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革命的發展歷史內容有哪些
中國近現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1851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和之後的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階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反抗封建主義壓迫的革命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1898年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維新派登上歷史的舞台,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帝國主義列強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變法只持續了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1919年五四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階段,終於在1948年推翻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會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② 革命歷史的故事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內編的家喻戶曉容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
③ 中國革命的發展歷史
中國近現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1851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和之後的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階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反抗封建主義壓迫的革命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1898年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維新派登上歷史的舞台,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帝國主義列強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變法只持續了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1919年五四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階段,終於在1948年推翻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會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④ 紅軍發展史
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回簡稱「紅軍」。中答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
1927年黃安縣(今紅安)農民政府大門兩旁寫對聯出現的「紅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紅軍」一詞稱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在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不斷發展壯大,先後組成了第一方面軍(曾經稱中央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紅軍部隊,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陝、陝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據地,連續粉碎了國民革命軍多次「圍剿」和「清剿」。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斗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⑤ 大革命時期的韶關歷史故事
韶關「梅嶺三章」→梅關古道→珠璣古巷→東湖坪客家風情2天游
B:粵北清遠、韶關紅色之旅2天游
紅七軍傷病員治療處舊址
惠愛醫院位於連州市城西雙喜山市二中學院內,是一座十九世紀西洋式的屋舍,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自清朝至連縣解放,這里作為基督教惠愛醫院,一直為美國傳教士所使用。
1930年,鄧小平在廣西發動百色起義,隨後,鄧小平總政委和張雲逸軍長率領紅七軍,從廣西轉戰江西途中,在連縣進行宣傳和籌款。期間,將200名傷病員安置在惠愛醫院。紅軍離開後。傷病員得到了宗教傳道者的精心治療,避開了國民黨當局的搜捕和加害。
地址:連州市
觀賞指數:★★
韶關 雙峰寨
雙峰寨始建於清光緒己亥年(1899年),由李自勝籌金3萬兩,前後用了12年時間建成,是大革命時期的紅色堡壘。
雙峰寨的外形成長方形,用石灰及青磚砌成,有一個主樓和四個炮樓,其間有圍牆相連。寨外周圍護城河寬13.7米,水深1.5米,是少有的巨型寨堡。寨內四周均建有瓦面蓋頂的走廊,其中又分上下走廊,走廊溝通五個樓角,每隔3.9米有一小炮眼,包括五個炮樓在內共有55個炮眼。寨樓居高臨下,便於據守。寨中心有近4000平方米的空坪,是當年趙義軍練兵場。1927年,以阮嘯仙為首的中共黨員在石塘一帶組織農民暴動並建立了紅色政權,1928年,石塘鄉的農民自衛軍和人民群眾700多人在雙峰寨與國民黨反動軍隊進行長達8個月震撼粵北的雙峰寨保衛戰。
解放前的雙峰寨因戰爭的創傷和長年風雨侵蝕,已是滿目瘡痍。解放後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1978年,雙峰寨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仁化縣石塘鎮
觀賞指數:★★★
⑥ 簡述文學革命發生發展的大致過程
五四文學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動力是五四新文化運動。
五四時期,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 ( 1915年9月在上海創刊,第一卷原名《青年雜志》 1917年遷至北京。 )為主要陣地,興起了「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思想啟蒙運動。
