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朱熹的理學思想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什麼影響
朱熹繼承周敦頤、二程,兼采釋、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個朱熹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范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系的含義:①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他認為理比氣更根本,邏輯上理先於氣;同時,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不能離開氣。他認為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這就是「太極」。②理是事物的規律。③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准則。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個范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和氣的關系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屬第二性。
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先生最欣賞掛在大殿內、由潘主蘭先生撰寫的一副篆體楹聯。對聯敘事寫意,辭簡意賅,闡述了朱熹的理學以孔孟等儒家思想為主幹,兼取大量的唯物主義樸素思想與自然科學的成果,奠定了朱熹成為與孔孟等先哲並列的地位。全聯是:
反躬踐實,窮理致知,傳二程而分流;
講學授徒,著書立說,配十哲之永馨。
趙朴初先生參觀紀念館後,對朱熹40餘年在武夷山授徒著述和創建閩學體系的功績表示欽佩。他應主人之請,揮毫書寫了一副對聯,以示對朱子崇仰之情。聯曰:
千古敏以求,性天學述二程子;
三字不遠復,心地功行九曲溪。
朱熹哲學當代爭鳴朱熹汲取了《易傳》和中醫學的營養,對生命有著心身一體的理解。在朱熹生命哲學中,魂魄不能離開肉體而存在。因此,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學者把朱熹理論說成是客觀唯心主義是值得商榷的。天津醫科大學王英博士指出:
佛學,通過佛教的教義,給人以不生不滅的希望。而理學之前的儒學,特別是漢儒也承認鬼神的存在,但卻不能對其進行深入討論。應該說,在理學出現以前,儒學還沒有形成獨立而有力的對佛學的理論批判(崔大華:《儒學引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頁)。
但是儒學的人文精神,勢必鼓舞起廣大仁人志士積極發展和自覺維護儒學的基本理論。為了戰勝佛學的挑戰,儒家需要尋求更真實的學問作為自身存在的依據,以真以誠,面對虛妄的輪回和轉世學說。於是對自然現象的更准確回答,對人體生命現象的更真切了解,成為戰勝佛學最有力的工具。儒學,迫切需要《易傳》思想的復興和醫學成就的融入。
朱熹作為南宋理學的代表,他的心性理論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天、天命、天理、心性、身、血氣,這些概念基本反應了朱熹的生命哲學觀,也提升了儒家心性學說的價值。
㈡ 對歷史人物朱熹的看法
作為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學問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後人學習。他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博覽經史,治學嚴謹,著作宏富。他在訓詁、考證、注釋古籍,整理文獻資料等方面都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另外,他對天文、地理、律歷等許多自然科學,也都進行過廣泛的研究。他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官員,他在努力維護那個制度的同時,也能體察民情,反對橫征暴斂與為富不仁者,敢於同貪官污吏和地方豪紳的不法行為作斗爭。在地方官的任期內,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賑濟災荒、鼓勵生產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會的官員中,不失為一位正直有為的人。最後還應指出,朱熹還是中國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徐州府蕭縣,南宋時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1] 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㈢ 朱熹學術思想歷史作用
朱熹(1130~1200)
中國南宋思想家。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慶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歲正式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專心儒學,成為程顥、程頤之後儒學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等會於江西上饒鉛山鵝湖寺,是為著名的鵝湖之會,朱陸分歧由此更加明確。朱熹在「白鹿國學」的基礎上,建立白鹿洞書院,訂立《學規》,講學授徒,宣揚道學。在潭州(今湖南長沙)修復嶽麓書院,講學以窮理致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為主旨。他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間,力主抗金 ,恤民省賦,節用輕役,限制土地兼並和高利盤剝,並實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參加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活動。朱熹在從事教育期間,對於經學、史學、文學、佛學、道教以及自然科學,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廣博宏富。
