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道教的起源以及發展歷史求大神幫助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 道教 [1] 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易經》,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容易,一部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因此,道教的雛形即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派。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因為道家哲學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值得注意的是:道教與道家是決然不同的兩碼事。道家所講的道學不是宗教,也不主張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被後世的張道陵等人奉為「經書」,並不是「太上老君」為佈道而寫的經書。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志。近年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興趣,也使得道教獲得更多關注。道教教義中雖有道學成分,但遠遠不足以代表道學精神,遠遠不足以傳達老莊思想,二者萬萬不可混同。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葯部等)。 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葯。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葯物以求長生。
⑵ 道教的由來和發展是怎樣的
道教發源於歷史悠久的華夏大地,從中國的洪荒時代起人類首先開始尋求自然的庇佑,遂而認為萬物有靈,這是原始人類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現的理論(英語:animism),進而產生了對自然的敬信,靈魂的敬信,祖先的敬信,直至在歷史的河流里慢慢進化成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對天無上的信仰,後世各類至上神的雛形。在原始社會時代,已有先賢追問生命的意義,挑戰人類生命的極限。炎黃子孫的先祖,中華民族始祖,古部落聯盟首領,軒轅黃帝應為第一人,據《史記·封禪書》載「且戰且學仙」,「黃帝問道於廣成子」。
至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對自然敬信已許安發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書·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天命。」天命實際上是指對自然的規律、法則的敬畏信仰。《荀子·天論》言:「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這時初步形成了以天帝為中心的天神系統,在遠古部落社會,政祭本是合一,國家大事便先由大巫事先卜筮以向天帝請求解疑答惑。(大巫是擔任上帝與下帝之間媒介任務的人,掌國家祭祀。在上古乃至商代,巫都是一個崇高的職業。軒轅黃帝出戰之時,都要請巫咸作筮。國家政事大小,都要徵得他們的同意。如果他們不同意,即使其它統治者同意了,事情還是不行。)周代鬼神崇信進一步發展,所信仰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完整的系統。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稱為敬天法祖。
⑶ 請問一下道教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越詳細越好。謝謝!
第一章 道教的孕育與誕生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復雜.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盡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於<<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道教的產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另外葛洪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五嶽真形圖>>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朴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的歷史總結.充實了道教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志了早期道教的終結.
第四章 東晉南朝道教的變革與發展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道教由於門閥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發展演變為完備成熟的宗教,從主要傳播於民間的道團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當時中國的南方,是道教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
自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毀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後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則天是先佛後道,唐玄宗崇道抑佛這些當時的大事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和當時的政治斗爭有密切的關系.唐玄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的崇奉道教,從而把道教推向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
第七章 唐代道教心性論的形成
唐代前期,道教在理論建樹的總體與精深方面,有不足之處,常處於佛教下風.此時,道教中的博學之士以中華文化中的道家老莊之學為本位,吸取佛字中的義理精華,加以融會貫通,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哲理問題提出了諸多新解釋與新觀念,形成新的道教義理之學.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討成玄英的重玄學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承於江東重玄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與又玄說,二是獨得於魏晉郭象之玄學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自身的自然獨化說,三是深化道教哲學理論的道性與真性說.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關於玄與又玄的學說.其內容為:道本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然而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無之與有,雖然名稱不同,但同為大道所出.故道的這種深奧玄遠的狀態稱作玄.如果能夠悟解道的這種深奧玄義,也就打開了認識天下萬物的心智的關鍵.成玄英的真性說實際表明了這樣一條邏輯思信維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靜的,修道眾生也同萬物一樣,稟賦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眾生之本性也應是清靜無為的,然而眾生賦性成形以後,由於外物的誘惑和干擾,則漸漸耽於物慾.心識迷亂,喪失本性.解救的唯一辦法就是靜心修道,摒棄物象之干擾,體悟萬法雖動不動,而歸根復命,靜於真性,以達長生久視之道.
李榮是繼成玄英之後又一個在重玄思想領域內有獨到學術研究和貢獻的道士.他著有<<老子注>>現已失傳.他認為至真之道是虛極之理,無聲無色,無形無名,即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和心靈來認識.然而它卻能包容一切事物,彌羅整個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認識方式不足以表達真道的存在,那末只能從反面的否定方式來以體認.真道作為實體,不生不滅,從時間上講是不常不怕斷,從空間上講是無象無形,從運動變化來說不盛不衰,無所相待,絕對長存.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體,時空與運動變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而道排除了所有這些條件,沒有任何東西可與它相對,因此,這樣的真道其性質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的精神實體.李榮將道解為虛極之理是他在道教義理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
司馬承禎(公元647-735)號白雲子,他的道教哲學思想可歸納為:1.道本元氣論.就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學與養身健體修煉.他又將道教的心法修煉分成敬信,繼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個步驟來完成.
