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河與中華民族有和歷史文化的深遠關系嗎
首先,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出現在黃河流域,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等等。之所以在黃河流域出現如此多的文明,是因為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較長江流域優越,那時黃河附近有犀牛,象等動物,竹子等亞熱帶植物說明那時的黃河流域氣候溫暖,就象現在的江南一帶,而當時的江南氣候不僅比現在熱,地理環境也不如黃河流域。他沒有面積大的平原,大部分是丘陵,不利於古人類的生存。
其次,第一個統一各部落的部落首領是黃河流域的黃帝,之後建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也是黃河流域的禹。
再次,中國以後歷代皇帝選國都看重的都是黃河流域富饒肥沃的土地,在那時,黃河流域並不像現在這樣需要經常修築防禦大堤。所以黃河流域在中國大部分歷史進程中都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有很多經濟發明創造及思想體系都是來源於黃河流域。黃河孕育了像李白這樣的浪漫的詩仙,杜甫那樣偉大的詩聖。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使中華民族就像中游黃河水一樣性情奔放,出現一次又一次壯烈的農民起義;像黃河水一樣無私奉獻,出現無數像雷鋒一樣的好戰士;像下游黃河水一樣溫柔,出現了世界都為之敬佩的儒家思想。
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戰國末年黃河發生第一次改道,東晉、南宋時漢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經濟逐漸趕上並在宋時超過北方,但這時黃河已經確立自己母親河的地位。統治者依就把統治的重心放在北方。這就使得黃河在中國歷史上始終是一條與中華民族緊密相依的河流。
Ⅱ 黃河歷史文化簡介
黃河,在中國古代稱作河水、大河,簡稱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也是世界第六長河流。中國的兩條母親河之一,
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噶達素齊老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千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黃河源頭位於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雅拉達澤峰,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瑪曲、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黃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蜿蜒東流,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萊州灣)。
(2)黃河文化與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黃河中游因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
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於興建水庫以及流域林草覆蓋率提高等原因,近年來黃河泥沙含量銳減,悄然出現變清態勢。
黃河中下游流域為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而且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與文化重心之一,所以黃河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Ⅲ 黃河與中華名族歷史文化的深遠關系。
黃河流域自古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我國著名的「藍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萬年前就生活在今陝西藍田縣的公王嶺一帶,還有二三十萬年前的陝西「大荔人」、十萬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許家窯人」,以及距今四五萬年前內蒙古地區的「河套人」等,這些充分說明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遙遠的古代起,就已經開始在黃河流域從事生產和生活了。考古資料證明,那時的黃河流域,氣候要比現在暖和濕潤得多。山嶺高原到處長滿了森林,棲息著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種動物。人們在原野中打獵、採集,在河湖中捕撈,在田野中用簡陋的農具進行耕作。大約在距今七八千年,人類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代,這時在黃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後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臨潼的姜寨、寶雞的北首嶺、河南三門峽的廟底溝、洛陽的王灣、安陽的後崗等文化遺址,都是這一時期人類活動的重要標志。從上述古人類遺址的分布情況看,主要以黃河中游的關中平原、晉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帶為中心。東到河南東部和河北、山東等地,南達漢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區,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這正是我國古代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傳說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就生於河南的新鄭,主要活動於今河南、河北、陝西一帶。我國歷史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陽、開封都在黃河流域。偉大的黃河確實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搖籃。
