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家族的民風民俗
1,節日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2,婚戀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徵得雙方父母同意,經土老師(巫師)作證,即可結為夫妻。
在恩施石窯、大山頂等地,有「女兒會」的習俗,即每年農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唱歌跳舞,彼此愛慕,結為終身伴侶。
改土歸流後,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土家族實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稱「還骨種」;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婦,稱為「坐床」。但這些習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1)土家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綉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② 土家族的傳統文化
一、節日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二、婚戀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徵得雙方父母同意,經土老師(巫師)作證,即可結為夫妻。在恩施石窯、大山頂等地,有「女兒會」的習俗,即每年農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唱歌跳舞,彼此愛慕,結為終身伴侶。
改土歸流後,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土家族實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稱「還骨種」;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婦,稱為「坐床」。但這些習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三、喪葬
土家族過去多行火葬。送葬時,請土老師念經,道士開路。祭弔死者,由土老師椎牛祭神,牛頭歸土老師獨占,貧苦者往往借牛為祭。後來,因受漢族影響,均改為土葬,程序分為入殮、葬禮、送葬、安葬、葬後事等部分。
在清江流域以北的土家族地區,流傳著一種特有的古老葬俗歌舞「跳喪鼓」,又稱「跳撒爾嗬」。山寨里,無論誰家老人去世,必請師傅到家裡來打喪鼓。當夜,嗩吶高奏,鑼鼓喧天,鞭炮不停。喪鼓一響,相鄰村寨的人們齊來奔喪。
「跳喪鼓」是在靈柩前由擊鼓師傅擊鼓,歌師叫歌,跳者接歌而起的舞蹈。一般以兩人以上的雙數舞者在棺木前對舞,跳至高潮時少則可達百人,多則可達上千人前來或舞或觀。舞者交替上場直至天明。
(2)土家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關於土家族的族源,說法不一。
一說是古代巴人的後裔。認為從《十道志》等書的記載和唐代劉長卿、劉禹錫等人反映湖南風習的詩詞來看,「巴人」的確廣泛進入湘東北、湘西和沅、湘流域;今湘西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比茲卡」)。
歷史上巴人聚居與活動區域內的有些地名,讀音與「比茲」近似;巴人的姓名、族名等,也有些和「比茲」的讀音近似;巴人和土家族都有關於虎的故事與神話;巴人崇拜白虎神與土家族相同;巴人與土家人的姓氏一部分相同。
一說是古代由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一部。此說根據《溪州銅柱記》說:「蓋聞牂牁接境,盤瓠遺風,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認為土家族來自貴州。貴州境內一直有「比茲」族,如民國《大定縣志》卷五謂:「比濟系白羅羅之名,因號其地為比躋,久之訛為為畢節」。
元代的《經世大典 招捕總錄》的《八番順元諸蠻》篇中也說今貴陽、惠水之間有「必際」一族。「比躋」、「必際」,當即「比茲」,和土家族的自稱相近。據歷史記載,中唐以後,「越嶲」一帶的「烏蠻」曾入貴州 。
「兵敷出,侵地數千里」 。當地土著一部分被其征服,就是「白羅羅」稱謂的起源,一部分與他們進行長期的斗爭,最後被迫遷入湘西和雲南。「土家」這個名稱即是對新侵入的「烏蠻」而言。土家族的語言與西南彝族比較接近,也是土家族來自貴州的一個佐證。
③ 土家族民族文化有哪些
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
昔日,貴客到來,要放鐵炮以迎。鐵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於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獵槍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齊出來,迎接貴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 要喝大碗酒,吃大塊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飢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朴,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人禍,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齊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布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樑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穀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 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數民族達13個。在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長期的經濟交流、文化交往,風俗相染、語言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創造了這里獨特的文明史。
