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國歷史文化游怎麼走
三國歷史深抄度襲游
http://blog.sina.com.cn/sangotour
每年會組合中港台朋友一起去考古三國古跡
Ⅱ 什麼三國文化
狹義上指人們對三國時期的基本情況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廣義上也值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三國為原本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以上為簡介,詳情見網路
Ⅲ 簡述湖北的三國文化
(一)三國與襄樊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戰事不斷,使地處中國南北水陸要沖的襄樊,成為魏、蜀、吳三國鬥智爭勇的歷史舞台。在這個動盪不安而又精彩紛呈的時代里,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三國豪傑,都曾出現在這塊土地上。他們不僅改變著當時的政治、文化、軍事走向,也對未來的中國人文社會,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是央視專題片《走遍中國--三國與襄樊》的解說詞。它告訴我們,走進襄樊,就走進了「三國」,走進了「三國文化」,走進了那個刀光劍影、龍騰虎躍、英雄輩出的時代。
縱觀三國歷史,如果說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拉開了三國鼎立的帷幕,鳳林關之役和水淹七軍的戰事上演了威武雄壯的活劇,使襄樊成了群雄逐鹿的焦點。那麼,杜預率軍出兵襄陽,東進滅吳的征戰,則為三國的歷史劃上了一個句號,促成了分久必合的大趨勢和三國歸晉的大結局。可以說,三國這段歷史,開始在襄樊,精彩在襄樊,終結也在襄樊。三國與襄樊,就這樣密切相關,難解難分,說不完,道不盡,名揚四海,萬古風流。
在襄樊,三國故地的歷史遺存和名勝古跡數不勝數:諸葛孔明隱居地--古隆中;諸葛亮岳父黃承彥的家鄉--黃家灣;劉備脫險之地--馬躍檀溪遺址;見證了三國歷史的襄陽古城牆和全國最寬的護城河;紀念徐庶走馬薦諸葛的徐庶廟;三國名士司馬徽的隱居地水鏡庄;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的祠宇--龐公祠;鳳林關和水淹七軍的古戰場……置身三國故地,不能不令人臨漢水而興嘆,發思古之幽情。
今天,襄樊已被認定為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中國三國文化的重要研究基地。有形的和無形的三國文化資源,已成為襄樊乃至湖北人民無比珍貴的財富。三國文化是襄樊走向世界的歷史文化名片。
(二)三國與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是三國梟雄曹孟德把酒臨風,橫槊賦詩留下的千古絕唱。它把三國的傳奇故事同中華酒文化的濃香融為一體,闡發得淋漓盡致,豪情飛縱,盪氣回腸!
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與酒有關的故事比比皆是,不一而足:開篇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說的就是以酒為媒,劉、關、張桃園結義的千古佳話;在與關羽有關的故事裡,關雲長單刀赴會,關雲長刮骨療毒,關雲長杯酒斬華雄,處處表現了這位被後人尊為關聖帝君的蜀漢名將以酒壯膽,豪氣沖天的英雄氣概;劉備與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把曹操的躊躇滿志、老謀深算和劉備的韜光養晦、大智若愚描繪得有聲有色,生動傳神……不難想像,假如把這些與酒有關的幾十個故事統統從《三國演義》中略去,這個時期的英雄傳奇和英雄群象還會是這樣驚心動魄,光彩照人嗎?
魯迅先生在題為「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的著名演講中,竟將三國魏晉時期的酒文化、酒故事和以「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為典型風流名士以縱酒為時尚的風氣,講述得發人深省、妙趣天成。在歷代文化名人的影響下,三國與酒的關系,儼然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三)三國酒在襄樊--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總部位於著名的中國三國文化之鄉--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區,與三國名相諸葛亮的躬耕地古隆中比鄰。為了推動以三國文化為品牌的湖北食品業和旅遊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公司先後隆重推出三國濃香型系列白酒,使之成為我國高端品牌文化酒的又一驚世傑作。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融資1.2億,在原酒之鄉四川瀘州,組建了「三國酒業瀘州釀酒廠」,其所生產的「三國」系列酒受益於四川瀘州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傳承並發揚了形成於三國魏晉時期的釀酒絕藝,以盛產於天府之國和漢江平原的優質高粱、小麥等五糧為原料,採用純固態發酵技術,精心釀制而成。酒質濃郁純正,酒體晶瑩剔透,酒香綿遠悠長,飲後令人神清氣爽,回味不絕。
三國系列酒上市後,在三國文化之鄉襄樊的客戶和消費者中引起熱烈反響。當前,公司已與認同三國文化品牌的有識之士達成廣泛的合作意向,立志把三國酒打造成立足湖北,面向全國,走出國門的中華歷史文化名酒第一品牌。
三國酒業奉行質量就是生命的運營理念。其永遠不變的宗旨是:將三國系列酒釀造成美名遠揚的健康綠色飲品,努力使回歸大自然和低碳高品位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惠及國民。
企業於2004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認證,被認定為中國農業銀行信用等級3A企業。2010年,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將融資1.5億,在「三國文化之鄉」湖北襄樊組建「湖北襄樊三國釀酒廠」,企業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2萬噸以上。
公司現擁有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60多人,銷售團隊300多人,是一支久經磨練、專業精幹、忠於職守、勇於奉獻、既尊重傳統又敢於創新的成熟團隊。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推出的「忠」、「尊」、「禮」、「義」、「智」、「緣」、「品三國」等系列白酒,行銷於湖北、湖南、河南、山東、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
企業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誠信至上、合作共贏。
三國文化是企業的金名片,質量第一是企業的生命線,誠信至上是企業的通行證,合作共贏是企業不變的承諾!
樊城之戰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前將軍關羽北進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的作戰。 是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蜀前將軍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 時魏徵南將軍曹仁駐樊城(今湖北襄樊),將軍呂常駐襄陽,右將軍於禁及立義將軍龐德屯樊城北,平寇將軍徐晃屯宛(今河南南陽)。八月,大雨,漢水暴漲,於禁七軍均被水淹,在關羽水軍猛攻下,於禁被迫投降,龐德力戰被俘殺。關羽乘勝圍攻樊城,並以一部兵力包圍襄陽。 樊城守軍僅數千人,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曾考慮放棄樊城,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滿寵認為:山水雖然來勢迅急,但不會持久。關羽先遣部隊已至郟縣(今河南郟縣),而關羽卻不敢乘勢跟進,即因有樊城要點未下,恐我軍攻其側背及斷其歸路。假如棄城撤走,則黃河以南的地區,可能為敵佔有。從戰略局勢著眼,應堅守待援。曹仁乃以必死決心,激勵將士齊心協力奮勇抵禦。關羽軍雖乘船猛攻,一時仍不能下。 此際,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均降於關羽,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人孫狼等,亦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威震華夏」。 曹操感到威脅,一度准備遷都,被丞相司馬司馬懿及曹椽蔣濟諫止。他們認為: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建議派人勸說孫權襲擊關羽後方,許以事成封予江南之地,樊城之圍自然解除。曹操採納了這一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徐晃進至陽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必須待後續援軍會齊後方可進擊。 時關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約五里),徐晃佯築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漸向圍城蜀軍逼近。曹操使者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曹操部屬多數認為應代孫權保密。謀士董昭獨持異議,認為應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關羽知孫權來攻,如撤兵回防,則樊城之圍自解。關羽南返與孫權交戰,兩敵相鬥,正好坐收漁利。若為其保密,使孫權得勢,對我並不有利。再者,被圍將士久不見救,擔心缺糧產生恐慌,一旦發生意外,局面將難以收拾。故應以泄密為好。曹操採納董昭意見,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既恐腹背受敵,又不願前功盡棄,同時判斷江陵、公安城防堅固,吳軍若真來攻,一時不可能攻克,因而處於徘徊猶豫,進退兩難的境地。此時,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陽進抵摩陂(今河南郟縣東南),並已先後派殷署、朱蓋等12營兵進至偃城,歸徐晃指揮。 關羽軍主力屯圍頭,一部屯四冢。徐晃以聲東擊西戰術,揚言欲攻圍頭,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冢。關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騎5000出戰,被徐晃擊敗,當其退走營寨時,徐晃率軍窮追不舍,緊隨其後沖入營內。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現乘其軍陷於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之,殺降蜀之胡修、傅方。關羽遂撤圍退走,樊城圍解。曹仁部將多欲乘勝追擊,參軍趙儼認為,應保留關羽一定實力與孫權作戰,不宜追擊。曹仁同意趙儼看法,未部署追擊。曹操得知關羽撤退消息後,果然派人傳達命令,不許追擊關羽。
但因為魏吳聯軍的強大,加上關羽的傲慢,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Ⅳ 想進行一次關於三國歷史文化的旅行, 有那些值得去的遺跡,或者名勝符合史實
三國題材,歷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頭戲,世世代代為人們高度關注。近年來,三國文化迅猛升溫,無論研究領域還是普及層面,熱愛三國文化的人群越來越龐大。這種局面的出現,給三國旅遊帶來了機遇。襄樊作為三國文化名城,必將在三國文化旅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襄樊是我國三國旅遊線的起始點,三國文化豐富、歷史遺跡很多。
襄樊三國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評估文化價值評估
襄樊在三國歷史地位中舉足輕重。《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0餘回與襄樊有關,「三顧茅廬」、「隆中對策」、「馬躍檀溪」、「
孫堅跨江擊劉表」、「劉備攜民渡江」、「諸葛亮登樓去梯計」、「徐庶走馬薦諸葛」、「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史實和故事均發生在這里。
