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台灣發展歷史

台灣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5 21:12:04

❶ 台灣發展歷史

歷史概況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台灣島。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佔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斗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系者,一律廢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❷ 台灣經濟發展的幾個時期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台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台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

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

這個時期外資對台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台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台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台灣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製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

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

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2)台灣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一)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二)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三)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四)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

❸ 台灣的歷史簡介

大家都知道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為什麼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居民呢?台灣這些年又經歷了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首先三國時期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等人前往台灣,並且將當時台灣的生活情況記載下來。這就是關於台灣最早的文字記載,到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就有很多漢人開始移民到台灣島上定居。

但當時的台灣依舊在日本人的手上,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台灣才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後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台灣的經歷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❹ 中國關於台灣歷史

簡介: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明鄭時期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時年僅39歲。爾後其子鄭經、孫鄭克塽前後治理台灣22年,獎勵製糖、制鹽,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原住民的農業生產方式,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

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1949年國民黨當局退據台灣; 1954年美國同台灣當局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造成台灣同祖國分離的狀況。

(4)台灣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 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並在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中以 法律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 一個中國的原則。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採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現今的台灣地區范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❺ 台灣從歷史至今的發展是如何

台灣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同中國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在遠古時代,台灣和大陸本來連在一起。後來由於地殼運動,相連結的部分陸地沉為海峽,台灣遂成海島。
台灣海峽的海底就像一條河谷,有向南和向北兩大河系,這是當它還是陸地時,被河水沖擊、侵蝕而形成的,最深處不過100米,大多數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萬年以前,東海海面比現在低130米左右,這在地質上說明兩岸原來是一個板塊,台灣、澎湖等島嶼就在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與福建省相連接。
現代科學還證明,台灣不僅是東海大陸架的一部分,而台灣的基本地形,與大陸的地塊相同,在地質成分上,是與福建、浙江兩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體。所以,後來有人送給台灣一個雅號——「浮福建」,意思是說,台灣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從台灣島的考古發現來看,祖國大陸的文化在舊石器時代就已傳到台灣。台灣各地相繼發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兩翼式銅鏃等大量的文物證明,台灣的史前文化與祖國大陸同屬一脈。自有史籍記載以來,台灣的開拓、發展和疆域的完整統一,始終是與中華兒女的辛勤勞動和英勇捍衛分不開的。台灣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

台灣的早期開發,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融匯著我們民族的精神。在中國的史籍記載中,台灣在戰國時代稱為「島夷」,前後漢和三國時代稱「東鯤」、「夷洲」,隋、唐以後稱「流求」,明萬曆年間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灣」的名稱。
據古文獻記載,中國大陸軍民東渡台灣,墾拓、經營台灣島,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公元230年(三國吳黃龍二年),吳主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1萬水軍渡海到達台灣。這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中,就曾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到了6世紀末、7世紀初的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據載隋煬帝曾3次派人到台灣,「訪察異俗」,「慰撫」當地居民。是時,大陸和台灣已有貿易往來。此後由唐到宋的600年間,大陸沿海人民,特別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帶居民,為了躲避戰亂兵禍,紛紛流入澎湖或遷至台灣,從事墾拓。至南宋時,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有軍民屯戍。大陸和台灣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系日漸頻繁。

元代進一步加強了對台灣的管理。公元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萬戶楊祥、禮部員外郎吳志斗和珍部員外郎阮監到台灣「宣撫」。公元1335年(後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台灣民政,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中國在台灣設立專門政權機構,也自此開始。
明朝以後,大陸與台灣的人民往來不絕。公元1402—1424年(明成祖永樂年間),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訪問南洋各國,曾在台灣停留,給當地居民帶去工藝品和農產品。至今民間傳說高雄鳳山的特產「三寶姜」,就是鄭和遺留下來的。15世紀以後,倭寇不斷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設「游擊」,「春秋汛守」;同時在基隆、淡水二港駐屯軍隊。

到17世紀20年代的明朝末葉,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移居台灣,給台灣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以極大的推動。其時,福建人顏思齊、鄭芝龍為抗拒官府欺壓,率領閩粵居民遷居台灣,一面從事農耕、貿易,一面組織武裝力量抗禦倭寇和荷蘭人的侵擾。公元1628年(明崇禎元年),時值福建大旱,百姓無以為生,鄭芝龍(後官至都督同知)組織災民數萬到台灣,「使墾荒食力」,各地逐漸形成了許多村落。台灣自此進入了大規模的開發時期。

