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倫敦的歷史沿革
倫敦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倫敦最早的起源在歷史上並沒有確切記載。不少人認為倫敦是羅馬人建立的。不過,考古研究顯示,在羅馬人到這個地方之前,這里已經有人類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動的痕跡。
至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皇帝克勞狄(Claudius)的領導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這個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後來,羅馬人在此修築城牆,並且在城牆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一個具規模的城市。
雖然Londinium看來像是拉丁文的名字,但有學者認為,此字源於本來在這個地方生活的凱爾特人(Celts)所用的語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經的地方。 在《羅馬書》中有關倫敦的記載是從公元50年,倫敦(London)這一名字是來自凱爾特語的Londinium。凱爾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國,之後他們修建了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梁,此後他們發現這里有利的地理位置又修建了一座港口。公元50年前後,羅馬商人又在橋邊興建了一個城鎮,倫敦由此而誕生。
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帶領民眾反抗羅馬人的統治,她所領導的軍隊進軍到倫敦。倫敦在戰火中被毀,戰亂後倫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城中的富人們用石頭和磚瓦來建造房屋,而大多數的窮人們只能住木屋。 2世紀後葉,在倫敦修建了6米高的環倫敦石城牆,此時的倫敦人口已經增長到英國當時最大的城鎮。公元407年,隨著最後一批羅馬軍隊撤離了英國,倫敦城鎮也開始衰落。大批居民離城而走,住在城牆內的居民也僅剩少數的漁民和農民。倫敦也失去了城市的功能。但不久倫敦就又重新發展起來,在倫敦文特哥登的城牆外科出現了一座新城。新城不大,人口也僅有10,000人左右。
597名來自羅馬的修道士來到倫敦,他們是從撒克遜人轉教的基督教徒。604年,一名主教被派往倫敦。640年倫敦開始鑄造銀幣。
842年和851年,丹麥人兩次入侵英國,搶劫和燒毀了大多數的城鎮。侵略軍佔領了包括倫敦在內英國北部和東部領土。 繼盎格魯撒克遜人之後,在英國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記的是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人(Normans)。他們的領袖威廉聲稱因血緣關系有權繼承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帝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舉發動進攻。公元1066年,威廉軍事行動成功,成為英格蘭的君主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
雖然此時英格蘭的首都設於倫敦西南部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在倫敦東部修築了堅固的倫敦塔以防禦反抗者的進犯,這也作為宣示自己權威的一種手段。
在諾曼人的統治下,倫敦終於在公元12世紀成為了英格蘭的首都。 學者一般認為,在諾曼人的統治開始之後,英國步入了所謂的「中古時代」。
這段時期的特點包括王權逐步的鞏固,以及基督教會的權力的擴大。倫敦也在這個時候逐漸發展,演變成為兩個城合組為一個倫敦市的模式。在東面,在古羅馬人的古倫敦城的基礎上建立起倫敦市(City of London)。這個地方後來發展成為倫敦金融城。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成為了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
在這個時期,王室陸續在倫敦建築王宮,而教會也修建了不少教堂和修道院。倫敦市方面,其市長的權力也越來越穩固,商業發展迅速。
倫敦不少著名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它是在公元1176年開始建築,到1209年完工,其後屢經拆建。
王宮方面,著名的宮就是修築在這個時期。後來由於大火,王宮大部分建築被毀。英國議會就是建築在威斯敏斯特宮的遺址上的。古代的王宮只餘下仍可見到的威斯敏斯特大堂(Westminster Hall)以及在議會大樓對面,王宮旁邊的珠寶塔(Jewel Tower)。
教會在這個時候的發展也留下了足跡。在這個時代興建的著名教堂計有前身為修道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聖巴塞洛繆(Great St Bartholomew)等。此外,不少修道院也在這個時期建築起來,其中著名的例子是加圖先修會(Carthusian Order)的切特豪斯修院(Charterhouse)。 倫敦在第14到17世紀之間和歐洲大陸一樣的受到瘟疫之侵襲。致命的黑死病瘟疫大流行讓倫敦的人口急劇減少。據估計,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存活。
1642年,英國議會黨人與保皇黨人之間的戰爭開始。1643年保皇黨人試圖攻佔倫敦,但雙方的軍隊在聖保羅大教堂以西10公里處相遇,議會黨人的軍隊的戰鬥力要強於對方,所以保皇黨人的軍隊被擊退。
