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特色小吃的發展歷史
宋代,在吳氏的《中饋錄》中出現了「甜食」一詞,指甜點心。元代在無名氏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出現「從食」一詞,指餅類小食。同時該書卷十二庚的「飲食類」中詳細記述了濕麵食品14種、乾麵食品12種、從食品12種、煎酥乳酪品5種、造諸粉品(粉制食品)3種。由此可見,吃點心的習慣在當時已十分普及。到了明清兩代,烹飪技術有了很大發展,這時的點心製作已更加完善。在清人顧仲的《養小錄》中記載:餌之屬(粉食類)16種,果之屬(果實類)24種,粥之屬(粥類)24 種,粉之屬(用粉加工的食品)2種。李石亭的《醒園錄》中記述了清代特有的點心,其中的「蒸西洋糕法」和「蒸雞蛋糕法」,是採用西方的蛋糕製作技術。該書中的用「滿洲餑餑法」製作的點心,也代表了清代特有的點心。在汪日楨的《湖雅》中列舉了約20種點心。
小吃,《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有三種,這里所指的是「飲食業中出售的年糕、粽子、元宵、油茶等食品的統稱」。北京人又叫小吃為「碰頭食」,大概指的是有別於主食的「冷盤」。小吃的類型可謂五花八門,遍及糧食、果蔬、肉蛋奶各類,酸甜辣各味俱全,熱吃、涼吃吃法不一,遠遠超出了詞典中關於「小吃」所下的定義范疇。 經過若干年的發展,特色小吃成為美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地的特美街特色小吃也走出了地方特色。然而小吃發展到後期,已經有了另外一種的意涵。雖然一樣是講究採用當地新鮮的食材,但是製作方法繁復、作工講究,比講究填飽肚子的主餐更為繁瑣,已經是一種在各地的特美街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的層次。
㈡ 美食的發展歷史
美食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美食,有了火美食就開始發展了,人民就知道做熟後越來越好吃,美食做的品種越來越好吃
㈢ 中國近代史的變遷(食物)
、中國食物發展的三個歷史時期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尋求食物的足跡,就成為人類歷史的進程。A.H.恩斯明格說過,食物不但影響了人口增長、城市建設、資源開發、居民遷移,而且還極大地影響著政治、經濟、軍事。食物發展早已存在,從人類最早的狩獵起步,到打制石器、加工食物,從用火熟食到釀造酒液,從鋤禾耕種到設施農業,都表明了食物的發展。按照食物生產的方式和能力,可將我國食物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即原始食物發展時期、傳統食物發展時期、現代食物發展時期。[1]
(一)原始食物發展時期
時期:1萬年之前一新石器時代。原始食物發展階段中,食物生產由原始農業方式進行,食物獲得能力極低,獲得數量也極不穩定,人類從事勞動的活動主要為採集野果和狩獵,人們在生產活動中逐步學會了種植作物和馴養動物。種植的「五穀」有稻、黍、稷、麥、豆,馴養的「六畜」有豬、雞、馬、牛、羊、犬等。原始食物發展階段,是人類應用遠古生物進化給人類帶來資源享用的最先階段,是人類食物發展的一次飛躍。在這一階段,由於人類勞動工具的限制,獲取動物性食物的能力要大大低於獲取植物性食物的能力。人類主要依靠獵取野生動植物為生,食物的種類極少,結構也十分單一。這一時期時間長、食物變化模式少,這是人們形成並一直至今仍在保持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習慣的主要原因。
(二)傳統食物發展時期
時期:從夏商周時期(公元前2l世紀)一19世紀。這一時期經過了三四千年時間,獲取食物的能力比原始時期有很大提高,生產工具已由石器過渡到金屬時代。為了種植水稻、灌溉農田,開始興修水利,農耕技術有進步,壟作、中耕選種、治蟲等農業生產技術相繼發明,獲取食物是社會主導任務,但此時食物生產工具簡單,產品單一,食物生產能力低下,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獲取食物的數量不穩定,仍以獲取天然食物為主,基本沒有食品加工產品。在這一階段的中期,即春秋至兩宋時期,長江以南地區的食物生產逐漸發展起來,國家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南方的水田耕作技術漸趨成熟。與此相適應的食物生產結構發生變化,水稻生產大力發展,成為糧食作物中總產第一的作物,小麥超過粟而位居第二位。在這一階段的中後期,大約在公元13世紀之後,由於擴大食物生產資源的需要,食物生產區域逐步向邊遠地區發展,食物生產的區間和空間增大,向西南、西北、東北等周邊地區移民開發,向內陸地區的丘陵、山地、草地擴展。並引進了玉米、番薯、馬鈴薯、花生等高產作物,使食物種類豐富。特別是這一時期的經濟逐步發展,物品交換逐步活躍,食物流通加強,食物生產區域也逐步形成。
(三)現代食物發展時期