三國的開頭始於襄樊,即「隆中對」。沒有諸葛亮的三分天下戰略分析,就不可能有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的結尾終於襄樊,即羊祜、杜預先後屯兵襄樊,精心策劃了滅吳大計,後又從襄樊發兵,順江而下,一舉滅吳,實現了三國歸晉的結局。三國歷史的這一頭一尾,說明了襄樊在三國歷史中的地位,這種地位,是其他任何城市不可比擬的。三國旅遊,唱響這個主題,不僅可以吸引人們的關注度,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升襄樊在三國旅遊中的城市地位。
襄樊在東漢末年,作為荊州的首府,統轄兩湖及兩廣、河南、貴州部分地區,一度成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和全國的文化學術中心。當時匯集在襄樊的都是各學科的頂尖人物,他們在襄樊興學術、辦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也是吸引諸葛亮到襄樊來和他成才的重要因素。
以上三點,是襄樊在三國時期的亮點,自然也應是襄樊三國旅遊的亮點。
景區、景點價值評估
古隆中古隆中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已形成「隆中十景」:躬耕田、六角井、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老龍洞、小虹橋、半月溪、野雲庵。新中國成立後又陸續修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碑廊、騰龍閣等景點。隆中是三國文化旅遊的龍頭景區,其影響越來越大。
襄陽古城池襄陽城始建於西漢時期,古城牆周長7.3公里,外牆內土,高8.5米,寬5至10米,基本保存完整。護城河平均寬180米,最寬處250米,是我國最寬的護城河。襄陽城與護城河合稱襄陽古城池,自古有「鐵打的襄陽」贊譽。三國時期,劉表將荊州首府設在襄陽。諸葛亮從14歲至17歲住在襄陽,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曾一度也駐兵襄陽,因此,將襄陽古城列入三國旅遊線,是符合歷史事實的。襄陽古城池2001年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襄樊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據,經過多年整修,內外環基本形成,護城河基本溝通,初步形成了古城池環城風光帶,具有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荊州古治及荊州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荊州古治遺址位於荊州街北段,距大北門南280米處,原為券門式建築,其上有「荊州古治」匾額。它是中國古代行政區標志性建築;也是襄樊一度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標志。東漢末年,劉表把荊州治所由漢壽徒至襄陽,使襄陽一躍而成為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及廣東、廣西一部分的荊州首府。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劉備投靠劉表,諸葛亮登樓去梯計等故事均發生在這里。
鳳林關三國古戰場遺址東漢末年,孫堅與劉表爭奪襄陽,在鳳林關戰斗中,孫堅被劉表伏兵亂箭射死。「三國演義」第七回《孫堅跨江擊劉表》有描述。此處還有鳳凰池、鳳凰台、觀音閣等景點,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的故里澗南園亦在此處。鳳林關除有眾多的歷史景點外,其靠山臨水的自然風光也是十分獨特的,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馬躍檀溪處劉備馬躍檀溪是不亞於三顧茅廬的三國故事。馬躍檀溪處留有摩崖石刻及古人附會的蹄窩。此處尚有「襄樊銘」摩崖石刻及真武山「擦擦石」等景點。
樊城會館截至民國初年,樊城有19家會館。現存山陝、撫州、黃州、中州、小江西等5家會館。尤其是山陝會館目前保留基本完整。山陝會館歷史上即供奉關羽。這些會館雖然不是三國遺跡但它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三國文化,其民居價值也很高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
構建三國旅遊線勢在必行
全國三國旅遊線大體上分布在河南、江蘇、湖北、四川等省。襄樊是這個線路上的重要一站。但是,現代旅遊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人們不可能依照專業部門設計的線路,在如此大的范圍內進行專題旅遊。旅遊者來襄樊,也不可能只看一個隆中就會滿足。所以,襄樊必須把三國旅遊題材做充分,形成品牌,變三國旅遊的過境游為目的地游。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市必須要有一個內涵豐富,形式獨特,布局合理的三國旅遊線路。只有這樣,才能吸引遊客,延長遊客在樊時間。我們認為,經過二至三年努力,我市三國旅遊線是可以建成的。
這個旅遊線包括:古隆中、襄陽古城池(含荊州古治、夫人城、仲宣樓)、鳳林關、馬躍檀溪、樊城會館。然後再輔以廣德寺、米公祠、習家池、鹿門山等景區景點。只有景區景點豐富了,才有可能為旅行社提供可以自由組合、為旅遊者提供可以自由選擇的旅行線路。
上述景點、景區,是我們的旅遊產品。大的品牌是「三國文化游」。這個品牌推向市場後,可以整體銷售,也可以拆零銷售、甚至可以搭配銷售。在此基礎上,可以設計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
按照這個思路,首先是襄樊旅遊的目的性增強。襄樊的三國文化游,在全國旅遊市場上增加了一個品牌,為旅遊者提供了選擇的機會。來襄樊旅遊的人數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特別是高速公路全部開通後,將會出現旅遊目的地的需求,從這個角度講,襄樊更應抓緊機遇,早作準備。其二,來襄樊的遊客延長駐留時間,多停留一天,旅遊綜合收入就會增加1到1.5倍。其三,襄樊旅遊的潛力在於荊山生態旅遊,三國文化游的開通,將為荊山生態游奠定基礎。襄樊兩大旅遊品牌相得益彰,互相促進,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三國旅遊資源開發和利用
依託襄陽古城池,開發乘舟攬勝游
重點恢復南城門城樓及湖心環島和吊橋,定期舉辦開城儀式和襄陽民俗表演,使其成為環城游的亮點。全線疏通護城河,開辟乘舟(船)環城游,中途辟襄陽公園、文園、薈園、仲宣樓、襄陽人家、鐵佛寺、夫人城等為停靠點,讓遊客上岸觀光。將臨漢門、仲宣樓、長門開發為襄陽軍事(戰爭)、名人書畫以及古城牆博物館、增加游線文化內涵。控制古城內的建設與發展。一是徹底將城內生產企業外遷;二是控制城內常住人口;三是控制城內建築密度及高度,盡快恢復古城風貌。
開發荊州北街及荊州古治,將其建設成三國旅遊線的起點和旅遊紀念品市場
荊州北街以西建設兩層以下仿古民居,整修附近古城牆和大北門瓮城,修復荊州古治券門,開辟諸葛亮登樓去梯計紀念處。
建設鳳林關文化公園
在207國道側建鳳林關牌樓,劉表擊斃孫堅雕塑及記事碑等。擴建觀音閣,重建鳳凰亭,整修鳳凰池。在觀音閣北側復建澗南園,即孟浩然故居,為唐代二進宅院,建浩然詩碑園。鳳林關景區開發的關鍵在於南渠的污水治理,此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景區環境。
開發檀溪文化公園
檀溪文化公園包括馬躍檀溪遺址,襄樊銘、真武山采空區及南渠流經段。在公園內恢復檀溪原貌(南渠),並修建劉備躍馬雕塑,在山頂修建漢亭,在沿山處修依山迴廊並於其中彩繪馬躍檀溪故事,在采空區建「穿楊亭」等景點。鑒於這一帶景點密集,建議現有公路向東移30米。
開發以關公文化為內涵的樊城會館群
把山陝會館從二中剝離出來,退還會館地盤,拆除對文物有影響的違章建築,逐步恢復會館原來面貌。在此基礎,做好殿內陳列。建議按歷史原貌,恢復對關羽、周倉、關平的供奉,並增設關羽在襄樊的「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歷史故事的陳列和展示。就近開辟撫州會館及陳老巷歷史文化街區、小江西會館等景點。
Ⅳ 三國時期諸葛亮歷史文化
三顧茅廬
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卧龍、鳳雛。(那些儒生都是見識淺陋的人,豈會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能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才是俊傑。此時只有卧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後又受徐庶推薦,想徐庶帶他來引見,但徐庶卻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一說三次都見到了,另一種說法是去了多次),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諸葛亮提問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通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被迫多次遷都,蒙受風塵。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的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智慧、謀略短小、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即說明了此奪取二州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這篇論說以後便被稱為隆中對(隆中一地仍有爭議,一說草廬對),而劉備聽後更加大贊,於是諸葛亮開始仕於劉備。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系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都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
過江作說
當時,因劉琦後母影響,劉表對劉琦漸漸不悅。劉琦數次向諸葛亮請教自安之術,但諸葛亮每每推辭,劉琦便在一次飲宴時用上屋抽梯的辦法令諸葛亮說出解決辦法,諸葛亮便反問劉琦:「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你不見到春秋時期申生在內而有危險,但重耳(指的是晉文公)在外卻可得安嗎?)」劉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黃祖被孫軍殺害,劉琦便上薦為江夏太守。
208年8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劉備在樊城知道後,率軍隊和百姓南逃,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劉軍,徐庶之母被曹操軍隊捉住,徐庶只好投降曹操。劉備到達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諸葛亮便和魯肅結為朋友。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果能以吳、越的大民眾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斷交。)」;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認為不能抵擋,為何不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呢!「北面」在這里有雙重含義:其一是曹操當時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見面時,臣子通常面向北方。)」
孫權卻反問諸葛亮,劉備又何解不投降。諸葛亮便提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有所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斗。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游說,決定聯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諸葛亮便隨軍回到劉備處。11月,曹操在赤壁大敗,回師北還。
舌戰群儒
東漢末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較有實力的軍閥大都被他消滅了,惟獨劉備和孫權還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並這兩股勢力還比較難。於是,曹操就派人拿著他的書信去東吳,想和孫權聯手消滅劉備。
孫權手下的謀士大都主張降曹自保,只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但魯肅自知難以說服孫權和東吳的文臣,特意請諸葛亮來當說客。
魯肅引諸葛亮見了東吳的一群謀士。東吳第一大謀士張昭首先發難,說:聽說劉備到你家裡三趟,才把你請出山,以為有了你就如同魚得了水,想奪取荊襄九郡做根據地。但荊襄已被曹操得到,你還有什麼主意呢?
