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發展歷史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於1993 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於1999年獲准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 600000 ),這是中國銀行業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截至2009年6月底,注冊資本金達79.3億元,良好的業績和誠信經營的聲譽使浦發銀行業已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中一家備受關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
建行以來,秉承「篤守誠信、創造卓越」的經營理念,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積極探索和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為把上海盡早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服務,促進和支持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業務發展迅速,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經營實力不斷增強,在海內外已具備一定的影響。
根據2007年核心資本排名,公司2008年7月獲評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1000強銀行排名第176位,比前年提前了15位排名;2008年6月公司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市值500強企業第422位。公司還被國際評級研究機構 RepuTex(崇德)評為「中國十佳可持續發展企業」,被中國扶貧基金會評選為「2008中國民生行動先鋒」。在中國信息協會、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聯合主辦的2007-2008中國最佳客戶服務評選中,公司95528客戶服務中心榮獲「2007-2008中國最佳客戶服務中心獎」。公司在《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07年度中國最佳銀行評選」中榮膺「2007最佳企業夥伴銀行」獎項。由中國《金融時報》主辦的「2008中國最佳金融機構排行榜」中榮膺「最佳風險控制銀行」和「最具成長性銀行」;由《首席財務官》雜志社主辦「2008年度中國CFO最信賴的銀行評選」中榮獲「最佳公司金融品牌獎」、「最佳投行業務獎」和「最佳貿易金融獎」。2008年12月,我行被《21世紀經濟報道》的「2008年亞洲銀行競爭力排名」中名列綜合競爭力15強。
我行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同業拆借、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提供保管箱服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匯兌換;國際結算;同業外匯拆借;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自營外匯買賣;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離岸銀行業務;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託管業務;經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經營的其他業務。
截止到 2008年底,全行總資產規模已達13094.25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9472.94億元人民幣,本外幣貸款余額6975.65億元人民幣,實現稅後利潤125.16億元人民幣,並在上海、杭州、寧波、南京、北京、溫州、蘇州、重慶、廣州、深圳、昆明、蕪湖、天津、鄭州、大連、濟南、成都、西安、沈陽、武漢、青島、太原、長沙、哈爾濱、南昌、南寧、烏魯木齊、長春、呼和浩特、合肥、蘭州、石家莊等地設立了開設了32家分行,機構網點總數增至491家,並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
Ⅱ 上海浦東的歷史 (最好有圖片)
浦東新區位於上海市東部,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地帶的中點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處,緊靠基礎雄厚的上海市區、北倚物豐人傑的長江三角洲、面對浩瀚無垠的太平洋,年平均氣溫16.2℃,一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從此浦東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在19年的發展歷程中,浦東新區堅持勇於創新、求真務實的精神,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以國際化思路結合本地特色探索城市發展新模式,高起點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高標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化服務業,打造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城區,努力建設成為國際區域性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短短19年間浦東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從阡陌農田到高樓林立、從冷僻鄉間到繁榮市區,成為世界矚目的「東方明珠」,被譽為「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2009年4月24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為這一國家戰略拓展空間、增強動力,更好地發揮浦東在上海加快推進「四個率先」中的示範帶動作用、在加快建設「四個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以此為起點,浦東開發開放進入了二次創業的新階段。