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詩經的歷史價值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回三百零五篇。答《詩經》共分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三大部分。它們都得名於音樂。「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現在我們說陝西調、山西調、河南調、「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崑腔叫做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據年代先後而分的。「頌」是用於宗廟祭的樂歌。
詩經目錄
國風·周南 國風·召南 國風·邶風
國風·鄘風 國風·衛風 國風·王風
國風·鄭風 國風·魏風 國風·唐風
國風·齊風 國風·秦風 國風·陳風
國風·檜風 國風·曹風 國風·豳風
小雅·鹿鳴之什 小雅·南有嘉魚之什 小雅·鴻雁之什
小雅·節南山之什 小雅·谷風之什 小雅·甫田之什
小雅·魚藻之什 小雅·都人士之什
大雅·盪之什 大雅·文王之什 大雅·生民之什
周頌·閔予小子之什 周頌·清廟之什 周頌·臣工之什
商頌 魯頌·駉之什
② 詩經的歷史意義
豐富了華夏兒女的精神世界;
陶冶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
③ 詩經的歷史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版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權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
④ 請簡述《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從歷史價值角度言,《詩經》實際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歷史,全方位、多側面、多角度地記錄了從西周到春秋的歷史發展與現實狀況,其涉及面之廣,幾乎包括了社會的全部方面——政治、經濟、軍事、民俗、文化、文學、藝術等。後世史學家的史書敘述這一歷史階段狀況時,相當部分依據了《詩經》的記載。
周代文化的鮮明特徵之一,產生了不同於前代而又深刻影響後代的禮樂文化。其中的禮,融匯了周代的思想與制度,樂則具有教化功能。《詩經》在相當程度上反映、表現了周代的這種禮樂文化,成了保存 周禮有價值的文獻之一。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 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 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 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 風》、《 雅》、《 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 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准。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 孟子、 荀子、 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
⑤ 詩經愛情詩的歷史意義
愛情是文學作品中一十永恆的主題。愛情詩在《詩經》中佔有很走比重。本文通過時《詩經》愛情詩的詳細解讀.重溫了遠古人類單純蔓好、真孳自然的愛-隋生活.領悟先民們外在情感態度背後的精神實質的深層內涵.探掘《詩經》愛情詩在當誇社會的現實意艾.激發現代人類擊關注現實、熱愛生活。關鍵詞:《詩經)愛情詩情感態度現實意叉《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關於愛情方面的文化啟蒙.是《詩經》的精髓所在,其中的愛情詩,寫出了可貴的人性之美.真正深入到了人的靈魂深處。時至今日,這些抒發愛意和歌頌純真愛情的詩篇仍然顯得彌足珍貴。
《詩經》里的愛情詩及其現實意義
一、單純美好、真摯自然
