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發展影響城市發展

歷史發展影響城市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5 18:48:13

A. 從歷史角度談城市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你對城市的未來發展的環境的建設是什麼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隨人類文明與進步發展起來的。農耕時代,人類開始定居;伴隨工商業的發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開始傳播。其實農耕時代,城市就出現了,但作用是軍事防禦和舉行祭祀儀式,並不具有生產功能,只是個消費中心。那時城市的規模很小,因為周圍的農村提供的余糧不多。每個城市和它控制的農村,構成一個小單位,相對封閉,自給自足。學者們普遍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是工商業發展的產物。如13世紀的地中海岸,米蘭、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業和貿易中心;其中威尼斯在繁盛時期,人口超過20萬。工業革命之後,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了,由於農民不斷湧向新的工業中心,城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美、德與法國等西方國家,絕大多數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裡。這不僅是富足的標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徵。
「城市」的提法本身就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城」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為商業的概念,即商品交換的場所。而最早的「城市」(實際應為我們現在「城鎮」)就是因商品交換集聚人群後而形成的。而城市的出現,也同商業的變革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最初城市中的工業集聚,也是為了使商品交換變得更為容易(可就地加工、就地銷售)而形成的。在城市中直接加工銷售相對於將已加工好的商品拿到城市中來交換而言,則正是一種隨著工業城市的出現而產生的一種商業變革。城市包括包括有城市規模、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和城市交通,而這幾方面所發生的變化,都必然地會對城市的商業活動帶來影響,促使其發生相應的變革。
城市經濟學對城市作了不同能級的分類,如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國際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對城市能級分類的一個標準是人口的規模,中國根據市區非農業人口的數量把城市分為四等:人口少於20萬的為小城市,20萬至50萬人口的為中等城市,50萬人口以上的為大城市,其中又把人口達100萬以上的大城市稱為特大型城市。
按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和世界城市發展的歷史來看,城市分為集市型、功能型、綜合性、城市群等類別,這些類別也是城市發展的各個階段。任何城市都必須經過集市型階段。
• 集市型城市,屬於周邊農民或手工業者商品交換的集聚地,商業主要由交易市場、商店和旅館、飯店等配套服務設施所構成。處於集市型階段的城市在中國主要有集鎮;
• 功能型城市,通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優勢產業的集中,開始發展其特有的工業產業,從而使城市具有特定的功能。不僅是商品的交換地,同時也是商品的生產地。但城市因產業分工而形成的功能單調,對其他地區和城市經濟交流的依賴增強,商業開始由封閉型的城內交易為主轉為開放性的城際交易為主,批發貿易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這類型城市主要有工業重鎮、旅遊城市等;
• 綜合型,一些地理位置優越和產業優勢明顯的城市經濟功能趨於綜合型,金融、貿易、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得到發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強,從而使城市的經濟能級大大提高,成為區域性、全國性甚至國際性的經濟中心和貿易中心(「大都市」)。商業由單純的商品交易向綜合服務發展,商業活動也擴展延伸為促進商品流通和滿足交易需求的一切活動。這類城市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有直轄市、省會城市。
• 城市群(或都市圈)。城市的經濟功能已不再是在一個孤立的城市體現,而是由以一個中心城市為核心,同與其保持著密切經濟聯系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組成的城市群來體現了。如美國大西洋沿岸的「波士華」城市帶,日本的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英國的「倫敦-利物浦」城市帶等。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實際上也正在形成一個經濟關系密切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整體的經濟功能已在日益凸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規定人口在5萬以上的城市可以准予設市;1951年底政務院在《關於調整機構和緊縮編制的決定》中,規定人口在9萬以上可以設市;1955年6月9日,國務院第一次頒布《關於設置市鎮建制的決定》規定聚居人口10萬以上的城鎮可以設市,聚居人口不足10萬,但屬重工礦基地、省級地方國家機關所在地、規模較大的物資集散地或邊遠地區的重要城鎮,並確有必需時,可以設市。
1986年4月19日,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准和市領導縣條件的報告》,第一次在市鎮建制中加入經濟指標。規定總人口在50萬以上的縣,駐地所在鎮非農業人口在10萬以上、常住人口中農業人口不超40%、年國民生產總值在3億元以上,可以撤縣設市,或總人口在50萬以上的縣,駐地非農業人口在12萬以上、年國民生產總值4億元以上,可以撤縣設市。市、鎮的轄區范圍迅速膨脹,按行政建制統計的城鎮人口以不能反應城鄉人口狀況,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也停止公布我國1982年以後的城鎮人口統計資料。
1993年5月17日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的報告》。為較均衡地布局城鎮體系,按人口密度確立了三個市鎮設置標准,對中西部地區適當降低了要求。按行政建制進行的城市人口統計也採取兩個統計范圍的雙軌制,一個是反應城市建成區和郊區的市區人口,另一個是反應整個行政區域內的地區人口。前者更接近人口城市化水平。
關於城市按人口劃分的等級,中國大陸政府沒有明文規定。但城市規劃部門一般是按城市人口規模(包括市中心區及近郊區內的非農業人口)劃分城市等級與規模:分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四個等級:特大城市,100萬人以上;大城市,50—100萬人;中等城市,20—50萬人;小城市,20萬人以下。