諸葛亮心裡想,如果不先難倒張昭,就沒辦法說服孫權聯劉抗曹了。諸葛亮說:劉備取荊襄這塊地盤,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奪取同宗的基業,才被曹操撿了便宜。現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圖大計,等閑之輩哪懂得這個。國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實學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論道,碰上事兒,卻拿不出一個辦法來,只能為天下人恥笑。一番話,說得張昭啞口無言。
之後,一個謀士問:曹操屯兵百萬,將列千員,你說不怕,吹牛吧你。諸葛亮答:劉備退守夏口,是等待時機,而東吳兵精糧足,還有長江天險可守,卻都勸孫權降曹,丟人吧你。
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難,先後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戰後,於12月劉備平定荊南四郡,任免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211年,益州牧劉璋派法正請劉備助攻張魯。諸葛亮便與關羽、張飛等鎮守荊州。至下年12月,劉備與劉璋決裂,還攻成都。諸葛亮便與張飛、趙雲等入蜀助陣,留關羽負責荊州防務,分兵平定各郡縣,與劉備一起圍成都。至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入主益州。
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並受任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每每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如漢中之戰就替劉備提供資援。220年,曹丕篡漢自立。221年,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害的消息,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游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是劉備才答應,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逝世,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託孤
222年8月,
白帝託孤
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逝去,否則必能阻止劉備東征之舉。至223年2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地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指代全力),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
延至4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本來南中地區因劉備大敗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家剛逝去君主,先不發兵,而派鄧芝及陳震赴東吳修好。
南征
直至225年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臨行前劉禪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後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語:不毛為今天緬甸北境八莫)討伐雍闓、孟獲,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詳見諸葛亮南征)。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一定兵源補充後,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北伐—六齣祁山
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穀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228)冬,諸葛亮出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今陝西省安康縣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東)、赤坂(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地,魏軍撤退。同年(230年),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5、建興九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甘肅省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鹵城(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出祁山。
6、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穀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
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戰。
在決定劉蜀集團命運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戰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更是大放光彩。本來,在歷史上的赤壁大戰中,最主要的英雄應該是周瑜;諸葛亮除了出使江東,智激孫權聯劉抗曹之外,究竟還有哪些作為,史書上並無明確的記載。然而,在羅貫中的筆下,諸葛亮卻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關鍵的人物。盡管他在吳軍中身居客位,但是,他卻是「赤壁大戰」這一情節單元的真正主角。孫劉聯盟的建立,由他一手促成;孫權抗曹的決心,由他使之堅定;周瑜導演的「群英會」、「蔣干盜書」,黃蓋的苦肉計、詐降計,被他一眼看穿;戰役的關鍵決策——火攻計,由他與周瑜共同商定;而實行火攻的決定性條件——東風,又由他巧妙「借」來。可以說,孫劉聯盟在奪取勝利的道路上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他的智慧;如果沒有他,周瑜要想打敗曹操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孫劉聯盟與曹軍之間的矛盾和孫劉聯盟內部矛盾的旋渦里,在與周瑜、曹操這兩個傑出人物的鬥智中,他的遠見卓識、雅量高致和神機妙算,一次又一次地迸發出耀眼的火花。周瑜對他又敬又嫉,多次企圖除掉他,他都一一從容化解,安如泰山,既使周瑜無可奈何,又維護了孫劉聯盟,保障了戰役的勝利。鬥智的結果告訴人們:曹操之智不及周瑜,周瑜之智又不及諸葛亮,因此,諸葛亮才是大智大勇的頭號英雄。
五
諸葛亮故事
吃 瓜 留 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么一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請葛亮留下來的。
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凈、曬干,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神機妙算救後代
這件事情的真否無法考證,從記載來看,可能性還是有的。
相傳,諸葛亮在臨死前對後代說:「我死後,你們中的一個將來會遇到殺身大禍。到那時,你們把房拆了,在牆裡面有一個紙包,有補救的辦法。」
諸葛亮死後,司馬0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員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馬0找了個借口,把這個將軍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馬0問:「你祖父臨死前說了些什麼?」這個將軍就一五一十地把諸葛亮的話說給他聽。司馬0聽後,使命令上兵們把房子拆了,取出紙包。只見紙包裡面有封信,上面寫著「遇皇而開」。土兵們把信遞給0,0打開信,只見裡面寫道:「訪問後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後三步。他剛站穩,只聽「咔嚓嚓」一聲響,0龍案上面正對的房頂上,一根玉掉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0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反過來再看信後面寫道,「我救你一命,請你留我後代一命。」看完這封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他把那個將軍官復原職
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戲劇和圖面中,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姿態。據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奮好學,師母所賞賜。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不解求知飢渴。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為什麼不按時叫鳴?其他學生都摸不著頭腦。諸葛亮心裡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餵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麼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夫人。司馬夫聽了請葛亮喂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矇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馬夫人反復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為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司馬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
司馬先生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後經夫人勸解,又同意諸葛亮來繼續讀書。可沒有書怎麼讀呢?夫人對司馬先生說:「你有一千年神龜背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諸葛亮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司馬先生想到把書已燒了,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
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
諸葛亮的鵝毛扇
諸葛亮的鵝毛扇代表著智慧和才幹,所以在有關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鵝毛扇。
