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陀山有什麼來歷
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間,有梵僧(又說西域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鍔從五台山請得觀音像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潮音洞登岸,留佛像於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觀音道場自此始。
宋元兩代,普陀山佛教發展很快。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趙匡胤遣內侍(太監)王貴來山進香,並賜錦幡首開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豐三年(公元1080),朝廷賜銀建寶陀觀音寺(即今前寺)。
(1)普陀山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普陀山的開山故事:
話說五代後梁明貞二年的時候,因中國佛教在唐時傳去日本,當時有很多為了求法留學的日本出家人,都到中國來訪道尋師。其中有慧諤和尚,遠渡重洋,航海來到我們中華大國,一方面尋師訪道,一方面參禮各處的佛教聖地。
有一天來到山西五台山,朝拜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遍游五台勝地,參觀名勝,看見一尊觀音大士的聖像,清凈庄嚴,心羨不已。本想向該寺當家師傅商討請回日本供養,恐怕人家不允所求,所以他最後的辦法,只有不與而取。
他以為這是出於善心,能使日本人民睹聖像而生敬信,「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這種做法決不會是犯佛戒中的「不與而取的盜戒」吧?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就偷偷的把這尊聖像拿走了。
慧諤和尚既然獲得這尊無上至寶的聖像,當然不敢再在五台山逗留下去,馬上束裝就道,買舟東渡,預備回歸本國去了。
當這條船開到現在浙江定海縣所屬的舟山群島,有一名叫新羅礁的地方,忽然海洋中現出無數的鐵蓮華(今稱蓮華洋),擋舟不能前進,如是者三日三夜,這只船始終無法開出,只有遠遠在普陀山四周打轉。如果向東開,即有鐵蓮花從海中涌現出來,阻道不前。
慧諤和尚此時已經嚇得驚惶萬狀,心中忐忑不定。俗語說:「為人不作虧心事,空中打雷我不驚。」他這時自己開始靜坐思過了。他捫心自問,生平無大過,從來沒有做過什麼不可告人的壞事,為什麼今天在海洋遭阻,進退不能呢?
佛教徒遇著無法解決的困難事,唯一的法寶,就是跪向佛前,求哀懺悔。當他跪到菩薩像前,忽然想起這尊菩薩是不與而取偷來的,這時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慚,很快的跪下去禱告著說:「大士!弟子因見菩薩聖像庄嚴,我國佛法未遍,聖像少見,我想將菩薩聖像請回日本供奉。
假使我國眾生此時無緣見您,當從所向,弟子即就該處,建立精舍,供奉聖像。」禱罷舟行,竟至潮音洞邊,安然停下。
那時普陀山還是一片荒島,野無人煙,雖然在漢時就有漢光武皇帝的好友嚴子陵先生的岳丈梅子真先生,隱居在這個山上,修真養性(即今梅福庵,內有梅福仙人煉丹井。普陀山又名梅岑山,即指此也)。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海中有此山,一直到五代梁明貞年間,仍然還是一座荒山孤島,只有幾個捉魚為業的漁翁,在山上搭幾間茅草蓬子,住在海邊山凹里。當時慧諤祖師靠舟上山,尋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遠的山旁邊,找到一間漁人茅舍。
該舍主人就是打魚為業的張漁翁,經過慧諤和尚說明來意,他大為感動,同時也歡喜得了不得,菩薩連日本一個國家都不願意去,而要住在我們這個孤島荒山之中,這一座荒山真是與菩薩有大因緣了。
我們住在這里附近的人民,也真是有很大的福德和善根哩,所以才能得到觀世音菩薩顯化此山。他思想至此即很慷慨的向慧諤和尚說:「師父!你們貴國的人,既無緣見佛,那末你就與菩薩一並住在我們山中。我把住的房子和地方讓出來,你可以築庵供奉菩薩。
我過海去,叫各地民眾,大家來山拜佛供養你,你不要再回日本去了。」慧諤禪師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就在山上築庵安住,呼名曰「不肯去觀音院」。他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的開山祖師了。這就是我國普陀山開山之來由。
2. 普陀山的由來
普陀山是眾所周知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道場,與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和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
場,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然而,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普陀山為供奉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卻不知普陀山為何成為觀音道場。
其實,早在西漢末年,普陀山並不叫普陀山而稱梅岑山。是因為道士梅福在此修道煉丹而命名的。