16世紀中葉以後,美麗富饒的台灣成為西方殖民主義者凱覦的對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強相繼侵擾台灣,或掠奪資源,或進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佔領。17世紀初,荷蘭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權地位,來到東方,積極參加對殖民地的掠奪。它先後於1602年(明萬曆三十年)和1622年(明天啟二年)兩次侵佔澎湖。1624年(明天啟四年)。明政府出兵將荷蘭殖民者逐出澎湖,俘獲荷軍主將,余眾逃往台灣南部,侵佔了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兩年後,西班牙人又從呂宋入侵台灣,占據了基隆和淡水一帶。1642年,荷蘭人奪取了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據點,台灣自此滄為荷蘭的殖民地。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先後在台灣修築城和普魯文遮堡(赤嵌樓),作為進行殖民統治的中心。但其佔領區實際只有南部沿海有限的地區,以及北部的基隆、淡水兩港,而且它的統治一直是極不穩固的。荷蘭殖民者對台灣同胞進行殘酷的盤剝,不斷激起台灣人民的反荷斗爭。1652年由鄭芝龍舊部郭懷一領導台灣軍民發動的起義,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群眾曾一度攻克熱蘭遮城,6000人在起義中壯烈犧牲。這次起義愈發堅定了台灣同胞收復國土的斗爭決心。九年以後,他們終於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虜,收復了台灣。
鄭成功是鄭芝龍之子。生於1624年,早年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起兵抗清,被明桂王封為延平郡王。因進攻南京受挫,後回師廈門,大修船艦,傾力籌劃驅逐侵據台灣的荷蘭人,收復國土。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農歷四月二十一日,鄭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衛廈門、金門,親自率領2.5萬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船,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農歷四月二十九日,鄭軍在台南鹿耳門內禾寮港登陸,在台灣同胞的積極支援下,與荷軍展開多次激戰,最後將荷蘭殖民總督和殘敵圍困在熱蘭遮城內。鄭成功在致荷蘭殖民總督揆一的「諭降書」中嚴正指出:「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在圍城9個月之後,荷蘭殖民總督於1662年(清康熙元年)農歷二月一日不得不簽字投降。自此,中國人民收回了被荷蘭殖民者侵佔的台灣寶島。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廢除荷人的殖民制度。改赤嵌樓為承天府,置2縣,設安撫司於澎湖,戍以重兵,總稱台灣為東都。為紀念故土,改稱熱蘭遮城堡為安平鎮。同時實行屯田政策,令數萬軍眷隨軍赴各地大肆墾荒,在台灣南部和西部的琅 、彰化、雲林、新竹等地形成一大批村鎮。
但鄭成功收復台灣不久,即不幸於1662年農歷五月八日染病身亡,時年僅39歲。爾後,其子鄭經,孫鄭克爽前後治理台灣22年。鄭氏祖孫三代治理台灣,獎勵製糖、制鹽,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高山族的農業生產方式。這些措施,推動了台灣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這在台灣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開發和發展時期,史稱「明鄭時代」。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派軍進攻台灣,鄭克爽率眾歸順。自此台灣在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

1683年,清政府統一台灣之後,翌年在台灣設1府3縣,隸屬福建省。台灣重新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統一管轄之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與大陸的聯系更加密切了,成為國家統一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從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以後,出現了大陸居民再度大規模移居台灣的高潮,到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不包括山地的高山族同胞,台灣居民已超過200萬人,較鄭氏父子治台時增加近10倍。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清政府陸續在台灣增設行政機構。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將台灣建為行省,派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廣招福建、廣東等地居民遷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先後設立撫墾總局、電報總局、鐵路總局、軍械局、通商局、礦油局、伐木局等機構;修築炮台,整頓防務;架設電線,創辦郵電;鋪鐵路,開礦山,造商輪,發展工商業;興建中西學堂,發展文化教育等。其中有些建設項目,在當時全國尚屬創舉。例如台灣鐵路不但是全國最早的鐵路之一,而且是中國自己集資修成的
清政府治理台灣的200餘年間,台灣的封建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全省各地相繼出現許多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大商人。但與此同時,台灣人民反抗清王朝暴政和封建地主剝削的斗爭也不斷高漲,且與大陸人民的反清斗爭遙相呼應。事實表明,凡較大的起義組織幾乎都是從大陸傳入的。如1786年台灣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就是大陸人民的反清秘密團體「天地會」傳入台灣後,由台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庄大田領導的。起義軍眾達十數萬。清政府調動浙江、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數省兵力馳台鎮壓,歷時1年2個月,始得平定。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前後,台灣天地會、小刀會,又與之呼應,多次起義。
台灣同胞富有高度的民族愛國精神。他們在反抗國內反動統治的同時,為了抵禦外患,同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起,台灣和大陸邊沿各省份成為我國反帝斗爭的最前線,直接承擔著中華民族的憂患。在鴉片戰爭期間,台灣同胞動員組織了人數2倍於當地戍兵的抗英民團,並捐資輸銀,共赴國難。他們和官兵一道擊退了入侵的英軍,粉碎了敵人試圖侵佔台灣的陰謀,贏得了抗英斗爭的勝利。當時台灣兵備道姚瑩在其《奉逮入都別劉中丞書》中寫道:「台灣擐甲之土,不懈於登陴,好義之民,咸奮於殺敵……卒得保守岩疆,而獲安,未煩內地一珍一矢者,皆賴文武士民之力也」。鴉片戰爭之後,台灣同胞還先後擊退了美國、法國和日本的多次入侵。