關於鵝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黃承彥的千金小姐黃月英並非醜陋,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為「阿丑」。阿丑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她曾就學於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後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結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為禮物贈給諸葛亮。孔明對鵝毛扇愛如掌上明珠,形影不離。他這樣作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並運用扇上的謀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
清朝康熙年間,襄陽觀察使趙宏恩在《諸葛草廬詩》中寫道:「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雲八陣圖」,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手執鵝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離扇的原因。
火燒新野
江東孫權得到周瑜、魯肅等人才的輔助,勢力進一步擴大,江中竟有戰船七千餘艘。孫權拜周瑜為大都督,統領水陸軍馬。
曹操破袁紹後,命孫權送一兒子到許昌為人質。孫權的母親吳國太召周瑜、張昭商議。周瑜認為一送人質,便要事事受制於曹操。最後決定不送人質到許昌。
孫權的弟弟丹陽太守孫翊性情剛烈,喜好飲酒。酒後常鞭打士卒。部下媯覽、戴員便勾結孫翊的手下邊洪,一日,乘酒宴散,由邊洪將孫翊殺死。媯覽、戴員嫁禍邊洪,將他殺了。
孫翊的妻子徐氏長得美麗賢慧,媯覽逼徐氏做他的小老婆,徐氏假意允諾,密召丈夫的親信孫高、傅嬰趁媯覽酒醉時將他刺殺,戴員前往赴宴,也被殺死。
不久,孫權領兵到丹陽,封孫高、傅嬰為牙將。把弟媳徐氏接到江東養老。
建安十三年春,黃祖部將甘寧投奔孫權。孫權領水軍攻打黃祖。黃祖大敗,逃跑時被甘寧一箭射死。
孫權破了黃祖,劉表便請劉備到荊州議事。劉表因年老多病,便想將州內事務託付劉備管理。可是劉備堅決不肯。孔明問劉備為什麼推辭,劉備說他不願乘人之危。孔明感慨道∶「劉備真是仁慈之主啊!」
曹操派夏侯敦領兵十萬伐新野。謀士荀彧說∶「劉備是個英雄,又有諸葛亮做軍師,不可輕敵。」夏侯敦卻不服氣的說∶「劉備不過是鼠輩罷了,我一定把他捉了來。」
張飛聽說夏侯敦殺來了,便對關羽說∶「曹軍來了,派孔明前去迎敵便是了。」劉備問兩個弟弟迎敵之計,張飛說∶「哥哥何不派孔明去?」劉備批評張飛說∶「孔明用智,兩弟逞勇,怎麼能胡亂推託呢?」
孔明只怕關羽、張飛兩人不聽調度,請劉備把劍印交給他。孔明一一派了任務給趙雲、關羽和張飛。關羽覺得奇怪,便譏笑孔明輕閑自在。孔明說∶「我只坐守縣城。」張飛也不服氣,但見孔明劍印在手,也無可奈何。
夏侯敦輕敵冒進,被趙雲引入博望坡峽谷。這時背後火光沖天,兩邊蘆葦也跟著燒了起來,曹軍被燒得人仰馬翻。夏侯敦從小路拚死逃走。
劉備軍隊大勝而回。關羽、張飛兩人此時才佩服孔明的才智。見到孔明,兩人下馬便拜。
劉備知道曹操一定會自引大軍再來攻打新野。孔明勸劉備趁劉表病重,取了荊州安身。劉備說∶「他對我有恩,我怎麼可以這樣做呢?」孔明說∶「現在不取,以後就會後悔了。」
夏侯敦領著殘兵敗將,逃回許昌,叫人把自己綁起來去見曹操。曹操不怪他,放了夏侯敦。曹操又起兵五十萬,兵分五隊,要踏平江南。
孔融勸曹操不要起兵,打這種沒有意義的仗。孔融的仇人郗慮又趁機挑撥離間,曹操大怒,便殺了孔融全家。
荊州劉表病勢日漸嚴重,他將兩個兒子託付劉備,要劉備管理荊州事務。劉備只答應輔佐劉表的兒子,卻不肯親自統領荊州。
劉表死後,蔡夫人與蔡瑁、張允偽造遺囑,立她的親生兒子劉琮為荊州之主,並且不讓長子劉琦和劉備得知劉表已死的消息。荊州軍隊由蔡氏娘家人帶領,蔡氏與劉琮卻到襄陽去駐扎,以防備劉琦、劉備。
曹兵進到襄陽,原劉表部將傅巽、蒯越等都主張降曹。劉琮不肯,但蔡夫人堅持要投降,只好命宋忠前往遞送降書,將荊襄九郡獻給曹操。
宋忠送降書途中,被關羽抓獲,劉備才知道荊州內部的變化。伊籍勸劉備以悼喪之名擒住劉琮,除掉蔡氏同黨。劉備不肯答應。決定放棄新野,到樊城以避曹軍。
孔明一面安排人馬撤往樊城,一面調兵遣將,阻截曹軍,然後與劉備到山上
Ⅵ 三國蜀漢文化
蜀文化以成都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陝南、滇北一帶。傳說,早建有地方政權,至公元前 316年為秦所滅。考古發現,商至西周時,蜀人與黃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後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缽等,雖具地方特色,但銅鏃、銅戈、銅矛卻為黃河流域常見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禮器與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於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後活動於盆地東部及附近地區。西周時,建有巴國,受蜀影響,始有較高水平的農業。後與蜀同時為秦所滅。代表巴文化特徵的有出土戰國時的圓刃折腰鉞,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銅容器。
巴蜀兩地相距較近,交流方便,兩地出現的船棺葬、扁莖無格柳葉劍、銅器紋飾中出現的虎紋則代表巴蜀文化的共同特徵。銅兵器和銅印上的各種符號可能是一種地方文字。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與楚文化影響外,它還影響西南邊疆的少數民族。
在秦以後,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加速融合獲得新的發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後 ,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為天府之國。四川自古盛產蠶桑,絲織為中國之冠,漢時成都即成織錦中心。由於錦緞馳名,錦城成為成都的代稱。四川很早就發明鑿鹽井取鹵,打氣井取氣,燃煮鹵制鹽,其鑽井技術為世界首創。蜀道難久為人知,但巴蜀創造的棧道卻是一種奇跡。它不僅溝通與中原的往來,也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巴蜀藝術風格獨特。川劇是其特有的表演藝術,語言生活氣息濃厚,幽默風趣,尤以幫、打、唱緊密結合,川劇高腔最具代表性。四川人很講究吃的藝術,川菜特點注重調味,有辣椒、花椒、胡椒、豆瓣、姜、蔥、蒜,味醇厚,人稱「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酒芳香濃郁、綿醇爽甜。名酒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等。
四川盆地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古代交通甚為困難,故李白發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封閉地形對巴蜀文化作為農業文明所必然帶來的封閉性肯定會有較大影響。但正是因為如此,又反過來激勵起巴蜀先民向外開拓、努力改善自身環境的決心和勇氣。於是,環境與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隨著時代的推移,開放和兼容終於成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隴文化的溝通,最大的障礙是北方的高山——秦嶺。但巴蜀先民以驚人的勇氣,創造了高超的棧道技術,打破了盆地地緣的封鎖,克服了狹隘的封閉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開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個美女的神話故事,就是上古時代開山通道進行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棧道是巴蜀人的一大發明。司馬遷認為巴蜀「四塞之國」的封閉性是靠「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來達到開放的,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須開道,遇水必須造橋,古蜀先民為了突破封閉,在發明了棧道的同時,又發表了笮橋。笮橋即繩橋,有多種類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區的溜索和編網的藤橋,岷山上的竹索橋,滇西北的編網篾橋,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橋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鐵索橋,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智慧體現。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名山)、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四川盆地雖為高山和高原所環抱,但山原之間的若干河谷卻成為巴蜀得天獨厚的對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礱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它們穿行於橫斷山脈,其中可通行的河谷,成為古氐羌民族遷徙的南北走廊。盆地的東部有長江三峽作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劍門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隴,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漢中。而盆地以東的清江流域又北與江漢平原相通,南與湘西山地相連。正是依據這樣的地理特點,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東、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為薈萃農耕、游牧文化的聚寶盆。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巴蜀文化與以下三方文化有明顯的交流與兼容:一為荊楚文化,是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農村公社的文化,它崇尚自然,奇詭浪漫,以《楚辭》為圭臬;二是秦隴文化,注意綜核名實,講究耕戰和商業;三是中原文化,崇尚周禮,看重歷史,以《詩經》為准繩。巴蜀文化兼容了這三種因素:它接受荊楚文化而把《楚辭》發展為漢大賦;它接受中原文化而使蜀人史學趨於發達;它接受秦隴文化而導致「隴蜀多賈」,工商業繁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除與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滲透影響而外,主要表現在對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詔文化的輻射,還遠達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金屬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
