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軟的發展歷程
早期微軟出的系來統叫MS-DOS,後來自發展成WINDOWS 3.0,3.1.3.2統稱WINDOWS 3.X,在後來就是熟悉的WINDOWS 95,98,ME,2000,XP,2003,VISTA,WINDOWS7,WINDOWS 2008這些系統了,基本上WINDOWS95後是每4年出一次新系統,順序就是我剛發的那些
『貳』 windows系統的發展歷程
1.微軟公司在1985年和1987年分別推出的Windows 1.0版和Windows 2.0版是基於Intel x86微處理晶元上的操作系統,但這兩個版本並不成功。1990年5月,微軟又推出了Windows3.0版,該版本對內存管理、圖形界面做了重大改進,使圖形界面更加美觀並支持虛擬內存。3.0版一經面世便獲得了具大的成功,此後微軟公司又推出了略加改進的Windows 3.1版。Windows 3.0版和Windows 3.1版都必須在MS-DOS操作系統支持下運行。
2.微軟公司於1995年推出了Windows95,它可以獨立運行而無需DOS支持。Windows95採用32位處理技術兼容以前16位的應用程序,在Windows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Windows95對Windows 3.1版做了許多重大改進,如更加優秀的面向對象的圖形用戶界面,全32位的搶先式多任務和多線程,內置的對Internet支持,更加高級的多媒體支持(聲音、圖形、影像等),即插即用,32位線性定址的內存管理和良好的向下兼容性等。Windows95實際上是16位和32位混合在一起的操作系統,這種操作系統最大的問題就是穩定性。1998年6月,微軟公司推出了Windows 98。Windows 98仍兼容16位的應用程序,足Windows系列產品中最後一個「照顧」16位的應用程序的操作系統。Windosw 98 的主要特點是加強了Intemet的功能,使Windows向著網路操作系統的方向向前邁進了一大步。Windosw9x系列能夠充分發揮PC機的硬體資源,提高系統的利用率,並引入了「即插即用」等許多先進技術,在界面的友好性上也不斷進步,因此逐漸成為PC機操作系統的主流,與此同時,微軟公司也致力於企業級平台的開發,推出了以WindowsNT系列為核心的企業級操作系統。Windows NT系列操作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具有較強的網路應用能力、用戶管理能力和較強的系統安全性、穩定性。
3.從筆記本電腦到高端伺服器,Windows2000平台是下一代PC的商務操作系統。該平台建立於NT技術之上,具有強可靠性、高可用時間,並通過簡化系統管理降低了操作耗費,是一種適合從最小移動設備到最大商務伺服器新硬體的操作系統。
(1)Windows2000Professional繼承了WindowsNT技術,提供了高層次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系統性能,同時,它幫助用戶更加容易地使用計算機,安裝和配置系統以及瀏覽Internet等。
(2)WindowsServer是為伺服器開發的多用途操作系統,是一個性能更好、工作更穩定、更容易管理的平台。
(3)Windows XP是一個把消費型操作系統和商業型操作系統融合為統一代碼的Windows,它結束了Windows兩條腿走路的歷史。即它是第一個既適合家庭用戶,同時也適合商業用戶使用的新型Windows。
『叄』 windows系統發展史
1.Windows是由微軟在1983年11月宣布,並在兩年後(1985年11月)發行的。
2.Windows版本.0是在1987.11正式在市場上推出的。該版本對使用者界面做了一些改進。2.0版本還增強了鍵盤和滑鼠界面,特別是加入了功能表和對話框。
3.Windows3.0是在1990年5月22日發布的,它將Win/286和Win/386結合到同一種產品中。Windows是第一個在家用和辦公室市場上取得立足點的版本。
4. 3.1版本是1992.4發布的,跟OS/2一樣,Windows3.1隻能在保護模式下運行,並且要求至少配置了1MB內存的286或386處理器的PC。
5.在1993年7月發布的Windows NT是第一個支持intel386、486和Pentium CPU的32位保護模式的版本。同時,NT還可以移植到非intel平台上,並在幾種使用RISC晶片的工作站上工作。
6.Windows95是在1995.8月發布的。雖然缺少了NT中某些功能,諸如高安全性和對RISC機器的可攜性等,但是95具有需要較少硬體資源的優點。
7.Windows98在1998年6月發布,具有許多加強功能,包括執行效能的提高、更好的硬體支持以及一國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WWW)更緊密的結合。
8.WindowsME是介於98SE和2000的一個操作系統,其出生目的是為了讓那些無法符合2000硬體標准同樣享受到類似的功能,但事實上這個版本的
Windows問題非常多,既失去了2000的穩定性,又無法達到98的低配置要求,因此很快被大眾遺棄。
9.Windows2000的誕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2000年2月17日發布的2000被譽為迄今最穩定的操作系統,其由NT發展而來,同時從2000開始,正式拋棄了9X的內核。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電腦是用這一操作系統。
10.在2000的基礎上,增強了安全特性,同時加大了驗證盜版的技術,2001.10.25,「激活」一詞成為電腦中最重要的詞彙。並且,XP的命名方式也廣為散播,各種不同類型的軟體「XP」頒布開始出現。某種角度看,Windows XP是最為易用的操作系統之一。
11.2006年11月,具有跨時代意義的Vista系統發布,它引發了一場硬體革命,是PC正式進入雙核、大(內存、硬碟)世代。不過因為Vista的使用習慣與XP有一定差異,軟硬體的兼容問題導致它的普及率差強人意,但它華麗的界面和炫目的特效還是值得贊賞的。
12.Windows 7於2009年10月22日在美國發布,於2009年10月23日下午在中國正式發布。Windows 7 的設計主要圍繞五個重點——針對筆記本電腦的特有設計;基於應用服務的設計;用戶的個性化;視聽娛樂的優化;用戶易用性的新引擎。
13.2012年10月26日,Windows8在美國正式推出。Windows 8支持來自Intel、AMD和ARM的晶元架構,被應用於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上,尤其是移動觸控電子設備,如觸屏手機、平板電腦等。該系統具有良好的續航能力,且啟動速度更快、佔用內存更少,並兼容Windows 7所支持的軟體和硬體。另外在界面設計上,採用平面化設計。
『肆』 微軟中國公司 歷史
1992 微軟在北京設立辦事處。
1993 微軟北京測試中心正式成立,微軟在華研發投資邁出了重要一步。
1995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相繼成立。
1998 微軟中國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2001 微軟中國研究院發展為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
2003 微軟亞洲工程院(ATC)在北京成立。
2004 微軟亞洲硬體創新中心(MACH)創建。
2005 微軟伺服器與開發工具事業部(中國)在上海成立,微軟在中國的研發基地不斷發展壯大。
2006. 1微軟中國研發集團正式成立,微軟在華進入「中國智造 慧及全球」新階段。
2007.4 比爾•蓋茨第10次訪問中國,表示將在北京和上海投資建設新的研發園區。
2008.5.6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在北京中關村隆重舉行了集團總部大樓的奠基儀式。
2009.10.23 微軟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7全球同步發布,中國北京、杭州等地舉行了盛大的發布活動。
2010.1.25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更名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
2010.3.31 微軟中國上海科技園區一期工程竣工並正式啟用,並成為微軟首次在美國以外投資興建的研發與技術服務園區。
2010.4.12全球最受歡迎的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 2010在中國率先上市,標志著微軟邁向雲計算架構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2010.5.13 微軟在中國北京與全球同步發布Microsoft Office 2010、SharePoint 2010、Visio 2010及Project 2010正式版。
2010.6.18 Microsoft Office 2010 零售版,面向中國大眾市場發布。
2011.1.18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成立五周年,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總部大樓落成使用。
『伍』 windows系統發展史是什麼
