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鋼琴發展歷史

鋼琴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18:05:19

『壹』 談中國近代鋼琴音樂的發展史

中國鋼琴音樂的風格通過幾代作曲家的努力,已經在我國20世紀鋼琴音樂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得到基本確立,但各個時期對中國鋼琴音樂風格的認識以及所體現的具體內涵也是各有所異的,卻呈現出一種不斷發展完善的趨勢。以民族化為主線不斷追求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已形成中國鋼琴音樂風格演進的主要脈絡。由於缺乏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風格」的作曲理論體系等諸多的因素,距離我們建市「中國鋼琴學派」而擠身於世界鋼琴藝術之列的目的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探討20世紀中國風格鋼琴音樂的發展歷程,追尋中國鋼琴音樂民族風格、民族意蘊的形成軌跡,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20世紀是中國鋼琴音樂發展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中國鋼琴音樂由萌芽起步到繁榮的各個歷程都是在這一時期得以完成。探究20世紀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軌跡以及各個不同時期的創作理論與實踐,我們可以發現其風格的演進是由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組成的,這幾個階段對中國鋼琴音樂風格的認識以及所體現的具體內涵是各有所異的,呈現出一種不斷發展完善的趨勢:1949年前基本上可分為萌芽起步期和藝術創作雛形期,鋼琴音樂作品所呈現出一種共同的風格特徵,即把具有民族音調作為追求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的重要手段。這一時期對風格的認識尚處於形式化的階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17年,是中國鋼琴音樂創作初步繁榮期,追求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的主要手段是引用我國傳統的民間曲調與創作具有民族音調的旋律。傳統音樂的鋼琴改編及和聲的民族化探索,成為這一時期創作的主流。文革期間雖然鋼琴改編曲是鋼琴音樂惟一的創作形式,可鋼琴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卻發生了質的變化,這一時期可謂鋼琴音樂風格的轉折期。盡管如此,這兩個時期的二十幾年間,對風格的認識同樣是片面的理解,依然處於形式的層面。直到1977年以後,鋼琴音樂的創作才擺脫了思想意識形態的束縛。

『貳』 鋼琴的起源

鋼琴起源於18世紀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發明的「Pianoforte」。「Pianoforte」是鋼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成為了槌擊式鋼琴製造業向前發展的基石。

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在其位於佛羅倫薩的烏菲齊(Uffizien)的車間內對鋼琴進行改造創新,通過敲擊鍵盤的力度改變聲音的強度。

為此,他採用了包有皮革的小槌,通過擊弦機敲擊琴弦。新構造的鋼琴最初命名為「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 (意為:帶有音強變化的古鍵琴),後來簡略為「Piano forte」(意為:強和弱)。


(2)鋼琴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717年左右,克里斯托弗·高特立博·施羅特(Christoph Gottlieb Schröter)發明了一種新型鋼琴,並在德累斯頓的家裡向公眾展示。這架鋼琴上的槌式擊弦機要比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鋼琴(Bartolomeo Cristofori)的簡單。

1725年,家住(德國)弗萊貝格的戈特弗里德·西爾伯曼(Gottfried Silbermann)是十八世紀最著名的管風琴製造師。他製造出了德國的第一架槌擊式鋼琴。

1742年,約翰·邵荷(Johann Socher)在(德國)桑托芬(Sonthofen)建造了一架今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方形鋼琴,其尺寸與當時很受歡迎的翼琴相同。

1770年,鋼琴製作師約翰·安德雷亞斯·施泰因(Johann Andreas Stein)(德國奧格斯堡)在1770年前後發展了新的擊弦機,將弦槌置於琴鍵杠桿上。這種簡單的構造形式也被稱為「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對於維也納古典音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叄』 鋼琴的歷史

市場中的品牌繁雜,本文通俗講一下鋼琴品牌的大概脈絡。

一,起源在歐洲
鋼琴品牌的起源是在歐洲,1960年之前,鋼琴品牌是歐洲鋼琴一家的天下。主要集中在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捷克,最繁榮的時代是在1880---1930之間。
自從1930年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大蕭條開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之後歐洲鋼琴品牌再也沒能達到那個時代的高度。
1960年之前這個時期,我們中國人所能熟悉的品牌是貝森多夫,貝西斯坦,博蘭斯勒,斯坦威,韋伯,賽樂爾,佩卓夫等。

