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木工程的歷史和傳統是什麼
引言
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公路、鐵路、橋梁、水工、港工、地下等工程的總稱。土木工程對國家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影響非常明顯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關繫到人類賴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為人類提供住宅、賓館、公寓、衣料生產貯藏基地、食品冷庫、公路、機場、鐵路、港口、碼頭、廠房、實驗室等現代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必要場所空間。
1 土木工程的歷史
1.1中國土木工程的歷史
遠在上古時期,中國古人類就在野處穴居,為了避免野獸侵襲,有巢氏(中國的傳說中的巢居的發明者),才教古人離開天然岩洞、構木為巢,居於樹上。我國古代土木工程多採用土、石、木等材料建造,建造技術和藝術造型達到當時極高的成就。像長城、趙州橋、都江堰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代土木工程的傑作。
1.2 世界土木工程發展歷史
在歐洲,大約8000年前已開始採用曬乾的磚;鑿琢自然石的採用,大約在5000~6000年前;至於在建築中採用燒制的磚,亦有3000年的歷史。世界古代的偉大建築,以公認的七大奇跡最為引人注目,它們都建於公元前600年~公元前200年,且均為石材建造,大都用於宗教、軍事和航海。且都是建於當時經濟和科技非常發達的地區,說明土木工程的發展與經濟繁榮和科技進步是密不可分的。
2土木工程的現狀
2.1世界現狀
隨著19世紀中葉鋼材及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開始使用,以及20世紀20年代後期預應力混凝土的製造成功,建造摩天大樓、大跨度建築和跨海峽1000m以上的大橋成為可能。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築是中國台北的101大廈,總高度為508m,。近代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也使得大跨度房屋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2.2 中國現狀
回顧20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改革開放後在我國大陸建造了許多高層建築,目前我國最高的建築是世界排名第4的上海金茂大廈。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高層建築還有深圳的地王大廈。在特種結構方面,我國有4所電視塔排在世界前十位,其中1995年建成的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以468m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為迎接2008年的奧運會,北京將建設一大批大跨超長建築,像國家體育場「鳥巢」結構、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大劇院等。無論在工程結構的改革、建築功能使用、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採用上及合理組織施工方面,還是在抗震分析和計算機程序應用上及有關抗震控制試驗研究上,我國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3未來土木工程的發展
3.1指導理論的繼續發展。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土木工程工程技術理論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學,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數值處理方法將是土木工程中力學的突破方向。在對復雜結構、流體介質等情況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現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專門化的數學在將來也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用以處理土木工程技術中復雜的數值問題。更先進的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得對復雜的情況的模擬更有把握,更接近於現實。力學也會突破宏觀框架,向微觀發展,控制論,虛擬現實等技術也在力學中加深影響。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學科將向周圍繼續發散,與材料,環境,化學,電子信息,機械。 城市規劃,建築等相關學科進一步的交叉,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服務。土木工程內部的次級學科也同時會在現實需要的推動下產生出新的學科。
3.2工程實現的變化。
土木建築的最終目的是建設出合乎設計要求的工程構造物,從設計到成果中間需要一個很長的工程實現的過程。這也是土木工程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論和設計,沒有好的工程實踐,一樣不會產生一個優秀的作品。
信息時代正在迎面走來,其他學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觀點新技術,必然的也會影響到土木工程。並且為這一傳統學科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控制理論,施工技術,新材料,環境工程,經濟理論等等。
全過程信息化。信息化的特點將更深的滲透到未來的土木工程中,重點不僅僅限於CAD方面,也包含對工程進度的管理、運行中數據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對建築物結構,強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應對策的決策等。這些也是主動控制和智能化實現的基礎。
