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水管發展歷史

水管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5 09:55:58

1. PPR給水管的歷史

PPR管用作給水管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我國在1999年前後開始進口成品,現在大多自主生產.

PP-R管在發展過程中有三次大的歷程。

第一次;PP-H.特點是耐高溫,可適用於80-90攝氏度。但低於10攝氏時受外力沖擊易脆裂。所以不能用作冷水管。

第二次;PP-B[PP-C]與PP-H相反,韌性高,彈性強。即使0攝氏度也不易脆裂。但高於60攝氏度易爆裂所以不能用作熱水管。

第三次;PP-R綜合上兩種管子優,,熱水管適於80-90攝氏度,冷水管0攝氏度也不易破裂,抗沖擊力強,韌 性高。目前大多數人採用此管為給水管。

PE、PE-X、PE-RT適用於不同的領域。

PE:用作給水冷水管,燃氣管道,電纜的大口徑穿線管,用於給水管時如果高於60攝氏度,管子老化快.

PE-X(俗稱交聯聚乙稀)經過交聯後,改變了聚乙烯的分子結構,不可熱熔,管子和銅管件是通過卡套式連接,所以易漏水,此物不可回收利用.

PE-RT(俗稱耐高溫聚乙烯)適用於80-90攝氏度高溫,韌性好,(耐低溫)和PPR相比成本較高.

PE-X和PE-RT在我國北方主要用於地板採暖系統.在北方城市有PE-RT用作給水管銷售.

PE、PE-X、PE-RT主料是聚乙烯。PPR主料是聚丙烯,二者皆為碳氫化合物,但分子結構不一樣,二者都無毒副作用。

此外還有不銹鋼PPR、銅PPR。外層為PPR,內層為不銹鋼(銅)此物結實不易破裂,不銹鋼和水直接接觸導致金屬污染。且PPR和金屬之間熱膨脹系數不一樣,存在分層、脫離的理論原理,需要較高的工藝解決。

銅管可直接與水接觸,銅可殺菌,但銅管不能受外力擠壓,所以安裝時只能走天上.目前有些高檔建築物採用銅管作給水管。

從目前的市場使用情況來看,給水管使用最廣泛的還是PP-R管材。

2. 水管的起源與發展

管道,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用於防洪排澇系統。
那麼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早期的水管是什麼樣的呢?事實上,古人的智慧可以讓現代驚嘆無數次。你知道下面這個地下排水管是什麼時候的嗎?
據1979年考古發掘,從北京古城南門門道之下挖出殘長5米多的陶制排水管道三條,下面一條,其上再並列鋪兩條,管道每節長0.35-0.45米不等。經測定距現在約4000年。
2006年在西安市西郊阿房宮遺址附近驚現的戰國秦朝時的排水管道!這組陶制排水管道一節58厘米,外表繩紋,一頭粗一頭細,大頭套著小頭,東西長達到78米,南北長10米。另外在西邊還有一處18米長呈南北走向的排水管道。

通過出土的部分管道來看,此處應該是距今2000多年以前戰國秦時期的皇家宮殿建築的排水管道。

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是伴隨著城垣的形成與發展而產生的。各種排水管道的出現與發展,與當時的城垣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同古代文明的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看看下面這個:

這是距今3300多年前的商朝,商王盤庚遷殷之後,社會秩序獲得穩定,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取得重大成就。這就是在安陽殷墟出土的陶制水管,其三通與直接的樣式跟當代產品幾乎一模一樣。
2010年,河南淮陽平糧台古城出土的距今4000多年的陶制排水管道在上海世博會亮相。

中國古代城市排水系統起源甚早,距今4300多年的河南淮陽平糧台古城在南門門道路土之下就發現有鋪設的陶質排水管道。這些排水系統不斷完善,在一些城市中還發現了水關(水閘)遺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的有廣州南越國時期的水閘遺址、北京金中都的水關遺址和北京元大都的水關遺址。
2012年,重慶寶林博物館帶著近20件藏品走進大渡口區一建築工地,為工人們做展覽。

