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疫苗發展歷史

疫苗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5 02:53:43

① 疫苗注射的歷史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注射可溯源至種痘(variolisation)技術,這項技術可能起源自中國文明。清代醫書認為,十一世紀起,中國人於北宋時期即開始種天花痘[1],而另一本醫書則記載,更早於唐代即有「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且「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顯示該技術對天花的預防頗有成效[2],而據推測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試者接觸患者的膿狀囊皰,但此做法無法確保有效,且風險仍高,死亡率達1~2%,隨後這項技術沿絲路傳播開來。十八世紀初種痘技術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1760年,丹尼爾·伯努利成功地讓世人發現,盡管種痘技術有其危險,仍能為一般平均余命(life expectancy)延長三年。
英國醫師愛德華·金納聽聞民間普遍相信牛痘可以預防人類天花,因感到好奇的他,於1796年5月14日對一名兒童接種由感染牛痘的農婦手中抽取的膿汁作為疫苗,三個月後,他將天花接種至兒童身上,並證實該名兒童對天花免疫,這個方法因此傳遍整個歐洲,因此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中,皆以拉丁文中,代表「牛」的「vacca」作為字源,紀念愛德華·金納使用牛痘作為疫苗實驗的里程碑。嬰兒肥:日本美容界流行的日式嬰兒肥,也逐漸在國內呈現趨勢,深受年輕女性朋友的喜愛。羅謙醫生通過注射微整形方式,即可實現。
路易·巴斯德並進一步闡釋接種的意義和目的,而其同事(Émile Roux及Duclaux)順著羅伯·柯霍提出的假說,將微生物和該疾病的關系確立。這項發現使巴斯德得以改良接種技術,隨後於1881年5月5日成功研發綿羊的霍亂疫苗,並於1885年6月6日讓一位兒童接受狂牛病的疫苗注射。倘若不以「疫苗」的初始定義來看,這便是人類史上第一劑疫苗。

② 疫苗接種的歷史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接種可溯源至人痘接種術(英文:variolation),這項技術起源自公元前200年的中國文明。清代醫書認為,11世紀起,中國人於北宋時期即開始種天花痘,而另一本醫書則記載,更早於唐代即有「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且「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顯示該技術對天花的預防頗有成效,而據推測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試者接觸患者的膿狀囊皰,但此做法無法確保有效,且風險仍高,死亡率達1~2%,隨後這項技術沿絲路傳播開來。18世紀初種痘技術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1760年,丹尼爾·伯努利成功地讓世人發現,盡管種痘技術有其危險,仍能為一般生命期望(life expectancy)延長三年。
英國醫師愛德華·琴納聽聞民間普遍相信牛痘可以預防人類天花,因感到好奇的他,於1796年5月14日對一名兒童接種由感染牛痘的農婦手中抽取的膿汁作為疫苗,三個月後,他將天花接種至兒童身上,並證實該名兒童對天花免疫,這個方法因此傳遍整個歐洲,因此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中,皆以拉丁文中,代表「牛」的「vacca」作為字源,紀念愛德華·金納使用牛痘作為疫苗實驗的里程碑。
路易·巴斯德並進一步闡釋接種的意義和目的,而其同事(Émile Roux及Duclaux)順著羅伯·柯霍提出的假說,將微生物和該疾病的關系確立。這項發現使巴斯德得以改良接種技術,隨後於1881年5月5日成功研發綿羊的霍亂疫苗,並於1885年6月6日讓一位兒童接受瘋牛病的疫苗注射。倘若不以「疫苗」的初始定義來看,這便是人類史上第一劑注射疫苗。

③ 流感病毒及其疫苗的發展史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屬正粘液病毒科,流感病毒屬,包括甲、乙、丙三型,甲型抗原變異性最強,感染人類和其他動物,引起中、重度疾病,侵襲所有年齡組人群,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變異性較弱,僅感染人類,一般引起輕微的疾病,主要侵襲兒童,可引起局部爆發。丙型抗原性比較穩定,僅引起嬰幼兒感染和成人散發病例。
抵抗力
流感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較弱,對熱相當敏感,56℃經30min、65℃經5min、100℃經1min即可滅活病毒的感染性和酶的活性。病毒在低溫環境中較穩定,保存4℃冰箱中,可存活1周至1個月。-70℃以下至少可保存數年。
病毒在PH7.0~7.8范圍內較穩定,PH3.0時病毒感染力即被破壞。紫外線、X射線等能滅活流感病毒。病毒對乙醇、升汞、氯、酸、酚、福爾馬林、乙醚、氯仿等化學葯物均較敏感,肥皂和去污劑對流感病毒亦有滅活作用。
流感病毒的分類
根據病毒抗原特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據H和N抗原不同,又分為許多亞型,H可分為15個亞型(H1~H15),N有9個亞型(N1~N9)。其中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類,其它許多亞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種禽類和動物。其中對禽類危害最大的為H5、H7和H9亞型毒株。一般情況下,禽流感病毒不會感染鳥類和豬以外的動物。但1997年香港首次報道發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廣泛關注。1997年以後,世界上又先後幾次發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7N7、H9N2、等禽流感病毒,一旦發生變異而具有人與人的傳播能力,會導致人間禽流感流行,預示著禽流感病毒對人類已具有很大的潛在威脅。
流感病毒命名
根據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的抗原性特點,人們將甲型流感病毒進一步分為許多亞型。到目前為止,人們已經發現了15種不同的血凝素亞型和9種神經氨酸酶亞型。1980年,WHO公布了流感病毒新的統一命名法。甲型流感病毒的命名內容和順序是:型別/宿主/分離地點/毒株編號/分離年代(血凝素抗原亞型和神經氨酸酶抗原亞型)。宿主是人則省略不寫,其他宿主必須寫明。如:甲/香港/1/68(H3N2)。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命名法與甲型相同,但由於沒有H和N亞型的劃分,故不加註明,如乙/滬防/1/77;丙/豬/京科/10/81。有時為了敘述方便,國內還把H1N1、H2N2、H3N2亞型稱為甲1、甲2、甲3型等習慣名稱。
抗原變異
流感病毒的變異以甲型最為重要,常與世界性大流行有密切聯系。一般來講,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變異就是指H和N抗原結構的改變,在亞型內部經常發生小變異(量變),稱為抗原漂移。盡管它只是微小的變異,但可使病毒能夠輕易的躲過宿主的免疫系統。與以前面發現的毒株相比,如果在血凝素分子特異性抗原決定簇(抗原表位)上發生了突變,新的毒株被認為是先前毒株的異種變異類型,具有流行病學意義,可以造成流感的流行。
抗原變異僅發生於甲型病毒。它可能是由於同一細胞感染了人類和動物的2種病毒,病毒之間發生基因重配而產生的。由此產生的病毒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發生全新結合,而使得人群沒有免疫力。抗原轉變是造成流感全球大流行的原因。甲型流感病毒大約每隔十幾年發生1次大變異。自1933年以來甲型病毒已經歷了4次抗原轉變:1933~1946年為H0N1(原甲型,A0),1946~1957年為H1N1(亞甲型,A1),1957~1968年為H2N2(亞洲甲型,A2),1968年以後為H3N2(香港型,A3)。一般新舊亞型之間有明顯的交替現象,在新的亞型出現並流行到一個地區後,舊的亞型就不再能分離到。乙型流感染毒間同樣有大變異與小變異,但未劃分成亞型轉變。丙型流感病毒尚未發現抗原變異。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與危害