早在16至17世紀,日本就曾數次出兵窺伺台灣。19世紀後半葉,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力圖躋身列強,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1894年它發動了中日戰爭(甲午之戰),翌年3月攻佔澎湖。腐敗的清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台灣從而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開始了長達50年的日據時期。
日本占據台灣後,在台北設有總督府,作為統治台灣的最高機構。並在各地建立鄉鎮公所,實行警察、保甲制度,對台灣實施殖民統治和「皇民化」教育。同時,基於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初時把台灣作為其發展農業和農產品加工基地,使台灣加工工業和交通運輸逐步得到發展。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為配合軍國主義的南進政策,又進一步在台灣發展與軍事有關的各類工業,擴大了工業在全島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使台灣開始由傳統的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社會逐步向半資本主義半封建的以工商業為主的社會形態轉變。據統計,抗戰結束前夕,台灣工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由20世紀初期的約佔7%上升到約佔18%。與此同時,台灣勞工階級也在此轉變中逐步萌芽發展起來。1920年,台灣約有勞工4萬多人;至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增至8萬餘人;到了1943年,台灣勞工已達20餘萬人。

從1895年台灣淪失,到1945年重新光復的整整半個世紀中,不堪忍受亡國奴生活的台灣同胞,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保疆衛國,光復失地,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從而在中國人民抗戰史上譜寫了光輝而壯麗的篇章。
反對割台議和的斗爭 1895年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出後,舉國嘩然,人人「痛心疾首」,萬分憤慨。康有為、梁啟超等集十八省舉人千餘人「公車上書」,反對割地求和,主張變法圖強。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台籍進士、舉人,聯名上書清政府都察院,痛陳:「數千百萬生靈皆北向慟哭,閭巷婦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懷一不共戴天之仇,誰肯甘心降敵!」「以全台之地使之戰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戰而亡……雖肝膽塗地而無所悔。」清廷各級官吏亦紛紛上書,陳述台灣為中國東南七省藩籬,「今日無台灣,明日即可無南洋;中國雖大,雖一日之間,可以瓜剖立盡」。譚嗣同怒斥清廷「一旦苟以自救」,舉疆土而贈之於人,「其視華人之身家,曾弄具之不若」。台灣紳民電奏清廷:「割地議和,全台震駭。……臣桑梓之地,義與存亡;願與撫署誓死守御。設戰而不勝,請俟臣等死後,再言割地……」。
馬關條約簽訂之次日,全省同胞哭聲震天,悲憤無可抑制的台北人民鳴鑼罷市,民眾擁圍撫署,反對割台,並要求餉銀不準運出,軍械製造局不準停工,稅收全部留作抗擊日寇之用。丘逢甲等一批台籍士紳還試圖以「自主」的辦法抵抗日本的佔領,建立「台灣民主國」,並要請政府台灣巡撫唐景崧任總統。《自主宣言》中稱:「推擁賢者,權攝台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朝,作何辦理。」但隨著唐景崧私自逃回大陸,12天之後,這個「民主國」即告解體。
武裝抗擊日寇佔領 日軍侵佔台灣後,清政府敕令其駐台巡撫唐景崧等官員離台。台灣同胞紛紛拿起武器,自行組織抗日民軍,保衛祖國疆土。他們持續進行了前後長達7年之久的武裝斗爭。
初時,台灣同胞在各地配合一度拒不奉詔的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清軍官兵在新竹、大甲溪、彰化、嘉義和台南一帶與日寇拚死搏鬥。他們手拿土槍和長矛,憑血肉之驅,前赴後繼,猛撲敵寇。其中尤以彰化和嘉義保衛戰最為激烈、悲壯,抗日民軍首領徐驤等人、黑旗軍的將領以及劉永福新軍七星隊的大部都壯烈犧牲。一個日本人當時記載道:「不論何時,只要我軍(日軍)一被打敗,附近村民便立刻變成我們的敵人。每個人,甚至年輕婦女都拿起武器來,一面呼喊著,一面投入戰斗。我們的對手非常頑強,絲毫不怕死。他們隱藏在村舍里,當一所房子被炮火摧毀,他們就鎮靜地轉移到另一所房子里去,等一有機會就發動進攻。」
台南抗敵的最後階段極為艱苦。清政府一再嚴令禁絕大陸各地支援台灣,黑旗軍和民眾軍械糧餉俱絕,隊伍餓極不能起。在此情況下,劉永福堅持抗日5個月後,不得不被迫登輪退返大陸。台南遂於1895年10月20日淪陷。至台南失守時止,台灣軍民總共斃傷敵3.2萬餘人,占日寇侵佔初期兵力的一半以上。
台南失陷後,台灣各地人民繼續堅持武裝抗日。他們在台北的深坑、雲林鐵國山,嘉義台南之間的番仔山、鳳山附近及屏東潮州等山區先後建立抗日據點。抗日民軍隊伍少則數百人,多則數千人。他們進攻日寇軍營,襲擊日寇官署,抗擊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瘋狂掃盪,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簡大獅是台北農民抗日武裝的領袖之一。1896年元旦,他率領隊伍同其他民眾武裝一道直襲台北,攻入市區。其後,簡輾轉至廈門。日寇殺其妻以泄憤,並向清政府將他本人索去。簡就義前慷慨陳詞:「我簡大獅,系清國台灣之民。……日人雖目我為土匪,而清人應目我為義民。況自台灣歸日,大小官員內渡一空,無一人敢出首創義舉,唯我一介小民,猶能取勝眾萬余,血戰百次。自謂無負於清。……願生為大清之民,死為大清之鬼」。
辛亥革命前後的武裝起義 在日本侵略者的殘酷鎮壓之下,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斗爭經歷了一個短暫的低潮時期。1906年以後,在祖國大陸興起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影響下,台灣同胞又不斷地舉行愛國武裝起義,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著名的有:1907年新竹的北埔起義;1912年南投的林圮埔起義;1913年的苗栗起義;