這是一節保存完好的漢代排水管,長63厘米,一頭大一頭小,最寬處約20厘米,最窄處15厘米。壁厚約1.5厘米,管壁上還沾著泥土。據介紹,兩根排水管相接時,將小的一端插進大的一端,既可以穩固也不會漏水,古代的下水道就是這樣一節一節連接起來的。據介紹,如今室外的排水管,也是一端大一端小,沿用了古代的經驗,不過為了加固,還會套上膠圈。「從它的粗細,可以推斷當時城市的人口。」如果放到現在,可供1000人排水。
2014年,重慶永川區漢東城遺址考古發掘近日驗收,這一唐宋古城不僅出土了大量精品瓷器,而且展示出古代重慶十八驛之一的漢東驛的面貌,陶制下水管連通居民家。考古現場負責人代玉彪介紹,古城的主幹道寬約3米、用厚度約10厘米的巨石均勻平整砌成,路基由黃色黏土和鵝卵石築成,民居就臨近道路而建。房屋的柱洞、排水溝和牆體的基座等都被完整保留下來。排水溝呈長條形,是用加工規整的石板構築而車工內,可以盡可能地排水。民居內修建有直徑達10餘厘米的下水管道,都是用陶土燒制而成,連接後將屋內污水排到屋外的排水溝。代玉彪說,這里的排水系統設計非常科學,保證了位於長江邊的這座古城能夠經受住暴雨的肆虐。

重慶永川區漢東城遺址發掘出的宋朝時期遺址
2015年8月,施工人員在宜昌市老城改造獻福路拆遷工地,意外發現兩米多長的一段明清時期城市用陶制排水管。排水管已有兩三百年歷史,呈竹節狀連接。宜昌市檔案局原局長孫維玉現場查看後介紹,排水管外紋路叫「純紋」,是燒制之初刻制,排水管是宜昌善溪窯生產,主要用於古城裡大型建築物的排水。

世界現代管道始於19 世紀中葉。1859 年8 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打出第一口油井,1863-1865 年試用鑄管輸送原油,因漏水未能實際應用。到1895 年才生產出質地較好的鋼管。1879 年,中國用鑄鐵管從旅順市的龍引泉引水供水師營駐軍用水,這標志著引進西方供水技術的開始。
不銹鋼管在世界上有悠久的歷史,早期的主要是厚壁螺紋連接和焊接連接。由於厚壁不銹鋼管的成本造價高,雖然衛生、性能優越,但未完全符合節能的社會發展觀念,因此引發於一些專家對不銹鋼「薄壁」連接的技術研究,最終薄壁不銹鋼管最早的連接技產生於1959年瑞典,因為產品應用效果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廣,隨之發展到德國、英國、中國和台灣等地。薄壁不銹鋼管連接技術的不斷發展,保障了給排水設計所需的技術性能,並克服了厚壁不銹鋼管的高價位和螺紋連接的不穩定性。市場需求的自然發展,促進薄壁不銹鋼管普及應用,是必然的。
日本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薄壁不銹鋼在日本首次應用於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至今已成為世所公認的最佳飲用水容器材料",日本的自來水管道和建築內給水管道使用不銹鋼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