二,鋼琴品牌成熟發展在美國
1960年開始,美國鋼琴消費市場開始繁榮,從此美國市場成為鋼琴行業的晴雨表。
從1965年開始到1985之間,是日本鋼琴入侵美國市場的大時代,也造就了卡瓦依與雅馬哈兩大日系產品的競爭發展史。在這個時代,整個世界的鋼琴行業,也只有這兩大日系產品最為耀眼。
韓國鋼琴是1980年開始入侵美國市場的,代表的品牌是英昌與三益。尤其是英昌鋼琴(屬於韓國現代集團),在90年代達到了15萬台世界第一的產量,90年代初期成為韓系鋼琴的最頂峰。
歐洲鋼琴在90年代也曾努力的再次打進美國市場,但由於匯率問題,以及在價格與質量的平衡中,一直無法與日韓系對抗。雖然他們的產品很好,但銷量一直不高。
中國製造也沒有落後,與2000年開始侵入美國市場,目前中國製造的鋼琴佔美國新鋼琴銷售的三分之一。美國市場中,最有代表性的國產品牌為海倫與珠江。

三,中國鋼琴市場
雖然中國鋼琴品牌市場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毫無疑問,目前中國卻是世界鋼琴市場中最大的蛋糕。
中國近代鋼琴起步與1950年,國家政府規劃了東北(諾的斯卡),廣州(珠江),北京(星海),上海(施特勞斯)四個鋼琴製造廠。到了80年代末,中國政府開始對外放開外資經濟,增加了煙台(金斯波格)鋼琴生產基地。從此形成中國五大鋼琴廠。
90年代開始,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社會文化開始繁榮,中國新興中產階級對於鋼琴需求開始爆發。趁著這股春風,加上原產國的勞動力成本飛漲,93年韓國現代集團的英昌鋼琴進駐天津,韓國三益鋼琴跟進,但在上海投資不算順利,後來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印尼生產鋼琴,獲得了轉機。95年開始日本的卡瓦依,雅馬哈相繼進入中國,從此日韓系,迅速佔領了中國的中高端市場。

四,歐洲鋼琴的現狀

歐洲鋼琴在近50年間的發展並不算很順利,翻開歐洲鋼琴這50年的歷史,許多都是關閉,並購的信息,200家的鋼琴企業,目前能在歐洲正常生產的只有二十幾家。而且其中一些企業的產權,或者股權,已經掌握在亞洲企業的手中。但這些並沒有影響歐洲鋼琴第一流的品質。

這些歐洲知名品牌為了能夠更好生存,開始拉低自己的生產線,並在全球尋找合作人,利用當地企業的低廉勞動力與資金,生產價格更為適宜的產品,以尋求生計。
由於勞動力成本的原因,西歐的一線鋼琴製造商開始向東歐發展,製造第二集團的產品,例如貝西斯坦Bechstein旗下的波西米亞Bohemia,霍夫曼Hoffmann,以及西米爾Schimmel旗下的Vogel沃格爾,這些國家例如捷克,波蘭,他們的社會制度,行為規范,生產質量都與西歐相接近。(但東歐一些鋼琴產品的配件很有可能是中國製造,在東歐組裝)
另外就是與亞洲的鋼琴企業展開合作,生產品質相對東歐要低一些的子系列產品,製造第三集團的產品,例如,某某品牌的旗下產品。
以上都屬於各種形式的歐洲產品,品質檔次不同,雖然有些亂,但在質量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控制。可很不幸的是,中國目前大部分所謂的歐洲鋼琴,實際與以上的形式沒有半點關系,只是簡單注冊了一個洋名字,中小企業生產而已,也成為了暴利琴與回扣琴的代表,這也引起了德國鋼琴協會借2012年上海樂器展覽,到中國集體打假的事件。

總結:
目前中國的鋼琴市場。國產鋼琴主要是廣州珠江,北京星海,寧波海倫,宜昌長江。韓系產品為天津英昌,印尼三益。日系為宜昌卡瓦依與杭州雅馬哈。德系產品,比較混亂,魚龍混雜,目前市場比較正規一些的是金斯波格,韋伯,艾賽克斯,賽樂爾等,他們的資金合作,產品的設計,生產基地工藝能力,等方式各不相同,但起碼血緣是正規的。
這些產品,珠江,星海在中低端市場優勢很大,日韓系,國產海倫在中高端市場投入很大,另外原裝進口的日系產品,與少量的歐洲原裝產品,占據了中國頂端市場。