流感的傳染源
流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隱性感染者。動物亦可能為重要貯存宿主和中間宿主。病人自發病後5d內均可從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傳染期約1周,以病初2~3d傳染性最強。
流感的傳播途徑
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其次是通過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間接傳播,密切接觸也是傳播流感的途徑之一。傳播速度和廣度與人口密度有關。
流感的人群易感性
對於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種疫苗後1周出現抗體,2~3周達高峰,1~2個月後開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較低水平,流感病毒3個型別之間無交叉免疫。
流感流行的季節性
同許多其它的呼吸系統病毒性疾病相似,流感也是一種季節性疾病,它在夏季的發病率較低,冬季的發病率較高,但在某些地方這種病毒一年四季均可流行。流感的發病時間與地理位置有關,在溫帶地區,流感會在整個冬季流行,北半球通常在1、2月份達到高峰,南半球的流行時間較晚。通常在5~9月。在熱帶地區,流感病毒一年四季均存在,傾向於雨季流行。
流感的特點是經常性的,不可預測的局部流行和罕見的全球大流行。在某些年份中流感的局部流行是由於抗原漂移導致不斷有新的流感病毒株產生,同時部分人群缺少或根本無防護措施而造成的。1889年以來已出現幾次由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變異導致的世界性大流行。
1.1889~1891年大流行 1889年5月從俄國發現,當年10月傳到西歐,1年內席捲全球,某些城市記載發病率40%~50%。大多數地區流行呈3個波,第1波死亡率最低,第3波死亡率最高,死亡者大多數為老年人。據血清學追溯認為,甲3型是當時大流行的最可能的病原體。
2.1918~1920年大流行 此次流行的首發於1918年1月美國東部,1918年4月在法國軍隊中流行,以後迅速蔓延,波及全球。此次大流行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瘟疫,造成的死亡總數估計約2000萬人。關於這次大流行的病原,據血清學溯源,認為是由豬型Hsw1N1(H1N1)流感病毒引起。
3.1957~1958年大流行 1957年2月首發於我國貴州西部,2月中旬在貴陽分離出病毒為H2N2(稱為甲2型),3月傳播到全國,4月在香港流行,以後經東南亞和日本傳播到全世界。H2N2型病毒出現後,H1N1型病毒即在人群中消失。
4.1968~1969年大流行 1968年7月我國廣東和香港地區新亞型流感流行,新分離病毒抗原為H3N2(稱為甲3型)。傳播路線與H2N2型相似,1969~1970年波及全球,低於H2N2型。H3N2病毒出現後,H2N2病毒在人群中消失。
5.1976年美國發生豬型流感小爆發 1976年1月在美國一兵營中有流感爆發,分離毒株中,6株屬於甲3型,但有5株與豬型病毒Hsw1N1(H1N1)非常相似,實際上該兵營發生了一次甲3型和豬型的混合流行。豬型流感病例均較甲3型為輕。
6.1977年新甲1型(H1N1)的出現和流行 1977年5月在我國丹東、鞍山和天津的流感流行中,分離到新甲1型,1977年7月以後從北向南擴散,隨後遍及全國,但未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流行主要發生在8~20歲青少年中,隱性和輕型感染較多。新甲1型出現後,甲3型並未消失,出現甲1和甲3在人群中並存的局面。
流感流行伴隨著死亡率的增加。增加的死亡率不僅僅由流感和肺炎引起,也與流感引起的心肺疾病和其他慢性病惡化有關。
在美國1972-1995年的流感流行研究中,23年中有19年發生流感流行並造成超額死亡。在11次不同的流感流行中,估計每次都有2萬例與流感有關的死亡,其中6次超過4萬例。在這11次流行中,約90%以上的死亡是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幼兒以及有潛在疾病的任何年齡的人群比健康的少年兒童和青年人因患流感而導致並發症、住院和死亡的危險性要高。如0-4歲年齡組的住院率,健康兒童為100/10萬,而潛在疾病的兒童高達500/10萬。
有調查結果表明,法國1989年由於流感而消耗的衛生服務費約為19億法郎,而潛在的經濟損失更高達143億法郎;美國每年由於流感而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0-30億美元,而潛在的經濟損失更高達100-150億美元。我國香港地區近期爆發的禽流感,據估計損失也高達8000萬港幣。我國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地區,20世紀發生的4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中有3次起源於我國,近年來新發現的流感病毒株也大多源自中國。從1953-1976年,我國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盡管目前還缺乏詳細的流行病學資料,但可以肯定,我國每年因流行性感冒而導致的經濟損失也是十分驚人的。
日本在控制流感發病過程中曾採用給學齡兒童免疫接種的方法。從1962年至1987年,日本為大部分學齡兒童接種了流感疫苗,使原來過高的死亡率由最初是美國的3~4倍降到與美國相同的水平。該免疫措施使日本每年有37000~49000人免於死亡,即每接種420名兒童就可以使1位老年人免於死亡。在美國,整個90年代流感疫苗的使用量呈穩定增長趨勢,1997年達到每1000人中有281人使用流感疫苗的水平。同年,西歐29個國家都對流感疫苗接種作出了基於年齡的建議使用方法。老年人接種率:法國70%、比利時45%~50%、義大利36%、美國65.5%。其中許多國家通過國家財政或社會健康保險提供流感疫苗接種所需的費用,為某些建議使用疫苗的人群進行免費接種。當然,在大部分國家中,多數人還是自費支付流感疫苗所需的費用。不同國家疫苗使用水平與人均健康花費無關。疫苗使用水平反映了人們對流感的重視程度,也反映了疫苗接種的有效性。而且,預防接種是花費-收益比最好的預防措施。調查統計,美國每年因流感的直接醫療花費為46億美元,通過疫苗接種每人每年平均直接節約117美元;對於公司,投入接種疫苗1美元就可為公司節省2.58美元。阿根廷因接種計劃的實施,使每個接種兒童節約10.04美元。

