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駢文發展歷史

駢文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6 05:15:15

❶ 北朝駢文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北朝駢文遠遜於南朝。北魏中期的袁翻、常景向南人學習駢文,尚處於學步階段版;北魏後期的溫子升、邢邵權、魏收等人的駢文標志著北朝文向南朝文的靠攏,但仍多模仿南人,缺乏特色。直至西魏末年,庾信、王褒等人由南朝北宋,駢文始盛。庾信是南北朝時期最有成就的駢文大家,他能純熟地駕馭駢四儷六的語言格式,使駢文發展到了無施不可的地步。

❷ 駢文是什麼文..,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縱觀駢文學研究發展的歷史,它走過了曲折的道路,有過輝煌,有過寂寞,如今走上了正軌,正步入新的輝煌。即使這樣,也應該看到,駢文學研究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這主要表現在:
首先,駢文學研究力量還很不夠。從發表的論文和著作來看,全國研究駢文的學者僅有二十來人。不但與古代詩歌的研究隊伍無法相比,也遠比古文的研究者少。在這二十多位學者中,還有不少並未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個領域,僅是偶爾涉足一下駢文研究。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受古文為正宗而駢文為小道的狹隘觀念的影響。因此,研究者更新觀念,重新認識駢文十分必要。由於研究隊伍的力量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駢文研究水平的整體推進。因此,駢文學界迫切需要更多的學者的加入,以推進對這一傳統文化形式的研究。只有研究力量的壯大,研究水平的提高才有基礎,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同時,駢文學研究培養新人的工作也顯得很緊迫,駢文離今天的生活很遠,如果中斷駢文的研究,人們對駢文的了解就更少。駢文研究呼喚青年學者的加入。
其次,駢文學的研究資料的整理出版有待加強。資料的缺乏也是影響駢文研究的一個突出問題。雖然駢文的選本出版不少,但駢文的研究資料尚未見出版。古代的駢文資料留存於一些大型類書、叢書當中,這些類書、叢書浩瀚淼茫,從中尋找資料很不方便,近代以來的著作多未重印,所以也不易見到。這就影響了駢文學研究的發展。由於各種原因,由筆者與莫山洪整理的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支持項目《歷代四六話》早已交稿到出版社了,卻遲遲不能出版。另外,為推動駢文學研究的發展,迫切需要整理出版一部《駢文研究資料匯編》,一部精選近五十年來研究論文的《駢文研究論文集》。一些重要的駢文理論著作和作品集,也需要出版社協助出版,如清代孫梅的《四六叢話》、李兆洛的《駢體文鈔》、近代錢基博的《駢文通義》、孫德謙的《六朝麗指》這些重要的駢文學資料都應該盡快整理出版,以推動駢文學研究的發展。駢文學研究需要出版界的有識之士的鼎立協助,共同促進學術的進一步繁榮。
其三,駢文學研究的學術水平應上一個新台階。高水平的論文尚不多見,駢文研究的學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駢文學研究領域應該去除非學術規范的現象,提升研究論文、論著的水準。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量化的研究和實證方法的融合,在研究視角上,要注意文化史角度的發掘,避免簡單的作家作品論。特別是,應該把駢文的存在放在時代的文化史演進的過程中來考察,從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上來觀照駢文的存在,並把駢文的創作現象作為一個時代的人文精神活動的一種方式來對待,並由此解剖一個時代的文人生活場景與方式,乃至一個時代的審美心理與文人心態、社會心態,並進而揭示出駢文存在及其風格特徵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只有這樣,駢文的美學意義、文學價值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揭示。有了這樣的開闊的視野方能在更高水平上、更深層次上認識駢文,理解它的歷史及其存在的原因。駢文研究成果的水平才會更上一層樓。

❸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駢文,是以中國歷史為內容,是我見過最有氣勢的一篇了,但忘了名字了。 有人知道不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這篇,但是《滕王閣序》是我最喜歡,覺得最有氣勢的一篇駢文。不管對不對先貼出來給大家欣賞一下吧。尤其是朗讀出來,氣勢恢宏。

背景:唐太宗貞觀十三年(公元 639年)前後,滕王李元嬰(高祖李淵之子)官洪州都督,修築滕王閣,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唐高宗時,洪州都督閻某重陽節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交趾探視其父,路過洪州,參加了這次宴會,寫了《滕王閣詩》及「序」(據《唐書·王勃傳》)。序中描寫了滕王閣壯美的景色,鋪敘了宴會的盛況,抒發了自己的羈旅之情,寄寓了懷才不遇的感慨。這是王勃駢體文的代表作,詞采絢麗,對仗工整,音韻鏗鏘,氣勢奔放,用典貼切而無晦澀蕪雜之嫌,自然流暢而無堆徹矯揉之病。

滕王閣序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綮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衤詹 chan 攙)帷暫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惟九月,序屬三秋。潦( lao 老 )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can 參)(馬非fei 非)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情,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被綉闥( ta 踏),俯雕甍( meng 萌),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xu 虛)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吟俯暢,逸興遄(chuan 傳)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 di 弟)眄( mian 勉)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hun 昏)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嗚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chuan 喘);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que 確)之長風。舍簪笏( hu 戶)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奉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❹ 文言文的發展歷史

文言文的發展歷史: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文言文的主要特點:
第一個「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兩字,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一個「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也叫做語體文。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比如像說現在的,「你吃飯了嗎?」。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里,「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中國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在中華數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❺ 駢文的研究歷史

