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蒙古族 最早的歷史從何時開始記起
蒙古族,是個大概的泛稱,最遠的要從匈奴算起,但是匈奴主體部分除南下進化到農耕社會與漢人融合,一部分被衛青、霍去病等擊敗後,西北逃亡,一路擊敗了不知多少部落,過多瑙河前後,擊敗了東西哥特帝國(說是帝國,其實不過是部落,一個酋長領一群人而已),然後戰勝了其他日耳曼群體部落,分別建立了匈牙利與奧地利。日耳曼群體被匈奴人趕走了,四處流落到歐洲其他地方,其中一些進入羅馬,消滅了西羅馬帝國,後來,又分別建立了法蘭克、英吉利、神聖帝國等許多國家。
這些部落遷徙後,學者往往在思想上形成真空,但部落遷徙後所剩餘的沒來及遷徙的部落仍然在原來的生活區域繼續生活生產,蒙古族就是這些遺留下的民族後裔不斷融合的,蒙古族這個稱呼也是外界對這些部落聯合體中的人的集體稱謂。如漢人,漢人自己並沒有這種稱呼,但是因為漢朝,漢朝周圍的人就稱呼漢朝的人是漢人,時間長了,就固定下來了成為一個固定的稱謂。
蒙古族只是大概稱呼,因為他們生活在蒙古利亞這地方,故而生活在這地方的人、在這一歷史階段,就被稱作蒙古人。後來沿襲下來成為固定的稱謂。因為蒙古族在很古老的時候沒有文字記錄,所以很難具體得知他們最早的起源。
蒙古族發展起來之後,從突厥人那裡學習了突厥文,改造一下就成為了蒙古文字。有了文字之後才有了真正切實可靠的歷史記錄。
在秦漢時期,中國北方就生活著很多部落,他們處於原始社會進化到奴隸制社會的過渡階段,生活方式是游牧。無論是匈奴,還是突厥,以及其他的,都是一個大概、模糊的稱呼。之所以稱作匈奴,突厥等,說明這個群體的主體部分, 或者說是這個部落聯合體的領導群體是某一民族,但並非所有的被領導的成員,都是這個民族。
『貳』 蒙古族歷史到現在的發展過程!求詳細資料
那可多了。為你推薦韓儒林主編:《元朝史》(上、下)+ 達力扎布編《蒙古族通史綱要》+蒙古民族通史(1——5卷)+賽航、金海《民國內蒙古史》。看這些就差不多了。
『叄』 蒙古族起源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
十四世紀用波斯文寫成的《史集》一書,記載了一個蒙古族的古老傳說: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戰敗,遭到殘酷的屠殺,只活下來兩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他們逃到了一個地方,周圍都是山林,中間有良好的草原。這個地方叫做「額爾古涅昆」——「險峻的山坡」。
他們在這里生息繁衍,世代相傳。這個傳說里的「額爾古納」,就是流經呼倫貝爾草原的額爾古納河,它就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
在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問題上,現代、當代多數學者認為蒙古族出自東胡。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據《史記》記載:「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3)蒙古族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蒙古族早期的社會經濟主要是狩獵與游牧,直到13世紀,蒙古族仍然有「圍獵「的習俗。在相當長的時期里,畜牧經濟是蒙古族主要的社會經濟門類。
直到16世紀,在河流兩岸有條件可供耕作的平川上,蒙古族人民才發展了畜牧飼養與農業混合的農耕經濟。到20世紀初,各地蒙古族的區域經濟可分為畜區、農區、半畜半農區。
蒙古人有馬背民族之稱。古代時期童叟均以馬代步。馬不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人熟識馬性,通常採用粗放式牧馬。蒙古馬分幾大系列,有烏珠穆沁馬、上都河馬、烏審馬、三河馬、科爾沁馬等等。
『肆』 蒙古歷史的發展歷史
1271年蒙抄古帝國黃金家族的拖雷的四子忽襲必烈在中國地區建立了大元帝國;當時蒙古人稱之為大元大蒙古國。在此前後蒙古帝國分裂成若干互不隸屬的四大汗國,其中大元帝國(拖雷汗國)具有全蒙古宗主國意義上的地位。蒙古高原地區隸屬大元帝國治下。
『伍』 蒙古族發展簡史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專了大屬蒙古國漢朝時期,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
蒙古族人口900萬中國580萬偽蒙古國280萬其他俄羅斯有大約90萬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蒙古人(約40萬人)、鄂溫克族(在俄國被認為是蒙古人的一支)(約3萬人在俄國)、衛拉特人(含卡爾梅克人17萬和杜爾伯特人(Dörbed))。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萬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亞其他民族的混血後代。
『陸』 蒙古族的歷史
蒙古族的起源。據《史集》記載,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舊唐書》記載:蒼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們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間。然後共同渡過騰汲思,在斡難河源頭、不兒罕山前開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這里所說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實,蒼狼和白鹿在蒙古語中分別讀為:勃兒帖赤那和豁埃馬蘭勒,只是漢譯為蒼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問題上,現、當代多數學者認為蒙古族出自東胡。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4世紀中葉,鮮卑人的一支,自號「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帶。居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稱為「室韋」。室韋,始見於《魏書》,作失韋。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失韋」(《北史》卷94《室韋傳》)。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干分支。