南匯劃入浦東後,浦東新區區域面積達到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2萬人,均占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2008年合並後的生產總值3676億元,占上海市的26.8%;0.8:47.4:51.8的三次產業結構初步形成了以現代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格局。在新浦東區域內,集聚了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外高橋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洋山保稅港區等5個國家級開發區以及國家級的臨港裝備產業基地,集聚了先進製造業、臨港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現代產業要素。浦東是上海重要交通樞紐,在100多公里的江海岸線上布局了洋山深水港、浦東國際機場和外高橋港區等重大功能性樞紐,先進的國際物流港口,航空運輸、鐵路軌道運輸、城際高速路共同建構水、陸、空三位一體的交通體系,使浦東距世界僅「一步之遙」。浦江大橋、海底隧道、磁懸浮列車、地鐵線路織成密集的交通網路,將浦東與全國、與世界更緊密地融合為一體。伴隨著浦東經濟的高速增長,新浦東的生態環境建設得到極大改善,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區」、「國家衛生城區」、「國家環保模範城區」和「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浦東堅持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努力建設成為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環境良好的生態城區。浦東正日益成長為一個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一個彰顯海派文化的大市場,一個具有文化發展潛力和前景的新城區。19年來,浦東先後興建了一批有相當知名度的文化設施和旅遊景點,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科技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海洋水族館、東方藝術中心、臨港滴水湖等正成為豐富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改善了浦東綜合發展環境和生活環境,提高了浦東的城市文明程度,各方賓朋紛至沓來。2010年,有著150多年歷史的經濟文化與科技領域的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浦東是世博會主場館的所在地。這一全球盛會是浦東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並向世界展示改革開放成果的重要契機,也將給浦東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必對浦東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世博會將使浦東開發開放又一次站在世界的平台上。以南匯區劃入浦東新區為標志,浦東開發開放進入二次創業新階段。浦東開發開放二次創業,處處凸顯浦東新的使命、新的作為、新的突破、新的跨越。浦東將弘揚只爭朝夕、勇立潮頭、崇尚科學、開放包容的二次創業精神,圍繞建設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的戰略定位,在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環境優勢、創新優勢和樞紐功能、服務功能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四個中心」的核心區、綜合改革的試驗區、開放和諧的生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態區,用10年左右的努力拚搏,到2020年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之際,在優化結構、提升功能、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市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使浦東努力成為聯系國內外經濟的重要樞紐。區人民政府駐世紀大道2001號。郵編:200135。行政區劃代碼:310115。區號:021。拼音:PudongXinqu,英譯:PuDongNewArea。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浦東新區現轄13個街道、25個鎮及1個自然保護區:濰坊新村街道、陸家嘴街道、周家渡街道、塘橋街道、上鋼新村街道、南碼頭路街道、滬東新村街道、金楊新村街道、洋涇街道、浦興路街道、東明路街道、花木街道、申港街道、川沙新鎮、高橋鎮、北蔡鎮、合慶鎮、唐鎮、曹路鎮、金橋鎮、高行鎮、高東鎮、張江鎮、三林鎮、惠南鎮、康橋鎮、周浦鎮、航頭鎮、新場鎮、宣橋鎮、六灶鎮、祝橋鎮、大團鎮、老港鎮、書院鎮、萬祥鎮、泥城鎮、蘆潮港鎮和九段沙自然保護區。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浦東新區(不含原南匯區部分)舊稱川沙。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751年屬華亭縣。1292年歸屬於上海縣。1725年後分隸南匯和上海縣。1810年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1911年辛亥革命時改廳為川沙縣,直隸江蘇省。1958年改屬上海市管轄。1984年將塘橋、陸家嘴、洋涇一帶劃歸黃浦區,把周家渡至楊思等沿江地區劃歸南市區。1990年4月18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的黃浦江以東部分,南市區的黃浦江以東部分(周家渡街道、塘橋街道、南碼頭街道、上鋼新村街道及楊思鎮),楊浦區的黃浦江以南部分(楊高中路—龍東公路—迎賓大道一帶、東昌路街道、歇浦路街道及欽洋鎮)。[2]2000年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同時,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浦東新區政協又相繼成立。2005年浦東迎來成立開發開放十五周年。2005年6月國務院辦公會議批准浦東新區為中國第一個綜合改革示範區。2009年4月24日,國務院(國函[2009]52號)批復同意撤銷南匯區,將南匯區行政區域整體並入浦東新區。
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1980年10月3日,《解放日報》頭版發表文章《十個第一和五個倒數第一說明了什麼?》:工業總產昔日浦東