這場文學革命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2卷5號上發表了重要文章《文學改良芻議》,從文學進化論的立場提出「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的文學發展觀,論證文學變革的必要性,明確地提出了以「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的主張。
文章提出,文學改良要從「八事」入手,即:「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語俗字」。
陳獨秀於1917年2月在《新青年》發表了《文學革命論》,更為鮮明、堅定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
1918年在《新青年》發表《人的文學》,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本,批判封建時代的文學為「非人的文學」;倡導新文學應是人的文學,其根本目標在於能使人性得以健全發展 。
1919年1月在《每周評論》發表《平民的文學》,進而提出「為人生的文學」的口號。
李大釗發表重要文章《什麼是新文學》(《星期日》第26號,1920年1月4日)。
文章中提出「我們所要求的新文學,是為社會寫實的文學,不是為個人造名的文學」,這樣的文學要以「宏深的思想、學理,堅信的主義,優美的文藝,博愛的精神」作為「土壤根基」。
李大釗的努力,促進了新文學的理論主張有了長足的進展。
為擴大新文學的影響,《新青年》編輯錢玄同化名王敬軒,匯集反對文學革命的言論,仿照舊文人的口吻,寫了《給新青年編輯的一封信》,在《新青年》4卷3號(1918.3)上刊出。
同時又刊出劉半農以記者名名義反駁王敬軒的《復王敬軒書》,將反對文學革命的這些言論逐一駁斥。此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注意。
近代翻譯文學先驅林紓介紹西方文學卓有建樹。(他不懂外文,卻與人合作,一生中翻譯了歐美小說180種,共1200多萬字。)
但林紓的舊的文學觀念十分頑固,視文學革命為洪水猛獸。為維護封建道統,他撰文對白話文大加討伐,攻擊北京大學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鏟倫常」,表示要「拼我殘年極力衛道」。
新文化陣營對此進行了反擊,林紓最終只能自嘆老邁,寄慨將來,哀哀地收場。
1922年,新文學陣營又與《學衡》派進行了斗爭。
1921年,南京東南大學的梅光迪、胡先輔、吳宓等創辦了《學衡》雜志,因其觀點態度相近,而被稱為《學衡》派。他們留學西洋,在美國受白璧德新人文主義思潮影響,尊崇中國的古聖先哲,以融貫中西古今的姿態,標示「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評之職事」,批評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思想傾向穩健保守。
與《學衡》相呼應的,有章士釗在《甲寅》上的復古論調。 「甲寅派」以1925年復刊的《甲寅》雜志而得名(1914年5月,《甲寅》月刊在東京創刊,兩年後出至十期停刊)
其主要人物是當時北洋軍閥政府的教育總長兼司法總長章士釗。
章士釗從邏輯學、語言學、文化史等方面來論證文言文的優越,歸結為「國性群德,悉存文言,國苟不亡,理不可棄」。追隨附和他的人甚至公開宣揚要取消「白話文學」這一名詞。
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
其一,在內容上徹底批判、否定了整個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體系;始終貫穿、體現了現代「人」的觀念不斷解放的思想,以個性解放、民主與科學、探索社會解放道路為啟蒙思想主題;以農民、平民勞動者、新型知識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舊文學主人公帝王將相、才子佳人。
其二,文學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文學語言獲得了解放,文體形式經歷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紀中國文學的基本審美價值取向和多元並存的接受心理基礎。
其三,建立了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密切關系,自覺地借鑒、吸收外國文學及文化的營養,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脫離傳統的開放性現代文學。
文學革命的不足之處: 五四新文學的部分倡導者存在著偏激的情緒,對某些傳統事物(如京劇、漢字)缺少具體分析,以致簡單否定。這些在以後的文學進程中需要逐漸給予糾正。
⑦ 韶關歷史
韶關歷史上稱為韶州。相傳舜帝巡奏「韶樂」於城北30公里處的石峰群中,該處的36石後來統稱為韶石山。
根據考古發現,粵北的人類歷史可以遠溯到距今十萬年前。1958年在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岩洞穴里發現的「馬壩人」頭骨化石,是目前廣東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馬壩人化石」的發現,揭示了舊石器時代廣東地區人類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遺址遍布全境,數以百計,其中以曲江石峽,鯰魚轉和韶關走馬崗遺址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鑿、石刀、石鏃等製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魚網墜、陶紡輪、各種石制和骨制的裝飾品,人工栽培稻的穀粒等遺物、遺跡,勾勒了一幅四、五千年以前粵北先民勞動生息的風情畫;展示了「馬壩人」開戶的粵北地區的遠古文明,後繼有人,綿延不斷。
青銅文化的遺址,在本市各地亦有發現。它表明粵北地區從周代起已經步入青銅時代,只是發展較中原地區緩慢,尚未形成奴隸制社會。春秋時期,韶關地地理方位上分屬荊州和揚州地域;戰國時期,當強大的楚國勢力擴展到嶺南時,粵北遂為楚國之南疆。
秦始皇吞並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平定兩廣,在今廣東境內設置南海郡。今市屬各縣皆屬南海郡管轄,當時雖然沒有縣的建制,但南海尉任囂已在今韶關市南郊蓮花山下修築了一座城堡,後人稱之為「任囂城」。
西漢初年,趙佗割據兩廣,建立了南越國。趙佗將前南海郡管轄的粵北地區並入了南越國版圖。當時仍未不置縣。粵北設縣,始於南越國滅亡之後。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南越國,漢王朝鑒於南越國割據的教訓,設置了地跨騎田嶺南北的桂陽郡(郡治在今湖南郴州市)。桂陽郡共轄十一個縣,其中桂陽、陽山(後漢省陽山入陰山)、陰山、含誆、湞陽、曲江等六縣,在今韶關市境。東漢時期仍相沿襲,未作變更。今南雄,始興地帶,兩漢時則屬豫章郡南林(後漢稱南野,縣治在今江西南康境內)縣地。