按語言學家從語系方面的推論,活動在蒙古地區的諸部分為蒙古語系和突厥語系兩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稱室韋為「達怛」(韃靼)。公元732年在斡爾渾河右岸建立的《闕特勒碑》文中,記有三十姓達怛。三十姓達怛可能是緊鄰突厥的一個強大的室韋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名稱,突厥人用這一名字稱呼所有的室韋部落。
後來,達怛又成為蒙古諸部的總稱。因為,「他們在遠古的大部分時間內,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區的征服者和統治者,偉大、強盛和充分受尊敬」「由於(他們)極其偉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盡管種類和名稱各不相同,也逐漸以他們的名字著稱,全都被稱為韃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冊)。由於蒙古部的強大,「達怛」一名逐漸又被「蒙古」所代替,成為室韋諸部的總稱。文字記載蒙古之稱謂,始見於《舊唐書》,稱作「蒙兀室韋」,是大室韋的一個成員,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以南地區。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當時與他們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貝加爾湖周圍的塔塔兒部,住在貝加爾湖東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活動在貝加爾湖西區和葉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這3部都使用蒙古語族語言。另外,還有三個信奉景教的突厥貴族統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蠻部,和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
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發展水平,大致分為「草原游牧民」與「森林狩獵民」兩類。第一類包括久住原地過游牧生活的突厥諸部,和後來遷入接受突厥影響,完成向游牧生活過渡的蒙古諸部;第二類是留居森林地帶,主要從事狩獵的諸部。
隨著畜牧業生產的發展,出現了階級分化;階級對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關系。富裕者從氏族中分離出來,成為叫作「那顏」的游牧貴族,他們佔有眾多的牧畜,握有支配牧場的權力,一些強有力的游牧貴族還在身邊聚集一批稱為「那可兒」的軍事隨從。一般牧民稱為「哈剌出」,由原來有平等權利的氏族成員變為向貴族納貢服役的依附者。還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淪為奴僕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有人根據納貢服役和人身依附現象,認為當時的蒙古社會性質是封建牧奴制;也有人根據俘掠他人為奴的現象認為是奴隸制。這兩說還在討論之中。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察合台、欽察、伊兒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東北至今烏蘇里江以東,西南包括雲南,都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置。元朝設置宣政院,首次對西藏進行直接管轄。又設澎湖巡檢司管澎湖和台灣。元朝對確立現代規模的中國版圖作出了貢獻。
由於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眾被征調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蒙古游牧於漠北和漠南,其首領為元室後裔,被視為蒙古的正統;游牧於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稱為西蒙古,與東蒙古有姻親關系。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系。俺達汗駐地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湊,成為漠南蒙古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朝為了掃除後方的威脅,大舉用兵,花了一個半世紀的時間統一了蒙古各部,實施盟旗制度。加強了對蒙古族的統治,保證了蒙古族地區的穩定與發展,但清朝在蒙古地區推廣喇嘛教,實行「蒙禁」,導致蒙古族人口減少、人口素質下降。
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歷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柒』 蒙古族的起源、發展
蒙古族的起源,多數學者都認為;蒙古族屬東胡族系,公元一世紀末至二世紀初,匈奴為漢朝所破,東湖人的一支鮮卑人自潢水流域一帶轉徒其地,剩餘的人也都自稱為鮮卑,鮮卑自此強盛起來。公元四世紀中葉,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域一帶鮮卑人的一個部落自稱為「契丹」,另一個部落居住於興安嶺以西的鮮卑則稱為「室韋」,蒙古部就是室韋人的一個部落。稱為「蒙兀室韋」。 史書記載,蒙古部落被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納河畔一帶居住下來,生息繁衍,許多年以後部落逐漸興盛起來,並產生了許多分支,公元八世紀,由於人口不斷增長,為了更好的發展,不得不外遷徒,這時已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選兒勒勒蒙兀」。在出走的蒙古人當中,有一位很有聲望的人,名叫孛二貼那,以他為首的選兒勒勒蒙古自稱為「乞牙惕氏」。乞牙惕氏人遷徒到了斡難河源頭肯特山一帶,生活方式由狩獵轉為游牧。 據《蒙古秘史》記載,孛兒帖那的十二世孫,朵奔蔑兒乾死後,他的寡妻阿闌阿又生了三個兒子,傳說這三個兒子是感完而生的「天子」以孛瑞察兒為始祖的孛兒只斤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選兒勒勒蒙古被稱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們是原蒙古人。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諸部,建立大蒙古帝國。用新的遷戶制體系分人口,戰敗的部落如塔塔兒,克烈乃蠻被瓜分到各千戶。族屬不同,社會發展不平衡,方言各異的部落在統一汗權統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經濟基礎,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族。