元代的雙流人費著《歲華紀麗譜》曾說:「成都游賞之盛,甲於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俗尚游樂是巴蜀人的一大特點。所以,巴蜀很早就興起了旅遊習俗,到唐宋時達到頂點。以成都而論,全年的固定的游樂活動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體出遊,並與歌舞娛樂、體育競技、商貿活動結合在一起,具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險幽秀之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閣天下險,夔門天下雄。經過當代的開發,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麗」的特色:九寨溝山水的神奇,黃龍山水的瑰麗,熊貓世界的趣,恐龍世界的奇,是今日旅遊者領略的最大感受。從線路上看,有西北線的九寨、黃龍、四姑娘山、貢嘎山,有北線的劍門蜀道,有東線的三峽風光,有南線的蜀南竹海風光和瀘沽湖探秘。整個巴蜀景觀布局疏密相間,如金線穿珠,珍珠滿盆,幾乎每個縣都有可供旅遊的景點。
巴蜀旅遊線最大的特色是雄險幽秀的自然景觀,往往包含著人傑文昌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如:劍門蜀道具有豐富的三國蜀漢文化和梓潼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則天故里的文化內涵;九寨黃龍一線,具有羌族石碉文化、夏禹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國蜀漢文化的內涵;瀘沽湖具有「母系王國」的文化內涵;三峽一線則更是一個古代文化的寶庫。這是巴蜀旅遊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國蜀漢文化的中心遺跡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劉備墓、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和諸葛武鄉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們都用武侯祠這個名稱來代稱這幾處遺跡。諸葛亮作為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萬世雲霄的崇敬,「武侯祠」這一稱謂,讓我們深深領略到其中歷史文化積淀的況味。從武侯祠出發,沿著當年劉備入蜀的路線,可以陸續拜謁大邑子龍廟、德陽龐統祠、綿竹諸葛祠、綿陽富樂山和蔣琬墓、昭化費禕廟和劍閣翠雲廊,北出漢中可到沔縣定軍山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們盡可以領略歷史淘盡千古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鐵馬金戈變為漁樵江渚的滄桑變化,從中受到啟迪和教益。
前後蜀時期是巴蜀歷史上繁榮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時代。永陵(王建墓)為我們留下了這一時代的歷史見證。永陵石棺上的廿四樂伎石刻是我們了解唐代音樂的極品,從中可體味清樂與龜茲樂相結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傳的情況。前蜀和後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究竟是誰寫下了留傳至今的《宮詞》,肯定可以引起在旅遊中探索的興趣。永陵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經科學發掘的陵墓,可供遊人參觀,這更可以引起人們對於帝王陵寢秘密的興趣。
三峽風光的雄奇壯麗,舉世聞名,再加長江支流大寧河小三峽的青幽神秘,身臨其境,自會使人們充分體會到妙如仙境的峽中神韻。三峽庫區的考古發掘表明,三峽很可能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當我們領略大溪文化的原始意味的時候,自然會引起我們對於洪荒遠古的無限遐思。沿岸及上下游的豐富文化遺存,如豐都的鬼城、忠縣的石寶寨、涪陵的水文石刻寶庫白鶴梁,劉備向諸葛亮託孤的白帝城等,都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大江大水是巴蜀沖出盆地走向外部世界的活力之所在。當我們巡行三峽之中時,會對巴蜀人為什麼從來嚮往走出夔門做出自身心靈的闡釋。
Ⅶ 三國的歷史背景政治經濟思想文化
三國時期是一個混亂和割據的時期,形成了以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是從漢代四百年太平時期到四百年混亂的過渡時代,也可說是魏晉南北朝大紛亂的開端。三國形成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魏文帝始,後歷明帝、魏齊王、高貴鄉公、元帝;蜀則歷蜀漢昭烈帝劉備及後主劉禪;吳則歷孫權 大帝、會稽王、景帝、烏程公。
三國同時並存時間約三十四年(公元229年至公元263年),但紛爭局面長達九十年之久(公元190年至公元280年)。三國時期雖然仍有不斷的戰爭,但已和東漢末期軍閥混戰的性質不同,相對而是歷史的進步。是有順應民心所向的統一戰爭性質。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因此最終魏晉完成統一大業。三國中以吳國的時間最長,共52年;次為魏,共45年;再次為蜀,共43年。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三國疆域,大體魏得北方,蜀得西南地區,吳得東南地區。魏國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其中涼州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幽州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蜀、吳相接。蜀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因在巴、蜀之南,故名)。吳有揚、荊、交三州。三國戶口,魏有戶六十六萬余,口四百四十餘萬;蜀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余;吳有戶五十二萬余,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余,兵二十三萬。
東漢末年,由於統治者政權由於不斷更迭和動搖,以致於朝綱紊亂,政治腐敗到了極點,而社會上流民遍地,暴動不斷出現。隨著「十常侍之亂」、「黨錮之獄」、「 黃巾起事」、「 董卓與李傕郭汜之亂」一系列的內外憂患出現,使得地方豪強勢力借機迅速增強,並紛紛起兵割據自立,相互爭奪,東漢統治名存實亡。一時間全國陷入內戰混亂之中。 袁紹據有冀、青、幽、並四州,成為北方最大軍閥;曹操占據兗、豫二州,韓遂、馬騰占據涼州,公孫瓚占據幽州,公孫度占據遼東,陶謙 、劉備、 呂布先後占據徐州,袁術占據揚州的淮南部分,劉表占據荊州,劉璋占據益州,孫策占據揚州的江東部分,士燮占據交州。此外, 張魯以道教的組織形式保據漢中地區,置祭酒以治民。在這些割據者中,勢力最強也最活躍的是袁紹和曹操。
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而劉備和孫權則分據西南和東南之地。
曹操為繼續完成其一統天下的雄心,於建安十三年(208)率軍南下,占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正在流亡中的漢皇室後代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則率荊州的殘余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形成孫劉聯合抗曹的形勢。劉備派軍師諸葛亮到孫權處說孫出兵,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占據荊州,後入成都。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史書一貫以公元190年「董卓之亂」為東漢結束,三國紛爭的開始。)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法,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在經濟上也給予優惠。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吳國自公元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吳國土地開辟,農業發展,政治穩定,航海業發達。
Ⅷ 談談對三國文化的認識
一、《三國演義》的傳播要素 中國古代小說特別是通俗小說,大都有一個由素材積累、逐漸加工和最後形成較高質量小說文本的過程。如《三國演義》就是由說話人的底本演化而來,再經由一些文人加以潤飾、考證、整理而成的。[1]作為一部優秀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被後人爭相傳抄、傳閱、出版、評點、評論、傳世,有其獨特的傳播要素。 傳播學四大先驅之一的拉斯韋爾於1948年發表的《社會傳播的結構和功能》一文因為提出了著名的五W模式而被視為傳播學的獨立宣言。拉斯韋爾認為,一個傳播過程包含五大要素:誰(Who)、說什麼(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To Whom)、產生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所以叫五W,是因為五大要素的英文表述中都各有一個以W開頭的詞。這個模式十分簡明,勾勒出任何一個傳播過程的共同特徵,那就是都由五個部分組成:傳播主體(即傳播者)、傳播內容(即訊息)、傳播渠道(即媒介)、傳播對象(即接收者)和傳播效果(即效果)。[2]一言以概之,即誰在傳播,他傳播什麼,他怎樣傳播,他對誰傳播,傳播的效果如何。在分析了傳播的五個要素之後,拉斯韋爾又提出五種與之相對應的傳播研究:對應著誰即傳播主體的研究稱為「控制分析」,對應著說什麼即傳播內容的研究稱為「內容分析」,對應著通過什麼渠道即傳播媒介的研究稱為「媒介分析」,對應著對誰說即傳播對象的研究稱為「受眾分析」,對應著產生什麼效果即傳播效果的研究稱為「效果分析」。 傳播者,指傳播內容的發送者,是信息傳播鏈條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傳播活動的第一要素和最活躍的要素。傳播者主要解決「傳播什幺」和「如何傳播」的問題。因此,傳播者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傳播過程的存在與發展,而且決定著信息內容的質量、數量和流向。傳播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個組織。在《三國演義》源遠流長的傳播長廊中,主要的傳播者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隊伍,既有不知名的群眾作者,如宋代專說「三分」的藝人霍四究;也有很知名文人作家,如西晉的陳壽、劉宋時的裴松之;更有眾多文人有意無意間參與了「三國故事」的傳播,如宋劉義慶、唐代的李商隱、宋蘇軾等。《三國演義》的博大精深也吸引了西方傳教士、外籍華人、留學生、商人等的注意,並通過他們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如明清時期赴泰商人在漫長的海上旅途中,常以《三國演義》作為消遣的話題,引起泰人極大興趣,曼谷王朝建立者拉馬一世因而指示當時負責貿易與對外關系的本隆大臣把《三國演義》譯成了泰文從而豐富了秦國的文化。