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鎮遠歷史文化

鎮遠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5 18:23:54

Ⅰ 鎮遠縣的風景名勝

舞陽河
舞陽河風景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轄的鎮遠、施秉、黃平三縣境內。面版積權625平方公里,分為歷史名城鎮遠、鐵溪、上、下舞陽、雲台山、杉木河、黑沖、飛雲崖、舊州古鎮、重安江十大景區共394個景點。
鎮遠城
國家重點歷史文化名城鎮遠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城內有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0餘處。在號稱黔南第一洞天的飛雲崖,明代王陽明,清代林則徐、何紹基等歷史名人曾於此留跡,今存碑刻摩崖甚多。
青龍洞
青龍洞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共有單體建築40座,佔地面積2.1萬平方米,現存建築總面積6665平方米。它由青龍洞、中元洞、紫陽洞、萬壽宮、香爐岩、祝聖橋等多組建築物組成,布局奇巧、工藝精堪。
高過河風景區
高過河自然風景區位於鎮遠北部羊場與尚寨鄉的洞塘,西至大地鄉路臘村境內,以龍江河的上段---高過河為軸線,向西北蜿蜒11公里,河流落差200米,兩岸原始森林植被拓展數公里。

Ⅱ 鎮遠縣為什麼算是歷史文化名城

貴州鎮遠縣是1986年第二批全票通過專家組認證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回險要答的地理位置和一條貫穿全城的氵舞陽河而形成一水分府衛,九山包一城的獨特景觀,似太極、似威尼斯、其實是鎮遠。
鎮遠歷史文化悠久自秦昭王30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縣歷史,其中1300多年作為府、道、專署所在地。地處湘黔兩省的懷化、銅仁和黔東南三地區五縣接壤交匯之處,全縣現有總人口2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48%,是一座擁有苗侗文化、移民文化等多元文化彼此交融的城市。鎮遠「以軍興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鎮遠自古以來就以「欲據滇楚、必占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的政治、軍事要地著稱,是歷史上官兵必爭之地,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歷史上曾經屯兵2.8萬,供奉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大「東方戰神」的四官殿以及石屏山上的古長城和眾多的關、屯、堡等就是歷史的鑒證。鎮遠曾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緬甸、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明清時期衍升為黔東地區政治、軍事、商業、文化的中心,歷史上的「八大會館」、「十二戲樓」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

Ⅲ 鎮遠古鎮的古鎮歷史

史書記載,鎮遠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從夏到商, 世居著荊、梁二州的西南,稱「荊蠻」。追本溯源,古代的鎮遠,地處歷史上「五溪蠻」和「百越人」聚居的結合部。

宋寶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築黃平城,賜名鎮遠州,為鎮遠之名的開始。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鎮遠沿邊溪洞招討使司。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邊溪洞招討司為總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為府。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為州,永樂十一年(公元1412年)為鎮遠府,正統三年(1438年)五月革鎮遠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鎮遠縣,隸鎮遠府,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鎮遠衛。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將衛並入縣。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省縣,以其地為府直轄,1913年恢復置縣。鎮遠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史書雲:欲據滇楚,必占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因地處交通要道,地勢險要,據之非常重要,故名。鎮遠之名始於此。

鎮遠是座歷史悠久的苗鄉古城。西漢時屬武陵郡。漢高祖五年始設沅陽縣。隋、唐置梓姜縣。宋高祖紹興元年置鎮遠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鎮遠沿邊溪洞招討司,後改為軍民總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鎮遠州,隸屬湖廣。永樂十一年置鎮遠府,隸屬貴州。清襲明制。民國初,置鎮遠道。

1949年11月8日鎮遠解放,為鎮遠專員公署駐地。

1956年建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為自治州首府。

1958年州府遷往凱里,改鎮遠為縣。

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鎮遠自古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陸要沖,也是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緬甸、暹羅、印度等國禮物獻贈和信使往還的捷徑和必經之地,有「南方絲綢之路」要津之美稱。明太祖朱元璋興師入黔,貴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靄翠,派人獻牛羊、糧米、氈等物,迎王師於鎮遠。