流感的臨床特徵和並發症

臨床特徵
本病潛伏期數小時至4d,一般為1~3d。流感發病嚴重程度與個體免疫狀況有關,一般說來,僅約50%的感染病人會發展成典型流感臨床症狀。
流感典型症狀以突然發熱、頭暈頭痛、肌痛、全身症狀輕、同時可伴有喉嚨痛和咳嗽、鼻塞、流涕、胸痛、眼痛、畏光等症狀。發熱體溫可達39~40℃,一般持續2~3d後漸退。一般是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道症狀並不嚴重。
並發症
最常見的並發症是肺炎。一般以繼發性細菌性肺炎較常見,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桿菌為多見。原發流感病毒肺炎較少見, 多見於原有心、肺疾患者(特別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患者)或孕婦,病死率較高。
其他並發症包括Reye's綜合征、中毒性休克綜合征。Reye's綜合征限於2~16歲的兒童,主要與B型流感(或水痘、帶狀皰疹)有關。臨床上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數日後出現惡心、嘔吐、繼而嗜睡、昏迷、驚厥等神經系統症狀,進一步發展為昏迷,近年來認為與服用阿司匹林有關。中毒性休克綜合征多在流感後出現,伴有呼吸衰竭,胸片可顯示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但肺炎病變不明顯。血液中可有流感抗體上升,氣管分泌物可找到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多見。
流行性感冒的免疫預防

在流感流行期間,約1%~5%的人群可以感染發病,在敬老院的老年人和其他高危人群中,發病率可達40%~50%以上。至少在西方國家人群中,細菌性並發症(如肺炎)常與流感有關;在流感流行期間,年死亡率估計為7.5~23/10萬。根據衛生保健資源的消耗和生產能力的喪失,流感對社會和個人都構成很大的經濟負擔。由於流感病毒經常發生變化,因此為了對當前流行的主要的病毒毒株產生保護作用,流感疫苗的成分每年都發生改變。對個人來說,每年都必須接種疫苗。
一、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避免患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由於流感病毒經常變異,疫苗使用中的主要問題是毒種的選擇,製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行株。每年9月和2月,WHO全球流感規劃小組分別建議南半球通常5~6月開始和北半球11~12月開始的下一個流感流行季節使用流感疫苗的成分。成分是基於國家流感中心和WHO合作中心的全球網路的監測資料。現行流感疫苗含有2個亞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H3N2和H1N1)和1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這些疫苗有3種類型,
1.全病毒疫苗 由整個滅活的病毒構成,所以副作用也比較大。接種全病毒體疫苗的方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其它方法所取代。
2.裂解病毒疫苗 由經去污劑處理裂解的病毒顆粒組成,裂解流感疫苗包括表面抗原、血凝素、神經氨酸酶、核蛋白和基質蛋白等成分。此疫苗適合於成年人和兒童。
3.亞單位疫苗 主要由已去除其他病毒成分的、只產生抗體保護反應的HA和NA組成。由於純度較高,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較強,尤其適用於兒童。
流感疫苗通常不加佐劑。但最近歐洲聯盟已批准一種亞單位疫苗,含有新型水包油佐劑(MF59)。此種疫苗似對老年人可增強抗體應答,但這一研究結果的臨床意義需要進一步闡明。流感活疫苗已在前蘇聯和其他一些國家使用。流感活疫苗的鼻腔應用試驗目前正在美國進行。
現有滅活流感疫苗對高危人群的有效性已被證實,但其保護期有限,每年均需接種,並在注射後可能的副反應,以及缺乏局部和細胞免疫,促使研製一種噴霧型減毒流感活疫苗。在早期,前蘇聯和日本都研製過噴霧型減毒流感活疫苗,但報道的的有效性數據不能令人信服。最近,冷適應和重配病毒株經過較周詳的試驗,取得極好的效果。兒童試驗表明高度有效,成人試驗表明活疫苗對滅活病毒的免疫原性有協同作用。
接種流感疫苗能預防流感病毒感染,不能夠預防禽流感病毒。但根據WHO「關於在H5N1病毒感染高危人群中應用流感疫苗的指引」,流感疫苗雖然不能保護接種者免除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但卻能降低接種者同時感染人和禽流感病毒病毒的機會,從而降低流感病毒發生病毒基因重組的機會並降低可能出現新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的危險性。
二、疫苗種類的選擇
在我國使用的流感疫苗有滅活的全病毒、裂解、亞單位疫苗。12歲及以下兒童嚴禁使用全病毒疫苗。12歲以上人群使用全病毒、裂解、亞單位疫苗,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鑒於流感的危害十分巨大,我國衛生防疫部門對流感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視。衛生部已將流感列為「十五」期間重點防治的傳染病。2004年3月在日內瓦召開的流感會議上,世界衛生組織也呼籲採取措施應對可能的流感大暴發。
哪些人需要接種流感疫苗
根據我省流感防治工作需要,流感疫苗的重點接種人群包括:醫院急診科、感染科(發熱門診)、傳染科等醫務人員;6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體弱多病者;小學生和幼兒園兒童;養老院、老年人護理中心、托幼機構的工作人員;計程車、民航、鐵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員,商業及旅遊服務的從業人員;家禽等動物從業人員。
推薦接種人群:經常出差或到國內外旅行的人員。
其他接種人群:年齡在6個月以上希望減少患流感可能性而非接種禁忌者。
禁止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群:
6個月齡以下的嬰幼兒;對雞蛋或疫苗成分過敏者;格林巴利綜合症患者;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急性發熱性疾病患者;慢性病發作期;嚴重過敏體質者;醫生認為不適合接種的人員。
慎用流感疫苗的人群:
懷孕3個月以上的孕婦。
可選用的疫苗:
目前,在我省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種:全病毒流感滅活疫苗、裂解流感疫苗和亞單位流感疫苗。
需注意事項:
12歲以下的人群嚴禁使用全病毒流感滅活疫苗,只能使用裂解流感疫苗和亞單位流感疫苗。
12歲以上的人群三種類型的流感疫苗均可使用。
流感疫苗的接種時間: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接種流感疫苗能更有效發揮疫苗的保護作用。各省可根據當地流行的高峰季節或疫情監測預測分析,確定當地的最佳接種時間。
我國北方地區流感流行的高峰在冬季(11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南方如廣東省流行高峰季節是4~7月份。因而北方地區接種疫苗的活動最佳時間每年10~12月份,我省接種流感疫苗的適宜時間是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對於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尤其是有流感並發症的高危險人群,即使流感已經在該地區開始流行,為避免發生流感,仍應該接種疫苗。
免疫保護期與聯合免疫
全程接種流感疫苗後要在2周後產生抗體,可以保護與疫苗毒株抗原性類似的毒株感染發病或減輕發病症狀。所以應在流行期到來之前至少半個月接種疫苗為宜。由於抗體水平下降,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優勢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要接種當年度的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目標人群有明顯重疊,對於以前沒有接種過肺炎球菌疫苗的高危人群,可將2種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時接種。對患流感並發症高危險性的兒童,可以在接種常規疫苗的同時接種流感疫苗。
免疫接種副反應
少數人注射後12~24h,注射部位會出現紅、腫、痛、硬結和癢等,全身反應則表現為發熱、頭暈、寒戰、虛弱、頭痛、出汗、肌痛、關節痛等,上述反應一般1~2d會自然消失,無需治療。罕見反應有神經痛(疼痛沿神經通路分布),感覺異常(對觸、疼、熱或振動的感覺異常),驚厥和一過性血小板減少。過敏反應導致休克、一過性腎性脈管炎和神經系統紊亂都極為罕見。