環境建設建議:
第一,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融入城市整體發展各方面、各領域,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要很好地體現和關注環境和生態保護。
第二,規劃和實施具有戰略意義的環境保護項目和生態項目。同時,要加強日常的環境保護和管理。
第三,發揮民間企業和民間資本的力量搞好城市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從現實來看,在城市建設中有些企業是環境的破壞者或者是污染源。對這些企業應該予以適當的引導,發揮他們在保護環境中的積極作用。
第四,要提高全體市民的環境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爭取做城市環保的先鋒和模範。只有政府、企業和老百姓共同提高環境意識,重視環境建設和生態保護,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建設,才能夠使城市更好更快地發展。
將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提到戰略層面統籌

B. 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中華文明源遠流抄長,所以很襲多地方在漫長的歷史中幾易其名。也許你看完才知道,原來你家鄉在沒改名之前這么有風韻!
汝南——駐馬店:要知道這可是「四世三公」的袁紹的故鄉。嗯,對,就是這樣的,想像一下袁紹說「吾乃駐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

同時,琅琊——臨沂(諸葛亮的故鄉);九原——包頭(呂布的故鄉);常山——石家莊(趙雲的故鄉);幽州——保定(張飛的故鄉)……

那麼,上述幾人見面之後,腦補一下:

「大家好,我是包頭的呂布。」

「大家好,我是石家莊的趙雲。」
「大家好,我是保定的張飛。」
「大家好,我是臨沂的諸葛亮。」
「大家好,我是駐馬店的袁紹……」

對不起,實在寫不下去了,畫面太美……

C. 城市的興起對西歐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城市興起對西歐歷史產生的重要影響1 在西歐城市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社會開始分化為兩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2 城市興起,打破了世界的舊式格局。封建階級的貪婪腐化,上流社會對黃金的異常熱忠,資產階級資本積累的需求,西歐國家開始了海外擴張。西歐人控制了外洋航線,能夠抵達、征服南北美洲和澳大利西亞的人跡稀少的廣闊地區,並移居那裡;從而,改變了世界各種族傳統的地區分布。最後,通過擴張,西歐財富迅速增加、力量大大加強的19世紀時,已能滲入並控制位於中東、印度和中國的古老的歐亞文明中心。 3 同時,西歐社會本身也進行著革命。城市的興起和繁榮,刺激了西歐封建主的貪欲,他們把城市視為財富的源泉進行大肆盤剝.為了爭取自治權利,城市同封建主展開了激烈的斗爭.

D. 城市在人類歷史中的發展作用

()城市大量出現;城市經濟功能增強;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現了街市;出現瓦肆等專門的娛樂場所。(3 分,答出3 點即可得分)(2)特點:發展迅速;起步早;不是以舊城鎮為基礎,以發展新型城市為主。(3 分)原因:①農業革命(圈地運動)和商業革命積累了資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②工業革命促進新型工業城市的涌現。(4 分)(3)史觀:革命史觀、近代化史觀。(2 分)論證:一方面,口岸被迫開放使中國喪失了貿易主權、關稅主權;便利了列強在華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加速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進程。另一方面,通商口岸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刺激了近代工業的誕生;推動了近代城市的崛起。(4 分) 試題分析:(1)依據材料一中的「城市開始大規模出現,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可以看出宋代的城市大規模出現,其經濟功能增強。「朝著大街幾乎隨處可以開設店鋪」可以看出宋代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依據圖片內容可得出,宋代出現了瓦肆等娛樂場所。(2)依據材料中的「不是以封建城鎮為依託發展起來的,而是在一些村莊和工礦區發展起來的」可以看出英國的城市不是以舊城鎮為基礎,以發展新型城市為主;「1750年,英國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20%,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可以看出英國城市發展迅速、起步早。第二小問依據材料中的「幾個世紀的農業革命、商業革命,不僅為英國的工業化打下了基礎,而且為城市化積累了資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可以看出農業革命(圈地運動)和商業革命積累了資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結合所學知識,工業革命的進行也促進了新型工業城市的興起。(3)依據材料中的「城市化過程,實際上只是一個通商口岸化的過程…它對中國的國家主權構成了侵害;作為一個社會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可以看出是革命史觀、近代化史觀。第二小問注意從經濟方面分析通商口岸的雙重作用。口岸被迫開放使中國喪失了貿易主權、關稅主權;便利了列強在華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加速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進程,另一方面,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刺激了近代工業的誕生;推動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E. 歷史對城市規劃的意義