正德三年,理學家王陽明由貴州書院奉詔調任江西廬陵,赴任時取道鎮遠,買舟由舞陽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緬甸大使直也托紀卸任回國時也是途經鎮遠。這里既是黔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要沖,也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明弘治初年,鎮遠太守周瑛有「欲通雲貴,先守鎮遠」之說。

叱吒風雲、虎門揚威的晚清愛國名將林則徐,曾三次路經鎮遠,他在《鎮遠道中》一詩對這里雄奇的山川和險要的地勢描述:「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

這座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地處入黔要道,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人文古跡眾多,自然風光旖旎。僅鎮遠古城就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築50餘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

(3)鎮遠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鎮遠古鎮的民俗文化與相關民俗

鎮遠古鎮是一座充滿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諧精神基調的古城。長期以來,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國文化在這里相互滲透、交融,形成了獨特包容性文化,有「傳統文化迷宮」之稱,青龍洞留下的富有哲理的格言、對聯等可佐證。

當時地方京劇、花燈戲、河燈、社火的繁榮,商業與軍事的格局合理,城外防禦軍事體系渾然天成,體現了「威鎮遠方軍事的強駑之首」而「雲南麗江之末」的軍事演變過程。充分發揮了雄霸黔東大門軍事堡壘和中國南絲綢之路作用。而今鎮遠人民仍保持著質朴、淳厚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

每年舉行各種民間傳統活動,如:「三月三」、「九月九」等。其中源自明代的端陽龍舟文化節,以舞陽河為賽場,極具盛況,久負盛名,充分展示出「歌舞地」吳敬梓《儒林外史》語]的古樸絢麗風采。

民間傳統活動的興盛,反映了鎮遠經濟文化的繁榮。鎮遠是中國近代重工業的發祥地。青溪鐵廠,是張之洞、李鴻章「洋務運動」的產物,"天字第1號"鋼錠現仍存放在鎮遠,造輪船下洞庭入長江,是近代工業傳統古驛道,也是現代工業——貴州青酒集團所在地。鎮遠古城歷經千載滄桑,至今城址未變,古韻悠然。

鎮遠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腳樓、迴廊等多種形式的山莊式院落。既重現了江南庭院的風貌,又 體現出山地建築的布局;即有堡壘式的森嚴,又兼有商賈大戶的豪氣。

這些建築是木石結構的完美結合,小處可見精雕細刻的花草魚蟲,大處則顯出揮灑自如的豪放,它們是明清時代「西南都會」人們安居樂業的真實寫照,又表現出商人財源通達的商業理念。江南與山地的完美結合,使鎮遠的民居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觀。

鎮遠的民居建築中最絕的就是「歪門邪道」了。凡開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門絕不會與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決不與大廳正對,而是有意地將門的朝向轉一個角度,斜斜地對著街道所謂「邪」(斜)道。老住戶們說這「歪」與「斜」是遵從風水先生的說法:「以南為尊」是一種富貴之相,又能「財不露白」。

Ⅳ 鎮遠什麼時候被評為中國十大古城

鎮遠不抄是十大古城之一
鎮遠縣隸屬黔東南州,距離州府凱里市190公里,位於貴州省東部武陵山區,是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東界湖南新晃,南鄰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北接岑鞏和銅仁市的石阡,是貴州省的東大門,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
中國十大古城
版本之一
▪ 商丘古城
▪ 閬中古城
▪ 平遙古城
▪ 荊州古城
▪ 襄陽古城
▪ 歙縣古城
▪ 麗江古城
▪ 壽縣古城
▪ 大理古城
▪ 鳳凰古城
版本之二
▪ 廣府古城
▪ 商丘古城
▪ 臨海古城
▪ 西昌古城
▪ 高昌古城
▪ 憑祥古城
▪ 里耶古城
▪ 興城古城
▪ 麗江古城
▪ 平遙古城

