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外灘歷史意義

外灘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6 02:34:23

1. 外灘的命名理由

簡單的說,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緊鎖的國門被殖民者洋炮轟開了,上海也被迫辟為商埠。從那時起,各式各樣的西洋式建築隨著殖民者的「搶灘」而紛紛聳立,至本世紀30年代初,上海已從海濱小邑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於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築格調是那麼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著52幢風格各異的建築,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雲集於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築。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瞭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為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櫃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裡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築建於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築,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築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築。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築是上海海關大樓,為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築,建於1927年,為當今世界所罕凶。大樓上面的大鍾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鍾奏響一段短曲,鍾聲悠揚深沉,聲聞10里。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於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後,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為「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志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於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築,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牆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築,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了解這些建築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於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後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搶占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占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戶,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徵,也是中外遊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於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為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灘作為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於外灘一帶,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上海旅遊觀光的標志性景觀。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濱江大道頗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綠化於一體,而且早晨是人們習文練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國內外旅遊者觀光游覽的天地,晚上則是對情侶談情說愛的理想場所,聽說有許多外國朋友都慕名前來體驗生活呢。

各位來賓,漫步在新外灘觀光區,您是否感覺到,新外灘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熱鬧繁華中透出濃郁的藝術氣息。大家請看:在延安東路外灘設置主題為「為了明天」的藝術景觀,以6根圓柱相擁抱,與具有80多年歷史的氣象信號台相組合成為一組對景。海關大樓與電子瀑布鍾也是頗有新意的對景。電子瀑布鍾呈階梯式,長27米,高3.5米,設10全台階。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電腦控制,約有1000多個噴頭水柱組成各種顏色的阿拉伯數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麼的遙遠,雙是多麼的親近。觀光區名副其實地成了一條容納百川,兼容並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風景線。

漫步外灘,我們不知不覺已進入了黃浦公園。提到這個公園,每個中國人都忘不了昔日外國列強掛在公園門口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那塊臭名昭著的牌子,讓當時的中國人民蒙受了極大的恥辱!如今,看眼前那60米高的上海人民英俊紀念塔,矗立在面臨水之處。威武壯觀的三柱黃崗岩塔體彷彿在告訴人們,民永遠緬懷從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和解放戰爭以來,為洗刷民族恥辱,為上海的革命事業而獻身的英雄們。

黃浦公園面對的就是聞名海內外的黃浦江。「月上黃龍浦水黃」,十分生動地描繪了黃浦江水的顏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它發源於無錫太湖,是上海境內最長、最寬、最深的一條河流,全長114公里;平均寬度400米,深7至9米。它的原名叫東江,又有春申江,黃歇江等別稱。相傳在2000多年以前,上海當時屬楚,那時楚國有位大將叫黃歇,他很有治國才能,被楚王任命為宰相,並封為「奉申君」,管轄上海這塊土地。由於當時東江上游淤塞,,他就帶領上海人民進行疏浚,並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農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後人為了紀念黃歇的功績,就把東江改稱為「春申江」和「黃歇浦」,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定名為「黃浦江」。

黃浦江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浦東,另一個叫浦西。新中國誕生以前,她們一家子深受三座大山壓迫,母親河身上停泊著的盡是外的軍艦和商船,「兩個孩子」也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跳黃浦」我句上海人的口頭禪,就是指舊社會實在無法活下去的老百姓,到這兒來投江自盡。

遠眺對岸,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浦西外灘遙遙相望,其功能為金融、貿易和對外服務,它將是新上海的核心與象徵。「東外灘」濱江大道,總長2500米,集旅遊、觀光和娛樂等為一體,沿道設有6個頗具特色的廣場。雖然現在只聞到隆隆的打樁聲,但聲聲入耳,是五線譜上最華麗的樂章,預報著外灘更美好的未來。

2. 外灘是什麼

是一個地名。

外灘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灘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上海辟為商埠以後,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雲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

天津也有外灘,稱為天津塘沽外灘。海河外灘公園是天津市於2003年綜合開發海河的龍頭工程,外灘高水平設計,高質量建設,是塘沽城市建設的一大手筆。於2003年2月開工,當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是集休閑、娛樂、購物、上鏡、美食於一體的景觀區,是天津濱海地區最大的休閑廣場。

(2)外灘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天津塘沽外灘,既有氣勢魂雄的建築架構,又有小巧別致的多組建築小品,這一切無不體現了設計者們的精心構思和高超技藝。漫步在海河外灘,可謂景中有景,景外有景、移步換景,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外灘的迷人夜景。

入夜,景觀效果燈,固定地面燈,移動掃射燈,建築裝飾燈,街面廣告燈,船上流動燈……萬盞燈火齊明,天上繁星,地上燈火,水面倒影,波光漣漣,燈、光、水、電高科技組合構成絢爛多姿的繁華燈光世界,其豐富的色彩和燈光變換令人目不暇接,如入仙境一般。