到了西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有佛教徒在普陀山偶然發現觀世音現身。大家「扶老攜幼、奔走相告,紛紛到普陀山拜謁。」這在明朝宏覺國師《梵音庵釋迦佛舍利塔碑》就有記載。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天竺(古印度)梵僧來普陀山傳教(也有西域來僧),在朝謁潮音洞時,又見到觀音菩薩現身。(從現在來看,這些很可能都是海市蜃樓現象)
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高僧慧鍔第三次來華交流佛教文化。在五台山禮佛見到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後非常喜歡,想帶回日本供奉。傳說,當他所乘的船行駛到普陀山附近的蓮花洋時,突然狂風大作,天地昏暗。慧鍔只能把船靠上普陀山碼頭。誰知,船一靠碼頭,天色馬上放晴,海上風平浪靜。慧鍔見此又命開船,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不僅天氣再次變壞,洋面上還涌動起蓮花狀的大浪。船一動也不能動。一連三次都是如此。慧鍔見此情形,面向東瀛(日本)本土禱告:菩薩不肯去日本就留在此處吧!於是,慧鍔經潮音洞登上普陀山,留下佛像讓當地居民張氏供奉,並把這尊佛像命名為不肯去(日本)觀音。到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在張氏宅址上建起了「不肯去觀音院」。這是普陀山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佛教寺院。(後據考證,慧鍔的船實為觸了新羅礁)
唐以後,歷代帝王多次賜金擴建普陀山寺院,倡導觀音文化。公元967年,宋太祖趙匡胤首次欽派人到普陀山貢香幡,開了朝廷供奉先河。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賜匾「寶陀觀音寺」。
公元1214年,宋寧宗趙擴又賜匾額「圓通寶殿」,欽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菩薩的地方。並根據佛經「補怛洛迦」,更山名為普陀洛迦山,也稱為補陀洛迦山。由此,普陀山成為中國四大菩薩道場之一。
3. 描寫普陀山的文章
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名山,與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Mountain Putuo)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面積12.9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卧海。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其宗教活動可溯於秦,從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煉丹遺跡隨處可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來謁潮音洞,感應觀音化身,為說妙法,靈跡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煙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時有天象顯祥,信眾求拜,靈驗屢現 。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凈土,積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樹木66種、1221株。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亘、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不少名勝古跡,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
主要景點有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普陀山的標志南海觀音大銅像、紫竹林,還有以自然景觀和寺廟相結合的西天景區。每到夏日來臨,來普避暑的遊客紛紛聚集到浙江省第一個海濱浴場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景觀。
4. 普陀山的歷史文化
地處浙江省杭州灣東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競秀,奇石嶙峋,花木蔥蘢,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風光旖旎。如普陀舊志雲:「名山勝境,本仙真棲息之鄉,絕島荒嵎,為賢者避世之地。伊人宛在,遊子關情。」[9]這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跡,千百年來,讓文人墨客們感懷不已,留下了不少詠嘆之詞。
「海天佛國」普陀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跡令不少遊人用詩文來抒發自己的感懷。如元盛熙明詩《游補陀》雲:「驚起東華塵土夢,滄州到處即為家。山人自種三珠樹,天使長乘八月槎。梅福留丹赤如桔,安期送棗大於瓜。金仙對面無言說,春滿幽岩小白花。」[25]清繆燧詩《梅岑》雲:「子真隱吳市,胡為在海涯,豈慕岩谷幽,與佛成一家。梅岑留遺跡,高迥凌青霞。我來當三月,滿林杜鵑花。披襟一長望,海濤浴浮槎。三山如可到,蓬萊路不賒。稚川晚得道,豈真在丹砂。一令復一尉,超然不可偕。」[26]清盧琦詩《詠普陀》雲:「葛井梅岑跡較奇,吳門勾漏隱何時?磐陀石上三生話,蝴蝶莊周兩不知。」[27]等等。這些清新雋永的詩文,為普陀山增添了許多典雅的文化內涵。