走進土家苗寨,翠竹嶺下,古樹叢中,可見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秘。進得吊腳樓,主人熱情奉上清香爽口的油茶湯,冬暖身,夏消暑,讓人倦意頓消。倘若遇上「哭嫁」.「跳喪」,盡可領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戀情、生死觀。土家族的「趕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趕秋「等節日,更是場面壯觀,氣氛熱烈,頗具古風。
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鈴舞,苗族的蘆笙、木鼓舞,弛名遐爾,久負盛名。土家刺綉,苗家臘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薅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意真摯,優美悅耳,聞之如品甘飴,如沐春風。
男 婚 女 嫁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新娘對家中每位親人要唱一首,來一位親朋又唱一首;遇上陌生人來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哭嫁,源於婦女婚姻之不自由。昔日,土家人的這樣幾種婚俗:
一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種"。"無論處之大小,竟有姑家女子年長十餘歲,必待舅父之子成立婚配"。"兄亡收嫂,稱為'坐床'"。
二是純男性選擇式。無論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買一串鞭炮去她家門口放了即為定親,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對。若一女子被幾個男子舉行放炮定親儀式,便惶惶然不知所措。男方則千方百計斥取婚姻,甚至殲滅婚敵,因此而有殃及女賓安全的。
三是搶親,所謂"搶來的"。
四是童養媳,所謂"引來的"。
過去,土家姑娘的命運是悲慘的。她們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罪惡的婚姻制度。
她們"罵媒人":
你做媒人的想穿鞋,樹上的鳥兒都哄得來。
你做媒人的想喝酒,山上的猴子都哄得走。
……
花言巧語幾籮篼,不愁銀錢不到手。
好比我家饞嘴狗,東家吃了西家走。
……
"哭嫁歌"有傳統唱詞,也有即興創作,它主要表達這樣幾種情感:一是感謝父母的養之恩
紅花開時離枝去,爹娘養我枉操心。
一尺五寸養育起,背過許多山和坳。
二是表達對親人的離別之情,如表達對哥嫂的期望穿上嫁衣別哥嫂,好比鮮花葉掉了,好比風穩斷了線,好比油燈去燈芯。
花兒紅,葉兒青,只有哥嫂最操心。
哥妹今天各分手,堂前雙親你孝敬。
三是對封建婚姻的反抗和對自由婚姻的追求
一把指拇尖又尖,娘把女兒往外掀,
一把指拇齊又齊,爹把女兒往外趕。
罐子裝人冤頭死,活人掀到死人坑,
左腳踏進閻王殿,右腳踩進爛泥坑。
婚期愈近,哭得愈悲切。上轎之前,更是哭得嗓子嘶啞。哥哥將其背出門時,她便用又手捶著哥哥的背:
哥哥呀,哥哥呀,
你為什麼這樣狠心,背我往火坑裡送。
你為什麼要幫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互岩坎上倒了吧,
讓我變只鳥兒,飛到無邊無際的天邊頭去吧;
你把我背到深潭裡倒了吧,
讓我變只魚兒,游到無邊無際的大海里去吧!
感情是何等的強烈、真摯!他們是在用哭來表達對自由婚姻的追求和對幸福的嚮往啊!
今天,婚姻自由了。天府好望角的土家族姑娘在結婚時也還要哭嫁,但現在的哭嫁僅是一種儀式罷了。
參考資料:http://www.cqqj.net/mzfq/index.htm
④ 土家族的風土人情
① 土家特色:
1) 民俗:
◆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統治階級用來解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政策,在土 司統治下,土地和人民都歸土司世襲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個個勢力范圍,造成分裂割據狀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春秋時屬巴國,戰國時屬楚巫郡。從唐代至宋代,鄂西實行羈縻州縣制,從元代至雍正十三年,鄂西實行土司制度。雍正十三年,鄂西實行「改土歸流」,改土司制為流官制,設立施南府,轄六縣。民國成立後,廢除施南府,各縣直屬於省。民國4年,屬荊州道。民國15年,改為施鶴道,轄七縣。民國17年,改為鄂西行政區。民國21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下轄八縣。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湖北省政府遷入恩施。新中國成立後,成立了恩施專署,轄八縣。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改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住吊腳樓:鄂西的吊角樓多用泥瓦鋪蓋。吊角樓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傳說土家人祖先因家鄉遭了水災才遷到鄂西來,那時鄂西古木參天、荊棘叢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們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獸襲擊。