至於三國演義的作者,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明代的高儒在《百川書志》中提到羅貫中在寫作三國演義時:「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陳敘百年,概括萬事。」由此可知,羅貫中根據長期以來累積的三國故事,並依據晉朝陳壽的正史《三國志》以及裴松之的注,加上自己的所學以及對生活的體驗,將有關三國的故事加以整理熔鑄,編成了這部歷史小說巨著──《三國演義》。至於現今通行的三國演義,大部分是依據毛宗崗本為底本,毛宗崗依據明代版本加以修訂成通行本,現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國演義》,就是毛宗崗修訂的版本。由於毛本流傳已久,文字亦有許多優點,較便於一般大眾閱讀。因此成為目前最為通行的版本,盡管毛本亦有一些缺失,但是仍不減其影響力。 傳播內容的通俗化、傳達精神的平民化是《三國演義》廣泛傳播的基礎。作為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三國演義》的偉大成就在於具體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內部的尖銳復雜的政治斗爭。中國古代許多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曾經在不同程度上揭露過這種斗爭的尖銳性和殘酷性,但是,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比得上《三國演義》這樣鮮明、這樣深刻、而又這樣廣泛地揭露出這種斗爭的復雜面貌。就是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裡,這樣的書也是很少見到的。它通過對三國時期社會動盪分裂狀況的描寫,特別是通過對曹操、董卓等暴虐統治者的形象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當時人民的悲慘生活及其對於統治階級不共戴天的仇恨。《三國演義》劉、關、張之間團結、平等和義氣的關系及其處處流露的正統思想和忠義精神,是《三國演義》最為人們喜愛,對人們思想影響最大的地方,一直成為封建社會中廣大人民加強團結、相互援助的榜樣,成為人和人的正直關系的榜樣,為廣大人民長期傳誦和學習。如在明、清兩代,農民起義軍普遍地把「桃園結義」故事當作組織自己隊伍的典範,就證明了這一點。[3]也正是其傳達精神的平民化這一點,為我們探究現代香港黑社會爭拜「關二爺」的文化底蘊,打開了一個研究的窗口。 傳播語言的口語化、傳播載體的多元化是《三國演義》廣泛傳播的前提。《三國演義》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演義,歷史演義是中國文學的特色,說書人透過講史吸引聽眾,將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加以發揮,加上一些誇大的想像,創造出虛實相參的故事。《三國演義》從口傳文學到話本雜劇,再到小說成書,是多重文化因
Ⅸ 漢中有哪些三國歷史文化遺跡,略做介紹
漢中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漢中是漢文化的發祥地,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00年以前,漢中就已設郡,迄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古漢台、拜將壇、張良廟、蔡倫墓、武侯墓、古褒斜棧道、石門十三品、靈崖寺摩崖石刻等,是兩漢、三國旅遊熱線,其中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武侯墓、褒斜道石門及其石刻,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8處。
古褒斜棧道
在秦嶺山脈中,有一條貫穿關中平原的漢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漢口區北2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縣西南15公里,長凡235公里。自戰國起,就有人在谷中鑿石架木,修築棧道,歷代踵繼,多次增修,後人就命名為「褒斜道」。漢武帝大加修鑿褒斜道250公里,從而出現了「棧道千里,無所不通」的盛況。
褒谷山勢險峻,怪石崢嶸,翠峰林立,清凈幽雅,四季景色各異。清代文人王晚香將這里概括為「石門二十四景」,石門水庫建成後使褒谷錦上添花。石門水庫是以灌溉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庫容1.05億立方米,灌溉50多萬畝農田,發電裝機4.05萬千瓦。壩高88米,頂長260米雙曲拱壩,造型優美,宏偉壯觀,高峽平湖,碧波盪漾,遊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長的人工湖上,可盡情瀏覽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間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當,水產水禽種類繁多,以大鯢、甲魚、白鷺等最為珍貴。
褒谷石門是個天然立體文博館。自春秋戰國以來,這是溝通我國中原、西北與西南交通的要沖,在「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上,開鑿與架設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的棧道,石門是棧道最險最奇之處。這里山上水下文物古跡薈萃。古代、近代、現代的道路建築、水利工程、石門隧道都交織陳列在此。新建的仿古棧道獨具一格,飛架在陡壁懸崖上成為古褒斜道縮影;歷史上蕭何月下追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里;諸葛亮北伐曹魏常由此出入。開鑿於東漢永平年間,採用「火燒水激」而成的石門隧洞,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車隧道。石門附近有漢代以來文人墨客題留摩崖石刻一百多處,最著名的「石門十三品」「國之魂寶」,被日本書道界稱為「漢中石門,日本之師」。曹操「袞雪」;張良「玉盆」;鄭子真「石虎」蒼勁渾撲,運筆流暢,尤其《石門頌》、《石門銘》自古被作為中國書法藝術的楷模。連城山腰的連雲棧道,沿途石刻林立,散布著先祖足跡,淹沒於水下的褒姒鋪,相傳是西周褒國美女褒姒的故里。
山河堰是西漢相國蕭何所築,曹參落成,世世代代澆灌漢中的肥田沃土,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舊址修成褒惠渠,七十年代興建了石門水庫,三個時代水利工程惠澤漢中人民,形成了漢中水文化,水工程獨特風景線。
漢中市博物館(古漢台)
漢中市博物館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位於漢中市漢台區東大街26號,漢中市博物館以古漢台為館址而建立,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其建築主要依託古漢台原有建築風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級升高的3個院落組成。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相繼修建了石門十三品展室、棧道陳列展室、東西華亭、北大門仿古建築群,重修瞭望江樓、桂蔭堂,整修了庭院園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築為主的園林式風格。
史載,公元前206年,劉邦為漢王時,建都南鄭(今漢中城)。劉邦自漢中發跡而得天下,遂定國號為漢。他曾駐蹕的宮廷被稱為漢台。漢中、漢王、漢朝、漢台,這個漢字竟一脈相承了。宋以至民國時期,漢台為漢中府署所在地。現存的高台建築作為府署官員的娛樂場所,號為漢郡之勝。
自宋開始,古漢台作為歷代漢中府署的游樂場所,一直備受漢中守土官吏的重視,相繼修建了天漢樓(望江樓)、桂蔭堂、東西華廳、清暉閣以及鏡吾池等,成為漢中名勝古跡最為有名者,望江樓也成為漢中標志性古建築。民國時期,曾在此創為學校和漢中圖書館,尤其是革命先烈陳淺倫,在東華廳密謀組建紅29軍,望江樓也是革命志士活動的重要場所。
石門漢魏十三品
在古漢台碑廊里,嵌鑲著一塊黑色大理石碑刻。上面八個大字「漢中石門,日本之師」,是由日本著名書法家種谷扇舟先生題寫的。「漢中石門」是指陳列在漢中市博物館的摩崖石刻精品——石門十三品。古人紀事頌德,將文字雕刻在金屬器物上,如青銅器銘文;將文字雕刻在石頭上,有碑、碣和摩崖。選擇自然山崖為依託,稍事修整後刻上文字的,稱為摩崖…詳細>>
曹操題「袞雪」二字傳說
袞雪二字取材於我國《漢魏十三品》書法佳作。漢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駐兵漢中褒谷口運籌國事,見褒河流水洶涌而下,撞石飛花,揮筆題寫「袞雪」二字,後刻於河中巨石上流傳至今。
拜將壇遺址景區
拜將壇位於古漢台西南約200米處。由南北分離的兩座夯土台築成。兩台高各有三米余。面積與古漢台接近,是當年劉邦駐漢台拜韓信為漢大將軍,舉行隆重的授印儀式時所築。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韓信少事項羽未被重用,逃歸劉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現留壩縣內的樊河邊,夜間水漲不能渡,被蕭何追回。蕭何說服了劉邦,擇良日,設壇場,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被拜為大將後,首先統帥三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取了關中;繼而北征東進,逐鹿中原,百戰百勝,從軍事上輔佐劉邦成就了帝業,建立了西漢王朝。因此,拜將壇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亦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歷史物證。
南台下西面屹立一尊高大的石碑,正面上刻「漢大將韓信拜將壇」八個大字,背面刻詩一首:「辜負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足以看出對於劉邦「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人們是難以接受的。
南台下東邊豎一高約2米的碑,是書法家舒同為拜將壇題字。碑背面刻有韓信登壇與劉邦的一段對話,摘自司馬遷的《史記·淮陰侯傳》。北台亭閣有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在漢中期間的題聯:「蓋世勛名三傑並,登壇威望一軍驚。」正是這個拜將壇,把具有軍事才能的韓信推到了楚漢相爭這一軍事大舞台,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吒疆場,所向披靡,助劉邦打下半壁江山。從某種意義說,拜將壇實際上是漢王朝的奠基台。
拜將壇始建於公元前206年,是漢高祖劉邦設壇拜韓信為大將的古遺址,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聖地。
劉邦在漢中設壇拜將後,由韓信統帥三軍,僅用了四年半時間,就輔佐劉邦統一全國,成就帝業,建立了西漢王朝。漢人、漢字、漢文化從此發祥
張良廟