1666年,倫敦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大火——倫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大約13,200座房屋被大火所毀,其中就包括了聖保羅大教堂。大約80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國王命令海軍幫助城市中露宿的災民搭建帳篷,為防止此類情況的再發生,國王下令所有今後在倫敦建造的房屋一律使用石頭和磚瓦為建築材料,而不再使用木材。這次據稱是人為錯誤造成的大火幾乎燒掉倫敦全部建築,但是都市建設卻因此有機會重新開始。 17世紀下半葉,一些時尚設計風格的房屋開始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區(Bloomsbury)和去往騎士橋的路上興建,在這些區域內百年中還興建了幾家醫院:包括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1720年)、蓋伊(Guys,1724年)、聖喬治(St. Georges,1733年)、倫敦(London,1740年)和米德爾塞克斯郡(Middlesex,1745年)。
倫敦在第18和19世紀急速發展,隨著工業革命和商業繁榮,倫敦的人口也不斷增加。1834年,國會大廈被大火燒毀,後又重新興建。新建的國會大廈還包括一個大鍾,就是我們所稱的「大本鍾」(Big Ben)。從1859-1875年因霍亂的爆發而使得下水道系統的誕生。從此以後,因傳染性疾病而死亡的病死率大為降低。
19世紀,倫敦有一批新的博物館建成,包括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1852年)、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新蘇格蘭場(New Scotland Yard)則建造於1891年。
大英帝國的發展為英國帶來了龐大的商機。為了方便產品的輸出,以及所需的原料和外來產品的入口,倫敦東部陸續修建了多個大型的船塢。航運業的發展非常蓬勃。
到了20世紀初,倫敦人口已經有660萬,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而今天的倫敦仍然是歐洲的最大都市。 在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給倫敦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受到的破壞仍然有部分可以在今天看到。
1940年代初,納粹德國空軍飛機對包括倫敦在內的英國城市進行了密集轟炸,造成了財產和人命方面的嚴重損失。
就倫敦而言,該市東部地區受破壞最為嚴重,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地為船塢區,是倫敦其中一條物資供應線的開端。不少在倫敦居住的人被迫疏散到英國其他地方。
在德國空軍的轟炸下,估計有大約3萬5千名倫敦市民喪生,大約5萬人受重傷,受損或被摧毀的建築物數以萬計,其中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倫敦金融城內的多家教堂。
雖然在大戰之後修復工作不斷進行,但是,到今日仍然可以看到不少戰爭破壞留下的痕跡。即便如此,不少新的建築物也在廢墟之中興建起來。款式新穎的建築夾雜在古舊的房屋之中,也為倫敦的市容增添了一些有趣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4年,由於倫敦人口的急劇膨脹,權威人士提議並計劃在距離倫敦城20-30英里的周邊地區地方建立衛星城並吸引熟練工人從倫敦來到衛星城工作,從而減輕倫敦城市人口過多的壓力。
20世紀50年代開始,倫敦進入繁榮時代,汽車和飛機製造業發展的很快。碼頭也非常繁忙,從業人員已經達到30,000人。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因大英帝國的逐漸瓦解而受到影響。
盡管從1945年以來移民到倫敦的外來人口已經明顯的減少,但在20世紀後幾年中人口又在迅速的增長。
泰晤士河穿過倫敦,將城市劃分為南、北兩部分。自羅馬人定居於此後,河上逐漸建起了一座座的橋梁,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倫敦塔橋。
Ⅱ 英國發展史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
1337年-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的為了領土擴張和王位爭奪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
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二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1940年4月丘吉爾組成戰時聯合內閣。丘吉爾上台後,立即組織敦刻爾克撤退,把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並迅速擴充軍備。1944年6月英美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400萬常住居民舉行公投,以決定蘇格蘭是否將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公投已塵埃落定,蘇格蘭繼續留在英國,英國的統一和完整得以保持。
(2)倫敦歷史與發展擴展閱讀: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現今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Ⅲ 英國首都倫敦的歷史發展有哪些值得借鑒的
