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悠久歷史文化
但凡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很多神話故事,中國也不例外。女媧補專天,誇父逐日、嫦屬娥奔月、女媧造人、後羿射日、盤古開天等等都是很經典的故事。中國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等等人才輩出,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最近熱播的《大長今》裡面常常提到張仲景、華佗、李時珍這些人,說明我過古代的醫學對世界都是有貢獻的。埃及的金字塔、巴比淪空中花園什麼的都是以大而見長,中國的卻是是精見長,我們中學語文課本裡面學的「核舟」、還有歷史書上提到的無數的珍貴文物。本人最激動的是長沙馬王堆的前年未乾的古屍,以及她的陪葬。歷史一直貫穿於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年輕人應該了解的不少,關鍵是對此的興趣比較少。所以記住的不多。
一樓提到的佛教文化我也不是很喜歡的,但是在封建社會時期,帝王要是缺少了這些文化還能靠什麼來維持國家的穩定呢?國家不穩定,戰亂頻繁我們的祖先難道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去留給我們光輝燦爛的五前年文明?何況佛教在今天已經變味了。遊客進廟燒香已經是廟宇收入的一大來源,抽簽解簽價格貴的嚇人。有個老和尚看見你說你和佛有緣要送你一個護身符,可你要先捐什麼什麼款,點什麼什麼燈......文明就這樣被一步一步的踐踏
㈡ 怎樣寫一篇關於歷史、文化的演講稿
你老師是想考你們對戰爭的體會吧,那個幾分鍾只能寫出一篇最版多一百字的短文。應該是最近權學習什麼課文了 是關於國內戰爭的 或者出於什麼教學目的的,我們不理了。
國內的戰爭你了解哪幾場? 你個人是寫刻畫人物形象在行,還是寫環境在行,我不清楚。要按照你自身的能力去選取角度。如果喜歡英雄的,能很好地刻畫出這場戰爭因一位英雄的能力而取得勝利或者流傳百世的,你注重描述人的神情、衣著、動作和語言,而描述環境來烘托;如果是寫環境的,細節描寫,從遠到近,從一點擴散到四周,總之用你學過的寫作方法來寫,這里就不作教學。
這只不過是老師鍛煉學生能力的一種方法,你要首先對自己有信心,像平時跟別人講故事那樣把你寫的講出來,注意要有感情,不過不要太誇張就行。保持平常心,不要說第一次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完美表演,這種急功的心態會讓你緊張和表現不好的。上台前深呼吸,就像跟自己好友說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那樣的心態來完成這次鍛煉,那麼你就很成功了。
在這里首先預祝你的良好表現,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找我,有空幫你解答~
㈢ 如何妙趣橫生講歷史
談到商鞅變法,一般讀者的第一反應都是「徙木立信」的故事。從我們的小學課本,到當下各大電視台火熱的國學講壇,談到中國歷史,都少不了商鞅「徙木立信」一環。誠然,「商鞅變法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怎麼評價也不會過高。」清華大學張國剛教授如是說,想必大多數人也都會有這樣的認識。
但張國剛這里強調的「意義」,卻並非同以往的歷史學家那樣就變法而談變法,就變革內容而談其對後世歷次改革的影響,而是站在縱觀歷史的高度上提出了新論:商鞅變法提倡的價值觀,即不斷地努力工作就能改變自己身份的觀念,把人們的慾望都釋放出來了——對成功的慾望,對財富的慾望等;如何掌控這種慾望,如何對世道人心和現實秩序進行管控,是後世統治者所面臨的挑戰,也是從管仲的「四維」、賈誼《過秦論》到後世的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度,所一直在力求解決的根本問題。
㈣ 有沒有講述歷史文化的雜志
排列順序為:學科類別、級別、刊名、出版地、主辦單位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北大史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大歷史系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當代中國史研究
北京
當代中國史研究所,國史學會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檔案學通訊
《檔案學通訊》雜志社
中國人民大學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近代史研究
北京·近代史研究雜志社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年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考古
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抗日戰爭研究
北京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歷史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清史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史學理論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史學史研究
北師大史學所
北師大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世界歷史
北京·世界歷史雜志社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文獻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北京圖書館社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中國史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中國農史
南京農業大學農史研究室
中國農業歷史學會,中國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中國科技史料
北京中科院自然學史研究所
中國自然科學史學會,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歷史學
國家級重點期刊
中國黨史研究
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百年潮
北京
中共黨史學會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出版發行研究
出版發行雜志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檔案學研究
北京·該刊編輯部