漢張留侯祠(張良廟)座落於秦嶺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漢中101公里,北鄰鳳州76公里,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檯子街上。川陝公路橫越門首,交通較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張良,字子房,漢初大臣。據《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生於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祖與父相繼為韓昭侯、宣惠王等大臣。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果.傳說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時,遇黃石公老人,並得《太公兵法》.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不久游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任韓司徒。項羽殺韓王後,他復歸劉邦,為其出謀劃策。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楚將英布、韓信和秦將彭越,最後殲滅秦軍。漢朝建立後,他被分封到江蘇留城,是為留侯。張良與蕭何、韓信為「漢初三傑」,劉邦曾稱他「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外」。
劉邦即位不久,先後殺掉韓信等有功之臣,張良急流勇退,來到紫柏山隱身修行,後人稱此地為「辟穀」。
Ⅹ 跪求三國時期的三國文化,還有荊州地區的三國文化
「三國時代」有兩個定義,狹義的三國時代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但狹義的三國時期用於排三國大事年表,或考試。曹操、關羽、龐統、周瑜、呂蒙等不在狹義的三國時代之列。而《三國演義》《三國志》中的三國時代是廣義上的,廣義上的三國時代可以理解為從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後軍閥割據劉氏集團、曹氏集團、孫氏集團及與其相關的漢末軍閥的集團斗爭到司馬炎建立晉朝統一天下的時代。廣義上的三國才是三國文化的研究主體。
2發展史編輯
1. 魏吳兩國政府設置太史這一官職,記載了魏吳兩國的歷史。蜀國可能未設置史官。
2. 在晉朝統一後,史學家陳壽根據魏吳兩國史書的記載,根據自己收集的大量資料把這段歷史編成《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合稱《三國志》,這是「三國」第一次作為專有名詞出現。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魏為正統。陳壽敘事簡略,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這就導致了《三國志》雖然比較真實,但不夠完整。
3. 東晉習鑿齒作《漢晉春秋》,《漢晉春秋》也是一本很好的寫三國歷史的史書。
4. 南朝宋文帝以陳壽所著《三國志》記事過簡,命裴松之為之作補注。這時有關三國的資料已經很多了。為了注釋《三國志》,他收集了三國時期的原始材料達一百五十多種,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數約超過《三國志》的三倍。裴松之把認為不可靠的材料只列出來而不評說,認為可靠說明道理。所以後人讀《三國志》必讀裴注。
5. 南朝宋時期上層人事劉義慶作《世說新語》,著重記載魏晉名公士族的言談軼事。
6.隋煬帝時已有曹瞞譙水擊蛟、劉備檀溪躍馬等水上雜戲。
7. 唐朝李商隱的《驕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可以看到,當時已用三國人物作為笑謔的材料。
8. 評書的前身叫做說話,在宋朝出現,當時說三分是比較流行的。說三分的藝人掙得應該比別的說話藝人掙得多。
9. 元朝時出現了一些著名的三國的話本《三國志平話》《三分事略》,同時出現了很多很多有關三國的劇本。
10. 元末明初中國非常偉大的文學家羅貫中在上述史書、雜記和平話、戲曲的基礎上寫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受百姓歡迎的著作——《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出現以來人們對三國文化的研究不斷重視,深入。
11.三國故事和人物在中國民間家喻戶曉,並對周邊的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諸國產生巨大影響。且誕生了許多與三國相關成語和歇後語,如望梅止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
12. 在當代三國游戲(硬碟游戲如《三國志》系列《三國群英傳》系列,網路游戲如《QQ三國》《三國策》)、三國惡搞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如《水煮三國》,動漫影視作品如《Q版三國》)不斷更新換代。
13. 近年來,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欄目推出了「易中天品三國」系列節目,同時出版了相關的圖書資料,備受關注。易中天教授在「易中天品三國」的系列節目中以自己的視角解讀三國人物,將三國文化推向廣大群眾。
荊州與三國歷史文化
提起三國,使人想到荊州;說到荊州,又使人想起三國。三國與荊州這一文化現象反映出荊州與三國的關系不同於一般,反映出荊州與三國歷史文化的深厚源緣。
在三國時代,荊州是三國爭奪的焦點,荊州之爭是決定國家分、合命運的關鍵。從三國形成之初到國家重新統一之時,圍繞荊州歸屬展開的三國爭奪一直沒有停息,荊州之爭的情勢在很大程度上關繫到三方力量的消長和三國歷史的進程。一些膾灸人口的三國故事,諸如劉備借荊州、關羽守荊州、 呂蒙襲荊州等等,都發生在荊州;三國時期涉及三分形勢形成與發展、變化的一些重要事件,如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以及關羽北攻襄樊失荊州等,也都以荊州為中心舞台。藝術地再現三國歷史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以大量篇幅生動描繪了三國荊州之爭,全書 120 回,計有三分之二的回目直接或間接寫到荊州。三國與荊州如此緊緊相連。說明研究三國歷史文化、研究《三國演義》都不能不研究荊州,從而透過這個窗口去觀察、分析那個歷史年代蔚為壯觀的社會畫卷,觸摸那個年代的思想文化脈搏。
一、 荊州是三國歷史的縮影,一部三國歷史,也可以看作荊州之爭的歷史
三國與荊州的特殊關系,是由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形成的,也跟荊州在當時所處的重要地位分不開。而魏、蜀、吳三方圍繞荊州歸屬展開的激烈爭奪,則是構成這種特殊關系的基本因素。
漢代荊州,地跨大江南北,幅員遼闊,經濟文化相對比較發達,戰略地位又十分重要。所以魯肅稱之為「帝王之資」,諸葛亮稱之為「用武之國」。漢末劉表據荊州,經一十九年苦心經營,南據江陵,北守襄陽,「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單集中在江陵的大小戰船即有一千多艘,軍事實力相當強大,是當時一大割據勢力。但劉表才略有限,坐保江漢,實際上不可能保住。曹操、劉備、孫權,正是看到荊州的極端重要,看到劉表據有荊州而不能自保的弱處,才都對荊州虎視耽耽,把攫取荊州作為他們發展自己勢力、爭奪天下的重要目標。
曹、劉、孫全面展開荊州之爭,正值國家處於繼續分裂還是走向統一的重要歷史關頭。漢末自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開始天下大亂,經獻帝初干元年(公元190年)的董卓之亂,進入軍閥割據混戰、漢室名存實亡的國家分裂時期。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赤壁之戰前,曹操經多年征戰已基本統一北方。赤壁之戰的成敗,直接關繫到國家分、合的命運。而赤壁之戰本身,正是在曹、劉、孫爭荊州的基礎上發生的。
曹操懷著「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宏願,本想早日南征,以求統一全國,只是因為北方尚未平定,一時無暇南顧。袁曹官渡之戰後,曹操於公元203 年一度興兵南征劉表,但在途中又改道北上,聽從謀士荀攸、郭嘉之言,繼續掃除袁紹父子殘余勢力,並遠征烏桓。待到北方基本平定,隨即揮師南下。東吳孫權,於公元200年繼其兄孫策成為江東之主後,與魯肅密議爭霸之策,把「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作為「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基本方略。荊州位於東吳上游,是東吳立國的屏障,孫權與荊州劉表又有殺父之仇,早在公元203年、207年和208春,孫權已接連三次大舉進攻劉表江夏太守黃祖,打響爭荊州的前奏曲。劉備當時尚未成為一方勢力,公元201年被曹操打敗到荊州依附劉表後,劉表不加重用,無權無勢,但他雄心常在。韜光養晦,不露鋒芒,專以結交名士,爭取
2
人心,一直在暗中經營荊州,蓄勢待發。經公元207年冬三顧隆中,諸葛亮為其分析天下形勢,提出跨有荊(州)、益(州)以圖天下的基本方略,進而將荊州視作其立足發展的基地。曹、劉、孫從他們爭天下的戰略出發,都把據有荊州作為實現他們政治目標的關鍵,荊州必然成為他們激烈爭奪的焦點。
公元208年秋八月,曹操南取荊州,揭開了三國荊州之爭的序幕。與此同時,也由這次荊州之爭,揭開了三分形勢的序幕。正是由於曹操南取荊州,迫使劉備與孫權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曹操,引發了奠定三分形勢的赤壁之戰。
當曹操引兵南征荊州之時,劉表發病身亡,其子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劉備成了曹操南取荊州的主要對手,雙方展開了進駐江陵之爭。劉備由樊城撤向江陵,曹操親率輕騎連夜追趕,生恐江陵落到劉備手裡。也正是在劉表病亡之時,孫權根據魯肅建議,派魯肅前往荊州以吊喪為名察看動靜,以便採取相應對策。魯肅在出使途中得知曹操已南下、劉琮已降曹,就直接去見南撤之中的劉備,在當陽長坂把劉備找到。其時劉備已被曹操打敗,魯肅勸說劉備與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隨後也赴東吳游說孫權與劉備一起抗曹,不久便展開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的,它是曹、劉、孫爭荊州的延伸,是他們爭荊州、爭天下的產物。
曹操南取荊州,本指望就此一舉平定南方,完成統一大業.當時南方重要割據勢力,主要是東吳孫權、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這三大割據勢力又以劉表勢力最強。南取荊州,再東征孫權,西伐劉璋,就很可能一舉平定天下。不想取荊州遇到孫、劉聯盟的頑強抵抗,赤壁一戰遭受慘重失敗,不但失去統一全國的極好機會,而且由此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本形勢,這是曹操所始料不及的。從荊州之爭來說,則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它在三國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意義。
赤壁之戰後,曹操留下人馬守衛江陵、襄陽等地,聯軍乘勝追擊,重點進攻南郡首府江陵,繼續展開荊州之爭,結果曹、劉、孫三分荊州。標志著三分形勢基本形成。曹、劉、孫三分荊州,特別是210 年劉備從東吳借到荊州(以江陵為中心的南郡),是形成三分形勢的關鍵。由於借荊州,劉備集團才真正成為一方重要勢力。借荊州本身,實質也是爭荊州的一種方式而已。
曹、劉、孫三分荊州,相互接壤,磨擦不斷,荊州之爭進而加劇,斗爭也變得復雜起來。這時的荊州之爭,既反映在孫、劉共同對付曹操上,又反映在孫、劉聯盟內部。孫權借出荊州本非所願,不過是一時權宜之計,急欲劉備早日歸還,而劉備借荊州本是不想歸還的,這就使聯盟內部矛盾上升,雙方明爭暗鬥日趨尖銳,最後導致聯盟破裂,孫權暗中結好曹操,與曹操共同對付關羽。當公元219年關羽北攻襄樊時,呂蒙一舉襲取了荊州,關羽則因失掉荊州而被擒斬首。