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煙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屢現瑞相,信眾求拜,靈驗頻顯。觀音大士結緣四海,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世界的信仰。」
5. 描寫普陀山風景,具體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都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亘、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千姿百態,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
6. 普陀山為什麼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有什麼典故
佛經淵源、慧鍔開山、五朝恩賜、自然地理、歷史傳統、文化條件、中外交往等。
佛經淵源——普陀山是佛祖親口「指定」的,根據是佛經《華嚴經》中的記載,普陀山古稱補恆洛迦,系梵語音譯,意譯為「小白華」。慧鍔開山——普陀山是「不肯去觀音」親自「選定」的。據宋代《高麗圖經》、《佛祖統紀》、《寶慶四名志》以及日本的《元亨釋書》等史籍記載,唐大中年間(一說咸通年間),日本慧鍔大師入唐求法,來到五台山中台精舍,見一觀音相貌端雅,便請歸其國。
歷史傳統——舟山早期觀音信仰醞釀了普陀山道場萌芽。觀音道場的形成,離不開觀音信仰文化長久積淀而成的社會歷史傳統因素。文化條件——觀音信仰的廣泛傳播催生了普陀山道場。觀音信仰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普陀山道場的形成醞釀成熟了必要的社會文化條件。
7. 普陀山的歷史簡介
據出土文物證實,遠在四千年前,我們的先民就在此山上留下足跡。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曾將普陀山及附近諸島稱為「甬東」,秦朝安期生、晉朝葛洪等人都先後來山采葯和修煉。
相傳漢代大儒梅福曾來山隱居,故普陀山初名梅嶺山。唐朝佛教盛行,公元九世紀中葉,有天竺(今印度)僧人來山,並得梵名「補怛洛迦」(意即美麗的小白花)。
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惠鍔從五台得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洋面,遇風受阻,來到普陀。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開始在普陀山正式建寺,賜名「寶陀觀音寺」。
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朝廷將島上所有漁民遷出,辟為「佛地凈土」。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指定普陀山重點供奉觀音,山中各寺院內均塑觀音像,於是觀世音與普陀山結下不解之緣。
因《華嚴經》載:「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遂被附會為觀音菩薩的道場,成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元、明、清各朝都曾對普陀山賜金撥銀,進行修繕和擴建。
清康熙年間,荷蘭殖民者點據普陀山,將寺院焚毀殆盡。後來,康熙皇帝兩次撥款修復,到清中葉已擁有三大寺、八十八庵院(中型佛寺)、一百二十八茅棚(小型寺院)。
大部分建置在島的東南部。當時山上香火鼎盛,僧眾多達三千餘人。普陀山成了聞名海內外的佛教勝地,國內各地以及日本、東南亞的佛教徒前來此「海天佛國」朝拜的,絡繹不絕。
直到1945年抗戰以後,普陀山尚有大小寺院庵堂八十餘所。這個所謂佛國聖地,名揚海外,尤其在東南亞佛教界和華僑中影響很大。
解放後,國家對主要寺院和風景點進行了多次整修,國內外遊客更是紛至沓來,四季不絕。普陀山現正在修復中,目前對外開放的有三大寺、四大庵等二十多個風景點。
(7)普陀山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地處浙江省杭州灣東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競秀,奇石嶙峋,花木蔥蘢,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風光旖旎。如普陀舊志雲:「名山勝境,本仙真棲息之鄉,絕島荒嵎,為賢者避世之地。
伊人宛在,遊子關情。」這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跡,千百年來,讓文人墨客們感懷不已,留下了不少詠嘆之詞。
普陀山「短姑道頭」的傳說:
據《普陀山志·靈異》記述,相傳有嫂子和小姑子兩人多年來一直虔誠地禮敬觀音菩薩,積多年的心願,姑嫂倆遠道航海到普陀山來進香。船到普陀山,姑嫂正准備登岸上山進香。
恰在此時,小姑子來了天癸。因為傳統的觀念認為女子在此時為不清凈,不能禮佛拜神,只能請嫂子代為上山進香,在菩薩面前了卻自己的心願。嫂子借小姑子的短處有點取笑她。
小姑子既慚愧又痛恨自己,但是沒有辦法,只能獨自坐在船上靜等嫂子進香回來,白費了多年的虔誠心願。不多時,海水漲潮,恰逢漲大潮的時候,潮水很快淹沒了船靠岸上山的小路。
