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常州歷史文化故事

常州歷史文化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5 04:22:01

⑴ 常州歷史的文化遺存相關歷史資料故事逸聞

常州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常州先民就在此勞動生息繁衍,迄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一批典型遺址中,圩墩、三星村、新崗、寺墩遺址,在國內較有影響,金壇三星村遺址,被列為我國1998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中科院古脊椎所近年來在溧陽上黃鎮水母山發現「中華曙猿」及其伴生物的哺乳類動物60餘種,距今約4500萬年,它是研究靈長類動物起源與演化的舉世獨有的最古老實證,具有特別重要的科學價值。常州是吳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即從周靈王25年(公元前547年)吳王余祭封季札於延陵算起,常州已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1986年蘇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費孝通先生由蘇州來常,他在江南春賓館的講話中風趣地說:「常州是老大哥,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常州比蘇州還早33年」。
常州各類文物豐富,名勝古跡眾多,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以文物保護單位來說,全市計有132處,其中國家級2處,省級24處,市級106處,文物保護控制單位23處,還有青果巷、前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和天寧寺、艤舟亭歷史文化風貌區。歷史文化名人故居現存30多處,數量之多為全省之冠,全國罕見,且門類齊全,自成系列,包括我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張太雷系列,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系列,明代散文家、抗倭名將唐荊川系列,清代大畫家惲南田系列,清代常州學派、文派、詞派、畫派、醫派名人系列等。
常州歷來俊采星馳,人文薈萃。自開郡之祖、儒學先驅季札開始,「江山代有才人出」;並多次抓住歷史上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的機遇,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蘊,經過交匯、碰撞、涵容,使常州區域文化幾度輝煌,領導潮流,從而形成了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善吸納、務實效、爭一流、重信諾的常州人文精神。唐代以來,常州出過進士1546名,其中狀元9名、榜眼8名、探花12名、傳臚6名。常武地區載入《中國大網路全書》和擔任兩院院士的科技文化精英的人數,名列全國第四(位居蘇州、杭州、北京之後)。明清兩代出巍科人物(包括進士中的會元、狀元、榜眼、探花和傳臚)最多的城市中,常武地區在全國排名第三(共30名,位居蘇州、杭州之後)。南宋陸游稱頌:「常州儒風蔚然,為東南冠名」。明徐瓊為《重修毗陵志》撰序,序中說:「余考毗陵,本周吳國,繼是歷代稱為名郡。……郊野多詩書之士,癢癢序有俊義之才,其用而見諸事功,光明正大可觀者,濟濟乎盛矣」。清代袁枚高吟:「常州星象聚文昌」;龔自珍則盛贊:「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
近現代以來,西學東漸,一大批常州英才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展現出新的時代風采。至於抬手風雷、落筆華章的常州「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愛國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著名革命先烈董亦湘等一批革命家和社會活動家,更是時代精英,在常州歷代名人星河中永遠熠熠生輝。

⑵ 常州地方歷史

常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名延陵,系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置縣。西晉以後。向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迭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長春、嘗州、武進等。

「常州」之名始於隋,此前稱「郡」,此後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等8縣。清末,城內尚有一府(常州府)兩縣(武進、陽湖)治所。

(2)常州歷史文化故事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常州地處長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水網平原,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北攜長江,南銜太湖,東望東海,與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鄰,扼江南地理要沖,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

北緯31°09′-32°04′、東經119°08′-120°12′。境內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

2、地形地貌

常州地貌類型屬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為天目山余脈,西為茅山山脈,北為寧鎮山脈尾部,中部和東部為寬廣的平原、圩區。境內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

3、氣候條件

常州屬於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州春末夏初時多有梅雨發生,夏季炎熱多雨,最高氣溫度常達36℃以上,冬季空氣濕潤,氣候陰冷。

⑶ 常州市風俗歷史小故事

常州歷史文化淵源流長,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稱)至今, 已經是有了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文化古城(歷史上有「龍城」別稱),同時又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經濟發達的新興工業城市。常州市現轄金壇、溧陽兩個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鍾樓、戚墅堰五個區,全市土地面積4375平方公里。