Ⅳ 貴州鎮遠是個怎樣的地方

A:貴州鎮遠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及內涵,鎮遠縣屬於《世界民俗文化保護圈》的一部分,同樣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怎樣全方位的展示鎮遠的特殊文化和獨特民族風情成為此次拍攝的焦點,我們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推薦這次拍攝的內容安排: 1、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是一家集佛、道、儒三家於一體的明清建築群,其建築美學、建築力學、木雕藝術、佛教文化在國內堪稱一絕。 2、石屏山景區:該景區有當年鎮遠的達官貴人門住的豪宅群,有乾隆「四大名井」,更有四通八達的青石板街……,石屏山景區還有有著國內罕見的四官殿(祭祀楊泗、廉頗等四位戰國名將的一個位於鎮遠制高點的特殊建築群,還有令人震撼的衛城垣(一段古代城牆,記錄著苗族與漢族之間的血肉文化的見證),在山上還有懸空寺般的「青獅洞」古建築群(已經毀壞),站在山頂的古城牆上,可以俯瞰整個鎮遠縣城,可以看到整個鎮遠縣城是一個八卦形狀的獨特風水奇觀。 3、天後宮:作為內地尤其是西部地區唯一的正統媽祖廟,可以看出鎮遠的獨特文化是怎形成的。 4、鐵溪風景區:《儒林外史》中大篇幅記載的歌舞地,龍王爺嫁女的龍池所在地,龍池是一個及其神秘的地方,其水的顏色隨著氣候,季節不斷變化,高深莫測。(水的顏色象九寨溝的水) 5、舞陽河風景區:林則徐三次到過鎮遠,每次都是在舞陽河上岸的,舞陽河的風景以山水見長,尤其山的高度和山水與人的距離恰到好處,人與自然可以親密的零距離的接觸,親切感倍增。 6、獨木龍舟:當地用一根杉木製成的獨特的龍舟,比賽時候的氣氛異常熱烈。 7、尚寨嗩吶:尚寨是一個村寨,保存有眾多的嗩吶曲目,而且人人會吹嗩吶。在這里還可以看到上刀梯,過火海表演。 8、蘆笙:侗族的招牌節目,在涌溪鄉還可以觀賞民族歌舞表演。 9、牛角酒:熱情的侗族人獨特的歡迎儀式。 10、鬥牛(雞、鳥):世界上自發組織的最大場面的博彩,趣味橫生。該活動已經成為當地老百姓每年必須舉辦的活動。(比過年還重要) 11、報京侗寨:報京是一個侗寨,能夠完全的欣賞侗族風情。 第3天早餐後,去舞陽河玩天下第一漂. B:舞陽河從苗嶺腹地甕安發源、貫穿了黔東山地後流入汀西沅江,她把最美的河段留給了鎮遠。從黃平舊州至鎮遠城東月亮灣長達95公里的河段為舞陽河風景區,區內有8個著名峽谷。其中,舊州至施秉的頭峽、無路峽、老洞峽和觀音峽,能稱上舞陽山峽,簡稱「上舞陽」。施秉至外傷遠月亮灣的諸葛峽、龍王峽、西峽和東峽,通稱下畫陽山峽,簡稱「下舞陽」。在這兩段風景名勝區內,灣多、難險、峰奇岩異瀑飛洞深、竹木茂密。沿河上下200多道灣,灣灣有景;200多個灘灘有趣。 頭峽處於舞陽河風景區上游,長約17公里,因迂迴曲折,被稱為「九轉回峰」,峽長約18公里,是舞陽河峽谷群中景色最優美的一個峽谷河段。從黃平平東寨順流而下,經過「中橋義渡」石碑,穿過「老虎口」,再從一座形如「鷂子」的山崖前通過「鷂子浪」險灘。從形若「雙流漱玉」的「滑石飛水」瀑布再順流東下,依次有儼如「金闕玉柱」的石峰和椏杈堰上的「西風竹林」等勝景。 位於這一峽谷內的無路塘,峽高潭深、林木蓊鬱,塘邊的密林深林深處自下而上著許多猴群。游藝機船駛入這一森林茂密、山水清幽的峽谷,有泛舟於地上迷宮和世外桃源之感。老洞峽從梭洞寨至下游的小塘河口。長約8公里,因其接近出口處有石山如婦女,河中有巨石如棺材,宛如孀婦器夫,亦稱「器夫峽」。觀音峽從小塘河口起至下游高寨止,長約5公里。峽中河曲水緩,潭深灘平,兩岸群巒直沖雲霄。從高寨坊經下五棋,施秉城,直至下舞陽諸葛洞附近的菜花灣苗寨,河床蜿蜒13公里。施秉城關附近的北岸,有恐龍山、雞公岩,白米倒斗百丈飛泉等著名景點。 諸葛峽又稱「諸葛洞」,是下舞陽的開始,相傳諸葛武侯南征時曾在此鑿河以便漕運,故得其名。峽長約8公里,河兩岸懸崖高聳,瀑布飛瀉。峽內有古纖道遺跡、水簾洞飛瀑、烏龜石等景點在諸葛峽下段河面上,可遠眺高碑村東面巨大的卧佛山。龍王峽的兩岸是近200米的懸崖峭壁,河床陽窄處不過30米這里便是有名的兵團陽河「一線天」。在龍王峽與西峽交匯處,有兩座奇峰巧妙地組合成孔雀開屏狀。西峽和10公里,沿岸山崖夾峙,群峰屹立,風景奇秀,其中的西峽瀑布俗稱「大飛水」,從一堵130餘米高的石崖上傾瀉而下,氣勢磅礴。 1988年即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舞陽河風景區,除幹流峽谷外,還有諸條風光特別優美的支流峽谷,有梯級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溝式鈣華景觀的小塘河;有著名風景區雲台山的杉木河等。與歷史文化名城鎮遠相距不遠的鐵溪,山水特別清幽,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葉就成了旅遊區。 』 游舞陽河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湘黔鐵路在此過境,可在杭州坐火車到凱里鎮遠站下車,約25個多小時;從凱里出發約2個小時車程;到玉屏的話約一個半小時。鎮遠汽車站有車去下舞陽漂流渡口,一條船可坐四人,每人40元左右,行程約1小時。