哲學思想
理氣論 朱熹繼承周敦頤、二程,兼采釋、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范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系的含義:①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規律。③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准則。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一。「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位的范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和氣的關系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是第二性。
動靜觀 朱熹主張理依氣而生物,並從氣展開了一分為二、動靜不息的生物運動,這便是一氣分做二氣,動的是陽,靜的是陰,又分做五氣(金、木、水、火、土),散為萬物。一分為二是從氣分化為物過程中的重要運動形態。朱熹認為由對立統一,而使事物變化無窮。他探討了事物的成因,把運動和靜止看成是一個無限連續的過程。時空的無限性又說明了動靜的無限性,動靜又是不可分的。這表現了朱熹思想的辯證法觀點。朱熹還認為動靜不但相對待、相排斥,並且相互統一。朱熹還論述了運動的相對穩定和顯著變動這兩種形態,他稱之為「變」與「化」。他認為漸化中滲透著頓變,頓變中滲透著漸化。漸化積累,達到頓變。
格物致知論 朱熹用《大學》「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認識領域中的理論問題。在認識來源問題上,朱熹既講人生而有知的先驗論,也不否認見聞之知。他強調窮理離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窮其理。朱熹探討了知行關系。他認為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知識來源上說,知在先;從社會效果上看,知輕行重。而且知行互發,「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論 在人性論上,朱熹發揮了張載和程頤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觀點,認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專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無缺的;「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有善有不善,兩者統一在人身上,缺一則「做人不得」。與「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有聯系的,還有「道心、人心」的理論。朱熹認為,「道心」出於天理或性命之正,本來便稟受得仁義禮智之心,發而為惻隱、羞惡、是非、辭讓,則為善。「人心」出於形氣之私,是指飢食渴飲之類。如是,雖聖人亦不能無人心。不過聖人不以人心為主,而以道心為主。他認為「道心」與「人心」的關系既矛盾又聯結,「道心」需要通過「人心」來安頓,「道心」與「人心」還有主從關系,「人心」須聽命於「道心」。朱熹從心性說出發,探討了天理人慾問題 。他以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慾而存天理」的主張。朱熹承認人們正當的物質生活的慾望,反對佛教籠統地倡導無欲,他反對超過延續生存條件的物質慾望。
美學思想 在朱熹的哲學體系中包含有對美與藝術的理論。他認為美是給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統一。基於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內在道德的善相統一的觀點,朱熹探討了文與質、文與道的問題。認為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才是完美的。朱熹還多次談到樂的問題。他把樂與禮聯系起來,貫穿了他把樂納入禮以維護統治秩序的理學根本精神。朱熹對「文」、「道」關系的解決,在哲學思辨的深度上超過了前人。他對《詩經》與《楚辭》的研究,也經常表現出敏銳的審美洞察力。
影響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志著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補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詩人、哲學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水調歌頭》(一)、《南鄉子》、《憶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迴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㈣ 朱熹為什麼會為後世所以敬仰