值佔全國八分之一強,全國第一;出口總產值佔全國四分之一強,其中本市產品佔60%,創匯之多,居全國第一位;財政收入佔全國總收入的六分之一,上繳國家稅利佔中央財政支出三分之一,上繳之多,居全國第一位……;但上海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人均道路面積最少、缺房戶比重最高……一石激起千層浪,這篇報道在上海引起強烈反響,上上下下對改造上海、振興上海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尋找上海新的發展方向,從80年代開始,上海從東進(浦東)、南下(以金山石化為核心的南部),北上(江灣、吳淞和寶山一帶)等三個不同的方向,展開深入研究,80年代中期,時任上海市市長汪道涵率先提出開發浦東,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贊同,上海的思路開始集中到了東進上面,開發浦東成為大家的共識,而且思路從最初考慮把浦東作為上海中心城區第二產業的擴散地,轉移到了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上來。今日浦東
1990年3月28日至4月7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姚依林帶隊,對浦東進行專題調研,並迅速形成《關於上海浦東開發幾個問題的匯報提綱》。僅11天後的4月18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即在上海大眾汽車投產儀式上宣布:中國政府決定開發開放浦東。隨後,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戰略部署,制定了「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開發方針。
希望幫到你~~
Ⅲ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歷史發展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簡稱浦發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於1993 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國有控股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經中國人民銀行銀復(1992)350號文批准,1992年10月由上海市財政局、 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上海久事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寶山鋼鐵總廠、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上菱冰箱總廠、上海航空公司、中紡機股份有限公司、閔行聯合發展有限公司、錦江(集團)聯營公司、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外高橋保稅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總廠、金橋出口加工區開發公司、上海申實公司、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鐵路局等18家單位作為發起人, 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1992年10月19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法人營業執照,1993年1月9日正式開業,注冊資本金為10億元人民幣。
1996年本行第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通過增資擴股10億元人民幣的決議,1997 年本行遵照人民銀行的要求,按照《公司法》、《商業銀行法》、《關於向金融機構投資入股的暫行規定》等法規規定的程序及股東資格條件進行了增資擴股工作。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以銀復[1997]368號文《關於核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注冊資本的批復》,核准本行注冊資本金由10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0.1億元人民幣。經1999年9月23日發行公眾股40000萬股(其中向投資基金配售8000萬股)後,公司總股本達241000萬股。其公眾股32000萬股於1999年11月10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於1999年獲准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簡稱:浦發銀行;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現注冊資本186.53億元。
2010年3月10日中國移動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移動已於浦發銀行簽訂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定,廣東移動有條件同意以人民幣398億元收購浦發銀行22.1億新股。交易完成後,中國移動將通過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移動持有浦發銀行20%股權,並成為浦發銀行第二大股東。
截止2010年末,公司總資產約為21,914.11億元,比2009年底增加5,686.93億元,增長35.05%;本外幣貸款余額為11,464.89億元,比2009年底增加2,176.35億元,增幅23.43%。公司負債總額20,681.31億元,其中,本外幣存款余額為16,386.80億元,比2009年底增加3,433.37億元,增幅26.51%,存款余額在股份制銀行中位居上游水平。期末人民幣和外幣存貸比分別為69.76%和78.17%,嚴格控制在監管標准之內。
2010年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為498.56億元,比2009年增加130.32億元,增長35.39%;實現稅前利潤252.81億元,比2009年增加79.85億元,增長46.17%;稅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1.77億元,比2009年增加59.61億元,增長45.10%。報告期內公司存貸款規模穩步擴張、凈息差逐步提升、中間業務收入顯著增加、成本費用有效控制以及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是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隨著公司盈利的提升,2010年公司平均資產利潤率(ROA)為1.01%,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11個百分點;由於公司2010年10月通過定向增發方式及時補充了資本,凈資產收益率有所攤薄,2010年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23.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9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努力控制各類成本開支,報告期公司成本收入比率為33.06%,較上年全年的35.99%繼續下降2.93個百分點。