可持續發展和人性化。這兩個要求是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的,社會的發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資源,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對土木建築設施人性化的要求。整個土木工程過程是建立在對資源和能源的不斷消耗上的,在可持續發展成為整個社會的主題的時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對這個問題。對資源和能源的節約,包括在建設中的和使用過程中的,成為土木工程以後的一個方向
B. 土木工程的歷史進程
對土木工程的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首先是作為工程物質基礎的土木建築材料,其次是隨之發展起來的設計理論和施工技術。每當出現新的優良的建築材料時,土木工程就 會有飛躍式的發展。
人們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從事營造活動,後來出現了磚和瓦這種人工建築材料,使人類第一次沖破了天然建築材料的束縛。中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 的西周初期製造出瓦。最早的磚出現在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的墓室中。磚和瓦具有比土更優越的力學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於加工製作。
磚和瓦的出現使人們開始廣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直至18~19世紀,在長達兩千多年時間里,磚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築材料,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至今還被廣泛採用。
鋼材的大量應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飛躍。 十七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生鐵、十九世紀初開始使用熟鐵建造橋梁和房屋,這是鋼結構出現的前奏。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冶金業冶煉並軋制出抗拉和抗壓強度都很高、延性好、質量均勻的建築鋼材,隨後又生產出高強度鋼絲、鋼索 。於是適應發展需要的鋼結構得到蓬勃發展。除應用原有的梁、拱結構外,新興的桁架、框架、網架結構、懸索結構逐漸推廣,出現了結構形式百花爭艷的局面。
建築物跨徑從磚結構、石結構、木結構的幾米、幾十米發展到鋼結構的百米、幾百米,直到現代的千米以上。於是在大江、海峽上架起大橋,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樓和高聳鐵塔,甚至在地面下鋪設鐵路,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跡。
為適應鋼結構工程發展的需要,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等就應運而生。施工機械、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設計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土木工程從經驗上升成為科學,在工程實踐和基礎理論方面都面貌一新,從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發展。
十九世紀20年代,波特蘭水泥製成後,混凝土問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構件易於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鋼鐵產量激增,隨之出現了鋼筋混凝土這種新型的復合建築材料,其中鋼筋承擔拉力,混凝土承擔壓力,發揮了各自的優點。 二十世紀初以來,鋼筋混凝土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
從三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剛度和承載能力,大大高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而用途更為廣闊。土木工程進入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時期。混凝土的出現給建築物帶來了新的經濟、美觀的工程結構形式,使土木工程產生了新的施工技術和工程結構設計理論。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飛躍發展。
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主要培養從事鐵路、公路、機場等工程和房屋、橋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養護等技術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層次工程人才。畢業生可在高校、設計部門和科研單位教學、設計、研究工作, 也可以在管理、運營、施工、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工作。
C. 誰有土木工程歷史發展的文章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它既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技術活動;也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陸上或水中 ,直接或間接為人類生活、生產、軍事、科研服務的各種工程設施,例如房屋、道路、鐵路、運輸管道、隧道、橋梁、運河、堤壩、港口、電站、飛機場、海洋平台、給水和排水以及防護工程等。
建造工程設施的物質基礎是土地、建築材料、建築設備和施工機具。藉助於這些物質條件,經濟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滿足人們使用要求和審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種荷載的工程設施,是土木工程學科的出發點和歸宿。
土木工程歷史上的三次飛躍
對土木工程的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首先是作為工程物質基礎的土木建築材料,其次是隨之發展起來的設計理論和施工技術。每當出現新的優良的建築材料時,土木工程就 會有飛躍式的發展。