1985年Windows 1.0正式推出,相信老一輩計算機使用者應該熟悉吧
1987年10月推出Windows 2.0,比 Windows 1.0版有了不少進步,但自身不完善,效果不好。
1990年5月Windows 3.0 版推出,期間微軟繼2.0後還有代號為286、386兩款系統,但因其自身原因,一直沒有得到人們的注意。直到3.0的出現才改觀了這種局面,Windows逐漸占據了個人電腦系統,3.0也首次加入了多媒體,被輿為「多媒體的DOS」。
1992年Windows 3.1發布,該系統修改了3.0的一些不足,並提供了更完善的多媒體功能。Windows系統開始流行起來。
1993年11月Windows 3.11發布,革命性的加入了網路功能和即插即用技術。
1994年Windows 3.2發布,這也是Windows系統第一次有了中文版!在我國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1995年8月24日Windows 95發布,Windows系統發生了質的變化,具有了全新的面貌和強大的功能,DOS時代走下舞台。95標明了一個「開始」按鈕的介紹以及桌面個人電腦桌面上的工具條,這一直保留到現在視窗後來所有的產品中。
1996年8月24日Windows NT4.0發布,在93、94年微軟都相繼發布了3.1、3.5等版NT系統。主要面向伺服器市場。
1998年6月25日Windows98發布,基於Windows 95上,改良了硬體標準的支持,例如MMX和AGP。其它特性包括對FAT32文件系統的支持、多顯示器、Web TV的支持和整合到Windows圖形用戶界面的Internet Explorer。Windows 98 SE(第二版)發行於1999年6月10日。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改進,例如Internet Explorer 5、Windows Netmeeting。98是一個成功的產品。
2000年9月14日Windows Me發布,集成了Internet Explorer 5.5和Windows Media Player 7,系統還原功能則是它的另一個亮點。
2000年12月19日Windows 2000(又稱Win NT5.0)發布,一共四個版本:Professional、Server、Advanced Server和Datacenter Server。
2001年10月25日Windows XP發布,Windows XP是基於Windows 2000代碼的產品,同時擁有一個新的用戶圖形界面(叫做月神Luna),它包括了一些細微的修改。集成了防火牆、媒體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即時通訊軟體(Windows Messenger),以及它與Microsoft Pasport網路服務的緊密結合。是目前操作系統使用率最高的一個系統。
2003年4月底Windows 2003發布,是目前微軟最新的伺服器操作系統,算是2000的一個升級。
Longhorn是微軟公司下一版本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統的開發代號。它是繼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之後的又一重要的操作系統。該系統帶有許多新的特性和技術.
現在該版本已被命名為Windows Vista
『陸』 誰知道微軟公司詳細的發展史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發展包括哪年上市及年度股市市值
微軟公司是世界PC機軟體開發的先導,比爾·蓋茨是它的核心。微軟公司1981年為IBM-PC機開發的操作系統軟體MS-DOS曾用在數以億計的IBM-PC機及其兼容機上。但隨著微軟公司的日益壯大,Microsoft與IBM已在許多方面成為競爭對手。1991年,IBM公司和蘋果公司解除了與微軟公司的合作關系,但IBM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從未間斷過,兩個公司保持著既競爭又合作的復雜關系。微軟公司的產品包括文件系統軟體(MS-DOS和Xenix)、操作環境軟體(窗口系統Windows系列)、應用軟體MS-Office等、多媒體及計算機游戲、有關計算機的書籍以及CDROM產品。1992年,公司買進Fox公司,邁進了資料庫軟體市場。
1975年,19歲的比爾·蓋茨從哈佛大學退學,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羅·艾倫一起賣BASIC語言程序編寫本。當蓋茨還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他們曾為MITS公司的Altair編制語言。後來,蓋茨和艾倫搬到阿爾伯克基,並在當地一家旅館房間里創建了微軟公司。1979年,MITS公司關閉,微軟公司以修改BASIC程序為主要業務繼續發展。
1977年,微軟公司搬到西雅圖的貝爾維尤(雷德蒙德),在那裡開發PC機編程軟體。1980年,IBM公司選中微軟公司為其新PC機編寫關鍵的操作系統軟體,這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由於時間緊迫,程序復雜,微軟公司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程序編制者帕特森手中買下了一個操作系統的使用權,再把它改寫為磁碟操作系統軟體(MS-DOS)。公司目前在6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辦公室,全世界雇員人數接近44,000人。
IBM-PC機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為其他PC製造者都希望與IBM兼容。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許使用,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機的標准操作系統。到1984年,微軟公司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隨後,微軟公司繼續為IBM、蘋果公司以及無線電器材公司的計算機開發軟體,但在91年後,由於利益的沖突,IBM、蘋果公司已經與Microsoft反目。1983年,保羅·艾倫患霍奇金氏病離開微軟公司,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艾倫擁有微軟公司15%的股份,至今仍列席董事會。1986年,公司轉為公營。蓋茨保留公司45%的股權,這使其成為1987年PC產業中的第一位億萬富翁。1996年,他的個人資產總值已超過180億美元。1997年,則達到了340億美元,98年超過了500億大關,成為理所當然的全球首富。
微軟的拳頭產品Windows98/NT/2000/Me/XP/Server2003成功地佔有了從PC機到商用工作站甚至伺服器的廣闊市場,為微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在Internet軟體方面也是後來居上,搶佔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在IT軟體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告戒:「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可見,微軟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了軟體界的方方面面,簡直是無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微軟的巨大影響已經對軟體同行構成了極大的壓力,也把自己推上了反壟斷法的被告位置。連多年來可靠的合作夥伴Intel也與之反目,對薄公堂。2001年9月,鑒於經濟低迷,美國政府有意重振美國信息產業,拒絕拆分微軟。至此,訴微軟反壟斷法案告一段落。
微軟的組織結構支持公司包括以下核心業務組:個人服務組(PSG):由集團副總裁Bob Muglia領導,致力於為個人用戶和商業用戶提供更容易的在線連接,並且為各種各樣的設備提供軟體服務。PSG包含了微軟的個人.NET倡議、服務平台部、移動組、MSN的互聯網訪問服務、用戶設備組以及用戶界面平台部。
MSN和個人服務業務組:由副總裁Yusuf Mehdi領導,負責網路程序開發、業務發展以及MSN和微軟其它服務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和銷售,包括:MSN eShop, MSN Carpoint, MSN HomeAdvisor, the MSNBC venture, Slate和MSNTV平台組,由集團副總裁Jim Allchin領導,負責在各個方面不斷對Windows平台做出改進–例如把存儲、通訊、消息通知、共享圖象及聽音樂等變為Windows經歷的自然擴展。此外,本組包括.NET企業伺服器組、開發工具部和Windows數字媒體部。
辦公和商務服務組:由集團副總裁Jeff Raikes領導,負責開發提高生產力和商業流程的應用和服務。工作包括將功能完善且性能強大的Microsoft Office逐步演化為以服務於基礎的產品。除Office部門之外,商用工具部門,包括bCentral和Great Plains的商用應用程序部門都將屬於該部門。
