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習水點電發展史的目標是什麼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為1848.6,年發電量約43億kW/h,居世界第25位。當時中國已形成的電力系統:(1)東北中部電力系統,以豐滿水電廠為中心,採用154kV輸電線路,連接沈陽、撫順、長春、吉林和哈爾濱等地區;(2)東北南部電力系統,以水豐水電廠為中心,採用220kV和154kV輸電線路,邊疆大連、鞍山、丹東、營口等供電區;(3)東北東部電力系統,以鏡泊湖水電廠作為中心,採用了110kV輸電線路,連續雞西、牡丹江、延邊等供電區;(4)冀北電力系統,以77kV輸電線路連接北京、天津、唐山等供電區和發電廠。
1949年以來,中國的電力工業有很大的發展。1996年中國大陸部分的發電裝機容量達2.5億千瓦,年發電量為11350億kW/h,居世界第2位。從1993年起,發電量每年平均以6.2%的速度增長。但是,就人均用電量、電力系統自動化水平和發輸配電的經濟指標而言,我國的電力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改革開放的30年中,中國電力工業所實現的巨大跨越,不僅創造了自身的發展奇跡,更成為中國30年非凡巨變的一個縮影。
在人類發明了電的一百多年來,電力工業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歷史。現代社會,電已經無所不在;但在120多年前,當東方社會第一次「觸」電時,與其說它帶來了文明,不如說它帶來了更多的苦難和沉重。點點的電力之火,燃亮的卻是一個破碎、僵化、腐朽、掙扎的舊中國。
當清工部安裝在儀鑾殿的第一台電燈照亮慈禧太後生命中最後一段旅程時,電力文明的星星之火借洋務運動三位重臣——李鴻章、左宗堂和劉銘傳之手,在東方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開始燃燒;從立德爾創辦中國第一家發電廠到洋務運動催生起民族電力工業,僅僅十餘年,公用電業相繼在上海,廣州、天津、漢口等租界建立,在這期間,雖然民族電力工業開始生成,但是大部分電廠都控制在外商手中。辛亥革命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民族工商業趁機發展壯大,江蘇、浙江、廣東、遼寧、湖北等地的大中城市紛紛興辦電業,當時發電裝機最大的發電廠就是上海電力公司的楊樹浦。
畢曉浦在上海成功進行電弧燈發光實驗。上海外灘至虹口6.4公里的電桿上亮起了15盞電燈;清工部為慈禧太後裝設電燈,成立西苑電燈公所。清政府從排斥電到接受電的態度轉化。
中國民族資本對電力發展的貢獻:立德爾等招股集銀5萬兩,成立上海電氣公司,創辦中國第一家發電廠;天津的德商世昌洋行在毛線加工廠安裝發電機供廠內用電;華僑商人黃秉常也在張之洞的支持下在廣州試辦電廠;積極倡導洋務的台灣巡撫劉銘傳也在台北裝置小型蒸汽發電機燃煤發電。
解放區電力事業的發展;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分別接受日本侵略者當時修建的電廠。但是,受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對解放區的電力工業總是千方百計的破壞和掠奪。1946年5月,東北抗日聯軍進駐哈爾濱,成立了哈爾濱電業局。7月18日,國民黨在豐滿切斷松濱線,對哈爾濱進行電力封鎖。另外,國民黨還全部接管了淪陷區的電廠,將共產黨的用電空間壓縮的很小。針對這種局面,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努力爭取,一方面積極籌建自己的電站,分別在河北的平山縣投建了忽忽水電站、山西的長冶縣投建了劉伯承電廠。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電力事業的總體情況;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的故事;1929年,國民政府出台的《電力民用監管條例》、統一頻率和電壓、設立資源委員會管理機構;到1949年底,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只有184.86萬千瓦,全年發電量43.1億千瓦時,分別排在世界第21位和25位。全年實際用電量34.6億千瓦時,只相當於2002年浙江省一個中等規模的市一年的用電水平。人均年用電量才7.94千瓦時,相當於現在我們家庭客廳里的立櫃式空調開4個小時的用電量。
「一五」計劃是新生的共和國大踏步走上工業化道路的開始。在前蘇聯156個援建工程中,一批新的火電項目在阜新、撫順、吉林、西安、鄭州、太原、包頭、重慶、武漢等地建成,增加火電裝機163.9萬千瓦,接近1949年時全國擁有的火電機組容量之和,在世界排名上,從第21位躍至第12位,中國火電事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新局面。吉林熱電廠是156項之一,1958年我國第一台進口1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就在吉林熱電廠投產。
創業艱難百戰多。1952年1月,阜新電廠正式擴建,擴建工程是「156」個重點工程的第一項,中華大地上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由此發端。9月17日,汽輪發電機組比計劃提前一個半月完成安裝。毛澤東主席發來嘉勉電,祝賀提前完成發電機安裝工作。
「一五」完成後,電力迅速支撐起了共和國的經濟大廈,新中國工業體系的雛形基本形成。「一五」期間,中國電力工業一邊引進設備、管理、技術,一邊學習、消化,開足馬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與此同時,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主線的中國火電國產化歷程,一路跋涉一路豪歌。中國火電事業在曲折中前行。
1956年第一套6000千瓦火電機組在安徽淮南電廠勝利投入運行,從此結束了我國不能製造火電設備的歷史。58年8月,國產第一台1.2萬千瓦機組在重慶電廠投產;12月,第一台2.5萬千瓦機組在閘北電廠投產;59年11月,第一台5萬千瓦機組在遼寧電廠投產。在這一個個「第一」的背後,是電力職工的創業之艱、守業之苦。
60年代初,國際政治氣候巨變,前蘇共領導由於對堅持獨立自主的中國共產黨不聽從他的指揮棒,氣急敗壞地撤走了技術專家,加之嚴重的自然災害,電力人與共和國一同經受了最困難的考驗。全世界都在等待著中國的答案:
——1967年2月,由哈爾濱三大動力廠生產的國產第一台10千瓦火力發電機組在高井發電廠安裝成功!
