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理解國際投資快速發展歷程
只有自來己做過才知道,小馬過河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老牛說水淺,松鼠說水深,因為他們的自身條件不一樣,說的直接一點,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不賺錢你說別人會做嗎?舉例說明,開飯店賺不賺錢?可能有人賺有人不賺錢,原因可能是經營問題或者他的理念問題包括服務態度和敬業精神,賠錢的你不能說行業不好,總之不要為失敗找借口,而要為成功找方法。
如果對這個感興趣就找我詳談吧,我在做
2.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對外投資演變歷程
零八年經濟危機開始的吧,十八大之後加快了這一進度
3. 國際投資的發展趨勢
國際投資規模全球化
國際投資結構知識化
國際投資地區集中化
國際投資形式聯盟化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國際資本的跨國流動日趨活躍,並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國際投資,特別是外國直接投資,在不斷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正在發揮著日趨重要的作用,作為世界經濟中極其活躍的組成部分。
1.增長速度加快,規模連創歷史紀錄
國際貿易在世界經濟中曾經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但80年代以後,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以利用當地生產要素和佔領當地市場為主要目的的跨國投資作用逐步加強,規模日趨擴大。增長速度更是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增長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2.跨國投資由發展中國家逐步轉向發達國家
90年代中期以前,發展中國家在跨國投資流入中所佔份額增長很快,最高時達到40%。但1995年以後,份額卻開始降低。在跨國投資高速增長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吸收外商投資卻增長緩慢,1994年以後分別為1000億美元、1070億美元、1380億美元、1720億美元、1730億美元和1980億美元。1998年發展中國家吸引外商投資佔全球份額僅為26%,1999年更下降到24%。
發達國家不但是理所當然的對外投資主要來源,也吸收了絕大部分新增跨國投資。1998年增加的1920億美元中,幾乎全部為發達國家所吸納;1999年增加的1670億美元,發達國家吸納了84%。
這表明跨國投資取向發生了深刻變化,體現了投資領域發展中國家被「邊緣化」的趨勢。預計今後幾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體格局不會有大的改變,發達國家在國際投資中絕對主體地位仍將繼續。
3.發展中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由東亞地區向拉美地區轉移
進入90年代,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將藉助外資發展該國經濟作為其發展戰略,國際直接投資日益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獲取國際資本的主要方式。外國直接投資占發展中國家資本總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8%增至1998年的56%。在發展中國家裡,90年代初、中期吸收外資增長最快、最多的是東亞地區,尤其是中國表現最突出,但卻發生轉折,拉美地區為跨國投資熱點。
從今後發展趨勢看,拉美地區由於私有化高潮已經過去,吸納跨國投資將有所回落;前蘇東地區由於政治、社會逐步穩定,經濟形勢趨向好轉,對外資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將成為新的跨國投資熱點地區;非洲的大部分國家仍難以對外資產生真正的吸引力,只可能有個別國家或領域成為跨國投資的亮點;亞洲地區仍是跨國投資重點地區,但內部結構會有變化,中國地位有所下降,印度有可能以其市場、勞動力和新興產業成為新的吸收外資大國,韓國由於其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會進一步擴大外資進入規模,甚至日本也可能由於其國內市場的開放而使外商投資有大幅度增長。
4.投資自由化趨勢日益明顯
跨國投資的高速增長的內在原因是國際分工和全球競爭的發展,但得以實現的重要原因卻是全球范圍內投資自由化的發展。據統計,90年代各國對有關政策的修訂中95%以上都是推進自由化、利於外國投資的,即放鬆管制加強市場作用和增加對外商投資的鼓勵措施。
發展中國家在吸引外資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政策力度。長期來看,印度和韓國將成為亞洲頗具吸引力和發展前途的目標投資國。而長期拒外資於國門之外的日本也有了令人矚目的變化,股票交易市場。
5.跨國並購已成為國際投資的主要形式,並仍然成為今後外國直接投資迅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跨國並購是國際直接投資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跨國並購成為發達國家進入外國市場的主要方式,其對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強。據貿發會議統計,刀年來公司並購涉及金額以42%的速度增加,1999年全球跨國並購額72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比當年跨國投資增加總額還多。
今後幾年,跨國購並可能進一步深化,而規模會再創新高。金融、電信、醫葯、汽車等行業將在全球范圍內實行資源重組,其主要手段就是跨國購並。在發達國家繼續是購並發生重點的同時,由於發展中國家市場開放擴大,一些服務貿易領域、高新技術領域和某些資金技術密集行業也會出現大規模購並。
6.跨國投資向金融、保險、電信、流通等行業轉移
90年代中期以前的跨國投資,主要目的是利用當地生產要素或進入當地市場。而從東道國來說,也多是希望利用外商投資來解決資金、技術、管理等問題,達到解決國內就業、增加出口等目的。這決定了跨國投資的主要來源集中在傳統製造業。服務貿易領域的跨國投資越來越多,已佔到投資總額的近50啪。隨著全球化浪潮的發展,各國服務貿易領域的市場開放度越來越大,金融、保險、電信、流通等行業的跨國購並成為推動跨國投資的最重要力量。而傳統製造業領域,如汽車、電子、醫葯、化工等跨國購並也在更深程度上依賴於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發展。這種趨勢今後在跨國投資中甚至會更加明顯。
4. 國際投資發展問題