第八章 唐代道教的經戒傳授
道教派別多種,每派中法師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傳授的經文也不同.一般地講教外人士多稱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後可成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稱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晉升洞神派三皇弟子,無上洞神法師;然後再成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師;再遷為界玄派升玄內教弟子,升玄法師;再上一級成為洞玄法師,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只有得到洞真法師尊號後,不管原屬於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級法師的職位.
第九章 唐代道教的法籙傳授
籙通常是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稱為法籙,法籙文牒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經典中有時又統稱符籙.道教法師們認為籙文是由道氣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靈文,九天眾聖的法言.因此,符圖的繪制採用象徵雲霞煙霧的篆體,文中排列眾多天仙地祗名號,要求受籙道士熟讀背誦,成為做法事的憑仗. 籙文實際上開創於張道陵.隋唐以來,道士推崇符咒術,他們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於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在道門內將符員視為瑰寶.並制定了嚴格的授受規則,程序.唐代三洞法籙分屬於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間有高低之分但沒有門戶隔閡.
正一盟威法籙:它是南北朝以來正一天師門下法籙的總匯集.它又稱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太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為黃中總數,元精固守.正一法籙始自張道陵,經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的整理使法籙適用於道教各派的傳薪,齋醮活動.
唐代道教外丹
學術界稱唐代為道教外丹的黃金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餌仙術,這極大的信推動了道教外丹的發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於道教外丹術的歷史發展本身.因為在某些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分岐,特別是以什麼葯物作為還丹原料這一問題上主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視煉制和服餌黃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張以鉛汞為至寶大葯的鉛汞派;以及硫汞轉煉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煉丹實踐成果在古代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黃帝九鼎丹,老君還丹最為著名.
第六章 隋唐道教重玄哲學與政治
魏晉以來不大受道教重視的老莊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經,成為唐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道經.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當系統化的道教哲學體系.重玄之道即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性是指眾生稟賦於道或道同一的不變之性.眾生即是道,道中有眾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個人的信仰,但仍舊以政治利用為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神靈來製造皇權神授論,以達到神化皇權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道教的一些法術來佐國濟民,其實質是利用宗教來達到安定社會的目的.
其三是利用道教勸善懲惡來維護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
其四是利用道教來抑制或反對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傳和發展.
其五是利用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作為治國之略和養生之道.
其六是利用道教神仙方術以求長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毀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後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則天是先佛後道,唐玄宗崇道抑佛這些當時的大事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和當時的政治斗爭有密切的關系.唐玄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的崇奉道教,從而把道教推向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
第 第八章 唐代道教的經戒傳授
道教派別多種,每派中法師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傳授的經文也不同.一般地講教外人士多稱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後可成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稱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晉升洞神派三皇弟子,無上洞神法師;然後再成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師;再遷為界玄派升玄內教弟子,升玄法師;再上一級成為洞玄法師,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只有得到洞真法師尊號後,不管原屬於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級法師的職位.
第九章 唐代道教的法籙傳授
籙通常是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稱為法籙,法籙文牒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經典中有時又統稱符籙.道教法師們認為籙文是由道氣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靈文,九天眾聖的法言.因此,符圖的繪制採用象徵雲霞煙霧的篆體,文中排列眾多天仙地祗名號,要求受籙道士熟讀背誦,成為做法事的憑仗. 籙文實際上開創於張道陵.隋唐以來,道士推崇符咒術,他們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於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在道門內將符員視為瑰寶.並制定了嚴格的授受規則,程序.唐代三洞法籙分屬於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間有高低之分但沒有門戶隔閡.
正一盟威法籙:它是南北朝以來正一天師門下法籙的總匯集.它又稱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太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為黃中總數,元精固守.正一法籙始自張道陵,經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的整理使法籙適用於道教各派的傳薪,齋醮活動.
正一盟威秘不傳人符籙
太上童子一將軍籙-它是張天師正一派入道最初必受的籙文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陽籙授予男子
太上正一靈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陰籙授予女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統帥陰陽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畢印籙
唐代道教外丹
學術界稱唐代為道教外丹的黃金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餌仙術,這極大的信推動了道教外丹的發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於道教外丹術的歷史發展本身.因為在某些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分岐,特別是以什麼葯物作為還丹原料這一問題上主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視煉制和服餌黃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張以鉛汞為至寶大葯的鉛汞派;以及硫汞轉煉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煉丹實踐成果在古代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黃帝九鼎丹,老君還丹最為著名.