預防流感小帖士

預防流感,除接種流感疫苗外,還需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1、注意保持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洗澡、不要共用毛巾、口杯等日常用品,做到不隨地吐痰,以防接觸傳播流感病毒。
2、居室和辦公室,都要經常通風,減少室內聚集的細菌和病毒數,保持室內清新的空氣。
3、疾病流行期應盡量避免到公共場所,比如商場、電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與打噴嚏的人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4、到醫院看病,最好戴口罩。呼吸道疾病大多由空氣傳染,醫院就診者多為各種疾病的患者,易被傳染。戴上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擋細菌和病毒。同時勤洗手對預防流感有一定作用。
5、一定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適當地增減衣服,防止因感冒著涼引起的免疫力低下。
6、日常飲食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定時定量,多喝水,不吸煙,少嗜酒。同時要保證睡眠充足,避免過度勞累。
7、要加強體育鍛煉,經常堅持戶外運動,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尤其是過集體生活的大中小學的師生,要多到室外進行體育活動,勞逸結合,保持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盡量減少在室內活動和集會。

④ 疫苗的起源

母冰
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觀察到有些患過傳染病而康復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樣的疾病,於是他們用物理方法(如搗碎、研磨)處理發病個體的組織臟器製成最原始的疫苗。
早在公元4世紀初,東晉葛洪所著《肘後方》中,就有關於防治狂犬病的記載,其中「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有雲:「仍殺所咬犬,取腦敷之,後不復發。」殺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腦漿敷於被咬處,體現了「以毒攻毒」的思維方式。
在這種思維方式的指導下,我們的祖先發明了人痘接種術來對抗天花病毒的侵襲。據傳,11世紀中國就有接種人痘獲得成功的例子,17世紀逐漸普及。早期人痘接種,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發出的天花的痂,人們把它叫「時苗」。由於「時苗」毒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證被接種者的生命安全,「苗順者十無一死,苗凶者十之八存」。因此,後來人們又發明了「熟苗」接種之法。所謂「熟苗」指的是以接種發出來的痘作為種苗,經過「養苗」「選煉」,連續種七代後,火毒汰盡,用來給健康人種就非常安全了。《種痘新書》記載:「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法國哲學家伏爾泰這樣高度贊揚人痘接種:「我聽說100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有這樣的習慣;這是被認為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先例和榜樣。」
18世紀初,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法被引入歐洲。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在此基礎上發明並推廣了牛痘接種疫苗法。

⑤ 疫苗對人類歷史有多重要

瘟疫橫行,這是人類社會在沒有疫苗之前的狀態。
14世紀,歐洲的上空籠罩著一層陰霾,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烈性傳染病。在丹麥的年鑒里,用「黑色的」來形容它。這是因為,得了這種病之後,病人的皮膚會因為皮下出血而變黑,同時「黑色」也非常恰當地描述了這場瘟疫給人們帶來的心靈上的陰影。

在《鼠疫》這本書中,法國作者加繆,細致地描述了病人的瀕死狀態:昏睡、衰竭、腹股溝腫大、體內有撕裂感……脈搏變得細弱,身子稍微一動就突然斷了氣。
為了證明炭疽疫苗的作用,巴斯德在1881年作了一次公開實驗。對象是50隻健康的羊,2天以後,一群人聚在草原觀看實驗結果:因為提前注射了較弱的炭疽病菌,有一半的羊活得好好的,另外25隻羊死了。巴斯德發明了預防注射的方法,成功打敗炭疽病。
這其實是鼠疫桿菌引起的疾病,只不過,原本這種細菌只會引起腹瀉等輕微的腸道問題,可後來它發生了突變,變得非常強悍,以至於引起了這場可怕的瘟疫。

