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醫基礎的發展簡史
近代經絡創新簡史表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又先後進行了「八五(-96年)」和「九五(1997-98年)」兩個國家級經絡攀登計劃項目,研究從現象逐漸深入到本質,課題圍繞著循經感傳的機理、經脈臟腑相關和經脈線的理化特性三個方面展開,形成了若干個假說:
1996年鄧宇等「分形分維的經絡形態及解剖結構」(非間隙經絡,細胞充填的非管經絡) 自身調節-體液調節-神經調節大統一的分形經絡
1996年張聲閎「間隙維」經絡 (出錯)
1995
· 神經論:認為循經感傳是神經元之間興奮傳遞的結果。1995年?
· 體液論:認為中醫經絡中的氣血指人體中的各種體液,經絡是體液運行的通道,體液運動刺激神經產生循經感傳。
· 能量論:認為經絡是某種物理能量與信息的傳輸渠道。
孟競璧(同位素示蹤)
1992年,中國曾邦哲提出「神經-內分泌-免疫調控」功能整合(經絡寬頻效應是三體互動的混沌現象)與系統醫學模型等。
1985年,法國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蹤顯像方法;另外,法國Niboyet 對皮膚電研究
1984年,謝浩然,人體經絡間隙結構解剖觀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測定儀研究經絡。
1980年張保真等採用的肉眼實地觀察鋪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經絡第三平衡系統
1972年汪桐提出經絡的實質是二重反射假說
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觀察,循經感傳線上的溫度變化
1970年,法國J.Borsarello使用紅外熱像方法進行經絡研究。
1956年Nogierop對中國耳針穴點陣圖譜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導絡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導點」,「良導絡」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關於經絡的假說
1950年,日本長濱善夫報道了循經感傳現象。
⑵ 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至今已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歷史 (漢語詞語) 編輯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回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答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⑶ 人的發展過程的三個基本歷史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人的依賴關系占統治地位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以物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階段——即共產主義階段
⑷ 樁基礎的發展歷史
簡述
樁基礎是一種承載能力高、適用范圍廣、歷史久遠的基礎形式。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樁基的類型、工藝、設計理論、計算方法和應用范圍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被廣泛應用於高層建築、港口、橋梁等工程中。
樁是將建築物的全部或部分荷載傳遞給地基土並具有一定剛度和抗彎能力的傳力構件,其橫截面尺寸遠小於其長度。而樁基礎是由埋設在地基中的多根樁(稱為樁群)和把樁群聯合起來共同工作的樁台(稱為承台)兩部分組成。
樁基礎的作用是將荷載傳至地下較深處承載性能好的土層,以滿足承載力和沉降的要求。樁基礎的承載能力高,能承受豎直荷載,也能承受水平荷載,能抵抗上拔荷載也能承受振動荷載,是應用最廣泛的深基礎形式。
適用范圍
(1)上部土層軟弱不能滿足承載力和變形要求,而下部存在較好的土層時.用樁穿越軟弱土層,將荷載傳遞給深部硬土層。
(2)一定深度范圍內不存在較理想的持力層,用樁使荷載沿著樁桿依靠樁側摩阻力漸漸傳遞。
(3)基礎需要承受向上的力,用樁依靠樁桿周圍的負摩阻力來抵抗向上的力,即「抗拔樁」。
(4)基礎需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分力時,可用抗彎的豎樁來承擔。
(5)地基軟硬不均或荷載分布不均,天然地基不能滿足結構物對不均勻變形的要求時,可採用樁基礎。
(6)淺層存在較好土層,但考慮其他因素,仍採用樁基礎,如港口、水利、橋梁工程中結構物基礎周圍的地基土宜受侵蝕或沖刷時,應採用樁基礎;如精密儀器和動力機械設備等對基礎有特殊要求時,常用樁基礎。