1.生命奉能情感的自然流霉《詩經》中的愛情詩,緊貼現實生活,不作無病呻吟.感情真摯自然.摒棄了世俗偏見,是個體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譬如《周南-關雎》「JIM』就是寫男子對立子的愛慕之情。此篇是《詩經》的開篇之作,是一首貴族青年的戀歌。Ⅲ(嘲這首詩向讀者展現了一對雎鳩鳥在河中小洲上關關地嗚叫求偶,此情此景,觸發了主人公對河邊采荇姑娘的愛慕與追求。「魚的外形是女陰崇拜的象徵.魚的多子是生殖崇拜的象徵.這是古人性觀念中的一個重要內容」。Ⅲ(圈』鳥口中有魚就不再鳴了,男子有妻就不用再求了.這正是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直接比照。這種覓偶、擇偶的過程.也反映了周民在兩性關繫上有了質的飛躍,它不僅有一夫一妻的婚姻法制,而且表明婚姻要以愛情為基礎。詩中男子擇偶的標準是貌美(窈窕)且心美(賢淑).說明周人的愛情觀中不僅有審美觀,還有道德觀。卒章「鍾鼓樂之」。鍾鼓屬大典之樂。用於庄嚴、隆重、歡樂、熱烈的場合。人生最大的歡樂慶典,莫過於婚禮。從而看出此詩真實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與婚姻的追求。再看《鄭風・ 凜洧》1扎九中的描寫:「漳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簡兮。女日:『觀乎?『士日:『既且。』 ……」詩中「渙渙:水盛貌。瀏:水清貌」。四(Ply)這首詩描述了一次仲春之會的盛況.寫一對青年幽會.遊玩,臨別峭物定情的景況。女主人公表現尤為突出.她主動要求意中人陪自己去遊玩。並以芍葯花為信物.私訂終身。詩中滲透著濃厚的抒情意味。正如方玉潤所說:「每值風日融和,良辰美景,競相出遊:以至蘭芍互贈.播為美談,男女戲濾,恬不知羞。」所謂「恬不知羞」.實際是青年們天然純朴的感情流露。方氏衛以此詩「開後世野4游艷詩之祖」。〔6jl「al這苜詩中男女主人公的舉動.顯然是對社會上那些清規戒律的反叛.是真正意義上對天地精神的遵從。這種浪漫明媚、大明大放的愛情,在《詩經》中並不少見,如《庸風・ 桑中》、《鄭風・ 東門之埠》等,都表達了男女問的思慕之情。語言朴實自然,體現了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自由、歡樂、大膽、熱烈的追求與嚮往。、《詩經》歌詠了禮制完善之初周代社會男女交往的清純、自然的本性。表現出對人生命本體的尊崇和對人的個體價值的強烈追求。這是古代文化中最光輝、最純朴的思想。
2.和諧、自由、平等的相互追慕《詩經》時代的感情是真摯、純朴,兩叉健康、活潑的。例如:《邶風・ 靜女》四四描寫男女幽會。歐陽修《詩本義》:「《靜女》一詩,本是情詩。」Ⅲ…可謂一語中的。詩中寫一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來,並以彤管、茅荑相贈。主人公感情表現得細膩真摯。總的是,此詩以人人所能之言,道人人難表之情.自然生動.一片天籟。「李夢陽引五叔武語日:『真詩乃在民間。』以此詩詮之.誠非虛論」。」m又如《齊風・ 東方之日》『_(n「):「東方之日兮.彼妹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這首詩寫一女子大膽直率地去追求她所喜歡的男子的情景.詩每章末句。履我即兮」,「履我發兮」,描寫了那女子一個很細小的動作。但就在這一蹴一躡.在室在闥之間,便很形象地刻畫出那女子的性格。動作的描寫精彩之處。是能夠傳神繪形的。如吳偉業《永和官詞》:「皓齒不呈微索同.蛾眉欲盛又溫存。」恆寫出了田貴妃之不嫻詞爭,而卻仍有一種脈脈文靜和溫存的風韻。(參閱劉衍之、劉永翔《文學的藝術》)當然.比起《東方之日》來,後人的詩文在動作描寫上要精巧細膩得多了。這首詩寫得爽快、直卓.毫無矯揉造作。愛情的基調昂揚而健康。像《東方之日》這種大膽而率真的愛情詩,《詩經》中還有不少。《濤經》是表達性情高度心靈化的產物。是人類童年時代天真純朴、爛漫自由的思想表達.這種未經禮教桎梏的.恰恰是自然的人性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活潑生命的體現。它標志著和諧、自由、平等.散發著愉快與天真的氣息。
二,審美觀照、人性礤召
『詩經》愛情詩中,男女主人公對愛・ 隋的追求大膽而熱烈。在這種自然而率真的情感態度背後隱藏著的美好的精神實質是值得人們去推崇與贊同的。l,審差:無功利的欣貴萬方數據型業蘭蘭i灞且看《邶風・ 簡兮》…」):「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這是一首女子觀看舞師表演「萬舞」.從而對他產生愛慕之情的詩。要解讀這首詩先得了解周人生活習俗中的兩個問題:一是高煤之祀,一是萬舞。所謂高媒之祀,是古人實行生殖崇拜的祭祀儀式。這種祭祀前先有舞蹈,叫萬舞或桑林之舞。萬舞分文武兩部分.先是武的'部分,如濤中所言:「有力如虎,執轡如組。」象徵古人車戰。武舞完畢,即是文舞,如詩中所言:。左手執龠,右手素翟。」主要表演愛情。武舞和文舞都有挑逗的動作.故三章雲:「山有楱。隰有苓。」文中「簡」 是「揀」的假借宇.作「選擇」解.此處為擇偶之義。這首詩就是寫一個女子在這個盛會中看中了一個男子,他是萬舞隊的舞師,他身材魁梧,力大如虎,是個莢俊瀟灑的美男子,使她仰慕之至。這就是這首詩的主題。此詩妙處,在於感情的熾熱與坦率。一位旁觀者,專注地欣賞舞師的莢姿。並發出由衷的贊嘆和傾慕.從語氣看,顯然是一位很有索養的女性對男子的賞識.似有可欲不可求的惋惜,_叉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慨。其實.這種對觀照對象保持著距離的欣賞就是審美。無功利色彩。