莫道才:建國後的前三十年,駢文研究基本上處於寂寞的境地。就筆者所檢索到的資料來看,這三十年只有兩篇文章談論駢文,一篇是啟功的《散文與駢文的區別》(《文藝學習》1957年第4期),一篇是徐遲的《散文與駢文》(《光明日報》1978年5月21日),很有意思的是,這兩篇相隔二十年的文章,談的基本上是同一個最基本的小問題,而且都是非專業性的普及性文章。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苦澀的學術悲劇。由於極左思潮的影響,在建國後前三十年駢文研究基本上是學術禁區。駢文研究在內地受重視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後的事。
肇始於七十年代末的思想解放運動也使駢文研究的禁區得以突破。僅在1980年就有三篇論文發表,王運熙、胡國瑞、曹道衡三位有影響的學者相繼就六朝駢文 發表文章(王運熙:《劉勰對漢魏六朝駢體文學的評價》,《文學遺產》1980年第1期。胡國瑞:《魏晉南北朝駢文的發展及成就》,《武漢大學學報》1980年第5期。曹道衡:《關於魏晉南北朝的駢文和散文》,《文學評論叢刊》1980年第7期),以為漢魏六朝駢文正名為突破口,駢文學 研究逐步走上正軌。至今,有關駢文學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發表的論文約90餘篇,專著6部、作品選9部。這六部專著是:姜書閣的《駢文史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於景祥的《唐代駢文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莫道才的《駢文通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尹恭弘的《駢文》(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於景祥的《獨具魅力的六朝駢文》(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年)、鍾濤的《六朝駢文的藝術形式與文化內蘊》(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九部作品選是:黃均、貝遠辰、葉幼明選注的《歷代駢文選》(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年)、熊先謙的《魏晉南北朝駢文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譚家健主編的《歷代駢文名篇注析》(黃山書社,1988年)、許逸民選注的《古代駢文精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殷海國編選的《歷代駢文精華》(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周振甫編選的《駢文精粹》(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朱洪國編選的《中國駢文選》(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年)、莫道才主編的《駢文觀止》(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趙振鐸主編的《駢文精華》(巴蜀書社,1999年)此外,一批解放前出版的駢文學著作也得以重印,如瞿兌之的《駢文概論》、劉麟生的《駢文學》(海南出版社,1994年)、劉麟生的《中國駢文史》(東方出版社,1996年)、蔣伯謙、蔣祖怡的《駢文與散文》(上海書店,1997年)這些都顯示了近二十年駢文研究與普及的繁榮。而台灣地區的駢文學研究從六十年代後也有所發展,先後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張仁青的《歷代駢文選詳注》(台灣中華書局,1963年)《中國駢文發展史》(台灣中華書局,1969年)、《六十年來之駢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中國駢文析論》(台北東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駢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麗辭探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汪菊松的《宋四六研究》(台北華正書局,1977年)、佚名的《駢體文淺說》(台北廣文書局,1980年)陳松雄的《齊梁麗辭衡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廖志強的《六朝駢文聲律探微》(台北天工書局 ,1991年)、謝鴻軒的《駢文衡論》(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陳耀南的《清代駢文通義》(學生書局,?年)可以說,以張仁青為代表的學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此外,在1996年6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研究室、《文學評論》編輯部、中國韻文學會、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等多家單位發起的全國首屆駢文學術研討會在桂林隆重舉行,標志著駢文學研究全面復興,會上成立的中國駢文學會 籌委會標志著駢文學研究由分散走向聯合。這次會議影響很大,極大地推動了駢文研究的發展。在此前後,《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和《柳州師專學報》開辟了駢文研究專欄,為駢文研究成果提供發表園地。可以說,海峽兩岸的駢文學研究已經告別寂寞走向繁榮。因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渠道不暢,筆者對台灣出版的駢文學研究著作所見不全,不便妄加評述。在近二十年來大陸出版的著作和發表的論文中,主要探討了這么幾個問題: 駢文的形態是認識駢文的第一要義,因此,討論駢文的形式特徵和美學特徵的著作和論文也比較多。最初是對駢文的一般特徵的介紹,旨在還駢文的本來面目,如張會恩的《論駢文的特徵》(《殷都學刊》1985年第4期)和譚家健的《略談駢文的基本特徵》(《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85年第2期),就是屬於這樣的文章。然後逐步深入到駢文的內在形式,胡曉明的《〈文賦〉新論:駢文特徵的內化與思維定勢的形成》(《華東師范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莫道才的《論駢文的形態特徵與文化內蘊》(《江海學刊》1994年第2期)、《以詩為文:駢文文體詩化特徵論》(《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和冷成金的《試論駢文的美質美態》(《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可作為代表。他們探討了駢文形式的深層特點,並從文化史的意義上進行了解讀。