人們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從事營造活動,後來出現了磚和瓦這種人工建築材料,使人類第一次沖破了天然建築材料的束縛。中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 的西周初期製造出瓦。最早的磚出現在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的墓室中。磚和瓦具有比土更優越的力學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於加工製作。
磚和瓦的出現使人們開始廣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直至18~19世紀,在長達兩千多年時間里,磚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築材料,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甚至在目前還被廣泛採用。
鋼材的大量應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飛躍。 十七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生鐵、十九世紀初開始使用熟鐵建造橋梁和房屋,這是鋼結構出現的前奏。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冶金業冶煉並軋制出抗拉和抗壓強度都很高、延性好、質量均勻的建築鋼材,隨後又生產出高強度鋼絲、鋼索 。於是適應發展需要的鋼結構得到蓬勃發展。除應用原有的粱、拱結構外,新興的桁架、框架、網架結構、懸索結構逐漸推廣,出現了結構形式百花爭艷的局面。
建築物跨徑從磚結構、石結構、木結構的幾米、幾十米發展到鋼結構的百米、幾百米,直到現代的千米以上。於是在大江、海峽上架起大橋,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樓和高聳鐵塔,甚至在地面下鋪設鐵路,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跡。
為適應鋼結構工程發展的需要,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等就應運而生。施工機械、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設計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土木工程從經驗上升成為科學,在工程實踐和基礎理論方面都面貌一新,從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發展。
十九世紀20年代,波特蘭水泥製成後,混凝土問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構件易於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鋼鐵產量激增,隨之出現了鋼筋混凝土這種新型的復合建築材料,其中鋼筋承擔拉力,混凝土承擔壓力,發揮了各自的優點。 二十世紀初以來,鋼筋混凝土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
從三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剛度和承載能力,大大高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而用途更為廣闊。土木工程進入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時期。混凝土的出現給建築物帶來了新的經濟、美觀的工程結構形式,使土木工程產生了新的施工技術和工程結構設計理論。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飛躍發展。
土木工程的特點
建造一項工程設施一般要經過勘察、設計和施工三個階段,需要運用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測量、土力學、工程力學、工程設計、建築材料、建築設備、工程機械、建築經濟等學科和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等領域的知識 ,以及電子計算機和力學測試等技術。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門范圍廣闊的綜合性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程實踐的發展,土木工程這個學科也已發展成為內涵廣泛、門類眾多、結構復雜的綜合體系。
土木工程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設施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為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之一。
遠古時代,人們就開始修築簡陋的房舍、道路、橋梁和溝澶,以滿足簡單的生活和生產需要。後來,人們為了適應戰爭、生產和生活以及宗教傳播的需要,興建了城池、運河、宮殿、寺廟以及其他各種建築物。
許多著名的工程設施顯示出人類在這個歷史時期的創造力。例如,中國的長城、都江堰、大運河、趙州橋、應縣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臘的巴台農神廟,羅馬的給水工程、科洛西姆圓形競技場(羅馬大斗獸場),以及其他許多著名的教堂、宮殿等。
產業革命以後,特別是到了20世紀,一方面社會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社會各個領域為土木工程的前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而這個時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在世界各地出現了現代化規模宏大的工業廠房、摩天大廈,核電站、高速公路和鐵路、大跨橋梁、大直徑運輸管道長隧道、大運河、大堤壩、大飛機場、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現代土木工程不斷地為人類社會創造嶄新的物質環境,成為人類社會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過工程實踐,總結成功的經驗,尤其是吸取失敗的教訓發展起來的。從17世紀開始,以伽利略和牛頓為先導的近代力學同土木工程實踐結合起來,逐漸形成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岩體力學,作為土木工程的基礎理論的學科。這樣土木工程才逐漸從經驗發展成為科學。
