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鼓的發展歷程
鼓出現在原始時代。
自漢以來,鼓的形制多樣,用途甚廣,廣泛流傳。
鼓:在原始時代已有,叫做「土鼓」,鼓框可能由陶土製成。另有一種鼉鼓,相傳黃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戰中,
曾九戰不勝,後受元女之教,造「夔牛鼓」80面,一震500里,連震300O里,以鼓聲大壯軍威,終於擒殺了蚩尤。
夔與鼉古文相通,據記載,夔其狀如牛,居於大澤,水陸兩棲,每到雷雨季節便發出令人振憾的吼叫,
《山海經. 大荒東經》有:「雷澤有神,龍首人頭,鼓其腹而熙。」夔被先民奉為雷神和音樂之神。
其實夔就是鱷魚,鼉鼓就是用鱷魚皮作膜面的鼓,1978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鼉鼓實物,
距今4000多年,鼓腔用樹干製作,外施彩繪,鱷魚皮蒙面,高約一米,徑一端0.4米,另一端0.5米,出土時蒙面已朽
,但鼓腔內仍可見散落的鱷魚皮。
自商代後,鼓有多種形制,1977年在湖北崇陽出土一件晚商至西周早期的銅制賁鼓,可能是仿牛皮製作,形如賁字,
鼓面條紋清晰,工藝精美。
1960年和1975年,在雲南祥雲大波那和楚雄萬家壩出土了16件戰國時期的銅鼓,這是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少數民
族銅鼓。
後來發展到鼓身下有鼓座,鼓身上有羽毛作為裝飾,以動物皮革作為膜面,有代表性的實物如湖北江陵望山一號
楚墓的虎座鳥架鼓。曾侯乙墓也出土懸鼓。
在漢代興起的鼓吹樂中,鼓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元4世紀時,又有腰鼓、齊鼓、羯鼓、達卜等流行。
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所用到的就有節鼓、檐鼓、都曇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連鼓和桴鼓等10餘種,此時並出現了一批優秀的鼓樂演奏者。
宋時在民間某些器樂合奏或供統治階級享樂的教坊樂部中,鼓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又有銃鼓流行,
明清以來,隨著戲曲及其他民間音樂的進一步繁榮,鼓類樂器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
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它還是打擊敵人、驅除猛獸的號角和武器,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古代常
把鼓作為一項最隆重的禮儀。隨著社會的發展,鼓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民族樂隊、民間器樂合奏、各種戲劇、曲藝
、歌舞、喜慶集會和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金杯鼓廠提供,望採納謝謝
② 中國"鼓"的發展脈絡
鼓出現在原始時代,漢代大盛,歷代也頗為流行。
歷史上鼓不僅是樂器,也是戰爭的工具。
鼓:在原始時代已有,叫做「土鼓」,鼓框可能由陶土製
成。另有一種大鼓,鼓腔用木製成,外施彩繪,鼓面蒙有鼉皮,
所以又稱鼉鼓。
商代的鼓有多種,一般鼓身下有鼓座,鼓身上有羽毛作為裝
飾。在湖北崇陽出土一件晚商至西周早期的銅制賁鼓,形如賁
字。相傳黃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戰中,曾九戰不勝,後受元
女之教,造「夔牛鼓」80面,一震500里,連震300O里,以鼓聲
「像雷霆」大壯軍威,終於擒殺了蚩尤。
在漢代興起的鼓吹樂中,鼓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元4世
紀時,又有腰鼓、齊鼓、羯鼓、達卜等流行。
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所用到的就有節鼓、檐鼓、都曇鼓、