全球銷售、市場和服務組:由集團副總裁Orlando Ayala領導,集成了微軟的銷售和服務夥伴,以滿足世界范圍內微軟用戶的需要。這些用戶包括:企業用戶、中小型組織、教育機構、程序開發人員和個人用戶。此外,本組包括微軟產品支持服務、網路解決方案組、企業夥伴組、市場營銷組織和微軟全球三大地區的業務組織。
微軟研究院(MSR):由資深副總裁Rick Rashid領導,負責對今天或明天的計算課題提出創造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使計算機變得更加易於使用。同時負責為下一代的硬體產品設計軟體,改進軟體設計流程和研究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關於MSR更詳細的信息可參見Microsoft Research Web page。
運營組:由總裁和首席運營官Rick Belluzzo領導,負責管理商業運作和全部的商業計劃。包括公司的財政、行政管理、人力資源和信息技術部門。
微軟公司(NASDAQ:MSFT, HKEx: 4338)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提供商,總部設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大西雅圖的市郊)。公司於1975年由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成立。公司最初以「Micro-soft」的名稱(意思為「微型軟體」)發展和銷售BASIC解釋器。最初的總部是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史蒂夫·巴爾默(Steve Ballmer)是現在的首席執行官。
使得微軟如此令人矚目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它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公司在經濟學,它是一個驚人的網路外部性的例子它在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方面扮演著事實上的壟斷者地位它使得它的創立者躋身於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列;特別是掌門人比爾·蓋茨多年來位居世界首富任何公開買賣公司中,它有最大的公司市值多年來它官司不斷,和業界其他公司的明爭暗鬥已經成為IT文化的一部分。
微軟的產品微軟生產的軟體產品包括了很多的種類:
Windows -稱為「視窗」的圖形操作系統;它有很多版本。目前桌上版最新版本是Windows XP,伺服器最新版本是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幾乎預裝在所有的IBM兼容的個人電腦上。請參看Microsoft Windows的歷史獲取更多詳細資料。
MS-DOS -微軟公司的早期產品,它是一個命令行界面。早期的Windows版本要在MS-DOS下運行,但是到了Windows NT以及以後的產品已經可以脫離MS-DOS運行了,但基於用戶因軟硬體在Windows NT不能正常運作,微軟同時間繼續推出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在MS-DOS下運行的過渡產品。
Microsoft Office -它是微軟公司的辦公軟體套件,根據版本不同可能包括Word(文字處理)、Excel(試算表)、Access(桌面資料庫)、PowerPoint(幻燈片製作)、Outlook(個人郵件和日程管理)、Project(項目管理)和Publisher(電子排版)等軟體。微軟也為Apple Macintosh生產使用於蘋果電腦的版本。
Internet Explorer -它是微軟的網頁瀏覽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瀏覽器,從Windows 95開始,被設置為微軟各版本的Windows的默認瀏覽器。它在Apple Macintosh上也可以使用。微軟投資了四億美元來把這種瀏覽器預裝在蘋果機上。
Microsoft FrontPage -它是一款所見即所得的網頁編輯軟體。
Windows Media Player -它是一個用於播放音頻和視頻的程序。
微軟也生產一系列參考產品,例如網路全書和地圖冊,使用Encarta的名稱。
微軟還開發用於應用系統開發的集成開發環境,命名為Microsoft Visual Studio。目前已發布用於.NET環境編程的相應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 .NET。
游戲帝國時代(Age of Empires)微軟模擬飛行(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微軟模擬火車微軟模擬貨車Halo(Halo) halo2(Halo2)注:《光環》為Microsoft旗下工作室開發.「生態體系」
微軟公司試圖在其產品周圍建立「生態體系」,以為其產品以及品牌增值。
網路產品1990年代中期,微軟開始將其產品線擴張到計算機網路領域。微軟在1995年8月24日推出了在線服務MSN(Microsoft Network,微軟網路)。MSN是美國在線的直接競爭對手,也是微軟其他網路產品的主打品牌。
1996年,微軟以及美國的廣播業巨擎NBC(國家廣播公司)聯合創立了MSNBC,一個綜合性的24小時新聞頻道以及在線新聞服務供應商。
1997年末,微軟收購了Hotmail,最早以及最受歡迎的webmail服務商。Hotmail被重新命名為MSN Hotmail,並成為.NET Passport,一個綜合登入服務系統的平台。
MSN Messenger是一個即時信息客戶程序,由微軟在1999年推出,是美國在線的AOL Instant Messager(AIM)及ICQ的主要競爭對手。
培訓微軟創立了多所培訓中心,旨在訓練出一批低成本、只精通微軟產品的雇員。最著名的就是MCSE考核(全稱「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雖然MCSE確實認證對微軟產品的熟悉程度,它卻並不是一個工程師的考核。一些苛刻的評論人員將MCSE稱作「必須咨詢那些有經驗的人」(「Must Consult Someone Experienced」)。
硬體產品雖然微軟總體上是一家軟體公司,它也生產一些電腦硬體產品,通常用來支援其特殊的軟體商品策略:
早期的一個例子是微軟滑鼠,用來鼓勵更多用戶使用微軟操作系統的圖形用戶界面(GUI)。由於使用GUI而不用到滑鼠是很罕見的,因此滑鼠的流行會幫助更多用戶使用Windows。微軟確立了IntelliMouse(中鍵帶滾輪的滑鼠)滑鼠標准,新增的滾輪方便了用戶在瀏覽網頁時上下翻頁。
微軟還售賣游戲桿等游戲硬體產品。
公司還購買了互聯網設備公司WebTV,以支援其MSN互聯網服務。
2001年公司推出的Xbox游戲機標志著公司開始進入價值上百億美元的游戲終端市場,這個市場之前一直由索尼公司(Sony)和任天堂(Nintendo)兩家公司主導。
微軟歷史微軟公司創立於1975年,公司創立初期以銷售BASIC解譯器為主。當時的計算機愛好者也常常自行開發小型的BASIC解譯器,並免費分發。然而,由於微軟是少數幾個BASIC解譯器的商業生產商,很多家庭計算機生產商在其系統中採用微軟的BASIC解譯器。隨著微軟BASIC解譯器的快速成長,製造商開始採用微軟BASIC的語法以及其他功能以確保與現有的微軟產品兼容。正是由於這種循環,微軟BASIC逐漸成為公認的市場標准,公司也逐漸佔領了整個市場。此後,他們曾經(不太成功地)試圖以設計MSX家庭計算機標准來進入家用計算機市場。
1983年,微軟與IBM簽訂合同,為IBM PC提供BASIC解譯器,之後微軟又向IBM的機器提供操作系統。微軟之後購買了Tim Patterson的QDOS使用權,在進行部分改寫後通過IBM向市場發售,將其命名為Microsoft DOS。MS-DOS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PC硬體上運行的程序在技術上並不一定比其所取代的大型程序要好,但它有兩項無法超越的優點:它為終端用戶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而且價格更低廉。微軟的成功也是個人電腦發展的序幕。
微軟開發過多種軟體產品,包括了:
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編譯器以及解譯器文字處理器、數據表等辦公軟體互聯網客戶程序,例如網頁瀏覽器和電郵客戶端等這些產品中有些十分成功,有些則不太成功。從中人們發現了一個規律:雖然微軟的產品的早期版本往往漏洞百出,功能匱乏,並且要比其競爭對手的產品差,之後的版本卻會快速進步,並且廣受歡迎。今天,微軟公司的很多產品在其不同的領域主宰市場。
微軟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市場營銷以及產品開發中的可重用工程,並且試圖將其產品進一步組合,以提供用戶一貫的開發環境。
微軟也試圖將Windows這個著名品牌擴展到其他領域,例如用於PDA的Windows CE以及「支持Windows」的Smartphone產品。
公眾看法很長一段時間內,微軟被廣泛認可為一個計算機軟體市場上的「乖小孩」,提供低廉的軟體以取代原先價格高昂的主流UNIX產品。微軟也因賺入大筆鈔票而受到欽佩。
然而,即使是在早期,微軟被指責故意將其MS-DOS與競爭對手生產的Lotus 1-2-3數據表無法兼容。到90年代,微軟是「壞小孩」的看法日益增多。主要的批評意見是他們利用在桌上電腦市場上的優勢不公平地剝削用戶。
最近幾年,有人指責微軟涉嫌一系列合法性受懷疑的商業行為.