多了.
三教合一是唐宋時代宗教思想發展的總趨勢.這種思想也同樣表現在宋代形成的呂洞賓信仰中.由於呂洞賓信仰在宋代的廣泛影響,宋代形成的全真教南北宗都把其信仰吸收到自己的教派來.全真教南宗創始人張伯端,北宗創始人王重陽,建立起他們與呂洞賓的師承關系來.內丹術全讓全真派佔去,正一派只餘下傳統的鬼神崇拜與符咒之方術了.這一時期也出現的八仙的傳說.
道教神仙思想的演變,事實上是一種自我更新.宋代全真教的出現正是這一更新的結果,全真教能建立道教叢林,使道教開始有了統一教團組織和明確的傳法世系,元代以後道教基本被劃為正一與全真兩大派.從此也就結束了前代道教散亂蕪雜的存在方式.
第十三章 兩宋內丹派道教
外丹經過了數百年的實驗,至唐末,終於使人們認識了外丹成仙說的荒唐,在此條件下,內丹成仙說乘時而起,以一套具有玄深哲理依據的內容成為了道教煉養術中的顯學,並形成了以修煉內丹為主的教派-主要流傳於南宋的金丹派及興起於金朝的全真道。
內丹的傳承第一代為鍾離權,如<<混元仙派圖>>,以下第四代是兩宋內丹方面最重要的人物系出於劉海蟾門下:李練,張仲范,藍元道(養素先生),馬自然,張伯端,張繼先,王庭揚,劉列,陳仲虛,小鄭真人,麻衣道者,陳摶等。其中陳摶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通三教之學,多所師法。張伯端為金丹派南宗之祖。代表作為<<悟真篇>>,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被後人尊稱為南宗五祖,一述張伯端一系,主張一已清修。內丹的盛行,使傳統的丹鼎道教改變了其貴族專利品的性質,成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普遍接受的東西,從而產生了內丹派前所未有的群眾性教團南宗,全真道,這是丹鼎道教的一大改革,也是宋元道教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概觀張伯端內丹學,大略以禪道結合,先命後性為特徵,主張從傳統內丹修命之門入手,修命時強調須用先天精氣為葯物,煉精氣須用元神所主生真意為主人,也就是由道入禪。
概觀陳摶內丹學,皆主張性命雙修,強調須取走天元精元為葯物,重元神,真意在煉丹中的主宰作,一點顯然受到禪宗影響,大致而言,道教傳統內丹與禪宗結合融匯是兩宋道教內丹的特質所在。陳摶的內丹學集中體現在<<無極圖>>中,他運用禪宗「唯心是法」的思想武器,公開向周孔法統挑戰,明白指出儒家傳統的易學僅為一家之言,並不能攬盡易道。其次陳摶內丹學說為宋元內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理論基礎,他在道家易學方面是建樹是豐富多採的。深化了道教理論領導領域的建設。
兩宋內丹不僅傳行於以內丹煉養為主旨的南宗等道派中,而且傳入符錄派,促成了符錄派的改革。而且傳行於儒者文士中,對宋代理學的形成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蘇軾,朱熹,周敦頤等都曾究心於內丹學。
第十四章 宋元全真道
全真道,又稱全真教,是在金朝佔領的原北宋土地上創立的一種新道教,也是道教改革過程中涌現出來的一支影響最大,最重要的教派,尤其是丘處機及其弟子的完善與發展,成為元代以來家喻戶曉,與正一派流傳至今的道教兩大派之一。
全真教的出現是與三教合一的歷史大背景密不可分的。王喜的七大弟子中,丘處機是宗派改革思想突出的繼承與發展者,同時也是全真教發揚光大的主要傳人,他以心性學說為基礎,總結了一套簡易地修命方法,從而完善全真道三教合一的內丹思想,他對合時代統領全真教止殺救民,積功行善,把宗教的社會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他掌教期間,全真道影響深入人心,教眾遍布天下,迅速成為道教一大宗派,他也是對中國後期封建社會生活影響最大的道教思想家,他以七十三歲高壽,西行萬里,面見成吉思汗,通過講道戒殺,警悟蒙古統治集團的武力征代意識,對元朝的統一起了一定的作用,他利用成吉思汗的特權,為保護人民,保持傳統文化作出了顯著貢獻。道的中心思想就是:以仁慈為核心的各平思想;無為即有為既出世又入世的觀念;性命雙修的內丹思想;立志向道的教育思想,他的明確目標,珍惜光陰,刻苦學習,努力奮斗的精神至今仍有借鑒作用。在王重陽卒後,全真道分出許多支派,有遇山派,南無派,隨山派,昆侖派,盤山派,清靜派,中和派等。其中以丘處機的龍門派最為鼎盛。
丘處機卒後,由於元政府擔心其勢力危及統治而加了限制,主要在於教團領導人兩方面的思想意識變化而促成了全真道地位的下降而終結了其輝煌時代。其原漸因在於,全真道由安貧守賤到崇尚華麗,破壞了全真道原來的純朴形象。其二是居功自傲,自栩化胡,導致釋道矛盾。
第十五章 宋元符錄派的道教
宋元時期,正一,上清,靈寶三大符錄舊派,分加以龍虎山,茅山,合皂山為本山,並派生出了天心,太一,東華新支派。也出現了以儒道融合的典型道派-凈明道。正一道派因為以創新雷法(雷法的主要目的主是通過作法求雨祈晴,解決農業生產中自然災害的現實問題。)而出名世著。其中以張繼先為代表,其師從系與同時代的神霄浙創始人王文卿。在其符錄派發展過程中,符錄與內丹融合形成了神霄與清微兩在符錄新派,並衍生出西河,武當,南宗等支派。神霄派強調內煉外用皆須以本性元神為主為本。神霄派還從內丹人身小天地等於宇宙大天地之說出發,認為雷法中所召攝的雷神吏將,實際上就是人自身的在寶:精、氣、神及五行。清微派稱其符出於清微天元始天尊,故以清微名宗,其也以雷法為主,名目很多,清微派也主張內煉為本,符錄為末。綜上所述,神霄派與清微派都是通過天人一體的玄學推論,無限擴大人自身的潛能,而為咒術建立其唯心主義的哲學依據。符錄派如此交融,互相之間難分涇渭,逐漸聯合為正一一大派,江南諸教派已無多大區分了。