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王鼓、連鼓和桴鼓等10餘種,此時並
出現了一批優秀的鼓樂演奏者。
宋時在民間某些器樂合奏或供統治階級享樂的教坊樂部中,
鼓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又有銃鼓流行,
明清以來,隨著戲曲及其他民間音樂的進一步繁榮,鼓類
樂器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
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它還是打擊敵人、驅除猛
獸的號角和武器,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古代常把鼓作為一
項最隆重的禮儀。隨著社會的發展,鼓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民
族樂隊、民間器樂合奏、各種戲劇、曲藝、歌舞、喜慶集會和勞
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
③ 鼓的歷史由來
鼓的文獻記錄
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機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相傳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蚩尤,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上古時代的戰鼓,皆由鱷魚皮製成,而鼓皮選用鱷魚皮,是取鱷魚的兇猛習性以壯鼓聲。
到了周代,據《周禮·地官司徒》之載,已專門設置了「鼓人」來管理鼓制、擊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種用途的鼓,如寂祠用的雷鼓、靈鼓、樂隊中的晉鼓等。其中,專門用於軍事的叫「汾(音)鼓」,據《說文》的解釋,這是一種長八尺,鼓面四尺,兩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晉鼓、等也用於軍旅,這些鼓以後發展為各種規格的戰鼓,在軍事上得到普遍地運用。
歷史
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
宋 黑釉帖花紋鼓
神器,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在狩獵征戰活動中,鼓都被廣泛地應用。鼓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古文獻所謂「鼓琴瑟」,就是琴瑟開彈之前,先有鼓聲作為引導。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雄壯的鼓聲緊緊伴隨著人類,遠古的蠻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間的歡慶鑼鼓,雅可以進入廟堂祭祀和宮廷宴集。從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銅鼓,一直發展到種類繁多的現代鼓,鼓是最為人們喜愛和廣泛應用的樂器之一。有觀點認為,最早的鼓應該是由遠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來,出土的陶鼓證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有了陶鼓的製造。陶鼓又稱土鼓,是用陶土燒製成鼓框,再蒙上動物的皮革做成的。在我國以瓦為框製造陶鼓的傳統,沿襲了很久。鞀鼓(即「撥浪鼓」)是從西北邊遠地區傳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傳入我國,在唐代廣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質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為鼓材的。