『肆』 請問鋼琴的發展史是

從鍵盤樂器發展的歷史來說,現代鋼琴是由鋼琴的前身———以撥弦發音的大鍵琴與以撞弦版發音的小鍵琴演進權而成的。
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大鍵琴和古鋼琴這兩種鍵盤樂器逐漸盛行起來,直到十八世紀末,才被鋼琴取而代之。
古鋼琴又稱小鍵琴,是早期鍵盤樂器的一種,十五世紀便已出現。它由扁薄的長方形盒子構成,沒有腳,可以放在桌上彈奏。外觀雖然和大鍵琴一樣,但並不是撥弦發聲,而是用槌子(Hammer)敲弦發聲的,這種裝置和近代的鋼琴相似,只是裝置較為簡陋,音量較弱,音色也不太明亮。
大鍵琴與古鋼琴發聲原理截然不同,大鍵琴是被極盡裝飾的樂器,形狀與現今之三角平台鋼琴相似,有二層或三層鍵盤。大鍵琴的聲音是琴弦被撥動而成,清晰且犀利,可惜的是,聲音不像鋼琴,容易變得斷斷續續。
鋼琴大約是在1709年由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發明。現代鋼琴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為直立式鋼琴,一為三角平台式。直立式有標准尺寸及小號直立琴,三角平台琴則有許多尺寸,從最小的到演奏會使用的大型平台鋼琴。早期鋼琴中還有一種長的四方形樣式及直立起來的三角形鋼琴。

『伍』 鋼琴發展史是什麼

1.現代鋼琴是由古鋼琴和羽管鍵琴發展演變而來的。
「古鋼琴」一詞,由『鍵』和『弦』兩個單片語合而成,它集中表現了這種樂器的基本原理--鍵盤擊弦。古鋼琴產生於12-14世紀的歐洲,其最初的構造是在長方形木箱上面安裝一組琴鍵,固定在琴鍵後端的平頭釘直接敲擊緊綳在木製框架上面的金屬琴弦,從而發出聲音。
羽管鍵琴的原理與古鋼琴相似,所不同的是通過裝置於琴鍵後端的鳥類羽管或者小型鋼簧片撥動琴弦發出聲音。
由於古鋼琴和羽管鍵琴擊弦的力度都很小,發出的聲音較輕,而且無法根據人們的需要改變音量的大小,因而缺乏表現力,於是難以滿足彈奏的要求。
十八世紀初,義大利的樂器製造家巴托洛梅奧·克里斯托弗利在羽管鍵琴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將皮革包裹在木槌上,發明了鍵盤機械槌擊式鋼琴,從而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這一改進彌補了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幾乎無法調節音量的嚴重缺陷,彈奏者可以通過敲擊琴鍵力度的變化來隨意改變音量的大小,其音量也比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大得多,因而大大地增強了鋼琴的表現力。
1821年,塞巴斯蒂安·埃拉爾將擊弦機械機構改進為復震奏機械,使彈奏者能夠以更高的速度重復敲擊鍵盤,彈奏出復雜的樂曲。
1825年,阿爾菲斯·巴考克首次採用鑄鐵弦架,增加了其對琴弦拉緊後產生巨大張力的承載能力,使緊張的琴弦不至因為弦架變形而發生鬆弛。這一改進為鋼琴的音準穩定和使用壽命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850年,支撐結構、弦列的交叉排列和復震奏式擊弦機三要素相結合,由此確立了現代鋼琴結構最理想的基本形式。
經過三百年來的發展和改進,現代鋼琴在品種和性能等方面已經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和完善。
2.從鍵盤樂器發展的歷史來說,現代鋼琴是由鋼琴的前身以撥弦發音的大鍵琴與以撞弦發音的小鍵琴演進而成的。
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大鍵琴和古鋼琴這兩種鍵盤樂器逐漸盛行起來,直到十八世紀末,才被鋼琴取而代之。
古鋼琴又稱小鍵琴,是早期鍵盤樂器的一種,十五世紀便已出現。它由扁薄的長方形盒子構成,沒有腳,可以放在桌上彈奏。外觀雖然和大鍵琴一樣,但並不是撥弦發聲,而是用槌子敲弦發聲的,這種裝置和近代的鋼琴相似,只是裝置較為簡陋,音量較弱,音色也不太明亮。
大鍵琴與古鋼琴發聲原理截然不同,大鍵琴是被極盡裝飾的樂器,形狀與現今之三角平台鋼琴相似,有二層或三層鍵盤。大鍵琴的聲音是琴弦被撥動而成,清晰且犀利,可惜的是,聲音不像鋼琴,容易變得斷斷續續。
鋼琴大約是在1709年由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發明。現代鋼琴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為直立式鋼琴,一為三角平台式。直立式有標准尺寸及小號直立琴,三角平台琴則有許多尺寸,從最小的到演奏會使用的大型平台鋼琴。早期鋼琴中還有一種長的四方形樣式及直立起來的三角形鋼琴。O(∩_∩)O謝謝採納