時期:從20世紀開始——現在。現代食物發展是以現代工業化和現代社會經濟為基礎和動力的,是以現代食物生產體系、現代食品工業體系和現代食物營養體系為主要構架特徵的食物發展階段。上一階段的18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了食物生產技術變革,為現代食物階段發展打下了基礎。1850年,開始應用蒸汽機,1920年以後,以汽油內燃機替代了蒸汽機,食物生產走向現代時期,1908年我國出現了最早的機械製糖廠(黑龍江阿城糖廠)。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食物種類逐步向著廣譜性發展。現代的食物既包括植物性的各種糧食、蔬菜和果品,也包括動物性的肉類、奶類、蛋類和各種水產品等等。人們通過食用上述多種多樣食物,從中吸取必要的熱量、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以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
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一是食物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糧食總產與單產成倍增長,畜牧生產率提高,主要食物生產數量增長遠快於人口增長速度;二是食品工業體系逐步建立,逐步形成了由食品製造、食品加工、釀造、飲料等組成的食品工業生產分類體系;三是使用現代化的生產工具,即運用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工具和能源,大大提高了食物生產效率;四是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充分運用了現代社會經濟帶來的先進科學技術,並將科學技術滲透到食物生產的各個領域,顯著提高了食物生產中的勞動生產率;五是現代食物生產與社會需求及營養結構緊密結合,關系越來越顯現,由食物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影響營養的目標鏈式逐漸向營養引導消費,消費帶動生產的現代食物目標鏈式方向發展。
㈣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歷史
選料,是中國廚師的首要技藝,是做好一品中國菜餚美食的基礎,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運用的技巧。每種菜餚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輔料、調料等,都有很多講究和一定之規。概而言之,則是「精」、「細」二字,所謂孔子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所謂「精」,指所選取的原料,要考慮其品種、產地、季節、生長期等特點,以新鮮肥嫩、質料優良為佳。漢唐時代,習慣於將美味佳餚稱作「八珍」。大約從宋代開始,八珍具體指稱八種珍貴的烹飪原料。到了清代,各種系列的「八珍」不勝枚舉,主要指的是八種珍稀原料組合的宴席。如「滿漢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組八珍組合的宴席。四八珍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各指32種珍貴的原料,具體是:
山八珍:駝峰、熊掌、猴腦、猩唇、象攏、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大鯢)。
禽八珍: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
草八珍: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菌、羊肚菌、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火候,是形成菜餚美食的風味特色的關鍵之一。但火候瞬息萬變,沒有多年操作實踐經驗很難做到恰到好處。因而,掌握適當火候是中國廚師的一門絕技。中國廚師能精確鑒別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種原料的耐熱程度,熟練控制用火時間,善於掌握傳熱物體(油、水、氣)的性能,還能根據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態大小、整碎厚薄等,確定下鍋的次序,加以靈活運用,使烹制出來的菜餚,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爛就爛。早在古代,中國廚師就對火候有過專門研究,並闡明火候變化規律及掌握要點:「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必以其勝,無失其理。」(《呂氏春秋》)北宋大詩人蘇軾不僅是位美食家,而且還是一位烹調家,創造出著名的「東坡肉」菜餚,這和他善於運用火候有密切關系,他還把這些經驗寫入燉肉詩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到時自然美。」後人運用他的經驗,採用密封微火燜熟法,燒出的肉原汁原味,油潤鮮紅,爛而不碎,糯而不膩,酥軟猶如豆腐,適口而風味突出。
火候是烹調中最重要的事,同時也是最難把握和說明的事,真可謂是「道可道,非常道」,而一位烹飪者能否成為名廚,火候乃其關鍵,所以中國飲食中的廚者在操作時,積一生之經驗、悟己身之靈性,充分發揮自己細微的觀察體驗能和和豐富的想像能力,進行飲食藝術的創造。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是「得失寸心知」了。 調味,也是烹調的一種重要技藝,所謂「五味調和百味香」。關於調味的作用,據烹飪界學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