——1969年9月,國產第一台12.5萬千瓦雙水冷汽輪機在吳涇電廠投運,標志著我國電機製造工業有了新發展
❷ 讀《歷史的選擇》讀後感300字明天交...汗.....急啊!!!!!!!!!!!!!!!
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有一顆星星冉冉升起,煥發出閃耀的光芒,這是一隻蘇醒的東方巨龍——中國。《歷史的選擇》這本書主要講述中國從古到今經歷的風風雨雨,還寫了愛國英雄的光榮事跡。
《歷史的選擇》里有許許多多英雄人物為新中國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例如:董存瑞在危難時刻為戰友開辟了一條安全通道,而自己卻因為炸彈爆炸而犧牲了,那時他年僅十九歲。再比如:雷鋒,他終身愛黨,在他的一生中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可是後來因為發生了事故而喪生了,他那時的年齡只有二十二歲。怎麼樣?他們是否很令你感動呢?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有些人與那些愛國英雄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現在,那些殘疾人缺錢而在街上乞討,人們不但不獻出愛心,而且還罵到:「肯定又是一個騙子!」而那些英雄人士卻奉獻出自己的愛心:雷鋒把自己的積蓄全都捐給了災區;劉胡蘭把錢放在窗口上讓小偷去偷,她說:「世界上有小偷肯定是因為缺乏財務或物資,只要他們有了這些東西,一定會改過自新的!」我認為人們應該像愛國英雄一樣,獻出自己的愛心,不是有一句歌詞叫: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xiao xue 123
《歷史的選擇》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中國的英雄人物,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精神,我們要學習英雄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英雄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輕易放棄,堅持不懈,有永不言敗的精神。即然歷史選擇了中國,我們應該把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光大,使生活更加美好!
❸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意義是: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義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版民受奴役權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新中國成立的條件:
政治軍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理論路線: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
時間:1949年3月。
地點:河北西柏坡。
內容:工作重心的轉移;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黨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
組織准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時間: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性質——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新中國的性質——新民主主義國家,即人民民主專政國家。
❹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朝代嗎
自古以來,每個王朝的覆滅,主要原因是王朝的中後期,最高執政者的無能。各種自然災害暴發,農作物大量減產和絕收,民以食為天,如果食不果腹,必然會引起社會暴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穩定。每個國家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執政者首先要做的事情,調控天地之間陰陽變化,調節天地之間陰陽循環系統,調節天地之間陰陽平衡,風調雨順,減少各種瘟疫流行疾病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❺ 以經濟學原理的角度談談制約西藏發展的問題是什麼
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在西藏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闡述「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發展路子的深刻內涵時,明確提出始終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是西藏自治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科學發展觀與西藏實際緊密結合的成果,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斗當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論成果,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吸收人類文明進步的新成果,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創造性地回答了為什麼發展、怎麼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是我們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各種矛盾、各種問題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選擇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正是自治區黨委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努力把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認識成果轉化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謀劃發展的正確思路,轉化為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轉化為領導發展的實際能力,轉化為為了人民、服務人民的實際能力和行動的具體體現,它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個主題,繼承和發揚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開放等各個歷史發展階段所取得的成功經驗,深入研究新時期新階段西藏自治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克服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統籌發展,逐步改變發展不平衡,關心群眾生產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等問題,從戰略的高度、理論的深度明確回答了如何繼續確保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問題。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很好地將這些原則要求貫徹落實到我區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局勢長治久安的偉大實踐中。回眸西藏半個多世紀的偉大歷程,在舊西藏百業凋敝、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我們黨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特別是經歷「一個轉折點、兩個里程碑」和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黨在西藏工作歷史上樹立新的里程碑後,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經濟快速發展,文化日益繁榮,社會祥和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一個充滿生機的西藏正在向現代化邁進,一個嶄新的西藏正在世界屋脊上崛起。西藏的發展速度備受矚目,西藏的發展質量令人贊嘆。站在這樣一個新的起點上,我們又如何繼續譜寫西藏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的篇章?如何實現更大的跨越呢?