壟斷問題微軟的Windows產品有效地壟斷了桌面電腦操作系統市場。那些持上述看法的人指出,幾乎所有市場上出售的個人電腦都預裝有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
一些觀察家聲稱,微軟作為一個壟斷企業令其競爭對手處境窘困:
一方面,競爭對手不願意承認微軟的壟斷地位。因為在一個被壟斷的市場,只有一家產品或服務的提供商。因此對競爭對手而言,將微軟稱為壟斷者會將自己置於一個失敗者的境地:這樣作等於是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或否定了自己能夠生存、競爭的能力。
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又希望將微軟比作壟斷企業,因為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好處。首先,這有可能導致市場管理者(政府)的介入。其次,被看作是「落水狗」的微軟競爭對手有可能在公共關繫上取勝,以刺激銷售。
無論微軟是否是壟斷企業,我們可以肯定的是:
在多數微型電腦軟體市場,微軟是主導企業。這種主導引發很多的不滿。
這種不滿不僅僅只存在於競爭對手中間。
微軟壟斷地位的濫用有人批評認為微軟試圖利用其在桌上計算機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來擴大其在其他市場上的市場份額,例如網頁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伺服器操作系統(Windows NT),辦公軟體(Microsoft Office),多媒體播放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在微軟將Internet Explorer與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後,微軟在瀏覽器市場獲得了非常大的份額。正是部分由於這種行為,微軟被美國聯邦法庭裁定濫用其在美國的操作系統市場的主導優勢。(詳情參見微軟反壟斷案)。
在所有這些指控中,微軟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由為自己辯護。
也有人批評微軟的「包圍再擴展」(embrace and extend)的策略。微軟試圖在開放、已確立的標准之上加入專利功能,以最終達到利用其市場優勢來控制「擴展」的標准。有些人將這種策略稱之為「包圍、擴展再毀滅」(embrace, extend and extinguish)。
安全性2002年,微軟的多項網路以及互聯網相關的產品在多次出現安全漏洞後被廣受討論。一些惡意的程序員不斷利用微軟軟體的安全漏洞搞破壞,例如通過互聯網創造及發布能夠消耗系統資源或破壞數據的蠕蟲、病毒以及特洛伊木馬。這些破壞行為一般的目標是微軟的Outlook以及Outlook Express電郵客戶程序,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網頁伺服器,以及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軟體。微軟辯解說由於其在互聯網軟體市場上的領導地位,自然而然的微軟的產品會遭到更多的攻擊,因為這些微軟產品被廣泛使用。而有人則反駁說這些攻擊也對准那些微軟並不佔優勢的產品,顯示微軟的產品要比其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安全性上要低一籌。
在一些案例中,微軟的產品為了讓新手更容易使用、設置往往導致了這些蠕蟲及病毒的散播。例如,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自1995年起就自動隱藏文件後綴名(檔案副檔名),這樣那些惡意攻擊者往往就能夠讓email收信人打開一些看起來普通卻十分危險的附件(最近版本的Outlook以及Outlook Express禁止接收危險的文件類型,這樣用戶便無法打開)。批評指出微軟是在用軟體的易用性交換安全性。
蓋茨在2002年1月啟動了可信賴計算計劃(Trustworthy Computing Initiative)。他將其形容為一個長期的、全公司性的計劃,以尋找並修正微軟產品中的安全以及泄漏隱私方面的漏洞。在該計劃下,公司會重新評估和設計原先的一些規范及過程,也延遲了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的上市時間。對可信賴計算計劃的反應各不相同,有觀察家表揚微軟對安全問題的重視,但也提醒公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微軟的政治影響力微軟對這些法律威脅以及公眾看法的反應就是緊湊的政治游說活動以及撒入上百萬美元的政治捐款。根據政治反應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 opensecrets.org)網站的數據,微軟在上一次的美國聯邦選舉的政治捐款中,43%給了民主黨,57%給了共和黨。
微軟產品的優點微軟產品的主要優點是它的普遍性,讓用戶從所謂的網路效應中得益。例如,Microsoft Office的廣泛使用使得微軟Office文件成為文檔處理格式的標准,這樣幾乎所有的商業用戶都離不開Microsoft Office。
微軟的軟體也被設計成容易設置,允許企業僱傭低廉、水準並不太高的系統管理員。微軟的支持者認為這樣做的結果是下降了的「擁有總成本」。
微軟的軟體對IT經理們在采購軟體系統時也代表了「安全」的選擇,因為微軟軟體的普遍性讓他們能夠說他們跟隨的是被廣泛接受的選擇。這對那些專業知識不足的IT經理來說是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好處。
微軟產品的缺點微軟的產品十分倚賴軟體的重用。雖然這樣做對快速軟體開發是十分有效的,它卻導致了不同軟體包之間的復雜倚賴關系。這可能導致的後果是,舉個例子,當微軟的瀏覽器程序崩潰時,會導致操作系統的GUI同樣崩潰。
同樣的倚賴關系也意味著大多數微軟軟體的資源能夠在其他微軟的產品上使用。也就是說,大多數程序可以運行其他程序,即使是在不應當發生類似情況時也是如此。例如,嵌入在電子郵件的文檔和HTML中的宏可以運行程序,允許攻擊者控制用戶的電腦。微軟在安全問題上的立場就是「不是禁止就是允許」(permitted unless forbidden)。
這些問題從專門攻擊微軟程序的蠕蟲以及病毒的泛濫中就可見一二。
上面所提到的關於允許僱傭廉價卻未有良好訓練的系統管理員的優點有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更大的不可靠性,意味著你需要僱傭更多的這類管理員;有可能導致安全漏洞,因為不管使用什麼操作系統,只有受良好訓練的系統管理員才可能提升系統安全性。
微軟的批評者指出運行微軟的產品需要花費更大代價,因為微軟軟體的用戶事實上並不擁有他們所使用的軟體:這對微軟的商業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微軟與自由軟體的關系微軟將自由軟體看作是它可能的主要競爭對手,特別是Linux。從萬聖節文件(Halloween documents)中我們可以看到,微軟已經對自由軟體以及開放源代碼軟體採取了「包圍、擴展、毀滅」的策略。
為了在桌上電腦市場上建立其領導地位,微軟冒著失去低廉價格以及更多自由度——這正是個人電腦快速發展以及微軟自身成功的重要因素——風險。單就價格層面而言,微軟很難與自由軟體相抗衡。很多相信微軟並沒有賦予他們選擇自由的用戶已經從自由軟體那裡找到了他們所渴望的自由已經開放標准。
傳統的微軟策略,例如購買競爭對手,或者FUD策略,對於自由軟體而言毫無作用。因為自由軟體無法被收購或控制,自由軟體即使失去了創造它的公司也依然能夠生存。
微軟首席行政執行官史蒂夫·巴爾默已經將Linux稱作一個「堅強的競爭力量……它是非傳統的,自由的,而且很便宜。我們必須告訴人們,為什麼他們所付(給我們的)其實物超所值。我們的產品曾經都很便宜。我們要比Novell,甲骨文都要便宜。但這次我們不能這樣辦。」(CRN.com報道,2002年6月17日)