在土木工程的發展過程中,工程實踐經驗常先行於理論,工程事故常顯示出未能預見的新因素,觸發新理論的研究和發展。至今不少工程問題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實踐經驗。
土木工程技術的發展之所以主要憑借工程實踐而不是憑借科學試驗和理論研究,有兩個原因:一是有些客觀情況過於復雜,難以如實地進行室內實驗或現場測試和理論分析。例如,地基基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變形的狀態及其隨時間的變化,至今還需要參考工程經驗進行分析判斷。二是只有進行新的工程實踐,才能揭示新的問題。例如,建造了高層建築、高聳塔桅和大跨橋梁等,工程的抗風和抗震問題突出了,才能發展出這方面的新理論和技術。
在土木工程的長期實踐中,人們不僅對房屋建築藝術給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對其他工程設施,也通過選用不同的建築材料,例如採用石料、鋼材和鋼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環境建造了許多在藝術上十分優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古代中國的萬里長城,現代世界上的許多電視塔和斜張橋,都是這方面的例子。
土木工程的發展趨勢
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是:適應各類工程建設高速發展的要求,人們需要建造大規模、大跨度、高聳、輕型、大型、精密、設備現代化的建築物。既要求高質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經濟效益。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課題,並推動土木工程這門學科前進。
高強輕質的新材料不斷出現。比鋼輕的鋁合金、鎂合金和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玻璃鋼)已開始應用。對提高鋼材和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已取得顯著成果 ,而且還仍繼續進展。
建設地區的工程地質和地基的構造 ,及其在天然狀態下的應力情況和力學性能,不僅直接決定基礎的設計和施工,還常常關繫到工程設施的選址、結構體系和建築材料的選擇,對於地下工程影響就更大了。工程地質和地基的勘察技術,目前主要仍然是現場鑽探取樣,室內分析試驗,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為適應現代化大型建築的需要,急待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創造新的勘察方法。
以往的總體規劃常是憑借工程經驗提出若干方案,從中選優。由於土木工程設施的規模日益擴大,現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以提高規劃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壩會引起自然環境的改變,影響生態平衡和農業生產等,這類工程的社會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規劃中,對於趨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慮。
隨著土木工程規模的擴大和由此產生的施工工具、設備、機械向多品種、自動化、大型化發展,施工日益走向機械化和自動化。同時組織管理開始應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學化;有些工程設施的建設繼續趨向結構和構件標准化和生產工業化。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造價、縮短工期、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可以解決特殊條件下的施工作業問題,以建造過去難以施工的工程。
D. 土木工程的發展可分為那幾個歷史階段各階段分別有何
土木工程的發展史經歷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階段。
1、古代的土木工程的歷史跨度很長,它大致從舊石器時代(約公元5000年起)到17世紀中葉。當時的各種設施主要依靠經驗,根本沒有什麼設計理論可言。所用的材料也是十分簡單的自然原料。如石塊、草筋、土抷等。
2、近代的土木工程的時間跨度為17世紀中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歷時300餘年。在這一時期,土木工程逐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與古代的土木工程相比,它有了自己新的特點和提高。
3、現代的土木工程為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今的土木工程。二戰以後,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從而為土木工程的進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
(4)土木工程的歷史與發展擴展閱讀:
土木工程重要性與意義
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類生產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適美觀的空間和通道。它既是物質方面的需要,也有象徵精神方面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程結構越來越大型化、復雜化,超高層建築、特大型橋梁、巨型大壩、復雜的地鐵系統不斷涌現,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同時也演變為社會實力的象徵。
土木工程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工程的安全,使結構能夠抵抗各種自然或人為的作用力。任何一個工程結構都要承受自身重量,以及承受使用荷載和風力的作用,濕度變化也會對土木工程結構產生力作用。
在地震區,土木工程結構還應考慮抵禦地震作用。此外,爆炸、振動等人為作用對土木工程的影響也不能忽略。
問題與條件
材料是實現土木工程建造的基本條件。土木工程的任務就是要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最經濟的建造,因此材料的選擇,數量的確定是土木工程設計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內容。