中國檔案學會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東南文化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敦煌研究
甘肅敦煌
敦煌研究院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故宮博物院院刊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故宮博物院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胡適研究叢刊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考古學報
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考古與文物
西安·該刊編輯部
陝西考古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歷史檔案
北京·歷史檔案雜志社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歷史地理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民國檔案
南京·民國檔案雜志社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明史研究
合肥·黃山書社
中國明史學會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農業考古
江西
中國農業博物館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史學月刊
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河南史學會,河南大學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史學集刊
長春·吉林大學該刊編委會
吉林大學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史林
上海·該刊編輯部
上海社會科學院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蘇聯歷史問題
西安
陝西師大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文博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陝西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省博物館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文物
北京·文物出版社
文物編輯委員會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西北史地
蘭州·該刊編輯部
蘭州大學研究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中國地方誌
北京·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中國地方誌領導小組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中國史研究動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中國檔案
北京
國家檔案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中國經濟史研究
北京·經濟研究雜志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西安
陝西師范大學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北京·該刊編輯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
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歷史博物館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中國黨史研究資料
歷史學
國家級期刊
自然科學史研究
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
㈤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特點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在數千年文明演進過程中,沒有出現斷層。
孔夫子的學說,一直影響中國歷史2000多年。孔孟傳統、老莊精神,以及後來的佛學思想,彼此促進,相互借鑒,常演常新,一脈相傳。這種情況在人類文明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亦是獨一無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其他三家都曾出現文化斷層,一些古老文化傳統在民族文化的沖擊下,幾乎散滅已盡。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化以外,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屬於比較年輕的一代;但其文化傳統同樣受到過致命的沖擊,以致中世紀的幾百年,歐洲人都看不到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國古代文化,雖晚於古埃及等國家,但其歷史水平並不遜於任何一個民族,而且一脈相承,其文化傳統得到比較完美的保存,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奇跡。
特點之二: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沒有出現歷史性的分裂結局。
所謂沒有出現分裂結局,並非不曾有過分裂。中國自夏、商、周以來,歷代王朝更替,也曾出現過非常復雜的局面。西周統一,東周混亂,戰國分裂;秦漢統一,魏晉南北朝分裂;隋唐統一,五代十國分裂;宋、遼、金、夏總在統一與分裂之間;宋元政權更迭,出現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居於統治地位的全國性政權;明統一,但很快衰落;清兵入關,出現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占據主導地位的全國性政權。中國歷史,可謂戰亂不斷,分裂不斷;但戰而又治,分而又合。從中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向看,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時間不但遠遠長於分裂時間,而且統一是主流,統一合乎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也合乎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這一點和世界上許多國家又有很大區別,首先就和西方基督教傳統不一樣。古羅馬也是大帝國,但壽命不長;先是一分為二,後來二分為多;以致不但民族差異日益擴大,語言差異也日見明顯。直到中世紀下半葉,歐洲才真正出現走向統一的曙光,但直到今天,歐洲的一些地區還在發生民族戰亂。實際上西方自古羅馬分裂以來,就不曾統一過。中東也是如此,甚至非洲、拉丁美洲都有與之類似的現象。雖然造成的原因或許截然相反,但分裂的事實,則無須爭議。