它就是「黑死病」,起源於卡法(位於現在的烏克蘭境內,屬於東歐地區),卻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席捲了整個歐洲。據統計,當時歐洲有30%-60%的人都死於黑死病。
除了歐洲這場可怕的瘟疫,在人類史上,其實還有一種病,對人類造成的影響和傷害絕不亞於它。這種病有一個挺嚇人的名字——「斑點怪獸」,原因是感染這種病之後,人的全身會長滿水皰,水皰接著會破裂、結痂,最後脫落,在皮膚上留下一個深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麻子」。
這種病也非常容易傳染,20世紀就有3億到5億人死於這種病。一開始人們並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病,直到這種病出現了幾個世紀以後,才有了一個名字——天花,意思是皮膚上的印記。
其實,除了細菌之外,病毒、寄生蟲都可能引起大規模的傳染病。
比如,中國人肯定對2003年的那場SARS疫情記憶深刻,此外,還有艾滋病,還有流感、埃博拉、西尼羅河病毒感染,這些都是人類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瘟疫。
這些瘟疫臭名昭著,它們傳染性很強,非常容易在人群中傳播,也正因如此,一旦瘟疫發生之後,它們的波及范圍非常廣,造成的影響非常惡劣。
因此,人類迫切需要一種可以預防瘟疫的方法。
第一支疫苗的「誕生」
人們受盡了天花的折磨,在跟天花的長期斗爭中,人們也發現了一些規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似乎不一定都會死,一旦他們僥幸活了下來,他們就再也不會感染天花了;還有護理過天花病人的人似乎也對天花有著抵抗力。
人們這種現象的啟發下,開創了用「人痘」接種預防天花的方法。
第一個想到這種方法的人,他當時的想法可能是:既然得過天花就不會再感染了,那麼是不是身體里產生了某種東西,說不定這種東西就在那些痘痘裡面。他把沾有疤漿患者的衣服給正常兒童穿戴,或將天花癒合後的局部痴皮研磨成細粉,經鼻使正常兒童吸入。
種了這種人痘之後,天花的感染率顯著地下降。但由於接種人痘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有大概2%-3%左右的感染率,所以此法未能廣泛應用,但其發明對啟發人類尋求預防天花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止是天花,中國古代人民在與疾病斗爭的長期過程中,也展現出了類似的智慧。早在公元4世紀初,我國東晉葛洪所著《肘後方》中,就有關於防治狂犬病的記載,其中「治卒有猁犬凡所咬毒方」有雲:「仍殺所咬犬,取腦傅之,後不復發。」意思就是殺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腦漿敷於被咬處,體現了「以毒攻毒」的思維方式。他們一般用物理方法(如搗碎、研磨)處理發病個體的組織臟器製成最原始的疫苗,這種「疫苗」雖然可能發生全身性副作用,存在散毒和造成新疫源的危險,但是在治療和預防傳染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直到1749年,在英國格洛斯特郡的伯克利誕生了一個嬰兒,他讀書時就對自然和科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後來,他做了一名醫生。再後來,他在一個小男孩兒身上做了一個實驗。然後,他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他天才般的發現也被載入了史冊。
這個人就是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有關詹納的故事,很多人可能很熟悉。18世紀的歐洲,天花盛行,在長期的行醫過程中,詹納曾接診一位發熱、背痛和嘔吐的擠奶女工,他發現擠奶工人似乎從來都不會得天花,並迅速意識到接種牛痘或許可以預防天花。

為了證實這一設想,就有了那個經典的實驗。1796年5月14日,詹納用一把柳葉刀劃破了一個8歲小男孩的胳膊,將新鮮的牛痘的漿液接種到小男孩的傷口上。後來,小男孩出現了輕微的發燒現象,並很快康復。7月,詹納又給小男孩接種了天花病毒,結果小男孩沒有發生感染。這說明,接種牛痘使小男孩獲得了對天花的免疫力。
這種方法被詹納稱為「預防接種」,我們現在也延續了這種說法。
科學發現並不只是偶然,之前的細心觀察和積累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在詹納的年代,人們全然不知天花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亦不知接種牛痘使機體獲得針對天花免疫力的機制。但他在實踐中觀察,經實驗證實了種牛痘預防天花的方法,既安全又有效。
詹納使用的牛痘漿液就相當於一種疫苗,而疫苗這個詞也正是從詹納的牛痘中演化來的。這意味著,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此誕生!
戰勝天花是人類預防醫學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1980年,世界衛生大會正式宣布,曾使歐洲3億人喪生,在全球殘害著無數生靈,就連位尊萬民之上的國王、號稱「真龍天子」的皇帝們也未能倖免的天花,在全世界范圍內消滅了。
從1.0到4.0
路易·巴斯德是疫苗發展史上又一位科學巨匠,通過對狂犬病、霍亂、炭疽等多種疾病的研究以及巴氏消毒法的發明等傑出工作,巴斯德建立了一整套的微生物學研究基本方法,同時也標志著疫苗、免疫學發展過程的里程碑。