朱熹是自南宋長達800餘年來,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也是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思想家。我們敬仰朱熹,是因為他的思想既是集大成的,又是創新的;他的學說既影響了10多億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也影向了東亞乃至西方各國人民的生活方式;他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也代表著東方文化。他的思想是世界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
(一)
我們崇拜朱熹,首先是因為他是中國近古一位網路全書式的人物。他學問廣博,思想深刻,體系龐大。他在哲學、經學、政治、史學、小學、教育、文學上都卓有建樹,在書法、音律、經濟思想甚至自然科學上也有很高的造詣。就探索世界的廣度而言,在當時是無與倫比的;放之於整個歷史,也不多見。僅以朱子著述而言,恐怕也無人能比。《朱熹全書》收朱子各類著作28種,總計2000萬字。他是中國歷史上著述最多的思想家,後世讀者面對這汗牛充棟的著作,真有望洋興嘆之感。這里僅舉其學說中牟牟大者略作闡述:
1、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和總結了北宋以來道學家的思想,並且有推進、有發展、有創新,在他手上完成了儒學的哲理化、系統化。他融合了儒、釋、道3家,構建了融自然、社會、倫理於一體的思想體系。這一體系被公認為規模最龐大、論證最細密、條理最清晰的理論。理學的支流,甚而中國學術思想的支流,在朱熹這里匯成了洶涌澎湃、汩汩滔滔的長江大河。
2、朱熹對《易》、《書》、《詩》、《禮》等儒家傳統經典進行了系統的整理,不僅表現出了極高的校讎學、辨偽學造詣,而且還作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易》最初不過是卜筮占卦之書。他懷疑《尚書》的序及傳是偽作,開《尚書》辨偽的先河。他摒棄《詩》的小序,認為鄭、衛之風本是民間愛情詩,開《詩經》文學研究的先聲。他認為《儀禮》是經,《禮記》是傳。這些見解都是獨到的,在當時可謂弁天驚。更重要的是,朱熹傾注畢生心血,撰成《四書集注》,確立並鞏固了《四書》,並駕於六經的地位。《四書集注》成為對歷代影響深遠的必讀教科書。
3、朱熹「登第50年,仕於外者僅9考,立朝才40日」。但在這短暫幾任地方官上,頗有政績。除了創立社倉外,南康救旱、浙東荒政、漳州經界等,充份顯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孝宗也稱贊他說:「朱熹政事卻有可觀。」[1]他開出的正君心、立紀綱、明人倫的救世葯方,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4、朱熹在教育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講學,即使是從政期間也不間斷。他每到一地,都要整頓縣學、州學,大力倡導教育。根據方彥壽先生《朱熹書院與門人考》,朱子創辦了寒泉精舍、晦庵草堂、武夷精舍、考亭書院等4所書院,恢復了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湘西精舍等3所書院。此外,朱子讀書講學的書院有47所,題詩題詞的書院有13所。根據陳榮捷先生《朱子門人》一書考證,朱門弟子多達476人,未及門而私淑者21人,總計488人。
僅此而論,朱子堪稱為中國教育史上僅次於孔子的教育家。也正因此,朱子和孔子被後世尊稱為「夫子」。我們不要忘記,他提出的《白鹿洞書院揭示》成為天下書院的圭皋,在中國教育思想史上影響深遠。他的教學方法,特別是讀書法,也為歷來學者所傳誦。教育正是他一生事業之所在。對朱熹來說,他的教育實踐不僅促成了他自身思想體系的完善,而且在中國學術思想上也有獨特的意義。從北宋胡璦、范仲淹等人開始,興起了一種講學之風。他們熱心教育,創辦書院或從事私人講學。朱熹的教育活動正是承接他們而來,愈加發揚光大。這是又一次自由講學之風的興起(前一次是先秦諸子的民間講學),知識份子開始全面登上政治舞台(相對於唐以前的貴族)。隨著這一變化,整個社會走向平民化、合理化、社會化。錢穆稱之為「宋明講學精神」,朱熹無疑是這一精神最傑出的代表。他是在這一社會文化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
㈤ 說說朱熹的思想及影響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熱愛教育,他先後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講學卻達五十年之久,而且始終不倦。到了晚年,「雖疾病支離至諸生問辨,則脫然沉痾之去休;一日不講學,則惕然以為憂」。實為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罕見,堪稱「宋代孔子」。他的教育思想對宋以後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他關於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論述,對今天學校教育是有借鑒意義的 朱熹認為,教導學生該從積極方面去指導、說服,少作處理性的消極工作,學者深明「義理」、「充長善端」而心悅誠服,其效果要比訂立規章制度大得多。學生的心中有了「理義」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為學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學業都無著力處。同時,他對於學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詳加標明,關於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清潔,讀書寫字以及其他雜細事宜,也都有了嚴格的規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這些細則而行動,用「規矩」養成「方圓」,以表明深明「理義」。雖然朱熹所主張的「理義」與現在學校德育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他對學生積極教育與防治並重的做法卻值得借鑒。當前在大中學生中,不少學生缺乏理想,一切以個人為中心、以西方為榜樣、是非標准差。