1、城市是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歷代文化演變的結晶。在城市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前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古城堡,古建築(塔、橋、寺、觀、園林、宅院等),古街道,古鎮,古雕塑、古城市遺址等,都是古代文化思想觀念、科學技術和社會風貌的遺存。它們就像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某個歷史時代的文明特點,並成為城市建設進一步發展演變和邁向未來的借鑒和基礎。
2、
城市歷史文化傳統不僅直接影響當時的城市建設,而且那些不同時代保留至今的城鎮或歷史街區,不同風格的建築和歷史古跡,還構成現代城市發展的基礎,為現代城市建設提供借鑒和啟迪。我國現有600多座設市城市,1800多座縣城,還有上萬個建制鎮。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依託歷史已有城鎮、集市、村落而發展演變過來的。對完全新建的城市而言,其規劃構思、選址布局、建設標准、建築風格等,也都深受過去歷史文化傳統的深刻影響。
3、歷史文化的繼承與保護是現代城市建設的靈魂。確認任何地方的歷史城鎮與古跡,都是人類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保護古跡,保護傳統,保護環境,要形成一體。歷史城鎮與城區的保護不是孤立的,它應包括位於城鎮所在地區內的史前遺址,老城區,老村落,古建築,地上地下古跡群保護、恢復和利用相結合。對歷史城鎮、歷史街區和古建築,要在保護的前提下適當恢復和利用,如闢作旅遊景點等,使之具有現代經濟意義,煥發新的生命力。。.開辟新區,保護舊城。在工業技術飛速進步、現代城市迅速發展、城市規模日益擴大、建築密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為避免在迅速城市化過程中,歷史城鎮或歷史街區遭到破壞,在規劃上宜採取保存舊城、另闢新區的原則,以達到保護歷史文化傳統的目的。

F. 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

到目前為止,人類在居住方式上已大致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第一次是前農業化時代,人類由居無定所、散若星 辰的存在方式發展到使用半永久性居舍,並小規模聚合,最終過渡到定居於鄉村聚落;第二次大的變動是在農業化時代,固定城市的出現,城市設施不斷完善,城市 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次是在工業化時代,城市星羅棋布,城市化浪潮勢不可擋,居住於城市成為人類生存方式的主流。
以考古發掘所得到的實物證據為依據,學術界普遍接受關於「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現於西亞地區,以雙支河流域中下游最為集中」的觀 點。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則形成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左右。而我國有考古發掘證明的最早城市在河南偃師二里頭,年代約為公元前2100~前1700 年,屬較為晚近者。
考「城市」一詞,屬「城」與「市」之連用。城字最初指城牆,內者稱城,外者稱郭。《韓非子?七患》有雲:「城者,所以自守也。」《孟子?公孫丑 下》有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後引申為有城垣環衛之都邑。《詩經?瞻卬》有雲:「哲夫成城,哲婦傾城。」又引申為築城。《詩經?出 車》之「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即是此意。市字之本義,乃聚集貨物進行買賣。《易?系辭下》有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後引申為交易場 所。《戰國策?秦策一》有雲:「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因市多在城內,也可用以代表城邑。《漢書?梅福傳》有雲:「其後,人有見福於會稽者,變名 姓,為吳市門卒雲。」「城」「市」二字連用,最早見於《韓非子?愛民》,有「是故大臣之祿雖大,不得藉威城市;黨與雖眾,不得臣士卒」之語。於正史中最早 出處為《後漢書?法雄傳》,有「雄乃移書屬縣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猶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獸不擾』」之語。杜甫《征夫》,有「街衢唯見哭,城 市不聞歌」之句。城市也可專指城中之市。宋人張俞有《蠶婦》詩:「昨夜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便是專指城中市場而言。隨著歷史發 展,城與市的功能聯系日趨緊密,作為城最初本義的城牆多已不存,即使存在亦早已不是城市外圍邊界,市的地位和作用卻直線飆升,更加突出強化;城市的數量越 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距離也越來越近。到如今,城市的定義也變為「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居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並成為周圍地區政治、經濟、文化 的中心的地方」。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城市的誕生?人類社會存在了上百萬年,為何偏偏在大約5000年前出現城市?城市出現的區域有何特定條件?這些都是值得我們 探討的問題。根據對城市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學界對城市起源大致有四說。一種是「防禦說」。《吳越春秋》有雲:「築城以衛君,造郭以衛民。」前已述及,過去 的皆有城牆,且大多不止一重,因而有內城、外城之別。內城皇帝高官居之,外城則居住平民百姓。建築城郭的主要目的防禦外敵侵犯。同時兼有防禦水患之意義, 這是從軍事和安全形度闡釋城市起源。第二種是「集市說」。此說突出「市」的功能,認為隨著社會生產發展,人們手裡有了多餘的農業畜牧業產品,需要集市進行 交換,後逐漸固定,聚集者越來越多,就先有「市」,後來將周圍建牆圍起,便又有「城」,則城市就此形成。這是從經濟學角度闡釋城市起源。第三種是「分工 說」。認為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內部出現了行業分工,一部分人專門從事手工業、商業,一部分專門從事農業。從事手工業和商業者需要場所進行生產和交 換。所以城市應運而生。這是從社會學角度闡釋城市起源。第四種是「廟宇說」。認為如果沒有對權威的尊重、對某種場所的依附及對他人權力的服從,城市就不可 能存在。能夠使遠比一個家族更大的社會群體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宗教崇拜。比如中東地區伊斯蘭教城市就是靠清真寺的出現發展而來。先有廟宇,然後拱衛之而 出現其他設施,包括市場、居所,再築城,這便是「廟宇說」。是從宗教學角度解釋城市的出現。以上四種理論都有事實依據,但城市的出現與發展往往是以上幾個 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其對產生條件有客觀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春秋時,齊國大政治家管仲曾雲:「水 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在《管子?乘馬》中,他明確指出,「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 天材,近地利。」就是說,凡營造國都,不建在大山之下,也一定要建在大河的近旁。高的地方不可近於乾旱地區,以保證用水的充足;低的地方不可近於水窪地 帶,以節省溝堤的修築。一定要依靠自然資源,憑借地勢之利建設城市。 管子闡明了建設國都,建設城市的基本原則,這也是歷史上建設城市經驗的總結。只要打開地圖,我們就可以看到,古往今來,城市大都建在江河之畔,湖泊之側, 或者是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其二,交通條件亦屬十分重要的因素。貨物交換、市場運作離不開運輸,而運輸效率則明顯受制:於地理因素。所以城市或建立於平原 開闊地帶,或依山而建,但有通路與外界聯系,大型城市必是交通樞紐,四通八達。其三,周邊地區物產狀況。城市人口多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生活資料需要周邊 人口提供。所以周邊物產狀況直接決定了城市是否能夠存在,和其存在規模,發展極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對城市產生的作用至關重要。沒有 人,城市便會變為死城而消失。城市周邊地區的人口和城內人口要在合理比例的范圍之內。人口的稠密度決定鄉村能否養活城市。當然,生產力越發達,科學技術越 先進,人類克服客觀困難的能力越強,人類建立城市所受上述某種因素制約的程度就會越小。但人類也絕非萬能,因為克服自然因素的過程無疑會增加成本,破壞自 然生態系統,近則承受不起經濟的壓力,遠則招致大自然的懲罰。以筆者只見,近年來北京惡性膨脹的趨勢若不遏止,大自然的懲罰為時不遠矣。