黃河流域為什麼能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呢?這同黃河流域古代適於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優越地理環境緊密相關。尤其在古代,生產工具極為簡陋,人們同自然作斗爭的能力很低,對自然界的依賴程度更強,因此環境條件十分重要。據考古學研究,遠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很溫暖的。當時的安陽人種水稻,是從陽歷的三月開始,比現在大約早一個月。在一塊武丁時代的甲骨文上記載著人們曾獵獲一頭大象。因此科學家們推斷,3 000年前的黃河流域同今日的長江流域一樣溫暖濕潤。
另外,據古地理學研究,這一地區屬中緯度暖溫帶季風氣候環境,第四紀以來沒有受到大陸冰川的直接侵襲。中亞的乾燥氣候對本地影響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紀植物區系的許多植物,形成本區植物種屬繁多的特點。這對古人類的生活也是極為有利的。
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為廣大的黃土地帶。這種土壤質地均一,結構疏鬆多孔,既利於簡陋農具的耕耘,又利於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層毛細管發達,孔隙率達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澇能力強。尤其是土壤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礦物質,其中碳酸鈣含量達8~19%,含其他礦物成分不下五十種。這些對原始的農業發展都是極為有利的。
從地形上看,這一地區地勢坦盪開闊,對植物的遷移,作物的移栽和保存都是有利的。北方的植物可南移;南方的熱帶,亞熱帶植物中的某些耐寒性較強的植物可順利北遷,使得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植物和作物種類繁多。如小麥、玉米、棉花、豌豆、蠶豆、胡蘿卜、洋梨、核桃、杏、葡萄、亞麻、甜菜、茄子等早已在這里廣為栽種,而落花生、番茄、蘋果、甘薯、煙草等則是明代以後才輸入我國的,水稻是從我國南方逐步向北移栽的。這些都有力地說明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文明的重要促進作用。
同時,黃河及其支流還為我國古代人們提供了交通和灌溉之利。它一直是古代中原地區溝通東西的水運大動脈,我國最早的水利灌溉事業也是從這里發展起來的。
參考資料:《中國地理知識》張子楨主編 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
Ⅳ 黃河的歷史和發展文化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一、我國第二長河
黃河,我國第二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中國龍,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 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 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之地。
七、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里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里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 鳥鳴嚶嚶。」
九、黃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損 始皇帝統一六國,大量人口隨之進入關中,墾殖面積大增。與此同時,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寢,大肆砍伐關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擊潰匈奴,取得河套地區大片土地,隨後 實行屯墾戍邊,多次向鄂爾多斯高原地區移民,每次人數多達數十萬, 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農耕區。
十、揭河底
日前,黃河小北幹流(山西和陝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區間出現了百年奇觀「揭河底」,河底的淤積物如同地毯一樣被水流捲起。
「揭河底」現象是黃河上獨有的一種泥沙運動規律,主要發生在黃河小北幹流的龍門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現是當高含沙的洪峰通過時,短期內河床遭受劇烈的沖刷,將河底的成塊、成片的淤積物像地毯一樣捲起,然後被水流沖散帶走。這樣強烈的沖刷,在幾小時至幾十小時內能將該段河床沖深幾米至十幾米。因為「揭河底」現象形成條件比較特殊,「揭河底」被稱為黃河百年奇觀。
據獲悉,黃河上一次出現「揭河底」還是在1977年7月6日。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時10分開始,一直持續到8時40分,其間,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號丁壩段,伴隨著洶涌的水聲,先後掀起高約1米、長約7-9米左右的兩塊大的掀起物,1號至5號丁壩間還有一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黃河中游吳堡-龍門區間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挾帶大量泥沙洶涌而下。7月4日晚,位於河津上首的龍門水文站洪峰流量達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從而具備了局部「揭河底」現象的形成條件。
Ⅳ 黃河的歷史文化資料
黃河來的歷史文化資料:
黃河自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Ⅵ 黃河的沿岸歷史文化
伏羲文化
仰韶遺址
河套文化遺址
大汶口遺址