2010年公司信貸業務發展以及資產質量情況較為平穩,資產保全工作持續穩步推進,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截止報告期末,按五級分類口徑統計,公司後三類不良貸款余額為58.80億元,比09年底減少15.8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51%,較2009年末下降0.2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的准備金覆蓋率達到380.56%,比09年末提升了134.63個百分點,公司不良貸款比例、准備金覆蓋率在國內同行業中都處於領先地位。
2010年公司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資本得到進一步充實,期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1,229.96億元,比09年底增加了81.00%;加權風險資產為12,783.61億元,比09年底增加3,346.56億元,增長35.46%,核心資本充足率由上年末的6.90%上升至9.37%,資本充足率從上年末的10.34%上升至12.02%。
浦發矽谷銀行於2011年10月獲得中國銀監會批准籌建,並於2012年6月通過驗收。原浦發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傅建華先生出任浦發矽谷銀行董事長,而行長則由美國矽谷銀行現任董事長魏高思(Ken Wilcox)先生親自擔任。
2012年8月15日,中國第一家專注於服務科技創新產業的合資銀行——浦發矽谷銀行在上海成立。兩大股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矽谷銀行有限公司,分別持有50%的股權。這是自1997年以來第一家獲得批準的合資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13年1月8日發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成立20周年熊貓加字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截至2014年11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在上海、北京、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深圳、昆明、大連、濟南、成都、沈陽、西安、武漢、鄭州、太原、長沙、哈爾濱、青島、寧波、蘇州、南昌、溫州、蕪湖、南寧、烏魯木齊、合肥、長春、呼和浩特、石家莊、福州、貴陽、蘭州、廈門、西寧、海口、銀川、上海自貿區等地設立了38家一級分行,在淮南、蚌埠、遵義、南通、無錫、徐州、泰州、淮安、鹽城、嘉興、紹興、晉中、金華、長治、運城、東莞、郴州、佛山、中山、洛陽、許昌、開封、鞍山、濰坊、臨沂、濟寧、東營、內江、德陽、榆林、煙台、贛州、安慶、邯鄲、揚州、泉州、喀什、葫蘆島、荊州、鄂爾多斯、連雲港、安陽、阿克蘇、朔州、舟山、齊齊哈爾、漳州、襄陽、江門、鐵嶺、荊州、荊門、宜昌、等地設立了51家二級分行,在常州、鎮江、湖州、衢州、義烏、惠州、玉溪、曲靖、新鄉、忻州、淄博、綿陽、樂山、遼陽、寶雞、株洲、台州、九江、麗水、馬鞍山、桂林、銅陵、庫車、包頭等地設立了24家一級支行,另在香港設有1家境外分行,共820多家分支機構。
2015年9月11日,浦發銀行與舟山市人民政府簽定戰略合作協議,浦發銀行海洋經濟金融服務中心(舟山)同時宣告成立。這也是浦發銀行在國家級新區設立的首家海洋經濟專營機構,也是繼青島之後再次助力海洋經濟,精準支持當地實體經濟發展。
Ⅳ 上海的發展歷史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
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6340.5平方公里,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
1960年1月,撤消邑廟、蓬萊設立南市區,有12個區和11個縣。
共18張
中華民國至今的上海地圖
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屬上海市。
1961年上海市轄12區、10縣。1962年嵊泗又劃歸浙江省。
1964年,撤消閔行區與吳淞區,此後上海保持了10個區和10個縣不變達10餘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
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
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
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並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
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10個鄉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積697平方公里。[18]
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
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
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
Ⅳ 上海的發展史