特點之三:中國既是一個宗教寬容的歷史古國,但又從來不是一個宗教性國家。
中國歷史文化的主導性因素,自然是儒家文化。但儒家文化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唯一代表,盡管在所有文化流派中它的影響最大。從它產生的那天起,就不是孤立出現的文化現象。諸子百家,它為一家。以後因為社會需要,儒學被捧到獨尊的地位,但獨尊並非獨有。即使奉行"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時代,它依然不是獨有的。例如,儒學慎言鬼神之事,漢武帝本人卻頗有些相信神仙。東漢時代,佛學東來,道教初興;魏晉時代,玄學又起;於是儒、道、佛同生共在的文化現象成為盛唐文化的基本特色。
中國人自古對宗教不持絕對化立場。既允許無神論的存在,也允許有神論的存在,還允許各種宗教組織存在。但有一個條件,任何宗教都不能以傷害中央政權、妨害國家政務作為存在的前提;否則,必予以打擊或取締。當然,中國歷史漫長,宗教間的沖突,也曾有過,對宗教的迫害也曾有過。但從歷史發展的宏觀態勢分析,"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及其影響畢竟是暫時的,而佛教等宗教的發展卻是長久的。中國文化本性寬容,唯其如此,在中國歷史上才從來不曾有過因為宗教問題而發生的全國性大戰亂。反倒在戰爭極其殘酷、國家多災多難的歷史關頭,宗教活動起過某種緩沖和保護作用。例如佛教之於北朝,道教之於元代,都有安定社會、減少殺戳的意義存在。
中國宗教活動論其主要影響,不是表現在政治方面,而是表現在思想文化方面。唯其如此,才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更豐富,也更具生命活力。相對於中國而言,整個歐洲乃至整個地中海周邊國家,幾乎總在宗教信仰、民族興衰和國家利益之間發生沖突;而這種沖突,往往導致更深的民族仇恨,或者直接引發地區性甚至世界性戰亂。可以這樣說,西方國家自古羅馬以來,它的所有戰爭、戰亂都和宗教信仰有關,也和民族沖突有關,又和國家利益特別是領土糾紛與經濟利益有關,因為西方宗教信仰有強烈的排它性。而在中國歷史宗教觀念中,更主張求同存異,各自發展。
特點之四:中華民族歷史雖然有過多次民族沖突,但沖突的結果,不是走向分裂,而是走向和睦。
中國歷史上重大民族沖突,至少發生過三次:一次是始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所謂"五胡亂華";一次是宋、遼、金、夏直至元代的民族戰亂;一次是清王朝入主中原。這三次大的民族性沖突,各有自己的特點。但其結果,則毫無例外地走向民族和睦,有的則形成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民族大融合。所謂"五胡亂華",華又何曾亂?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亂在一時,和在長久;亂在取治,治後繁榮。因為如此,才使得中國盛唐的興旺發達獲得了更廣泛的民族基礎和更良好的文化基礎。哲人所言"唐人有胡氣",就包含了對唐文化這種品性的肯定與稱贊。宋元時代也曾發生各個民族間的猛烈戰爭,然而終於統一於元,穩固於明,其結果,同樣達到民族的和解。清人入關,始則與民族壓迫有直接聯系,繼而出現民族間的侵擾和大戰,也曾出現過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屠城慘案,但那結果不是從此開始沒完沒了的民族沖突,而是清王朝終於接受儒家文化,同時也為儒家文化的歷史發展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特點之五:中國文化傳統最仇恨別人的入侵,也不喜歡向外擴張。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以對外侵略和擴張為特色的國家。中國真正遠征其他國家或與境內其他政權發生大規模戰爭,大約只有漢武帝北伐匈奴這樣一段歷史,但那不是因為漢武帝對匈奴的土地產生了要求,而是為了保衛大漢帝國的安全與安寧。這不是說,中國歷史上就沒有過中央政權對少數民族政權或其他周邊國家的侵略和傷害。比如唐太宗就侵略過朝鮮。但公正地講,入侵他人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並不處於主流地位,而且在國內也大不得人心,所以唐太宗固然英才天縱,一旦兵發異域,照樣取辱而還。
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五大特色,是中國文化的驕傲所在,因為中國文化有這些特點和優點,它才為人類文化保留下最完整的一份古文化遺產,也為人類的民族文化培養出一個獨特的模式,它以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對東方文化產生巨大影響,對整個人類文化也作出巨大貢獻,而且,未來還將作出更大貢獻。
㈥ 中國的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獨特的自然環境、經濟制度、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積淀而成的,不僅以經典文獻、風俗制度等客體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獨特的思維模式、知識結構、價值觀念、倫理規范、行為方式、審美情趣等主體形式存在著。五千年的艱難歷程,決定了其精華與糟粕並存,我們繼承傳統文化,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
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的歷史。從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到封建文明極度繁榮的明清時代,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挫折,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文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也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對世界文明的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舉世公認。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