(7)考慮建築物受相鄰建築物、地面堆載以及施工開挖、打樁等影響,採用淺基礎將會產生過量傾斜或沉降時用樁基礎。
(8)建築物下存在不穩定土層,如液化土、濕陷性黃土、季節性凍土、膨脹土等,採用樁基將荷載傳遞至深部密實穩定土層。
不屬於上述情況時,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依據「經濟合理、技術可靠」的原則,通過分析對比後確定是否採用樁基礎。
組成
樁基礎可以是單根樁(如一柱一樁的情況),也可以是單排樁或多排樁。對於雙(多)柱式橋墩單排樁基礎,當樁外褥枉地而上較高時,樁間以橫系梁相連,以加強各樁的橫向聯系。多數情況下樁基礎是由多根樁組成的群樁基礎,基樁可全部或部分埋入地基土中。群樁基礎巾所有樁的頂部由承台連成一整體,在承台上再修築墩身或台身及上部結構。
分類
樁基礎有許多不同的類型,它們可以從不同的方面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如根據承台與地面相對位置的不同,分為低承台與高承台樁基。當樁承台底面位於地面以下時,稱為低承台樁基;當樁承台底面高出地面以上時,稱為高承台樁基。在房屋建築中最常用的都是低承台樁基,而高承台樁基常用於港口、碼頭、海洋工程及橋梁工程中。《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樁進行分類。
1.按承載性狀分類
(1)摩擦型樁:
1)摩擦樁: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樁頂豎向荷載由樁側阻力承擔,樁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計。
2)端承摩擦樁: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樁頂豎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受。
(2)端承型樁:
1)端承樁: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樁頂豎向荷載全部由樁端阻力承擔,樁側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計。
2)摩擦端承樁: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樁頂豎向荷載大部分由樁端阻力承受。
由於摩擦樁和端承樁在支承力、荷載傳遞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通常摩擦樁的沉降大於端承樁,會導致墩台產生不均勻沉降,因此,在同一樁基礎中,不應同時採用摩擦樁和端承樁。
2.按成樁方法分類
(1)非擠土樁:在成樁過程中將相應於樁身體積的土挖出來,因而樁周和樁底土有應力鬆弛現象,常見的非擠土樁有挖孔樁、鑽孔樁等。
(2)部分擠土樁:成樁過程中,擠土作用輕微,樁周土的工程性質變化不大,常見的樁型有預鑽孔打入式預制樁、打入式敞口鋼管樁等。
(3)擠土樁:在成樁過程中,樁周土被擠開,使土的工程性質與天然狀態相比有較大變化,常見的擠土樁有打入或壓入的預制混凝土樁、封底鋼管樁、混凝土管樁和沉管式灌注樁。
3.按樁徑大小分類
(1)小樁:d≤250 mm
(2)中等直徑樁:250 mm<d<800 mm;
(3)大直徑樁:d≥800mm。
設計內容
樁基設計的主要內容如下。
1.樁基形式的合理選擇
樁基形式選擇合理與否,對高層建築的安全、功能與造價影響很大。樁基形式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地質條件;
(2)建築的體型與結構特點;
(3)建築功能對地下空間利用的方式。
2.持力層與樁長的合理選擇
持力層的選擇應考慮下列因素:
(1)能提供足夠大的單樁承載力;
(2)保證建築物不產生過大的沉降與差異沉降;
(3)考慮樁基造價;
(4)考慮樁基施工技術的可能性。
3.樁的合理布置
在樁數相同的情況下,在不同布樁方式下,樁基的承載力與所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4.樁基的水平承載能力
高層建築基底水平剪力和傾覆力矩,主要由地震和風所引起,一般地,地震作用為控制因素。地震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一般不超過高層建築總重的5%,但仍相當可觀。因高層建築上部結構的重心遠高於基礎底面,因此還會引起很大的傾覆力矩,在地震區這些作用都必須加以考慮。對高層建築,地震作用往往成為設計中的控制因素。但在沿海地區,由於海洋風暴的侵擾,風的影響可能甚於地震。對超高層建築,風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和傾覆力矩可能接近甚至遠超過地震引起的結果,成為設計中的控制因素。因此,高層建築樁基礎,必須有足夠的抵禦水平荷載和傾覆力矩的能力。