巴斯消毒法使得接種物(牛淋巴液等)其他疾病感染風險大大降低,該方法沿用至今天,如牛奶消毒。巴斯德對雞霍亂的研究,也證實了可以通過同種疾病的病原體來制備疫苗(天花是用牛痘來防止天花,屬於異種疾病的病原體)。
在炭疽疫苗、雞霍亂疫苗獲得成功後,巴斯德又開始對狂犬病疫苗進行研究。雖然狂犬病毒不能像細菌那樣分離培養,但已確證引起狂犬病的病原微生物存在於患病動物的脊髓或腦組織中。因此,巴斯德選擇兔腦傳代,以獲得減毒株,然後再製成活疫苗,並曾用這種疫苗在1885年成功地搶救了被狂犬病狗咬傷的傑庫·麥斯特(Jacob Meister)的生命。
疫苗的下一個重要進展發生在美國,1880年代,Daniel Elmer Salmon和Theobald Smith使用熱處理的微生物懸液免疫鴿子預防疾病,這種疫苗實際是一種細菌疫苗,針對霍亂樣沙門菌。他們的研究工作表明活疫苗與滅活疫苗的發展幾乎是同步的,其創新的研究成果對十幾年後人類疾病防治起到重大作用。
根據巴斯德制備疫苗原理,1891年霍亂弧菌在空氣中39℃的條件下連續培養,可製成減毒活疫苗。其後,印度的臨床實驗結果證明霍亂活疫苗具有保護作用。柯利(Kolle)等人於1896年將霍亂弧菌加熱滅活,制備成滅活疫苗,此疫苗於1902年在日本霍亂流行區大規模使用,後又分別在孟加拉國、菲律賓和印度進行了臨床試驗,結論顯示具有很好的短期保護作用。

在巴斯德光輝成就的啟發下,1908年卡麥特(Calmette)和古林(Guerin)將一株牛型結核桿菌在含有膽汁的培養基上連續培養13年213代,終於在1921年獲得減毒的卡介苗(BCG)。最初卡介苗為口服,20世紀20年代末改為皮內注射,卡介苗在新生兒抵禦粟粒性肺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自1928年至今,卡介苗仍在全世界廣泛地被用於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已有40多億人接種過卡介苗。
這樣,20世紀初,人類已經擁有5種人用疫苗:詹納的天花疫苗和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都是活疫苗)、傷寒、鼠疫、霍亂三種細菌疫苗(都是滅活疫苗)。

⑥ 狂犬病疫苗的疫苗發展歷程

狂犬疫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疫苗,最早製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國的巴斯德。1882年它成功地應用連續傳代減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適應毒種來製造疫苗。中國現在製造的狂犬疫苗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種於原代地鼠腎細胞,培養後,收獲毒液,經濃縮、純化、精製並加氫氧化鋁佐劑,經全面檢定合格後即為預防狂犬病的疫苗。 狂犬病毒只有一種血清型,世界各地的狂犬病毒抗原性質是相同的。接種狂犬疫苗後,人體血液中可出現抗狂犬病毒抗體,這些抗體可防止病毒在細胞間直接傳播,減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時還能清除游離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擴散,從而達到預防狂犬病。
如果被動物(如狗、貓、狼等)咬傷而又不能確定該動物是否為健康無毒動物時,應及時到醫院處理傷口,或先自行用肥皂水對傷口進行反復徹底清洗干凈,這樣可將侵入的病毒大部分沖洗掉,然後盡快到衛生防疫部門注射狂犬疫苗。對重度咬傷者,除局部徹底清洗消毒外,還應在傷口周圍應用狂犬血清浸潤注射。隨後再注射狂犬疫苗。被咬的傷口不宜包紮和縫合,盡可能讓傷口暴露。
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與注射的時間有直接關系。咬傷後,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獲得保護的機會越大。
說到狂犬病,人們自然會想到巴斯德那段膾炙人口的故事。在細菌學說占統治地位的年代,巴斯德並不知道狂犬病是一種病毒病,但從科學實踐中他知道有侵染性的物質經過反復傳代和乾燥,會減少其毒性。他將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後,再將這些減毒的液體注射狗,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1885年人們把一個被瘋狗咬得很厲害的9歲男孩送到巴斯德那裡請求搶救,巴斯德猶豫了一會後,就給這個孩子注射了毒性減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後再逐漸用毒性較強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潛伏期過去之前,使他產生抵抗力。結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在1886年還救活了另一位在搶救被瘋狗襲擊的同伴時被嚴重咬傷的15歲牧童朱皮葉,現在記述著少年的見義勇為和巴斯德豐功偉績的雕塑就坐落的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外。巴斯德在1889年發明了狂犬病疫苗,他還指出這種病原物是某種可以通過細菌濾器的「過濾性的超微生物」。

⑦ 動物疫苗的發展史

Studies and Applicable Surveys of Anim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YU Nai-sheng (Depart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cterinar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Anim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which has advanced swiftly,is one of the completely new and active fields in recent researches of epidemiology.With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theory and on molecular level,it expounds the distributing law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herds,and is widely applied to such researches a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athogen,the typing of pathogen.The differentiation of virulent strain and attenuated strains vaccineimmunized animals and animals infected naturally,the diffusion of spread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The paper is a brief summary about this topic so as to display the recent advance and bright future about the researches of anim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Key words:molecular epidemiology;animal;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mapping analysis;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⑧ 我國疫苗的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及發展前景

疫苗的歷史

疫苗的歷史

我們是怎樣談論人的?會不會像天文學家看到的那樣只是一點塵埃,無依無靠地在一顆不重要的行星上蠕動?或像化學家所說的是巧妙地擺弄在一起的一堆化學品?或者像在哈姆雷特眼裡看到的那樣,人在理智上是高貴的,在才能上是無限的?或者兼有以上的一切?——羅素《西方的智慧》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回顧人類走過的歷程,人類總會在不經意間遭受著這樣或那樣的疾病。但是,盡管人類備受各種疾病的煎熬,卻並沒有屈服和退縮,而是在陣陣的疼痛中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悲壯的征程。正因為如此,人類才得以生存、延續和發達!