對此,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深入分析了西藏自治區的區情:西藏自治區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當數量,包括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生態環境保護等在內的一些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亟待研究解決,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加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任務繁重;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平衡現象比較突出,縮小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脆弱,極易破壞而很難恢復、甚至永遠不能恢復,而西藏自治區是傳統的農牧區,在當前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方式還比較落後的情況下,群眾往往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在「搞飯吃」,保植被還是保「吃飯」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與此同時,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又為我們充分展示了西藏自治區面臨的有利條件和寶貴機遇:中央關於西藏工作的一系列大政方針和國務院制定的40條優惠政策、批准實施的180個項目,為我們繼續前進指明了方向;「十一五」規劃開局良好、進展順利,青藏鐵路的作用越來越大,對口援藏工作逐步深入,為我們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西藏各族人民思穩定、求發展,為我們今後發展打牢了堅實的群眾基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深入研究、科學把握這些問題並站在時代前列,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為西藏自治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指出了一條光明、燦爛的道路,標志著自治區黨委、政府對西藏自治區發展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發展的要求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發展的內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我們只有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才能更好地開創西藏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才能更好地改變西藏的城鄉面貌,才能更好地改善西藏各族群眾的生活。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以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明白無誤地闡明了生產、生活、生態之間的關系——這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缺一不可。生產發展是物質基礎,生活富裕是核心任務,生態良好是根本大計。我們要實現生活富裕,就要不斷地增強物質基礎,就要大力發展生產,而增強物質基礎,就要很好地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不能為了滿足物質方面的需要而損害環境和健康,削弱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人類生存與發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關系。人與自然共處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類的繁衍與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大自然,必須以大自然為依託,不斷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時又必須保護自然,讓大自然造福於人類,服務於人類,不僅使人類得到發展,也使自然環境得到保護,進而實現自然界演化與社會發展的和諧與持續。總之,生產必須發展,不發展就不會有全面小康;生活必須富裕,不富裕就不叫全面小康;生態必須良好,不良好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推動整個社會走上文明發展道路,就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堅持以生產發展為基礎,以人民生活富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生態良好為長遠大計。加快生產發展是推動整個社會走上文明發展道路的基礎環節。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在西藏自治區,改變西藏的面貌靠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的生活靠發展生產,鞏固和諧穩定的政治局面同樣靠發展生產。發展生產的內涵很豐富,其中,經濟發展是基石,沒有經濟的發展,什麼也幹不成,對於西藏自治區來說更是如此。西藏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沒有經過近代化過程,近代化與現代化要兩步並作一步走,西藏自治區又是在小農經濟發展極不充分的基礎上,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力還很不發達。因此,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西藏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必須把發展生產作為根本任務抓緊抓實。要進一步明確,無論任何情況下,加快發展的意識不能淡弱,加快發展的熱情不能降低,加快發展的力度不能減弱,加快發展的目標不能動搖。當然,也不能光考慮發展速度,更要講求發展質量。我們強調的生產發展,它更加註重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和效益的統一,更加註重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更加註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整體推進全面發展,是又好又快的發展。實現生活富裕是推動西藏自治區文明發展的核心,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本質要求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在西藏的革命和建設中,黨的領導為西藏各族人民所擁護、所支持,黨在人民群眾中有著崇高的威望,關鍵在於始終堅持為了西藏人民,始終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努力奮斗。現在我們所走的生活富裕的發展道路又再次體現了這一宗旨,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展示了我們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昂首闊步奔小康的堅定信心和決心。生活富裕應當包含三個層次:一是物質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等;二是精神方面,包括心理素質、道德修養、文化修養、身體素質等;三是環境方面,這主要指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空氣、水源、土地、野生動植物等。我們強調的生活富裕是物質、精神、環境三者融合的生活,是要滿足包括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在內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它讓280多萬雪域高原各族人民看到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美好而又廣闊的前景。建設良好生態是走文明發展道路的長遠大計。