日本東京的自來水供水管道經歷了鍍鋅管──塑料管(PPR)和復合鋼管──薄壁不銹鋼管的發展歷程,1955年以前,普遍使用的是鍍鋅管,1955-1980年間,塑料管和不同材料的復合鋼管廣泛應用於建築物內的水管和部分室外水管,但不論是鍍鋅管還是塑料管,各種復合管,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由於其材料耐腐蝕性不佳而受到腐蝕、因外力作用(如熱脹冷縮、施工破壞等)造成的漏水現象十分普遍。為此,東京供水局經過10多年的調查研究後決定從1980年5月份開始,凡50毫米以下直徑的供水管道、管接頭、水龍頭全部採用不銹鋼材質,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漏水問題。
美國
美國紐約的供水系統自20世紀60年代起採用不銹鋼。紐約市原有的飲水配送系統老化陳舊,無法滿足需求,當局在對備選材料進行15年評估的基礎上,於1993年在城市輸水管道的大口徑立柱管和其他管道建設中均大規模地採用了304L不銹鋼,其目標是建立一套使用壽命長達100年的系統。華盛頓地區供水管網改造,也採用了不銹鋼水管,當局考慮的出發點是整個壽命期的成本,與其他材料相比,不銹鋼在整個壽命期內的總成本是最低的。利用不銹鋼的耐腐蝕耐磨損長壽命的特點,以期降低管網的維護和更換費用。
義大利
自1995年起,義大利各城市普遍採用一種不挖溝技術,將原輸水主管道更換成不銹鋼管道。經驗表明:不銹鋼管道耐腐蝕、強度高,能夠耐地面下沉和地震,壽命至少為70年,比塑料管等代用管材更經濟。
瑞典
瑞典Karlskoga市經過10年試驗,球墨鑄鐵和PVC埋地供水主管道已經全部換成316不銹鋼管道。
英國
英國的醫院(蘇格蘭)過去採用的是銅水管,但蘇格蘭偏軟的水質導致銅水管的腐蝕和失效,政府花費了巨資研究失效的原因和解決方案,現已將冷熱水管道由原來的銅水管全部更換成不銹鋼水管和接頭。
馬來西亞
自1997年來馬來西亞水務當局與水工業各方合作,起草了供水系統使用不銹鋼焊管和不銹鋼管件的標准規范。2001年4月,馬來西亞水務當局正式頒布相關標准,規定與公共輸水主管道相連的水表前後的給水管道只允許使用奧氏體不銹鋼焊管。
新加坡
新加坡水務當局正准備將所管轄的給水管更換成不銹鋼管,目的是為21世紀的新加坡人民提供可持續的水資源,顯著改善水質,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和大大降低運行成本。同時將採用數千噸的不銹鋼對現有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大規模的更換和改造。該項目將歷時20年耗資70億新元,並由此帶來高達幾十億新元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其他國家
如加拿大、荷蘭等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飲用水系統的管道和系統部件必須採用304/304L、316/316L材質的不銹鋼,以此作為健康保證的基礎。
中國
國內薄壁不銹鋼水管是20世紀90年代末才問世的新型管材,由於其具有安全衛生、耐蝕性、堅固耐用、壽命長、免維護、美觀等特點,目前不銹鋼水管發展勢頭強勁,已大量應用建築給水、直飲水和太陽能系統管道。起初,還有部分工程項目設計銅管的,最後一個個改為薄壁不銹鋼管。現在,銅管已逐漸退出市場,除了民用家裝市場之外,酒店、會館、樓盤、醫院、學校、已經基本普及設計和應用薄壁不銹鋼水管。