常州古稱延陵、毗陵、蘭陵,隋文帝時定名為常州。自西晉起,常州始終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吳重鎮,八邑之都」之譽。常州的手工藝品「宮梳名篦」馳名中外,早在20世紀初,就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獎。另外,始建於唐朝永徽年間(650-655)的天寧寺;唐昭宗年間(889-904)的紅梅閣;以明嘉靖年間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學家唐荊川先生讀書處的名稱命名的陳渡草堂,以及我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無不蘊涵著常州濃厚的文化色彩。

常州歷史文化的發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為四個時期,即:文化肇興時期(從古吳文化至南北朝);文化發展時期(從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時期(貫穿整個清代);文化延續時期(從清末至民國)。古吳文化,大致可從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到了隋唐至明代時期常州出了五位狀元,加上清代的四位,常州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九位狀元,另外,自紅梅公園內的文筆塔建成以後,常州先後出現了15位皇帝,1333名進士,因而文筆塔便成了常州人心目中的筆魂,每次上京趕考前必登塔祈禱,這也體現出常州人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到了清代,從順治至宣統,共267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從積淀數千年形成的輝煌,迅速走向衰落並最後滅亡的時期。而這時期卻成為常州的鼎盛時期,這時的常州不斷涌現出具有全國影響的五大學派,即常州學派(今文經學派)、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常州畫派、孟河醫派。在文學方面,常州在清代有「詩國」之稱,並出現了兩位頂尖級詩人,一位是黃景仁(仲則);另一位是趙翼。在藝術方面,嘉道年間「常州灘簧」在民間流行,後發展成「常州幫」、「無錫幫」兩種形態,是常錫劇的前身。當時雖屢遭官府禁絕,但禁而不絕,後來發展成常州主要的地方劇種。到了文化延續時期,在常州歷史文化的諸多領域得到了體現,文學、藝術、教育都有了較快而且多元化的發展。

龍城常州,是一個蘊涵濃郁的歷史文化色彩,並充滿著勃勃生機的文明城市。

⑷ 求關於常州的民間傳說 歷史事跡 風流人物

歷史文化
常州是一座具有兩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底蘊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時期,建邑立邦,始稱延陵。別名龍城,系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代置縣。 西晉以後,向為郡、州、路、府治,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城名多次更迭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嘗州、武進等。「常州」之名始於隋,此前稱「郡」,此後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等8縣。清末,城內尚有一府(常州府)兩縣(武進、陽湖)治所。 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並入武進縣。解放初,常州專署轄常州市和無錫、江陰、武進、宜興、溧陽、金壇6縣;1953年1月常州市定為省轄市,當年3月共轄6區;1958年7月,鎮江專區遷往常州,改稱常州專區,常州屬之。編輯本段文化
常州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常州今文經學派」、「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常州畫派」和「孟河醫派」飲譽全國。
民間工藝
根雕、金壇刻紙、梳篦、亂針綉、漢畫磚刻屏、留青竹刻。
風土民俗
女回娘家「歇六月」 立夏時節「嘗三鮮」 二月十二「花朝節」 二月初二「龍抬頭」
冬至大如年 「歲朝春」與「踏雙忙」 「送灶」與「接灶」 「三屍神」與「撣檐塵」 「馬和尚過江」與「驚蟄聞雷米似泥」