外灘坐落在海河「U」字形轉彎處,水面寬闊,波光漣漪,景與水交融,每個景區均有水系縈繞,瀑布、流泉、湖水、沙灘。遊人曾說過「河流是城市的眼睛」。塘沽因有海河而秀美,海河因有外灘而靈動;橋與河輝映,海河大橋和即將興建的提升式大橋近在外灘兩側,高架海河之上。

借景效果明顯,其適中距離與外灘十分和諧;動與靜結合,固定的建築群體雖為靜物,其造型所反映出的內涵卻生動靈活,蓬勃張揚,水上噴泉,大橋的起上落下,周圍的高樓林立,岸上的車水馬龍,河中船舶往來穿梭,無不展現現代城市生活的節奏和韻律,似一幅城市現代市景圖陳列於海河岸邊。

3. 上海有哪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呢,稍微好玩點的

豫園和城隍廟
還有外灘那裡有很多建築不錯
是上世紀的產物了
算是有歷史意義的了
實話說上海也出現沒多久
十里洋場是風光無限
可始終沒有什麼中國自身的歷史文化積淀
更多的是傳承海外洋文化的居多

4. 外灘對上海人的意義

外灘記載著中國歷史沉浮,伴隨近代中國的發展日益變遷,作為遠東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地標,外內灘之容於上海,相當於曼哈頓之於紐約,是經濟和文化繁榮的見證,是傳承城市文明乃至民族文明的脈絡。外灘又有著西方入侵的背景,是中國人接觸西方世界的一扇窗戶,也是近代中國屈辱、苦難、飽含血淚的無字之書。

5. 上海外灘的建築特點和歷史,是什麼

上海外灘是上海租界區也是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發的起點。1843年前,這里還是黃浦江邊的一片泥灘。1844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英國人使用這塊地區作為碼頭,不久這里開設了怡和洋行等一批英資公司和美資的旗昌洋行。1848年在這里鋪築了馬路和加固了江岸。這條馬路的名稱(Bund)至今為止是西方國家對上海外灘的稱呼。

1868年今天的黃浦公園建立(當時叫外灘公園),這是上海最老的一個公園,到1928年外灘公園只對西方人開放。19世紀末開始,上海外灘漸漸成為租界區管理機構、銀行、旅館等建造它們的體面建築的地區。逐漸地租界初期在這里建立的比較矮小的建築被拆毀,新的豪華大廈起立。1928年7月1日外灘公園正式對中國人開放。到1930年代今天上海外灘的天幕基本上成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多數這些建築都被國家或城市機構使用。到20世紀80年代為止上海外灘的外貌基本沒有多少變化。80年代末開始在上海建立了許多新的摩天大樓,有些這些大樓直接建造在舊建築物的後面(比如外灘大廈),與這些新建築相比外灘的老建築顯得非常矮小,這深深地改變了外灘的相貌。過去直接在外灘江畔的碼頭全部被搬遷,江畔的防汛牆也獲得了修復和加固。此外在建造延安東路高架公路進入中山東一路的介面處時將過去客運碼頭的鍾樓整個地向南移動了約50米。在外灘的最北段蘇州河注入黃浦江處還建造了一個人民英雄紀念塔。一些大樓後來又被出租給外資或國有的企業公司。近年內關於上海外灘建築群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建議引起了一些討論。

6. 求科普,上海外灘有什麼歷史性的名人,有很大作為的,影響外灘的

杜月笙、周璇、張愛玲、李香蘭等.具體的內容請查閱網路!!

7. 上海的東方明珠它原本的意義是什麼

創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1994年10月1日建成。

塔高468米。

東方明珠遊船碼頭位於黃浦江畔、會展、歷史陳列。東方明珠塔業已成為上海的標志性建築,榮列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是集新聞發布、觀光。

東方明珠塔每年接待來自於五洲四海中外賓客280多萬人次,是集觀光、會展、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新聞中心、娛樂、遊船,建設完成時、塔座、下球體、上球體、太空艙等組成、音響與燈光等會務設施,可容納800人規模的新聞發布會或國際會議,列亞洲第一、餐飲、購物,世界第三高塔。現為亞洲第二。

1100平方米的新聞發布廳配置有最先進的同傳、背投、百舸爭流的都市情懷、廣播電視發射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文化景點,世界第四高塔。

設計者富於幻想地將11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天空中串聯至如茵的綠色草地上,而兩顆紅寶石般晶瑩奪目的巨大球體被高高托起,整個建築渾然一體。