3. 不銹鋼水管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 水管1.0:鍍鋅管 2.水管2.0時代:PVC-U管 3.水管3.0時代:復合管 4.水管4.0時代:PPR管 5.水管5.0時代:不銹鋼水管。(如圖)

4. 歷史上最早的引水管在哪個朝代

第一個是夏
夏朝 約前-1600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
商朝 約前1600-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湯
周 西周 約前1046-771年 鎬京 陝西西安 周武王姬發
東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 前770-476年
戰國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6年 咸陽 陝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漢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東漢 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魏 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吳 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 西晉 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907-960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 936-946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 1127-1276 臨安 浙江臨安 宋高宗趙構
遼國 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 耶律阿保機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
西夏 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元昊
金 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註: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國;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國號「元」;1279年統一中國)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極(註:1616年清太祖建立後金;1636年清太宗於崇德元年改國號「清」;1644年定鼎中原)
中華民國 1912-1949 南京 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 首都 北京

5. 有沒有中國管道的發展史

中國管道運輸業35年發展紀實
8月3日,是中國管道建設35周年的紀念日。35年,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只是短暫一瞬。然而,它對於中國長輸管道來說,卻是一個從零的突破到爭雄國內、走向世界的飛躍歷程。
從1970年8月3日的「八三會戰」開始,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就伴隨著中國管道運輸業的誕生、發展,從稚嫩走向成熟,成長壯大為我國管道建設的主力軍。管道運輸業從大慶起步
為解決大慶原油外輸困難,緩解東三省以及華北十分緊張的動力燃料問題,1970年,黨中央決定搶建東北輸油管道。建設長距離、大口徑的輸油管道在我國尚屬首創,一系列技術問題均無章可循,材料設備必須從零開始。靠人拉肩扛和氣吞山河的軍民大會戰,完成了北起黑龍江大慶、南達遼寧撫順的中國第一條千里油龍的建設。
1975年9月,管道建設者又完成了大慶至鐵嶺、鐵嶺至大連、鐵嶺至秦皇島、撫順至四平、撫順至鞍山、盤山到錦西和中朝輸油管道,這8條管道,編織成了東北輸油管網。
正當東北管網緊張地建設之中,籌備成立統一建設和管理管道的職能機關———管道局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1973年4月16日,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在河北廊坊誕生。這就意味著,繼鐵路、海運、公路、航空之後,一個新興的運輸行業———管道運輸業的興起。今天的奮斗結出碩果
隨著國家進行西部大開發,管道局又把目光投在了西部。
1990年建設新疆塔里木第一條輪南到庫爾勒輸油管道,1995承建我國第一條長距離、大口徑沙漠管道,緊接著是鄯烏天然氣管道、庫鄯輸油管道。1996年3月陝京天然氣管道開工,然後是澀寧蘭、蘭成渝、陝京二線、忠武管道……
2002年7月,全長4000公里的西氣東輸工程正式開工了。管道局全方位參與了西氣東輸工程建設,並創造了多項中國管道的新紀錄。目前,連通陝京二線與西氣東輸的冀寧支管道、從阿拉山口到獨山子的輸油管道,以及總長近4000公里的西部管道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回顧管道局的發展史,更不應該忘記他們走出國門、開發國際市場的歷史。從1981年伊拉克800公里水管道的勞務輸出開始,到1995年突尼西亞282公里天然氣管道項目,1999年蘇丹1/2/4區1506公里原油管道項目,為管道局在國際上贏得了信譽。
2000年開始,管道局將國際市場開發納入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了國際市場開發戰略。
他們設立了蘇丹、利比亞、阿聯酋、伊拉克、印尼、委內瑞拉和哈薩克等7個辦事處。分別成立了蘇丹工程項目部、監理項目部,利比亞工程項目部,哈薩克工程項目部。新戰略將打造響亮品牌
新的時期,管道局確立了「創新思維,實現超越,爭雄國內,走向世界」的企業精神,並將企業重新進行了定位:代表國家的先進水平、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具有國際馳名品牌的管道工程專業化公司。
在發展戰略指導思想上,管道局實現了由國內重點工程建設為主向國內重點工程和國際工程並重轉變,由施工型工程公司向施工加管理型工程公司轉變。他們站在管道事業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了「布網(建管道網路)、建庫(參與國家地下儲備庫建設)、進城(加強城市燃氣建設)、下海(開發海洋管道)」的發展方向,確立了打造世界馳名的管道專業化公司的宏偉目標。

6. pvc排水管發展歷程

因為其各方面的性能都優於鋼管,比如密度低便於運輸,PVC較穩定不易分解,裡面用的很多填料,價格便宜

7. 下水管道的發展歷史

三、水費管理機制

法國的水費包括取水水費(及供水水費)和排污所交納的排污費。排污費按照「誰污染、誰付費」原則收取,根據排放的不同污染物收取不同的費用。

對於工業用戶來講,水費是按照每個部門對應的不同交費系數和每個公司產生的污染物總量來計算。每個社區的生活用水費是根據常住和季節性居住人口計算,並從用水戶收取人頭水費和計量水費。計算水費的比率由每個流域水務署確定,並經流域委員會同意,以便平衡優先行動計劃。水費的比率還要根據優先順序和流域委員會確定的水質目標進行地區性調整。不同的地區水費是不同的,在缺水區供水水費高些,在污染區污染費高些。

水費中,5%為增值稅,20%給流域水務署,用於資助污水處理廠建設和增加供水設施,35%用於飲用水處理,40%用於污水處理。

收取的水費主要是用來保護水資源,防治污染,做到以水養水。如果用戶不願支付高昂的污染費,可向流域委員會申請經費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而該經費是不需要償還的。這樣,用戶既減少了需要支付的排污費,提高了自身的形象,又減少了污水的排放,改善了環境。

四、法國的水課堂

水課堂是法國進行水知識普及的一項活動,旨在幫助公眾更多地了解水和環境方面的知識。水課堂由塞納——諾曼底流域(Seine-Normandy)水務署在1987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有15年的歷史,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市民認識水的重要性,提高保護和節約水的意識,承擔起未來管理水的責任。這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民主地方化的一個方面,歐盟已認可水課堂的做法,正在加以推廣。水課堂目前主要是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

塞納——諾曼底流域(Seine-Normandy)每年舉辦約1000個水課堂,每個水課堂補助560歐元,全年補助經費70萬歐元,地方政府再補助同樣數量的經費。流域內水課堂的分布:塞納河上游46個,曼納河56個、巴黎大區500個、瓦爾河117個、塞納河河口區30個、諾曼底地區200個。