鼓的出現比較早,從目前發現的出土文物來看,可以確定鼓大約有4500年的歷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為例)。 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它還用於打擊敵人、驅除猛獸,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鼓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民族樂隊、各種戲劇、曲藝、歌舞、賽船舞獅、喜慶集會、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 鼓的結構比較簡單,是由鼓皮和鼓身兩部分組成。鼓皮是鼓的發音體,通常是用動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經過敲擊或拍打使之振動而發聲的。中國鼓類樂器的品種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④ 架子鼓的歷史沿革
架子鼓起源於美國,它是一套以鼓為主的組合性打擊樂器,由一人演奏,始時專為爵士樂伴奏。「爵士」二字,並非指英國皇室的勛位,而是一名早期美國黑人樂手的名字,全名為爵士波·布朗。早期的爵士樂是美國下層黑人們自娛自樂的音樂形式,當這位著名的黑人樂手演奏時,人們常常興奮的高呼「爵士,再來一個!」。後來,這種音樂就因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習慣上稱做「爵士樂」了。
爵士鼓從外觀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掛著很多鼓,鼓手演奏起來十分神氣、顯眼,抑揚頓挫的立體鼓點鏗鏘動聽。在中國,人們就按它的外型而習慣叫它「架子鼓」,架子鼓的演奏俗稱「打架子鼓」。
最初期的爵上鼓非常簡單,只有大軍鼓、小鼓和軍鑔。人們把大軍鼓立放在地上,架起小鼓,用腳把大鼓踢響,再把一根棍子插在地上,掛上一片軍鑔。19世紀中期,美國南北戰爭結束,能歌善舞的黑人從解散的軍隊那裡獲得不少樂器。如大小軍鼓、鈸鑔等,(這些樂器幾乎成了後來爵士樂中的主要樂器)天才的黑人把各類鼓鑔巧妙的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架子鼓的雛型。他們把大軍鼓安上支架放在地上,配置一個能鼓動鼓面的踏板。再把小鼓和軍鑔分掛在大鼓的兩邊。這樣,一個人就能同時操縱多件打擊樂器。後來通過發展、改良,慢慢就演化成了現代的架子鼓。隨著爵士樂的不斷發展。鼓手的技術也不斷提高,簡陋的裝置再不能適應樂隊和鼓手的需要,於是就在打擊樂組合中逐漸加入了幾個去掉響弦的小鼓,打起來嗵嗵嗵嗵,與大鼓、小鼓交相呼應十分動聽,後來就以它們發出的聲音命名為「嗵嗵」(TOM—TOM)。中國的習慣叫法為「嗵嗵鼓」,因為嗵嗵鼓的型制很像水桶,有的也叫它「桶鼓」。隨著爵士樂的發展,能夠連動的踩鑔也加了進來。直至發展到型制健全、操縱方便、具有兩面大鼓、七八面嗵鼓、八九面吊鑔的世界性打擊樂器了。 架子鼓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890年,當時舞台樂隊鼓手拋開傳統的鼓譜,而用自由表達的節奏表現其節奏感,現代節奏的萌芽始於此時。美國新奧爾良的爵士樂隊和拉格泰姆樂隊的鼓手們使用軍樂隊中的低音大鼓和小鼓,採用一種「雙擊」的演奏技巧,即把低音大鼓和小鼓放在可以相互反擊的位置上,由一人同時用鼓槌的頭部和柄部擊奏。他們根據音樂的不同風格常常作即興演奏,低音大鼓除用鼓槌頭部擊奏外,有時還用柄部擊奏。
1910年至1920年為「拉格泰姆」(Ragtime)時代,其特徵為左手演奏「進行曲」節奏的低音,而右手則演奏以切分音為主的旋律。左右手形成此起彼落的節奏重音。雖然當時的鼓手們喜歡自由表現,不依鼓譜,但他們能看懂鼓譜,也了解音樂的句法,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把鼓的演奏帶入舞台扮演重要角色。
1920年是「爵士」(Jazz)樂風盛行的高峰,年輕的鼓手們以鼓手獨奏(Drum Solo)為其新的特色,他們在節奏上、技巧上各自創新,爭出風頭。在眾多鼓手中,需懂得「振琴」(Vibes)、「鍾琴」(Bells)、「排鍾」(Chimes)、「定音鼓」(Timpani)等打擊樂器,才配稱為一流的鼓手。