著名人物
自古以來,常州人傑地靈,名家輩出。有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昭明文選》的編纂者蕭統,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陳濟,清代語言學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龔自珍。從隋唐開科取士到清末,共出過9名狀元,1546名進士。 近現代直到當代,《官場現形記》作者李寶嘉(李伯元),「常州三傑」 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政治領袖和革命家輝映史冊;實業家盛宣懷、劉國鈞,語言學家趙元任,數學家華羅庚,史學家呂思勉,醫學家吳階平、李宗恩、李宗明,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歌後周璇,油畫家及美術教育家李宗津,西畫家李毅士(李祖鴻),書畫大師劉海粟等名貫中外。目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56名。在全國位列第4。 有蘇軾,蘇東坡與常州宜興的緣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那年蘇東坡進京趕考,進士及第。在一次同年們聚會上,與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興縣的蔣潁叔(之奇)、單錫以及武進縣的胡宗夫等。蘇東坡從蔣之奇、單錫、胡宗夫的介紹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麗風光。他被江南的秀情風景迷住了。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興的「雞黍之約」。然而,由於年少氣盛,蘇東坡自認為自己還沒有施展抱負,故當時只是一時的興致所至,並沒有非常認真,這可以從蘇東坡與蔣之奇的唱和之詩中看出: 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 江上秋風無限好,枕中春夢不多時。 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後期。 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 後來,蘇東坡又先後結識了常州的錢公輔、錢濟明(世雄)父子、胡仁修、報恩寺長老和宜興的滕元發(達道)、邵民瞻、蔣公裕等老友。 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五年。直到元豐七年才得到赦免。政治上的坎坷沉淪使他退隱田園、躬耕自給的願望更加強烈。常州美麗富饒的土地、溫和濕潤的氣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讓他留戀不已,他決定請求朝廷讓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兩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寫道:「……而貲用罄竭,無以出陸,又汝州別無田業可以為生。犬馬之憂,飢寒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縣,粗給饘粥,慾望聖慈,特許於常州居住。」 當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時,他喜極而泣,為如願以償而歌:「歸去來兮,清溪無底,上有千仞嵯峨;畫樓東畔,天遠夕陽多。」 元豐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蘇東坡率全家抵達常州貶所。幾經周折,蘇東坡終於回到了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他游遍了常州城景。在太平寺和報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詩:「六花?葡林間佛,九節菖蒲石上仙;何似東坡鐵拄杖,一時驚散野狐禪。」「碧玉碗盛紅瑪瑙,井華水養石菖蒲。也知法供無窮盡,試問禪師得飽無。」 縱顧蘇東坡的一生,與常州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年蘇東坡初出茅廬,中舉及第,便與多位常州籍同考舉子結成好友,他們在蘇東坡眼前展示了一幅絢爛的江南風光,使他與好友們訂下了「雞黍之約」。然雖有定居誓言,但畢竟未經深思熟慮,是信口所至。真正到了常州地區,蘇東坡領略到了那水鄉山野的神韻,便深深地吸引住了。中年離開黃州時,蘇東坡兩次上表乞求居住常州,終於如願以償,從此和常州結下了不解之緣。即使在元佑時期,他政治上紅極一時時,他還和常州籍大臣胡宗愈(完夫)講定:「某已卜居毗陵,與完夫有廬里之約。」他在北歸途中,一路均有人熱情挽留,有的甚至無償提供居舍,但他總是堅定地說:「然某緣在東南!」他終於返回了魂牽夢縈的常州。最後遂了他在熙寧七年在常州悼念錢公輔的《哀詞》中的夙願:「大江之南兮,震澤之北。吾行四方而無歸兮,逝將此焉止息。」至今常州仍有蘇東坡終老地騰花舊館。 近代人物中,尤以常州三傑最為有名: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雙,後改名瞿霜、瞿爽。江蘇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國語學校學英文,後到北京謀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辦的俄文專修館讀書。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同年11月參與創辦《新社會》旬刊。1920年初,參加李大釗組織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0月以北京《晨報》和上海《時事新報》特派記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訪。1921年兼任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中國班的教員。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國共產黨(介紹人張太雷)。曾先後出席遠東民族代表大會和共產國際第三、四次代表大會。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綱領草案,參與制定國共合作的戰略決策。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還擔任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新青年》、《前鋒》主編和《向導》編輯,7月去上海創辦上海大學,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1924年1月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後又擔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1925年1月當選為中共四大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局成員。後又參加領導五卅運動。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同年7月接替陳獨秀負責中央工作。主編過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張日報《熱血日報》,曾將為陳獨秀等人壓制和拒絕發表的毛澤東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發表,並為之寫了序言。