水課堂活動將達到以下目的:

使公眾對水有個基本的認識:即應當對水資源採取有效的保護、節約和管理。通過這種教育及交流,可以使年輕人真正解決一些認識問題。水課堂不但可以分享知識,而且有利於樹立對水、對自然環境新的認識和態度。

2、教授的內容:
自來水從那裡來?又用在那裡?理論上——自來水來自自然又回歸自然。為此,水課堂需要組織學生到校外或河流附近去了解與水循環相關的一切事物。包括:污水處理廠、水壩、供水排水系統、國家代表、農民、企業');">企業者、收費中心、水分析實驗室。

●誰來對水負責?

管水、用水部門的有關責任人將向公眾介紹他們的職責和充當的角色。參與者可以在他們的教室或者現場見到來自不同用水部門的代表(生活、農業、工業、水陸運輸和娛樂活動)和與供水相關的負責機構(簽約機關,計劃、立法、財政機關和履約人),聽他們介紹有關的情況。

成年人也參與水課堂活動。流域水務署責成有關單位每年都准備一些水課堂模式,面向大學學生、成年人和地方代表。

水課堂的典型模式是根據一種真實過程的模擬,讓參與者在參加活動過程中牢牢記住有關水的知識。這種過程包括開放和封閉式的水課堂的會議,收集資料,最後在各個層面上形成工作日記。

工作日記將提供給教師作為備課的材料。

3、水課堂的組織形式及實施步驟

——流域水務署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將水課堂分成10級,組織編寫了不同的教材範本;

——教師研究提出學習內容,准備好一個學習材料,提出學習計劃報流域水務署審批;

——流域水務署批復後,將補助資金發給舉辦水課堂的學校(地方政府的補助資金直接給參觀與配合的單位),同時協調參觀與配合的單位;

——學習完成後,認真總結,提出成果;

——將一個學生的成果、全班的匯總成果和教師的評價報流域水務署;

——流域水務署評估水課堂的效果,並跟蹤了解水課堂對學生的影響;

——流域水務署根據教師的反饋意見,修訂教材,為今後水課堂使用。

4、學習方式

水課堂的學習時間為連續5天,根據教學計劃,邀請專業人員到學校講課,參觀相關的單位,再回到學校,將水的有關知識與課程結合起來,完成水課堂的學習任務。

代表團全體成員參加了兩個水課堂的參觀活動。

第一個水課堂的內容是了解航運、水利工程的作用、水的利用全過程。全班18名十三、十四歲的學生,兩名教師,租用了一條船,參觀巴黎塞納河上游,由船上水手介紹河道的基本知識:如何區分上下游、左右岸等,以及航運的基本知識,水手操作的基本技能:駕駛、系纜繩等,並邀請一個工程師講解水的循環利用全過程和水利工程的作用:降雨形成水流,小溪匯成河流;從河道取水的多種方式:有壩取水、無壩取水、抽水等;自來水廠處理;管道送水到用水戶(居民、工業);管道收集污水,污水處理;最後再排到河道。並介紹了河道堤防、護坡、水壩、水閘的作用。水課堂的最後,所有學生在水手的指導下,輪流實習駕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水課堂的內容是了解巴黎市地下水管道的發展歷史及現狀。全班22名小學生和一名教師,由一名專業人士帶領,參觀巴黎市地下水管道博物館。專業人士向學生介紹了巴黎市地下水管道的修建歷史和發展過程,參觀了供水管道和污水系統,說明了各種工具的作用,如攔污柵、清污木球、閘閥等,簡單講述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和計劃。

目前,水課堂的各級教材大綱已經法國教育部認證,並在馬里、墨西哥等國推廣使用。

代表團還參觀了與水課堂有關的兩個單位:SIAAP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個污水處理廠和巴黎水處理公司(SAGEP)等。

5、水課堂的效果
不少小學生知道水的知識,懂得如何保護水、節約水,並在生活中應用學到的知識。

根據巴黎水處理公司提供的數據,該公司供應的生活用水從10年前的85萬t/日減少到目前的68萬t/日。盡管這不全是水課堂的功勞,但由此可以看出水課堂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五、體會與建議