人們為了安全就燒起樹蔸子火,裡面埋起竹子節節,火光和爆竹聲嚇走了來襲擊的野獸,但還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脅。後來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讓小夥子們利用現成的大樹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鋪上野竹樹條,再在頂上搭架子蓋上頂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飯睡覺都在上面,從此再也不怕毒蛇猛獸的襲擊了,這種建造「空中住房」的辦法傳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們都按照這個辦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後來,這種「空中住房」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吊腳樓。
◆ 女兒會:是土家族的情人節,它是一個以購物為借口、以對歌為形式、以擇偶為目的的節日。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二,女兒會熱鬧開場。在這一天很多未結婚的土家幺妹就會背上各種各樣的山貨來到鬧市等待他們意中人的到來。如果哪位阿哥看上了這個幺妹,他們就會跑上前來假意買她的山貨,與她討價還價。如果這個幺妹看上了眼前這位阿哥,她就會把價格越說越低,最後甚至不要錢免費送給這位阿哥。兩情相悅的他們就會牽手到樹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會,乃至定下終身。相反,如果這個幺妹沒有看上這位阿哥她就會把價格越抬越高,最後甚至不賣了。那麼這時這位阿哥也要識趣地走開。據老一輩人說在女兒會達到高潮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習俗,就是土家幺妹要是看上你了,你卻沒有主動上前去買她的山貨,她就會跑過來用她的右腳踩你的左腳,這個時候您就要注意了,要是你沒有看上這個幺妹就千萬別動腳,否則您就是接受了幺妹的愛意。
◆ 擺手舞(舍巴):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祭祀舞蹈之一,主要流行於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地區,以來鳳縣百福司鎮的擺手舞最為正宗。擺手舞分大擺手、小擺手。大擺手有歌有舞,陣容強大,氣勢恢弘,其歌叫「擺手歌」,全部用土家語吟唱,氣勢渾壯,動人心魄。主要內容有人類的來源、民族的遷徙、勞動的故事、英雄故事等,擺手歌也忠實的記錄了土家族的歷史文化,是土家族系列傳統文化的大匯集,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古老的土家族向我們一路走來的軌跡,堪稱土家民族的史詩,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小擺手只舞不歌,舞蹈內容主要以農事、漁獵等勞動的動作的模仿為主,舞姿優美酣暢,是民間民族舞蹈的珍品。百福司的擺手舞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擺手舞與西蘭卡普(土家織錦)並稱為土家族藝術之花。
◆ 喜事喪辦(哭嫁):女兒出嫁之前哭嫁,是土家族古老而獨特的婚俗。土家女兒從小就跟隨母親學唱「哭嫁歌」,少則會唱百餘首,聰明的女孩還會自編自唱。女孩在出嫁前數日、半月甚至一個月前開始哭嫁,或獨自一人哭訴,或親人圍坐陪哭。有哭祖先、爹娘、哥嫂、姊妹、媒人的,也有哭自己、家鄉、朋友的。其哭聲時而低沉、時而悲切、時而高亢、時而歡欣。一切的心意都在嚎啕大哭中傾訴。出嫁前夜是哭嫁的高潮,從山寨里選出九個漂亮聰明的姑娘陪哭,稱「陪十姊妹」。陪哭時,一個姑娘領唱開頭歌,接下來便正式陪哭,有獨唱、對唱的,還有輪唱、伴唱、合唱的,簡直像一場色彩繽紛的賽歌會。
◆ 喪事喜辦(跳喪、撒爾荷):撒爾荷是恩施州土家族一種古老的喪葬儀式舞蹈,其中以巴東縣的跳喪舞為代表。早在隋唐時期,土家族先民就有「父母初喪,擊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的習俗。這種習俗經過不斷傳承,逐步演變為跳喪舞。當地老人逝世後,附近鄉親皆來跳喪,悼念死者,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土家族喪事喜辦的習俗,體現了團結的民族精神和豁達先進的生死態度。
◆ 其他:肉蓮香、打烘火、跳耍耍、演羅戲、打圍鼓、儺戲
2) 山歌:龍船調、六口茶、
3) 舞蹈:擺手舞、撒爾荷、
⑤ 土家族的介紹
土家族的介紹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咸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人口570.42萬(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綉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
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
(5)土家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土家族飲食文化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
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
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餚,也是每餐不離的調味品。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