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本土化和多元化特點。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逐漸呈現由多元化向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傳統史觀認為,中華文明源自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北方草原,是這三個區域文明彼此之間的互相滲透,反覆匯聚與輻射外延,最終形成為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是在不斷吸收、消化異域文化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中華民族充滿自信,大氣磅礴,為異邦所敬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世界各種文明兼容並蓄、博採眾長。從古至今,異邦宗教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大地上傳播而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排除異端的宗教戰爭,乃中華文明的兼容性使然。不過歷史上任何外來文化傳入中國,最終還是被中華文化所融合。元帝國滅南宋,被中華文化同化;滿清入關也被中華文化所同化。元、清兩朝雖為異邦統治,但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都在書寫中華文明,他們成為了多民族國家中的一員,成為頗具特色的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今天,五十六個民族地位平等,和睦相處,漢民族人口占絕大多數,其他則稱之為少數民族,或稱兄弟民族。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民族融合中發展壯大,中華文明也是在不斷兼收並蓄中輝煌燦爛的。
中華文明注重友邦善鄰,講求和睦相處。堅持「強不凌弱」、「富不侮貧」的精神,主張「協和萬邦」。強調以民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於人」。戲曲舞台上也有「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的經典格言,強調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自強不息、發展壯大,靠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和為貴」的思想是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和諧社會,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全中國人民至高無上的歷史使命。任何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偉大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㈦ 歷史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一、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
歷史是一個永不枯竭的物質和精神載體。它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譽,全在於它們燦爛的歷史文化積存。中國長城,西安兵馬俑,埃及金字塔這些令人震驚的世界遺產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響,這全在於它們所遺存的是古中國和古埃及的燦爛文化,它們已成為了一個國家古代文明的精神象徵。二十一世紀以來,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越為世人所重視,大多數國家現在都成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機構,並把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納入法制軌道,規范和約束人們對於歷史文化的具體行為,這無疑是對歷史文化保護的一大貢獻。
二、歷史文化底蘊對於民族心理有重大影響。
歷史文化帶給後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往往會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心理構成,使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思想行為方式上受到傳統文化遺存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國,傳統歷史文化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影響更是深遠。
三、歷史文化底蘊對旅遊經濟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
從現實的角度去探掘歷史文化,我們會吃驚地發現,歷史文化帶給我們當今社會的價值是多麼巨大。埃及金字塔、中國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所創造的巨大財富,簡直無法用具體的數據來加以統計。
隨著現代科技工業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巨大的飛躍。豐富的物質財富使人們能夠豐衣足食。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巨大成果的同時,世人又往往會離不開歷史文化的影響。包括生產、生活、休閑、娛樂等各個方面。由此而帶來的歷史文化旅遊應運而生,且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方式之一。其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是我們很難用准確的數據來估量的。比如在歷史景觀中,歷史文化往往會令人神思遐想,浮想聯篇,無不勾起人們對古代社會的聯想。追溯歷史,探尋古人遺蹤,遊人往往會產生更大興致。人們帶著懷古幽思不遠千里紛至沓來,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言而喻。同時,歷史文化底蘊可以提升地方品味。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地方文化經濟產業發展的獨特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資源大有文章可作。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那裡盡管有高樓大廈和現代文明,但人們走進去,該會留下多大的遺憾啊。
四、歷史文化底蘊拉動歷史性投資。
在經濟社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產業投資。而作為歷史文化所拉動的必然是歷史性投資,其近期與遠期價值不可低估。