疾病是與生命同在的,但傳染病卻最為直接地、不由分說地威脅著任何人。當傳染病到來,而人類發現自己無知的時候,當人類無法控制疾病蔓延的時候,恐懼就產生了。人類將疾病視為了神靈和鬼魂的力量,視為宿命的安排。疾病的發生也被認為是神要懲罰有罪的人,所以才會降臨。無論是部落還是文明誕生的時代,統治者、政客和巫師利用人們對於疾病的恐懼不斷加強他們的統治。隨著公元400年希臘羅馬文明的沒落和黑暗時代的開始,傳染病、寄生蟲等災難開始威脅著歐洲大陸,人類開始認識到瘟疫流行的根源是人類自身而不是鬼神所致。

18世紀早期,中國人以接種「天花」患者的膿液預防疾病的方法傳入了歐洲。與此同時,英國鄉村醫生琴納也發現接觸牛痘病牛的擠牛奶女工不會患「天花」,於是他改進了接種方法並取得了人體試驗的成功。由此開始,疫苗學與免疫學誕生。

疫苗學是一門復雜的多學科交叉科學,既依賴於理論研究又依賴於經驗。其宗旨不僅在於研究基礎理論,還需要研究如何獲取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成果。縱觀疫苗學的發展史,它的發展過程大體上分為發展階段、經驗階段和現代階段。其中,現代階段是疫苗的多產時期,研發出許多新的疫苗和新技術,並沿用至今。

奮發時期

19世紀初,牛痘接種成為全球性的防疫工作,特別是在歐洲及北美洲,期間沒有新的疫苗出現。最後25年是奮發圖強的時期,此時具有意義的疫苗學出現。此後,延續四十年後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這段時期,研究的目標主要集中於細菌、醫學應用及有關抗體的實驗免疫學,代表人物有巴斯德、柯霍、馮貝林及愛立克。

巴斯德發現在實驗室培養的條件下,導致禽類發生瘟疫的細菌毒力減弱了,並且由此可以誘導出耐受性和毒性更強的細菌。進一步的研究使得他研製出有效地抵抗炭疽熱、霍亂和狂犬病毒的疫苗。作為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位醫學家,馮貝林利用白喉及破傷風的可溶性毒素,將其去毒後進行免疫接種,建立了被動免疫治療法,這個方法在抗傳染性疾病治療方法的發展里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該時期影響最深遠的卻是愛立克的發現。

愛立克發現了染料以及其他化學成分和細胞結構間存在特異的親和性。基於此原理,他研製出了世界上首個人工合成的化學葯物,即606復合物,該葯物可用於治療梅毒。同時,愛立克發展出特殊量化抗體的方法,使得馮貝林的被動免疫真正可以實用。他認為細胞側鏈與化學物質以及與其他蛋白質存在特殊的互補性(此後被稱為特殊受體——配體結合作用),他的觀點使得我們對免疫專一性、細胞化學和葯物特殊治療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人類發現了體液免疫現象。活的或者滅活疫苗的效價(在血清反應中,抗原抗體結合出現明顯可見反應的最大的抗體或抗原制劑的稀釋度稱為效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了上面提到的疫苗,傷寒熱、志賀氏細菌性痢疾、結核、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疫苗被成功制備。

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期間,橫跨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個巨大變遷的時代,成為了疫苗發展到多產時期的過渡期。此時期的一個大突破為古得派斯德於1931年證明病毒可在受精的雞胚胎里生長,由此泰勒製造出安全且有效的抗黃熱病的雞組織疫苗17D,並且疫苗在熱帶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此期間,許多疫苗的研究都是出於軍事目的。美國華特瑞陸軍研究院的希爾曼等研究人員在雞胚的卵黃中培育出了斑疹傷寒疫苗。這項成果投入使用後,生產出大量的疫苗,挽救了許多二戰期間的傷病員,使他們獲得了重生。此外,他們還研製出流行性感冒疫苗,通過持續流動離心對疫苗進行純化,開創了純化病毒疫苗的先河。

在流行性感冒期間,希爾曼還發現了腺病毒。他通過同事,從一個死亡的新兵身上獲得了一段新鮮的氣管樣本,將氣管的內皮組織進行體外培養後,獲得了氣管纖毛上皮細胞。並通過對某些地區患者的咽試子培養,從中分離出了三株新的病毒即腺病毒,腺病毒疫苗在1956年一個大型臨床試驗中被證明有效性達98%。滅活的腺病毒疫苗於1958年取得上市許可證,被用於給小兒接種。恩德斯於1946年發現脊髓灰質炎病毒可在胚胎組織細胞中繁殖,開啟了在細胞中培養病毒的大道。

多產時期

20世紀50年代以後,進入了疫苗發展的現代時期,這個時期是疫苗的多產時期,但是1985年後,新疫苗的開發與取得許可證的案例急速減少,少數疫苗直到1980~1990年才得到許可證。

這個時期的疫苗分為,全細菌疫苗、半細菌疫苗、病毒重組亞單位疫苗、體外培養的活病毒疫苗以及滅活病毒疫苗。細菌疫苗主要集中於次單元莢膜多糖制劑,然而減毒的全細菌疫苗也有極大的進展。

最早在1946年就出現了肺炎雙球菌的全細胞疫苗,並獲得了生產許可證。可是,隨後不久,因為磺胺類及其他抗生素而使它的應用中斷了。盡管抗生素在減少細菌感染中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葯物並沒有完全阻止病人的死亡。於是,在澳大利亞奧斯催恩博士的堅持下,肺炎球菌疫苗的研究重新上馬。14價和23價的肺炎球菌疫苗分別在1977年和1984年獲得生產許可證。

多糖疫苗特別是嗜血B型桿菌疫苗在小兒的體內不會產生免疫性。然而,動物試驗表明多糖及蛋白質結合會激發T細胞,使得剛出生的小動物可以產生免疫性,於是打開了希爾曼等研究人員以及許多生物制劑公司發展出高度有效結合疫苗的大門,幾種非常有效地結合性嗜血桿菌疫苗獲得許可證,並且這項技術被用於改進腦膜炎球菌及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力。

病毒性疫苗在此期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抗脊髓灰質炎疫苗被開發製造出來。滅活的流行性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突破,來自恩德斯發現脊髓灰質炎病毒可在非神經組織細胞培養中繁殖的研究。至今活疫苗仍然保留微量的神經毒性,但極少引起疫苗接種者或與它接觸的人患上脊髓灰質炎。盡管如此,活性脊髓灰質炎疫苗仍然是預防脊髓灰質炎及根除全球性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典範。