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
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⑥ 土家族歷史簡介
土家族也稱畢基族、畢基卡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雲貴高原東端余脈的大婁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圓10萬余平方公里區域,分布於湘、鄂、黔、渝毗連的武陵山區。
土家族是五胡與武陵山區的原住民百越民族融合後形成的,以五胡中的羌氐為主導,摻雜阿爾泰、百越文化元素的混血民族,在唐朝後期基本成型。
土家族屬於藏緬民族,歷史上封建經濟從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發展,清朝雍正(1723~1735)年間「改土歸流」後,逐漸過渡到地主經濟。新中國成立前社會經濟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社會改革,與苗族聯合建立了2個自治州。1957年1月3日中央統戰部代表中共中央發出文件,正式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大多數人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很早就開始使用漢語、漢文,只有少數偏遠聚居地還完整地保留著土家語。本民族無文字,現使用解放後的拉丁土家文;通用漢文。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織綉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
⑦ 幫我介紹一下土家族的起源和歷史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畢基卡」(「畢茲」之意,待考,「卡」是「家」或「人」的意思),稱與其相鄰的苗族為「白卡」,漢族為「帕卡」。漢語稱為「土家」。「土家」是漢族進入後逐步形成的與「客家」相對應的稱謂。土家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族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稱謂與表現。
土家族族源,尚無定論,目前處於諸說並存,其主要來源仍有以下幾說:一說是古代巴人後裔。認為土家族的自稱與歷史上巴人活動的有些地名讀音相近,巴人崇虎與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與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二說是土著先民的後裔。認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來源之一。從龍山裡耶、大庸古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遺址證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類活動,很多土家語地名至今猶存,說明這些地方最早應該是土家族先民開辟和居住的。三說是唐代中葉由貴州遷入的烏蠻的一部分。認為貴州境內稱為「比躋」或「比際」的人與土家族自稱相同,而中唐以後,「越嶲」一帶烏蠻入侵貴州,征服了當地一部分土著,就是白羅羅稱謂的起源,一部分與他們長期斗爭,最後被迫遷入湘西和雲南,而土家族與彝族在語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處,進而認為土家族是烏蠻的一支。四說是來自江西彭氏的後裔。認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領的江西彭氏子孫及百藝工匠入主湘西後,披荊斬棘,開拓疆土,統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諸說雖不完全一致,但有一點認識是統一的,這就是發展到唐代末五代後,土家族已逐步形成為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開始形成為一個單一的民族。
土家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善於吸收先進文化的民族。歷史上由於接觸漢族較早,受漢文化影響較大,這為自身的發展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同時,在反封建壓迫、反對外國侵略、保衛祖國領土的斗爭中,土家族人民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自唐末農民起義後,「溪州蠻酋」相繼而起,溪州彭士愁自署刺史後,勢力日趨強大,割據地區不斷擴大,除管轄上、中、下溪州外,還管轄龍賜、天賜、忠順、保靜、感化、永順、安、遠、新、洽等20個州地,不斷與楚爭雄,多次進犯楚地。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秋,彭士愁舉兵攻打辰州、澧州時,楚王派兵反擊,經過數次戰斗,彭士愁節節敗退,後經過談判,雙方締結盟約,鑄銅柱立於溪州會溪。溪州之戰後,彭雖在軍事上失利,但其政治地位和管轄地域卻得到了楚的確認。楚王馬希范仍授彭士愁為溪州刺史,繼續管轄溪、錦、獎州,使其取得合法地位和領地,為彭氏在湘西維系八百餘年統治奠定了基礎。這使土家族地區在政治上獲得長期的穩定,在經濟上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五代時,土家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並喜漁獵,不事商賈。生產時,耕作粗放,伐木燒畲,火耕水薅,不施肥,不灌溉,農業產量極低。這時已有階級分化,封建領主是最大的統治階級。他們佔有大量土地,廣大農民則淪為農奴,受到封建領主的壓迫剝削。