矯除原料異味;無味者賦味;確定餚饌口味;
增加食品香味;賦予菜餚色澤;可以殺菌消毒。
調味的方法也變化多樣,主要有基本調味、定型調味和輔助調味三種,以定型調味方法運用最多。所謂定型調味,指原料加熱過程中的調味,是為了確定菜餚的口味。基本調味在加熱前進行,屬預加工處理的調味。輔助調味則在加熱後進行,或在進食時調味。
這么說來,所謂「五味調和」中的五味,是一種概略的指稱。我們所享用的菜餚,一般都是具備兩種以上滋味的復合味型,而且是多變的味型。《黃帝內經》雲:「五味之美,不可勝極」;《文子》則說:「五味之美,不可勝嘗也」,說的都是五味調和可以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
總之,調味得恰到好處與否,除了調料品種齊全、質地優良等物質條件以外,關鍵在於廚師調配得是否恰到好處。對調料的使用比例、下料次序、調料時間(烹前調、烹中調、烹後調),都有嚴格的要求。只要做到一絲不苟,才能使菜餚美食達到預定要求的風味。 中國飲食文化情調優雅,氛圍藝術化,主要表現在美器、誇名、佳境三個方面。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引用過一句「古人雲」的古語,雲「美食不如美器」,是說食美器也美,美食要配美器,求美上加美的效果。
中國飲食器具之美,美在質,美在形,美在裝飾、美在與饌品的諧合。中國古代食具之美,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銅器、金銀器、玉器、漆器、玻璃器幾個大的類別。彩陶的粗獷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銅器的莊重之美,漆器的透逸之美,金銀器的輝煌之美,玻璃器的亮麗之美,都曾給使用它的人以美好的享受,而且是美食之外的又一種美的享受。
美器之美還不僅限於器物本身的質、形、飾,而且表現在它的組合之美,它與菜餚的匹配之美。
周代的列鼎,漢代的套杯,孔府的滿漢全席銀餐具,都體現一種組合美。孔府專為舉行高級筵宴的滿漢全席銀餐具,一套總數為404件,可上菜196道。這套餐具部分為仿古器皿,部分為仿食料形狀的器皿。器皿的裝飾也極考究,嵌鑲有玉石、翡翠、瑪瑙、珊瑚等,刻有各種花卉圖案,有的還鐫有詩詞和吉言文字,更顯高雅不凡。
孔府的滿漢全席餐具,按照四四制格局設置,分小餐具、水餐具、火餐具、點心盒幾個部分。美器與美食的諧合,是飲食美學的最高境界。杜甫《麗人行》中「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的詩句,同時吟詠了美食美器,烘托出食美器美的高雅境界。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沒有無名的菜餚。一個美妙的菜餚命名,既是菜品生動的廣告詞,也是菜餚自身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菜名給人也有美的享受,它通過聽覺或視覺的感知傳達給大腦,會產生一連串的心理效應,發揮出菜餚的色、形、味所發揮不出的作用。
㈤ 食物發展簡史
人類早期的歷史,是一部以開發食物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會結構,促進了社會向前發展,創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
中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及其文化遺跡相當豐富,最著名的有屬於早期直立人的元謀人、晚期直立人、藍田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頂洞人的化石等。這些古人類生活的時代在100多萬年至1萬年前,即舊石器時代,他們是一群群、一代代飢餓的獵民。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人類要與形體和力量上遠遠超出自己之上的許多動物搏鬥,龐大的犀牛、兇猛的劍齒虎、殘暴的鬣狗,都曾經是人類的腹中之物。其他溫順柔弱的禽獸,還有江河湖沼的游魚蝦蚌,就更是逃脫不了這些原始的獵人和漁人的搜尋了。
除動物而外,古人類更可靠的食物來源是植物,是長在枝頭、結在藤蔓、埋在土中的各類果實和野蔬。在連這些果蔬一時也尋覓不到的時候,人類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轉向植物莖桿花葉,選擇品嘗那些適合自己胃口的東西。不知通過多少世代的嘗試,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價,才篩選出一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實。