面對未來發展的重重壓力,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發展路子把「生態良好」納入文明發展道路之中,既體現了西藏自治區當代人的切身利益,又關乎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生態良好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根本特徵,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求我們在推進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生態因素是重要發展成本的意識,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統籌安排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既重視經濟增長指標、又重視資源環境指標,既努力實現當前發展目標、又為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西藏,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實現發展和綠色共贏,使各族人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關系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生存繁衍的根本問題,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我們一定要把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支持、參與的喜人局面,使文明發展觀念在廣大群眾中生根開花,使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廣大幹部群眾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❻ 西藏的歷史背景
西藏地方千年的歷史,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叫做「三個高潮」「兩個低谷」。第一個高潮是公元7世紀初到8世紀中葉,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積極加強與唐朝的聯盟,引入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反映了唐蕃時期藏漢民族的友好交往。
第二個高潮是公元14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中國後,也結束了藏族地區分裂割據、四百年混戰的局面,西藏地方進入了國家施政體系。
第一個低谷是從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潰到13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以前「分裂割據,戰亂不已」的四百年。
第二個低谷是16世紀中葉以後至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由於政教合一的僧侶貴族統治,由於英國的兩次入侵,西藏進入封建農奴社會「長期停滯」的四百年。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和平解放之前。
西藏的歷史文化:
中國西藏的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藏傳佛教文化藝術是西藏文化藝術的主體。西藏文化藝術的發生、發展至今已有五千年之久,其形成與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七世紀前的史前文明、吐蕃時期的文化定型、元明時期的高度發展和清代的繁榮鼎盛四個歷史階段。
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喪嫁娶、天文歷算、醫學文學、歌舞繪畫、出行選宅、則選吉日、驅災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仍沿襲著本教的傳統。
❼ 一帶一路在西藏應發揮怎樣的作用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黨中央著眼世界局勢,從國家發展大局作出的一個戰略部署。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在區域經濟平衡方面,呈現出東快西後、沿海強內陸弱的局面,尤其是西部地區改革開放程度較低。「一帶一路」戰略有利於整合民族地區的積極因素,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和融入性,為地域經濟發展打開諸多戰略空間和政策利好。西藏作為我國的西南屏障,是對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是發展邊貿經濟的重要區域,因此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如何發揮好地域優勢和特色顯得尤為重要。
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西藏已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也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但從現狀來看,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仍然落後於全國其他地方。為了確保西藏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在「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下,堅持西藏特點的發展道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民族團結為保障,以民族特色為核心,實現大發展。西藏目前有樟木、普蘭、吉隆、日屋、亞東五個國家級口岸,有日臻成熟的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那曲物流中心,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西藏可以通過完善基礎設施,以鐵路通道為主線,通過發展特色貿易和文化旅遊,打好特色牌,把中央關於西藏發展的決策部署和西藏實際緊密結合,共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打好民族文化旅遊牌
旅遊是當前世界各地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很多地方旅遊產業的發展取得了成就,成為地域經濟中的支柱產業。西藏地理位置特殊,處於我國的西南邊陲,外與印度、不丹、緬甸、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接壤,內與青海、四川、雲南、新疆相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然景觀的多樣性和民族文化的豐富性,使西藏具備了世界級旅遊品牌的基礎。西藏的旅遊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裡取得了很大成效,現已初具規模。盡管西藏在全國旅遊經濟中所佔比重較小,但是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旅遊業具有很強的資源潛力和發展後勁,價值不可估量。
一個特定的區域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較大的經濟收益,唯一的辦法就是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做大地方優勢產業。獨特的民族文化產業是西藏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發揮區域旅遊特色的一個著力點,啟動和發揮這些民族文化資本的積極作用,成為實現地區經濟發展、縮小與東部地區發展差距的必然選擇。
西藏旅遊業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效主要基於四大因素。
一是中央和地方對西藏旅遊業的重視和扶持,這是政策保障。2006年以來,西藏在中央和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旅遊法規和政策相繼健全,旅遊產業化發展意識得到強化,旅遊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尤其是2010年1月召開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西藏發展的戰略定位,提出在西藏建設「兩個屏障」、「兩個基地」和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與重要的世界旅遊目的地。其中,明確提出要將西藏作為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給旅遊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二是穩定局面有利於經濟的平穩增長,是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西藏進入經濟快速發展、政治開明穩定的新時期,穩定局面的延續是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