上海的歷史變遷 幾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縣,稱為華亭縣;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黃浦外灘為停靠碼頭,河西岸於是逐漸出現一座城市取代青龍鎮,成為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南宋時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這里商船雲集,熱鬧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設立行政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起了第一座廠。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設立上海海關,一個國際性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通商口岸,隧進一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業和交通運輸。同時,民族工商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遊,曾通過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崑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劃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
Ⅵ 浦東的過去與歷史
南北朝時梁大同元年(535年),隸屬於崑山縣信義郡。唐天寶十年(751年),立華亭縣後,為華亭和崑山縣東境的海濱之地。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析崑山東境立嘉定縣後,分屬華亭、嘉定2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華亭縣東北部分立上海縣,分屬上海、嘉定2縣。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上海縣析東南部立南匯縣,嘉定縣析東境地區立寶山縣,此時分屬上海、南匯和寶山3縣轄地。嘉慶十五年(1810年),由上海、南匯兩縣析設川沙撫民廳。
辛亥革命(1911年)時,改川沙廳為川沙縣,直隸江蘇省。民國十六年(1927年),成立上海特別市後,南起楊思北至高橋的沿黃浦江地區劃歸上海特別市。
1950年,南匯縣北部地區(29個鄉)劃入川沙縣,此時為上海三區(楊思、洋涇、高橋)2縣(川沙、上海)所管。1952年,從楊思、洋涇區劃出沿江一帶設東昌區。
1956年,楊思、洋涇、高橋3區合並成東郊區。1958年,東郊、東昌2區合並成立浦東縣;同年,上海、川沙2縣由江蘇省劃歸上海市,這時即為上海市的浦東、川沙、上海3縣之地。
1958年8月,浦東縣下設耀華、艾鎮、嚴橋、孔橋、涇南、二塘、海濱、凌橋、金橋、陸行、張橋、東溝、高東、高南15個鄉和高廟、塘橋、周家渡3個街道。浦東首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得到確認。
南匯、浦東沿江區域行政變遷圖1961年,浦東縣撤銷建制,其農村地區劃歸川沙縣,並將沿黃浦江邊的高廟地區劃歸楊浦區。
1984年,再將沿黃浦江的塘橋、陸家嘴、洋涇一帶劃歸黃浦區,把周家渡至楊思等沿江地區劃歸南市區。此時,除沿江地區由上海市的南市、黃浦、楊浦3區管轄外。
其他地區仍隸屬川沙縣、上海縣(1992年上海縣與閔行區合並成立閔行區)。1990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開發浦東。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
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正式成立(黨工委和管委會)。
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2009年5月,國務院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並入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駐花木街道世紀大道2001號。2018年5月,浦東新區大力支持農業領域創業創新。
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基地和孫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依託,營造農業農村創業創新深厚氛圍,農業領域現有3個科技部「星創天地」,1個市級眾創空間。扶持5家農業企業在新三板上市。
(6)浦東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28年來,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浦東,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批准浦東進行全國首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按照國務院批準的總體方案。
著力推進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等領域的制度創新。自貿試驗區建設5年來,累計總結了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分領域、分層次在全國進行了復制推廣。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目標開啟新征程。浦東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全力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努力把浦東建設成為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承載區,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標桿。
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浦東圖書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先後投入使用,豐富了浦東市民的文化生活。
成功復評全國文明城區,上圖東館、上博東館、世博文化公園等一批重大文化設施開工。設立新區宣傳文化發展基金和文化創意(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舉辦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采購大會等重要活動。2017年浦東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1056.03億元,增長19.9%。
Ⅶ 浦東時報的發展歷史
2008年6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復同意創辦《浦東時報》,並設立出版單位——浦東時報社。
11月11日:浦東時報社舉行揭牌暨《浦東時報》首發儀式。
2009年5月:《浦東時報》獲「上海市編校質量檢查優秀報紙」稱號 2009年8月6日:原《南匯報》正式停刊,南匯報社和浦東時報社(《浦東開發雜志社》)合並,共同編輯出版《浦東時報》和《浦東開發》雜志。
8月7日:首次推出「公益紅娘」範本良的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並不斷培育提升「范阿姨」公益品牌,使其成為浦東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的文明亮點。 2010年1月1日:站在浦東二次創業的新起點,策劃推出《魅力新浦東》特刊。