在距今1萬年前後,隨著農業的發明和制陶術的出現,人類社會進入到考古學家所說的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大地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數以千計,如星羅棋布,其中尤以黃河兩岸分布最為密集。黃土地帶和黃土沖積地帶,在距今1萬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有了一些原始的農耕部落,創造了粟作農業文明。這些農耕部落賴以生存的就是黃土與黃河,他們創造的文化被考古學家們分別命名為白家村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和北辛文化。人們熟知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正是在這些早期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仍然是以粟類種植作為獲得食物來源的主要生產手段。長江流域的開發史也與黃河流域一樣古老,在距今近1萬年前,也有了原始農耕文化,不同的是它不是北方那樣的旱作,主要農作物是水稻。
中國古代將栽培穀物統稱為五穀或百穀,主要包括稷(粟)、黍、麥、椒(豆)、麻、稻等,除麥和麻以外,都有了7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原始農業的發生和發展,使人類獲取食物的方式有了根本改變,變索取為創造,變山林湖海養育為黃土大河養育,飲食生活有了全新的內容。原始農耕的發展,同時還使得另一個輔助性的食物生產部門——家畜飼養業產生了。家畜中較早馴育成功的是狗,由狼馴化而來。中國多數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有狗的遺骸出土,年代可早到距今近8000年。農耕部落最重要的家畜是豬,馴化成功的年代與家狗基本同時。中國傳統家畜的「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在新石器時代均已馴育成功,我們當今享用的肉食品種的格局,早在史前時代便已經形成了。
㈥ 中國美食文化的中國飲食發展歷史
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回很大變化,主食:菰米答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㈦ 中國飲食歷史是怎麼發展的
煎烹炸都是周代就有了。。。炒這個在文獻記載最早的是南北朝的齊民要術。。。而內鐵鍋出現之前容用來炒的就可以是鐺。。。食用油商周時期就有記錄。。。更早的時候文字還沒有出土。。。膏脂(月冊)(月菌)都是動物油。。。最早的榨油是芝麻油。。。大約晉代開始普及。。。之前是胡麻樹榨油然後塗在衣服上有沒有人吃不知道。。。以前吃的太多了。。。最出名的菜譜是周八珍。。。牛肉一直能吃。。。只不過不能私自宰殺耕牛而已。。。而且民間對於禁牛令遵守的一直不嚴格。。。最嚴的是宋清兩代。。。但宋代一直還收牛肉稅。。。大米中國大規模種植已經超過六千年了。。。而且是五穀之一。。。飯類也是中國最早的食用方式。。。中國自己產的水果也很多桃李杏櫻桃木瓜等等。。。中國有蘋果。。。不過是面蘋果和沙果。。。
㈧ 中國近代史的變遷(食物)是什麼
中國近代史的變遷(食物)
在中國社會掀起了一場大的變革,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革顯得尤為突出。中國向現代化社會趨進的過程,呈現出既追新慕異、去土存洋,又新舊並存、中西合璧的特徵。
由封閉走向開放
近現代長江流域的飲食文化是率先由封閉走向開放,不斷適應時代潮流的地域飲食文化,從而帶動了中國飲食文化的近代化的進程。例如,西方的麵粉加工及其製品的傳入,對中國近代食品工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自19世紀末期機器制面的方法行於中國後,進口麵粉越來越多,麵包和各種西式糕點也日益盛行。
當時的上海是中國麵粉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此外,西方的食品工業產品,如罐頭、餅干、蛋製品,也在20世紀初長江流域各大城市中有了可觀的銷路,中外商人在上海、漢口、南京等通商口岸建立了罐頭、蛋品、啤酒等食品製造廠。西方飲食及其有關工業的建立,豐富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內容,也促進了長江流域食品工業的發展。
在西方現代食品工業技術傳入中國的同時,作為西方飲食文化綜合載體的西式餐館也在長江流域的各大城市中相繼出現,正如《清稗類鈔》所雲:「我國之設肆售西餐者,始於上海福州路之一品香,其價每人大餐一元,坐茶七角,小食五角。外加堂彩、煙酒之費。當時人鮮過問,其後漸有趨之者,於是有海天春、一家春、江南春、萬丈春、吉祥春等繼起,且分堂設坐焉。」
這些西餐廳中出售的啤酒、汽水、蛋糕以及各種西式快餐,也漸漸受到人們的歡迎,同時也加快了國人的生活節奏。另外,西餐中做、中餐西做,中西合璧也為人們所接受,可以說,近現代長江流域飲食文化的發展,就是在西方飲食文化的沖擊下,不斷變革圖存的過程。
輻射效應
近現代長江流域飲食文化的發展變化是以長江中下游的對外通商口岸為中心,逐漸向周圍地區影響和輻射的。
由於近代西方物質文化明顯領先於中國,因此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人普遍產生了一種崇洋慕外的文化心態,對西方飲食也懷有一種新奇感,總想開開「洋葷」,這就使上海成了近代中國西方的食品的集中地。然而由於洋菜館的奢侈和西式食品的昂貴,開洋葷便成為一種中上階層的排場了。
為了適應中國人不同的消費水平,西餐館既有高貴的大酒店,亦有簡陋的小餐館,這些小餐館雖然小,但總有幾分洋味,「桌上總有雪白的檯布,再擺上亮晶晶的刀叉,菜牌子上還要寫兩個外國字,所以知識分子、公務員之類的人是常客。」