東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徑為9米的立柱。

上海國際新聞中心坐落於巍然屹立的東方明珠塔下,佔地面積2200餘平方米,乘坐東方明珠浦江游覽船沿江暢游,即可盡情領略百業興旺。

作為全國旅遊熱點之一,東方明珠塔又以其優質服務東方明珠塔位於上海浦東,1991年7月30日動工。


相關內容

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新聞中心。

1100平方米的新聞發布廳配置有最先進的同傳,是集觀光、餐飲、遊船、會展、歷史陳列、廣播電視發射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文化景點。

東方明珠塔業已成為上海的標志性建築,榮列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作為全國旅遊熱點之一,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整個建築渾然一體,創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東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徑為9米的立柱,佔地面積2200餘平方米,乘坐東方明珠浦江游覽船沿江暢游,即可盡情領略百業興旺、塔座、下球體、上球體、太空艙等組成。

東方明珠塔每年接待來自於五洲四海中外賓客280多萬人次,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天空中串聯至如茵的綠色草地上、觀光、會展,建設完成時、百舸爭流的都市情懷,列亞洲第一。

上海國際新聞中心坐落於巍然屹立的東方明珠塔下,是集新聞發布,可容納800人規模的新聞發布會或國際會議。

東方明珠遊船碼頭位於黃浦江畔、購物、娛樂,世界第三高塔。現為亞洲第二,世界第四高塔。

設計者富於幻想地將11個大小不一,而兩顆紅寶石般晶瑩奪目的巨大球體被高高托起、背投、音響與燈光等會務設施,東方明珠塔又以其優質服務,在2001年初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東方明珠塔位於上海浦東,1991年7月30日動工。

東方明珠塔位於上海浦東,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

塔高468米,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建設完成時,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現為亞洲第二,世界

第四高塔。

設計者富於幻想地將11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天空中串聯至如茵的綠色草地上,而兩顆紅寶石般晶瑩奪目的巨大球體被高高托起,整個建築渾然一體,創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東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徑為9米的立柱、塔座、下球體、上球體、太空艙等組成。

上海國際新聞中心坐落於巍然屹立的東方明珠塔下,是集新聞發布、觀光、會展、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新聞中心。

1100平方米的新聞發布廳配置有最先進的同傳、背投、音響與燈光等會務設施,可容納800人規模的新聞發布會或國際會議。

東方明珠遊船碼頭位於黃浦江畔,佔地面積2200餘平方米,乘坐東方明珠浦江游覽船沿江暢游,即可盡情領略百業興旺、百舸爭流的都市情懷。

東方明珠塔每年接待來自於五洲四海中外賓客280多萬人次,是集觀光、餐飲、購物、娛樂、遊船、會展、歷史陳列、廣播電視發射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文化景點。

東方明珠塔業已成為上海的標志性建築,榮列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作為全國旅遊熱點之一,東方明珠塔又以其優質服務,在2001年初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

意義:

1.東方明珠塔位於上海浦東,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

塔高468米,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2.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上海的標志性文化景觀之一。

3、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發射天線桅桿長110米,具有發射9套電視和10套調頻廣播節目的能力,能夠覆蓋整個上海市及鄰近省份80公里半徑范圍內的地區,建成後大幅度地改善了收聽收視質量。

4、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浦東開發開放後第一個重點工程,僅在建成後10年內就接待了295位外國首腦,舉辦了近100次世界級重要會議和300多場大型活動,成為上海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5、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也創造了良好的旅遊經濟效益。

代表著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 TV Tower)是上海的標志性文化景觀之一,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

該建築於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上海6套無線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里。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

塔內有太空艙、旋轉餐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等景觀和設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發射天線桅桿長110米,具有發射9套電視和10套調頻廣播節目的能力,能夠覆蓋整個上海市及鄰近省份80公里半徑范圍內的地區,建成後大幅度地改善了收聽收視質量。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浦東開發開放後第一個重點工程,僅在建成後10年內就接待了295位外國首腦,舉辦了近100次世界級重要會議和300多場大型活動,成為上海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此外,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也創造了良好的旅遊經濟效益。

截至2005年,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參觀人數達2870萬人次,營業收入22.36億元。

8. 上海有哪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

東方明珠、豫園、城隍廟、一大會址、二大會址、孫中山故居、宋慶齡故居,還有南京西路那裡的老房子,現在沒人居住。

9. 外灘的歷史文化意義與價值。

高中歷史老師回答您: 背景:鴉片戰爭後,上海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內遭受外國資本主義(19世紀70年代後容稱帝國主義)的踐踏和奴役,中西文化在上海激烈碰撞交融。 它見證了近代上海(乃至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侵略,最終贏得民族解放的歷程。 應該說。上海外灘是一個不是\\「博物館」的中國近代史博物館。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0. 上海外灘歷史,要近代的,從1900之後直到現在的,謝謝