主要是他的產業發展,還有他的轉型方面值得借鑒
Ⅳ 倫敦的歷史 誰有這方面的資料
倫敦的歷史:
倫敦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倫敦最早的起源在歷史上並沒有確切記載,不少人認為倫敦是羅馬人建立的。
不過,考古研究顯示,在羅馬人到來之前,倫敦就已經有人類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動的痕跡。
至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皇帝克勞狄的領導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該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
後來,羅馬人在此修築城牆,並且在城牆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一個具規模的城市。雖然Londinium看來像是拉丁文的名字。
但有學者認為,此字源於本來在該地生活的凱爾特人所用的語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經的地方。
(4)倫敦歷史與發展擴展閱讀:
倫敦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英國王室、政府、議會以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的活動場所,故又稱為議會大廳。
議會廣場南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後一直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
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
白廳是英國政府機關所在地,首相辦公室、樞密院、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等主要政府機構都設在該地。白廳的核心是設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它是英國歷代首相的官邸。
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合作社聯盟、國際筆會、國際婦女同盟、社會黨國際、大赦國際等。
Ⅳ 倫敦的歷史
1949年的皮卡迪里廣場
倫敦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倫敦最早的起源在歷史上並沒有確切記載。不少人認為倫敦是羅馬人建立的。不過,考古研究顯示,在羅馬人到這個地方之前,這里已經有人類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動的痕跡。 至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皇帝克勞狄(Claudius)的領導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這個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後來,羅馬人在此修築城牆,並且在城牆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一個具規模的城市。 雖然Londinium看來像是拉丁文的名字,但有學者認為,此字源於本來在這個地方生活的凱爾特人(Celts)所用的語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經的地方。 倫敦誕生(公元50年) 在《羅馬書》中有關倫敦的記載是從公元50年,倫敦(London)這一名字是來自凱爾特語的Londinium。凱爾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國,之後他們修建了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梁,此後他們發現這里有利的地理位置又修建了一座港口。公元50年前後,羅馬商人又在橋邊興建了一個城鎮,倫敦由此而誕生。 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帶領民眾反抗羅馬人的統治,她所領導的軍隊進軍到倫敦。倫敦在戰火中被毀,戰亂後倫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城中的富人們用石頭和磚瓦來建造房屋,而大多數的窮人們只能住木屋。 榮辱興衰(公元2世紀) 2世紀後葉,在倫敦修建了6米高的環倫敦石城牆,此時的倫敦人口已經增長到英國當時最大的城鎮。公元407年,隨著最後一批羅馬軍隊撤離了英國,倫敦城鎮也開始衰落。大批居民離城而走,住在城牆內的居民也僅剩少數的漁民和農民。倫敦也失去了城市的功能。但不久倫敦就又重新發展起來,在倫敦文特哥登的城牆外科出現了一座新城。新城不大,人口也僅有10,000人左右。 597名來自羅馬的修道士來到倫敦,他們是從撒克遜人轉教的基督教徒。604年,一名主教被派往倫敦。640年倫敦開始鑄造銀幣。 842年和851年,丹麥人兩次入侵英國,搶劫和燒毀了大多數的城鎮。侵略軍佔領了包括倫敦在內英國北部和東部領土。 收復倫敦(公元886年) 878年,丹麥人被阿爾弗烈德大帝所擊敗,英國的國土被分為兩部分,丹麥人拿走了英格蘭的東部領土,包括倫敦。而阿爾弗烈德大帝則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區的土地。通過和平談判,阿爾弗烈德大帝於886年重新收復倫敦,他重新修整了破敗的舊羅馬城的城牆。為了得到保護,居住在羅馬城以外的倫敦人在阿爾弗烈德大帝統治時期又從新搬回到城裡來居住。