向晁山的《論駢體文形式美的心理依據》(《吉首師專學報》1986年第3期)、莫山洪的《試論駢文的審美基礎》(《柳州師專學報》1996年第2期)和《論駢文的審美形態》(《柳州師專學報》1996年第3期)則進一步探討了駢文形式的產生原因,並上升到美學層次來分析。對駢文的具體特徵的討論則有鍾濤的《駢文的隸事與聲律》(《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幾部駢文研究專著也對此有所討論,如尹恭弘的《駢文》在第一章的第三節「駢體文的文體特徵及其美學功能」專門討論了駢文的五個方面文體特徵,即裁對、句式、隸事、敷藻、調聲,並討論了各種特徵的美學功能,如裁對的均衡對稱美、句式的整齊建築美、隸事的典雅含蓄美、藻飾的華麗色彩美、調聲的和諧音樂美。又如莫道才的《駢文通論》的第四章《駢文的結構形式與句型模式》、第五章《駢文的修辭形態及其文化內蘊》、第六章《駢文的美學特徵與審美效應》都是討論駢文的形式特徵和美學特徵的。作者認為,駢文的結構形式具有起、鋪、結的結構體制和領、襯、夾的游離構形;駢文的句式也有構造上的模式特點,如騷體句、詩體句、疊字句等;而駢文的句型則具有強烈的結構模式,如齊言單聯型、齊言復聯型、雜言復聯型等;《駢文通論》還討論了對仗、聲韻、典事、藻飾等修辭形態及其文化內蘊,討論了駢文的均衡和諧美、音樂美、典雅美等美學特徵。可以說,經過二十多年的討論,對駢文的形式特徵及美學特徵的認識已經取得了共識,也已達到了較深的層次。通過研究討論使我們正確看待駢文的存在價值,這是有重要意義的。
韓愈的時代,駢體文的流行,他和他的同道把駢文稱為「時文」,而把駢文形成以前的古代文體稱為「古文」,也就是先秦和漢代的單行散句,在形式上沒有限制的文體。 對駢文史的研究是駢文研究的重要內容,包括駢文的產生、發展、興衰是研究者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正確認識評價駢文的發展流變,是駢文學研究仍須解決的問題。因為過去對駢文的否定就是從對駢文發生、發展的不正確認識開始的。謝國榮的《略論駢文發生發展的深層原因》(《湘潭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莫道才的《從文化學角度看駢文的產生》(《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第3期)集中探討了駢文的起源和產生問題。鍾濤的《駢文與漢語言文字的特殊性》(《漢字文化》1997年第2期)則從語言文字的特殊性角度探討了駢文的起源。討論駢文的形成的論文還有於景祥的《論駢文的形成與鼎盛》(《文學評論》1996年第6期)、莫山洪的《論漢魏六朝審美意識的轉變與駢文的形成、興盛》(《柳州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它們討論了駢文的形成時期及其文化背景,從各個角度探討並說明了駢文產生的歷史過程和歷史必然性。
對歷代駢文的研究也已展開。各個階段的駢文都有研究者關注,魏晉南北朝的駢文是熱點,主要論文有蕭艾的《六朝駢文論略》(《湘潭大學學報》1985年第4期)、胡國瑞的《六朝駢文的藝術評價》(《文學遺產》1987年第1期)、周建渝的《徐陵駢文初探》(《文學遺產》1988年第4期、樊運寬的《論庾信後期駢文的特色》(《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六朝駢文與文壇風尚》(《柳州師專學報》1998年第3期)、阿忠榮的《宮體作家的駢文創作》(《青海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周悅的《齊梁駢文的新變》(《中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1期)、譚家健的《試論劉峻的駢文》(《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鍾濤的《論六朝駢體書牘文》(《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試論徐陵駢文與其政治生活的關系》(《柳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它們探討了這個時期的駢文藝術特色,並對主要駢文作家的駢文創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此外,唐宋元明清的駢文也受到青睞,論唐代駢文主要有董乃斌的《論樊南文》(《文學遺產》1983年第1期)、莫道才的《駢文在唐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吳在慶的《樊南四六芻議》(《中州學刊》1995年第2期)、鄭力戎的《治亂之龜鑒、政論之典範:論陸贄的駢體奏議》(《浙江學刊》1996年第3期)、莫山洪的《中唐駢散相爭及其美學價值》(《柳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論宋代駢文的有曾棗庄的《論宋代的四六文》(《文學遺產》1995年第3期)、尹占華的《論蘇軾的四六文》(《天府新論》1996年第6期),論明清駢文的有王凱符的《論清代駢文的復興》(《北京師院學報》1990年第4期)、馬積高的《清代駢體文的復興與考據學》(《湖南師大學報》1993年第5期)、昝亮的《胡天游駢文試論》(《柳州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袁枚駢文試論》(《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也有論民國初年的駢文的,如劉納《民初文學的一個景觀:駢文的興盛》(《鄭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可以說,對駢文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了較全面的討論,而不再僅僅局限於六朝駢文及其作家;而且這些討論多是正面的闡釋分析,而沒有了過去偏執的簡單化否認。這對於扭轉對歷代駢文的印象式錯誤認識是有幫助的。
駢文在魏晉南北朝的衍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至遲在西晉時期,比較完整的駢文已經出現.而文學性的駢文的成熟,大致在南朝的劉宋時代,其代表作是鮑照的一些作品,齊梁以還,以表現美的事物為主旨而注重形式的各類駢文逐漸成為文壇流行的文體,想梁簡文帝蕭綱的《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陳代的顧野王的《虎丘山序》,沈炯的《林屋館記》等形制相當規整而藝術上又均有較高水準的文學性駢文皆其適例。
駢文研究范圍的拓展是駢文研究步向深入的體現。莫道才的《駢文史分期芻論》(《柳州師專學報》1997年第3期)則專門討論了學術界模糊把握的駢文史分期問題,而莫山洪的《簡論歷代反駢的歷史嬗變》(《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則進一步檢討了歷代反駢的原因。而已出版的幾部駢文學著作都十分關注駢文的發展過程,姜書閣的《駢文史論》是建國以來的一部駢文發展史,這部近四十萬言的巨著對駢文的發展有詳細的論述,勾繪出駢文演變的全景,其不足是唐代以後的部分稍嫌簡略。於景祥的《唐宋駢文史》則是第一部駢文斷代史,將唐宋兩朝的駢文作了詳盡的描述,然亦失之敘述方式簡單。鍾濤的《六朝駢文形式及其文化內蘊》是其博士論文,她在第二章「六朝駢文形式的定型過程」也討論了六朝駢文的發展過程。於景祥的《獨具魅力的六朝駢文》在第三章「六朝駢文之流變」也對六朝駢文史有所梳理。莫道才的《駢文通論》在第九章、第十章專論「駢文的歷史演變」,概論了駢文發展的八個階段:發軔期、形成期、成熟期、繁盛期、變異期、衰落期、復興期、消亡期。尹恭弘的《駢文》在第二章「歷史視角:駢體文文體的演變過程」中,也從溯源、醞釀、成熟、變異、復興等五段對駢文的發展過程作了簡要的梳理。可以說,學術界對駢文的演變過程和規律的認識是較深入的。 縱觀駢文學研究發展的歷史,它走過了曲折的道路,有過輝煌,有過寂寞,如今走上了正軌,正步入新的輝煌。即使這樣,也應該看到,駢文學研究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這主要表現在:
首先,駢文學研究力量還很不夠。從發表的論文和著作來看,全國研究駢文的學者僅有二十來人。不但與古代詩歌的研究隊伍無法相比,也遠比古文的研究者少。在這二十多位學者中,還有不少並未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個領域,僅是偶爾涉足一下駢文研究。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受古文為正宗而駢文為小道的狹隘觀念的影響。因此,研究者更新觀念,重新認識駢文十分必要。由於研究隊伍的力量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駢文研究水平的整體推進。因此,駢文學界迫切需要更多的學者的加入,以推進對這一傳統文化形式的研究。只有研究力量的壯大,研究水平的提高才有基礎,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同時,駢文學研究培養新人的工作也顯得很緊迫,駢文離今天的生活很遠,如果中斷駢文的研究,人們對駢文的了解就更少。駢文研究呼喚青年學者的加入。
其次,駢文學的研究資料的整理出版有待加強。資料的缺乏也是影響駢文研究的一個突出問題。雖然駢文的選本出版不少,但駢文的研究資料尚未見出版。古代的駢文資料留存於一些大型類書、叢書當中,這些類書、叢書浩瀚淼茫,從中尋找資料很不方便,近代以來的著作多未重印,所以也不易見到。這就影響了駢文學研究的發展。由於各種原因,由筆者與莫山洪整理的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支持項目《歷代四六話》早已交稿到出版社了,卻遲遲不能出版。另外,為推動駢文學研究的發展,迫切需要整理出版一部《駢文研究資料匯編》,一部精選近五十年來研究論文的《駢文研究論文集》。一些重要的駢文理論著作和作品集,也需要出版社協助出版,如清代孫梅的《四六叢話》、李兆洛的《駢體文鈔》、近代錢基博的《駢文通義》、孫德謙的《六朝麗指》這些重要的駢文學資料都應該盡快整理出版,以推動駢文學研究的發展。駢文學研究需要出版界的有識之士的鼎立協助,共同促進學術的進一步繁榮。
其三,駢文學研究的學術水平應上一個新台階。高水平的論文尚不多見,駢文研究的學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駢文學研究領域應該去除非學術規范的現象,提升研究論文、論著的水準。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量化的研究和實證方法的融合,在研究視角上,要注意文化史角度的發掘,避免簡單的作家作品論。特別是,應該把駢文的存在放在時代的文化史演進的過程中來考察,從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上來觀照駢文的存在,並把駢文的創作現象作為一個時代的人文精神活動的一種方式來對待,並由此解剖一個時代的文人生活場景與方式,乃至一個時代的審美心理與文人心態、社會心態,並進而揭示出駢文存在及其風格特徵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只有這樣,駢文的美學意義、文學價值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揭示。有了這樣的開闊的視野方能在更高水平上、更深層次上認識駢文,理解它的歷史及其存在的原因。駢文研究成果的水平才會更上一層樓。 駢文學的發展與興衰經驗教訓是研究中必然要涉及的問題。駢文學從劉勰的《文心雕龍》之《麗辭》算起,已有1500年漫長的歷史了。宋代以王銍《四六話》、謝伋的《四六談麈》》等人的四六話著作為標志,標志駢文學的初步形成。駢文學史的研究實是對駢文觀念的發展演變的梳理。這方面的研究論文主要有莫道才的《駢文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語文導報》1987年第9期)、《八十年代唐代駢文研究述評》(《柳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吳興華的《讀〈國朝常州駢體文錄〉》(《文學遺產》1988年第3期)、鍾仕倫的《駢文與王銍的〈四六話〉》(《文史雜志》1993年第3期)、莫道才的《論〈四六叢話〉的學術價值和駢文思想》(1994年第4期)、《論宋代四六話的興起》(《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譚家健的《關於駢文研究的若干問題》(《文學評論》1996年第3期)、楊東甫的《駢文雜論》(《廣西師院學報》1997年第3期)、曹虹的《清嘉道以來駢散爭論的文學史意義》(《文學評論》1997年第3期)、於景祥的《歐陽修對駢體和散體的科學態度》(《遼寧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莫山洪的《論蕭子顯對漢魏六朝駢文的評價》(《柳州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民國駢文研究興盛原因探》(《柳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駢文學發展史芻議》(《柳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從發表的論文來看,駢文學史的一些基本問題已經涉及,諸如駢文學演進的歷史過程、駢文學史上的一些重要著作的駢文理論、駢文學史上的一些概念、觀念的內涵,等等,但仍有許多駢文學史的理論問題尚未涉及,可發掘的課題還有許多。
由於駢文學研究的深入,對駢文的否定已經破除,新編的文學史教材多數有專章專節將對駢文的肯定性描述寫入其中。如馬積高、黃均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和郭預衡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前者在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第七章「魏晉南北朝駢文與散文」、第四編「隋唐五代文學」的第九章「唐代的賦和駢文」中就以大量篇幅描述了駢文的發展和創作情況。後者在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第六章「齊梁陳文學」的第五節「駢文與俳賦」和第四編「隋唐五代文學」的第十章「中唐後期文學」的第五節「李商隱」的第四小節「李商隱的駢文」里也有大量篇幅介紹駢文。一些斷代文學史如羅宗強、郝世峰主編的《隋唐五代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冊出版於1990年,中冊出版於1994年)也以專節正面描述了初唐駢文的抒情性傾向、中唐駢文的改造。這些說明駢文研究的成果已經取得了學術界的認同,並作為知識向讀書界普及。這是十分可喜的。但也應該看到,一些文學史教材甚至一些有一定影響的新編文學史著作仍對駢文的存在採取漠視的態度。