巴爾默在一個微軟夥伴的會議上說:「我們曾經十分自豪,自己提供最便宜的產品——我們的價格最低,提供的內容卻最多,不論是Novell,Lotus還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過我們。但現在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獨特的競爭對手,Linux。對我們這樣的公司而言,這實在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VARbusiness 2002年7月15日報道)
對於那些預裝Linux的低廉個人電腦,微軟的反應是他們不會降低Windows的銷售價格。一些觀察家指出,這種拒絕進行價格戰的行為正是壟斷企業的特點。
微軟亞洲研究院1998年11月5日,微軟公司在北京成立微軟中國研究院,並於2001年11月1日將其正式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亞洲研究院是微軟公司在海外開設的第二家基礎科研機構,也是亞洲地區唯一的基礎研究機構。
『柒』 Microsoft(微軟) 的介紹,歷史
微軟
微軟
微軟公司是世界PC機軟體開發的先導,比爾·蓋茨是它的核心。微軟公司1981年為IBM-PC機開發的操作系統軟體MS-DOS曾用在數以億計的IBM-PC機及其兼容機上。但隨著微軟公司的日益壯大,Microsoft與IBM已在許多方面成為競爭對手。1991年,IBM公司和蘋果公司解除了與微軟公司的合作關系,但IBM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從未間斷過,兩個公司保持著既競爭又合作的復雜關系。微軟公司的產品包括文件系統軟體(MS-DOS和Xenix)、操作環境軟體(窗口系統Windows系列)、應用軟體MS-Office等、多媒體及計算機游戲、有關計算機的書籍以及CDROM產品。1992年,公司買進Fox公司,邁進了資料庫軟體市場。
1975年,19歲的比爾·蓋茨從哈佛大學退學,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羅·艾倫一起賣BASIC語言程序編寫本。當蓋茨還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他們曾為MITS公司的Altair編制語言。後來,蓋茨和艾倫搬到阿爾伯克基,並在當地一家旅館房間里創建了微軟公司。1979年,MITS公司關閉,微軟公司以修改BASIC程序為主要業務繼續發展。
1977年,微軟公司搬到西雅圖的貝爾維尤(雷德蒙德),在那裡開發PC機編程軟體。1980年,IBM公司選中微軟公司為其新PC機編寫關鍵的操作系統軟體,這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由於時間緊迫,程序復雜,微軟公司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程序編制者帕特森手中買下了一個操作系統的使用權,再把它改寫為磁碟操作系統軟體(MS-DOS)。公司目前在6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辦公室,全世界雇員人數接近44,000人。
IBM-PC機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為其他PC製造者都希望與IBM兼容。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許使用,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機的標准操作系統。到1984年,微軟公司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隨後,微軟公司繼續為IBM、蘋果公司以及無線電器材公司的計算機開發軟體,但在91年後,由於利益的沖突,IBM、蘋果公司已經與Microsoft反目。1983年,保羅·艾倫患霍奇金氏病離開微軟公司,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艾倫擁有微軟公司15%的股份,至今仍列席董事會。1986年,公司轉為公營。蓋茨保留公司45%的股權,這使其成為1987年PC產業中的第一位億萬富翁。1996年,他的個人資產總值已超過180億美元。1997年,則達到了340億美元,98年超過了500億大關,成為理所當然的全球首富。
微軟的拳頭產品Windows98/NT/2000/Me/XP/Server2003成功地佔有了從PC機到商用工作站甚至伺服器的廣闊市場,為微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在Internet軟體方面也是後來居上,搶佔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在IT軟體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告戒:「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可見,微軟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了軟體界的方方面面,簡直是無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微軟的巨大影響已經對軟體同行構成了極大的壓力,也把自己推上了反壟斷法的被告位置。連多年來可靠的合作夥伴Intel也與之反目,對薄公堂。2001年9月,鑒於經濟低迷,美國政府有意重振美國信息產業,拒絕拆分微軟。至此,訴微軟反壟斷法案告一段落。
微軟的組織結構支持公司包括以下核心業務組:
個人服務組(PSG):由集團副總裁 Bob Muglia 領導, 致力於為個人用戶和商業用戶提供更容易的在線連接,並且為各種各樣的設備提供軟體服務。PSG 包含了微軟的個人.NET倡議、服務平台部、移 動組、MSN的互聯網訪問服務、用戶設備組以及用戶界面平台部。
MSN 和個人服務業務組:由副總裁Yusuf Mehdi 領導,負責網路程序開發、業務發展以及MSN和微軟其它服務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和銷售,包括:MSN eShop, MSN Carpoint, MSN HomeAdvisor, the MSNBC venture, Slate 和 MSNTV平台組,由集團副總裁Jim Allchin 領導,負責在各個方面不斷對Windows平台做出改進 –例如把存儲、通訊、消息通知、共享圖象及聽音樂等變為Windows經歷的自然擴展。此外,本組包括.NET企業伺服器組、開發工具部和Windows數字媒體部。
辦公和商務服務組:由集團副總裁Jeff Raikes 領導,負責開發提高生產力和商業流程的應用和服務。工作包括將功能完善且性能強大的Microsoft Office逐步演化為以服務於基礎的產品。除Office部門之外,商用工具部門,包括bCentral和Great Plains的商用應用程序部門都將屬於該部門。
全球銷售、市場和服務組:由集團副總裁Orlando Ayala 領導,集成了微軟的銷售和服務夥伴,以滿足世界范圍內微軟用戶的需要。這些用戶包括:企業用戶、中小型組織、教育機構、程序開發人員和個人用戶。此外,本組包括微軟產品支持服務、網路解決方案組、企業夥伴組、市場營銷組織和微軟全球三大地區的業務組織。
微軟研究院 (MSR):由資深副總裁Rick Rashid 領導,負責對今天或明天的計算課題提出創造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使計算機變得更加易於使用。同時負責為下一代的硬體產品設計軟體,改進軟體設計流程和研究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關於MSR更詳細的信息可參見 Microsoft Research Web page。
運營組:由總裁和首席運營官Rick Belluzzo 領導,負責管理商業運作和全部的商業計劃。包括公司的財政、行政管理、人力資源和信息技術部門。