人們談及金字塔自然會想到埃及,說到埃及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埃及金字塔;談及長城、故宮、兵馬俑,大家馬上會聯想到中國,說到中國,又會立刻想到中國長城。從某種意義上說,許多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成了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形象的代言。正是由於歷史文化的獨特價值,我們探討和研究歷史性投資這一重要的投資方式,來引導人們如何培植和利用好歷史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㈧ 百家講壇中關於歷史的講解都有哪些
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國》、《漢代風雲人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共六部:實話孔子、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前因後果、繼往開來)
王立群:《漢代風雲人物之項羽》、《漢代風雲人物之呂後》、《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王立群讀〈史記〉之秦 始皇》、《千古中醫人物之華佗》
紀連海:《正說和珅》、《正說紀曉嵐》、《正說多爾袞》、《正說鰲拜》、《正說吳三桂》、《李連英》《千古中醫人物之張仲景》
錢文忠:《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千古中醫人物之李時珍》張望朝:《楊子榮》、《抗日名將楊靖宇》
蒙 曼:《品讀武則天》 《太平公主》《唐玄宗》(即將播出)
喬 良:《新解三十六計》
康 震:《詩聖杜甫》、《蘇軾》、《詩仙李白》、《李清照》
孟憲實:《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出書時與上一講座合編為《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唐高宗真相》
隋麗娟:《慈禧》《孝庄》(即將播出)
孫立群:《呂不韋》、《李斯》、《范蠡》《千古中醫人物之扁鵲》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
馬 駿:《二戰人物》
孫丹林:《楹聯的故事》、《唐伯虎》、《陸游》
姚淦銘:《老子》
方爾加:《孔子》、《漢代國策風雲》
李 蕾:《紅旗渠的故事》
周思源:《周思源評說紅樓夢》、《正品三國人物》
趙曉嵐:《李煜》、《辛棄疾》
喻大華: 《道光與鴉片戰爭》《嘉慶皇帝》《咸豐皇帝》(即將播出)
段懷清: 《中國四大愛情故事》(梁祝傳奇、孟姜女傳奇、牛郎織女傳奇、白娘子傳奇)
周嶺:《曹雪芹》
曾仕強:《胡雪岩的啟示》
袁騰飛:《兩宋風雲》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㈨ 歷史文化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士農工商」到底是指的什麼。士農工商的說法最早來自於《管子》第五篇,原文如下:黃金者,用之量也。辨於黃金之理,則知侈儉;知侈儉,則百用節矣。故儉則傷事,侈則傷貨。儉則金賤,金賤則事不成,故傷事;侈則金貴,金貴則貨賤,故傷貨。貨盡而後知不足,是不知量也;事已而後知貨之有餘,是不知節也。不知量,不知節,不可,為之有道。諸侯之地,千乘之國者,器之制也。天下乘馬服牛,而任之輕重有制。有一宿之行,道之遠近有數矣。是知諸侯之地、千乘之國者,所以知地之小大也,所以知任之輕重也。重而後損之,是不知任也;輕而後益之,是不知器也。不知任,不知器,不可,為之有道。地之不可食者,山之無木者,百而當一。涸澤,百而當一。地之無草木者,百而當一。樊棘雜處,民不得入焉,百而當一。藪,鐮纏得入焉,九而當一。蔓山,其木可以為材,可以為軸,斤斧得入焉,九而當一。泛山,其木可以為棺,可以為車,斤斧得入焉,十而當一。流水,網罟得入焉,五而當一。林,其木可以為棺,可以為車,斤斧得入焉,五而當一。澤,網罟得入焉,五而當一。命之曰:地均以實數。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聚者有市,無市則民乏。五聚命之曰某鄉,四鄉命之曰方,官制也。官成而立邑:五家而伍,十家而連,五連而暴,五暴而長,命之曰某鄉,四鄉命之曰都,邑制也。邑成而制事:四聚為一離,五離為一制,五制為一田,二田為一夫,三夫為一家,事制也。事成而制器:方六里,為一乘之地也;一乘者,四馬也;一馬,其甲七,其蔽五;四乘,其甲二十有八,其蔽二十,白徒三十人奉車兩,器制也。方六里,一乘之地也;方一里,九夫之田也。黃金一鎰,百乘一宿之盡也。無金則用其絹,季絹三十三制當一鎰。無絹則用其布,經暴布百兩當一鎰,一鎰之金,食百乘之一宿。則所市之地,六灸一[豆斗],命之曰中歲。有市,無市則民不乏矣。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名之曰央。亦關市之賦。黃金百鎰為一篋,其貨一谷籠為十篋。其商苟在市者三十人,其正月十二月,黃金一鎰,命之曰正。分春曰書比,立夏曰月程,秋曰大稽,與民數得亡。三歲修封,五歲修界,十歲更制,經正也。十仞見水不大潦,五尺見水不大旱。十一仞見水輕征,十分去二三,二則去三四,四則去四,五則去半,比之於山。五尺見水,十分去一,四則去三,三則去二,二則去一,三尺而見水,比之於澤。距國門以外,窮四竟之內,丈夫二犁,童五尺一犁,以為三日之功。正月,令農始作,服於公田農耕。及雪釋,耕始焉,芸卒焉。士,聞見、博學、意察,而不為君臣者,與功而不與分焉。賈知賈之貴賤,日至於市,而不為官賈者,與功而不與分焉。工治容貌功能,日至於市,而不為官工者,與功而不與分焉。不可使而為工,則視貸離之實,而出夫粟。是故,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非一令而民服之也,不可以為大善;非夫人能之也,不可以為大功。是故,非誠賈不得食於賈,非誠工不得食於工,非誠農不得食於農,非信士不得立於朝。是故,官虛而莫敢為之請,君有珍車珍甲而莫之敢有,君舉事臣不敢誣其所不能。君知臣,臣亦知君、知己也,故臣莫敢不竭力,俱操其誠以來。道曰,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民乃知時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飢寒之至於身也。是故,夜寢蚤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故不均之為惡也:地利不可竭,民力不可殫。不告之以時,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為。與之分貨,則民知得正矣;審其分,則民盡力矣。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
管子的原意,並不是要把人排出個三六九等,而是要按照工作性質,把不同的人區別開,即非真正的商人,不得經商;非真正的工匠,不得為工;非真正的農夫,不得務農;不是名符其實的士人,不許在朝中做官。從而精簡機構,使得管理更加專業化,更有利於國家發展。然而在後來歷史進程中,這個理念被逐漸扭曲,僅片面按照字面意思對士農工商進行解釋,從而變成了現在對士農工商的理解。
那麼現在士農工商以什麼為根據的呢?