Ⅵ 甘肅慶陽鎮遠縣風土人情

首先,糾正一下,是鎮原縣!
基本情況
鎮原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地區西南部,東鄰革命勝地延安,南眺六朝古都西安,西接省會蘭州,北界塞上明珠銀川。全縣共轄
7鎮17鄉215個行政村2008個自然村,總面積3500平方公里,總人口51.98萬(2005年),其中,農業人口約48萬,少數民族6個,包括回族、維族、蒙古族、撒拉族、藏族、赫哲族,共51戶241人。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政編碼:744500,電話區號:0934,拼音:Zhenyuan Xian。
行政區劃
鎮原縣轄7個鎮、12個鄉:城關鎮、屯字鎮、孟壩鎮、三岔鎮、平泉鎮、開邊鎮、太平鎮、臨涇鄉、南川鄉、上肖鄉、新集鄉、方山鄉、殷家城鄉、馬渠鄉、廟渠鄉、武溝鄉、郭原鄉、中原鄉、新城鄉。
歷史沿革
鎮原古屬雍州,秦屬北地郡,位於黃河中游、涇水以北的黃土高原,為華夏古土。各代均在此在封署設置,委官牧民。西漢初年,北地郡分設安定郡,所轄21縣,臨涇縣是其中之一,北魏時置原州(轄今鎮原、平涼和寧夏的彭陽、固原一帶),唐時築臨涇城,為臨涇縣治
,唐末和宋代原州治置此,後又成為鎮原州的州治。明初鎮原州改縣,臨涇縣被廢,民國初年,鎮原縣被劃分為五區。
地理交通
鎮原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部,東臨慶城縣、西峰區,西接寧夏自治區彭陽縣,南界平涼市涇川縣、崆峒區,北靠環縣。界於北緯35°27′至36°16′,東經106°44′至107°36′之間。南北長91.24公里,東西寬78.3公里,土地總面積3500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69萬畝,人均3.5畝。境內山川塬兼有,以山地居多,占總耕地的68%以上。平均海拔1500米,年降雨量400-500mm,無霜期150天。
鎮原縣地處黃河中游的隴東黃土高原,區位偏僻。公路作為唯一的交通運輸形式,在國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交通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縣內公路641.8公里/21條,其中國道(G309線)44公里/1條,省道(S303線43.8公里、S319線92公里)135.8公里/5條,縣道240.2公里/7條,鄉道221.89公里/11條。鄉村道路1551公里,其中農二級以上砂路611.5公里。按技術等級:3條179.8公里國、省道,均為新建的三級油路,路況良好,橋涵及防護設施配置較為完備;21條462公里縣鄉公路中,三級油路100.75公里,四級油路15.76公里,三級砂路129.45公里,四級砂路151.31公里,等外路54.82公里。全縣19個鄉鎮均通等級路,通公路率100%。13個鄉鎮通油路,通油路率為68.4%。45個行政村通油路,行政村通油路率21%。全縣公路密度為18.34公里/百平方公里。
經濟狀況
鎮原乃華夏故土,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沃土平疇,物華天寶,曾是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糜谷、豆類、薯類;經濟作物主要有黃花、烤煙、油料、葯材、花椒等;杏子、蘋果、西瓜、桃、棗、梨等果品素負盛名,尤以黃花、杏子為最。黃花菜享譽全國,香飄五洲,被國家外貿部命名為「鎮原金針菜」;杏產品品類繁多,風味獨特,產量居全國第二,素有「紅杏之鄉」美稱;煙葉質優色黃,香味濃郁,被定為全國商品煙葉生產基地縣;畜產品以皮張、羊毛、羊絨等比較有名;石油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近幾年,鎮原縣圍繞農產品的更新換代,大力發展杏子、黃花、草畜三大支柱產業。杏子:加快優質杏子基地建設,壯大龍頭企業,提高杏產品加工能力,新增新產品加工和保鮮生產線。黃花:培育優質品種,組建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實施產業化經營。草畜:建立肉牛繁育地和秸稈養羊示範基地,擴建現有牛、羊肉生產線,新建苜蓿草系列產品加工廠。