915年台南的西來庵起義等。其中苗栗起義是辛亥革命直接影響下較大的一次愛國抗日斗爭。領導人羅福星是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派赴台灣的人員之一。羅以其家鄉苗栗為據點,建立中國革命黨台灣支部,在台北、基隆、桃園、台南等地發展組織,宣傳革命,籌劃起義。事敗後近千人被捕,20餘人慘遭殺害。羅福星就義前的絕命詩說:「海外煙氛突一島,吾民今日賦同仇,犧牲血肉尋常事,莫怕生平愛自由。……背鄉離井赴瀛州,掃空東庭指顧間,世界腥膻應滌盡,男兒不誤大刀還。彈丸如雨炮如雷,喇叭聲聲戰鼓催,大好頭顱誰取去,何須馬革裹屍回。」西來庵起義是愛國志士八清芳、江定、羅俊等人組織的。他們以台南西來庵等處為據點,訓練骨幹,籌劃起義,號召全省同胞「奮勇爭先,盡忠報國,恢復台灣」。參加者遍及台北、台中、南投、嘉義、屏東等地。因事機為日警獲悉,余、江等率千餘人臨時舉事,血戰七晝夜。起義失敗後八清芳等九百多人被處死刑,被日寇濫殺的群眾竟達數萬人,引起了世界震驚。
「五·四」以後的民族解放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俄國十月革命和祖國大陸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巨大潮流影響下,台灣同胞進一步掀起了有組織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並和祖國的革命斗爭密切相聯系,成為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一環。1920年1月,受「五·四」運動的直接影響,留日台灣籍青年學生產上先在東京創立「新民會」,並仿照北京的《新青年》發刊《台灣青年》雜志,進行民族主義思想的啟蒙宣傳。隨後,留日和旅居北京、上海、廣東、廈門、南京等地的台灣籍學生相繼成立「台灣青年會」、「台灣學生聯合會」,「中台同志會」等組織。1921年10月以蔣渭水為主聯合林獻堂等人於台北成立旨在「喚起漢民族自覺、反對日本民族壓迫」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啟蒙團體「台灣文化協會」,提出「反對民族差別」、「反對奴化教育」,「獲得參政權」等口號。廣東中山大學等校的台籍學生在郭沫若等人影響下,建立「廣東台灣革命青年團」。在該團發表的《告中國同胞書》中呼籲:「勿忘台灣」,「台灣乃中國之台灣,民族乃中國之民族,土地乃中國之土地」。在這同時,台灣各地農會和各種工會組織如雨後春筍,紛紛建立起來。1928年4月,在大陸的台灣籍中國共產黨黨員和留學日本的共產主義者,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於上海成立了台灣的黨組織,即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台灣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民眾黨亦登上政治舞台。各派政治力量急速組合。台灣歷史上首次出現了農民運動和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局面。同年底「台灣農民聯合會」領導下的會員達3萬多人。各種工潮此起彼伏,工人的階級意識迅速提高。他們把自身的經濟利益同民族的階級的利益結合起來,提出了「支持中國工農革命」、「反對帝國主義戰爭」、「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鮮明的戰鬥口號。
在台灣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鼓舞下,居住在台中濁水溪上游霧社的高山族同胞,因不堪日寇的奴役和壓迫,於1930年10月27日舉行武裝暴動。這就是震憾中外的霧社起義。他們在搗毀十幾處日寇警察分所之後,退入深山,同6000多名日本軍警激戰20餘天。許多高山族婦女,為激勵丈夫殺敵而無後顧之憂,集體跳下懸崖。最後高山族同胞彈盡糧絕,起義領袖等自戕以殉。
高漲的民族民主運動猛烈地沖擊著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1931年夏,日本殖民統治者對台灣同胞開始全面大鎮壓,實行白色恐怖。無數台灣同胞、愛國進步人士被囚人鐵牢,慘遭迫害。但是,台灣人民並沒有被法西斯暴行所征服,他們繼續進行各種形式的斗爭,直到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根據歷史的事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國際協定重新肯定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中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後又有蘇聯參加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的艱苦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終於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使台灣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結束了台灣同胞蒙受日本帝國主義奴役的屈辱歷史。同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會後台灣省行政長官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所屬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於中國主權之下。台灣全省同胞欣喜若狂,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祭告祖先,通宵歡飲。台北市各界民眾數萬人舉行環市大遊行,歡呼回到祖國的懷抱,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實現民主,建設獨立、自主和富強的新中國;但是依附於美國的國民黨政府卻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反共內戰。它一方面大舉進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解放區,一方面對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瘋狂搜刮、大肆迫害,企圖把中國重新拖回黑暗的世界。這就不能不激怒了全國人民,迫使人民起來與之進行堅決斗爭。1947年2月28日,在全國民主革命的高潮下,台灣全省人民舉行了反對國民黨政權的武裝起義。「二·二八起義」得到全國各階層人民的深切同情。中共中央給予熱烈支持,指出:「台灣人民的武裝自衛乃是被迫的,是必要的,是正義的,是正確的」;宣布「解放區軍民必定以自己的奮斗來聲援你們,幫助你們。」「二·二八起義」在國民黨政府的血腥鎮壓下雖然失敗了,但它又一次表現了台灣同胞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1949年10月1日,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了國民黨政府,新中國宣告誕生。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在祖國大陸解放的前夕,蔣介石以及國民黨的部分軍政人員跑到台灣,他們依靠美國的庇護與支持,在台灣維持偏安局面,使台灣與祖國大陸再度處於分裂狀態之中。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❻ 台灣的發展歷史什麼