G. 歷史 影響中世紀歐洲和中國城市發展因素

僅從城市建設方面來回答:
1.西歐中世紀的城市是自發形成的——實行自然主義的非干預規劃
橫向比較,這點不同於同時代的我國的封建城市,完全受控於禮制的規劃理念,嚴格按照「營國制度」建造,無不體現著等級、尊卑、禮制和皇權至上的封建思想。而縱向比較,與古希臘、古羅馬古典城市以及之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唯理主義時期的絕對君權也是不同的,中世紀西歐城市的總體布局非常自然。究其差異原因,主要在於西歐中世紀是在政治上是農村(住在城堡里的封建領主)統治城市,城市極端破落,生產力極度薄弱,幾乎退回到了自給自足的農業自然經濟狀態。城市的選址和發展,自發地尋找地理位置優越的交通要處,或是依附於封建主的城堡和要塞,才能維系城市在這樣一個割據分裂、戰爭頻發的動盪時代生存。這樣的自發性也是後面幾個特徵的根本原因。

2.道路交通系統的不規則——追求有機和背後的內在秩序
不同於希臘和羅馬希波丹姆的規整道路網,開始呈現出環狀、放射狀的道路網,公共區與私人區也不想古典城市那樣嚴格地隔離。道路網常以教堂為中心發射出去,並形成蛛網狀的放射環狀道路系統。道路也是以人為尺度,所以塑造了城市優美肌理,它們就像有機生長的脈絡與血管一般,密布於整個城市中(如圖1)。而中世紀的西歐,已經奠定了大部分歷史類城市的格局(如圖2、3、4)。可以看出中世紀的城市在表面的雜亂背後不可掩飾地都流露著一種整體的、內在的有機秩序,所以中世紀城市的景觀給人的印象是非常統一而美麗的。

3.教堂占據著城市的中心位置——凸顯以教堂為核心的空間組織理念
由於中世紀的歐洲有統一而強大的教權,所以教堂往往以龐大的體積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著整個城市的整體布局。而在教堂前面也會有城市中唯一一個較大的開放空間——教堂廣場,而成為市民集會、狂歡和從事各種文娛活動的中心場所。正因為有教堂的控制,才形成了西歐城市優美而有秩序的天際線,這一點在法國的聖密啟爾山城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H. 從歷史的視角論述文化對城市發展和穩定的影響

2012年8月17日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報告顯示,十六大以來我國人口總量低速平穩增長,人專口生育繼續穩定在低屬水平,人口文化素質不斷改善,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狀況保持穩定。報告顯示,2011年城鎮化率達51.27%…