第十六章 明王朝與道教
彌勒教自隋朝出現,成為歷代組織民眾起義的宗教。至宋代演變為白蓮教,與明教相結合,元末農民起義即以此為號召。所以立國後,稱其國號為「明」。朱元璋投軍信奉其教,但其對宗教的信仰也太深,自然要任用方士與道士,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劉伯溫。劉伯溫精通道教方術。建立明王朝後,明代各帝均對道教尊崇,明代的道士數量很多,他們已不再深居廟宇超脫紅塵,而變為滿足民眾世俗信仰而存在的從業人員。明代帝王對於宗教信仰的實用主義態度也帶來了道教自身的變化。明太祖分道教為正一與全真,認為全真獨為自己,而正一可以有利於人倫,厚風俗,即已表現出對正一與全真的不同態度。明代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表現在宗教上,就是人們對宗教的信仰追求發生了改變,不再注意那些空泛的說教和虛妄的神仙世界,而是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道教來說,符咒禁忌,去病禳災,祈晴止雨,養生送死,以及觀風望氣,相卜降乩之類,都成了人們信仰需求的熱門貨。佛教與道教一樣,為了滿足帝王與與眾的需求,佛教與道教二教已基本合流了。趨於民間化和世俗化。並與明代社會生活和民間風俗發生更密切的聯系。是明代道教的主要特點。
第十七章 明清道教的兩大派
元代以來,道教諸派逐漸會歸於正一與全真二大派,據1927年北京白雲觀<<諸真宗派總簿>>記載,當時全國道門有八十六個道派,就嚴格意義來說,實際道派也是不足20個派別。其實質就是屬於正一及全真派。明代正一道士中留下有著述對其教義有闡發者,只有明初的張於初與趙宜真兩人。其思想內容就是第一申明道統源流,上攀先秦道家,第二就是強調性命雙修,內煉為本。第三就是道釋儒三教同源,儒道融合的性命說。第四就是以內煉為本的齋醮道法說。第五就是繼承全真教風,清整戒律清規。
在道書的結集與明代道藏的編輯中,<<道藏>>是匯集道教典籍的一部大叢書,明成祖四年(1406年),由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編修<<道藏>>,後由其弟子張宇清繼續編整。至正統十年(1445年)刊成。稱為<<正統道藏>>。共5305卷,以三洞,四輔分類,用千字文為函目。從「天」字至「英」字,共480函。1607年五十代天師張國祥補充編校<<續道藏>>,共180卷,不分類,由「杜」字至「纓」字,共32函。明刻<<道藏>>藏於北京萬壽宮,到了清代,經板已有殘缺。至八國聯軍入北京,正續<<道藏>>經板被焚。20世紀20年代涵芬樓借北京白雲觀所藏正續<<道藏>>改為線裝小本,70年代台灣又根椐涵芬樓影印本縮印為精裝六十冊。80年代日本中文出版社影印為16開本30冊,1988年由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又縮印為十六開36冊。使道藏流傳於世。
明代全真教的發展尤以永樂年間的道士張三豐為重要代表。成為呂洞賓之後的最富盛名的「活神仙」,逐漸形成了武當派,其內丹學說從宇宙生成探究人生命之源,其發揮前人之說,頗有獨到之處。張三豐有<<無根樹>>道情二十四首影響最大。後其派分支為自然派、三豐派、日新派、蓬萊派等八支門派。全真諸派中呈中興之象者唯有龍門派,以龍門派律宗第七代律師王常月為中興之祖。
滲入民間的道教觀念和儒佛通俗說教通融在一起表現於出現了大量的俗文學作品,如著名的<<西遊記>>,<<封神演義>>等。
明清以來,由於正統的佛二教教團腐化衰退,及其它復雜的社會原因,種種民間宗教興起,盛傳於下層社會,但其內容也多攝取佛道儒三教。如黃天教,紅陽教,八卦教,羅祖教,三一教,混元教,聞香教,西在乘教,龍天門教,圓頓教,收元教等。這些教派脫離了佛道兩教的范疇,各自有各自的勢力范圍。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歷史現象。
道教衰落了,但是道教的影響不僅沒有消失,反而以新的形式在民間宗教世界重新煥發出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道教修煉內丹的理論與實踐。
⑷ 道教的歷史是怎麼發展的
只找到這個版本
http://www.oklink.net/a/0012/1218/djs/index.html
您可以看看,有機會的話您可以去買一下任繼愈總主編的道教史
和諧拯救危機系列片 (請從第二個視頻看起)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398899.html
山西小院系列片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676770.html
正信的佛教
http://www.dizang.org/rm/zxdfj/
⑸ 道教有多少年的歷史自何時產生