拉美地區是吸收外國投資較早、較多的地區。拉美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在1950年為77億美元,到1980年增至625億美元,增長了8.1倍。80年代中期以後,拉美國家吸收外資的速度減慢,主要是墨西哥、巴西等國在利用外資政策上的失誤而造成巨額外債負擔的影響,以及一些國家政局不穩等因素所起的負面作用。但拉美經濟又有所改善,特別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國的經濟政策的變化,增強了國內、國外投資者的信心,刺激了這一地區外國直接投資的復甦。
亞太地區在1986年取代了拉美地區成為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國投資的地區。在1988年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中,59%是投向亞太地區的。1995年流向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達到650億美元,約佔全球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總額的2/3。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後,國際投資者曾紛紛撤資,但隨著金融危機的解決亞太地區又成為吸收直接投資的有力競爭地區。
二戰前,國際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採掘業和初級產品加工業。二戰後,隨著發展中國家石油、礦產資源的國有化和民族經濟的發展,外國壟斷資本對採掘業投資的比重逐漸下降,對製造業部門投資的比重明顯上升。而在占國際投資絕大部分的發達國家之間的直接投資中,雖然投向製造業的比重仍然較大,比如截止1988年底,美國對西歐的直接投資44.6%集中在製造業,西歐對美國的直接投資42.8%也集中在製造業。但隨著各發達國家產業結構高級化,外國直接投資的重點行業從傳統的製造業逐步轉向高新技術產業,如計算機、新能源、精密機械和生物工程等。出此之外,還繼續投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的行業。另外,第三產業中的一些行業,如金融、保險、不動產等也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熱點。對第三產業的投資在發達國家對外投資的部門結構中之所以佔有較大比重,是與服務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日益增大密切關聯的。在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所佔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對國外第三產業投資的增加,既是發達國家產業結構高級化的結果和表現,又將推動東道國乃至整個世界產業結構的高級化。
5. 試述國際投資布局的歷史及其主要原因
1.試述國際投資布局的歷史演變及其主要原因
答:該題主要應該綜合論述:(1)國專際投資的區域屬分布:包括投資國的分布變遷、東道國的分布變遷、20世紀90年代的國際投資區域布局現狀、進入新千年以來的國際投資發展;(2)國際投資的行業分布:包括國際投資行業分布變遷、國際投資行業分布的發展趨勢等
6. 什麼是國際投資國際投資有何特點
一、定義:國際投資(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稱對外投資(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資(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國公司等國際投資主體,將其擁有的貨幣資本或產業資本,通過跨國界流動和營運,以實現價值增值的經濟行為。
二、國際投資的特點:
1.增長速度加快,規模連創歷史紀錄。
2.跨國投資由發展中國家逐步轉向發達國家。
3.發展中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由東亞地區向拉美地區轉移。
4.投資自由化趨勢日益明顯。
5.跨國並購已成為國際投資的主要形式,並仍然成為今後外國直接投資迅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6.跨國投資向金融、保險、電信、流通等行業轉移。
三、發展與特點:
簡述
國際投資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並隨著國際資本的發展而發展。當商品經濟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以後,銀行資本與生產資本相融合並日益發展,促進了資本積累的進一步擴大,並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金融資本,出現了大量的資本過剩,以資本輸出為早期形態的國際投資也隨之產生。隨著國際經濟交易內容的不斷豐富,投資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演化。從國際資本活動的歷史進程來看,國際投資活動首先表現為貨幣資本的運動,即一國際借貸、國際證券投資為主要形式的國際間接投資,其標志是跨國銀行的出現;其次表現為生產資本的運動,即國際直接投資,其標志是跨國公司的出現。
國際投資的初始形成階段(1870—1914年)
這一時期,以電力革命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現後,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國際分工體系和國際壟斷組織開始性形成,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相互滲透融合,從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資本,為資本輸出提供了條件,以資本輸出為特徵的國際投資也隨之形成。這一時期的國際投資,表現出如下特點:1、投資國的數目很少。2、投資的形式以間接投資為主,直接投資比重極小。3、投資的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官方投資比重很低。4、投資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國、法國和德國流向其殖民地國家,目的突出地反映為尋找有力的投資場所,以便獲得超額利潤。
國際投資的低速徘徊階段(1914—1945年)
這一時期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由於兩次世界大戰和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戰爭的破壞,資金極度短缺,市場萎縮,使得國際投資活動也處於低迷徘徊之中。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1、國際投資不甚活躍,規模較小,增長緩慢。2、私人投資仍佔主體,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間接投資仍為主流,但直接投資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資國地位發生變化,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最大的對外投資國。