小姑子乘坐的船成了海中的孤舟。獨自一人,四處無靠,小姑子既餓又害怕,真是孤立無援,天地不靈,小姑子只能默念觀音菩薩。
不一會兒,正當小姑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岸上來了一個手提盛飯竹籃的老年婦女,只見老婦不斷地向海水中投小石子。說來也怪,小石子扔在海水中就沖不走。
漸漸地小石子堆出了一條從岸邊到船上的小路。老年婦女趟水踩著小路走到船上,為小姑子送來了飯食。小姑子感到奇怪,平白無故怎麼會有人送飯來呢?剛要問話,那老婦不管這些。
放下飯食並不答話轉身就走。小姑子一天沒有飯吃,已經飢渴難忍,以為是嫂子想著自己,託人送來的飯食。誘人的飯香容不得小姑子多想,先吃了再說。肚裡有了飯食,小姑子踏實多了。
一心念叨還是普陀山好人多。天色已晚,潮水退了,嫂子禮佛進香後踩著剛成形的小路回到船上,看到小姑子孤獨一人等侯在船上,這才想起小站子還滴水未進呢。
正在犯愁如何回去向公婆交代的時候,小站子卻感謝嫂子的思德,弄得嫂子摸不著頭腦。小姑子指著竹籃向嫂子述說了有人給她送飯的經過,認定是嫂子賢惠。
這一說,嫂子更覺內心有愧,認識到可能是著薩顯聖,以此安慰這個遠道度誠來進香,又因為特殊原因無緣得見菩薩面的小女子。自己取笑了小姑子,讓小姑子受了委屈。
著薩有所怪罪,應該立即返身回殿再拜謝菩薩寬恕。嫂子回到大殿,再上香禱謝,叩頭再三,然後抬頭仰瞻蓮花座上的菩薩,只見觀音大士的衣裙還是濕的。
這一下驗證了嫂子的推測,小姑子的虔誠讓她看到了菩薩,感受到了菩薩的恩德,也讓嫂子知道菩薩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從此,為了昭示小姑子的虔誠,紀念菩薩的顯靈,姑嫂倆停船的地方就稱為「短姑道頭」,菩薩扔石子形成的小道至今仍舊天然存在。
8. 北普陀山的歷史背景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回寺剎,晨鍾暮鼓梵音法答號經年裊渺,祥雲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後,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卧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台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聖地。
9. 關於舟山的歷史資料
春秋時屬越,時稱「甬東」。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句章、鄞、鄮地置鄞州,甬東歸鄞州。八年,又廢鄞州置鄮縣,甬東屬之。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江南東道采訪使齊澣奏請,析越州鄮縣地,置鄮、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四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昌國州為縣。洪武十二年(1379年), 置昌國守御千戶所。至十七年置昌國衛。洪武二十年(1387年)六月,廢昌國縣,置昌國鄉。徙昌國衛於象山縣南天門山。舟山置中中、中左兩千戶所,隸昌國衛,二十五年(1392年)改隸定海衛。
辛亥革命(1911年)後,新置定海縣治。1987年1月,撤消舟山地區,建立舟山市,轄定海、普陀兩區和岱山、嵊泗兩縣。
(9)普陀山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風景名勝
舟山群島歷史悠久,古稱「海中洲」,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態旅遊環境的主色調。舟山境內共擁有佛教文化景觀、山海自然景觀和海島漁俗景觀1000餘處,主要分布在23個島嶼上。這里擁有普陀山、嵊泗列島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岱山、桃花島兩個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海島歷史文化名城定海。
著名人物
近代以來,舟山籍的國家政要及海內外愛國人士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鐵映之生母金維映,原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丁光訓、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原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子介、前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商飛董事長金壯龍等;在台灣的舟山籍政要有邱進益等。
10. 浙江普陀山聖境,除了牌坊、石橋、寺廟群,有沒有歷史悠久的塔
說到浙江的普陀山,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普陀山是宗教聖地,是一座文化氣息濃厚的佛教聖地,來到普陀山這里最著名的當然就是其中的寺廟,說普陀山是一座山,其實普陀山就是一座島,在山中有許多的石像,看起來十分的森嚴。
普陀山在我國古代就是一出非常有名的佛教聖地, 之前就有高僧在此打坐,在這里除了這些寺廟,比較有文化底蘊的塔就是六和塔,這是在普陀山少有的古建築,在我國國內也是屬於非常罕見的古建築,走在普陀山的周圍,我們去感受它的意境,在其中體會著其中的文化氣息,再看看周圍的環境,可以讓你在此進行無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