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有年歷史。
道教是我國的傳統宗教,由三清祖師開創,它的歷史遠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而逐漸形成於周秦兩漢。道教並非是一人一時一地所創所生,乃中國歷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相結合而成之宗教。
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為宇宙本體、萬物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以「道」為基點建立道教的神學理論體系;老莊的神秘主義和養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煉養生,老子、莊子提出的清靜無為、見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繼承發揚。
戰國時期,齊國形成了以環淵、田駢、慎到為代表的黃老學派,尊崇黃帝和老子,以道家的清凈養生、無為而治思想為主體,兼收並蓄諸子百家的一些內容。
西漢前期,統治者推崇清靜無為的黃老學說,輕徭薄賦,造就了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了黃老道,由政治思想轉變為宗教學說,活躍於民間的黃老道是道教的前身。
(5)道教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盛唐道教到達了鼎興的程度:
隋末許多道士投靠李淵父子麾下,編造李氏為王的讖語神話,如樓觀派道士岐暉和茅山宗領袖王遠知。唐高祖李淵稱帝後,制定了尊奉道教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他尊老子為其祖先,宣稱自己是「神仙之苗裔」,表明「道大佛小」,頒布《先老後釋詔》規定「老先、次孔、末後釋宗」。
唐太宗李世民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再次下詔規定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李世民採用道家清靜無為、垂拱而治的治國政策,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晚年李世民也熱衷於長生方術,大量服食丹葯。
唐高宗李治繼續奉行崇道政策:尊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首開給老子冊封尊號之先河;尊《老子》為上經,令王公官僚學習,規定為科舉考試內容;提高道士地位,在各地興建道觀。武則天依靠佛教徒為「武周革命」大造輿論,故而削弱道教。唐中宗、唐睿宗恢復崇道政策。
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道教也在其推動下達到全盛,社會上的崇道之風發展到極致。唐玄宗的崇道政策有:神話祖先「玄元皇帝」,掀起崇拜熱潮。
提高道士的地位,使之享受皇家特權;規定道舉制度,以「四子真經」開科取士;規定《道德經》為諸經之首,並親自作注頒布天下;積極搜集整理道經,編纂了歷史上第一部道藏《開元道藏》;大力倡導齋醮,製作道教音樂,制定道教節日。
盛唐高道輩出,他們從哲學、丹道、齋醮各方面大大推進了道教建設。
⑹ 道教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道教在最早的時復候是一種觀念,來制源於「老莊」的哲學思想。後來在秦漢時期與巫術、神仙方術等結合起來,形成所謂「黃老」之道。漢初皇家也提倡黃老之學,到了漢武帝時代,才被儒學所取代。但是道教的正式出現,則是在東漢時期,東漢順帝(125~144)時,張陵(即張天師)創立「五斗米道」,才正式開始有道教。道教信奉老子,立他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道教」一詞最早始見於《老子想爾注》。另外,東漢末年張角又創立「太平道」,是道教的另一派別,他們的經典是《太平清領書》,當時影響也很大。後來到了魏晉南北朝,道教更盛,如葛洪(284~364)篤信道術,著有《抱朴子》。還有孫恩、盧循、寇謙之等。
⑺ 道教的發展史,大家簡述一下
道教在東漢晚期形成有組織的宗教形式,由方仙道、黃老道演變而成道教,在民間廣泛流傳;魏晉以後,由於統治者的支持,因而能夠躋身社會上層得以發展;從隋唐至北宋,更是道教的興盛時期,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宮觀不僅遍布全國,且規模日益宏大,道教學者輩出,道書數目大增並匯編成藏;南宋以後至明代中葉,道教在統治者的扶持下仍然繼續發展,但由於與金、元南北對峙,民族矛盾異常尖銳,道教內部亦因而宗派紛起;明中葉以後,內憂外患,朝廷自顧不暇,對道教未能從財力上支持;滿清入關後,統治者對道教不感興趣,因而失去政治上的支持,道教遂由在上層社會轉入民間發展,漸變成秘密宗教團體。道教的發生、發展與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交織在一起,在政治、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曾經發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研究中國道教史,對於研究我國思想文 化、社會發展深具重要意義。