特別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潛藏著信仰、信念、信任危機;愛國主義思想淡薄,民族虛無主義情緒滋長「蛇年風波」以及風波後影響,都在說明這個問題。因此,學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應使他們真心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為崇高的事業而獻身。這一代青年從幼兒園開始都唱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歌,小學、中學都進行政治教育,考試成績都是八九十分。但實際情況怎樣樣呢?這需要我們深思,光是灌輸概念、術語不行,要爭取制定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規矩和細則,既引導又防治,雙管齊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㈥ 朱熹 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朱熹,或稱朱子,是一位精思、明辯、博學、多產的哲學家。光是他的語錄就有一
百四十卷。到了朱熹,程朱學派或理學的哲學系統才達到頂峰。這個學派的統治,雖然
有幾個時期遭到非議,特別是遭到陸王學派和清代某些學者的非議,但是它仍然是最有
影響的獨一的哲學系統,直到近幾十年西方哲學傳人之前仍然如此。
中國皇朝的政府,通過考試制度來保證官方意識形態的統
治。參加國家考試的人,寫文章都必須根據儒家經典的官版章句和注釋。我在第二十三
章又說過,唐太宗有一個重大行動,就是欽定經典的官版章句和「正義」。在宋朝,大
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1021一1086年)寫了幾部經典的「新義」,宋神宗於1075年以命
令頒行,作為官方解釋。不久,王安石的政敵控制了政府,這道命令就作廢了。
這里再提一下,新儒家認為《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是最重要的
課本,將它們編在一起,合稱「四書」。朱熹為「四書」作注,他認為這是他的最重要
的著作。據說,甚至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修改他的注。他還作了《周易本義》、
《詩集傳》。元仁宗於1313年發布命令,以「四書」為國家考試的主課,以朱注為官方
解釋。朱熹對其他經典的解釋,也受到政府同樣的認可,凡是希望博得一第的人,都必
須遵照朱注來解釋這些經典。明、清兩朝繼續採取這種作法,直到1905年廢科舉、興學
校為止。
正如第十八章指出的,儒家在漢朝獲得統治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儒家成功地將精
深的思想與淵博的學識結合起來。朱熹就是儒家這兩個方面的傑出代表。他的淵博的學
識,使他成為著名的學者;他的精深的思想,使他成為第一流哲學家。爾後數百年中,
他在中國思想界占統治地位,決不是偶然的。
㈦ 論述朱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貢獻
朱熹繼承周敦頤、二程,兼采釋、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范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系的含義:①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規律。③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准則。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一。「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位的范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和氣的關系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是第二性。
■動靜觀
朱熹主張理依氣而生物,並從氣展開了一分為二、動靜不息的生物運動,這便是一氣分做二氣,動的是陽,靜的是陰,又分做五氣(金、木、水、火、土),散為萬物。一分為二是從氣分化為物過程中的重要運動形態。朱熹認為由對立統一,而使事物變化無窮。他探討了事物的成因,把運動和靜止看成是一個無限連續的過程。時空的無限性又說明了動靜的無限性,動靜又是不可分的。這表現了朱熹思想的辯證法觀點。朱熹還認為動靜不但相對待、相排斥,並且相互統一。朱熹還論述了運動的相對穩定和顯著變動這兩種形態,他稱之為「變」與「化」。他認為漸化中滲透著頓變,頓變中滲透著漸化。漸化積累,達到頓變。
■格物致知論
朱熹用《大學》「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認識領域中的理論問題。在認識來源問題上,朱熹既講人生而有知的先驗論,也不否認見聞之知。他強調窮理離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窮其理。朱熹探討了知行關系。他認為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知識來源上說,知在先;從社會效果上看,知輕行重。而且知行互發,「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心性 在人性論上,朱熹發揮了張載和程頤的天地之性認為「天地之性」之性」是專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無缺的;「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有善有不善,兩者統一在人身上,缺一則「做人不得」。與「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有聯系的,還有「道心、人心」的理論。朱熹認為,「道心」出於天理或性命之正,本來便稟受得仁義禮智之心,發而為惻隱、羞惡、是非、辭讓,則為善。「人心」出於形氣之私,是指飢食渴飲之類。如是,雖聖人亦不能無人心。不過聖人不以人心為主,而以道心為主。他認為「道心」與「人心」的關系既矛盾又聯結,「道心」需要通過「人心」來安頓,「道心」與「人心」還有主從關系,「人心」須聽命於「道心」。朱熹從心性說出發,探討了天理人慾問題。他以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慾而存天理」的主張。朱熹承認人們正當的物質生活的慾望,反對佛教籠統地倡導無欲,他反對超過延續生存條件的物質慾望。