『陸』 求鋼琴的歷史

1698年,義大利管風琴製作師巴爾托洛梅奧·克里斯托福里為佛羅倫薩的貴族菲迪南德·梅迪契製作了一架與羽管鍵琴的外形和結構相似的鋼琴。1709年,克里斯托福里又製作了一架能同時演奏弱音和強音的鋼琴,從此開始了鋼琴藝術的歷史紀元。在義大利語中,「鋼琴」就是指能同時發出強音和弱音的羽管鍵琴。後來,克里斯托福里將閑暇時間完全投入在鋼琴的革命性發明中,從1709年到1732年逝世為止,他一共做出了25架鋼琴。 [耶胡迪·梅紐因]鋼琴的前身是擊弦古鋼琴,而不是羽管鍵琴,羽管鍵琴是通過撥動琴弦而發音,而鋼琴則是通過敲擊琴弦來發音的。用鋼琴可以演奏任何風格的樂曲,但不一定能達到真正完美的效果。作為一個小提琴演奏者,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為琴弦發出的聲音不像人的嗓音,人的嗓音可以保持一定的強度不變,而琴弦受到敲擊之後,聲音會由強變弱。所以鋼琴的演奏不能完全達到人聲演唱的效果,但是,如果演奏者技藝精湛,也可以演奏出接近人聲的音色。當琴弦的聲音開始下滑的時候,應當盡量減少間歇,保持聲音的連貫和圓潤,這樣就能演奏出類似人聲演唱的音色,要達到這樣的音響效果,演奏者必須有超凡的技藝,否則,擊弦後聲音的強度就無法保持不變。鋼琴的質量不僅直接關繫到琴弦聲音強度的穩定性能,而且影響到演奏的效果。鋼琴也是一種和聲樂器,因為鋼琴具備所有的音階,可以奏出各種和聲,所以鋼琴可以演奏各種樂曲。 為何鋼琴是一個重要的自表達的工具? 著名作家喬治·肖伯納說:「鋼琴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樂器發明,它對音樂的重要性,猶如印刷之於詩歌」。16世紀鍵盤樂器中的王子曾是羽管鍵琴,但人們對於更具歌唱性的鍵盤樂器需求激增,人們需要一種可以提供更多音色的樂器。而羽管鍵琴不能像鋼琴那樣發出輕柔或響亮的聲音,也無法產生回響。當社會逐漸變得世俗,到十八世紀人們希望鍵盤樂器能如歌唱般地觸動人心,而不是僅能播送音樂。很快,順應時代需求的鋼琴產生了。如果說羽管鍵琴代表巴洛克時代,鋼琴則成為古典和浪漫派音樂的象徵。 早期的鋼琴引起了許多樂器製作師的興趣,他們對這種樂器進行了改進,但是這種鋼琴最終沒有得到全面的發展,哲學家伏爾泰曾經說:「製作鋼琴和羽管鍵琴應當是制鍋的工匠乾的活」。鋼琴的內部構造太硬,不便於練習,如果觸鍵太輕,琴槌就不能接觸到琴弦,如果觸鍵太重,琴槌則會反彈,造成重復擊弦,聲音就會很難聽。直到克里斯托福里使用擒縱裝置之後,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克里斯托弗里發明了鋼琴,但熱衷於歌唱和小提琴的義大利人卻對這項新發明不感興趣。在克里斯托弗里去世後,德國人很快就掌握了鋼琴的發展。 管風琴製造師、德國人戈特弗里德·希爾伯曼同時也是巴赫的朋友,一直夢想著製造有很大動態范圍的樂器,他奇跡般地發現了克里斯托弗里的琴槌裝置的圖紙,並付諸實施。18世紀40年代末,菲特烈大帝購買了超過一打的希爾伯曼鋼琴,並把它們放置在柏林的皇宮和各處行宮中。在此之前一年,巴赫曾經試彈過希爾伯曼的鋼琴,這位羽管鍵琴和管風琴大師並不喜歡它,但當他拜訪菲特烈大帝並再次試彈改進過後的新裝置的時候,巴赫宣稱它完美無暇。巴赫的鋼琴作品是留存最早的鋼琴曲目。 1843年,波士頓鋼琴製造商瓊納斯·契柯林發明以鑄鐵型框架製造鋼琴的外框,之後不但鋼琴持久不走音,其嘹亮的音響還可傳遍音樂廳的每一個角落。克里斯托弗里的原型鋼琴遠比現代鋼琴輕巧。