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觀注.達到心靈的交流與精神的愉悅.繼而產生共鳴。這種對美的追求方式.正是一種正確、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再如《郟風・ 有女同車》1m{nH,:「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這首詩是一位貴族青年的婚戀詩,寫男子偶爾和一姓姜的女於同車出行。這個女子容貌如木槿花一樣艷紅美麗.她身佩玉石.舉止嫻雅端莊。她的玉音美容在這個男於心中留下了不可忘懷的印象。故而寫下這首戀歌,表達了他心中對這位女子的愛慕之情。詩凡二章.反復吟誦的是女子同木槿花一樣艷紅美麗的容顏和佩玉閃光的服飾,以及玉石撞擊發出的優美動聽的聲音。難怪明人孫月峰評論說:「狀婦女總不離容飾二字.此詩艷麗則以『同車』,『翱翔』等字點注得妙。」讓人看到一幅浪漫的圖畫。末句「德音不忘」四字尤妙.「這是一種億音思人的表現手法」。四Ⅲl詩中的男子.在嘆息其不為己有之餘,也唱出了心中的感動。愛情總是自私的.難免帶有功利色彩。但若換個角度.擺脫自私自利的目的和功利的眼光.把自己所愛慕的異性當作審美對象.不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嗎?無疑,這種愛的贊歌是崇高而偉大的。
⑥ 如何理解詩經在歷史上的作用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分《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准.
《詩經》對中國的文學史、政治、語言、甚至思想上都起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孔子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孔子認為,研究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學習諷刺方法,可以運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從而達至齊家,治國,平天下.
《詩經》里開宗明義的第一首詩歌是《國風•周南》中的《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成為當今婦孺皆知的經典話語之一.在這首詩里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正是《詩經》中那些對愛情美好而浪漫的描寫才有了我們以後對愛情的追求和憧憬.即使愛的很苦,很累;被愛情傷的很深、很重.我們還是抱著一顆不知疲倦的心去迎接下一個屬於自己的情感世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會有了歷史上那麼多凄美的愛情故事和絕世的傳奇佳話:從項羽的霸王別姬到吳三桂的沖冠一怒為紅顏再到林覺民洋洋灑灑的《與妻書》,那一個故事背後不包含一段令人悍然淚下的凄美愛情.還有多少叱吒風雲的英雄雖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馬背上的傳奇,可最後還是拜倒在了女人的石榴下.一把寶劍可以創造一個神話,一個女人也足以顛覆一個神話.這就是女人的魅力,也是愛情的魅力!浩浩盪盪的黃河可以把歷史的塵埃洗刷干凈也可以把歷史的留下的傷痕撫慰完好.可它永遠也代不走人們對愛情的渴望和對愛情的妥協甚至犧牲.
同時也指出了夫婦在傳統五倫關系中的重要性.家庭的破裂將直接導致犯罪率的上升(即下一代無法獲得父母的關照而學壞).犯罪率的上升直接影響的社會的安定.而這些是我們當代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夫妻關系與家庭教育已成為我們棘待解決的問題,和諧的家庭會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而美好成長環境,孩子也會在這個既定的軌道上健康、自由的成長.而在充滿暴力的家庭亦或破碎凄慘的單親家庭生活的孩子要承受多大的精神壓力?他們中有多少存在嚴重的心智問題,要麼是嚴重的孤僻,要麼是內心充滿仇恨與報復,要麼就是走上了世界的另一個極端.他們中有多少長大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面對這種結局我們大多都在抱怨孩子們的叛逆和時代的混亂,又有幾個人去反思這背後所隱藏的深層次矛盾!《詩經》早在幾前年前就為我們上了一堂充滿警示的教育課,而我們卻沒有去認真思考過這些簡單背後的深妙.因此我們要構建和諧社會應該首先從構建和諧文化開始,而構建和諧文化又應該先從清潔自己的心靈開始.清潔心靈我們需要靜下來,用心去聆聽文化跳動的脈搏,也許《詩經》會是我們的首選.
用《詩經》中簡單而充滿睿智的語句去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遠離充滿腐臭的腴腩之腹,共創和諧文明的香蘭之室.