大革命失敗後,在漢口主持召開臨時中央緊急會議,後任中央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為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8年4月去蘇聯,6月主持召開中共六大,並當選為中央委員,在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會後,作為中共代表,參加了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主席團委員及政治書記處成員。後留在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在蘇聯期間開始研究中國共產黨黨綱、中國蘇維埃憲法、土地法、勞動法、婚姻法等問題,寫了大量論著,翻譯了共產國際綱領以及斯大林論列寧主義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來一起主持中共六屆三中全會。1931年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開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參加了「左聯」的領導工作,反擊國民黨文化的「圍剿」,系統向中國讀者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及普列漢諾人關於文學藝術的理論,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著名文學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員。還兼任蘇維埃大學校長。同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傳部長。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省長汀縣被捕,6月18日英勇就義,年僅36歲。 瞿秋白紀念館坐落於江蘇省常州市延陵西路188號,於1982年3月25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於1985年6月18日瞿秋百同志英勇就義50周年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
惲代英
字子毅,1895年出生於湖北武昌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是未能補實缺的清朝八品官,出身士宦之家並頗有舊學根底的母親一起,從小便督促他學習古文和詩詞。後來他上了新式小學堂,因文才出眾被老師譽為「奇男兒」,並接觸到西洋新學和民主思想,崇拜維新思想家梁啟超、譚嗣同,以「我自橫刀向天笑」自勉,決心沖破封建思想樊籠。 1913年,惲代英入武昌中華大學預科,1915年進入文科中國哲學系學習。這一年,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問世,惲代英讀後歡呼這是「傳播自由、平等、博愛、互助、勞動的福音」,並向其踴躍投稿。1917年,他在武漢發起組織進步團體互助社,1920年,又創辦了利群書社,成為在長江流域宣傳新思潮的重要陣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惲代英便申請加入。同年秋,他入蜀擔任川南師范學校校長,引導大批青年出川參加革命。1923年,他赴滬執教於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並於10月間同鄧中夏一起創辦了共青團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其發行量迅速增至3萬份,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青年雜志。惲代英在該刊發表過一百多篇文章和幾十封通訊,成千上萬的青年正是手捧這份雜志並呼喚著「代英」的名字,奔赴黃埔軍校、去尋找黨團組織。 1926年初,惲代英到廣州擔任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並兼中共黨團書記,在校內與周恩來並列為最受歡迎的演講人。1927年初,他赴武漢主持中央軍校工作,並成為精神上維系全體進步師生的核心。同年5月,在黨的五大上他當選中央委員,7月間赴南昌參加組織起義。當張國燾趕來阻撓行動時,平時待人一向和善的惲代英拍案而起喝道:「如果你再動搖人心,就要打倒你!」起義部隊南下廣東受挫後,惲代英乘小舟飄到香港。12月中旬廣州起義爆發時,他擔任蘇維埃政府秘書長,其間發布的政綱、宣言、告示等多是經這位大手筆揮就。失敗時,他在指揮部大樓中堅守到最後,因同志們都勸他潛伏下來寫暴動史才被迫離開,潛往香港。 1928年秋,惲代英被調到上海,主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後調任中央組織部秘書長,協助部長周恩來工作。1930年初,他曾前往閩西蘇區視察,高度評價了朱毛紅軍長期游擊戰爭的經驗。同年5月,他在上海的工廠前偶然被捕,押轉南京途中有些黃埔畢業的國民黨軍官認出了他,出於欽佩之情卻相約不指認。在獄中,惲代英看到囚糧夾著砂粒和臟物,便不顧暴露的危險出面領導難友斗爭改善了待遇,同時還編寫了一本解釋中國共產黨十大綱領的工人讀本。1931年4月,他被叛徒出賣而暴露身份,第二天便英勇就義。 惲代英紀念廣場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小河鎮。2005年11月20日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張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蘇常州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1920年10月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積極開展工人運動,與鄧中夏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養了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骨幹。後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多次陪同共產國際派到中國的代表會見李大釗、陳獨秀等,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活動。張太雷還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團中央總書記。 在復雜的斗爭中,張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頭腦。1926年3月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他主張武裝工農予以反擊。1927年參加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堅決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後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9月到潮(安)汕(頭)組織群眾接應南昌起義軍。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訂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廣州主持武裝起義准備工作,兼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建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12日,遭敵襲擊時犧牲,時年29歲。臨終,他向戰友們囑托:要和敵人戰斗到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張太雷故居位於清涼路子和里3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⑸ 常州市有哪些風俗歷史小故事