唐宋時期,土家族地區手工業和副業有了一定的發展,除採茶、取蠟、煉硃砂水銀、采葯較為突出,這些手工產品,多作貢品,供統治者向朝廷納貢之用,並取得朝廷可觀的「回賜」,即不少的食鹽、絲綢、服飾以及金銀貨幣等,這種官方貿易形式使上下統治者受益不少,農民一無所得。但這種「貢賜」關系,客觀上又保持了地區政治穩定,促進各地經濟技術的交流。明末清初,土家族農民大量使用從漢族地區輸入的各種先進農具,如鐵犁、鐵耙、鐵鐮等,還學會了製造使用「蜈蚣車」、「沖筒」、「水磨」、「水碓」、「水碾」等。在漢族地區經濟影響下,土家族地區出現了土地買賣,封建領主經濟逐步向封建地主經濟轉化。但由於漢族商人和農民的大量遷入,新興地主階級的出現,廣大農民不但受各種形式的地租剝削,還受到各種差役和苛捐雜稅的剝削,生活苦不堪言。
清雍正年間,在土家族地區實行的「改土歸流」是一次政治經濟制度的大變革,廢除了土司制度,實行流官制度,客觀上推動了土家族地區政治、經濟的大發展。在政治上,打破了元明以「蠻不出境,漢不入洞」的禁令,這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有利於各民族的相互交往;在經濟上,隨著土司剝削制度的廢除,廣大農民擺脫了封建領主的人生依附關系,成為自由農民,並擁有自己開墾的土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此同時,漢族農民和商人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工具,特別是百藝工匠人員進入土家地區後,使一些城鎮逐步建立和壯大,促進了土家地區手工業的起步和發展,如紡織、木雕、刻畫、鑄造、金工和采礦等。「改土歸流」後,土家地區的商業貿易空前活躍,貨暢出流,購銷兩旺,各州、府、縣及交通要道集鎮已成為百貨營集的重要市場。有的產品,如鹽業已設專店,分銷川鹽和淮鹽。商品經濟的發展又促進了土家族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相應改善。
土家族在近現代愛國斗爭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鴉片戰爭時,清朝副將鶴峰土家族陳連升與其子陳鵬,率領600多名楚兵與從海路來犯的侵略軍奮戰,不幸以身殉國。八國聯軍攻陷大沽口之時,湘西輪州土家羅榮光任總兵,他嚴詞拒絕敵軍的脅迫,身先士卒,在激戰中犧牲。溫朝鍾、黃玉山等人曾組織「川鄂湘黔鐵血聯英會」,發動起義震撼清廷。至今,土家農民薅草唱的田歌仍在歌頌他們的革命精神。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土家與苗、漢等各族人民一起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革命活動。少年英雄李慶成,帶領土家兒童搞新文化運動,不幸被捕犧牲。1937-1945年間,不少土家兒女隨紅軍北上抗日,在川鄂邊區的游擊戰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土家族是一個勇敢,富於愛國傳統的民族。
⑧ 土家族的起源
土家族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說為巴人後裔;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一部;甚至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後)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還有人認為是漢人戍邊將士和土著女子的後代。根據復旦大學對土家族父系基因抽查結果顯示,土家族父系血統以阿爾泰血統為最,約佔28%(大致為匈奴和鮮卑等民族);其次為百越25%;作為土家語言文化主體來源的藏日緬反而在三大來源中位居第三,佔21%(羌氐);除此之外還有漢14%、苗瑤7%以及印歐5%(應當為五胡中的羯族和月氏人)。通過史籍記載(土家族於唐朝後期才正式出現於史籍中)、語言學研究(土家語中的阿爾泰元素)、此次的父系基因結果以及土家族自身史詩記載,大致上可知,土家族是五胡與武陵山區的原住民百越民族融合後形成的,以五胡中的羌氐為主導,摻雜阿爾泰、百越文化元素的混血民族,在唐朝後期基本成型。盡管如此,土家族仍然是藏緬民族,藏緬文化才是畢基文化的核心,與和族、緬甸族(緬族)、藏族、彝族、曼尼普爾族、克倫族、若開族、景頗族(克欽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珞巴族、納西族、羌族、拉祜族、普米族、基諾族、門巴族等均為兄弟民族,較早來到東亞的藏日緬民族一員,從而否定了以上各假說。
⑨ 土家族的歷史由來
古巴國人遺民、古庸國人遺民、古楚荊湘地區的遺民是土家族的早最的雛形,這些國家滅亡後,子民還是在這個區域生活。由於湘西、鄂西、巴東是離中原最近的山區,中原漢族一遇戰亂就遷徙,一部份南遷,另一部份就進入了這一山區生活。
土家人是古國遺民,不會像苗人那樣拒絕容納漢人,所以土家族與外來的漢人大量的混血融合,早期是融合中原、燕趙、關中逃難過來的北方漢人,元明清時融合安徽、江西移民過來的南方漢人,並且融合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居住在與苗族相鄰地方的土家人又會有點苗化。
土家族語言是古巴國土話,土家人因為很早就和漢族融合,所以大部份土家人在漢代就說起了漢語,明清時說起了西南官話,也有極個別的土家人生話在極度閉塞的深山苗區,不與外界漢人聯系,也不與漢族融合,甚至都不與漢化後的土家人通婚,所以還是保留了古巴國語言。
土家族在融合時保留了當地的巴楚文化基因,又有一點苗人的風格,山區閉塞貧瘠。因常起戰事,所以勇武好戰,生活風氣也有些粗鄙,民俗即獨特又多元,常被山外的漢人誤稱「土蠻」。由於土家人的服飾與客家人十分相似(除了頭飾),所以苗族也一直認為土家族是客人。
我父母都是土家族,父親的祖上是清朝時江西吉安移民過來的漢人,母親的祖上是明朝時安徽合肥過來戍邊的漢人軍戶,家裡都有族譜可查。漢族英雄冉閔的後人現在也是土家族。幾乎所有的土家族人都有漢姓,只要家裡有族譜的都可以查到漢人祖先,所以土家族幾乎999.99%是純漢人。因為巴國人與漢人血統完全一樣,同祖不同支,語言有區別,庸國楚國就更是漢人了。
說土家人是一支具有巴楚苗風的漢族山民支系也是沒錯的,DNA的分子學的檢測和人類學家,歷史學家都支持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