並衙縣為粟邑縣,晉時惠帝復建衙縣。北魏真君七年(446)在故衙地又置三門縣,在故粟邑地復設白水縣,後廢。北魏孝文帝太和三年(479)廢粟邑縣,在故粟邑地復設白水縣,並設白水郡,治所在白水縣(今陝西省白水縣),井設姚谷縣,轄今縣東北部;設南泉縣,轄今縣南部。白水、姚谷、南泉3縣俱屬華州白水郡。隋開皇三年(583)廢白水郡(姚谷縣.南泉縣並入白水縣),實行州縣制,白水縣屬同卅。隋文帝廢郡,以縣隸州,從此自後,歷代不再設郡。唐貞觀年間,縣治由故粟邑地遷於今治,隸屬同州後省人奉先縣;五代,復建白水縣,先隸屬同州,後隸屬耀州。宋,白水縣隸同州;金,隸京兆府耀州;元,隸奉元路(後改安西路)同州;明,隸西安府同州;清初,白水縣隸屬同州。雍正三年(1725)改屬耀州,雍正十三年(1735)復隸同州;民國2年(1913),白水縣隸屬陝西省關中道。民國16年(1927)道撤銷後,隸屬陝西第八行政督察區。 白水縣於1948年3月解放,初屬陝甘寧邊區黃龍分區;1949年隸屬大荔分區;195O年隸屬渭南專區;1959年1月,蒲城、白水、澄城三縣合並為蒲城縣。1961年9月,恢復白水縣建制,隸屬陝西省渭南市。

㈤ 白水河的歷史

《鳳台縣志·山川》上載,白水河發源於伊侯山下(今市區西北),「細流一線,晝夜不舍」,她一路逶迤而行,不急不徐,沿途接納了碧落溪、掩村水、五門水、核桃窊水、轆轤井水、峪口水、西峪水、流碑泉、火窯河水、龍洞水、冶家河、西沙河、東沙河、花園水……,最終匯入丹河、並至沁河、注入黃河,融進到寬廣的大海中去了。

㈥ 白水鎮的民俗風情

剪紙特色班
在美麗的玳瑁山下,成長著心靈手巧的白水人。自1998年起,柯秋珍教師先後在白水鎮磁美小學、庄林小學成立了剪紙特色班,培養了一批批剪紙小能手。弘揚鄉土文化,創辦地方特色,民間藝術在這里得到了充分地推廣,從而使特色教育成為學校吸引社會目光的一道風景線,成為社會了解素質教育的一扇窗口。
磁美小學剪紙特色班的同學用純真無瑕的心靈去剪輯美好的祝福,精美的圖案中有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對自然和諧的崇尚,對藝術的追求。《龍海教育》刊出了部分學生的優秀作品,「校園采風」有特色教學的剪影,在第三屆「PHE」國際中小學美術書法大賽中,吳藝娟同學獲得一等獎,另外,吳麗紅等同學還分別獲得其他的獎項……
庄林小學剪紙班的同學巧手剪出了一個美麗的世界,在一年來的學習中,剪紙班的同學還取得可喜的成績,紀淑蓉等五位同學的剪紙傷口發表在福建教育雜志社編輯、出版的《讀寫天地》上,紀藝秋、紀露萍兩位同學的作品發表在《小學生周報》上,受到了許多讀者的歡迎。在第四屆「PHE」國際中小學美術書法大賽中,紀佳敏等二十位同學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以及優秀獎,並且有六位同學的剪紙作品入編大型畫冊——《中國基礎美術教育百家風采發暨名家評鑒》。
剪紙特色班經歷了風風雨雨,從默默無聞的付出到收獲沉甸甸的希望,每一步的努力都承載著許多人的心願。市委宣傳部、龍海市教育局等各級領導多次蒞臨特色班檢查工作,對剪紙特色高度贊賞。

㈦ 白水的地域文化有哪些

白水的地域文化,你可以查詢一下官方網站看看。或者查一下當地人文

㈧ 白水澗風景區的歷史文化

白水澗風景區,《奚氏宗譜》記載:明洪武年間,白水澗始祖奚百一曾夢游桃源,稱此地回為山明山秀,竹翠答林煙;城山重疊,永無盜賊之虞;綠水長流,又無水旱之災,家敦古處,戶尚貞良之寶地,並在此地繁衍生息。白水澗景區們於杭州市西郊的臨安市境內,是離滬、寧、蘇、錫、杭等城市最近的生態旅遊區。景區擁有98%的森林覆蓋率,華東地區唯一的一所大氣本底監察測站,就設在生態區內。這里飛瀑深潭,星羅棋布;十里竹海,風姿綽約。其澗之幽、水之清、竹之翠、石之奇,如夢似幻;龍潭雙疊、泓竹飛瀑、仙谷瑤池、白水仙橋,步移景換;鑒真古道、七賢口茗、竹林迷營、情侶天地,上下五千年。這里,您能探尋《中國文化500疑案》之陶淵明身世,更能領略現代交通工具的雛形一獨輪車發明的風范;這里,您還能欣賞到中國民間藝術奇葩--現代農民畫之集大成。

閱讀全文

與白水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