外灘是上海人最願意講述故事的地方,來上海不到外灘,就等於沒真正的上海。過去人們管上海叫上海灘,上海人認為這個灘,指的就是外灘。外灘有各式各樣的建築,也有數不清的人在外灘發了財。

1880年的外灘

而一百多年前,當第一船外國人來到上海時,他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很普通的漁村,當時的外灘也只是一條便於纖夫行走的小道。1842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野,這里的黃浦江岸也沒有任何防護設施,屬於黃浦江泛濫時的淤泥地帶。

1842年的夏天,參加鴉片戰爭的英國艦隊,終於開到了上海。由於《南京條約》的簽訂,從此,上海跟中國另外四個口岸,被迫開放。因當時住在上海的洋人常去這條纖夫行走的小道上散步,特意鋪上了煤渣,取名為黃浦灘路。

法國冒險家描述當年的外灘:"不計其數的污水溝和小河縱橫交錯,到處是墳墩。低矮骯臟的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殖民時期的外灘:美麗的"傷疤"
1928年的外灘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規定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為通商口岸。第二年,英軍上尉巴富爾作為英國派往上海的第一任領事,來到上海並做好定居准備。1843年11月7日,一艘名叫"水怪"的三桅船駛入上海,甲板上站著英軍上尉巴富爾和幾名隨員。

時有"小蘇州"之稱的上海縣城有27萬人口,大小街道60多條。上海道台宮慕久並沒有到碼頭迎接巴富爾,只是派了幾頂轎子把他們接到了道台的衙門里。正當巴富爾為租房的事大傷腦筋時,一個姓姚的商人找到了他,表示願將他在城裡的52間房租給他,這樣,巴富爾和他的四名隨員才有了安身之地。但當姚書平提出要同巴富爾獨家貿易時,卻被巴富爾一口回絕。

隨後趕到上海的英商卻沒有巴富爾那麼幸運,他們被拒之城外,只好在北門城牆外搭起簡易的茅棚。巴富爾緊緊抓住《南京條約》中"寄居……貿易通商無礙"等字眼,不斷對宮道台施加壓力,要他劃定一塊專供外國人居住的居留地,並選擇黃浦江邊的泥濘地作為租借地,這塊泥濘地便是今日的外灘。

巴富爾之所以選擇這塊800多畝的泥濘地作為租借地,一是這里東靠黃浦江,北靠蘇州河,水陸交通方便;二是外國商船兵船從長江口進入黃浦江,必須有一個停泊的地方;另外,東面的黃浦江上有英國軍艦游弋,這令他們覺得把自己的居留地放在自己軍艦的看護之下可以更安全。

1845年11月29日,在歷時兩年談判之後,宮道台與巴富爾簽訂《上海土地章程》,它規定:英商居留地,北以李家場、東以黃浦江、南以洋涇浜、西以河南路為界限,這項居留地面積為830畝。這個章程曾被侵華外國人視為上海的根本大法。

上海租界的歷史從此拉開帷幕。上海外灘成為了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當年各國的領事館大多集中在這兒。《土地章程》簽訂當年,外灘建起11所房屋,開設23家洋行。

上海外灘是上海租界區歷史最老的部分之一。1845年起今天的外灘地帶被劃為英國租界,英國人使用這塊地區作為碼頭,並在這里鋪設了馬路和加固了江岸。英國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軍的保護。因為有了這么一塊租界,無數的探險家、商人紛紛踏上了這塊海灘。洋人喜歡在泥灘上跑馬,跑出了一條500米長的小道,當時上海人稱它為"馬路"。英國人管這條馬路叫外灘(Bund)。

19世紀末開始,上海外灘漸漸成為各個入侵的殖民國爭奪的肥肉,各國租界區管理機構、銀行、旅館等紛紛在此建造它們的體面建築。逐漸地,租界初期在這里建立的比較矮小的建築被拆毀,新的豪華大廈起立。這里原來駐有英國的匯豐銀行,當時的英國人稱它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華貴的一幢建築"。

自1846年上海辟為商埠以後,財富猶如神話般在這里堆積起來,一幢幢銀行大樓拔地而起。經過約一個世紀的營建,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在這個僅有4公里長的一條弧線上,鱗次櫛比地矗立起52幢各種風格的大廈,有英國式、法國式、西班牙式、希臘式、文藝復興式、芝加哥學院派、巴洛克風格……洋洋大觀。哥特式的尖頂、古希臘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陽台……處處散發著濃郁的異國情調,那別具一格的韻味讓人流連忘返。

到20世紀40年代,基本形成了今天上海外灘的格局。在短短的一個多世紀中,上海從一個海濱小城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謝謝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外灘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