目前,全縣杏製品企業已發展到110戶,年產杏製品16000噸,產值1.12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9000萬元。開發的杏系列產品有杏肉、杏脯、甘草杏等三大類20多種,先後榮獲國內國際26項大獎;黃花全縣留存面積現已達到24.76萬畝,年產乾菜6000噸,產值4200萬元,人均黃花收入90元,年加工銷售能力4000多噸,出口創匯200多萬元;草畜資源豐富,全縣飼養量現已達到15.1萬頭,規模養殖戶達到5000戶,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多年生草地留存面積達50萬畝,畜牧業人均純收入達到150元。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4億元,增長1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28億元,增長36.7%;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088萬元,增長20%,但總支出中轉移支付佔90.7%。2005年,鎮原縣面向市場,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綜合開發,培育形成了屯字塬優勢蘋果,平泉塬畜禽規模養殖,茹河洪河川區優勢烤煙,北部鄉鎮黃花,杏子、飼草、葯材、小雜糧生產基地的產業化格局。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鎮原縣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1999年,全縣實現了"基本除青壯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2004年各級各類學校發展到355所,學生超過10萬人,41所中小學建起了計算機教室,130所中小學安裝了現代遠程教育設備。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全縣共向全國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2.2萬人,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達31人,再現了"教育大縣"的光輝形象。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縣屬各醫院裝備有B超機、自動化分析儀、日本進口全自動血球儀等現代化設備。2002年,鎮原縣成立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時時監控傳染病的流行情況,還免費提供肺結核等傳染病的治療葯物。同時,全民健身活動正在蓬勃發展。不論在農家小院,還是機關大院,都會看到幹部群眾熱火朝天地開展的體育活動。2000年全省運動會,鎮原縣輸送運動員奪得了5枚金牌,佔全市金牌總數的78%。多年來,破格錄取的超10人以上,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等級的有4人。開邊中學畢業的張德宏,於1990年代表我國在比利時參加世界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擲鐵餅第4名的好成績。此外,鎮原縣又以"文化大縣"聞名遐邇。周銅劍、秦詔版國內稀有,"書畫之鄉"美名遠揚,民間藝術古樸典雅,尤其剪紙、刺綉引人注目,倍受國內外朋友青睞。臨涇鄉農村婦女祁秀梅是享譽海內外的剪紙藝術大師,其作品被法國、日本、義大利等國人民收藏。
旅遊名勝
鎮原縣歷史悠久源長,文化積淀濃厚,境內自然景觀風格特異,歷史文化遺址留存較多。全縣境內共有帶傳奇色彩的名山30多座,有考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址36處,寺廟祠堂遺址69處,出土文物500餘件,有天然池湫泉潭28處。目前已形成以潛夫山森林公園為中心,屯字塬「三池」(翟池、太陽池、白馬池)為重點,其它名勝古跡點綴其中,東與慶陽北石窟寺相接,北與寧夏沙湖毗連,西與平涼崆峒山接界的旅遊線路。