❻ 求中國散文發展史(從古至今的)

散文
prose

文學體裁之一。其概念古今有所不同。中國古代散文指與韻文、駢文相區別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中國文學散文是從應用文字和學術論著(最早是經、史、子)發展而來的,而且與它們始終不曾完全脫離關系。中國現代散文指與詩歌、小說、戲劇文學並稱的一種文學樣式,包括雜文、小品、短評、隨筆、速寫 、通訊 、游記 、報告文學 、書信、日記 、回憶錄等 。按其內容和性質 ,它大致又可分為 3 類,即側重抒情的散文,側重敘事的散文,側重議論的散文。在西方,散文並不像中國這樣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而是泛指一切不是韻文的文字作品,因此,非韻文的小說和戲劇作品都可以是散文,散體的日常應用文字也屬散文之列。
散文題材廣泛,寫法靈活自由,多種多樣。它可以敘事,可以抒情,可以描寫,可以議論,可以像小說那樣描寫形象,刻畫心理,渲染環境,烘托氣氛,可以像詩歌那樣運用比喻、象徵 、擬人等手法創造意境 , 這就是散文的「散 」的特點。但散文貴「散」而又忌散 , 必須做到散而不亂 , 散而有致,通過形散而神不散的技巧,把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懷凝聚為生動的畫面,而且要做到內情與外物相融合,詩意與境界相交織,精練優美,樸素自然,音節鏗鏘,情感濃郁,既具有時代的生活氣息,又具有個人的風格特點。

散文詩
prose poem
兼有詩歌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樣式。它以散文體式表現詩的意趣情調 ,將詩的凝練概括和散文的自由靈活有機結合起來,兼有自然舒展的散文美與諧調合拍的音樂美,是一種充滿詩意的、樂曲般的、沒有節律沒有韻腳的散文。具有這些特點的作品中國早已有之,歐洲在16、17世紀不少作家也寫過很有詩意的散文,但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流行起來,還是在19世紀中葉以後。法國的波德萊爾、俄國的屠格涅夫、印度的泰戈爾、英國的王爾德等,是自覺創作散文詩的先行者。在中國,劉半農率先譯介外國散文詩,並試作過幾篇。此後,魯迅、郭沫若、冰心、許地山、徐玉諾 、焦菊隱、郭風、柯藍等人都創作過散文詩。

❼ 請問,駢體文在文學發展史上有何地位

駢文的概念: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駢文在形式上講究對偶,因其多偶句似兩馬並行而稱之為駢文。在聲律上雖不如詩歌嚴格,但追求平仄配合、音韻諧和。其他如講究文采華美,講究用典等等。駢文因其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稱「四六文」。

二、駢文的產生和成熟:先秦散文中已出現偶句,在漢賦中駢偶的成分增加,進而影響到散文,散文駢偶化的傾向漸漸抬頭。魏晉時期日趨定型,駢文初步形成。南北朝時期達到了完全成熟而極度興盛的地步。

三、南北朝駢文的創作情況:南北朝駢體廣泛流行,並輻射到各種體式。宋代的駢文名家有鮑照,其代表作是《登大雷岸與妹書》和《哀江南賦序》。齊、梁時代駢文名家、名作有:孔稚珪與《北山移文》;陶宏景與《答謝中書書》;丘遲與《與陳伯之書》;吳均與《與宋元思書》等。此外像劉勰的《文心雕龍》和徐陵的《玉台新詠序》,也都是優秀的駢體文。

四、南北朝辭賦的創作情況:南北朝辭賦大多呈現出駢體化的趨向。宋代有鮑照的《蕪城賦》;齊、梁時代有江淹的《恨賦》和《別賦》、庾信的《小園賦》和《哀江南賦》。
http://www.qfnu.e.cn/department/chinese/jpkc/jiaoan/jiaoan_3_7.htm
===============
魏晉六朝的駢體文,祟尚聲律對偶和典故詞藻,用古事古語比擬今事今語,語意往往模糊不清,加以聲律的拘束,日益成為表達思想的桎梏。隋統一後,封建經濟和政治有了新的發展,社會生活日趨繁復,駢偶文體更難適應現實的需要,所以隋文帝在開皇四年(584)便「普詔天下公私文翰,並宜實錄」,並禁止「文表華艷」。李諤上書請正文體,從崇實尚用的觀點出發,抨擊了浮華文風「遺理存異,尋虛逐微」(《隋書·李諤傳》)的弊害。王通也有類似的主張。但他們的理論尚未觸及問題的實質,而積重難返,文帝一紙詔令,並未奏效。煬帝愛好靡麗,駢文仍然盛行。

初唐文章開始出現由駢入散的傾向,並在理論上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唐高祖時傅奕請除佛教的奏疏,太宗時呂才反對巫術的文章,都用較通俗的語言,但還不曾有意識地提倡散體文。太宗功業顯赫,但所為文章,卻學徐陵、庾信。當時,魏徵已指出梁以後駢文「意淺而繁」,「文匿而采,詞尚輕險」,是「亡國之音」(《隋書·文學傳序》)。李百葯也批評南朝梁、北朝齊的文風「俱肆淫聲」(《北齊書·文苑傳序》)。他們的奏議文章也多用散體。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主張文章要有儒學內容:「夫文章之道,自古稱雄。聖人以開物成務,君子以立言見志。遺雅背訓,孟子不為;勸百諷一,揚雄所恥。苟非可以甄明大義,矯正末流,俗化資以興衰,家國繇其輕重,古人未嘗留心也。」他猛烈抨擊浮艷文風「適先兆齊、梁之危」,「不能免周、陳之禍」(《上吏部裴侍郎啟》),並認為當時文場「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史學家劉知幾著《史通》,在《言語》、《敘事》、《模擬》等篇中,也提出了「言必近真」,不要「雕彩」、「效顰」的主張。這些理論,是古文運動的先聲。在創作實踐上,武後時的陳子昂倡導詩歌革新,文章雖不見有改革之論,但他的政論都用古文,是唐代第一個學西漢文辭的人。所以韓愈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薦士》)。但總的來說,初唐依舊駢文為主,包括魏徵及陳子昂在內,文字應酬及一般章奏,都還是用駢體寫作。