但是,在病毒性疫苗發展的過程中,小兒活病毒疫苗的研究與發展面臨了許多障礙,其中的障礙主要為如何發展製造出大量不同代數並且具有商業品質的合格疫苗。盡管雞卵黃被作為生產麻疹疫苗的細胞原始培養液,但是雞卵黃中常見的鳥類白血病病毒污染曾一度困擾著研究人員。直至後來,抗白血病的雞培育成功,才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此外,原始的麻疹病毒疫苗對兒童有特別強的毒性,需要和麻疹抗體同時給葯,才能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通過減毒處理迅速地研製出麻疹和風疹疫苗。聯合疫苗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聯合應用兩價和三價的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的技術很快就問世了。三聯疫苗一直應用到今天,成為了兒童免疫接種的主要產品。水痘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研製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許可證的抗癌症疫苗也在這個期間產生。馬瑞克氏病是一種發生在雞神經及內臟中的淋巴瘤。伯麥斯特與其同事培育的火雞皰疹病毒顯示可對抗馬瑞克皰疹病毒,而不會引起雞生病,希爾曼實驗室於1971年發展出馬瑞克疫苗並獲得許可證,而且在1975年發展出純化乾燥的病毒疫苗,經過長時間及復雜的研究證明它對雞能產生保護性效價並且十分安全,人類吃免疫過的雞也不受影響,因此疫苗獲得了美國農業部頒發的證書。

未來日子

當代的疫苗學,尤其是病毒疫苗非常復雜,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病毒的亞單位。除了萊姆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以外,其他的重組疫苗還沒有經過注冊。所有現存的和滅活的病毒及細菌性疫苗仍然需要繼續探索研究。

社會的發展使得很多新的傳染病出現,未來渴望新的疫苗可以預防如結核病,瘧疾,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20多種疾病。從1985年以來,新疫苗的發展一直都是結果貧瘠,但又好像帶來了希望,總體成功的不多,疫苗真正的發展需要很多理論的成熟。

科學家對細胞調控和體液影響因子機制在免疫反應中重要性的認識,開啟了疫苗研究的全新時代,這個時代比過去任何事物都更加值得我們憧憬。新疫苗的研製依賴於適當的抗原和抗原決定簇的鑒定。更重要的是,疫苗的研製必須依賴於機體通過什麼將抗原呈遞於免疫系統以及如何呈遞於免疫系統。呈遞什麼對於疫苗如艾滋病的疫苗來說,將是主要問題,發現和鑒定抗原和抗原決定簇將加快疫苗研製的進程。

而對於機體如何呈遞抗原的研究,隨著重組乙肝疫苗的技術突破,已經充滿了新的和令人激動的可能性。分子基因學將以它為中心,進行真核細胞表達的不斷進化。轉染樹突狀細胞抗原的內在表達和呈遞為抗感染疫苗的發展以及持續感染和癌症的治療創造了很大機會。轉基因植物對於需要價格低廉且簡單易施疫苗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合成化學的發展,使得線性成串的合成物或多個抗原和抗原決定簇的聯合在未來也許會扮演重要的角色。20世紀的知識平台為21世紀疫苗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我們對疫苗的未來應該持有樂觀的態度,相信該實現的一定會實現。-

(責編 王彩霞)

疫苗的歷程

肺炎球菌疫苗

1946年

六價疫苗取得許可證,但是被抗細菌制劑取代。

1964~1968年

有效化學治療方法無法防止死亡,重新進行疫苗研究。

1977年

14價疫苗獲得許可證。

1984年

23價疫苗獲得許可證。

嗜血桿菌疫苗

1985年

較大的兒童使用多糖疫苗獲得許可證,多糖疫苗在較小兒童免疫性不足。

1987~1990年

不同的嗜血桿菌結合疫苗獲得許可證。

1992年

對所有多糖疫苗進行廣泛地研究。

1998年

史克美佔公司獲得新型次單元萊姆疫苗的許可證。

麻疹疫苗

雞胚細胞培養。 減少反應,與免疫球蛋白同時使用。

進一步減毒(無球蛋白)。 由培養液中去除雞白血病病毒,研發實驗性無白血病雞群。???? 高度有效性和安全性疫苗產生。

腮腺炎疫苗

雞胚細胞培養。無神經毒性的Jerry Lynn病毒株 高效價和無反應的疫苗生成。

德國麻疹疫苗

發現在鴨細胞中繁殖。

快速及可靠的減毒作用。

不會對容易感染的成年接觸者傳播。

兩價和三價配方

可接受的效價和反應生成性。

臨床試驗極為成功。

主要的小兒免疫原。

水痘疫苗

1981年KMcC病毒株制出。應用減毒程序時,病毒無法達到可接受的反應性與免疫生成性間的平衡點。由OKA病毒株取代。

疫苗的種類

1、死疫苗: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病原微生物殺死制備而成的制劑,稱為死疫苗。

種類:傷寒、霍亂、百日咳、流腦、乙腦、斑疹傷寒及鉤體等疫苗。

特點:免疫作用弱,必須多次注射,並且量要大。但易保存。

2.活疫苗:用人工變異或從自然界篩選獲得的減毒或無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製成的制劑,稱為活疫苗,又稱減毒活疫苗。

種類:卡介苗、麻疹、脊髓灰質炎疫苗、風疹等疫苗。

特點:免疫作用強,接種量小,一般只需接種一次。但穩定性差,不易保存。

3.亞單位疫苗:提取病原微生物中能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的抗原成分制備而成的疫苗。如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是分離純化乙型肝炎病毒小球形顆粒HbsAg而製成的。

4.合成疫苗:將能誘導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的人工合成的抗原肽結合於載體上,再加入佐劑而製成的疫苗。需要首先獲得有效成分的氨基酸序列。

特點:一旦合成可大量生產,且無血源性傳染的可能性。

5.基因工程疫苗:將病原微生物中編碼誘導保護性免疫的抗原基因(目的基因)與載體重組後導入宿主細胞,目的基因的表達產生大量相應抗原,由此制備的疫苗稱為基因疫苗。如乙肝基因疫苗。

6.類毒素:細菌外毒素經0.3%~0.4%甲醛處理後,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即成類毒素。

種類:白喉、破傷風類毒素等

閱讀全文

與疫苗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