1935年後,鼓手的聲名達到頂點,鼓藝廣泛流行於民眾當中,到處可聽到、見到鼓的演奏。任何的舞台表演都有一番精彩的架子鼓獨奏。一些出名的鼓手甚至擁有自己的樂隊。鼓的演奏技巧及演奏形式不斷地、迅速地改變,許多墨守成規者被淘汰。
爵士樂鼓手經常在馬戲、雜耍以及其他一些場合中演奏,由於音樂銜接和音響效果的需要,一大批傳統的打擊樂器和一些新奇的代用打擊樂器被相繼使用,並逐漸成為爵士樂隊專有的打擊樂器。比如「牛鈴」(Cowbells)、「木魚」、「堂鼓」、「銅鼓」、「鍾鈴」以及「洗衣板」等等,都曾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當然,許多打擊樂器後來並沒有成為架子鼓中的標准樂器,在20世紀20年代,有些被淘汰,有些被改良了。比如,中國的堂鼓則被一種能夠調制音調高低的桶鼓所代替。
踩鑔出現於1927年,它是由一種叫「索克」(Sock)的手握式雙鑔演變而來。這種鑔不但可用腳踏奏,同時還可以用手槌演奏,這樣,演奏者可以奏出生動、活潑、多變的音響效果,因此,現已成為架子鼓中不可缺少的一件樂器。
20世紀50世代,鼓的獨奏(Solo)被視為典範。其中包括手鼓(Finger — drumming)。其基本技巧是右手棒擊大銅鈸(Ride — Cymbal)以維系拍子;腳踩鑔(俗稱高帽High — Hat)則穩定地擊於空拍(Off — Beat),右腳踏重音於大鼓,左手棒擊小鼓於次重音,可擊打皮面或邊框。作為一名現代架子鼓手,除能獨奏外,還應有能力與樂隊配合以及進行各種舞台表演。
20世紀50至60年代,由於新技術的發展以及搖滾樂的興起,除一些奇特的打擊樂器如「邦戈鼓」(Bongos)等,雙低音地鼓已在爵士樂隊中普遍使用。桶鼓的數量也增加到七個或更多。同時,一些傳統的打擊樂器,如「牛鈴」等也被重新啟用。
20世紀中期,搖滾樂(Rock)在美國風靡起來,旋即在世界掀起強勁的旋風,由於架子鼓變化多端的節奏和鼓手高超的演奏技藝,迅即成為搖滾樂中不可缺少的組合型打擊樂器了。搖滾樂以它強烈金屬的音響和豐富多變的節奏,使人產生音的搖晃滾動感覺,特別招致青年人的垂青。
在中國,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娛性的音樂開始有所要求。搖滾樂、通俗歌曲逐漸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架子鼓亦屬熱門樂器,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歡迎。
⑤ 鼓曲的鼓曲的起源
關於鼓曲的起源,存在種種不同的看法。根據藝人中間的傳說,可以上溯到遙遠專的古代屬。 江湖藝人篤信周莊王是大鼓界的祖師,但僅以「擊鼓化民」為據,是不充分的。其他一些說法多由此引申而來,也不便作為依據。當然,江湖藝人的心情不難理解,如同「數來寶」藝人以明太祖朱元璋為開山鼻祖,山東快書藝人拜邱乙真人為祖師爺那樣,不過是光宗耀祖,誇示於人,其實就是自慚社會地位卑下的微妙心理的曲折反映。
⑥ 打擊樂的起源與發展
打擊樂起源於中國的鼓,在遠古時期約7000年前就有了陶鼓的存在。陶鼓作為樂器,也有與之相配的獨特演奏方式,通過擊打鼓膜的不同位置、擊打尺寸不同的鼓都可以得到不同的鼓聲,最早的打擊樂。
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在狩獵征戰活動中,鼓都被廣泛地應用。鼓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古文獻所謂「鼓琴瑟」,就是琴瑟開彈之前,先有鼓聲作為引導。
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它還用於打擊敵人、驅除猛獸,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鼓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民族樂隊、各種戲劇、曲藝、歌舞、賽船舞獅、喜慶集會、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
(6)鼓曲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各類打擊樂介紹
1、鼓板