I. 中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城市發展總體演變特徵

中國古代城市的興起過程中,主要原因還是政治因素,因為生產的發展,使得部分統治階級分子可以脫離繁重的農業生產而成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這個群體享有享受較高層次的生活的特權.這就要求一部分普通勞動者也須脫離體力勞動來從事為這個群體所所需服務的行業.從這點來看,城市的出現不是因為生產的集中而形成的,城市並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經濟主體而存在的.城市經濟作為農業經濟的附庸的地位並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沖破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統一性.中國古代城市是作為封建政權控制中樞而存在的.因此,從這點來說,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與政治的聯系是很牢固的.它始終是以消費為主的,生產極少.盡管在封建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這種狀況的程度有所減輕.但它始終沒有能夠走出這個禁區.
中國古代的城市,最早是以作為全國性的或地區性的政治中心而出現的.禹時就在有崇氏部落的中民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都城---陽城,後又遷往陽翟.前者在今天河南省登封千成鎮壓,後者在今天河南省禹州市,都地處潁水上游,西連洛伊,東臨河濟,南望淮上,既是中原地區的中心地帶,也便於控制東南地區的都國或部落.史書更是記載」三公設險以守其國」.說明早期城市的出現,是統治階級為維護自己經濟利益和政治要求的產物.在原始末期,」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而韓非子更說,」舜逼堯, 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代紂,此四王者,皆人臣弒其君也」.這些都表明強力實際上是爭奪權力斗爭中最有力量的手段.因此,城市在最初出現的時候,只是一個維護王權的軍事堡壘.進入階級社會後,它更是作為權力的象徵而存在.如<<詩.瞻仰>>諷刺周幽王因寵褒姒而亡國時說,」哲夫成城,哲婦傾城」.直接以城的存亡來表示國的興亡.而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間」強凌弱,眾暴寡」,因而」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在這一段時間內,戰爭連綿,無論是極力修建新城或是改造舊城,都是出於進攻或防守的目的,結果極大地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發展.因此,這一階段,城市的作用很大一部分的作用都是取決於軍事的需要,成為王權的堡壘. 同時,也因為城市成為王權的堡壘,在一定程度上象徵著王權的威嚴.因此,對城市的修建有著極為嚴格的制度.城市的規模,式樣也就體現了其地位的等級,不可僭越.即所謂的王制.為了使」小不得僭大,賤不得逾貴」,因此所有建築物的地點,面積,城牆高度,城門數量,建築物種類,市場的位置,道路寬狹等,都有一定的制度.鄭祭仲對鄭伯說,」都城過百雉,國之害,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這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很顯然,這里的都是應是應是諸侯的都邑.這是出於諸侯對王權威脅的擔憂.而在周朝,這種規定也極為明顯嚴格.史載」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城市千六百二十丈,郛方七十二里」,在周的計量單位中,一里等於一百八十丈,所以千六百六十丈則為九里,則是為天子之城,即王都為為方九里.<<尚書大傳>>中說道,」左者百里之國為九里」.同時,周制規定,」宮三里,城九里,郭二十七里」.這種呈等比數列的規定,使得城顯得整齊勻稱,說明營建都邑是依照一定的制定來進行的.也說明了城市在其出現的最初階段,它對農業的依賴程度是非常深的,但是它卻不能為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唐時的長安,它的建築則主要體現了皇權的威嚴.城內有宮城和皇城之分,而大明宮則更是體現了這種現象.大明宮建築在一個山坡上,約有一百餘階,後來就成為皇帝接見群臣的地方.充分地體現皇帝的權威.