常州歷史文化淵源流長,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稱)至今, 已經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文化古城(歷史上有「龍城」別稱),同時又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經濟發達的新興工業城市。常州市現轄金壇、溧陽兩個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鍾樓、戚墅堰五個區,全市土地面積4375平方公里。

常州古稱延陵、毗陵、蘭陵,隋文帝時定名為常州。自西晉起,常州始終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吳重鎮,八邑之都」之譽。常州的手工藝品「宮梳名篦」馳名中外,早在20世紀初,就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獎。另外,始建於唐朝永徽年間(650-655)的天寧寺;唐昭宗年間(889-904)的紅梅閣;以明嘉靖年間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學家唐荊川先生讀書處的名稱命名的陳渡草堂,以及我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無不蘊涵著常州濃厚的文化色彩。

常州歷史文化的發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為四個時期,即:文化肇興時期(從古吳文化至南北朝);文化發展時期(從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時期(貫穿整個清代);文化延續時期(從清末至民國)。古吳文化,大致可從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到了隋唐至明代時期常州出了五位狀元,加上清代的四位,常州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九位狀元,另外,自紅梅公園內的文筆塔建成以後,常州先後出現了15位皇帝,1333名進士,因而文筆塔便成了常州人心目中的筆魂,每次上京趕考前必登塔祈禱,這也體現出常州人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到了清代,從順治至宣統,共267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從積淀數千年形成的輝煌,迅速走向衰落並最後滅亡的時期。而這時期卻成為常州的鼎盛時期,這時的常州不斷涌現出具有全國影響的五大學派,即常州學派(今文經學派)、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常州畫派、孟河醫派。在文學方面,常州在清代有「詩國」之稱,並出現了兩位頂尖級詩人,一位是黃景仁(仲則);另一位是趙翼。在藝術方面,嘉道年間「常州灘簧」在民間流行,後發展成「常州幫」、「無錫幫」兩種形態,是常錫劇的前身。當時雖屢遭官府禁絕,但禁而不絕,後來發展成常州主要的地方劇種。到了文化延續時期,在常州歷史文化的諸多領域得到了體現,文學、藝術、教育都有了較快而且多元化的發展。

龍城常州,是一個蘊涵濃郁的歷史文化色彩,並充滿著勃勃生機的文明城市。

⑹ 常州歷史名人及事跡

瞿秋白 惲代英 張太雷
· 惲逸群 · 張志讓 · 惲南田
· 阿甲 · 陳衡哲 · 段玉裁
· 洪亮吉 · 華羅庚 · 黃景仁
· 姜椿芳 · 楊守玉 · 洪深
· 劉海粟 · 惲敬 · 呂思勉
· 錢名山 · 唐荊川 · 張惠言
· 李伯元 · 王諍 · 史良
· 章漢夫 · 庄蘊寬 · 狄超白
· 李公朴 · 蔣衡 · 趙翼
· 朱漣 · 王肯堂 · 戈裕良
· 蔡旭 · 丁甘仁 · 劉國鈞
· 盛宣懷 · 唐駝 · 徐伯昕

⑺ 常州歷史簡介

常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名延陵,系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置縣。西晉以後。向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迭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長春、嘗州、武進等。

「常州」之名始於隋,此前稱「郡」,此後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等8縣。清末,城內尚有一府(常州府)兩縣(武進、陽湖)治所。

(7)常州歷史文化故事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常州地處長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水網平原,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北攜長江,南銜太湖,東望東海,與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鄰,扼江南地理要沖,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

北緯31°09′-32°04′、東經119°08′-120°12′。境內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

2、地形地貌

常州地貌類型屬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為天目山余脈,西為茅山山脈,北為寧鎮山脈尾部,中部和東部為寬廣的平原、圩區。境內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

3、氣候條件

常州屬於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州春末夏初時多有梅雨發生,夏季炎熱多雨,最高氣溫度常達36℃以上,冬季空氣濕潤,氣候陰冷。