現代鋼琴以多達兩萬件的零件,榮登「工業革命之女」寶座,鋼琴從此成為浪漫派的樂器代表。在浪漫派時代,鋼琴天才們紛紛降生。在德國,菲利克斯·門德爾松出生於1809年,波蘭人弗里德利克·肖邦出生於1810年,匈牙利來的弗朗茨·李斯特生於1811年。他們為鋼琴創造出一個充滿鮮明個性與濃烈情感宣洩的視野。 音樂創作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鋼琴製作工藝的進步。從1860年起,人類進入了真正的鋼琴時代。英國的樂器製作大師布羅德伍德對方形鋼琴的琴弦設計進行了改進,使低音音域更加寬廣。同時還用踏板代替了操縱旋鈕和膝板。布羅德伍德對三角鋼琴也進行了改進,使鋼琴的聲音增加了強度和共鳴性,但同時又使聲音的清晰度有所減弱。19世紀初,法國人塞巴斯蒂安·埃拉爾開始在琴架上使用金屬支撐桿。1822年,埃拉爾又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在鋼琴中使用了雙重擒縱裝置,這就使演奏者能夠迅速地連奏同一個音,於是就可以用鋼琴來演奏各種旋律。現在的鋼琴都是採用雙重擒縱裝置,因此埃拉爾被譽為「現代鋼琴之父」。德國人亨利·帕普也是一位多產的發明家。1826年,帕普想出了一個很有創意的辦法,那就是用尼絨墊代替琴槌上的皮墊。此外,三角鋼琴和方形鋼琴也出現了一些重要的發明,比如琴弦交叉安裝,既加長了琴弦,同時又使擺放琴馬的位置變得更加合理,而低音琴弦和高音琴弦的重疊,使鋼琴獲得了更加理想的共鳴效果。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鋼琴在上流社會越來越受歡迎,新的鋼琴品牌應運而生。19世紀後半葉,美國的亨利·斯坦威成為令人矚目的鋼琴製造商。工業革命推動了機械製造業的發展,鋼琴製作技術又有了新的改進。19世紀中期,德國的鋼琴製造業發展迅速,一些歷史悠久的鋼琴品牌也在積極地進行技術革新,他們製作的鋼琴佔領了歐洲大大小小的音樂廳。直到1914年,美國的斯坦威鋼琴進入歐洲市場之後,才結束了德國鋼琴的壟斷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製造的鋼琴以優良的質量聞名於世,英國人則擅長製作用於教學的鋼琴,法國的埃拉爾和普萊耶爾兩大品牌製造商則主要生產用於演出的鋼琴。在那個時代,樂器製造商們不遺餘力地改進製作技術,為鋼琴注入了更豐富的音色。 20世紀是一個分水嶺,在進入20世紀的同時,鋼琴進入了現代化階段。與眾多的音樂家相比,一位法國的音樂家在20世紀初創立了一套新的作曲體系,他就是克勞德·德彪西。德彪西不僅是一流的鋼琴演奏家,同時又是傑出的鋼琴作曲家。他在音樂創作中進行了許多新的探索,把鋼琴當作一種可以製造豐富的色彩和獨特的音響效果的調色板,激進的和聲語言是他為20世紀音樂創作帶來的最大禮物。 從第一架古式鋼琴的出現到現代鋼琴的廣泛運用,鋼琴的製作經歷了近300年的歷史。經過歷代制琴大師的不斷改進,鋼琴的構造日趨完善,音色更加完美,它已經成為現代樂器中音域最廣闊、表現力最豐富的鍵盤樂器。三百年鋼琴的歷史發展不僅反映了人們在音響審美上的追求,還勾勒出了樂器和演奏者之間的相互促進關系。然而鋼琴家在將自己的情感與心境投入鋼琴作品時,完成的不僅僅是對作品的二度創作,更多的是演奏家在追求琴人合一的境界,實現鋼琴作為自情感媒介的功能。鋼琴歷史的三百年,就是人類文化所經歷的三百年。鋼琴之所以偉大,就因為它是人類酸甜苦辣三百年的象徵。