盛唐至中唐前期,大概從玄宗天寶年間到代宗大歷期間,相繼出現一批祟儒復古、謀求革新的作家,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梁肅、柳冕等,先後出來提倡散體,反對駢文。唐王朝在開元年間鼎盛,天寶政治日趨腐敗,安史之亂後走向衰敗分裂,出現了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等危機。一部分士人,為了維護唐王朝封建統治,進一步提倡儒家思想,從蕭穎士到柳冕,其文論的基本精神,就是從宗經明道觀點出發,強調文章的封建教化作用。蕭穎士自稱「經術之外,略不嬰心」(《贈韋司業書》) 。李華以為「文章本乎作者,……本乎作者,六經之志也」(《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獨孤及主張「為文在經」,「文章可以假道」(梁肅《祭獨孤常州文》)。梁肅以為「文本於道」(《補闕李君前集序》),「故道德仁義,非文不明」(《常州刺史獨孤及集後序》)。柳冕更全面指出,「文章本於教化」(《與徐給事論文書》),「經術尊則教化美,教化美則文章盛,文章盛則王道興」(《謝杜相公論房杜二相公書》)。這種文教結合、文能明道、文道並重、尊經重道的主張,為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使他們在文學史上據有古文運動先驅者的地位,但他們偏重學習五經和先秦兩漢的政治學術文章,對魏、晉以來文章採取全盤否定態度,甚至貶屈原作品為「亡國之音」(柳冕《謝杜相公論房杜二相公書》),而他們自己的作品又大多帶著駢文的余習,因而成就有限。

古文運動的全盛階段 中唐後期,大約從德宗、憲宗期,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在理論和創作實踐上使古文達到全盛階段,一直發展到唐末五代。韓、柳古文運動的展開,有自成體系的古文理論,包括明道的原則、養氣的功夫、學古的目標、創新的要求等各方面主張,旗幟鮮明,論辯有力。他們都有數量較多、質量較高的古文作品,取精用宏,無體不備,「渾浩流轉」(蘇洵稱韓文語),「雄深雅健」(韓愈稱柳文語),風格多樣,給人們提供了古文的範本。古文雖然稱為「古文」,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實則是要求從唐代活的語言中提煉新的書面散文語言,較近口語,擴大了文言文的表達功能,有進步意義。韓愈提倡古文,奪取駢文的陣地;提倡儒教,奪取佛老的陣地,是經過一番斗爭的。「時人始而驚,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堅,終而翕然隨以定」(李漢《昌黎先生集序》) 。柳宗元在古文運動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韓愈又有著名的學生如李翱、皇甫湜、沈亞之等相從為古文,擴大其影響。文論家以為「文得昌黎之傳者,李習之精於理,皇甫持正練於辭。習之一宗,直為北宋名家發源之始」(劉熙載《藝概·文概》)。同時,韓愈的朋友如白居易能寫明白曉暢的文章,樊宗師能寫奇奧生僻的文章,劉禹錫也是古文好手,他們與韓、柳殊途同歸。這樣,唐代古文便達到全盛的階段,後來繼之而起者有劉蛻、孫樵、杜牧諸人。劉蛻被劉熙載稱為「意欲自成一子」(同前),孫樵被清人列入唐宋十大家之內,杜牧被稱為「一時之傑」(同前)。唐末五代,又出現了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作家,用短小精悍之筆,諷刺現實,被魯迅譽為「正是一塌糊塗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鋩」(《小品文的危機》)。

《五百家注音辯昌黎先生文集》之一頁

駢體文的新風格 駢體文在隋唐五代始終流行。上自詔敕,下至判辭、書牘、碑刻,無不慣用駢文,可見唐代駢文有新面貌。晉、宋以前駢文,雖然也尚翰藻,而語言比較雅潔,貴在「潛氣內轉」。齊、梁駢文較重氣勢,但過於華飾,要求「義歸乎翰藻」(蕭統《文選序》)。清代錢振倫在《唐文節鈔序》指出,唐代駢文「體雖沿乎舊制,才已引其新機,大抵丘壑易尋,而持論較正;枝條稍簡,而骨獨遒」,認為唐代作家以才思寫作駢文,使駢文得到生氣蓬勃的發展,思想雅正,用典平易,語言雅潔,風骨有力。並且認為,初唐以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為代表,盛唐以張說、蘇頲為代表,中唐以陸贄為代表,晚唐以李商隱為代表,唐末五代則以羅隱、徐鉉為代表。唐代駢文,從初唐四傑開始,運用抑揚調暢之氣,和古文漸相接近。中唐陸贄能不受駢儷拘束,自由發揮政論,是唐駢文中能切實用的一家。他的《擬奉天改元大赦制》,連當時的叛兵悍將讀後也為之淚下。李商隱擅長寫章表,孫梅《四六叢話》盛贊道:「《樊南甲乙》,則今體之金繩,章奏之玉律也。……其聲切無一字之聱屈,其抽對無一語之偏枯。」唐代是駢文向散文靠攏的發展階段,到宋代便成為用古文方法寫駢文的「宋四六」。同時,不少優秀的駢文作品,就其藝術精美而言,在文學史上也佔有它的一頁。號稱駢文復興的清代,如陳維崧、吳錫麒諸家所作,就受到唐代駢文較多的影響。各類文體重要作品 綜合駢散各體的隋唐五代文,內容上反映了古代封建經濟繁榮、疆域擴大到大分裂時期的社會各個方面,藝術上出現了雄渾奇肆、皇典麗、清雅淡素、紓徐深婉等多樣風格。名篇傑構,數量可觀。各類文體的重要作品如下:

議論文,包括詔令、表章奏疏、對策、論說、序跋、書札等文體,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哲學、文史理論等方面。如傅奕《請除釋教疏》,呂才《敘卜宅》、《敘葬書》,魏徵《十漸不克終疏》,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啟》,劉知幾《論史上蕭至忠書》,陳子昂《諫用刑書》,盧藏用《析滯論》,李嶠《神龍歷序》,李華《卜論》,元結《篋中集序》,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奉天論延訪朝臣表》、《論渾李晟等諸軍兵馬不要指授方略狀》,權德輿《兩漢辯亡論》,柳冕《與滑州盧大夫論文書》,韓愈《原道》、《原毀》、《原性》、《師說》、《答李翊書》、《送孟東野序》,柳宗元《封建論》、《天說》、《非國語》,劉禹錫《天論》,李翱《復性書》、《寄從弟正辭書》、《答朱載言書》、裴度《寄李翱書》,李漢《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諱愈文集序》,李德裕《文章論》,舒元輿《論貢士書》,劉賁《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策》,孫樵《復佛寺奏》、《與王霖秀才書》,李商隱《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上崔華州書》,杜牧《罪言》、《守論》、《戰論》、《原十六衛》、《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答庄充書》,皮日休《讀司馬法》、《原謗》,譚峭《化書》等。這些作品的內容與文采,都有獨到之處。其中除韓、柳二大家外,劉知幾《史通》中的駢文,與陸贄一樣,皆能運用駢文形式剖析事理,杜牧論文筆鋒犀利,含義深刻,都很突出。

記敘文,包括碑碣、志傳、記、序、銘等文體,內容涉及記人、記事、記山水、記建築、記物等方面。如張說《姚文貞公神道碑》,范傳正《贈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元結《右溪記》,喬潭《女媧陵記》,獨孤及《仙掌銘》、《琅琊溪述並序》,呂溫《成皋銘》,韓愈《張中丞傳後敘》、《畫記》、《柳子厚墓誌銘》、《平淮西碑》,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種樹郭橐駝傳》及「永州八記」,白居易《廬山草堂記》,皇甫湜《唐吏部侍郎贈禮部尚書昌黎韓先生墓誌銘》,舒元輿《錄桃源畫記》、《序白》,孫樵《書褒城驛壁》、《書何易於》、《書田將軍邊事》、《讀開元雜報》,李商隱《李賀小傳》等。這些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面非常廣闊,藝術風格也豐富多樣,各擅其勝。

抒情文,包括辭命、表疏、書牘、贈序、祭弔等應用文體,內容有上對下、下對上、親友、離別、生死等各方面。如王勃《晚秋入洛於畢公宅別道王宴序》、《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李白《與韓荊州朝宗書》、《送張懷祖之東都序》,李華《弔古戰場文》,李觀《吊韓沒胡中文》,韓愈《與孟東野書》、《送董邵南序》、《祭十二郎文》、《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祭呂衡州溫文》,李商隱《為濮陽公陳情表》、《上河東公啟》、《祭小侄女寄寄文》等,這些作品都寫得真摯動人。上比六朝以前,文筆較為流暢;下比兩宋以後,語言又較雅潔凝煉,獨具特色。

雜文,包括長篇的對問體和寓言、小品。如元結《出規》、《處規》、《七不如》,劉熙載稱為「狂狷之言」,「足使頑廉懦立」(《藝概·文概》);韓愈《進學解》、《送窮文》、《雜說》和柳宗元《天對》、《三戒》、《捕蛇者說》、《憎王孫文》,久已膾炙人口;劉蛻《山書》18篇、《古漁父》4篇、《梓州兜率寺文冢銘》,劉熙載稱其「辭若僻而寄託未嘗不遠」(同前);陸龜蒙《怪松圖贊》、《野廟碑》、《祀灶解》、《記稻鼠》、《冶家子言》、《蠹化》、《蟹志》以及羅隱《英雄之言》、《說天雞》、《漢武山呼》、《三閭大夫意》、《敘二狂生》,都寓憤激譏刺之意。魯迅說:「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小品文的危機》)。

辭賦和佛教文章 此外,辭賦和佛教文章在唐代也各有發展和成就。漢賦一體在唐代已走向下坡。章炳麟《國故論衡·辨詩》指出:「李白賦《明堂》,杜甫賦《三大禮》,誠欲為揚雄台隸,猶幾弗及,世無作者,二家亦足以殿,自是賦遂泯絕。」而騷賦一體,在中唐以後頗有佳作,柳宗元《解祟賦》、《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五篇,是楚聲騷體的名篇。嚴羽稱「柳子厚深得騷學」(《滄浪詩話》),林紓也稱他「當與宋玉爭席」,「為唐文巨擘」(《韓柳文研究法》)。其次,有劉蛻《哀湘竹》、《下清江》、《招帝子》三篇,劉熙載以為「學《楚辭》尤有深致」,「頗得《九歌》遺意」(《藝概·文概》)。杜牧《阿房宮賦》,則打破過去賦體全用對偶的窠臼,開導了宋代以散文體為賦的先路。至於陸龜蒙《蠶賦》之類小賦,思想性較強,在唐賦中也是較優秀的篇什。由於唐代進士科試詞賦,因而出現了考試用的律賦。天寶後進士試賦限韻,一般八韻,也有三韻到七韻的,聲律限制極嚴,因而稱為律賦。作官賦的,開端要破題,在首四句中先將題目的字面破出,才合規定。這種賦體,實質與明清八股文類似,因而當時雖偶有佳作,但大多蕪雜。