■美學思想
在朱熹的哲學體系中包含有對美與藝術的理論。他認為美是給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統一。基於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內在道德的善相統一的觀點,朱熹探討了文與質、文與道的問題。認為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才是完美的。朱熹還多次談到樂的問題。他把樂與禮聯系起來,貫穿了他把樂納入禮以維護統治秩序的理學根本精神。朱熹對「文」、「道」關系的解決,在哲學思辨的深度上超過了前人。他對《詩經》與《楚辭》的研究,也經常表現出敏銳的審美洞察力。 影響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志著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文學著作 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水調歌頭》(一)、《南鄉子》、《憶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迴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㈧ 朱熹的貢獻有哪些 朱熹對後世的影響
朱熹的貢獻:
朱熹是學習了儒家學說,並且形成自己的體系,後人稱他的學說為程朱理學。而他對後世的貢獻也多和他的思想和他為了宣傳思想所做的事情有關。
他的學說很受後來的統治者歡迎,朱熹為了宣傳自己的學說,收了許多弟子,還建造書院,朱熹當時建立的白鹿洞書院和修復的嶽麓書院,如今都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宣講古代的「四書」是學者必讀的經典書籍,使得「四書」成為封建社會的教科書,後世的科考也必定從中選取考點。
以上這兩點在當時貢獻非常大,兩所書院為國家培養了很多人才,後面的四書也使得當時的學子們可以有重點的學習。雖然到了今天,四書已經不再適用,但是不得不說朱熹當時的思想還是非常先進的。
並且朱熹還建立了理學。即使在今天看來是非常先進的,是一種唯物主義。他認為「理」是存在於社會之上,包括天地萬物、自然規律和倫理道德,是衡量人的行為是否得當的標准,打破「理」而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人會受到懲罰。在此基礎上,提出事物的運動和靜止是無限的,二者密不可分。
這種唯物主義的思想,是現在辯證法的主要思想,打破了以前錯誤的唯心主義,也是朱熹的重要貢獻之一。
雖然朱熹有一些思想遭受後人詬病,但不得不說,他的很多思想都比較先進,即使在現在,也是值得學習的。
朱熹哲學思想: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在「二程」的理學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理學,屬於客觀的唯心主義,對於後世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朱熹的哲學思想表現為「理氣論」、「動靜觀」「格物致知」「人性論」等。其中「理氣論」是朱熹最著名的理論,南宋「二程」是理學的奠基者,朱熹是二程的弟子,故後來在二程的基礎上又繼承和發展了理學,借鑒了佛家、道家的思想體系,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朱熹所謂的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的總體,即太極生萬物,每一個人和物體都具有完整的理作為存在的根據,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又一個范疇,它是有形狀、有跡可循的,是鑄成萬物的質料。理和氣之間有主次之分,理在先,氣在後,理為主,氣為客。
朱熹的「動靜觀」是把運動和靜止看成一個無限連環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是無限的,動靜之間不可分離,互相聯系。從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具有一定辯證法的觀點,除此之外,他還論述了運動具有相對穩定和顯著運動這兩種形態,他稱其為「變」與「化」。
「格物致知」是用《大學》中「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哲學中認識論的問題。朱熹認為,人的認識一定要建立在「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認識的來源上看,知在先;從社會效果看,行要重於知,而且知和行是互相影響,知道的越多,行動起來就會更便利,實踐了、親自動手去做了,就會知道的更明白。
關於「人性論」,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承認人們有正當的物質生活慾望,反對佛教絕對的倡導「無欲」,但是萬事萬物都要根據理才可以。
朱熹四書:
《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理學家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與「五經」集於一體,著成《四書章句集注》,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