三是得天獨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深厚內涵是旅遊業發展的吸引力。文化旅遊是經濟發展的一個依託。在發展文化旅遊過程中,要看到民族文化是西藏文化旅遊的魂。為促進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近年來,中央也在大力扶持西藏民族文化的發展。比如,從1989年至1994年,中央撥款5500萬元和大量的黃金、白銀等貴重物資對布達拉宮進行維修,2001年中央又撥款3.3億元啟動對布達拉宮的二期維修以及對羅布林卡、薩迦寺的修繕工程。據統計,中央每年對西藏文物保護事業的日常經費達到400萬元-500萬元。中央的扶持政策和西藏的特色文化相結合,目前開發出包括游覽觀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宗教朝拜等一系列旅遊產業,成為西藏做強文化產業的基礎。
四是在基礎設施上取得很大改善,西藏在交通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上進行大量投資。以機場、公路等為重點的交通建設取得突破,大部分國道和省道改造相繼完成,林芝和阿里機場通航、日喀則機場改擴建以及青藏鐵路建成通車等,使西藏旅遊產業交通方面的瓶頸限製得到突破,基礎設施的改善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西藏旅遊資源眾多。全區文物點達200多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5處,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9處。據統計,西藏擁有29處極品旅遊資源。
這些旅遊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在這些優勢資源的基礎上,西藏旅遊業的發展呈現出兩大優勢。
第一,高原自然景觀的價值。西藏地域廣闊,不同地區呈現出不同的自然特徵,構建了特有的高原自然景觀。西藏的自然景觀主要有山峰和湖泊。山峰數量與高度是世界上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分布在西藏,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山有50多座,現已對外開放的山峰有44座。由於海拔的高度,西藏多數山峰終年覆蓋著冰雪,組成高原壯麗的雪山群落,形成地球中低緯度地區罕見的壯觀冰川,使西藏成為全國冰川最多的地區,共發育有冰川22468條,總面積達28645平方公里。西藏是我國最大的自然湖泊密集區,大約有1500多個湖泊,面積達到2.4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30%。諸多湖泊根據不同的水系和特點形成了三個區,即藏東南外流湖區、藏南外流-內陸湖區、藏北內陸湖區,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納木錯和羊卓雍錯等。高原湖區的特殊景觀成為旅遊業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民族民俗風情的特殊性。西藏特殊的宗教信仰、建築藝術和風俗習慣都成為吸引遊客的因素。比如,遊客來到西藏往往被傳統的禮俗禁忌、婚喪嫁娶、藏式食品、民族工藝品所吸引,多姿多彩的傳統節日和風韻獨特的舞蹈、音樂等都成為旅遊業宣傳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的載體,同時也為旅遊業的長期發展提供了資源支撐。
綜上所述,旅遊業的發展必將對經濟的整體發展帶來積極作用,有利於西藏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優化,有利於交通運輸條件和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利於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有利於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實現。鑒於旅遊業具有的特殊輻射帶動功能,西藏應在良好的歷史機遇下,充分挖掘旅遊特點和民族特色,打好「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民族旅遊經濟這張牌。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打好區域特色邊貿牌
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政策扶持和鼓勵下,西藏邊貿進入大發展時期。西藏邊貿除了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還在對外貿易中長期保持貿易順差地位,同時出口商品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目前,西藏初步形成以跨境民族為主體,以邊界區縣為重點,以整個自治區及相鄰省區經濟發展為依託的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經濟貿易發展新格局。無論從歷史、地緣還是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優勢,西藏的對外邊貿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優勢。
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興衰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近代歷史上,殖民者入侵西藏,大肆掠奪資源和葯材。在侵略者的壓制和傾銷之下,西藏的對外邊貿無法正常進行,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和平解放之後,西藏在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關懷與政策鼓勵之下,對外邊貿有了迅速發展,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政策利好之下,大力發展和增強西藏的邊貿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西藏應適應發展的需要,加大投資和優化力度,力求發展的持續推進。
首先,大力加強邊貿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西藏的邊貿口岸從總體上看,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當前的邊貿問題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能源供應、食宿條件和郵政通信等方面。比如,在邊貿過程中有些商品是有保鮮期的。如果貨物連基本的倉儲和運輸條件都跟不上,不利於邊貿的發展。所以,必須及時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夯實已經存在的基礎,西藏邊貿才能進一步發展和繁榮。
其次,發展邊貿,必須注重優化產品結構,注重發展民族特色產業。西藏充滿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是非常有價值的,尤其在對外邊貿過程中,民族特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成為一個方面。當前,西藏的邊貿產品主要有林芝市的高原特色農產品、昌都市以肉和乳品為重點的產品、山南地區以藏毯為代表的民族手工業產品、那曲地區的蟲草以及阿里地區的「兩絨一毛」深加工產品。雖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邊貿產品,但仍需提高。要根據邊貿市場的需求,調整產業結構,建立不同類型的出口商品基地,尤其要保證產品的多樣性和高質性,帶動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繁榮西藏經濟。
再次,積極利用「一帶一路」的政策利好,加強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互信,為邊貿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了實現「一帶一路」戰略所提倡的「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經濟聯系更加緊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鑒共榮,各國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的目標,西藏必須在全國統籌中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瞄準南亞以及東南亞的廣闊市場,迅速完善邊貿體系,在與世界的經濟往來中搶得先機,把握主動。
總之,面對「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其為西藏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同時, 也不能盲目樂觀,要緊密結合西藏特點,聯系西藏實際,從思想到行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部署,積極主動作為,從民族旅遊和特色邊貿方面發揮地域優勢和民族特色,進一步促進西藏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西藏民族大學)