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成為了統治階級的主導思想,而儒家以道德危險,自然人的社會地位的高低,就應取決於道德水平的高低。從理想角度講,士是讀書明理的聖賢之徒,當然道德水平最高。商人惟利是圖,當然道德最卑下。農為國之本,自然排在了第二位,工則排在了第三。中國古代士農工商的等級制度,實際就是儒家道德至上思想在社會秩序上的一種體現。
㈩ 能給我講一講傳統文化嗎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傳統文化的四個顯著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文化的內涵如何界定?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學者們尚不能得出定論,除了**視野的原因外,還有語言學角度的客觀歧義。廣義上講,文化是人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總和。開個玩笑,一個男人站街角,呸一口唾沫飛出去,就是一個文化現象了。如果是兩個女人,一個哼一聲兒,一個呸一聲兒,這文化就復雜多了。文化的廣義性,導致研究文化的人,常常有狗啃刺蝟難下嘴的尷尬。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洛威爾說:我被託付一件困難的工作,就是談文化。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比文化更難捉磨。我們不能分析它,因為的成分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敘述它,因為它沒有固定形狀。我們想用文字范圍它的意義,這正象要把空氣抓在手裡似的。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除了不在我們手裡之外,它無所不在。忽忽,講到這里,同學們就會發現,這傢伙抄襲我們的道家始祖,試看老子原話: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原字打不出來,用皎代用,意思一樣),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物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用不著翻譯,大家就能看出來,洛威爾抄襲老子,僅把名稱換了一下,老子談的是道,這丫改成文化了。這里開個玩笑啊。
狹義上講,文化僅指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在此基礎上,又根據視角的不同,對文化結構進一步分類
首先,從時間角度上講,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
其次,從空間角度講,有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
其三,從社會層面上講,有貴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間文化,主流文化,邊緣文化(姜義華先生分之為規范性文化,非規范性文化,半規范性文化。這種分法比較新穎,所以著重介紹一下。所謂的規范性文化,姜先生認為是以儒家經典為經,以歷代官修史志為緯,在長期流遷演化中廣泛吸收了道,法,陰陽,縱橫,玄,佛諸家學說而形成的經史文化,是中國小農社會的具有最高權威的規范性文化。與此相應的,則是普遍存在於一般民眾中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人與人的種種關系,風俗,習慣,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潛在意識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規范性文化。除去這兩種文化之外,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半規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對經史文化呈半游離狀態的各種文化教育,宗教娛樂活動,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西遊記》等俗文化代表作。當然了,我覺得姜先生的分法似乎只針對中國傳統文化才有效)。
其四,從社會功用上,分為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
其五,從文化的內在邏輯層次上,又可分為物態文化,心態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四個層次。
其六,從經濟形態方面, 又有牧獵文化,漁鹽文化,農業文化,工業文化,商業文化之分。還有人在其中搞著色,黃色文化,藍色文化什麼的。