994年,倫敦人擊退了丹麥人並迫使他們撤離此地。 爭奪之地(11世紀) 繼盎格魯撒克遜人之後,在英國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記的是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人(Normans)。他們的領袖威廉聲稱因血緣關系有權繼承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帝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舉發動進攻。公元1066年,威廉軍事行動成功,成為英格蘭的君主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 雖然此時英格蘭的首都設於倫敦西南部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在倫敦東部修築了堅固的倫敦塔以防禦反抗者的進犯,這也作為宣示自己權威的一種手段。 在諾曼人的統治下,倫敦終於在公元12世紀成為了英格蘭的首都。 中古時代(12世紀) 學者一般認為,在諾曼人的統治開始之後,英國步入了所謂的「中古時代」。 這段時期的特點包括王權逐步的鞏固,以及基督教會的權力的擴大。倫敦也在這個時候逐漸發展,演變成為現在的兩個城合組為一個倫敦市的模式。在東面,在古羅馬人的古倫敦城的基礎上建立起倫敦市(City of London)。這個地方後來發展成為現在的倫敦金融城。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成為了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 在這個時期,王室陸續在倫敦建築王宮,而教會也修建了不少教堂和修道院。倫敦市方面,其市長的權力也越來越穩固,商業發展迅速。 倫敦不少著名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它是在公元1176年開始建築,到1209年完工,其後屢經拆建。 王宮方面,著名的宮就是修築在這個時期。後來由於大火,王宮大部分建築被毀。現在的英國議會就是建築在威斯敏斯特宮的遺址上的。古代的王宮只餘下現在仍可見到的威斯敏斯特大堂(Westminster Hall)以及在議會大樓對面,王宮旁邊的珠寶塔(Jewel Tower)。 教會在這個時候的發展也留下了足跡。在這個時代興建的著名教堂計有前身為修道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聖巴塞洛繆(Great St Bartholomew)等。此外,不少修道院也在這個時期建築起來,其中著名的例子是加圖先修會(Carthusian Order)的切特豪斯修院(Charterhouse)。 天災人禍(14-17世紀上半葉) 倫敦在第14到17世紀之間和歐洲大陸一樣的受到瘟疫之侵襲。致命的黑死病瘟疫大流行讓倫敦的人口急劇減少。據估計,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存活。 1642年,英國議會黨人與保皇黨人之間的戰爭開始。1643年保皇黨人試圖攻佔倫敦,但雙方的軍隊在聖保羅大教堂以西10公里處相遇,議會黨人的軍隊的戰鬥力要強於對方,所以保皇黨人的軍隊被擊退。 1666年,倫敦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大火——倫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大約13,200座房屋被大火所毀,其中就包括了聖保羅大教堂。大約80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國王命令海軍幫助城市中露宿的災民搭建帳篷,為防止此類情況的再發生,國王下令所有今後在倫敦建造的房屋一律使用石頭和磚瓦為建築材料,而不再使用木材。這次據稱是人為錯誤造成的大火幾乎燒掉倫敦全部建築,但是都市建設卻因此有機會重新開始。 再度復興(17世紀下半葉-19世紀) 17世紀下半葉,一些時尚設計風格的房屋開始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區(Bloomsbury)和去往騎士橋的路上興建,在這些區域內百年中還興建了幾家醫院:包括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1720年)、蓋伊(Guys,1724年)、聖喬治(St. Georges,1733年)、倫敦(London,1740年)和米德爾塞克斯郡(Middlesex,1745年)。 倫敦在第18和19世紀急速發展,隨著工業革命和商業繁榮,倫敦的人口也不斷增加。1834年,國會大廈被大火燒毀,後又重新興建。新建的國會大廈還包括一個大鍾,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大本鍾」(Big Ben)。從1859-1875年因霍亂的爆發而使得下水道系統的誕生。從此以後,因傳染性疾病而死亡的病死率大為降低。 19世紀,倫敦有一批新的博物館建成,包括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1852年)、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新蘇格蘭場(New Scotland Yard)則建造於1891年。 大英帝國的發展為英國帶來了龐大的商機。為了方便產品的輸出,以及所需的原料和外來產品的入口,倫敦東部陸續修建了多個大型的船塢。航運業的發展非常蓬勃。 到了20世紀初,倫敦人口已經有660萬,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而今天的倫敦仍然是歐洲的最大都市。 大戰破壞(20世紀上半葉) 在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給倫敦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受到的破壞仍然有部分可以在今天看到。 