❽ 建國後,黨和政府在西藏的建設成就
西藏自治區成立4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全國各兄弟省市的無私援助下,在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西藏各族人民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西藏城鄉建設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初步形成「以拉薩為中心、地區行署所在地為次中心,縣城為基礎的三級城鎮體系,城鎮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一、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逐年加大,建築建材業得到快速發展西藏和平解放前,由於受經濟十分落後、交通困難、物資奇缺、技術力量薄弱以及舊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制約和束縛,城鄉建設非常滯後。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進行了民主改革、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後,為迅速改變西藏的落後面貌,中央從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技術工人、幹部和科技人員支援西藏建設。內地建設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帶來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西藏的建築設計、施工、建材行業得到了很大發展。特別是中央先後召開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進一步加大了對西藏的援助和投資力度,1984年和1994年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分別援助資金4.8億元和23.8億元(實際完成投資48億元)興建43項工程和62項工程。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的117項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為西藏建築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建築施工企業得到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數量和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發展和提高。目前,建築施工企業已發展到400餘家,從業人員達8萬餘人,各類工程勘察設計單位資質近70家,監理公司40餘家,工程招標代理機構近20家,工程造價咨詢機構10餘家。僅2004年就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8多億元,建築業增加值達42億元,約占同期國民總產值的20%;以水泥生產為龍頭的建材工業也得到較快發展,建材企業發展到近300家,建材工業總產值9.03億元,建材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新型建材逐步得到推廣使用,工程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工程質量穩中有升。近年來,工程質量監督覆蓋面達98%以上,一次性合格率在96%以上,優良率達17%以上,建築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得到加強,沒有出現重大工程質量責任事故。「十五」以來,有2項工程獲得我國建築業的最高獎項——魯班獎,有10餘項工程獲得我區建築業的最高獎項——「雪蓮杯」獎。同時,涌現出一批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作品和「樣板工程」。建築建材業的快速發展,對拉動我區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在我區國民經濟中已經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具有濃郁民族特色藏式建築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從無到有、日趨完善,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和平解放前,西藏只有一些以寺廟為中心,貴族、農奴主庄園為主體形成的居住區,沒有起碼的城鎮設施,沒有一寸黑色路面,城鎮道路凹凸不平。當時拉薩的建成區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萬人。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在拉薩等地開始修建了一些供電、醫療、文教衛生、道路等公共設施,西藏城鎮建設開始起步。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以後,先後形成了三次大的建設高潮,拉薩市等七地市行署所在地城鎮先後建成了一批等級路面和現代化供水、排水、道路照明等設施,西藏城鎮得到了發展。特別是中央召開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隨著中央和全國各兄弟省市對口援藏力度的不斷加大,城鎮建設投資規模逐年加大,我區城鎮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城鎮基礎設施和城鎮功能不斷完善,城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全區設市城市2個、縣城71個和建制鎮140個,城鎮人口約98萬人。七地(市)所在城鎮道路骨架、上下水管網已基本形成,城鎮道路達495公里,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的4座,建成區綠化率已達23 %。 布達拉宮廣場 拉薩市金珠西路(趙德勤攝) 三、城鎮供水、供氣等公用事業發展迅速,極大地方便和改善了居民生活和平解放前,西藏沒有供水、排水設施,居民飲用水全靠打土井提水或到河溪中背水。西藏和平解放以後,特別是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隨著城鎮的建設與發展,城鎮配套公用事業也相應得到較快發展。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城鎮日供水綜合能力達40多萬立方米,供水管道長785公里;城鎮供水普及率為60%;七地市所在地城鎮已有較完善的供排水設施。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的改善,液化石油氣進入尋常百姓家,城鎮液化氣年用量 1.1萬立方米,城市燃氣普及率達80%。燃氣和太陽灶在許多城鎮得到廣泛普及,結束了長期依賴牛糞、柴火和煤油爐的時代,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活。城鎮公共交通從無到有,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城鎮擁有公共交通營運車輛約1100多輛,計程車2000多輛。隨著電力事業的發展,極大改善了我區用電狀況,拉薩等七個城鎮「亮化」工程建設加快,一到夜晚城市夜空燈光亮麗,不僅方便了市民生活,而且促進了經濟繁榮。這些建設成就,40年前是無法比擬的。 四、城鎮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規劃龍頭作用不斷強化 城鎮建設更注重節能採暖,阿里地區被動式採暖房正逐步得到推廣 近年來隨著我區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城鎮規劃滯後於城鎮建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為此,在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指導下,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兄弟省(市)的無私援助下,我區城鎮規劃工作得到重視和加強,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規劃龍頭作用不斷強化。