『柒』 鋼琴的發展史

十八世紀

18世紀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的天才發明「Pianoforte」是鋼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德國鋼琴製作師對此給與了認可,並成為了槌擊式鋼琴製造業向前發展的基石。

這些製造商包括:戈特弗里德西爾伯曼(Gottfried Silbermann),格拉的弗里德里奇(Friederici)以及楚姆佩與施泰因(Zumpe,Stein)等。 由於克里斯多佛利鋼琴製造商沒有申請專利,並且將發明描述連同圖紙一起公之於眾。

克里斯多佛利失去因專利成為大企業的機會,於是鋼琴製造業階段性的逐步發展鑄就了19世紀鋼琴工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基礎。鋼琴製作師們為其下一代的未來開辟了一條康莊大道。

1700

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1655)在其位於佛羅倫薩的烏菲齊(Uffizien)的車間內對鋼琴進行改造創新,通過敲擊鍵盤的力度改變聲音的強度。

為此,他採用了包有皮革的小槌,通過擊弦機敲擊琴弦。新構造的鋼琴最初命名為「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 (意為:帶有音強變化的古鍵琴),後來簡略為「Piano forte」(意為:強和弱)。

那時,克里斯多佛利擊弦機已經是驚人地完美。 克里斯多佛利在費迪南多王子與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的幫助下,在佛羅倫薩成立鋼琴廠「Christofori Piano Studio」。

1717

1717年左右,克里斯托弗·高特立博·施羅特(Christoph Gottlieb Schröter) (*1699)發明了一種新型鋼琴,並在德累斯頓的家裡向公眾展示。這架鋼琴上的槌式擊弦機要比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鋼琴(Bartolomeo Christofori)的簡單。

1725

家住(德國)弗萊貝格的戈特弗里德·西爾伯曼(Gottfried Silbermann)是十八世紀最著名的管風琴製造師。他製造出了德國的第一架槌擊式鋼琴。

管風琴大師巴赫先生指出了高音部的缺陷以及演奏方式上的困難。西爾伯曼繼續工作,尋求突破,並最終的感到了巴赫先生的認可。自此,鋼琴製造業的重心移向德國。

1742年,約翰·邵荷(Johann Socher)在(德國)桑托芬(Sonthofen)建造了一架今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方形鋼琴,其尺寸與當時很受歡迎的翼琴相同。

十年後,弗里德里奇(Christian Ernst Friederici)在(德國)格拉(Gera)開始了方形鋼琴的批量生產,他將其命名為「fortbien」。 1745年,弗里德里奇(Fridrici)製造出垂直三角鋼琴,並將其命名為「金字塔」。

卡爾·菲利普·以馬內利·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於1753年出版的《試述鍵盤樂器演奏法》中雖然仍舊偏愛翼琴,但與此同時也不乏對「新鋼琴」的溢美之詞。

卡爾·菲利普·以馬內利·巴赫因此也成為了鋼琴音樂的奠基人。此後,在這一音樂領域中相繼產生了莫扎特、海頓以及貝多芬等著名音樂家。

1770

鋼琴製作師約翰·安德雷亞斯·施泰因(Johann Andreas Stein)(德國奧格斯堡)在1770年前後發展了新的擊弦機,將弦槌置於琴鍵杠桿上。

這種簡單的構造形式也被稱為「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對於維也納古典音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這種類型擊弦機的鋼琴製作方法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

1782

音樂家約翰·安德里亞斯·施特萊歇(Johann Andreas Streicher)(德國斯圖加特)陪伴著他的朋友以及詩人弗雷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從斯圖加特流亡到了曼海姆。施特萊歇首先在(德國)曼海姆和(德國)慕尼黑教授鋼琴課程。