國際投資的恢復增長階段(1946—1979年)
自從1947年美國「馬歇爾計劃」的事實,大規模的對外投資活動拉開了序幕。加之,這一階段世界政治局勢相對平穩以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興起,使國際投資活動迅速恢復並快速增長。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1、投資規模迅速擴張。2、對外投資方式由以間接投資為主轉變為以直接投資為主。3、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加入到國際投資國的行列之中,特別是石油輸出國,其「石油美元」成為國際對外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
國際投資的迅猛發展階段(1980年以後)
這一階段,由於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國公司全球化經營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國際投資蓬勃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但不同國家的國際投資增長速度並不一致。其中美國的增長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長速度加快。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
1、國際直接投資繼續高速增長。
2、國際間接投資也得到迅猛發展。
3、發達國家之間的資金對流,即相互投資成為國際投資的主流趨勢。
4、形成了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投資格局。
7. 海爾集團國際投資歷程來分析說明中國企業國際投資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個人認為,海爾在國際投資中成功取決於三步走戰略,一、走出去。二、走進去。三、內走上去。中國歷來容海外投資中最大的缺點就是就沒有融入到當地的文化與市場中去,海爾的戰略是本土化戰略,比如海爾在美國的工廠所有員工與管理都是美國本土化經營,從工人到總經理,而其它中國跨國公司則一般通過政府來參與項目投資,從工程承建到公司運營,從建築工人到項目經理,全是外包中國公司,所以很難融入到當地的文化與市場中去,這是制約中國跨國公司發展的最在瓶頸。
8. 國際投資的發展特點
簡述
國際投資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並隨著國際資本的發展而發展。當商品經濟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以後,銀行資本與生產資本相融合並日益發展,促進了資本積累的進一步擴大,並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金融資本,出現了大量的資本過剩,以資本輸出為早期形態的國際投資也隨之產生。隨著國際經濟交易內容的不斷豐富,投資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演化。從國際資本活動的歷史進程來看,國際投資活動首先表現為貨幣資本的運動,即一國際借貸、國際證券投資為主要形式的國際間接投資,其標志是跨國銀行的出現;其次表現為生產資本的運動,即國際直接投資,其標志是跨國公司的出現。
國際投資的初始形成階段(1870—1914年)
這一時期,以電力革命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現後,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國際分工體系和國際壟斷組織開始性形成,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相互滲透融合,從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資本,為資本輸出提供了條件,以資本輸出為特徵的國際投資也隨之形成。這一時期的國際投資,表現出如下特點:1、投資國的數目很少。2、投資的形式以間接投資為主,直接投資比重極小。3、投資的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官方投資比重很低。4、投資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國、法國和德國流向其殖民地國家,目的突出地反映為尋找有力的投資場所,以便獲得超額利潤。
國際投資的低速徘徊階段(1914—1945年)
這一時期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由於兩次世界大戰和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戰爭的破壞,資金極度短缺,市場萎縮,使得國際投資活動也處於低迷徘徊之中。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1、國際投資不甚活躍,規模較小,增長緩慢。2、私人投資仍佔主體,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間接投資仍為主流,但直接投資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資國地位發生變化,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最大的對外投資國。
國際投資的恢復增長階段(1946—1979年)
自從1947年美國「馬歇爾計劃」的事實,大規模的對外投資活動拉開了序幕。加之,這一階段世界政治局勢相對平穩以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興起,使國際投資活動迅速恢復並快速增長。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1、投資規模迅速擴張。2、對外投資方式由以間接投資為主轉變為以直接投資為主。3、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加入到國際投資國的行列之中,特別是石油輸出國,其「石油美元」成為國際對外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
國際投資的迅猛發展階段(1980年以後)
這一階段,由於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國公司全球化經營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國際投資蓬勃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但不同國家的國際投資增長速度並不一致。其中美國的增長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長速度加快。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