台灣,古文典籍中稱夷,是我國的第一大島。漢晉南北朝時稱夷州,南宋時澎版湖已屬福建權路,元明設巡檢司,明末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清初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95(清光緒11)年台灣建省。同年被日本侵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歸還中國。

❼ 台灣歷史簡介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得民心

與國、民、黨的作為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共、產、黨當日軍投降之後,我共、產、黨所堅持的是離開城市,我們到農村去幫助我們的老百姓們。

自古有雲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與其說是共、產、黨戰勝了國、民、黨,不如說是老百姓選擇了共、產、黨。

本身來說內戰就是一種不好的事情,而且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很多國、民、黨的軍隊出現了一些消極抗戰的情況。

比如說在當年日軍佔領了華北地區,早已沒有了國、民、黨的大國軍隊,在這樣的情況下,正是共、產、黨在我淪陷區之內苦苦支撐,才維護了我們老百姓的安全。

❽ 台灣歷史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台灣島。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佔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斗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系者,一律廢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❾ 台灣的歷史發展過程

福建,春秋戰國時分屬越、楚;秦設閩中郡;漢屬揚州;唐取福州建州各一字,設置回福建觀察使答;南宋福建置一府五州,並有八閩之稱;元初為江浙行省福建道,後改設省。台灣,古文典籍中稱夷,是我國的第一大島。漢晉南北朝時稱夷州,南宋時澎湖已屬福建路,元明設巡檢司,明末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清初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95(清光緒11)年台灣建省。同年被日本侵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歸還中國。

閱讀全文

與台灣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