中國道教史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早期道教(從道教的起源(從上古至東漢順帝時,即公元一四二年以前);
東漢順帝時至東漢末,即公元一四二年至二二零年);
道教的發展和改革(從三國初至五代末,即公元二二零年至九六零年);
道教的分宗分派(從宋初至元末,即公元九六零年至一三六八年);
明、清時代的道教(從明初至清末,即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一九一一年)。
⑻ 道教的具體發展歷史
http://nanshi.shixiu.net/nanshi/zhuzuo/jiao.html
中國道教發展史略
南懷瑾
目 錄
引 言
第一章 道教學術思想的文化淵源
第一節 道教立教的過程
第二節 道教學術思想的淵源
一、黃帝先後時期學術思想的初步規模
二、三代(堯、舜、禹)時期天人合一思想的規模
三、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演變
四、周穆王西征與神仙故事的起源
第三節 道教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神仙方士
一、秦漢時期的道家與神仙
二、漢初內用黃老的文景之治
三、漢武帝與神仙方士
四、東漢重視圖讖開啟道教的先聲
第二章 道教的建立
第一節 漢末三國時期的道教
一、諸山道士時期
二、張道陵的創教時期
三、魏伯陽的弘揚神仙學術
四、黃巾張角的旁門左道
五、漢末著名的道士
第二節 魏晉時期的道家
一、許旌陽的豐功偉績
二、抱朴子的富貴丹砂
三、魏晉玄學與道家思想
四、道佛思想的沖突與調和
第三章 道教的成長
第一節 北魏時代道教的定型與道佛之爭
崔浩的弘揚道教與排佛
第二節南朝的道教與陶弘景
陶弘景調和道佛的主張
第四章 道教的擴張
第一節 唐初開國與道教
一、唐高祖的尊奉道教
二、唐太宗與道佛兩教
第二節 新興道教的呂純陽
第五章 道教的演變
第一節 宋初儒道歸元的華山隱士陳希夷
第二節 宋代的皇帝與道教
一、宋真宗神道設教的動機
二、道君皇帝宋徽宗
第三節 正統道教南宗的崛起
一、張紫陽的丹道
二、白玉蟾與朱熹
第六章 宋元時期新興的道教
第一節 北宋道教全真道的建立
一、創始全真道的祖師王重陽的事跡
二、丘長春與成吉思汗的因緣
三、丘長春如何感化成吉思汗
第二節 元代敕封天師道與其他
普及民間道教觀念的兩部書
第七章 明清時期的道教
第一節 明太祖與周顛
第二節 明成祖與武當山的張三豐
第三節 明世宗與陶仲文的前因後果
第四節 明末清初道家派別的分支
第五節 康熙雍正與道教
第八章 二十世紀的道教
第一節 十九世紀末道教的衰落
第二節 當代學人研究道教學術的活動
一、影印《道藏》的發起
二、《道藏精華錄》的編輯
第三節 研究道教學術的人士
一、劉師培的《讀道藏記》
二、陳櫻寧的實驗丹道
附錄:海內外道教士之統計
台灣省道教會章程
推介中國傳統文化主流之一的《道藏》緣啟
⑼ 道教歷史的道教發展
魏晉南北朝是道教的發展時期。 魏晉時期,對農民利用道教組織起義有了認識的統治者對民間的道教採取了利用和鎮壓並行的政策。曹操一方面給予張魯及其子女臣僚優厚的待遇來籠絡群眾,一方面將張魯及其教徒北遷來瓦解五斗米道的根據地,既讓五斗米道的影響擴展到中原地區,又使其組織混亂、思想紊亂。
魏晉道教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分化和發展:
其一,道教被許多統治者接受,大批高級士族人士加入道教,出現了一些天師道世家。
葛洪是丹鼎派的集大成者,著有《抱朴子》、《神仙傳》,為上層士族道教奠定了理論基礎,並對後世道教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思想作了系統的總結,構造了種種修煉成仙的方法,將道教的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建立了一套長生成仙的理論體系。
其二,高級士族把他們的思想帶到道教中來,促使了魏晉玄學的盛行,上清派、靈寶派出現並迅速發展。
阮籍、嵇康、何晏、王弼等人以《易經》、《老子》、《莊子》為三玄著書立說,形成了新的道家流派——玄學。神仙方術與老莊玄學相結合,極大地促進了道教理論的發展。
東晉興寧二年(364),楊羲聲言南嶽魏夫人降臨,授予他上清眾經,便與弟子對天師道進行改革,創立上清派。上清派以《大洞真經》、《黃庭經》為主要經典,以魏華存為祖師,尊奉元始天王、太上道君為最高神,在修煉上主張存思存神,通過煉神達到煉形,不重視符籙外丹。
以傳授洞玄靈寶部經而得名的靈寶派,產生時間大致與上清派同時,創始人是葛玄。靈寶派以《五篇真文》、《度人經》為主要經典,將儒家倫理與修道方法結合起來,強調「齊同慈愛、國安民豐」,修煉方法既繼承了天師道的符籙科儀,又受上清派影響講究思神誦經。