1、國際直接投資繼續高速增長。
2、國際間接投資也得到迅猛發展。
3、發達國家之間的資金對流,即相互投資成為國際投資的主流趨勢。
4、形成了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投資格局。
9. 匯昌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的發展歷史
公司自開業以來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和廣東金融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匯昌的發展伴隨著國家發展的步伐,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匯昌人和匯昌的精英團隊。
10. 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於60年代初期由海默提出,其後經過維農、巴克利、小島清等人的發展,到70年代後期終於由鄧寧完成了國際直接投資的一般理論。這一理論在研究國際直接投資問題時,強調了與傳統國際資本流動有兩個不相同的地方:其一是強調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可以獲得較大的利益;其二是強調這類企業可以節省交易成本80年代以前,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主要以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跨國公司為研究對象,認為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企業對市場的壟斷、產品差異、高科技和大規模投資以及高超的企業管理技術。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並不具備上述優勢,它們往往投資規模小,產品技術含量低且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如服裝和紡織、簡單食品加工等,缺少名牌產品,廣告費用支出較少。但80年代以後有學者專門研究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理論。
在經濟理論界一般認為有代表性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主要有以下幾種: 鄧寧在80年代初提出的投資發展周期理論,是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在發展中國家的運用和延伸。投資發展周期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傾向取決於:1、經濟發展階段;2、該國所擁有的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域優勢」。根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鄧寧區分了四個經濟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400美元以下。處於這一階段的國家只有少量的外來直接投資,完全沒有對外直接投資。第二階段,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 400-1500美元之間,外國對本國的投資量有所增加,而本國對外直接投資量仍然是零,從而凈對外直接投資呈負數增長。在經濟發展的第三階段,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2500-4750美元之間。在這一階段,外國對本國的直接投資量仍然大於其對外直接投資,不過兩者之間的差距縮小。處於經濟發展第四階段的國家其凈對外直接投資呈正數增長。在這一理論中,鄧寧又將經濟發展周期與企業競爭優勢因素結合起來,以說明某國的國際投資地位是怎樣隨著其競爭優勢的消長而相應變化的。
可見,投資發展周期理論是將一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能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結合起來,認為一國的國際投資地位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成正比關系。世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國際投資地位的變化大體上符合這一趨勢。鄧寧認為,一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的數量不能僅僅用經濟指標衡量,它還取決於一國的政治經濟制度、法律體系、市場機制、教育水平、科研水平以及政府的經濟政策等因素。一國的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趣味優勢可以從國家、產業和企業三個層面上進行分析。從所有權優勢看,國家層面的因素包括自然資源稟賦、勞動力素質、市場規模及其特徵、政府的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競爭與產業結構政策;產業層面的所有權優勢包括產品和加工技術深度、產品差異成度、規模經濟、市場結構等;企業層面的所有權優勢包括生產規模、產品加工深度、生產技術水平、企業創新能力、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技術、企業獲得低成本要素供給的能力等。 英國經濟學家拉奧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國公司:第三世界企業的發展》一書,提出用技術地方化理論來解釋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行為,他認為,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技術特徵盡管表現為規模小、使用標准化技術和勞動密集性技術,但這種技術的形成卻包含著企業內在的創新活動。導致發展中國家能夠形成和發展自己獨特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發展中國家技術知識的當地化是在不同於發達國家的環境中進行的,這種新的環境往往與一國的要素價格及其質量相聯系;(2)發展中國家通過對進口的技術和產品進行某些改造,使它們的產品能更好地滿足當地或鄰國市場的需要,這種創新活動必然形成競爭優勢;