單皮鼓和檀板兩種樂器的組合,為戲曲樂隊的指揮樂器。鼓板由鼓師一人負責掌握。鼓板常用於昆劇、京劇、越劇等戲曲的伴奏。戲曲樂隊的指揮樂器。鼓板由鼓師一人掌握(左手挎板,右手持鼓簽打鼓,有時放下板,雙手持鼓簽打鼓)。
2、大鑼
屬鑼的一種,因面較大 故稱大鑼。它是銅制的,直徑約30厘米,扁平圓體,有邊,邊孔較小,系以繩。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持木槌擊奏,在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中常用到它。
3、鐃鈸
寺院法會時所用法器之一。鐃與鈸原為二種不同的樂器,後來混而並稱為鐃鈸,而流傳至今。鐃鈸的基本演奏法是用力對擊,但也可以通過微妙的手法奏出不同的音響來。它一般用於音樂高潮處。
⑦ 鼓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
那是在遠古時期,黃帝身邊有個大臣,名叫常先,他發明了很多狩獵工具。
有一次,常先捕殺了一頭野牛,把剝下的牛皮隨手搭在一個木墩上。這個木墩是空的,有一摟粗。時間一長,常先竟把這件事給忘了,野牛皮經過長時間暴曬後便收縮了,把空木墩裹得緊緊的。
有一天,黃帝正在馴馬,他無意間發現一張野牛皮蒙在木墩上。黃帝伸手隨便拍了一拍,誰知這一拍竟發出「咚咚」的響聲。
黃帝用勁再一拍,聲音更大。黃帝覺得好玩,便尋來兩根木棒,雙手使勁擂了起來,結果發出聲音像雷鳴一般。
這時,黃帝的馬聽到這聲音,猛地受了驚,竟沖出了木欄,全部跑掉了。黃帝很是驚奇,他便召集來各個部落首領和大臣,去問大家這是怎麼回事。這時,常先趕來,他問明了情況,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黃帝敲的就是常先早先曬的那張野牛皮。
常先趕快把木墩倒過來一看,原來裡面是空的。常先也用手拍了拍,同樣發出「咚咚」的響聲。常先又找來一張大鹿皮,把木墩的另一頭也蒙住,再用木棒一敲,響聲比原來更大、更好聽。
常先覺得這是個有用的東西,他向黃帝請求要好好研究一下這個東西,重新再做一個,黃帝答應了。
常先選擇了一棵木質較好的空心樹,他把里邊掏大,做成圓形,然後把鹿皮和野羊皮蒙在兩頭,用一隻手就可以拿動。常先又讓倉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鼓」。
誰知道,鹿皮和野羊皮都不結實,用勁一敲就打破了,只好改用野牛皮。然而,捕捉野牛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野牛是一種異常兇猛的動物。怎樣才能搞到野牛皮呢·常先躺在一棵大樹下,想了又想。不知不覺便睡著了。
就在這時候,玉皇大帝派九天玄女給黃帝送《兵書》,在路過這棵大樹時,九天玄女發現常先正在樹底下睡覺,再一看,才知道他原來是為蒙鼓沒有適合的皮子而發愁。九天玄女本想叫醒常先,但又一想自己不能隨便和凡人說話,她只好托夢給常先。
九天玄女在夢中對常先說,東海有個流坡山,山裡有種怪獸,形狀如牛,卻沒有長角,只有一隻腳,身子卻大得出奇,平時不太活動,但一出現,海洋上不是刮風便是下雨。
那隻怪獸兩隻眼睛射出的光芒,就像太陽和月亮一樣,一怒吼,比雷聲還大,這種怪獸名叫雷獸。雷獸整天在海里無憂無慮,喜歡仰面躺卧,以爪擊腹為樂,而每拍一下肚皮,就響起一聲巨雷。
九天玄女還說,用牛皮蒙鼓,用雷獸的骨作為鼓槌,一敲起來,地動山搖,威力無窮。
常先醒來,他忙把夢里的事告知黃帝。黃帝聽罷,馬上命令大將應龍派幾個會水的能手,入海捉拿怪獸。
不幾天,大將應龍就把野牛和雷獸捉拿回來,然後按常先的設計,50天就做成牛皮大鼓800面,做成雷獸鼓槌1600根。
傳說在涿鹿大戰開始前,黃帝就已經把800面牛皮大鼓埋伏在暗處,當蚩尤軍隊沖向黃帝軍隊的前沿陣地時,黃帝把手一揮,800面大鼓一齊擂動。蚩尤軍隊還未交戰,就被鼓聲震得人仰車翻,耳聾眼花,個個東倒西歪,潰不成軍。
黃帝軍隊乘著鼓聲,發起總攻,一舉把蚩尤消滅在涿鹿了。從此,鼓就成為我國古代戰爭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人們以後就把它叫做「戰鼓」。
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說故事。在我國古代,革類樂器佔了大多數,皮革是在狩獵生活中能經常得到的材料,它除了能供人們製作衣服之外,還能製成多種擊奏樂器,這些樂器在地廣人稀的生活與生產環境中,以它的洪大聲音,起著鼓舞人心、協調動作、傳遞信息、驚嚇野獸等多種作用。