〔潛夫山森林公園〕國家AA級旅遊景點,距鎮原縣城1公里,省道318線從旁邊穿過。潛夫山距今約有1800多年歷史,因東漢末年著名思想家、政論家王符在此隱居著書《潛夫論》而得名。山上現有當年王符親手所植柏樹百餘棵,枝繁葉茂,挺拔翠綠,屬省級重要文物。
潛夫山森林公園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7萬平方米,現存五角楓、夜合歡、雲杉、雪松、金絲柳、龍爪槐、塔柏等各類樹木36種、20餘萬株;鐵根海棠、牡丹、月季、玫瑰、花石榴等各類花草20多個品種。公園設有南北兩個進出大門,西、北兩側遺存古鎮原縣城牆遺址。園內包括烈士陵園、悠園、沁園、怡園、王符紀念館、潛夫亭、杏花亭、佑德觀、通明宮、書畫展覽廳、休閑娛樂廣場等景觀,東邊建成潛夫山莊賓館。公園四季長青,三季有花,環境優雅,設施齊備,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避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園林景區。
〔翟池山莊〕距鎮原縣城35公里,郿肖省道從旁邊穿過。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有功,禹死後,三個貌若天仙的女兒繼承父志,在此築堤蓄池,保護農耕,形成今之「三池」(翟池、太陽池、白馬池)。翟池池面東西寬200米,南北長800米,水深16米,蓄水量104.5萬立方米。四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怡人。景區建有水上人家賓館、中高檔客房、露天游泳池、多功能大廳、停車場等設施,開設劃船、游泳、垂釣等20多個游樂項目,設施齊備,服務周到,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太陽池生態旅遊風景區〕距鎮原縣城32.5公里,郿肖省道從旁邊穿過。據考證,太陽池成池已有1000多年,池面長約970米,寬約250米,水深14.5米,蓄水量218萬立方米。四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碧水藍天,環境幽雅。目前景區建有高檔賓館、美食娛樂城等設施,開設游泳、劃船、垂釣、賽艇等多種水上娛樂項目,設施設備齊全,服務接待周到,是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於一體的生態風景區。
〔石崆寺石窟〕距鎮原縣城2公里,位於茹河南岸石崖上,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題記和雕塑風格考證,此窟始建於北魏,鑿於隋代,造像於唐代,石窟群開鑿在高約30米,長達200米的懸崖上,共兩個窟龕,存有石雕佛像14尊,泥塑神偶25尊,並繪有彩色壁面,布局錯落有致,構架端直開闊,雕鑿精緻,氣勢恢宏。
〔紅軍長征三岔紀念館〕三岔鎮位於甘肅、寧夏兩省區的交界,309國道穿境而過。1935年10月,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長征的中央紅軍經過這里,然後輾轉環縣、華池等地進入陝北。毛澤東等中央首長曾經居住在三岔天主教堂,有8位紅軍烈士犧牲長眠於道教名山「老爺山」下,目前天主教堂已改建成「紅軍長征三岔紀念館」,與毗鄰的道教名山「老爺山」聯成一片,成為集紅色旅遊、宗教祭祀於一體的風景區。
氣候環境
鎮原縣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顯著,年平均氣溫7.5—9.5℃,平均降水量450—580毫米,無霜期140—180天,日照充足,雨量適中。
歷史地位
鎮原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長。漢稱安定郡,唐稱原州,元始稱鎮原州,明降州為縣,沿襲至今。縣內文物遺址遍布,有考證價值的故城、故寨遺址25處,文化遺址36處,周銅劍、秦詔版國內稀有,《潛夫論》蜚聲中外,英傑賢達不勝枚舉,書畫之鄉美名遠揚。
鎮原又是革命老區。紅軍長征時期毛澤東帶領紅一方面軍途經鎮原,曾住三岔鎮;後劉伯承率援西軍駐鎮原營救西路軍失散人員;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軍轉戰鎮原,在鎮原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Ⅶ 鎮遠有多少年歷史了,