《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章句集注》是「四書」的注本,其內容分為《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朱熹首次將《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全書共19卷,其中關於「四書」的講義很詳細,而且看法獨到,重視義理,沒有空談,注重務實致用。有人評價為「上承經典,下啟群學,代代傳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儒學的發展道路追溯到先秦時期,秦始皇重法輕儒,甚至「焚書坑儒」使儒學的發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直到漢武帝時期,尊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孔子的思想受到歷代帝王的推崇,《論語》成為主流,儒學學派的神化從這個時候開始,然而《大學》、《中庸》、《孟子》三書並未受到重視,一直到二程、朱熹的時候,才突然受到重視。朱熹幾乎用了半生的精力研究「四書」,終於著成《四書章句集注》,「四書」經過他的反復研究,非常完整,而且條理清楚。在注釋的時候,不同於其他學者,朱熹注重義理的研究,用「四書」中的哲理構造了自己整個思想體系的骨架,所以說《四書章句集注》不僅僅是儒學的新高度,也是朱熹文學史上的新高度。
朱熹的讀書方法: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他發明的二十四字朱子讀書法是最有影響力的古代讀書方法,這內容是: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這二十四字對後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只要照著朱子的這幾條方法嚴格要求自己,就能很快的掌握書中的知識。
循序漸進是朱熹特別強調的一條,讀書一定要從基礎開始由淺入深,切不可馬馬虎虎、急於求成。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符合自己的認知規律,逐字逐句反復研究。只有扎扎實實的掌握了書中的基礎知識,才會對書中的內容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熟讀精思,即讀書不僅要通讀,還要熟練,熟練之後還要會思考,達到眼、腦、心的結合,才會領略書中的要旨,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差不多一個意思。虛心涵泳,即讀書要仔細揣摩書中所表達的意思,遇到不懂得問題,不要隨波逐流,認真思考後,再得出結論,接著對這些問題和答案認真專研,反復咀嚼。
切己體察,即將讀書和自己的經驗、閱歷相結合,將書中的知識和實際相結合。不能將所學知識放在心中,只有運用到生活中才能體現書本的價值。著緊用力,即讀書要刻苦用功,絲毫不能鬆懈,要有緊迫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庸庸散散。居敬持志,即對讀書這件事一定要誠心誠意的去做,態度端正,堅守原則。還要有遠大的讀書目標,並持之以恆的朝著這個目標前行,不斷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
朱熹對後世的影響:
朱熹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這些影響有利有弊。
朱熹的理學說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認為「理」是山川河流、鳥獸蟲魚、四季變幻和仁義禮智信,這些都是世間存在的,不能被破壞的規律,人的一舉一動都必須受到規律的約束,違反規律會受到自然和社會的懲罰。「理」相對的是「欲」,慾望要在正常的范圍內才被允許,超出了正常的范圍應該被禁止。這個學說被統治者截出來,用來約束人民。短期來看,有利於統治者管理百姓,使百姓能夠安分守己,達到國家穩定的目的;長遠來看,人的正常慾望得不到實現,人沒有積極性,做事很消極,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朱熹提出的「四書」,四書是中國古代的四本典籍,他認為這四本書是讀書人必讀的經典,不讀這四本書不能稱之為讀書人。這四本書後來被作為封建社會必讀的教科書,每次的科舉考試都是從這四本書裡面找考點,讀書人的思想都被這四本書禁錮了,直到封建社會結束才逐漸被廢除。
朱熹提出的「三綱五常」,他規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都各自遵守應該做的事,大臣對君王、孩子對父母、妻子對丈夫都要絕對服從,從某個程度上約束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於維護社會秩序從短時間來看有積極作用,從長遠來看,扼殺了人的自然欲求,人變得迂腐和封建。
㈨ 朱熹對中國教育史的影響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版《楚辭集注》權,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准。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是論述「小學」和「大學」教育,二是關於「朱子讀書法」。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朱熹認為,與重在「教事」的小學教育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對於大學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視自學,二是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交流。朱熹關於小學和大學教育的見解,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鮮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