微軟公司(NASDAQ:MSFT, HKEx: 4338) 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提供商,總部設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大西雅圖的市郊)。公司於1975年由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成立。公司最初以「Micro-soft」的名稱(意思為「微型軟體」)發展和銷售BASIC解釋器。最初的總部是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史蒂夫·巴爾默(Steve Ballmer)是現在的首席執行官。
使得微軟如此令人矚目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它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公司
在經濟學,它是一個驚人的網路外部性的例子
它在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方面扮演著事實上的壟斷者地位
它使得它的創立者躋身於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列;特別是掌門人比爾·蓋茨多年來位居世界首富
任何公開買賣公司中,它有最大的公司市值
多年來它官司不斷,和業界其他公司的明爭暗鬥已經成為IT文化的一部分。
微軟的產品
微軟生產的軟體產品包括了很多的種類:
Windows - 稱為「視窗」的圖形操作系統;它有很多版本。目前桌上版最新版本是Windows XP,伺服器最新版本是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幾乎預裝在所有的IBM兼容的個人電腦上。請參看Microsoft Windows的歷史獲取更多詳細資料。
MS-DOS - 微軟公司的早期產品,它是一個命令行界面。早期的Windows版本要在MS-DOS下運行,但是到了Windows NT以及以後的產品已經可以脫離MS-DOS運行了,但基於用戶因軟硬體在 Windows NT 不能正常運作,微軟同時間繼續推出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在MS-DOS下運行的過渡產品。
Microsoft Office - 它是微軟公司的辦公軟體套件,根據版本不同可能包括Word(文字處理)、Excel(試算表)、Access(桌面資料庫)、PowerPoint(幻燈片製作)、Outlook(個人郵件和日程管理)、Project(項目管理)和Publisher(電子排版)等軟體。微軟也為Apple Macintosh生產使用於蘋果電腦的版本。
Internet Explorer - 它是微軟的網頁瀏覽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瀏覽器,從Windows 95開始,被設置為微軟各版本的Windows的默認瀏覽器。它在Apple Macintosh上也可以使用。微軟投資了四億美元來把這種瀏覽器預裝在蘋果機上。
Microsoft FrontPage - 它是一款所見即所得的網頁編輯軟體。
Windows Media Player - 它是一個用於播放音頻和視頻的程序。
微軟也生產一系列參考產品,例如網路全書和地圖冊,使用Encarta的名稱。
微軟還開發用於應用系統開發的集成開發環境,命名為Microsoft Visual Studio。目前已發布用於.NET環境編程的相應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 .NET。
游戲
帝國時代 (Age of Empires)
微軟模擬飛行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微軟模擬火車
微軟模擬貨車
Halo(Halo)
halo2(Halo2)
注:《光環》為Microsoft旗下工作室開發.
「生態體系」
微軟公司試圖在其產品周圍建立「生態體系」,以為其產品以及品牌增值。
網路產品
1990年代中期,微軟開始將其產品線擴張到計算機網路領域。微軟在1995年8月24日推出了在線服務MSN(Microsoft Network,微軟網路)。MSN是美國在線的直接競爭對手,也是微軟其他網路產品的主打品牌。
1996年,微軟以及美國的廣播業巨擎NBC(國家廣播公司)聯合創立了MSNBC,一個綜合性的24小時新聞頻道以及在線新聞服務供應商。
1997年末,微軟收購了Hotmail,最早以及最受歡迎的webmail服務商。Hotmail被重新命名為MSN Hotmail,並成為.NET Passport,一個綜合登入服務系統的平台。
MSN Messenger是一個即時信息客戶程序,由微軟在1999年推出,是美國在線的AOL Instant Messager(AIM)及ICQ的主要競爭對手。
培訓
微軟創立了多所培訓中心,旨在訓練出一批低成本、只精通微軟產品的雇員。最著名的就是MCSE考核(全稱「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雖然MCSE確實認證對微軟產品的熟悉程度,它卻並不是一個工程師的考核。一些苛刻的評論人員將MCSE稱作「必須咨詢那些有經驗的人」(「Must Consult Someone Experienced」)。
硬體產品
雖然微軟總體上是一家軟體公司,它也生產一些電腦硬體產品,通常用來支援其特殊的軟體商品策略:
早期的一個例子是微軟滑鼠,用來鼓勵更多用戶使用微軟操作系統的圖形用戶界面(GUI)。由於使用GUI而不用到滑鼠是很罕見的,因此滑鼠的流行會幫助更多用戶使用Windows。微軟確立了IntelliMouse(中鍵帶滾輪的滑鼠)滑鼠標准,新增的滾輪方便了用戶在瀏覽網頁時上下翻頁。
微軟還售賣游戲桿等游戲硬體產品。
公司還購買了互聯網設備公司WebTV,以支援其MSN互聯網服務。
2001年公司推出的Xbox游戲機標志著公司開始進入價值上百億美元的游戲終端市場,這個市場之前一直由索尼公司(Sony)和任天堂(Nintendo)兩家公司主導。
微軟歷史
微軟公司創立於1975年,公司創立初期以銷售BASIC解譯器為主。當時的計算機愛好者也常常自行開發小型的BASIC解譯器,並免費分發。然而,由於微軟是少數幾個BASIC解譯器的商業生產商,很多家庭計算機生產商在其系統中採用微軟的BASIC解譯器。隨著微軟BASIC解譯器的快速成長,製造商開始採用微軟BASIC的語法以及其他功能以確保與現有的微軟產品兼容。正是由於這種循環,微軟BASIC逐漸成為公認的市場標准,公司也逐漸佔領了整個市場。此後,他們曾經(不太成功地)試圖以設計MSX家庭計算機標准來進入家用計算機市場。
1983年,微軟與IBM簽訂合同,為IBM PC提供BASIC解譯器,之後微軟又向IBM的機器提供操作系統。微軟之後購買了Tim Patterson的QDOS使用權,在進行部分改寫後通過IBM向市場發售,將其命名為Microsoft DOS。MS-DOS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PC硬體上運行的程序在技術上並不一定比其所取代的大型程序要好,但它有兩項無法超越的優點:它為終端用戶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而且價格更低廉。微軟的成功也是個人電腦發展的序幕。
微軟開發過多種軟體產品,包括了:
操作系統
程序設計語言的編譯器以及解譯器
文字處理器、數據表等辦公軟體
互聯網客戶程序,例如網頁瀏覽器和電郵客戶端等
這些產品中有些十分成功,有些則不太成功。從中人們發現了一個規律:雖然微軟的產品的早期版本往往漏洞百出,功能匱乏,並且要比其競爭對手的產品差,之後的版本卻會快速進步,並且廣受歡迎。今天,微軟公司的很多產品在其不同的領域主宰市場。
微軟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市場營銷以及產品開發中的可重用工程,並且試圖將其產品進一步組合,以提供用戶一貫的開發環境。
微軟也試圖將Windows這個著名品牌擴展到其他領域,例如用於PDA的Windows CE以及「支持Windows」的Smartphone產品。
公眾看法
很長一段時間內,微軟被廣泛認可為一個計算機軟體市場上的「乖小孩」,提供低廉的軟體以取代原先價格高昂的主流UNIX產品。微軟也因賺入大筆鈔票而受到欽佩。