在古代,《詩經》還有政治上的作用.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外交,經常用歌詩或奏詩的方法來表達一些不想說或難以言喻的話,類似於現在的外交辭令.包括以後的「兼愛」、「非攻」都對我們現在構建和諧、互利的外交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們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題中之意.「南南合作」、「南北互利」也是《詩經》中很多外交辭令在現代的引申之意.但是我們在尊重歷史的同時也要時刻警惕那些打著歷史和文化幌子卻時刻准備吃歷史豆腐的的不法分子.前不久鬧的沸沸揚揚的台灣當局篡改歷史教科書的事例不得不讓我們對歷史和文化一個全新的認識——只有尊重歷史和文化才能創造新的文明,篡改歷史和文化的人到頭來只會摔的很慘.****歷史缺乏足夠的權力,演繹歷史沒有天才的想像力,****文化缺乏足夠的底蘊,等而下之,只有怯生生賊眉鼠眼的吃歷史和文化的「豆腐」.這不僅是歷史的不幸,也是文化的悲哀.我們應該把根植於
《詩經》這片最深厚而又肥沃的土壤中,從中不斷的汲取文化、滋養內涵,讓自己充實、高大起來.然後再去思考如何去對外,已經怎樣去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要知道傳統底蘊是一筆無逾越的文化鴻溝.
總之,《詩經》的博大之處就在於它的時代性和延展性.它不僅適用於縱橫捭闔、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也適用於盛極一時的貞觀、康乾.同樣也適用於當前努力構建和諧的中國.讓《詩經》博大精深的底蘊為我們構建和諧,共創文明鋪平前進的道路.
⑦ [[詩經]]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求大神幫助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會條件下,聳立著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觀構成的上層建築。」①在《詩經》產生的年代,我們的先人在自然條件相當艱苦的黃河流域以宗法制度為核心建立起一個農業社會。這個社會為了生存發展,需要強大的集體力量,需要內部秩序的穩定與和諧,而相應地需要抑制其社會成員的個性自由和與之相聯系的浪漫幻想。正是在這種「生存的社會條件下」,形成了《詩經》的思想和藝術特色。並且,由於中國——尤其中原社會的基本特點維持甚久,作為中國文學重要起點、又被奉為儒家經典的《詩經》,其特色對於後代文學的影響,也就非常之深遠。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29頁。 具體地說,《詩經》的特色和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而且,從詩歌藝術的成熟程度來看,抒情詩所達到的水準,也明顯高於敘事詩。而與《詩經》大體屬於同時代的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卻完全是敘事詩。正如荷馬史詩奠定了西方文學以敘事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詩經》也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以後的中國詩歌,大都是抒情詩;而且,以抒情詩為主的詩歌,又成為中國文學的主要樣式。 第二,《詩經》中的詩歌,除了極少數幾篇,完全是反映現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在這里,幾乎不存在憑借幻想而虛構出的超越於人間世界之上的神話世界,不存在諸神和英雄們的特異形象和特異經歷(這正是荷馬史詩的基本素材),有的是關於政治風波、春耕秋獲、男女情愛的悲歡哀樂。後來的中國詩歌乃至其他文學樣式,其內容也是以日常性、現實性為基本特徵;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總是文學的中心素材。 第三,與上述第二項相聯系,《詩經》在總體上,具有顯著的政治與道德色彩。無論是主要產生於社會上層的大、小《雅》,還是主要產生於民間的《國風》,都有相當數量的詩歌,密切聯系時事政治,批判統治者的舉措失當和道德敗壞。其意義雖主要在於要求維護合理合度的統治,給予人民以較為寬松、可以維持生存的條件,但這對於社會的發展,當然是有價值的。 關心社會政治與道德,敢於對統治階層中的腐敗現象提出批判,應該說是《詩經》的優秀之處。但這個問題應該從兩方面來看。正像我們在前一節中舉例分析的那樣,這一種批評完全是站在社會公認原則的立場上的,在根本上起著維護現有秩序的穩定的作用,而不能不抑制個人的慾望與自由。就以《相鼠》一詩來說,它可能是批評統治者荒淫無度的生活,也可能是批評對「禮儀」的具有進步意義的破壞行為。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詩對於這兩種現象都是適用的。 要說《詩經》這一特點對後世的影響,首先要說明:《詩經》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後世經過曲解而被強化了。本來不是直接反映政治與道德問題的詩,包括眾多的愛情詩,在漢代的《毛詩序》中,也一律被解釋為對政治、道德或「美」(贊頌)或「刺」(批評)的作品。因而,一部《詩經》,變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書。 後代詩人繼承《詩經》關注社會政治與道德的特色,同樣應該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提倡這一特色,可以糾正文學過分趨向游戲和唯美傾向,發揚文學的社會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不適當地過分強調這一點,也必然妨害文學的多樣化發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達。 第四,《詩經》的抒情詩,在表現個人感情時,總體上比較克制因而顯得平和。看起來,像《巷伯》批評「讒人」,《相鼠》批評無禮儀者,態度是很激烈的。但這種例子不僅很少,而且並不能說是純粹的「個人感情」,因為作者是在維護社會原則,背倚集體力量對少數「壞人」提出斥責。像《雨無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評的對象是多數人,則已顯得畏懼不安。至於表現個人的失意、從軍中的厭戰思鄉之情,乃至男女愛情,一般沒有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由此帶來必然的結果是:《詩經》的抒情較常見的是憂傷的感情。