除此之外,還有分得更俏皮的,比如張遠山先生在他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隨筆中,把文化分為頭腦文化,胸膛文化,腹部文化與下半身文化。下半身又被他分為兩段,為胯部文化與胯部以下文化。他說,以唐中葉(安史之亂)為界,此前是中國文化上半身,此後是中國文化下半身。細分的話,從堯到周,即公元前3千年到公元前552年孔誕生,約2500年,是中國文化史前時期,尚沒有頭腦。孔子誕生前後,春秋戰國,中國進入了頭腦文化時代。秦始皇在一統,集權加專制,胸脯拍得啪啪響,中國進入了胸膛時代。漢朝拍得更響了,拍得匈奴大兵都哆嗦。霍去病墓關的石豬石馬,一看就知道是最沒頭腦的人刻的。最有頭腦的司馬遷,卻被最沒頭腦的武帝閹了下半身。也是這個沒頭腦的漢武帝,宣布獨尊儒術,導致中國兩千年的知識分子大都成了無腦人。總之,張先生這么分,分得很俏皮,之所以給大家羅嗦這么多,無非是想給大家一點啟示,同學們如果有興趣,不妨獨創個分法來。
近來,研究文化的人越來越多,發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說到這里,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國際和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亨廷頓和他手下的高級研究員哈里森合編的一本書-《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他們的研究,在文化方面提出了諸多有深刻意義的課題。比如亨廷頓對比了一下迦納和韓國的經濟統計數據,發現20世紀60年代兩國的經濟水平驚人的相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等,初級產品製造業和服務業所佔的比例彼此相近,絕大部分是出口初級產品。韓國當時僅生產為數不多的若干工業製成品,他們接受的經濟援助水平也差不多相等。30年後,韓國成了一個工業巨人,經濟名列世界第14位,大量出口汽車,電子設備及其它高級製成品,人均收入接近希臘的水平,此外,它在鞏固民主體制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迦納卻沒有發生這樣的變化,它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相當於韓國的十四分之一。如何解釋?亨廷頓判斷,文化在起重要作用!
那麼這對我們有一個啟示,中國近代的落後,是否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制約?現在的不發達,是文化的原因?體制的原因?地理的原因?仰或是多種因素的綜合?而文化與體制,與地理又是什麼關系?這都是當前社會學界非常感興趣的議題,希望咱們的學生也能參與進來,申辦奧運,重在摻乎嘛。勞倫斯認為,不發達是一種心態,重申殖民者的罪惡,已超過追訴時效了,也就是,現在的不發達,需要尋找新的理由,或者說借口了。這些學者還搞出了一個腐敗曲線,認為腐敗與文化也有關系,認為腐敗的程度往往是沿著文化的界線而變更,最腐敗的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及若干拉美國家和非洲社會,在北歐和前英國殖民地的一些新教社會,腐敗程度最底。儒學社會大都處於中間。嚇我一跳,中國好歹沒被他們點名,否則我給你們介紹這書,就有點說不清了,呵呵。如果中國也算儒學社會的話,那麼我們的腐敗尚在中間,新加坡比咱們還儒學,卻和丹麥,瑞典,芬蘭,紐西蘭並列為世界上腐敗最輕的國家。他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腐敗有文化因素,也有政體原因。長遠看,文化為體制之母,短期看,體制的變更,可能對文化產生影響。這對我們當前的中國,啟示不小:長期落後,當然是文化的原因,是文化造就了中央集權。而以改變中國的困境,則不是改造文化,甚至也不是魯迅先生的改造國民性,而是推行政治民主改革。欲救中國,必救文化;欲救文化,則必改體制;欲改體制,則文化先行革命。問題是,歷史上,中國文化革命了四場,效果都不太理想。第一場,始皇的焚書坑儒。第二場,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三場,五四運動。前期是倡科學民主,後期,一聲炮響,來了個馬克思主義,救亡壓倒啟蒙,文化再次被政治利用。中國有講政治的傳統,文化歷來是政治的婢女,儒學在中國的命運就是最好的例證。第四場革命,則是毛澤東驚天地泣鬼神的文化大革命,其大手筆,跟第一場革命驚人的相似,幾億人,共用一個腦袋,一張嘴巴,一個主義。主席說,知識分子是附著在資產階級身上的毛,革命要把他們改造為附著無產階級身上的毛,結果,資交階級無產階級身上都沒了毛,都光了。總之,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你會捎帶著發現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命運,哭也不是,笑更不是。不過,研究多了,你可能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說到這里,簡單談一下傳統文化的兩個概念。其一,什麼叫傳統文化?它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其二,什麼叫中國傳統文化?它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這么一大堆內容,看著就象刺蝟,我們從哪裡下嘴?