5.樁基施工和使用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必須考慮技術與經濟的合理性。
⑸ 數學基礎的歷史及發展
對於數學基礎的關注和研究,可追溯至古代。但在較長的歷史階段中,只限於對單科數學分支基礎的討論.至於作為整個數學理論基礎的探索,尤其是「數學基礎」作為一門專門學科的形成和誕生,乃是20世紀初的事.當時也是由於多種因素和研究活動的匯合,尤其是在作為整個經典數學之理論基礎的集合論中出現悖論之後,才把數學基礎問題的研究推向高潮,並進一步促進了數學哲學的發展,直至最終成為20世紀數學領域中深入的研究活動之一。
關於幾何基礎的研究.歐幾里得(Euclid)的《幾何原本》一直被公認為是最早用嚴格的邏輯結構建立學科體系的典範.但其不足之處也一 直為歷代學者所關心。直到19世紀末,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Hilbert,D.)才第一次給出了一個完備的歐幾里得幾何公理系統,這就是希爾伯特《幾何基礎》一書的核心內容.關於歐幾里得幾何基礎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線索,來自關於第五公設問題的探討,長達兩千年之久對第五公設的所有試證全告失敗,由此導致非歐幾何的建立和引起人們對於幾何公理系統相容性問題的注意.後來知道:只要假定實數系統是相容的,那麼歐幾里得幾何公理系統和羅巴切夫斯基幾何公理系統都是相容的。而實數系統究竟相容與否,最終還是要歸結到作為整個經典數學理論基礎的集合論系統相容與否。
在其他方面,也有類似的涉及數學基礎的問題.公元前5世紀,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古希臘數學家希帕索斯(Hippasus,(M))發現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與斜邊不可通約,由於當時人們對於無理數的概念還一無所知,因而上述發現致使人們驚奇不安,數學史上稱為第一次數學危機.數學史上又把18世紀微積分誕生以後在數學界產生的混亂局面稱為第二次數學危機.在17世紀和整個18世紀,一方面微積分的理論和應用得到了廣泛而迅速的發展,另一方面整個微積分卻又是建立在含混不清的無窮小概念上,以致遭到各方面的非難和攻擊.其中最為著名而激烈的攻擊來自貝克萊(Berkley,G.)大主教,有所謂貝克萊悖論等.這就不能不迫使數學家們認真投入到如何為微積分奠定理論基礎的工作中去.首先是法國數學家、力學家柯西(Cauchy,A.-L.)系統地發展了極限論,德國數學家戴德金(Dedekind,(J.W.)R.)在實數論基礎上證明了極限論的基本定理,德國數學家康托爾(Cantor,G.(F.P.))和德國數學家外爾斯特拉斯(Weierstrass,K.(T.W.))避開了實無限小和實無限大的概念,發展了ε-δ方法和精化了極限論,從而避開了貝克萊悖論並給出解釋方法.當時普遍認為極限論作為嚴格的分析基礎的建立,數學的第一和第二次危機已獲解決.但在實際上,建立極限論是以實數理論為基礎的,而要建立嚴格的實數理論,又必須以集合論為基礎,亦即最終還是歸結到作為整個經典數學理論基礎的集合論是否相容的問題.
19世紀,數學的各個分支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亟待建立一種能以統括各個數學分支的理論基礎.這時康托爾系統地總結了長期以來數學的認識與實踐,締造了一門嶄新的數學學科,即集合論.由於集合論的思想方法滲透到各個數學分支,同時從集合論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規定出發,能導出整個經典數學,因此,大家公認集合論可以作為整個經典數學諸分支學科的共同的理論基礎.但在集合論中卻又偏偏出現了悖論,特別是那個十分基本而又直接涉及邏輯理論本身的羅素悖論的出現,驚動了整個西方數學界、邏輯學界和哲學界,人們恰當地將集合論悖論的出現所造成的困難局面,稱之為第三次數學危機,而且在實質上是第一、第二次數學危機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因為涉及的范圍更大,涉及的問題更深.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數學基礎論」這一數學分科在20世紀初誕生了,擺在從事數學基礎問題研究的數學家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為數學的有效性重新建立可靠的依據.由於在這一工作中所持的基本觀點不同,以致在數學基礎的研究中形成了諸如邏輯主義派、直覺主義派、形式主義派等不同的流派.另一方面,在如何避免悖論的研究中,直接導致了作為排除悖論的重要方案之一的近代公理集合論的發展,在近代公理集合論中,能對歷史上已經出現之邏輯數學悖論一一給出解釋方法,即保證這些悖論不在近代公理集合論中出現,同時迄今也未發現有新的悖論在系統內出現,但卻未能從理論上證明近代公理集合論在今後的展開中永遠不會出現矛盾.因而近代公理集合論相對於康托爾的古典集合論而言,為整個經典數學提供了一個相對牢固的理論基礎.還應指出,近代公理集合論是立足於修改康托爾的概括原則而去實現避免悖論出現的.