三國末年,吳主孫皓於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析桂陽郡南部地區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今韶關市區),是為韶關立郡之始,將今市屬各縣第一次統一在一個行政區(郡)內。二晉因之。其時,始興郡之轄區相當於1983年地、市合並前的原韶關地區和原韶關市所轄區域的總和,為古代史上以韶關為政治中心所轄區域最大的時期,轄桂陽、陽山(吳甘露元年置陽山、廢陰山,以其地並入陽山)、含誆、曲江、始興(吳永安六年,分南野縣地置)、斜階(吳甘露元年再析始興縣地置斜價縣)等七縣。始興、斜價兩縣,即今南雄、始興縣地。
南朝170年間(公元420-589年),朝代更替頻繁,導致粵北境內的郡縣時廢時興,沿革復雜。南雄劉宋時,始興郡曾一度改稱廣興郡,到南齊時又復稱始興郡,轄境與晉略同。梁、陳兩代,曾在今市境內設置衡州和東衡州兩個一級行政區和陽山、始興、安遠三個個二級行政區。除原有縣外,又增置了廣穗(今連山、析梁陽縣位置)、梁化(今樂昌中南部地區,梁置,隋開皇十八年更名樂昌)、平石(今樂昌北境,梁置,隋開皇十二年省,以其地入梁化)。翁源縣於梁承後末年新置,其時屬清遠郡。
隋代粵北分屬南海郡(治所在今廣州)和熙平郡(治所在今連縣)。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東衡州為韶州,取州北韶石山的「韶」字為名,始以「韶」字為州,但不久即廢,並歸南海郡。
唐代粵北全境基本上屬嶺南道管轄(今連陽地區曾一度屬湖南道)。唐王朝在粵北境內分置韶州(唐貞觀年置,治曲江)和連州。韶州轄曲江、仁化、樂昌、始興、湞昌(今南雄)六縣。
五代,嶺南為南漢五劉氏占據。南漢在北江領域增設英州(治所在今英德縣城)和雄州(州治在今南雄城)。這樣,加上原有的韶州和連州,粵北共置四州。
宋代時粵北屬廣南東路。境內仍置四州(雄州改為南雄州)。元代改州為路,元初在粵北地區置南、韶、連、英四路,俱屬江西行省廣東道。韶州路領樂昌、曲江、仁化、乳源四縣,這是歷史上韶關作為行政中心而轄區最小的時期。明代粵北屬廣東布政使司,境內分置二府(南雄府、韶州府)一州(連州)。
清代粵北屬廣東省,清初時,境內州府的設置與明同。南雄府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改為直隸州,裁去保昌縣(公領始興一縣)。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在曲江縣武水邊開設稅關(名遇仙橋關),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將原設於南雄的太平關移到曲江縣湞水邊,以後又在曲江城北門外增設旱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來。
辛亥革命後,廢府留縣。1914年至1920年間,在省之下曾一度改道,把前清的南雄府、韶州府和連州府合並,稱為南韶連道,後改稱嶺南道(道治在韶關)。實際轄區與今韶關市境完全相同。1936年,廣東省曾一度設行政督察區,粵北為第一督察區,專署設在韶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東省先後設北行署(後改粵北行署)、韶關專署、韶關行署於韶關市。北江行署轄於21個縣一市(現市區,市轄縣和清遠、佛崗、新豐、花縣、從化、河源、龍川、和平)。韶關專署轄19縣一市;韶關行署轄15縣一市(現市區和市轄縣及清遠、佛崗、新豐),後新豐劃歸廣州。1977年1月,韶關市升格為省轄市,轄曲江為市郊縣,韶關地區則轄十三縣。1983年6月,實行地、市合並,原地區所屬的清遠、佛崗劃歸廣州,合並後的韶關市現轄12個縣和三個市轄區。
韶關屬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為18.8-21.6度;雨量充沛,年降雨為1300-2400毫米;全年無霜凍期為310天左右,溫暖的亞熱帶氣候,充沛的雨量使韶關大地四季常青,萬木蔥蘢,生機盎然,是旅遊的好去處。韶關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大部分是漢族,此外還有瑤、壯、回、滿、蒙、京、苗、白、侗、土家等三十多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境內及周圍。1993年末,全市總人口289.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6.4萬人,漢族人口285.7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98.6%,少數民族人4.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6人。
韶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韶關的人類歷史可上溯到距今十萬年前,這已被曲江「馬壩人」頭骨化石的發現所證。三國末年(公元265年),吳主孫誥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城(今韶關市區)實,是韶關市郡之始。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設韶州,取州北韶石山之「韶」字為州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曾在曲江縣武水邊開設稅關。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將原設於南雄的太平關移至曲江湞水邊,後又在曲江城北門外增設稅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來,韶關人傑地靈,孕育了唐代名相張九齡、劉瞻,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余靖等傑出人物,六祖惠能和尚選擇韶關為其禪宗南派的發祥地。韶關作為「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搖籃之一。粵北廣大地區主要使用三種漢語方言:粵方言(又稱廣州方言)、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地方民間藝術主要有:粵北採茶戲、花鼓戲、花燈戲、山歌劇、山歌、說書、快板、粵曲、獅舞等。
韶關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姿,異彩紛呈,有名山、名剎、溶洞、激流、溫泉、原始森林、歷史遺跡、摩崖石刻、珍貴文物和民族風情,已經開放的有:國家風景名勝區-仁化丹霞山,風景迷人的小坑國家森林公園,中國第一條江河漂流勝地九瀧十八灘,全國重點寺廟南華禪寺和雲門山大覺禪寺,聞名中外的「馬壩人」頭蓋骨出土地獅子岩,廣東八大風景名勝之一的金雞嶺,富有民族風情的乳源必背瑤寨,令人流連忘返的野生動物狩獵場等,已開辟有十多條旅遊線路,成為廣東的四大旅遊線之一。有前專評價:粵北集華南旅遊景觀之大成,可以建華南最大的旅遊基地。目前正在開發的旅遊景點有:丹霞山陽元石景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車八嶺國家自然資源保護區、韶石山、地下森林、南粵第一高峰、華夏名人故居和南華溫泉度假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