經過全區城鎮規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城鎮體系規劃的終審工作,制訂了城鎮「非均衡」戰略,初步構建以拉薩市為中心、六地(市)所在地城鎮為次中心、其它城鎮為基礎的三級城鎮體系,為全區各城鎮協調發展繪制了宏偉藍圖;完成了7地(市)所在地城鎮、71個縣城所在地城鎮和部分重點建制鎮總體規劃的編制(修編)、審批工作,有效地發揮了城鎮規劃對城鎮建設的指導作用,促進了城鎮各項事業的有序發展;完成了部分地(市)所在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為提升城鎮品位,加大城鎮規劃實施力度提供了依據,目前還正在組織編制全區縣及縣以上城鎮近期建設規劃,預計在2005年底以前完成;完成了拉薩市布達拉宮周邊的保護規劃和八廓街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正在組織日喀則市、江孜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促進了全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開展;編制了一批小康示範村規劃,推動了村鎮建設事業的發展;全區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編制工作正在開展,有望2006年初編制完成。 功能逐步完善的西藏城鎮(趙德勤攝) 五、住宅建設成績喜人,居住條件明顯改善 修葺一新的藏式民居 西藏和平解放前,房屋和土地等生產資料都由「三大領主」控制,廣大農牧民沒有自己的住房,居住條件很差。自治區成立後,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居民住房建設,特別是近年來,我區採取積極靈活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集體、個人的積極性,加大住房建設投資力度,同時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從1998年起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有力地支持居民購房、促進我區住房建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區積極響應中央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方針,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安居工程、集資合作建房)建設,同時積極培育引導房地產業發展,引進投資,在全區開發了3萬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宅小區10餘處,為拉動我區經濟的快速增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預計「十五」期間,全區城鎮住房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近16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約11.6億元,全區城鎮累計新增住房建築面積約94.64萬平方米。「十五」期間,我區每年建成住房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目前全區城鎮住房存量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米,城鎮人均住房面積也由1995年的14.02平方米提高到 20.11平方米。農牧民的居住條件也有了較大改善,農民人均住房面積也由1990年的18.94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21.42平方米。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逐年改善。 民房改造使農民住上寬敞明亮的住房 與此同時,積極引導和推進民房改造工作,努力改善農牧民的居住條件。2005年3月,拉貢公路沿線民房改造工程正式啟動。此次民房改造工程涉及拉薩市堆龍德慶、曲水和山南地區貢嘎三縣的1499戶6705人,計劃投資1.7億元。資金籌措採取農牧民自籌為主,政府補助為輔,不足部分以貼息貸款、小額信貸、勞務投入、農戶互助等方式。此項工程已於自治區成立40周年大慶前完工。此外,各地區也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推進民房改造工作,如林芝地區從2000年開始實施民房改造工程,僅2004年該地區共改造農房5896戶,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投入改造資金7.2億元;昌都地區立足該地區實際,結合小城鎮建設,2004年已完成昌都、八宿、江達三縣1400戶民房改造工作,總建築面積達19.6萬平方米,累計投入小城鎮建設和民房改造資金1.3億元。民房改造工程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了廣大農牧民的廣泛贊譽。下一步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民房改造工作的力度,擴大民房改造工作的覆蓋范圍,使農牧民的居住條件、居住環境、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使農牧區的面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西藏做出應有的努力。 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式建築 回顧四十年來的建設歷程,成就斐然,引以自豪;展望未來,催人奮進,前程似錦。在這新世紀新階段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隨著國家對西藏建設投資力度的加大,西藏的城鄉建設事業又迎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十一五」期間,我們將在區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和建設部的總體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方針,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促進經濟增長、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節約型社會和構建和諧西藏的宏偉目標,認真做好各項工作。歸納起來主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探索符合西藏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加快城鎮管理科學化、城鎮經營市場化步伐,深化城鎮公用事業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強化城鎮功能,突出城鎮特色,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原小城鎮和小康示範村,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鄉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二是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研究產業政策,調整產業機構,積極引導建築建材企業做強做大,培育「龍頭」企業,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確保建築業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三是以開發建設節能省地型住房和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為重點,積極引導和培育房地產業的發展,加快住房建設,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加快民房改造步伐,切實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四是抓好建設行業科研和科技創新工作,在建築節能、太陽能的綜合利用、城市供暖供氣等方面,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科技立項,積極組織科研攻關,提高行業科技水平,為提高工程質量、改善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提供技術支持;五是在加強對全區建設行業的宏觀指導和監督管理的同時,加強行業人才建設,為行業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同時狠抓黨風廉政建設,為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創造良好環境。進一步轉變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干興藏,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為推進我區建設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確保實現我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拉薩作為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建設成就尤其引人注目,城市面貌今非昔比,可以說每一個重遊拉薩的人對拉薩的發展變化贊不絕口。目前,拉薩市市區柏油路、水泥路達30餘條,縱橫交錯,形成城市道路交通網路;拉薩市城區面積由原來的不足3平方公里發展到54.