另一個特點,則是城市大都建立在河流或海濱處,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情況下,作為消費中心而存在的城市,大量的生活必需品都是靠農村提供,而這種運輸所需要的運輸力,在當時條件下,無外乎是人力和畜力,以及水運.前者在消耗是極為大的,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長途運輸.而水運則體現了這種運輸量大,費用低廉的要求.如果沒有農村的提供以及運輸的保障,城市自身的發展生存是無法想像的.因此,無論是早期的國都,還是後來的諸侯國都城,大都是處於是河濱處.水運的優勢是陸運是無法比擬的.但是,作為一個大陸國家,城市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中心而存在,陸路交通也是極為重要的.春秋戰國時期,魏,趙,齊等國之間有」午道」相通.東方各國到西邊的秦有成皋沿黃河至函谷關的成皋之路.秦為了加強與蜀地的聯系,還新辟了金牛道.這些城市間的,地區間的交通線沿線,又相繼出現了一些城市.而在一些作為交通樞紐而存在的城市,則經濟活動較為頻繁.如雒邑位於秦,齊,楚,趙間縱橫交錯的地方,被稱為」天下之朝市」.當然,這些城市的設置,都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而設置的.當然,也具有一定的交換作用,但是,官府的控制卻處處可見,如集市只能定期開放,等等.但是,即使陸路交通出現如此大的發展,但是,水運始終具有不可超越的優勢.即使是在封建經濟極為發達的隋朝,為了經濟的發展和對江南地區的控制,仍然不吝勞力來修建了大運河,而隋煬帝數次出遊江南,都是從水路.而唐的首都長安,因為森林亂砍亂伐從而導致黃河含沙量的大增,使得通過渭河到達長安的河道淤塞,從而導致了運輸的極為困難.當時有」牛錢運斗米」的說法.而作為十朝古都的長安,也因這個原因而再也沒有作都城.而在那些因手工業發達而形成的城市也是遵循著這個特點.這是因為,手工業品的製成品並不能直接作為手工勞動者直接的生活品,也只有通過交換來換取.而且有些手工業的生產本身就需要水.如以瓷器而聞名天下的景德鎮,以冶鐵業而著名的佛山鎮,都不可避免地依賴河流或海洋帶來的便利。
而宋代和元代,中國古代城市發展起了一些新的變化。宋太祖在開寶四年(971年),置市舶司於廣州。又陸續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的板橋鎮(在今山東膠縣境內),秀州的華亭縣設置市舶司或市舶務,初時,其主管官員是知縣。元豐三年(1080年),開始設置專門的官員管理此事,其官員稱為提舉市舶司,主要職責就是「掌著貨海舶征榷貿易之事,以來遠人,通遠物」靖康之役之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此由北方轉向了南方。由於國家政治經濟力量以及地區政治力量的變化,從而導致了從西漢開始的絲綢之路衰落了。這種隔絕的狀態,必然要求有新的交通路線來打破這種隔絕的狀態。陸路既已阻滯,則只能從海路了。然而,前敘所設置的機構,除了因金佔領的密州外,其餘的全部存在,後又在澉浦(今浙江海鹽)設置了市舶場。而北宋滅亡之後,南宋政府偏安江南一隅,但是國家的花費並沒有減少。因此,在這里,發生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轉變。一改以前那種厚往薄來,「示以綏懷」的虛驕觀念。採取了注重經濟效益的務實政策,而這種務實政策也就要求南宋政府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同時,加大招徠外商的力度,,又在通商口岸設置了外商執行所.如在杭州有懷遠驛,明州,溫州,永州有來遠驛等.據<<嶺外代答>>,<<諸蕃志>>等史籍記載,當時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當時的中國通商.其中最遠的是層拔國,在今非洲中部的東海岸.這時候的城市也較前代和後代的明清有活力..宋元時期是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黃金時段,後在明代則又一改這種開放的態度.雖然唐後取消了坊市的界限,但是在明代起則開始實行坊廂制度.居民按坊編制,分區管理,」洪武十三年等起,取蘇浙等處上記掛四萬五千餘家填實京師,壯丁發各監局充役,余為編戶,置都城內外,俟有坊廂,上元坊廂百七十六類」. 北京城亦是按坊編制的.城內地方以坊為綱,西城坊凡五區,中城坊凡四,北城坊凡三,南歸城門外坊凡二,每坊鋪舍多寡,視廛居有差,總計坊凡十有三」. 這種制度的實施和禮法控制的加強,使得剛得到發展空間的中國古代城市又逐漸形成萎縮.宋朝較之前後代經濟的新明之氣就體現在這些方面.即使是在經濟比較發達,又比較開放的唐朝,也沒有這種新氣象,景龍元年十一月敕;諸非州縣之所,不得置市.與宋高祖的話,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後代的明清,更是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中國的城市的發展又走向了一個低落時期.