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國後代的詩歌,也是以抒情——抒憂傷之情較為普遍。 克制的感情,尤其憂傷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噴涌而出,一泄無余,而是委婉曲折,波瀾起伏。由此,形成了《詩經》在抒情表現方面顯得細致、雋永的特點。這一特點,也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後來的詩歌。 另外需要說到,盡管《詩經》的抒情一般比較平和,卻依然是真摯而動人的,而且也並非沒有明朗歡快、天趣盎然之作。後代儒家把《詩經》中的所有作品都說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並不能抹殺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愛情詩對人們的感染力。因此,在封建專制時代,當文學道德化傾向、說教傾向變得過度嚴重時,詩人們也會打出《詩經》的權威旗號,要求給感情以應有的、至少是適度的承認。明代詩人何景明的《明月篇序》就是一例。湯顯祖的《牡丹亭》中,深閨小姐杜麗娘誦讀《關雎》而產生對於愛情的渴望,又是一例。 以上主要從內容、思想傾向、抒情特點等諸方面論述了《詩經》的幾個重要特色。這些特色對中國後代文學的影響都很深遠。下面再從語言形式、表現手法等方面簡略介紹一下《詩經》的特色,這些方面的影響,情況各有不同。 《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佔比例很低。只有個別詩是以雜言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為主幹,可以由此推想當時演唱《詩經》的音樂旋律,是比較平穩和比較簡單的。至漢代以後,四言詩雖斷斷續續一直有人寫,但已不再是一種重要的詩型了。反而在辭賦、頌、贊、誄、箴、銘等特殊的韻文文體中,運用得很普遍。 《詩經》常常採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嘆的效果。這是歌謠的一種特點,可以藉此強化感情的抒發,所以在《國風》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頌》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詩中幾乎沒有。典型的例子,如《周南·芣芑》: 采采芣芑,薄言采之。采采芣芑,薄言有之。 采采芣芑,薄言掇之。采采芣芑,薄言捋之。 采采芣芑,薄言袺之。采采芣芑,薄言襭之。 全篇三章十二句,只變動了六個動詞,不但寫出採摘的過程,而且通過不斷重復的韻律,表現出生動活潑的氣氛,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清人方玉潤說:「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忽斷忽續。」(《〈詩經〉原始》)這么說也許多了一些想像,但疊徽章重句的美感,確是很動人的。四言詩衰微後,這種形式也被捐棄,只能偶一見之。倒是在現代歌曲中,又常看到這種情況。這說不上「影響」,卻有古今相通之理。 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中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在古漢語的規則中,這類詞彙大抵是形容詞性質,所以也有助於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清新美麗的自然。如《詩經》首篇的《關雎》,「關關」(疊字)形容水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淑女的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狀態,「輾轉」(疊韻)刻畫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也有生動的形象。 《詩經》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所謂「賦」,用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大體在《國風》中,除《七月》等個別例子,用鋪排陳述的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詩,鋪陳的場面較多。漢代辭賦的基本特徵就是大量鋪陳。雖然從《詩經》到漢賦還間隔許多環節,但說其原始的因素源於《詩經》,也未嘗不可。 總而言之,《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它從多方面表現了那個時代豐富多採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們的喜怒哀樂,以其清醒的現實性,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開辟了中國詩歌的獨特道路。雖然,由於特殊的社會生存條件,《詩經》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飛揚的個性自由精神,但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它是無愧於人類文明的,值得我們驕傲的。
⑧ 《詩經》有什麼歷史意義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版作品。
由於漢代,權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為《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後與賦.比.興合稱為詩經六義
它是中國詩歌乃至中華文化的一個光輝起點,它從多個角度表現了那個時代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們的喜怒哀樂,一起清醒的現實性,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開辟了中國詩歌的獨特道路。雖然,由於特殊的社會生存條件,它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飛揚的個性自由精神,但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它是無愧與人類文明的,值得我們驕傲的。