能否在集合論公理中保留概括原則而避免悖論?20世紀30年代,波茨娃爾(Бочевар,B.)曾考慮不修改概括原則,而立足於發展多值邏輯去避免悖論的出現,但卻始終未能達到這一目標.
20世紀60年代,美國控制論專家扎德(Zadeh,L.A.)明確提出要用數學的手段和方法去處理那些為經典數學所拒絕研究的模糊現象,並由此創立了模糊數學.這標志著數學的發展已進入數學研究對象由精確性到模糊性的再擴充時代.20世紀後期,模糊數學發展迅速,應用范圍極為廣闊.但在另一方面,模糊數學也同樣面臨著一個如何奠定其理論基礎的問題.解決這一奠基問題的方案有如下三種:其一是將模糊數學直接或間接地奠基於近代公理集合論,但這樣發展起來的模糊數學只能成為經典數學的分支,而不能在更高的形式下包括經典數學;其二是為模糊數學建立它所特有的公理集合論系統;其三是拓寬精確性經典數學的邏輯基礎和集合論基礎,在數學基礎理論意義下解決模糊謂詞的造集問題,以求能為精確性經典數學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數學(應在內容和方法上有別於扎德的模糊數學)提供一個共同的理論基礎.
最後還應特別提到與數學基礎論的發展有密切關系的另一個研究領域,這就是作為數學與哲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的數學哲學.數學哲學與哲學密切相關,但又與數學發展中的那些具有最普遍意義的課題有密切關系.當然,對於數學哲學的研究,無論是東方或西方,均可追溯到古代,但在很長的歷史階段中,數學哲學又只是作為自然哲學的一部分而未能形成獨立的學科.直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於數學基礎論的誕生和發展,由於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數學領域中的那些帶有極端普遍和根本性的問題,才促使數學哲學的研究日趨專門化,而最終形成獨立的學科.特別是現代數學的蓬勃發展,又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數學哲學問題,致使數學哲學這一學科進一步趨向全面繁榮的階段.所以,數學哲學既是一個古老的研究領域,又是一門年輕的新興學科.這一學科的研究價值和在數學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特別是關於數學認識論、數學方法論,以及數學發展規律的研究,有許多深刻的課題有待於人們去深入探索.數學哲學的研究包括數學本體論、數學認識論、數學方法論、數學發展的外在因素、數學發展規律以及數學哲學家的不同流派和觀點等方面.數學哲學的研究將對數學工作者的世界觀、思想方法、研究興趣和研究力量的分布,甚至數學研究的基本趨勢,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⑹ 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是什麼
歷史發展的主線是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專的發展要求的時屬候,往往是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多民族統一國家不斷發展進步的時候;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甚至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時候,往往是社會大變革的動盪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改革變法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國歷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封建社會特別長,所以在研究縱觀歷史上朝代更替的狀況,結合我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這個課題上來說,對封建社會歷史上朝代更替的狀況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而我國封建社會上,三對主要矛盾: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的矛盾,封建生產關系與土地兼並不可避免的矛盾,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每到一個朝代的末期,我們都能很明顯的發現,是這三對主要矛盾激化摩擦發展到不可調和階段造成了封建王朝不斷興衰更迭!