大地灣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
周原遺址
水洞溝遺址
西侯度遺址
二里頭遺址
西水坡遺址
馬家窯遺址
古城址
北宋東京遺址
灃鎬遺址
殷墟
唐長安城遺址
海晏三角城遺址
秦咸陽城遺址
隋大興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
鄭州商城遺址
山西平遙古城
統萬城遺址
阿房宮遺址
屍鄉溝商城遺址
西安城牆
漢魏洛陽故城
塔寺廟觀
少林寺
拉卜楞寺
洛陽關林
臨汾東岳廟
開封鐵塔
鸛雀樓
太平興國寺塔
臨猗雙塔
拜寺口雙塔
普救寺
晉祠
香積寺
小雁塔
大雁塔
寶塔
白雲山廟
樓觀台
興教寺
青龍寺
大興善寺
法門寺
金剛座舍利寶塔
萬部華嚴經塔
海寶塔
五當召
伏羲廟
同心清真大寺
瞿曇寺
塔爾寺
一百零八塔
石窟
鞏縣石窟
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水簾洞石窟
炳靈寺石窟
須彌山石窟
石空寺石窟
名山
日月山
白雲山
阿尼瑪卿山
巴顏喀拉山
六盤山
賀蘭山
興隆山
祁連山
太白山
秦嶺
呂梁山
陰山
太行山
邙山
崤山
六盤山
崆峒山
大伾山
中嶽嵩山
華山
泰山
勝水
烏梁素海
黃河三峽
沙湖
黃河新安萬山湖
運城鹽池
星 宿 海
美麗的黃河第一彎
黃河源頭
黃河壺口瀑布
扎陵湖與鄂陵湖
孟達天池
禹 門 口
青海湖
三門峽
黃河小浪底
泉城明珠--大明湖
趵突泉公園
黃河三門峽景區景點一覽
三門峽市 亞武山 函谷關 三門峽
黃河古棧道 雁翎關 張公島 秦趙會盟台址
仰韶村文化遺址 會興古渡 女郎山風景區 甘山森林公園
古陝州城遺址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 虢國貴族墓地 溫塘摩崖造像
九龍洞風景區 中流砥柱 韶山風景區 三門峽博物館
周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 黃帝鑄鼎塬
簡介: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Ⅶ 有關黃河的歷史文化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回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Ⅷ 九大黃河的歷史文化
什麼九大黃河?黃河是中國文化的母親河,只有一條哪來九條?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Ⅸ 黃河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深遠關系
首先,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出現在黃河流域,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等等。之所以在黃河流域出現如此多的文明,是因為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較長江流域優越,那時黃河附近有犀牛,象等動物,竹子等亞熱帶植物說明那時的黃河流域氣候溫暖,就象現在的江南一帶,而當時的江南氣候不僅比現在熱,地理環境也不如黃河流域。他沒有面積大的平原,大部分是丘陵,不利於古人類的生存。
其次,第一個統一各部落的部落首領是黃河流域的黃帝,之後建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也是黃河流域的禹。
再次,中國以後歷代皇帝選國都看重的都是黃河流域富饒肥沃的土地,在那時,黃河流域並不像現在這樣需要經常修築防禦大堤。所以黃河流域在中國大部分歷史進程中都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有很多經濟發明創造及思想體系都是來源於黃河流域。黃河孕育了像李白這樣的浪漫的詩仙,杜甫那樣偉大的詩聖。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使中華民族就像中游黃河水一樣性情奔放,出現一次又一次壯烈的農民起義;像黃河水一樣無私奉獻,出現無數像雷鋒一樣的好戰士;像下游黃河水一樣溫柔,出現了世界都為之敬佩的儒家思想。
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戰國末年黃河發生第一次改道,東晉、南宋時漢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經濟逐漸趕上並在宋時超過北方,但這時黃河已經確立自己母親河的地位。統治者依就把統治的重心放在北方。這就使得黃河在中國歷史上始終是一條與中華民族緊密相依的河流。
Ⅹ 黃河的文化和歷史人物故事
鄭國,戰國末年韓國(今河南中西部一帶)人,著名水工。公元前246年(韓桓惠王二十七年,秦王政元年),鄭國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國,勸說秦王興修水利工程,企圖使秦國把注意力放在國內,無暇東顧。秦國採納了鄭國建議,並於當年開始鑿涇水修渠。施工中秦王發現鄭國來秦是韓王的「疲秦」之計,怒而欲殺鄭國。鄭國辯解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洫志》)秦王認為有理,命他繼續修渠,渠道終於建成。《史記·河渠書》載:鄭國「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今陝西涇陽西北仲山)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 「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為紀念鄭國的功績,時人遂名該渠為鄭國渠。
這條渠道的經行地區,經酈道元考證,在《水經注·沮水》中記稱:「渠首上承涇水於中山西邸瓠口,……渠瀆東徑宜秋城北,又東徑中山南,……又東徑舍車宮南絕冶谷水。鄭渠故瀆又東徑巀嶭山南、池陽縣故城北,又東絕清水,又東徑北原下,濁水注焉,自濁水以上,今無人。……又東歷原徑曲梁城北,又東徑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徑原東,與沮水合。……沮循鄭渠,東徑當道城南,……又東徑蓮芍縣故城北,……又東徑粟邑縣故城北,……其水又東北流,注於洛水也。」以今地而言,大致流經涇陽、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等縣。秦以後,此渠灌溉范圍雖有縮小,但歷代不絕,為關中地區的農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