(3)發展中國家企業競爭優勢不僅來自於其生產過程和產品與當地的供給條件和需求條件緊密結合,而且來自創新活動中所產生的技術在小規模生產條件下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4)從產品特徵上看,發展中國家企業往往能開發出與名牌產品不同的消費品,特別是當東道國市場較大、消費者的品位和購買能力有很大差別時,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產品仍有一定的競爭力。 80年代中期以後,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出現了加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一些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把觸角直接伸向了發達國家,並成為當地企業有力的競爭對手。如何解釋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新趨勢,是跨國公司理論界面臨的重要挑戰。英國里丁大學研究技術創新與經濟發展問題的著名專家坎特威爾教授與他的弟子托蘭惕諾共同對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考察,提出了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理論,並提出了兩個命題:
(1)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說明了發展中國家企業技術能力的提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結果;
(2)發展中國家企業技術能力的提高是與它們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直接相關的。在兩個命題的基礎上,得出基本結論是: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化的,並且是可以預測的。
坎特威爾和托蘭惕諾認為,從歷史上看,技術積累對一國發展的促進作用,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技術創新是一國產業、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創新表現出不同的特徵。發達國家企業的技術創新表現為大量的研究與開發投入,掌握和開發尖端的高科技,引導技術發展的潮流。而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技術創新並沒有很強的研究與開發能力,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學習經驗」和組織能力,掌握和開發現有的生產技術。
坎特威爾和托蘭惕諾還分析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特徵和地理特徵。他們認為,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受其國內產業結構和內生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在產業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資源開發為主的縱向一體化生產活動,然後是以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為主的一體化生產活動。從海外經營的地理擴張看,發展中國家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離」的影響,其投資方向遵循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漸進發展軌道。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一些新型工業化經濟體的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技術能力也得到迅速提高。在對外投資方面,它們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產業的傳統產品,開始從事高科技領域的生產和開發活動。如中國台灣省的跨國公司在化學、半導體、計算機領域,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在計算機、生物技術、基因工程、電子技術領域,韓國、香港特區企業在半導體、軟體開發、電信技術等領域都佔有一席之地。這些國家和地區對發達國家的投資也表現出良好的競爭力。 美國經濟學家維農在實證分析美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時間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對外投資理論-產品周期論。該理論將產品周期劃分為新產品創新、成品成熟和產品標准化三個階段。當產品處於第一階段時,為壟斷技術,防止競爭進入,生產者選擇在國內生產。當產品進入第二階段時,隨著產品出口的增加,生產者壟斷的技術也因此擴散,仿製品開始出現,由壟斷技術帶來的優勢出現喪失的危險。為了避免貿易磨擦、接近消費市場和減少運輸費用,生產者選擇到其他發達國家建立生產基地、在當地銷售或向其他國家出口的經營策略。當產品處於第三階段時,生產者擁有的技術壟斷優勢已經消失,競爭的焦點是產品的價格。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生產者選擇到發展中國家建立生產基地、在當地銷售或向其他國家出口的策略。當某產品進入第二第三階段時,生產者又開發出新一代產品,並進入一個新的周期。
(六)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創新
近年來,國際經濟學者克服了以往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出了投資誘發要素組合理論。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任何形式的對外直接投資都是在投資直接誘發要素和間接誘發要素的組合作用下而發生的。投資誘發要素組合理論試圖從新的角度闡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和條件,其創新之處在於強調間接誘發要素包括經濟政策、法規、投資環境以及宏觀經濟對國際直接投資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以往諸多理論都僅從直接誘發要素單方面來解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生,從而導致某些片面性和局限性。在一般情況下,直接誘發要素是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誘發因素,因為對外直接投資本身就是資本、技術、管理和信息等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但是,單純的直接誘發要素不可能全面地解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和條件。尤其是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而言,在資本、技術等直接誘發要素方面往往並不處於優勢地位,其對外直接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是間接誘發要素作用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投資誘發要素組合理論為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