土木工程的最終實現是將社會所需的工程項目建造成功,付諸使用。有了最優設計還不夠,還需要把藍圖變為現實。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利用現有的物資設備條件,通過有效的技術途徑和組織手段來進行施工。
土木工程是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和技術,是運用多種工程技術進行勘測、設計、施工的成果。土木工程隨著社會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而發展,是技術、經濟、藝術統一的歷史見證。影響土木工程的因素既多又復雜,使得土木工程對實踐的依賴性很強
E. 土木工程的發展分為那幾個歷史階段,有何特點
土木工程的發展史經歷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階段。
1、古代的土木工程的歷史跨度很長,它大致從舊石器時代(約公元5000年起)到17世紀中葉。當時的各種設施主要依靠經驗,根本沒有什麼設計理論可言。
所用的材料也是十分簡單的自然原料。如石塊、草筋、土抷等。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才開始採用燒制的磚。
並且,這一時期的工具也是很簡單。盡管如此,我們的老祖宗還是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甚至有些工程從現代的角度來看也是非常偉大的、難以現象的。
2、近代的土木工程的時間跨度為17世紀中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歷時300餘年。在這一時期,土木工程逐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與古代的土木工程相比,它有了自己新的特點和提高。
首先,有力學和結構理論作為指導。如1683年義大利學者伽利略發表了「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1687年牛頓總結出力學三大定理。1852年法國的納維建立了土木工程中結構設計的容許應力法。其次,磚、瓦、木、石等建築材料得到日益廣泛的使用,混凝土、鋼材、鋼筋混凝土以及早期的預應力混凝土得到發展。
如1824年波特蘭水泥的發明。1867年鋼筋混凝土開始應用於土木工程史上。1859年火爐煉鋼法的成功使得鋼材得以大量生產並應用於房屋、橋梁的建築上。最後,施工技術進步很大,建造規模日益擴大,建造速度大大加快。
3、現代的土木工程為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今的土木工程。二戰以後,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從而為土木工程的進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
(5)土木工程的歷史與發展擴展閱讀:
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
中國的土木工程建設從20世紀50年代起一直沒有停過,且發展很快,尤其在近年來,發展極為迅猛,幾乎整個中國成了一個大的建設工地。
新的高樓大廈、展覽中心、鐵路、公路、橋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大力研究、開發和應用。發展之快,數量之巨,令世界各國驚嘆不已。
高層建築不僅越建越多,越建越高,而且其結構體系及布置形式也日趨多樣化。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筒體結構等體系、巨型結構、轉換層結構、懸挑結構及高層大跨框架結構等體系是目前常見的結構體系。
大跨建築、大空間建築日益增多,多為混凝土結構和空間鋼結構。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公路、鐵路運輸事業突飛猛進,高等級公路里程快速增長。橋梁工程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伴隨著橋梁類型的不斷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而斜拉橋的復興更是橋梁工程的另一個輝煌。
但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城市的數量、規模和人口數量都有了飛速的發展。
這就要求更多的建築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單是不難看出,目前,我國的城市建築尤其是房屋建築,並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不難看出,我國的土木工程建設面臨的現狀是,雖然發展較快,但尚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F. 土木工程的發展可分為哪幾個歷史階段
土木工程的發展史經歷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階段.
1、古代的土木工程的歷史跨度很長,它大致從舊石器時代(約公元5000年起)到17世紀中葉.當時的各種設施主要依靠經驗,根本沒有什麼設計理論可言.所用的材料也是十分簡單的自然原料.如石塊、草筋、土抷等.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才開始採用燒制的磚.並且,這一時期的工具也是很簡單.盡管如此,我們的老祖宗還是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甚至有些工程從現代的角度來看也是非常偉大的、難以現象的.
2、近代的土木工程的時間跨度為17世紀中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歷時300餘年.在這一時期,土木工程逐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與古代的土木工程相比,它有了自己新的特點和提高.
首先,有力學和結構理論作為指導.如1683年義大利學者伽利略發表了「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1687年牛頓總結出力學三大定理.1852年法國的納維建立了土木工程中結構設計的容許應力法.其次,磚、瓦、木、石等建築材料得到日益廣泛的使用,混凝土、鋼材、鋼筋混凝土以及早期的預應力混凝土得到發展.如1824年波特蘭水泥的發明.1867年鋼筋混凝土開始應用於土木工程史上.1859年火爐煉鋼法的成功使得鋼材得以大量生產並應用於房屋、橋梁的建築上.最後,施工技術進步很大,建造規模日益擴大,建造速度大大加快.