然而,即使是在早期,微軟被指責故意將其MS-DOS與競爭對手生產的Lotus 1-2-3數據表無法兼容。到90年代,微軟是「壞小孩」的看法日益增多。主要的批評意見是他們利用在桌上電腦市場上的優勢不公平地剝削用戶。
最近幾年,有人指責微軟涉嫌一系列合法性受懷疑的商業行為。
壟斷問題
微軟的Windows產品有效地壟斷了桌面電腦操作系統市場。那些持上述看法的人指出,幾乎所有市場上出售的個人電腦都預裝有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
一些觀察家聲稱,微軟作為一個壟斷企業令其競爭對手處境窘困:
一方面,競爭對手不願意承認微軟的壟斷地位。因為在一個被壟斷的市場,只有一家產品或服務的提供商。因此對競爭對手而言,將微軟稱為壟斷者會將自己置於一個失敗者的境地:這樣作等於是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或否定了自己能夠生存、競爭的能力。
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又希望將微軟比作壟斷企業,因為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好處。首先,這有可能導致市場管理者(政府)的介入。其次,被看作是「落水狗」的微軟競爭對手有可能在公共關繫上取勝,以刺激銷售。
無論微軟是否是壟斷企業,我們可以肯定的是:
在多數微型電腦軟體市場,微軟是主導企業。
這種主導引發很多的不滿。
這種不滿不僅僅只存在於競爭對手中間。
微軟壟斷地位的濫用
有人批評認為微軟試圖利用其在桌上計算機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來擴大其在其他市場上的市場份額,例如網頁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伺服器操作系統(Windows NT),辦公軟體(Microsoft Office),多媒體播放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在微軟將Internet Explorer與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後,微軟在瀏覽器市場獲得了非常大的份額。正是部分由於這種行為,微軟被美國聯邦法庭裁定濫用其在美國的操作系統市場的主導優勢。(詳情參見微軟反壟斷案)。
在所有這些指控中,微軟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由為自己辯護。
也有人批評微軟的「包圍再擴展」(embrace and extend)的策略。微軟試圖在開放、已確立的標准之上加入專利功能,以最終達到利用其市場優勢來控制「擴展」的標准。有些人將這種策略稱之為「包圍、擴展再毀滅」(embrace, extend and extinguish)。
安全性
2002年,微軟的多項網路以及互聯網相關的產品在多次出現安全漏洞後被廣受討論。一些惡意的程序員不斷利用微軟軟體的安全漏洞搞破壞,例如通過互聯網創造及發布能夠消耗系統資源或破壞數據的蠕蟲、病毒以及特洛伊木馬。這些破壞行為一般的目標是微軟的Outlook以及Outlook Express電郵客戶程序,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網頁伺服器,以及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軟體。微軟辯解說由於其在互聯網軟體市場上的領導地位,自然而然的微軟的產品會遭到更多的攻擊,因為這些微軟產品被廣泛使用。而有人則反駁說這些攻擊也對准那些微軟並不佔優勢的產品,顯示微軟的產品要比其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安全性上要低一籌。
在一些案例中,微軟的產品為了讓新手更容易使用、設置往往導致了這些蠕蟲及病毒的散播。例如,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自1995年起就自動隱藏文件後綴名(檔案副檔名),這樣那些惡意攻擊者往往就能夠讓email收信人打開一些看起來普通卻十分危險的附件(最近版本的Outlook以及Outlook Express禁止接收危險的文件類型,這樣用戶便無法打開)。批評指出微軟是在用軟體的易用性交換安全性。
蓋茨在2002年1月啟動了可信賴計算計劃(Trustworthy Computing Initiative)。他將其形容為一個長期的、全公司性的計劃,以尋找並修正微軟產品中的安全以及泄漏隱私方面的漏洞。在該計劃下,公司會重新評估和設計原先的一些規范及過程,也延遲了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的上市時間。對可信賴計算計劃的反應各不相同,有觀察家表揚微軟對安全問題的重視,但也提醒公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微軟的政治影響力
微軟對這些法律威脅以及公眾看法的反應就是緊湊的政治游說活動以及撒入上百萬美元的政治捐款。根據政治反應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 opensecrets.org)網站的數據,微軟在上一次的美國聯邦選舉的政治捐款中,43%給了民主黨,57%給了共和黨。
微軟產品的優點
微軟產品的主要優點是它的普遍性,讓用戶從所謂的網路效應中得益。例如,Microsoft Office的廣泛使用使得微軟Office文件成為文檔處理格式的標准,這樣幾乎所有的商業用戶都離不開Microsoft Office。
微軟的軟體也被設計成容易設置,允許企業僱傭低廉、水準並不太高的系統管理員。微軟的支持者認為這樣做的結果是下降了的「擁有總成本」。
微軟的軟體對IT經理們在采購軟體系統時也代表了「安全」的選擇,因為微軟軟體的普遍性讓他們能夠說他們跟隨的是被廣泛接受的選擇。這對那些專業知識不足的IT經理來說是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好處。
微軟產品的缺點
微軟的產品十分倚賴軟體的重用。雖然這樣做對快速軟體開發是十分有效的,它卻導致了不同軟體包之間的復雜倚賴關系。這可能導致的後果是,舉個例子,當微軟的瀏覽器程序崩潰時,會導致操作系統的GUI同樣崩潰。
同樣的倚賴關系也意味著大多數微軟軟體的資源能夠在其他微軟的產品上使用。也就是說,大多數程序可以運行其他程序,即使是在不應當發生類似情況時也是如此。例如,嵌入在電子郵件的文檔和HTML中的宏可以運行程序,允許攻擊者控制用戶的電腦。微軟在安全問題上的立場就是「不是禁止就是允許」(permitted unless forbidden)。
這些問題從專門攻擊微軟程序的蠕蟲以及病毒的泛濫中就可見一二。
上面所提到的關於允許僱傭廉價卻未有良好訓練的系統管理員的優點有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更大的不可靠性,意味著你需要僱傭更多的這類管理員;
有可能導致安全漏洞,因為不管使用什麼操作系統,只有受良好訓練的系統管理員才可能提升系統安全性。
微軟的批評者指出運行微軟的產品需要花費更大代價,因為微軟軟體的用戶事實上並不擁有他們所使用的軟體:這對微軟的商業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微軟與自由軟體的關系
微軟將自由軟體看作是它可能的主要競爭對手,特別是Linux。從萬聖節文件(Halloween documents)中我們可以看到,微軟已經對自由軟體以及開放源代碼軟體採取了「包圍、擴展、毀滅」的策略。
為了在桌上電腦市場上建立其領導地位,微軟冒著失去低廉價格以及更多自由度——這正是個人電腦快速發展以及微軟自身成功的重要因素——風險。單就價格層面而言,微軟很難與自由軟體相抗衡。很多相信微軟並沒有賦予他們選擇自由的用戶已經從自由軟體那裡找到了他們所渴望的自由已經開放標准。
傳統的微軟策略,例如購買競爭對手,或者FUD策略,對於自由軟體而言毫無作用。因為自由軟體無法被收購或控制,自由軟體即使失去了創造它的公司也依然能夠生存。
微軟首席行政執行官史蒂夫·巴爾默已經將Linux稱作一個「堅強的競爭力量……它是非傳統的,自由的,而且很便宜。我們必須告訴人們,為什麼他們所付(給我們的)其實物超所值。我們的產品曾經都很便宜。我們要比Novell,甲骨文都要便宜。但這次我們不能這樣辦。」(CRN.com報道,2002年6月17日)