它由於其內容豐富以及在思想和藝術的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位置,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現實主義的優秀傳統,對後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就知道這些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⑨ 簡述詩經的產生和發展以及歷史地位和文化意義
詩經的發展產生以及歷史地位和文化意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這個濕巾,的產生就是勞動人民之間的產生發展,在企業技術不斷演進的過程中進行發展,歷史地位的話,在古代來說,詩歌還是現代,這個,詩壇上還是特別重大,這個文化意義的事。哇,這個更不用說了,反正是史無前例舉世無雙的,這個美好的詩文。
⑩ 詩經的文學史地位和影響
《詩經》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我國詩歌的 優良傳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詩人,我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詩經》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從《詩經》開始,我國詩歌沿著《詩經》開辟的抒情言志的 道路前進,抒情詩成為我國詩歌的主要形式。
二、《詩經》表現出的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 生態度,被後人概括為「風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後世詩人的創作。屈原《離騷》、漢樂府詩、建安詩人都是這種精神的直接繼承。後世詩人往往倡導「風雅」精神,來進行文學革新。如陳子昂、杜甫、白居易和新樂府諸家,都是「風雅」精神的體現。
三、比興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為後代作家提供了學習的典範。《詩經》中觸物動情,運用形象思維的比興,塑造鮮明的藝 術形象,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對我國詩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漢樂府民歌、古詩十九首,明顯是對《詩經》起興手法的繼承。比興的運用,形成了我國古代詩 歌含蓄蘊藉、韻味無窮的藝術特點。
四、《詩經》對我國後世詩歌體裁結構、語言藝術等方面,也有深廣的影響。曹 操、嵇康、陶淵明等人的四言詩創作直接繼承《詩經》的四言句式。後世箴、銘、誦、贊等 文體的四方言句和辭賦、駢文以四六句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詩經》。總 之,《詩經》牢籠千載,衣被後世,不愧為中國古代詩歌的光輝起點。
《詩經》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我國詩歌的 優良傳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詩人,我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詩經》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從《詩經》開始,我國詩歌沿著《詩經》開辟的抒情言志的 道路前進,抒情詩成為我國詩歌的主要形式。
二、《詩經》表現出的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 生態度,被後人概括為「風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後世詩人的創作。屈原《離騷》、漢樂府詩、建安詩人都是這種精神的直接繼承。後世詩人往往倡導「風雅」精神,來進行文學革新。如陳子昂、杜甫、白居易和新樂府諸家,都是「風雅」精神的體現。
三、比興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為後代作家提供了學習的典範。《詩經》中觸物動情,運用形象思維的比興,塑造鮮明的藝 術形象,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對我國詩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漢樂府民歌、古詩十九首,明顯是對《詩經》起興手法的繼承。比興的運用,形成了我國古代詩 歌含蓄蘊藉、韻味無窮的藝術特點。
四、《詩經》對我國後世詩歌體裁結構、語言藝術等方面,也有深廣的影響。曹 操、嵇康、陶淵明等人的四言詩創作直接繼承《詩經》的四言句式。後世箴、銘、誦、贊等 文體的四方言句和辭賦、駢文以四六句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詩經》。總 之,《詩經》牢籠千載,衣被後世,不愧為中國古代詩歌的光輝起點。
屈賦的藝術成就對後世也有著巨大的影響。魯迅說屈原的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楚辭對中國文學史產生了極其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首先,楚辭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樣式,能夠更加有效地塑造藝術形象和抒發復雜、激烈的感情。其次,楚辭突出地表現了浪漫的精神氣質。主要表現為感情的熱烈奔放,對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現,想像的奇幻,創造了一幅幅雄偉壯麗的圖景。使得詩歌顯出飄渺迷離、譎怪神奇的美學特徵,對李白、李賀等後世詩人有巨大的影響。 再次,楚辭的象徵手法對後世的文學創作有重大影響。楚辭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況的常見的創作手法。楚辭中的香草美人意象包結合著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經歷,從而更富有現實感,也更加充實,得到後世文人的認同,並形成了一個源遠流長的香草美人的文學傳統。如蒲松齡自雲:「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顯然是受到了楚辭香草美人傳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