通過此次考察和交流,我們對法國的水資源管理和水課堂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使我們感到,他們的某些經驗可為提高我國的水資源管理水平、提高公眾對水的重要性的認識,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1、 從青少年學生抓起,提高對水的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200 m3,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黃淮海流域缺水嚴重,國家已經決定投資1200多億元,建設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從長江調水,緩解黃淮海平原的缺水矛盾。但也存在浪費水、污染水的情況。法國基本上不缺水,尚在15年前即開始舉辦水課堂,提高學生對水的重要性的認識,而我國主要進行的是面上的宣傳工作,尚未直接對青少年進行教育,應當盡快開展有關水知識的教育工作,從青少年開始,提高全社會對水的重要性的認識。

2、 盡快開展水課堂的試點工作

通過交流,我們認為,水課堂是一種比較好的形式,可以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在中小學開展水課堂。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是素質教育,增加水課堂是可能的,但需要協調相關部門。建議繼續加強與法國在水課堂等方面的合作,確定一個對等的流域或單位進行試點,由國家給予一定的補助,檢驗其效果。

3、 建立城市完整的供、排水系統

巴黎市在建設污水系統之外,已經開始建設雨水收集系統,簡單處理後,直接排入河道,並在洪水期,利用雨水收集系統,容納部分洪水,減輕河道的壓力。

我國大多數城市只有一套供水系統、一套排水系統,而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不足法國的一半,減少淡水的消耗,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設節水型社會,是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根本途徑。在自來水系統之外,建設中水系統,減少引用水的供應量;同時,建設雨水系統,減輕污水處理的壓力,為建設節水型社會奠定基礎。

4、加強流域機構在水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5、我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配置和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為實現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可借鑒法國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通過立法來充實流域機構的組織、職能,並確定其法律地位、機構組成、職責范圍、管理許可權、決策機制等。
成立流域管理委員會,由地方政府的代表、用水戶代表和中央組織代表組成。負責草擬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的總體規劃,審批執行機構制定的流域發展規劃以及利用收取的水費和排污費資助供水設施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水資源方面的研究計劃等。由法律確定成立流域水資源管理的執行機構,它是一個水資源公共管理實體,具有企業性質,財務獨立。該機構負責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方案的實施,制定水費和排污費,在報流域管理委員會批准後,負責收取水費和排污費,負責流域內開展與公眾利益有關的各項活動,力爭做到水資源供需平衡。

8. PPR熱水管是誰發明的

義大利發明的吧,闊盛那個時候都是從義大利拿的成品

9. 水管的歷史

水管是供水的管道,現代裝修水管都是採用埋牆式施工,水管的分類有三種內,第一類是金屬管,如容內搪塑料的熱鍍鑄鐵管、銅管、不銹鋼管等。第二類是塑復金屬管,如塑復鋼管,鋁塑復合管等。第三類是塑料管,如PB、PP-R