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由不足3萬人發展到27.2萬人。其他地區行署所在地城鎮建設也已初具規模。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完善,城鎮建設也逐步向高層次發展,建成一條條高等級路面及其配套設施,一座座現代化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同時,注重城鎮建設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有機結合,建成了一些體現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建築產品,極大地豐富了城鎮景觀。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建設成效顯著,國家先後投入巨資對大昭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薩迦寺等一大批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了修繕。繼 1999年林芝地區八一鎮被評為「全國優秀園林城鎮」之後,2001年昌都鎮昌慶街改造工程榮獲「全國人居環境示範項目獎」,2004年日喀則後藏民族風情步行街榮獲「全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八廓街、布達拉宮廣場、扎什倫布寺廣場周圍環境整治和舊城區改造取得顯著成效,江孜歷史文化名城、雅礱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取得很大進展。同時,以治理「臟、亂、差」為重點,加大建設與管理力度,重視加強城鎮綠化、美化工程,開展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城鎮環境和市容市貌明顯改善。城鎮環境建設的配套發展,使西藏城鎮建設逐步走上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道路。
❾ 為什麼說西藏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第一,因為我抄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襲,現在正在大力搞經濟發展與社會主義公有化。
當然,最為中國一部分的西藏,也要進行社會主義。
第二,為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國家必須讓西藏走社會主義道路,這是社會的輿論。
第三,社會主義有很大的優越性,我過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就是堅持社會主義的緣故,這是世界有目共睹的。
❿ 中國空軍的發展史
中國空軍的發展史:
1、1946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吉林通化成立。中共早期培養的一批航空骨幹、選調的陸軍官兵以及日軍起義人員,在這里開始了中國空軍艱難的創業。他們收集了100多架破舊飛機,又拆東補西修復了40多架。缺少汽油,就用酒精代替;沒有保險帶,就用麻繩代替;缺少機輪、螺旋槳,幾架飛機合著用;沒用充氣設備,就用自行車氣筒給給飛機輪胎充氣。士兵們甚至用馬拉著飛機走向跑道。就這樣,航校在3年多的時間里培育出了560名航空人才,為人民空軍的建立准備了骨幹。
2、1949年11月11日,中央軍委下令,在第四野戰軍十四兵團機關的基礎上,合並軍委航空局,正式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劉亞樓任司令員。1950年4月11日,劉亞樓向中央軍委遞交了建議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的報告。5月9日,中央軍委批復同意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4混成旅」。1950年6月19日,中國空軍的第一支航空部隊——空軍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轄2個殲擊團,1個轟炸團和1個強擊團。飛行人員絕大部分是東北老航校畢業的飛行員,還有少量國軍起義飛行人員。教官有日本教官、蘇聯教官,飛機有英制、美製、日制,機種有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
3、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戰火很快燃燒到鴨綠江邊,剛剛誕生的中國空軍航空兵被逼上了這場歷史性的空戰舞台。戰爭初期,美國擁15個空軍聯隊,作戰飛機1100餘架,飛行員大部分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飛行時間多在1000小時以上。而中國空軍僅有新建的2個殲擊航空兵師(空3師、空4師)和空軍第4混成旅第17轟炸團、第13強擊團,作戰飛機只有114架,飛行員僅有100小時左右的飛行時間,在噴氣式飛機上平均只飛了20多小時,且無空中作戰經驗。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宣稱:「中國根本沒有空軍。」
4、1951年1月21日,最先進駐安東機場的空4師10團28大隊大隊長李漢率領6架米格-15殲擊機迎戰美軍20架F-84戰斗轟炸機,李漢擊傷美機1架,奏響長空第一戰凱歌。8天以後,即1951年1月29日,李漢在空戰中擊落、擊傷敵F-84各1架,首創人民空軍空戰史上擊落敵機的戰例。1951年9月25日,空4師第12團副團長李文模率領16架米格-15殲擊機迎戰美軍20架F-86「佩刀」戰斗機,4號機劉涌新擊落敵機1架,首創中國空軍擊落美國最先進的F-86的戰績。
5、1951年11月6日,空8師22團9架杜-2轟炸機在空2師4團16架拉-11殲擊機的掩護下,對鴨綠江外的大和島實施了轟炸,這是中國空軍航空兵轟炸機第一次出現在朝鮮戰場的上空,轟炸命中高率達90%。美聯社驚呼:「大和島遭到歐洲空軍的精確轟炸」(暗示是蘇聯空軍所為)。至今仍在使用的美國空軍大學教材承認:中國空軍對大和島的轟炸是成功的。
11月30日,空8師24團9架杜-2轟炸機與空2師4團16架拉-11殲擊機編成聯合機群對大和島實施第二次轟炸,途中與30多架美國F-86噴氣式戰斗機發生遭遇戰,轟炸機通訊長劉紹基用機槍擊落敵機1架,開創了世界空戰史上活塞螺旋漿式轟炸機擊落噴氣式戰斗機的先例!擔任護航任務的拉-11殲擊機也接連打下2架敵機。副大隊長王天保、大隊長徐懷堂各擊落1架F-86,又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的活塞螺旋漿式殲擊機擊落噴氣式戰斗機的奇跡!
6、1952年2月10日,飛行時間才100多小時的空4師12團3大隊大隊長張積慧,一舉擊落飛行時間3000多小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戰266次的美國王牌飛行員中校中隊長戴維斯。消息傳開,美國朝野震動,美遠東空軍司令威蘭中將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悲慘的失敗,是對遠東空軍的一個沉重打擊。」
7、建國初期,空軍航空兵還積極參加了支援陸、海軍解放沿海島嶼作戰和國土防空作戰。1952年9月20日,空2師飛行員何中道、李永年在上海長江口上空擊落美空軍B-29轟炸機1架,首創中國空軍航空兵國土防空作戰史上擊落敵機的戰例。1955年1月,空軍航空兵首次與陸、海軍聯合作戰,一舉解放一江山島。1958年7月,空軍航空兵殲擊部隊入閩作戰,從國民黨空軍手中奪得台灣海峽的制空權。
8、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空軍航空兵裝備了國產殲-5亞音速噴氣式殲擊機和殲-6超音速噴氣式殲擊機。60年代,空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國產殲-7殲擊機、強-5強擊機、轟-5和轟-6轟炸機。80年代,空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國產殲-8和殲-8Ⅱ高空高速殲擊機。90年代以來,中國空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從俄羅斯引進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蘇-27殲擊機和蘇-30殲擊轟炸機,中國自行研製成功的轟-6U空中加油機也加入了空軍航空兵序列,使中國空軍航空兵可以超遠程、高速度、全空域、大縱深、超視距范圍作戰,標志著中國空軍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的戰略性轉變。
9、近年來,中國空軍航空兵瞄準未來高技術戰爭,改革訓練模式,普及了模擬訓練,建成了現代化的綜合訓練基地,成立了藍軍分隊,實現了以技術訓練為主向戰術訓練為主的轉變。各部隊積極挖掘人和戰機潛能,探索以手中裝備克敵制勝的新戰法,經常組織復雜氣象飛行、遠海截擊、夜間編隊、低空、超低空、大速度地靶、實彈轟炸和導彈攻擊、電子對抗條件下的超視距空戰和惡劣氣象條件起降等高難度課目訓練。
注意:寶劍鋒從磨礪出。新一代中國空軍航空兵飛行員用輝煌的成績告訴世界:在未來戰爭中,中國空軍航空兵必將是一支攻防兼備、無堅不摧的「長空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