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一直給在學生們交待,隨便干什麼,一要看天賦,二要看興趣。可憐見的我沒天賦,只好圍著興趣轉了。我喜歡哪一部分,就給大家講哪一部分。儒家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喜歡的,就不給大家講了,比如吃飽了撐的,才搞的書法藝術,比如文字獄當頭,明清學者搞的那個考據學。打死我我也不給你們講。至於其它課題,如果大家實在喜歡,倒可以給我提出來。教材沒意思,我准備完全拋開,擬講的議題有:中國文化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男人。中國文化中國女人。中國貪官文化。中國清官文化。中國農業文化。中國婚姻文化。中國葬禮文化。中國傳統道德。中國改革家。中國外交。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在歷史上所遭受的打擊。
說到這里,大家肯定在下頭嘀咕了,那考試咋辦?別提考試,一提我比你們還頭疼。看著白花花的紙被弄在試卷,每一學期成噸成噸的那麼浪費紙張,我心疼啊,都是原木變過來的。小日本森林覆蓋率65%,我們才16%,我們中國每年出口及內需一次性筷子450億雙,小日本用過後再回收,製成木漿再賣給咱中國。總之啊,我不能看白花花的考試卷,一看就暈。我最欣賞的是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的談話考試,老師抽幾個同事,跟自己的學生聊聊天,這考試就完了。按我的意思,文科的東西,重在精神,凡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可能恰恰是最沒用的東西。而有價值的東西,根本不需要死記。比如某某某哪一天死了,哪一天活了,記這些有什麼用?真用的時候,查一下不就得了?如果由著我的性子來,我會出開試卷後,貼在自己背上,在校園里溜達三天。問題是,我這么一干,我就完了,要丟飯碗,你們也完了,再也遇不上這么開明的老師了。試卷考試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我們反傳統,結果,糟粕繼承下來了,精華則丟了。舉個例子,諸葛孔明的《隆中對》,是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談話考試;他的《出師表》又是歷史上最完美的開卷考試。試卷考試不可免,怎麼辦?好辦,業余時間你們自己看看教材,背那麼一背,我倒不心疼你們,反正你們腦子聰明,背書對你們是小事一樁,說來說去,我還是心疼那紙啊。
之所以開這么一門科,是想讓大家多了解文化,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學得深,才能看得真。比如中英鴉片戰爭,它更多的是一場文化戰爭,以後咱們作一個專題再細講。再比如現在,我們一般的學生老是納悶兒:西方吃飽了撐的?為什麼天天給咱上 *** 的文化課?而且冒著被咱的左派小子罵得狗血噴頭的遭遇還是堅持講?其實是一些人不了解基督教文化。中國文化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各人自掃門前雪,鄰居在家打老婆,咱假裝沒聽見。基督教文化也是推己及人,卻是反著來:己所欲,施於人。誰在家偷偷打孩子,我告你。不信的話,請看電影《刮痧》,中西文化沖突盡在其中矣。同理,山姆大叔覺得 *** 是個好東西,就一廂情願不看咱臉色的使勁的往咱手裡塞。雙方誰也不理解誰,對方覺得自己是學雷鋒做好事,咱覺得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干涉內政也!如果聽不明白,再舉一個例子,當年的教案,好多也是文化誤會鬧出來的,基督教徒來中國傳教,要辦孤兒院,咱國人想,呸,鬼子沒安好心。肯定是想吃我孩子的心肝,否則為什麼紅頭發綠眼睛,特別是那鮮紅的大嘴,一看就是生吃孩子的鬼。洋人一看沒有孤兒願來,就張榜公布,送個孩子賞幾文錢,呸,中國的人販子就應運而生了,把那有娘的孩子拐了來,送到教堂,就為了賺那幾文錢。忽忽,文化無所不在,文化可能是所有沖突的根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講中國傳統文化,對比西方文化精神,希望每一個同學,看五千年歷史,觀八萬里環球,獨仗劍,走天涯,三隻眼,看天下,天地之間,人為尊!
周易從傳承的角度來說應該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