其三,民間仍然傳播著通俗形式的道教,並不斷組織發動起義。巴蜀地區五斗米道繼續發展,西晉時期李特、李雄領導關隴流民起義,得到青城山天師道首領范長生的大力支持。江南地區的道教也日漸活躍,於君道、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一派的天師道都有很大的影響,399年天師道信徒孫恩、盧循領導了反對東晉王朝的起義,道教傳播到嶺南地區。 南北朝時期,天師道、上清派和靈寶派都需要通過整頓、改革,發展為成熟的宗教。
對北朝道教進行改造的是寇謙之,他宣稱太上老君降臨嵩山命其改革道教,在得到北魏太武帝(424—451在位)拓跋燾的大力支持後,以儒家禮教為總原則,對天師道進行改革:絕對禁止利用天師道作亂;整頓組織,加強科律戒規;增訂齋醮儀范和戒律,用忠孝仁義作為道士的行為准則。改革之後的天師道被稱為「北天師道」,太武帝尊奉寇謙之為國師,開創了北魏皇帝即位都要至道壇親受符籙的制度。
北魏分裂為北周和北齊後,北齊高洋在天保六年(555)下令禁絕道教,使道教遭受沉重的打擊。而北周統治者依靠關隴漢族立國,重視扶植道教,尤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560—578在位)最為崇奉,除了寵信張賓,還禮待樓觀道士王延、嚴達。樓觀道以關尹子為祖師,堅信老子化胡說,重視《道德經》、《妙真經》和《老子化胡經》,修煉上兼習丹道與符籙,從北周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對南朝道教進行改造的是與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都有淵源的陸修靜,他在宋文帝(424—453在位)時期採取措施改革道教:編制《三洞經書目錄》為道教經典的編纂創立了三洞、四輔、十二部的體例;在總結天師道原有齋儀的基礎上,吸收佛教、儒家儀式,以「勸善戒惡」為宗旨建立了九齋十二法齋醮儀范;健全了道官按級晉升制度,創立了道教服飾制度。陸修靜改革整頓後的天師道被稱為「南天師道」,頗受統治者的青睞,靈寶派的影響力也超過了上清派。
陸修靜和寇謙之的改革,使得道教的教規教戒、齋醮儀范基本定型,各種規章制度全面系統。
南朝梁時期的茅山高道陶弘景吸收儒、釋思想,繼續改造充實道教的神仙學說和修煉理論。陶弘景深受梁武帝(502—549在位)的尊崇,被稱為「山中宰相」,他對道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道教建立了神仙譜系,編撰《真靈位業圖》構建了一個系統的神仙譜系;通過編著《真誥》對道教的傳授歷史做了整理;發展了道教的修煉理論,主張形神雙修、少私寡慾;弘揚上清經法,開創了茅山宗。 南北朝時期,外來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不可避免地進行了正面交鋒,在北朝表現為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的滅佛運動,而南朝的佛道之爭只是義理上的爭辯。
北魏太武帝為緩和漢族士族和鮮卑貴族之間的矛盾,加上個人信仰道教,於太平真君七年(446)下詔廢除佛教,毀滅佛寺誅戮僧侶。北周武帝為了實現「天下一統」,消除寺院經濟泛濫的威脅,在建德三年(574)採取了廢除佛教的措施,後又擴展到北齊境內。南朝的佛道爭辯以南朝齊道士顧歡的《夷夏論》為標志,用老子化胡、尊漢貶胡來攻擊佛教,後有道士假張融之名撰寫《三破論》諷刺佛教「入國破國,入家破家,入身破身」,佛教徒也大量組織撰文駁斥道教徒的觀點。
同時佛道之間也相互吸取、交流,道教吸收因果輪回、天堂地獄思想,佛教天台宗吸收了神仙方術,禪宗吸收了老莊玄學,佛經的漢譯更是大量使用了道家術語。
⑽ 道教的歷史
我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有靈,進而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圖騰的崇拜,靈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發展到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至上神的雛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存在。先民們將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皆視為有神主宰,因而產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那時先民們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產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產生了對鬼神的崇拜。各種喪葬禮儀和祭鬼、驅鬼儀式隨之逐漸形成。《竹書紀年》中載:「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幾杖而廟祀之」。