10. 中國排水發展史

雖然乾旱缺水是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但在部分地區仍然存在易澇、漬害、鹽鹼等問題。其中易澇耕地主要分布在較大江河的兩岸、大江大河中下游沖積平原、湖泊周圍低窪地區和一些天然窪地;漬害農田主要分布在低窪易澇地區;鹽鹼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部分地勢平緩、排水不暢的沖積平原、濱海地區和西北內陸土壤含鹽量較高的地區。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有易澇耕地3.67億畝、漬害田1.15億畝、鹽鹼耕地1.14億畝,這些耕地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嚴重製約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中國成立以來,結合江河治理,組織廣大群眾開展了大規模的以治理內澇、改良鹽鹼、防治漬害為主要內容的農田排水改造低產田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截止到2003年,全國已治理易澇面積3.17億畝,占易澇耕地總面積的86%,其中除澇標准達到3~5年一遇的有1.34億畝、5~10年一遇的有1.26億畝、超過10年一遇的有5700萬畝;全國已不同程度治理漬害農田5000多萬畝。建國以來我國農田排水工作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解放初期及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這一階段主要是針對當時黃淮海地區嚴重的洪澇災害,結合淮河、海河和黃泛區的治理,進行排水河道和溝渠的開挖疏浚,排除內澇積水、減輕災害,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2)「大躍進」時期
為了解決當時黃淮海平原及東北遼河平原的內澇以及旱澇災害交迭發生,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根據天津和淮北一些地區窪地改造的經驗,在冀、魯、豫、遼和皖北、蘇北平原等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河網化建設。
河網化工程在大躍進期間得到大規模發展。在一些地方也確實起到了排灌結合、除澇防旱的雙重作用。但由於當時是以群眾運動的方式開展工作的,缺乏必要的調查研究和規劃設計,不考慮自然條件的差異和人力物力的可能,搞「一刀切」,強迫命令,以致大部分河網化工程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少地方由於缺乏整體規劃,打亂排水系統,致使澇鹼災害進一步加重,這是始料所不及的。
(3)60~80年代
60年代排水治澇工作也像整個水利工作一樣進入「調整鞏固」時期。皖北、蘇北和冀東地區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大躍進」年代開挖的大量河網工程進行了改造利用,並在面上開展了溝洫排水工程,顯著減輕了澇災的威脅。與此同時,黃河下游引黃灌區自1958年「大躍進」以來,由於大引大灌,有灌無排,引起大面積土地鹽鹼化,為改善這種狀況,沿黃各地大力進行排水河道和溝渠的開挖和疏通、發展井灌,使地下水位降低,鹽鹼化面積逐年減少並得到改善。窪改工程經過續建改建和加強管理,都在不同程度上發揮實際效益,使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70~80年代的農田排水工作,在繼續抓好北方特別是黃淮海地區的排澇治鹼的同時,開始把注意力轉到南方地區的治漬和低產田改造,實行水利措施和農業措施相結合的方法開展除澇工程建設,完善排水系統,搞好排水配套,適當發展灌溉,治理中小河流。
(3)90年代以後
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對農產品需求的增加和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建設的發展,對農田抗禦旱、澇、鹼、漬災害的標准要求更高,綜合抗災能力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為此,90年代以後我國農田排水除澇工作主要是圍繞中低產田的改造展開的。
建國以來,我國灌排泵站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五個階段:
(一)新中國建立初期的三年國民經濟恢復(1953~1957年)和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機電灌排工作的重點是推廣改良人力、畜力水車,東部經濟基礎較好的部分地區建成了一批中小型泵站。這些工程多帶有試點性質,其工程的設計、所採用的設備和技術主要學習借鑒蘇聯經驗。配套動力多使用煤氣機、柴油機或鍋駝機,電動機作動力的只佔動力總數的1/5~1/6。1957年底機電灌排動力保有量達到40萬kW。
(二)國家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年)和隨之而來的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人民公社化、農村集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農機工業的興起,為灌排泵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僅1958年一年,不少省的機電灌排動力保有量翻了一番多。在全國廣大農村普遍興建了一大批中、小型機電灌排泵站,並在長江中下游、山西、陝西等省陸續興建了一些大型泵站,為提高中國機電灌排泵站建設和管理水平,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在福建、湖南、四川等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推廣了水輪泵。到1965年,灌排泵站動力設備保有量約達200多萬kW,電動機占總動力保有量的一半左右。隨著中國電力、石油工業的發展,農田灌排動力逐步轉向柴油機、電動機並舉,並淘汰了煤氣機、鍋駝機。但有些工程倉促上馬,缺乏正規設計,給以後的管理帶來很多麻煩。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灌排泵站的建設與管理受到了巨大沖擊和破壞。盡管這一時期泵站建設速度快,規模大,到1978年,全國灌排泵站達41萬處,動力1500 kW,其中電力灌排泵站近80%。但相當一部分工程設計標准低,安裝使用了許多性能質量不合格的機電設備,水工結構施工質量差,大量的工程屬「半拉子」工程,可謂「先天不足」。在管理上,原有規章制度廢棄,輕視技術管理,「後天失調」更加劇了工程的損壞。
(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泵站建設與管理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由以外延為主,轉向內涵為主。除了新建少數重點大中型泵站工程外,重點進行工程管理和技術改造工作。到1990年底,全國共有灌排泵站46萬座,裝機功率2000萬kW。
(五)1990年至今,機電灌排工作重點是實現農村機電灌排的改革。同時,面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的大量泵站嚴重老化狀況,各級政府加大力度,結合我國大型灌區改造,對部分泵站工程進行了更新改造工作。這一階段,我國經歷了1991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澇災害和嚴重的乾旱,各地加快了大中型泵站特別是排澇泵站的建設。到2004年底,全國機電灌排動力保有量已近8000萬kW。泵站的建設更加註重工程質量和自動化監控,朝著現代化建設與管理的方向前進。

閱讀全文

與水管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