應該看到,這種崇洋風氣,在近代社會早期,有一定積極、合理的因素。從近代文明輸入與傳播的歷史軌跡來看,常常是構成近代文明的具體事物顯示出自身的優越性之後,便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它由感到新奇到追求、享用、崇拜和仿造,於是便形成了近代文明的派生物——崇洋風氣。
這種社會現象最先是以上海及長江沿岸通商口岸城市為中心,逐漸向周邊擴散的。它對沖擊保守思想,革除陋俗,激發人們趨新求變,主動接受西方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上海的帶動影響下,長江沿岸的漢口、南京、重慶、宜昌、九江等城市的飲食生活,也先後發生了類似的變化,並對長江流域內其它地區形成了輻射,促進了整個長江流域飲食文化的革新。特別是近20年來,由於國門大開,西方飲食文化更是通過長江下游不斷進入長江流域,如麥當勞,肯德基的餐廳開遍了大江南北。
此外,長江流域內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也日趨加劇。川味東下,蘇味西上,武漢成了四方風味交匯之地。不同地區、不同風味的交流與融合,都使得長江流域的飲食文化發生了較大變化,各種創新菜不斷出現。
飲食觀念的革新
伴隨著近代長江流域飲食文化的變化,人們的飲食觀念也相應發生了一些變化。眾所周知,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比較注重菜餚的整體效果,講究調和鼎鼐,把味道放在首位,很難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以菜餚的色、香、味、型的美好、諧調為目的。而西方傳統烹飪方法多從理性角度考慮,注重營養和衛生,對味道之美反而不大講究,呈現出味道單一,營養價值一目瞭然的特點。
隨著近代長江流域中西飲食文化交流的頻繁,人們日益感覺到西方飲食注重科學營養的重要意義 ,特別是一些留洋回來的中國人,認識到「西俗於養身之道,無論貧富貴賤,皆較華人為講究。凡稍有身家者,每膳必食兼味,必有牛肉,有洋酒一二品。食畢,有水果,有咖啡,有雪茄煙。早晚必飲牛奶或牛肉湯。
雖工人仆御之流,每七日亦必食牛肉一二次,否則謂無以養生也」。這種重視營養的飲食思想傳至中國,便沖擊著中國傳統以味為主,以飽為足的飲食觀念。人們開始注意營養和衛生。知識界(主要是上海的知識界)也開始翻譯了一批西方的烹飪著作,然後又從烹飪原理和食物化學的角度來對傳統烹飪方法進行理論分析,出現了一批對食物成分和烹飪理論進行研究和分析的專著與論文。
如高丕弟夫人編的《造洋飯書》、李公耳編的《西餐烹飪秘訣》、下田歌子編的《新編家政學》、楊章父譯的《素食養生論》、張思廷編的《飲食與健康》、龔蘭真編的《實用飲食學》、吳憲編的《營養概論》等數十種,這些書籍均為上海出版。正是由於上海學術界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西方飲食科學知識在上海及長江流域,乃至全國得到了全面系統的傳播 。
它豐富了人們在飲食文化方面的理論思維,促使人們從世界文化的角度來認識自身的文化遺產。在這種中西文化的交流當中,古老的吳越、荊楚、巴蜀的飲食文化也都逐漸以新的面貌邁入到世界飲食文化的新時代。
近現代西方飲食文化由上海登陸,並廣泛傳播,在經過了一段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相沖突的過程後,正逐漸融合於中國飲食文化之中。由沖突走向融合的結果,是外來的許多習尚已成為中國人生活中須臾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的飲食生活呈現出與祖、父輩許多不同的風貌。
這就使中國傳統飲食生活出現了創新,而創新中又蘊含著傳統。近代西方飲食文化的傳入,國內不同地域飲食文化的交流,使長江流域各地區的飲食文化產生了既有傳統特徵,又有外來風格,而且也不是它們簡單綜合的近現代飲食文化,在文化形態上完成了傳統向近現代的轉型,並促進了中國社會更加開放。
㈨ 中國飲食發展歷史(求詳細)
1.最早的是有巢氏(舊石器時代):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於飲食文化。
2.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後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4.神農氏:"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百草,開創古醫葯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來煮酒的。
5.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佔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裡揉來脫粒。
7.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8.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
9.明清: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