1794年,他與約翰·安德雷亞斯·施泰因(Johann Andreas Stein)(德國奧格斯堡)的女兒,鋼琴家以及鋼琴製造者阿奈特·施泰因(Nannette Stein)結為伉儷。

並和她在維也納共同經營鋼琴廠「Nannette Streicher, neé Stein」,該工廠在1896年之前還曾經命名為「Johann Baptist Streicher & Sohn」。

(7)鋼琴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從鍵盤樂器發展的歷史來說,現代鋼琴是由鋼琴的前身——以撥弦發音的大鍵琴與以撞弦發音的小鍵琴演進而成的。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大鍵琴和古鋼琴這兩種鍵盤樂器逐漸盛行起來,直到十八世紀末,才被鋼琴取而代之。

基本構造

一、踏板

1、鋼琴踏板

踏板(Pedal)是指鋼琴下面用足踩的踏板而言。它是鋼琴中除鍵盤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義大利樂器製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改造鋼琴時發明的。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中最常用的是延音踏板)

2、延音踏板(Damper Pedal):右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又叫共鳴踏板。是英國人布勞馬(John Broadwood)於1783年發明,通常是鋼琴下最右內側的踏板,也有書上稱之為「增音器」,當延音踏板被壓時下,平時壓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揚起。

使所有的琴弦延續震動,將踏板放開後,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壓在琴弦上制止發音。由於按下制音踏板會使琴聲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故又稱強音踏板(Loud Pedal)。

3、柔音踏板(Soft Pedal):左踏板,也叫做弱音踏板(ulna cord)。在平台式鋼琴里,踩下柔音踏板時,琴槌會立刻向旁推移,使音量減少,並使聲音變得非常清純、柔和。

而立式鋼琴,踩下柔音踏板時,琴槌移近琴弦,藉以減輕沖力,減少打擊的長度與強度,使音量變小。它的作用就不僅是幫助演奏者彈得更弱,也是為了增加聲音的柔和,並除掉音質中任何敲擊的成分。左踏板往往被比作「旋樂演奏者的弱音器」。

消音踏板(Sostenuto Pedal):中踏板、選擇延長音踏板(sostenuto)。具有特殊性能的踏板。三角鋼琴中間踏板的用途是「特定連音踏板」,用法是先彈下琴鍵並保持,踩下「特定延音踏板」不放,剛才所彈鍵會繼續延音,其他鍵不受影響。

大部分現代立式鋼琴的中間踏板被踩下時,一塊活動的絨布會夾在琴槌和琴弦之間,使音量變得極低。通常只使用於夜間或清晨彈奏鋼琴之時,以免驚擾鄰居的安寧。所以有時候也稱為也有稱之為倍弱音踏板。

二、調音釘

調音釘(Tuning Pins)是一些能夠用特製扳手扭動旋轉的釘狀螺栓。它的旋床是有鎖口的特製高碳鋼,因而琴弦能牢固地繞在弦軸釘上,致使音準在琴弦高強度拉力作用下能長期保持並穩定下來。

三、琴槌

琴槌(Hammer)外包著高品質的毛氈或絨布,由於這層「皮膚」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稱羊毛槌。它本身連著琴鍵,當琴鍵被按下時,琴槌便會打落琴弦上並借著琴弦的振動使鋼琴發出聲音。因此,它的作用是用來敲擊被調音釘緊扣著的琴弦。

四、制音器

制音器(Damper)制音器是與弦緊貼著,用來阻止弦的震動。例如當鋼琴上的琴鍵被按下時,鋼琴內部的琴槌會打在一條條用銅製造的琴弦上,借著琴弦的震動發出聲音。

五、擊弦機

擊弦機(Action)擊弦機連接著琴鍵和琴槌,是整部鋼琴的靈魂和最重要的配件。

六、音板

音板(Soundboard)音板位於鋼琴內部的一塊大木板,高檔鋼琴用楓樹實木板拼成,現代低端普及琴有用密度板。它連著調音釘,緊貼著琴弦,當琴弦振動,音板會使聲波高效率耦合到空氣中,即將聲音透過響板反射以及擴大出來。

七、琴鍵

琴鍵(Keyboard)整個琴鍵都是由黑鍵和白鍵組合而成。黑鍵36個,白鍵52個,共88個。部分鋼琴不同。

閱讀全文

與鋼琴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