4月16日:出版40版紀念特刊《浦東征程》,首次採用四聯版印製方式,以1.5米巨幅畫面呈現浦東城市美景。
5月-10月: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增出《世博周刊》26期,在浦東33個城市服務站點和世博園區內提供贈閱服務,發行量逾26萬份。
5月:報社與上海市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聚焦世博·聚焦浦東」攝影大賽,並出版《魅力東方》攝影大賽作品選。
11月:由報社編輯的《在世博的日子裡——浦東184天的故事》一書正式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11月:本報榮獲上海市世博會宣傳及媒體服務指揮部社會宣傳部頒發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社會宣傳工作貢獻獎」。 2010年11月2日起:浦東時報在全市近2000家東方書報亭和郵政零售網點全面進行零售。
2011年2月:啟動浦東創評全國文明城區集中宣傳報道。至8月創評結束,《浦東時報》共推出60個版面的創評專版,8期創評專刊。
4月19日:浦東新區開發開放21周年之際,精心策劃推出52個版的《幸福浦東》特刊。
5月-7月:開展紀念建黨90周年系列宣傳報道。
5月-9月:啟動「我眼中的文明浦東」——「界龍藝術」杯浦東新區中小幼學生繪畫大賽。
7月:《浦東時報》數字報登陸《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
7月29日:首次創辦《浦東時報》豪華月末版《樂活浦東》。
7月30日:「浦東時報首屆讀者節」啟動。
8月9日:推出24版「文明浦東」珍藏版特刊。
8月:報社被評為2009-2010年度上海市市級文明單位。 2012年【轉型改版反響良好】在區委和區委宣傳部的直接指導和大力推動下,《浦東時報》從2012年1月3日起,開始轉型發展的嘗試,這次嘗試的關鍵詞是:增期、轉型、改版。增期,即由以前的周二刊,增至周三刊;轉型,即由社區報向財經報方向轉型;改版,即由四開小報改為對開瘦報。
4月10日:在看到社會各界反應的《反饋報告》時,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批示對《浦東時報》表示祝賀,並要求《浦東時報》「再接再厲,創出時報特色。
【開拓京津地區發行】2012年,本報專程赴北京推動2013年在北京、天津等地區的首次訂閱發行工作。在北京發行近1500份,在天津超過800份,取得了新突破。
【推出重點宣傳報道活動特刊】2012年,《浦東時報》相繼推出重點宣傳報道活動特刊,受到各方好評。
4月17日:推出《長三角市長論壇》,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作出批示:「本期《時報》是體現水準的。特刊內容和表現形式富有特色。望繼續努力,打造更多精彩。
4月19日:浦東時報推出「紀念浦東開發開放22周年特刊」,以「浦東:創新驅動策源地」為主題,分別報道了「4+3「重點區域:陸家嘴、張江、綜保區、金橋、世博園區、南匯新城、迪士尼。
【黨的「十八大」系列宣傳報道】2012年,圍繞黨的「十八大」,推出「科學人才觀引領浦東新跨越」、「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創新先鋒」等喜迎十八大宣傳欄目和「喜迎十八大 科學發展十年路」街鎮、園區特刊,對浦東的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進行深度報道。
【夏令熱線】2012年7、8兩個月,浦東時報開設「夏令熱線」,協助解決市民夏日裡的急、難、愁問題。
【《浦東開發》雜志創刊20周年】雜志第一期推出《20年,我們記錄浦東見證浦東》特稿,回顧了20年雜志與浦東開發一同走過的歷史,並請趙啟正談《我們如何傳承浦東開發文化》,共同展望浦東未來。
【獲獎榮譽】2012年,浦東時報7件作品榮獲上海市區縣報好新聞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1人榮獲區縣報「十佳好新聞工作者」,1人榮獲2012年度上海市區縣報好新聞評選責任人優秀獎。「相約范阿姨」項目榮獲上海市優秀品牌活動社會貢獻獎。報社還榮獲浦東文化藝術節「特別貢獻獎」。 2013年3月3日:浦東新區文明辦、志願者協會共同主辦的「尋找雷鋒style」微博接力大行動在浦東八佰伴商業廣場啟動。
3月12日:在在上海科技館旁的砂岩廣場香樟林內,來自仁恆置地的業主、大別山小學的孩子們以及《浦東時報》熱心讀者代表,為100餘棵香樟樹掛上了認養牌
3月23日:由浦東新區總工會和浦東時報社聯合發起,和記黃埔地產御沁園、周浦鎮、範本良公益紅娘工作室協辦的「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童年」大型動漫主題白領交友派對在張家浜「派對新天地」內舉行。
4月18日 :出版特刊《浦東的基因密碼:創新 創新》,紀念浦東開發開放23周年,講述浦東在經濟、社會、文化、科技各個領域的創新故事。
4月19日: 出版特刊《眼界》,用直接感受中國其他改革開放先行區的方式,找到那些經驗和過程對浦東的觀照,找到那些努力和嘗試對浦東的啟示。
4月20日:2013年上海車展在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5月22日:浦東時報公眾微信平台正式上線。
5月30日:2013「美麗浦東」攝影大賽徵稿正式開始至14年1月28日刊登出獲獎名單。
7月5日:高行鎮第七屆讀書節拉開帷幕。
7月16日:愛知書店借閱點浦東時報站啟動儀式在《浦東時報》社舉行。
8月24日:由浦東時報社與上海慈善基金會浦東分會合辦的「集善地」公益集市首次在啟動。
9月30日: 出版特刊《號外》,用12個版面重點聚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事件。
10月19、20日:浦東時報圓夢基金與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浦東分會共同舉辦的公益集市「集善地」的第二場活動在浦東聯洋廣場成功舉辦。
11月7日:2013年中國圖書館年會在浦東開幕。作為中國圖書館界最高層次、最大規模的行業盛會,本屆年會以「書香中國——閱讀引領未來」為主題,旨在倡導「全民閱讀」理念,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為推動「書香中國」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Ⅷ 上海的發展歷程,浦東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普通一步步發展的 他其實 因為上海他成為 它是沿海城市 然後隨著 嗯 經濟特區的開放 所以說 它的發展過程也是比較曲折的
Ⅸ 浦東快速發展的歷史原因
改革開放 政府支持 自身優勢
你問這問題性質就跟深圳是怎麼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