唐代繼六朝以後,佛教盛行,佛經的翻譯超過了前代。在大量唐譯佛經中,具有文學特色並在中國文學史上起過廣泛影響的,無過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後者或疑為房融偽撰,然而文筆頗優美。至於唐人自撰有關佛教的游記、傳記等書,如辯機《大唐西域記》12卷,慧立、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10卷,其中頗多具有文學價值的敘述。佛教影響到唐代文學界,在不少文學家如王勃、王維、梁肅、柳宗元、李商隱等人的集中,都保存著關於佛教的文章,有賦、贊、碑、序等各體。這類文章,除柳宗元所作,闡說哲理,可供佛學研究者參考外,其他大都以華藻為工。

自宋代以來,文人們對隋唐五代文,不斷進行匯輯、選錄、整理等工作。宋初編纂的《文苑英華》,達1000卷之多,為綜合詩文、不分駢散的大型總集。在此基礎上,姚鉉選了《唐文粹》100卷,以古文為主,兼及駢體,是現存第一部唐文選本。明代朱右選《八先生文體》,茅坤選《唐宋八大家文鈔》,在唐人中重點選錄了韓愈、柳宗元兩家為冠首;清初儲欣於八家外,又增加唐代李翱、孫樵兩家,編成《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所謂「乾隆御選」的《唐宋文醇》,也是這10家,用以直接繼承五經到西漢的文章傳統,確立了古文在唐文中的文統地位。雖然唐文只選兩家到四家,卻長期影響了明、清的古文寫作,所謂「桐城派」、「陽湖派」,都是韓、柳古文的宣揚者。

至於駢文,清代陳均選有《唐駢體文鈔》17卷,譚獻以為「所錄意趣峻整,頗避甜熟,而開合動盪之篇較少」(《復堂日記》)。清代龔自珍曾標出西漢至唐末的「家弦戶誦」之文,共74篇(張祖廉《定庵先生年譜外記》),其中唐文有34篇,幾近一半。有關唐文的考訂資料,有清代陳鴻墀《全唐文紀事》和近人岑仲勉《讀〈全唐文〉札記》、《唐集質疑》等。

參考書目

嚴可均編:《全隋文》(光緒甲午黃岡王民刊本)

董誥編:《全唐文》(清內府刊本、揚州官本、廣州局本)

陳均編:《唐駢體文鈔》(清嘉慶間家刻本)

❽ 駢文史的梗概

駢文名稱源於《說文》:「駢,駕兒馬也,從馬並聲。」初稱「今體」「今文」;唐以後稱「駢儷」;宋稱「四六文」;「駢體」「駢文」清朝興盛。近人駱鴻凱《文選學》中說:「駢文之成,先之以調整句度,是曰裁對;繼之以鋪張典故,是曰隸事;進之以渲染色澤,是曰敷藻;終之以協諧音律,是曰調聲。」。
駢文史起源
駢文史之源,四:一為六經,二為諸子,三為離騷,四為漢賦。偶詞:
《尚書·皋陶贊》:「罪疑惟輕,功疑惟重。」。
《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易·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左傳·成公九年》:「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中也;尊君敏也」。
《禮記·檀弓》下引古歌謠:「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緌」。
駢文史成熟、繁盛時代
秦李斯、漢鄒陽,書牘逐漸駢儷;漢王褒、終軍已駢偶;漢末蔡邕開拓駢儷化之碑文——駢文體制基本成型。魏晉南北朝——駢體文向精美化方向發展。 「魏晉群才,析句彌密,連字合趣,剖毫析理。」(劉勰《文心雕龍·麗辭》)「宋之文詠,體有因革,……麗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字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宋齊之際,文采大發展。顏延之繁縟,鮑明遠敷采。齊梁之際,周顒諧和,沈約流轉。王融比偶,江淹入情。梁陳之際,臻完美大盛。徐庾體的出現是其代表。徐善書札,庾善賦。
各種駢體化
1、辭賦駢體化:孫梅《四六叢話》:「左陸以下漸趨悲涼,齊梁而降,益事研華,古賦一變,而為駢賦。江鮑虎步於前金聲玉潤;徐庾鴻蹇於後,綉錯綺交。」鮑照《蕪城賦》、謝庄《月賦》、江淹《恨賦》《別賦》、沈約《麗人賦》、庾信《小園賦》《哀江南賦》
2、書札駢體化:吳均《與宋元思書》、丘遲《與沉伯之書》、徐陵《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
3、碑文從駢體化:庾信《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誌銘》、《陝州弘農郡五張寺藏碑》
4、誄祭文駢體化:顏延年《祭屈原文》,王僧達《祭顏光祿文》
5、論說文駢體化:陸機《辯亡》、劉孝標《廣絕交論》
6、序文駢體化:陸機《豪士賦》、顏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王羲之《蘭亭集序》
7、銘文駢體化:鮑照《石帆銘》、庾肩吾《團扇銘》、庾信《後堂望美人山銘》
8、學術著作駢體化:酈道元《水經注》、陸機的《文賦》、劉勰的《文心雕龍》

❾ 駢文是什麼

1、釋義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古代漢民族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 。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2、起源
駢文是一種文體,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駢文自此漸衰。
3、駢文形式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中國的散文從漢代到六朝,出現了「『文』『筆』」之辯。據劉勰《文心雕龍˙總述》引錄顏延之觀點稱:筆之為體,言之為文也;經典則言而非筆,傳記則筆而非言。其以為:「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可見發生於宋齊時期的文筆之辯著眼點在於有韻與否。
4、文體的發展
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
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由於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住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一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則譴責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唐以後。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為四六文。直至清末,駢文仍十分流行。

閱讀全文

與駢文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