鼓的出現比較早,從發現的出土文物來看,可以確定鼓大約有3000多年的歷史。按漢代學者戴聖所著的《禮記·明堂位》中的記載,遠古的伊耆氏時代就有土鼓。傳說伊耆氏所制的土鼓,是以陶土為框以革為兩面,用草紮成的鼓槌進行敲擊。
鼓在商代是流傳非常廣泛的樂器,商周以來鼓的種類很多,據《禮記·明堂位》中說:「夏後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懸鼓。」
足鼓為鼓下帶足,商代晚期的雙鳥饕餮紋銅鼓即是足鼓,鼓腔兩面飾鼉皮紋,鼓腔的下部有四個獸首為足。由於當時的青銅器冶煉技術與鑄造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因此這些銅鼓的造型非常精美。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種非常近似於後來民間流行的「撥浪鼓」的樂器,不過這時的鼓是穿在木柄上,在鼓框的兩邊系著兩條繩,繩端是小珠,當手搖木柄時,這兩個旁耳就會來回敲擊鼓面,發出聲音。
到了周代,據《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已專門設置了「鼓人」來管理鼓制、擊鼓等事。
在《詩經》中所記載的29種樂器中,打擊樂器就佔21種,其中單是鼓類就包括賁鼓、縣鼓、鼉鼓、鼓等。在大射儀樂隊中,還使用了建鼓、羯鼓、應鼓、鼓等打擊樂器。
春秋時期,銅鼓則非常流行。在這一時期,這些銅鼓還並不是完全作為樂器使用,而是炊具與樂器共存的角色。到了公元前7世紀,才作為專門樂器使用。這時的形制也較為穩定,鼓上還繪有多姿多彩的圖飾。銅鼓在當時是統治者權力的象徵,後來則多用於戰事,也作為祭祀、賞賜和進貢的重器。
鍾鼓之樂是以編鍾和建鼓為主組成的大型管弦樂隊,興起於西周而盛行於春秋戰國。後來,人們在湖北隋縣所發掘的曾侯乙鍾鼓樂隊是這種音樂形式的實物例證。建鼓此時是作為控制節奏,帶有指揮作用的,鼓體用巨大的木柱貫穿其中。
在以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相結合的漢代鼓吹樂中,鼓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例如排簫與鼓所組成的簫鼓樂隊,作為儀仗音樂,巨大的建鼓被置放在鼓車之上,由兩個樂工站在車上進行敲擊。
漢代的百戲就是盛行於漢代的大型鍾鼓樂隊,以鼓為主,並配有簫、笙、築、瑟、編鍾以及編磬等樂器,所用的鼓包括建鼓和應鼓。應鼓為應和大鼓的意思,它是一種放置在大鼓旁邊的小鼓,另外還有一種鼓,在百戲中起掌控節奏作用,被稱為鼓。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原和北方少數民族戰爭頻繁,使得大量少數民族的打擊樂器傳入中原,如羯鼓、腰鼓、答臘鼓、都曇鼓、毛員鼓等,這些樂器隨後都盛行於唐代,被廣泛應用於隋唐的燕樂中。
由於當時少數民族過著游牧生活,流動性強,因此鼓的形狀也變得略小,為了便於攜帶,將鼓腔的腰間部位進行內縮,用繩索將鼓皮固定,這種鼓被稱作細腰鼓,與中原地區凸腹形的大型鼓有所不同。
隋唐時期的燕樂,將少數民族的音樂與外來的音樂,融匯於漢民族音樂之中,展現出一種全新的風貌。在隋九部樂與唐十部樂中,出現了節鼓、腰鼓、羯鼓、毛員鼓、都曇鼓、答臘鼓、雞婁鼓、齊鼓、擔鼓、連鼓、革鼓、桴鼓、同鼓、王鼓、正鼓、和鼓、檐鼓等近二十種鼓,和漢代以前的鼓已經有所不同。
宋代的教坊大樂,是宮廷燕樂中最盛大的合奏形式,據說當時使用了200面羯鼓、兩面大鼓、兩座羯鼓,鼓聲震天,陣容龐大。而用於祭祀儀式和朝會儀式的雅樂,則多用建鼓、應鼓及鞞鼓。作為軍樂或儀仗使用的鼓吹樂,是以鼓和吹管樂器為主,人數達到數千人。
元代承襲了宋代遺制,在宮廷雅樂中,使用了建鼓、鞞鼓、應鼓、晉鼓、雷鼓、路、雷、路、雅鼓、相鼓、搏拊等十二種打擊樂器;在宴樂部分,則有杖鼓、扎鼓、漁鼓、和鼓、金鞚鼓、金鞚稍子鼓、花腔稍子鼓等。其中的晉鼓,多用於祭天時用,鼓身高兩米多,鼓面直徑約四尺,鼓面繪有雲龍裝飾。
明清以來,鼓的數量與種類不如唐宋時期多,主要是因為當時以戲曲說唱、民歌小調為主,樂隊則以拉弦樂器為中心,在這一時期出現的鼓大部分以來自西域的腰鼓為主,包括荸薺鼓、板鼓、堂鼓、缸鼓、腰鼓、書鼓、八角鼓等,作為戲曲、民間音鼓、崑曲、江南絲竹等的伴奏。