至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為中心的天神系統,遇事便由巫祝通過卜筮以向上帝請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發展到以血緣為基礎,與宗法關系相結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這時期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並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祝以言辭悅神,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司儀者。他們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畫符念咒等。當時國家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進一步發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系統。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稱為敬天尊祖。蓋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後世道教所以成為多神教,即源於古代之鬼神崇拜;後世道教做齋醮法事,亦與古人鬼神祭祀禮儀和禮制有密切的關系。人們崇拜神靈就要舉行祭祀活動,而祭祀活動離不開「禮樂文明」,禮樂文明隨著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逐漸由上層走向民間,被後來的民間方士和巫覡所繼承,道教成立後,演變為道教的齋醮科儀。所以說,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明有相當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來。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國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其證據之一便是《山海經》。該經記載了我國原始社會時期的神話及宗教信仰,其內容相當豐富和系統。它為道教仙學的遠源提供了依據。《山海經》中,提出了長生信仰;提出了神仙與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記載了祭祀的祀禮及奇異的方術。
在遠古原始社會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史載軒轅黃帝「且戰且學仙」, 「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後修道成功,於鼎湖白日乘龍升天。
到了戰國時期,神仙信仰已經相當廣泛。這是,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書中載有不少關於仙人、仙境、仙葯等傳說的文字。如《莊子·逍遙游》中有這樣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風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書中的《湯問篇》、《黃帝篇》、《周穆王》,屈原的《離騷》、《天問》、《九歌》等都將仙境描畫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 、不為物累、超脫自在,能騰雲飛行的神奇人物。漢代的《淮南子》、《史記》中亦有類似描述。
伴隨神仙之說的出現,尋求仙境、仙人,傳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現了。他們將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鄒衍(戰國時期著名方士)的陰陽五行學說柔和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於燕齊的上層社會,其法形解銷化,依託鬼神,企望長生成仙。從戰國(前2 75—前221)中後期到漢武帝(劉徹,前140—前87)時,在方士(亦稱神仙家)們與帝王將相之鼓動下,掀起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葯事件。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葯,其規模越來越大。那時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僑、鄒衍、徐福、盧生、李少君等人。 我國獨有的神仙信仰沿襲而下,到東漢中、晚期為道教所繼承,成為道教信仰的核心內容。
漢武帝後,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結合向黃老道演變。 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陵於蜀郡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了正一盟威道。
http://ke..com/view/6683.html?wtp=t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