3、現代的土木工程為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今的土木工程.二戰以後,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從而為土木工程的進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
時代的不同,其建築史的發展也有所差異,此時期的建築具有以下特點:土木工程功能化;城市建設立體化;交通運輸高速化.由於社會發展出現了以上3方面的要求,必然使得構成土木工程的3 個要素:材料、施工和理論也要出有新的發展趨勢,即建築材料的輕質高強化,施工過程的工業化、裝配化,設計理論的精確化、科學化。
G. 土木工程的發展可分為哪幾個歷史階段
一)基礎性:
土木工程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與人類的生活、生產乃至生存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二)帶動性:
土木工程對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土木工程的資金投入大,帶動行業多,是挖掘和吸納勞動力資源的重要平台之一。
(三)綜合性: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不斷為土木工程技術注入新理念,提供新工具,造就新工藝,提出新要求。
三、土木工程專業學習和未來工作的核心內容: (3分鍾)
各類土木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管理和維修。
四、土木工程的發展歷史:
分為三個階段:古代、近代和現代
(一)古代(約公元前5000年起至17世紀中葉):
1、古代土木工程的特點:無設計理論,主要依靠經驗;建造材料主要取之於自然;工具簡單,尚無施工機械。
2、東西方古代有歷史意義的宏偉建築和遺址:
西方:埃及的金字塔、墨西哥的奇琴伊扎城、法國的加爾橋、希臘的帕特農神廟、古羅馬的斗獸場、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索菲亞大教堂、衣索比亞拉里貝拉的獨石教堂、羅馬帝國的道路網等
中國:中國古代偉大的磚石結構—萬里長城、四川灌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陝西秦皇陵兵馬俑、京杭(北京—杭州)大運河、河北趙縣交河趙州橋(安濟橋)、山西應縣木塔(佛宮寺釋伽塔)、北京故宮、天壇、秦朝全國郡縣間馳道網(咸陽中心)等。
(二)近代(17世紀中葉至1945年二戰結束):
1、近代土木工程的特點:
1)土木工程逐步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牛頓力學三大定律、工程結構設計的容許應力法、極限平衡理論等。
2)人工土木工程材料被發明:波特蘭水泥、鋼筋混凝土應用、轉爐煉鋼法發明。
3)新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法被提供:打樁機、壓路機、挖土機、掘進機、起重機。
4)基礎設施的社會需求日益廣泛和深入。
2、優秀近代土木工程傑作:
西方: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梁橋於1875年由法國莫尼埃主持建成長16m;第一幢鋼鐵框架承重大樓,現代高層建築開端—美國芝加哥保險公司大樓;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第一條鐵路—北美大陸鐵路;1863年在英國倫敦建成第一條地下鐵道;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美國紐約的帝國大廈;
我國:詹天佑於1909年建成京張鐵路;茅以升主持建造的我國第一條公鐵兩種雙層鋼結構橋—錢塘江大橋;1934年建成的號稱30年代遠東第一樓的上海國際飯店等。
(三)現代(1945年二戰結束至今):
1、現代土木工程特點:
1)功能多樣化
2)建設立體化
3)交通快速化
4)設施大型化
2、現代土木工程代表工程:中國台北國際金融中心;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國家石油雙子星座大廈(雙塔);中國上海金茂大廈;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樓;中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廈2期;沈大高速公路;上海磁懸浮鐵路;台灣高速鐵路網;廣深准高速鐵路;巴黎戴高樂機場;芝加哥國際機場;日本明石海峽大橋;丹麥大貝爾特東橋;中國江陰長江大橋;英國恆伯爾橋;香港青馬大橋;英吉利海峽隧道;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中國廣州中信廣場大廈;中國深圳地王大廈;美國紐約帝國大廈;中國香港中環廣場大廈;中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莫斯科電視塔;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我國青海龍羊峽大壩;瑞士大狄克桑壩;俄國薩楊蘇申克壩;
五、「土木工程」的展望與未來:
1、材料向多功能、智能化發展
2、項目趨大、全、新並向太空、海洋、荒漠開拓
3、規劃設計科學化、自動化,施工建造精細化、工廠化
4、可持續發展是必經之路
H. 土木工程學的歷史發展
土木工程是伴隨著抄人類社襲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設施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為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之一。 人們就開始修築簡陋的房舍、道路、橋梁和溝澶,以滿足簡單的生活和生產需要。後來,人們為了適應戰爭、生產和生活以及宗教傳播的需要,興建了城池、運河、宮殿、寺廟以及其他各種建築物。
許多著名的工程設施顯示出人類在這個歷史時期的創造力。例如,中國的長城、都江堰、大運河、趙州橋、應縣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臘的巴台農神廟,羅馬的給水工程、科洛西姆圓形競技場 (羅馬大斗獸場),以及其他許多著名的教堂、宮殿等。 特別是到了20世紀,一方面社會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社會各個領域為土木工程的前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而這個時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在世界各地出現了現代化規模宏大的工業廠房、摩天大廈,核電站、高速公路和鐵路、大跨橋梁、大直徑運輸管道長隧道、大運河、大堤壩、大飛機場、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現代土木工程不斷地為人類社會創造嶄新的物質環境,成為人類社會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