⑻ 關於常州的歷史神話傳說

沒分估計沒人會所故事咯。

⑼ 有什麼有關常州的傳說

布袋和尚天寧寺的彌勒像,傳說是中國彌勒布袋和尚的化身。
布袋和尚名契此,時號長汀子布袋師,是五代時後梁明州化縣禪宗遊方高僧。傳說他身廣體胖,面容含笑,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形如瘋癲;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無論給他什麼,即裝入布袋,永遠了裝不滿;有時在稠人廣眾面前,將袋中之物傾倒於地,叫道:「看,看看!」隨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內。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偈道: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總不識。言罷圓寂而化。人們恍然大悟,以為此即彌勒菩薩顯化,因而從北宋開始,就到處畫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於天王殿中,稱為大肚彌勒;還讓他帶著那個「布袋」。現在佛寺中笑口常開、袒腹露胸的彌勒菩薩像,即由此來。為什麼要讓彌勒菩薩現笑逐顏開的歡喜相?有幾副楹聯很好回答這個問題: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親相近,怎不滿腔歡喜;世上盡多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又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相傳乾隆皇帝有次來到天寧寺後,想試試寺僧是否遵守佛門吃素的規矩,便特地賜給方丈一盤雞蛋。方丈一看是雞蛋,真是收也不好,不收又不行。於是,滿臉笑容地把雞蛋一個一個往袈裟里裝,全數收下,並口佔七絕一首:皇上送我一盤桃,又無核來又無毛。老僧帶你西天去,免在人間吃一刀。從此,天寧寺的和尚便吃雞蛋了。因為這是乾隆皇帝「恩賜」的之物。
紅梅閣的傳說
元朝至正年間,有個叫龔子彬的縣吏,在紅梅閣內造獄冊。有一天,他誤以為女婢未及時送飯,憤怒之下責打女婢,不料「誤中腦而斃」。他向上司請罪,上級給了他流放雲南的處分。恰巧,當時常州刺史是雲南人,托龔捎帶家書。龔起程時,遇到鶴發老人,教他跨上一根手杖和一條絲帶,就飄然飛行,不一會兒,就來到雲南。龔到刺史家送信,刺史父親見封緘上署的是當天日期,大吃一驚。為了感謝龔及時送信,求當地官府給假。龔仍飛回常州,去見刺史。刺史以為他還沒有出發呢。及至見了回信,驚訝不以。龔又出示從雲南折回的紅梅作為憑證。於是,龔把這枝紅梅種在閣的周圍,紅梅居然透出新枝,花苞累累,怒放盛開。從此,這閣就稱為紅梅閣。
文筆塔的傳說
傳說文筆塔原在西門外,因為它擋往了小河浜棚戶的陽光,棚戶的東西曬不幹,大家都討厭它。有一天,張大娘對兒子張邋遢說:「能把這塔背到東海里就好了」。張邋遢是個孝子,母親的吩咐從不違拗。他真的搓了一根繩去背塔,結果繩斷了,人也摔了個跟頭。有人捉弄他說:「你能把礱糠搓成繩,就能把寶塔背走」。他真的去搓礱糠繩,可是搓來搓去搓不成。有一天,他看到寶塔下石洞里有個鐵疙瘩,就用力把它拉了出來,誰知這是一條壓在塔底八百年的青龍。青龍感謝邋遢救了自己,便將自己的涎液拌礱糠搓成了繩。張邋遢用它把寶塔背了起來,但在背塔時不小心撞傷了青龍,寶塔沒背到東海,青龍死了。寶塔就留在如今紅梅公園的東南角了。
金牛的傳說在戚墅堰下塘,有個圩墩村。圩墩村東有一個小池塘,人稱金牛池。相傳當年南朝齊高帝蕭道成駕崩就葬在圩墩,曾用一頭水牛作祭品,將牛身分為三段,牛頭葬在齊高帝墓前,尾巴葬在墓後,齊高帝墓則成了牛身子。過了幾百年之後,有一天,忽然有人聽到了牛的叫聲,再仔細聽聽,這聲音原來是從齊高帝的墳墓中發出的。有一次,在一個炎熱的夏天的夜晚,一條金黃色的牛到小池中飲水,正巧被人見到了,這牛就一頭鑽進水中,消失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人見到過。於是,人們就把這小池塘叫作金牛池,一直沿用到今天。
其實,那頭金黃色的牛仍在池中,並沒有消失。這池塘的底下有一個洞,一直通到送仙湖,金牛就棲息在這洞中,平時很少出來。
偶爾有一回,這金牛在夜深人靜之時從洞中來到送仙湖洗浴,恰巧碰上江西老表到送仙湖識寶。它便星夜兼程,跑了幾十里的路,逃到了常州西南的一個小鎮上躲藏起來。人們便把這小鎮稱作金牛鎮。可是,沒過多久,那江西識寶人尋到送仙湖的「通天蘆」後,帶著它也來到了那小鎮,於是,這金牛就被送仙湖的「通天蘆「所降。最後,還是讓江西老表牽著牛鼻走了。這小鎮便是現在武進市奔牛鎮。因此,金牛池和金牛鎮都只成了個空名。

閱讀全文

與常州歷史文化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