。
⑺ 概括中國近代史基本發展脈絡
中國近代史發展概況(1840-1949年)
一、近代前期歷史發展概況(1840-1919年)
1.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1840年-19世紀60年代),這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階段。
1840年,蓄謀已久的英國政府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和清軍的愛國將領對英國侵略軍進行了英勇抵抗。腐敗的清政府最終屈膝投降,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先進的知識分子林則徐、魏源開始學習西方,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
太平天國是長期積累起來的階級矛盾,在鴉片戰爭失敗的刺激下迅速加劇,匯聚成的社會矛盾的大爆發,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兩大對抗力量展開了殊死的搏鬥。但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
英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擴大在華利益。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2.民族危機的加深,資本主義的產生,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階段。
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在中體西用的指導下,地主階級洋務派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引進西方先進科技,掀起了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開始投資於近代工業,標志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產生了最早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
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竭力向外擴張,企圖侵佔朝鮮,進而侵略中國,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大量輸出資本,在中國開設銀行,開辦工廠,開采礦山,修築鐵路,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嚴重地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同時,列強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
面對瓜分危機,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制度,實行維新變法。1898年6月至9月,光緒帝先後頒布了一系列變法法令,史稱百日維新。這次變法在中國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由於資產階級的局限性,這次變法被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鎮壓下去。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一次奪權斗爭,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深入,外國傳教士欺壓中國人民越來越猖狂;清政府為了支付賠款,大借外債,增加捐稅,人民負擔大大加重。1899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了,這是農民階級發動的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英、俄、日等八國組成聯軍進犯天津、北京,遭到義和團的沉重打擊。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這次運動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了。1901年,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變成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民主革命的醞釀,辛亥革命和軍閥割據(20世紀初-五四運動前),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化階段。這一時期兩大矛盾趨於匯流,集中體現為廣大人民群眾同清朝統治集團和北洋軍閥統治的矛盾。
《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先後實行"新政"和"預備立憲",客觀上有一定進步性,但其維護封建專制的目的卻加速了革命形勢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廣泛地開展起來。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他創立興中會,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在三民主義思想的指導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並取得成功,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持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它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最終以失敗告終。
袁世凱在北京建立北洋軍閥政府,實行獨裁專制,大量出賣國家主權,復辟帝制,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和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解放了人們思想。袁世凱死後,中國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段祺瑞操縱北京政府,實行專制統治,出賣國家主權。中華民族的災難更加深重了。
"一戰"期間,日美加緊爭奪中國,形成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同時,英、法、德、俄等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就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有利條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工人階級的隊伍迅速壯大起來,並在斗爭中不斷提高覺悟,這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階級基礎。
二、近代後期歷史發展概況(1919-1949年)
1.五四運動和國民革命運動時期(1919-1927年)
191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階段。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這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指導了中國革命,促進了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了思想、組織和幹部基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第一次工運高潮的失敗,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不斷成熟和革命的新發展。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為國民大革命時期。革命對象是北洋軍閥,革命力量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大革命高潮--北伐由南而北,迅速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由於帝國主義扶植蔣介石作為新的殖民工具,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黨中央犯右傾錯誤,國民黨右派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反帝反封建任務最終沒有完成,中國社會性質依然。大革命失敗了。
2.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年)
大革命失敗後,蔣介石建立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南京國民政府,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大肆屠殺、"圍剿"中國共產黨和進步人士,鎮壓革命。經濟上採取了一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措施,民族工業獲得較快發展。在這一時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獨立領導中國革命,找到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的革命道路,並日漸壯大。由於王明"左"傾錯誤,中國共產黨及紅軍於1934年被迫長征,歷時兩年,完成了戰略轉移。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中日民族矛盾日漸上升,國共關系發生變化,從對峙逐步走向合作。西安事變標志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合作抗日)(1937-1945年)
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中國歷史進入抗日戰爭時期。抗戰初期,日本企圖速戰速決,對正面戰場大舉進攻。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幾次大會戰,比較積極地抗戰,但由於堅持片面抗戰路線,會戰都以中國失敗而告終。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初期,積極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中共軍隊深入敵後,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建立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重點進攻中國共產黨,政治誘降國民政府,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逐漸轉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強化獨裁統治。同時,面對國民黨的進攻和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採取措施使抗日根據地渡過難關,在毛澤東思想的正確領導下,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由於中國全民族的抗戰,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4.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經歷了由民族革命戰爭向國內革命戰爭的過渡。國共兩黨就中國未來的前途和命運展開的全面斗爭是這一時期最突出的內容,如重慶談判、舊政協會議的召開。國民黨在美國的支持下,繼續實行一黨專制獨裁統治,首先挑起內戰,最後失民心而失天下,人民解放戰爭以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告終。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10月,新中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取得勝利,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歷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