關於城市的定義,我國汗牛充棟的歷史文獻中有過許多解釋。我國古代的「城」與「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城,多是指四面圍以城牆、扼守交通要沖、具有防衛意義的軍事據點。「城,郭也,都邑之地,築此以資保障者也」 。市,指的使交易市場。「市,買賣所之也。」「貿、賈,市也」。可見,凡進行買賣的交易場所即為市。從古文文獻記載城與市的基本特徵看,城與市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有城不一定就有市,相反,市場也不一定圍築牆垣。可見,最初的城或市,皆不包括復合名詞「城市」的概念。只是到了周代,隨著城或市的發展與變化,它們才逐漸含有「城市」的意義。即城市是一個人口集中、非農業各類產業發達、軍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通常是周圍地區的政治、經濟、交通與文化的中心。
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戰國至南北朝時期。此時期城市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約,故在此階段前期,即戰國至東漢末,當時我國歷史的政治局面是從分裂走向統一與穩定的時期,表現在城市的發展趨勢是由點的分散與狹小變化為點的相對集中與擴大。而後期,從東漢末至南北朝時,我國境內政權不是呈鼎立狀態,就是呈南北對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動亂持續,戰爭頻繁不斷,表現在城市的發展趨勢就是不穩定,許多城市的興衰具有政治、戰爭作用的突發性。另外,這一階段新興的城市還有手工業、商業貿易的發展,宗教的傳播等原因的推動。此外,隨著各個時期邊疆地區的持續開發,城市的地理空間分布更廣闊,在長江與珠江流域已出現了一些新的城市。但南方除少數大城市的發展水平逐漸接近北方外,黃淮流域的城市數量與發展水平仍居當時全國的主導地位。
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形成、發展的歷史。這一時期我國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有以下四種途徑:
一、由早期的侯國都邑發展而成的城市。這類城市歷史長、規模大,發展的條件,特別是人文主觀條件優越,如臨淄、曲阜、咸陽、邯鄲、大梁、薊、郢等。它們多在西周時已築城垣,盡管其早期規模小,城垣簡陋,但由於都城特殊的政治地位,能憑借諸侯國內人、財、物的全面支持,加上選擇城址時多考慮了其自然與經濟地理條件,而且即使在秦漢統一以後,它們中的多數雖失去了國家或政權政治中心的優勢,但仍是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因此,他們仍能維持其持續的發展,領先於當時全國城市發展的先進水平。
其二、由於郡縣治等地方政區的設置和統一推行,許多郡、州、縣治等地方政區治所逐漸形成城市,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這是因為,設治的地方多為一個地區的政治、軍事等的中心。如秦漢時濟北郡治博陽(今山東泰安)金城縣治(今甘肅蘭州)等,皆是最初作為地方政取得治所而逐漸發展為城市的。盡管由於自然環境和經濟地理條件等變遷,有些郡、縣治城以後衰落了,但大多數的郡、縣治城則自秦漢以來得到了持續的發展,甚至大多成為今天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中心,如商丘、石家莊等即是如此。秦漢時千餘個郡縣治所城市,特別是黃淮流域中原一帶的城市,基本是通過這一政治動因的途徑迅速形成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其三,處於水陸交通樞紐或是河川渡口、江湖河海交匯點等的城邑,由於交通便利、交換頻繁,使人口、貨物聚集而發展起來的城市。這類城市經濟意義較為重要,因而發展快,也具有城市歷史長的特點。一些地方政區治所在選擇建城位置時也注意到了交通、水域等,因此,也屬於這一類型。如漢武帝征服匈奴奪取河西地區設置河西四郡以後,河西城市開始陸續興起。同時,由於河西走廊上東西交通頻繁,著名的「絲綢之路」上的河西城市不斷得到發展。其中以敦煌發展最為顯著,東漢時一度成為管轄西域的政治、經濟中心。其他如武威、張掖、酒泉等城市發展,作為東西交通的必經之路,其交通的暢通與否以及與西域貿易往來的密切程度是當時直接影響這里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當時的淮陽(今河南淮陽)、廣陵(今江蘇揚州)、江州(今重慶市)、臨湘(今湖南長沙)等城市無不是因濱水域靠要道而興旺發達起來。
其四,出於軍事目的在關隘要塞或邊防重地所築城邑發展而為城市的。一般來說,城邑都是出於政治、軍事目的而建築的防禦體系。但是出於軍事目的建造的城池和這坐城能否發展為城市並沒有必然的聯系。這些城有的在邑落居住地築起城垣,有的是在曠野重新築城,如秦漢時期的長城一線,就有許多像朔方(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臨沃(今內蒙古包頭)北輿(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及九原、雲中、定襄等重要的關塞城市。這些城除了直接用於戰事的關隘防守以及軍隊駐扎外,在當時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大多數皆發展為或大或小的城市。
從上述戰國至南北朝時期城市興起和發展情況看,主要有四種途徑或四大因素:政治因素;自然條件;經濟、交通狀況;軍事需要。這四大因素中的前兩項決定城市興起、選址的大范圍、總地域,後兩項決定城市在大范圍內的具體位置。
第二階段,即從隋唐至清末時期,從時間上大致可把當時的城市史地沿革劃分為隋唐五代、遼宋金元和明清三個時期。
隋唐時期城市發展的原因除政治的再次大統一以外,大運河的開鑿,南方經濟的持續發展,海外貿易的興起、增多,茶葉及其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的影響等也是其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上述原因不僅改善了長江與錢塘江流域和北方地區以及海外的交通聯系,促進了人口的流動和商業貿易的發展以及商品經濟的發達與繁榮,而且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密集型商品經濟生產吸引了大量勞動力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迅速聚集,促使南方地區人口密度不斷升高。因此,在運河兩岸、南方東南沿海、長江流域、湘鄂贛等地出現了一批新的城市,從而不斷地改變著城市發展及其地理分布的狀況,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開始由中原地區逐漸向江南地區轉移。但這時城市本身的發展還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城市的內部結構仍是實行坊、市分開管理定製;並且這時城市的政治、軍事中心職能還比較明顯,相對的以工商業為主的城市還較少。五代十國時期城市發展的趨勢更體現了上述的各種特點。