『捌』 蒙古族的起源
蒙古民族的起源,多數人認為是出自東胡,東胡是跟匈奴在同一時期的游牧民族。公元四世紀,游牧於興安嶺以西的一支鮮卑人,被稱為「室韋」。而「蒙古」的稱謂,最早見於《舊唐書》,此時,他們被稱作「蒙兀室韋」,「蒙兀」,就是蒙古在歷史文獻中最早的記載。此時的蒙古,尚且屬於龐大的室韋諸部中的一員。
到了公元十二世紀,隨著蒙兀室韋的發展,氏族和人數逐漸增多,他們分布於克魯倫河、鄂嫩河、肯特山等地。到公元九世紀時,隨著黠戛斯人的南下,回鶻人被迫西遷,蒙古族的先人們趁虛而入,大舉遷入漠北草原,並逐步發展壯大。
蒙古族的先民逐步形成了幾個龐大的部落,最著名的如乞顏部、札答蘭部、泰赤烏部、兀良合部等,還有游牧於貝爾加湖的塔塔爾部,位於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等等部落。
公元12世紀,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崛起,他逐步統一了蒙古諸部,並將位於今天東北、蒙古草原,乃至於部分西伯利亞的游牧民族幾乎全部征服。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忽里勒台大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政權蒙古汗國。隨著蒙古汗國的建立,它所佔領的疆域被稱為蒙古地區,而他麾下的游牧民族,也被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徹底形成。
(8)蒙古族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志。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
《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大史詩之一。
『玖』 蒙古族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蒙古族始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一個部落,以「蒙兀室韋」之名初見於《舊唐書》。公元840年回鶻汗國崩潰後,這個部落大部分人向西遷移,這逐漸河流和留在蒙古高原的突厥語族居民相融合。語言受突厥語的影響向蒙古文字發展,經濟生活也受突厥語族的影響,從游牧過渡到以游牧為主。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當時與他們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貝加爾湖周圍的塔塔兒部,住在貝加爾湖東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活動在貝加爾湖西區和葉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這3部都使用蒙古語族語言。另外,還有三個信奉景教的突厥貴族統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蠻部,和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
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發展水平,大致分為「草原游牧民」與「森林狩獵民」兩類。第一類包括久住原地過游牧生活的突厥諸部,和後來遷入接受突厥影響,完成向游牧生活過渡的蒙古諸部;第二類是留居森林地帶,主要從事狩獵的諸部。
隨著畜牧業生產的發展,出現了階級分化;階級對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關系。富裕者從氏族中分離出來,成為叫作「那顏」的游牧貴族,他們佔有眾多的牧畜,握有支配牧場的權力,一些強有力的游牧貴族還在身邊聚集一批稱為「那可兒」的軍事隨從。一般牧民稱為「哈剌出」,由原來有平等權利的氏族成員變為向貴族納貢服役的依附者。還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淪為奴僕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有人根據納貢服役和人身依附現象,認為當時的蒙古社會性質是封建牧奴制;也有人根據俘掠他人為奴的現象認為是奴隸制。這兩說還在討論之中。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戴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蒙古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察合台、欽察、伊兒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東北至今烏蘇里江以東,西南包括雲南,都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置。元朝設置宣政院,首次對西藏進行直接管轄。又設澎湖巡檢司管澎湖和台灣。元朝對確立現代規模的中國版圖作出了貢獻。
由於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眾被征調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蒙古游牧於漠北和漠南,其首領為元室後商,被視為蒙古的正統;游牧於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稱為西蒙古,與東蒙古有姻親關系。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系。俺達汗駐地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湊,成為漠南蒙古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朝為了掃除後方的威脅,大舉用兵,花了一個半世紀的時間統一了蒙古各部,實施盟旗制度。加強了對蒙古族的統治,保證了蒙古族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歷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