古城鎮遠,自秦昭王30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縣歷史,其中1300多年作為府、道、專署回所在地,1986年被國答務院批准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使鎮遠積淀了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眾多瑰麗的文物古跡和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現已形成了五張國家級旅遊品牌,即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氵舞陽河、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築群、日本在華反戰同盟"和平村"舊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鐵溪景區,另外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高掛河,以及保持明清風貌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等省、縣級文物古跡160餘處。城內氵舞陽河自西向東呈"S"型蜿蜒貫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山水城渾然一體、天人合一的獨特的太極圖古城風貌,被中外遊客譽為"東方威尼斯"。

Ⅷ 貴州鎮遠古鎮有什麼歷史文化景點呢

我國大好河山數不勝數,吸引了無數國內外遊客,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古鎮的游覽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不二選擇。而古鎮的魅力不光在於它的設計布局和優美風景,更在於它所散發出獨特的歷史氣息,遊走於古色古香的古代小鎮,彷彿自己置身於古代的生活畫面中,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



古鎮的夜景非常美麗,當夜幕降臨後,街道兩側建築物紛紛燈光四起,在河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觀,夜裡遊走於古鎮街道給人完全是另一種不同的感受。如此美麗的古鎮早已是全國5 A級景區,但到這里遊玩卻完全免費,真是太值了。貴州一千年古鎮,布局似“太極圖” ,5A景區卻不收門票。對於鎮遠古鎮你有什麼認識?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下足跡。

Ⅸ 古城鎮遠簡介

自己去網上搜被

Ⅹ 貴州省 黔東南州 鎮遠縣古城 資料

中國歷史文化名來城——鎮遠,位於貴源州省東部,地處湘黔兩省的懷化、銅仁和黔東南三地區五縣接壤交匯之處,全縣總面積1878平方公里,總人口2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48%。鎮遠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湘黔鐵路、株六復線、320國道、滬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銅仁、湖南芷江和貴陽飛機場分別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
古城鎮遠,自秦召王30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縣歷史,其中1300多年作為府、道、專署所在地,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使鎮遠積淀了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眾多瑰麗的文物古跡和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

閱讀全文

與鎮遠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