遼宋金元時期,北方地區由於長期受戰亂的影響,不僅使原有的城市遭到了戰火的破壞,而且大量北方人口由於不堪忍受長期戰亂的痛苦再度大規模向南遷移;同時,宋王朝南渡,政治中心隨之南移,從而為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財力以加速南方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另外,廣大南方地區自五代以來政治相對穩定,經濟持續發展,自六朝以來南方不斷的開發在經過兩宋數百年的發展後其經濟基礎更為雄厚,從而使南方地區城市的迅速發展具備了最基本的,亦是最重要的推動力;此外,南方優越的自然條件不斷得到廣泛的開發和利用,特別是縱橫如網的江河湖海,不僅為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建立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而且有利於內河航運和海外貿易的發達,貿易和貨物的轉運,使南方沿海地區和通往內地的交通線上的城市迅速發展,新的城市不斷興起。
正因為如此,這一時期城市發展的主要特點除上述江南已成為城市發展、分布的重點地區和以工商業為主的城市不斷增多,城市的工商業職能進一步加強、城市作為經濟中心的作用日益明顯外,至少還有兩點:
一、自宋代始,城市中臨街設店、坊、市合一的現象已普遍出現,坊市分離的管理定製開始崩潰,城市內部結構在城市發展中的這種變化已被宋代政府認可,並形成新的合理合法的管理制度。這是因為城市商業經濟的發展,市場太小以及坊、市分開設置的城市結構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障礙,因此,打破坊、市嚴格分離的界限及其制度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樣,商店、貨棧隨需要臨街而設,即可方便市民,又可無限擴展商業貿易場所,使商業經濟更加繁榮,增強城市街道、水系及其對外交通的意義,從而促進城市的迅速發展。宋都的開封、臨安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經濟商業中心。此外建康(今南京)、鄂州(今武昌)、蘇州、揚州、鎮江、廣州等,都是商業發達、坊市合一的大都會。
二、一些手工業與礦業等專業城鎮開始興起,並且成為我國城市發展史上城市體系中的一種新類型。當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達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經濟作物種植較為普遍和集中加工以及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密集型的手工加工或礦產開發帶來了人口的大量聚集,推動了商業貿易的繁榮,因而在這些地區出現了許多以特種手工業加工或礦產開發為主的城鎮,如無錫(米市)景德鎮(瓷器製造)個舊(產錫)會澤(產銅)等。
明清兩代,城市發展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其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城市的數量、規模、類型、結構、功能等,在這一時期都比以前有了顯著的發展和變化。當時,促進這種發展和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普遍提高,各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農業經濟內部結構的變化,及農業經濟商品化部分的不斷增長,從而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而城市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農業經濟商品化程度的擴大和加深。同時,明清時期社會的相對穩定與國家長期統一,國內外交通的發展及其各地聯系的進一步加強,人口的增多,特別是康乾時期人口的成倍增長及其向城鎮的聚集和開發邊遠地區所帶來的人口大量流動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當時城市的發展,並決定或反映出城市發展的新特點。
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特徵有:
一、自明代前期起,由於工商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從而促成了明清兩代工商業城鎮的大量涌現,出現了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大批中小城鎮,推動了中國古代城市的迅速繁榮,構成了這一時期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從當時工商業城市發展的狀況來看,按其基本職能,主要可劃分為三種類型:
一類是以手工業為主的城市,它分布於商品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隨著大量農業人口向工商業人口的轉化,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場的發展,因此,以手工業為主的專業城鎮大批增加。當時,江南的蘇州、杭州、松江、嘉興、湖州等均以發達的紡織業聞名全國。
另一類主要是作為國內較大的商業中心,其位置多分布於交通線上的樞紐地帶,特別是水運線上或水陸交匯點上。如長江沿岸的重慶、宜昌、江陵、九江等,尤其是今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位於漢水入長江的交匯點上,由於有「九省通衢」之便,成為當時的「四大名鎮」之一,另外,運河兩岸的天津、滄州、臨清、揚州、淮安等也是遠近聞名的商業城鎮。
第三類是以對外貿易為主要職能的港口城市,這類城是多分布於東南沿海一帶便於海運的江河入海口上。其中主要由廣州、泉州、漳州、福州、寧波、潮州、太倉、上海等。在這些商業貿易中心市鎮,不僅貨物繁庶眾多,而且商賈雲集如織。
二、明清時期我國東北、西北、西南、東南等廣大邊境地區的城市興起和發展的區是相對加快,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古代城市發展完全不平衡的狀況、,這是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又一特徵。這是因為長期統一,邊疆行政中心治所於軍事重鎮的設置,以及人口的飛躍式增長和向邊疆地區的平衡流動等因素,加速了邊疆的開發,使其城市發展加快。如東北的璦琿、吉林、錦州等。因此,城市發展在經過明清長期的興盛以後,不僅當今所有的省會級城市在當時已經形成,而且絕大多數地縣級治所城邑也已經形成,從而奠定了我國現代城市分布的格局,在我國社會生活體系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理空間位置。
三、明清時期城市的設計、規劃、建築水平等大為提高,城市自身特別是京城的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統不僅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把一些河湖水面組織到城市總平面中來,從而大大地豐富了城市面貌,同時使城市更具有安全感。當時,許多城市中仍有農田、水利設施即屬此類。這是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第三個特徵。這對以自然經濟為主、科學技術不甚發達時期城市的發展史尤為必要的。
正是由於城市及其城市工商業經濟不斷發展等原因的推動,從而敲響了中國古代專制社會沒落的喪鍾;社會經濟生活包括人們思想觀念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而深刻的變化,城市的物質條件和生活方式業愈加成為大多數人所虔心嚮往的東西;歷史也因此踏入了近代社會的門檻。

閱讀全文

與歷史發展影響城市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