甘肅省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
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拾』 求蒙古族演變史
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13世紀初,蒙古部首領鐵木真征服統一了蒙古地區的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1206年鐵木真稱汗,號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貴族政權——蒙古國。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部落而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建立政權後,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1211—1260年先後滅西夏和金,版圖擴展到中亞、南俄。忽必烈繼汗位後,遷都至燕京(今北京市),並於1271年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了全國,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版圖,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系,1368年元朝滅亡。後來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系。明未,女真建立後金政權。636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人關統一全國,直到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頒布了以盟旗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詔令,強化和發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對蒙古族統治的加強,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據和戰爭,使蒙古族社會獲得了近200年的穩定,畜牧業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元代以來,蒙古族在祖國許多科學文化領域做出了貢獻。如13世紀中葉寫成的蒙古族重要歷史、文學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學作品《一層樓》等。在醫學、歷算、數學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貢獻。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蒙古族人民積極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爭。那時駐防在東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與各族軍民奮起抗敵。1841年10月蒙古族愛國將領裕謙指揮三鎮將士在浙江定海奮戰六晝夜,以身殉國。次年4月英軍進犯乍浦,守軍7000人英勇反擊,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800餘人參戰,蒙古官兵犧牲200餘人。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當英軍入侵渤海灣時,內蒙古東三盟和察哈爾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調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獻大量馬匹、銀兩支援前線。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北京,僧格林沁親王奉命從內蒙古各盟征調蒙古騎兵參戰。在大沽口的三次保衛戰和八里橋之戰中英勇抗擊侵略者,其中有4000餘名蒙古騎兵參戰的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中,打沉敵艦5艘,擊傷6艘,打死打傷英法侵略軍592人,獲得勝利。 在第三次大沽口保衛戰中,蒙古族愛國將領樂善率千餘官兵堅守炮台,拚死抵抗,全部為國捐軀。在保衛北京的八里橋之戰中;從卓素圖盟、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和察哈爾調集4000蒙古騎兵穿插奮戰,斃傷敵軍1000餘人。蒙古騎兵也有很大犧牲;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蒙古騎兵以弓箭、馬刀抗擊了敵方的洋槍洋炮,在中國近代史上寫出了愛國愛民的悲壯詩篇。1900年前後與義和團運動相呼應的遍布東西部各盟旗的反教斗爭,從1858年伊克昭盟的「獨貴龍」運動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規模較大的反封建賦役、反墾、奪地的斗爭共有10多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蒙古族的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積極參加了辛亥革命,以謀求蒙古族的自由解放。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蒙古族的革命斗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以烏蘭夫等同志為代表的蒙古族先進分子加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內蒙古的革命,同國民黨反動派、日本帝國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勢力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在解放戰爭中蒙古族騎兵英勇作戰,殲滅敵軍2萬餘人,繳獲戰馬2萬多匹和槍支l萬多件,為民族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實現了蒙古民族的新的歷史轉折。內蒙古是實行區域自治的省一級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成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