巴爾默在一個微軟夥伴的會議上說:「我們曾經十分自豪,自己提供最便宜的產品——我們的價格最低,提供的內容卻最多,不論是Novell,Lotus還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過我們。但現在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獨特的競爭對手,Linux。對我們這樣的公司而言,這實在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VARbusiness 2002年7月15日報道)
對於那些預裝Linux的低廉個人電腦,微軟的反應是他們不會降低Windows的銷售價格。一些觀察家指出,這種拒絕進行價格戰的行為正是壟斷企業的特點。
微軟亞洲研究院
1998年11月5日,微軟公司在北京成立微軟中國研究院, 並於2001年11月1日將其正式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亞洲研究院是微軟公司在海外開設的第二家基礎科研機構,也是亞洲地區唯一的基礎研究機構。
『捌』 微軟的歷史
微軟公司的成長歷程和歷年大記事
網易科技報道 http://tech.163.com 前往科技論壇
2005-06-29 19:08:25 來源: 網易科技 不良信息舉報 發表評論 查看評論
微軟公司已走過了30年,這真令人難以置信。這家令華盛頓州雷德蒙市變得家喻戶曉的公司實際上是由兩位來自西雅圖的年輕人於1975年在另一座城市攜手創立的。而這兩位創始人中竟有一名大學輟學生。從這個不夠吉利的開端派生出了一個同樣不切實際的構想:讓每張辦公桌和每個家庭都擁有一台計算機。30年後,這個偉大構想卻已變得如此接近現實。但在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個人計算機究竟為何物的那個年代,上述構想卻意味著信念與膽識的一大飛躍。
這場革命不僅促使技術成為今天我們所有人的強有力的工具,而且,還催生出一個令整個世界面貌為之改變的全新行業。時至今日,我們仍積極研發嶄新的方式,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並基於任何設備提高客戶工作、生活和學習效率,並以此不斷拓展個人計算技術的實際應用領域。
微軟全球大事記
1975年4月4日 微軟成立
1979年1月1日 微軟從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遷至華盛頓州的Bellevue
1981年6月25日 微軟組成公司
1981年8月12日 IBM推出帶有微軟16位操作系統MS-DOS 1.0的個人計算機
1986年2月26日 微軟將總部遷至華盛頓州的Redmond
1986年3月13日 微軟股票上市
1990年5月22日 微軟推出Windows 3.0
1995年8月24日 微軟推出Windows 95
1995年12月7日 比爾·蓋茨宣布微軟將全力支持和發展互聯網
1998年6月25日 微軟推出Windows 98
2000年2月17日 微軟推出Windows 2000
2000年6月22日 微軟推出Microsoft.NET戰略
2001年10月25日 微軟推出 Windows XP
2002年1月15日 比爾·蓋茨提出「可信賴計算」概念,
強調軟體產品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2002年1月15日 微軟宣布.NET進入第二階段
『玖』 簡述windows的發展歷史
Windows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司進行的工作。1970年,美國Xerox公司成立了著名的研究機構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從事區域網、激光列印機、圖形用戶介面和面向對象技術的研究,並於1981年宣布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商用的GUI(圖形用戶介面)系統:Star 8010工作站。但如後來許多公司一樣,由於種種原因,技術上的先進性並沒有給它帶來它所期望的商業上的成功。
當時,Apple Computer公司的創始人之一Steve Jobs,在參觀Xerox公司的PARC研究中心後,認識到了圖形用戶介面的重要性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開始著手進行自己的GUI系統研究開發工作,並於1983年研製成功第一個GUI系統:Apple Lisa。隨後不久,Apple又推出第二個GUI系統Apple Macintosh,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商用GUI系統。當時,Apple公司在開發Macintosh時,出於市場戰略上的考慮,只開發了 Apple公司自己的微機上的GUI系統,而此時,基於Intel x86微處理器晶元的IBM兼容微機已漸露崢嶸。這樣,就給Microsoft公司開發Windows提供了發展空間和市場。
Microsoft公司早就意識到建立行業標準的重要性,在1983年春季就宣布開始研究開發Windows,希望它能夠成為基於Intel x86微處理晶元計算機上的標准GUI操作系統。它在1985年和1987年分別推出Windows 1.03版和Windows2.0版。但是,由於當時硬體和DOS操作系統的限制,這兩個版本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此後,Microsoft公司對 Windows的內存管理、圖形界面做了重大改進,使圖形界面更加美觀並支持虛擬內存。Microsoft於1990年5月份推出Windows3.0並一炮打紅。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操作系統一經面世便在商業上取得驚人的成功:不到6周,Microsoft公司銷出50萬份Windows3.0拷貝,打破了任何軟體產品的6周銷售記錄,從而一舉奠定了Microsoft在操作系統上的壟斷地位。
一年之後推出的Windows3.1對Windows 3.0作了一些改進,引入TrueType字體技術,這是一種可縮放的字體技術,它改進了性能;還引入了一種新設計的文件管理程序,改進了系統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增加對象鏈接合嵌入技術(OLE)和多媒體技術的支持。Windows3.0和Windows3.1都必須運行於MS DOS操作系統之上。
隨後,Microsoft借Windows東風,於1995年推出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95(又名Chicago),它可以獨立運行而無需DOS 支持。Windows95是操作系統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對Windows3.1版作了許多重大改進,包括:更加優秀的、面向對象的圖形用戶界面,從而減輕了用戶的學習負擔;全32位的高性能的搶先式多任務和多線程;內置的對Internet的支持;更加高級的多媒體支持(聲音、圖形、影像等),可以直接寫屏並很好的支持游戲;即插即用,簡化用戶配置硬體操作,並避免了硬體上的沖突;32位線性定址的內存管理和良好的向下兼容性等等。以後我們提到的Windows一般均指Windows95。Windows操作系統特點,以後windows又相繼推出了98,Me,2000版本,不過 windows2000又分為專業和伺服器兩個版本。
Windows發展中的又一個里程牌--Windows Xp
Windows XP在現有Windows 2000代碼基礎之上進行了很多改進,並且針對家庭用戶和企業用戶的不同需要提供了相應的版本:Windows XP Home Edition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Vista是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