在綿延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鼓與其他藝術形式不斷融合,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展現出不同的形式美感。它們或陽剛、或優美,或威風凜凜,或靈動輕盈,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審美享受。它傳達出的信息,從根本上說,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一種群體精神風貌。
⑧ 中國打擊樂的起源和發展
韓起祥,大專學歷,民革成員。中國音協打擊樂學會、中國民族打擊樂學會常務理事、山西省民間藝術藝術大師、「中國優秀中華文藝家」、「山西省民間文化遺產傑出傳承人」、山西鑼鼓藝術家、太原鑼鼓傳承人、山西省鑼鼓藝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法人代表。
藝術簡歷,1958年隨太原市鐵匠巷鑼鼓會學打太原鑼鼓,1962年參與太原民間鑼鼓曲譜的變革,1968年組建山西機床廠鑼鼓隊,1972年參與太原民間鑼鼓七套曲牌的收集整理。 1984年,首次組織鑼鼓團體操表演,擔任編曲和指揮。同年9月,組織舉辦「太原市首屆職工太原鑼鼓大賽」,策劃成立了「太原市職工鑼鼓協會」,擔任直屬隊編導、隊長和指揮。1987年,組建山西民間鼓樂藝術團,擔任副團長、編導、主鼓手。1988年以來,四次組織舉辦「山西省民間鑼鼓大賽」、組團參加「一、二、五、六、七屆中國民間藝術節」、「第十一屆亞運會燈展開幕式」、「山西省首屆國際鑼鼓節」,「山東濰坊國際風箏節」、「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青島國際啤酒節」、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鑼鼓演出和表演,擔任編導和主鼓手。1993年率團代表中國出訪美國、加拿大。
在鑼鼓藝術培訓、傳承發展方面,先後舉辦各類鑼鼓藝術培訓班六十三期。多次赴北京武警支隊、總參文工團、海南邊防學校、包頭昆區文化館、本溪鐵路工務段、廣東武警、大連海校、柳州水電部隊、新疆吐哈油田等地培訓鼓隊三百餘支,培訓學員六千七百餘人。
總結整理《太原鑼鼓擊鼓技巧十八法》、《太原鑼鼓基本功訓練鼓點20例》、《太原鑼鼓擊鑔挽花技巧二十種》、《太原鑼鼓》培訓教材。編曲《歡慶鑼鼓》、《迎賓鼓》、《三晉鑼鼓》、《煤鄉戰鼓》、《鐵龍雄風》、《威震南疆》、《北寒春》、《軍旅迎回歸》等,榮獲最佳編曲、金獎、銀獎、金鼓獎等榮譽。在國家、省、市級各類報刊雜志發表文章、論文:《淺談太原鑼鼓》、《論山西鑼鼓》、《太原鑼鼓在加、美》、《山西鑼鼓》、《走向產業化的山西鑼鼓》、《淺談鑼鼓指揮》及報道等文章112篇。在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原鑼鼓》工作中,韓起祥擔負了策劃撰寫申報文本及影象資料片的編導任務。是太原鑼鼓50年的發展和經歷,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總結、傳播的傳承人。
⑨ 鼓曲的鼓曲演變歷程
東漢的說書俑,脅下夾著一面大鼓,手舞足蹈,神采風揚,顯然是在作藝。他以大鼓擊節,但未表明其他伴奏樂器。如果論定它為鼓曲類的源頭,仍嫌證據不足。
宋代說唱藝術盛極一時,涌現了許多唱的形式。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鼓子詞是北宋趙德麟《候鯖錄》里的《元微之崔鶯鶯商調蝶戀花詞》,原作者不詳,據文字推測,可能出自文人手筆。
到了明代,就出現了與今天大鼓相同的鼓詞,最早的當推明末《大唐秦王詞話》,又名《秦王演義》。名為「詞話」,實際上是鼓詞。它的韻文採用了十字句的形式。
清代,鼓曲藝術盛極一時,涌現了大批技藝卓絕的鼓書藝人。
探討鼓曲的源流,應當強調的是,鼓曲來自民間。盡管有些鼓詞出自文人之手,也不妨礙這一基本論斷。譬如,人們論及鼓曲的源頭常常提到「蓮花落」,就是流傳民間的技藝。鼓曲伴奏少不了大鼓,而大鼓也是鼓曲來自民間的例證。
鼓曲種類繁多,數以百計,這里簡略地介紹京韻大鼓、單弦、河南墜子和山東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