1940年代初,納粹德國空軍飛機對包括倫敦在內的英國城市進行了密集轟炸,造成了財產和人命方面的嚴重損失。 就倫敦而言,該市東部地區受破壞最為嚴重,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地為船塢區,是倫敦其中一條物資供應線的開端。不少在倫敦居住的人被迫疏散到英國其他地方。 在德國空軍的轟炸下,估計有大約3萬5千名倫敦市民喪生,大約5萬人受重傷,受損或被摧毀的建築物數以萬計,其中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倫敦金融城內的多家教堂。 雖然在大戰之後修復工作不斷進行,但是,到今日仍然可以看到不少戰爭破壞留下的痕跡。即便如此,不少新的建築物也在廢墟之中興建起來。款式新穎的建築夾雜在古舊的房屋之中,也為倫敦的市容增添了一些有趣的地方。 強盛發展(20世紀下半葉-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4年,由於倫敦人口的急劇膨脹,權威人士提議並計劃在距離倫敦城20-30英里的周邊地區地方建立衛星城並吸引熟練工人從倫敦來到衛星城工作,從而減輕倫敦城市人口過多的壓力。 20世紀50年代開始,倫敦進入繁榮時代,汽車和飛機製造業發展的很快。碼頭也非常繁忙,從業人員已經達到30,000人。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因大英帝國的逐漸瓦解而受到影響。 盡管從1945年以來移民到倫敦的外來人口已經明顯地減少,但在20世紀後幾年中人口又在迅速地增長。
Ⅵ 英國歷史發展的特點及影響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而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後來英格蘭和威而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位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後詹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大不列顛是一個島嶼,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ed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君主制 君主制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體制。自從1952年就位以來,伊麗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國的首腦,她也是埃格伯特國王的直系後裔。在其執政期間,埃格伯特國王於公元829年統一了英國。在議會制誕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經在英國存在了數百年,期間僅僅中斷過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當時英國採用了共和國的體制。數百年以來,君主的絕對權力遭到不斷的侵蝕和削弱,盡管如此,作為憲法意義上的國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徵意義。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後來又空擴充到其他行業。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765年,珍妮紡紗機的出現,標志著工業革命在英國乃至世界的爆發。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後來,工業革命傳播到世界各國。
Ⅶ 倫敦有幾百年的歷史
倫敦誕生(公元50年) 在《羅馬書》中有關倫敦的記載是從公元50年,倫敦(內London)這一名容字是來自凱爾特語的Londinium。凱爾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國,之後他們修建了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梁,此後他們發現這里有利的地理位置又修建了一座港口。公元50年前後,羅馬商人又在橋邊興建了一個城鎮,倫敦由此而誕生
今年2011年,所以已有1961年
Ⅷ 英國歷史的發展史
公元1至5世紀,大不復列顛制島東南部受羅馬帝國統治。後盎格魯、撒克遜、朱特人相繼入侵。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蘭統一,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底王朝。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35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1921年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歸英國。
一次大戰後開始衰落,其世界霸權地位逐漸為美國所取代。二次大戰嚴重削弱了其經濟實力。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英殖民體系開始瓦解。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塊領地。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1997年英工黨政府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