關羽失荊州,是繼赤壁之戰後三國荊州之爭的又一重要事件。這次事件,使劉備集團跨有荊、益以圖天下的既定方略落空,從此偏於西蜀一隅,實際已無力問鼎中原,再與曹魏爭奪天下;東吳孫權,則有了立國的屏障。有了對整個長江中下游的控制權,為建立吳國奠定了基礎;對曹魏來說。也因關羽失荊州而加快了廢漢稱帝的步伐。使歷史由此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關羽於219年冬十二月失荊州遇害後,曹操於220年春即病亡,曹丕一繼位,很快廢漢稱帝,正式建立魏國;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國號漢(蜀漢);同年,孫權由曹丕封
3
為吳王,222年建元黃武,三國正式形成。
按赤壁之戰後三國形成之際的形勢,本來對劉備集團最為有利,從當時荊州情勢看,三方勢力也數關羽最強,構成了對曹魏的最大威脅。關羽北攻襄樊,「威震華夏」,迫使曹操商議遷都,就直接威脅到曹魏的心臟。由於失荊州,劉備集團在荊州的勢力消失,曹丕也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稱帝了。所以,如果說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形勢,那麼,關羽失荊州則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使三國勢力范圍從此基本定型。劉備稱帝後,雖曾興傾國之兵前來奪取荊州,但只是使蜀國再遭重創,未能改變這個基本格局。
三國格局基本定型後的荊州之爭,除222年吳、蜀夷陵之戰外,主要表現在魏、吳之間。孫權受封吳王後,曹丕要求孫權送其太子孫登入朝,作為人質。孫權借故推辭,不願真心臣服於魏,轉而與蜀國修復舊好。曹丕遂於公元222年農歷十月(夷陵之戰後三個月)出動三路大軍伐吳,夏侯尚等以重兵圍攻江陵、自223年正月至六月。圍攻六個月不克而返。接著,魏國又於224年、225年再次伐吳,也都無獲而返,曹丕便在226年夏帶著深深的遺憾病故了。荊州局勢基本穩定後、孫權於229年存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稱帝。正式建立吳國。
曹丕之後,魏、吳荊州之爭雖然仍在繼續,但主要戰事發生在魏、蜀之間。公元263年蜀國滅亡後,司馬炎不久廢魏稱帝,建立晉國。晉初為鞏固自己的統治,荊州之爭在軍事上相對於靜。公元280年,晉國出動六路大軍伐吳,荊州又成為滅吳之役的重點。當大將軍杜預率十萬大軍攻克荊州後.吳國很快土崩瓦解。三國時代荊州之爭的最後一爭,揭開了國家重又實現統一的一頁。
綜觀漢末三國時期,從三分天下列歸於一統,都跟荊州之爭緊緊相關。一部三國歷史,從分、合的意義上講,也可以看作荊州之爭的歷史。
二、荊州是三國文化的殿堂,從這個殿堂,可以感受到三國文化的無窮魅力
三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又一次社會激劇震盪的大變動時代。亂世出英雄,變革的時代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荊州作為三國爭奪的焦點,也就成了群雄角逐的舞台,成了三國傑出人才重點較量的場所,在接連不斷的角逐,較量中,他們的政治抱負,他們的價值取向,他們的思想品格,他們的智謀韜略,都在荊州這個舞台上充分顯現,至今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們眼前,使我們從中受到啟迪,得到教益,從而顯示出三國文化的無窮魅力。
在三國荊州之爭中,作為當時三個政治集團的代表人物曹操、劉備、孫權,都親臨荊州,角逐雌雄,以圖結束戰亂,實現國家統一。他們的理想、抱負能否實現,他們事業興衰成敗的結局如何,都在荊州這個大舞台經受檢驗,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歷史啟迪。曹操取荊州得而復失,統一大業功虧一簣,失荊州而失天下的教訓至為深刻。劉備借荊州而有立是發展之地,也因借荊州有借無還而最終失掉荊州,使興復漢室的理想化為泡影,其成也荊州、敗也荊州的教訓也足以令人記取。孫權借出荊州本為鞏固吳、蜀聯盟,與劉備共同對付曹操,其後卻又因此而撕毀聯盟,結好曹操,與曹操共同對付關羽,獲利最豐。政治風雲的變幻說明:一個政治集團的基本利益,是左右其方針政策的關鍵所在;聯合與斗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高屋建瓴分析與把握形勢,善於從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出發,制定聯合與斗爭的正確策略,方能爭取主動,防患未然,立於不敗之地。三國荊州之爭所體現的古代三角政治斗爭的一些基本規律和特點,是三國文化留給後世一筆可貴的政治財富。
4
作為群雄角逐舞台,當時魏、蜀、吳的主要文官武將,都紛紛在荊州登台亮相,鬥智斗勇,展開全方位的較量。他們的智謀韜略,他們的思想品格,是體現三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魯肅、諸葛亮赤壁之戰前對荊州、對天下形勢的深邃分析和論說,既建獨斷之明又十分相似,閃爍著智者的光芒,堪稱三國戰略家的雙璧,他們的遠見卓識全在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分析與判斷;而他們倆在曹操南下的歷史關頭所作的成功外交斡旋,則是促成孫、劉聯合抗曹的關鍵,可見外交勝於雄兵。除諸葛亮、魯肅之外的文武將領,如關羽、張飛、趙雲、周瑜、呂蒙、陸遜、朱然、曹仁、徐晃、夏侯尚等等,也都在荊州之爭中展示了他們各自的風采。若從成敗的天平衡量,大凡憑借勇力逞強的統帥,往往只能逞強於一時,而有勇有謀的指揮者,才是最後的勝利者。關羽與呂蒙,就是這方面突出的典型。關羽大意失荊州,固然責任並非全都在關羽,但從智謀韜略和斗爭策略看,關羽顯然不能與呂蒙相比,這是關羽最終導致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羽與劉備、張飛,史稱「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三人的關系不同尋常,在激烈的荊州之爭中,他們都因荊州的失落而先後喪生,實踐了他們生前「誓以共死」的諾言。劉備不顧群臣勸阻東征孫權,固然是為了奪回荊州,但也包含著與關羽「恿若兄弟」的道義成份與感情因素。正是因為「忿孫權之襲關羽,」劉備才不頤趙雲等人的極力勸諫一意孤行伐吳,「孫權遣書請和」亦「盛怒不許。」劉備本想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結果遭到慘敗,致使羞忿交加,鬱郁病故,其中既有敗給白面書生陸遜之恥,也有連喪關、張兩個「恩若兄弟」的手足之悲,他的死也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劉、關、張之間這種「恩若兄弟」、「誓以共死』的強烈感情,經《三國演義》的突出渲染,升華為我國傳統文化所稱之為「義」的典型。一部《三國演義》,以劉、關、張「桃園結義」起始,以劉備集團為主線,所演之義主要就是「桃園結義」之義。荊州作為劉、關、張「誓以共死」踐約之地和「桃園結義」歸宿之所,是從義這個角度去探視三國文化的獨特窗口。
劉、關、張之間作為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的義,又主要體現在關羽身上,並成為關羽文化的核心內容。由三國文化所衍生的關羽文化現象,是三國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熔鑄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荊州所蘊含的三國文化的一大特色。荊州是關羽鎮守達十年之地,是他一生事業的亮點,也是他為之喪身而悲切之所。失荊州被擒斬首的悲劇結局,正是關羽身後被尊奉、神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失荊州,就不可能有身後無比榮耀的關羽;沒有失荊州,也不可能有關羽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忠義」化身的關羽,不僅在封建社會很長時期與文聖孔子並起並坐,而且在當今仍有一定影響。在海外華人社會中,關羽文化被視作弘揚中華文化的象徵,成為連結海內外炎黃後裔中華情結的橋梁和紐帶。在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的社會條件下,關羽尊神迎合一些人求富盼安的心態,正堂而皇之地在幹家萬戶入室登堂,成為人們所祈求的財神爺和保護神。就關羽文化所蘊含的忠義內涵而言,除去其封建性的消極因素,今天也仍有現實的社會價值。荊州作為關羽文化孕育之地,是關羽文化真正的故鄉,其他地方是不能取代的,也是無法取代的。
由三國時代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形成的三國文化,其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它既包括那個時代的人民群眾對結束戰亂、追求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又包括那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理念、思想道德觀念以及人們的價值取向、智慧才能和社會創造力等各個方面,其基本核心是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所有這些,主要通過三國歷史人物和重要歷史事件來體現。荊州作為三國爭奪的焦點和群雄角逐的舞台,無疑是三國文化的集中凝聚之所,堪稱三國文化的瑰麗殿堂。由於長久以來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以及其他各類三國題材文化產品和民間文學的大量涌現
5
和傳播,使三國文化的思想內涵在歷史土壤的基礎上進而擴展,其影響也更加廣泛深遠,從而也更加顯示出荊州這個三國文化殿堂的價值。
三、荊州是三國風物的勝地,多姿多彩的三國風物畫卷,是三國歷史文化的生動見證
三國時代的如雷金鼓雖然在歷史前進的腳步聲中早已遠去,但留下的斑斑蹤影今天依然可以尋覓。在荊州,在這個著名的三國故地,至今留存著特有的眾多三國風物勝跡,成為荊州的一大文化特色,成為三國歷史文化的生動見證。
古城荊州,就是三國歷史文化最好的見證。當初三國鏖兵的陣陣戰鼓,就響徹在這里;一些著名的三國歷史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它是我國南方迄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原先,學術界對漢代江陵城(亦即荊州城)的地望問題一直爭論不休。近年通過對荊州古城牆的考古發掘證實,漢末三國時期的荊州城,就是現荊州城所在地。在今荊州城城腳深處晉代城腳遺物的下層,就疊壓著漢末三國時期蜀、吳荊州城城腳。這一重要考古發現,進一步豐富了荊州古城的文化內涵,使一些三國歷史故事更加真切感人,更加生動傳神。
荊州古城作為名副其實的三國故城,本身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三國風物瑰寶。它與城內外眾多三國遺跡和風物名勝交相輝映,構成了荊州所特有的三國文化風采。這些風物勝跡,有的源於歷史,有的出自《三國演義》,有的來自民間傳說,還有一些紀念性建築物和新建的三國文化旅遊景點。從荊州古城到城內外的劉備公安門、關羽點將台、刮骨療毒故地、張飛一擔土、諸葛孔明橋,從市區的紀念性建築物關廟、春秋閣到新建旅遊景點三國公園,從市區以外洪湖烏林赤壁大戰時古戰場到監利境內曹操敗走的華容道,從石首綉林長江邊的劉郎浦、孫夫人望夫台、照影橋到公安油江口劉備大本營故地、孫夫人城等等,總計有三十多處,皆各具特色,令人流連忘返,構成了一幅瑰麗多彩的三國風物畫卷,使這一著名三國勝地成為海內外遊客慕往的旅遊熱點。豐富的三國文化資源,如今已成為開發荊州特色旅遊產業和發展荊州經濟的一個戰略重點,其前景十分可觀。
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現今的三國風物看,荊州所蘊含的深厚三國歷史文化積淀,可謂得天獨厚,無以倫比。荊州不愧是三國歷史文化的寶庫,它理所當然應是研究三國歷史文化、研究《三國演義》的中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成立,無疑會對這方面的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