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雅典歷史文化

雅典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5 00:42:20

㈠ 古雅典的簡介

雅典原是阿提 卡半島上一個城市的名稱,阿提卡統一為一個城邦後,它成為這個國家的名稱。雅典三面臨海,地形少平原多山地,不便於發展種植業於畜牧業。且有良好的海運條件,便於航海和商業貿易,遂以海洋貿易為主。多與小亞細亞地區交易。
公元前683年,雅典結束了王政時代,向奴隸制社會邁進,並逐步形成了城邦。在早期,雅典和斯巴達一樣,也實行貴族統治。從公元前594~前593年梭倫(Solon)改革開始,中經前509~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隸主民主制度過渡。這對雅典文化和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
在世人的心目中,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而雅典則是希臘文化的搖籃。每提起雅典,就不能不讓人聯想到天水一色的愛琴海、歐洲古代神話及奧林匹克運動會,還有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特農神廟。2700多年以前,眾神之父宙斯借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火,點燃了雅典這顆夜明珠,淌不盡的愛琴文明給予了它豐厚的底蘊,使這座歷史名城孕育了燦爛的古希臘文化。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許多名垂千古的大師在雅典誕生或居住,這些光輝的名字照耀著人類文明的黎明。城內令人目不暇接的歷史文化遺跡,更是雅典人引以自豪的財富。
希臘是個飄動的神話,是塵世間每一個旅行者精神與物質理想的棲息地。墜滿果實的橄欖樹,淡淡的香味飄過,從宙斯的奧林匹山斯到米諾斯迷宮到伯里克利執政的殿堂,整個希臘沉浸在橄欖樹的精神包圍之中。邊行邊唱的荷馬或許曾經在這樣的香味中盡情地享用過自己敏銳的嗅覺,他在陶醉於一片寧靜與恬談之前為奧德修斯找到了回歸之路。
或許從一開始,希臘就成為了經典與輝煌的代名詞。幾乎所有的希臘神話故事,都將主旨指向了人類的靈魂深處。而希臘的三分之一人口住在雅典。
在一筆豐厚的遺產面前,雅典人不露半點驕橫之態,他們默默地精心守護著自己的家園。衛城的雅典娜風姿綽約,熠熠生發著智慧的光芒,夜半時分,還會有貓頭鷹掠翅而過,落下幾滴哲理的淚珠;帕特農神廟像個滄桑的老者,目光深邃地諦聽著愛琴海的濤聲依舊;奧林匹亞山上的眾神早已沒了蹤影,他們隨著時光融入了雅典和希臘的一寸一土,融人了希臘的整個精神內涵之中。
生活在雅典是幸福而奢侈的事。大街小巷可以聽到悠揚的琴聲與深情的吟唱,好像歌者是在與一位先人做著心靈的交流。熱情好客的雅典人個個都是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他們不僅會為你盛上一份獨特的佳看,還會向你講述遙遠的夢想,向你講述這座城市的一切。或者,他們也會告訴你,在雅典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裡,古老與現代之間的碰撞。幾乎每一段市政工程的進行,都不可避免地會開發出一個殘缺的宮殿和其他文物古跡。雅典人小心呵護著自己的財富,他們可以將200棵橄欖樹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而改變城市建設的計劃。在他們眼裡,一片小小的橄欖樹林也代表著一種文化。你不得不佩服,走過數千里,他們依然是蘇格拉底、柏拉圖的後裔,他們以雅典娜的名義在自己的理想國中經營著自由的心、營智的精神、豐滿的文化,和愛琴海的水天相接。以雅典娜的名義,雅典人守護著過去;擁有著現在和未來。

㈡ 古希臘歷史文化有哪些特點

希臘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南端,其首都雅典以天神宙斯的女兒、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專字而命名屬,而傳說中雅典娜之子———也就是長著雙翼、手拉神弓的愛神丘比特,更是賦予了這座神秘的山城濃濃的愛意。在這種愛的光芒下,讓人期待雅典的旅途中,也能得到愛神的眷顧。

浪漫邂逅:多數遊客是從雅典衛城和希臘神話認識雅典的,而在雅典尋找浪漫的邂逅則最好從愛琴海開始。獨自坐在愛琴海邊的餐館里,輕輕的海風像是在訴說美妙的情話,映入眼簾的是愛琴海的湛藍,也許,在你不遠處,就坐著一位期待與你相識的人。

英俊美麗的希臘人也是雅典的一大風景。希臘人就像傳說中的希臘天神一樣,男士有著俊朗的輪廓、捲曲的深色頭發和濃密的睫毛,眼神顯得特別深邃,女士則有火辣的身材和金黃的秀發。

㈢ 古希臘歷史文化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同名的還有圖書作品。 古希臘的地理范圍,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整個愛琴海區域和北面的馬其頓和色雷斯、亞平寧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文學、戲劇、雕塑 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編輯本段]【古希臘歷史】1. 古希臘文明的興起
</B>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300年,希臘完全陷入沉寂狀態,封閉又貧窮,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2. 希波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准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3. 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4.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乾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5. 影響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以僧侶和貴族為主)為了擺脫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統治與思想禁錮,開始重新學習逐漸被遺忘的古希臘著作,例如《荷馬史詩》、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和一些先古基督教會文章。古希臘的精神遺產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復興和繼承。
可是到了18~19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學者們不再把《聖經》上寫的當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臘的知識歸於同類,把前776年第一次奧運會之前的事情統統算為神話,而非歷史。1870年Heinrich Schliemann在希臘Troy出土文物,這一考古發現讓西方人重新認識到古希臘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的確經歷過燦爛的文明。從此學者開始仔細研究古希臘流傳下的著作,區分神話,傳說和歷史。
6.古希臘城邦
公園前8---前6世紀,希臘走上復興之路,城邦逐漸發展起來.
城邦是指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它一般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邊地若干村落。
7 古希臘城邦政體
希臘城邦的主要特徵是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
政體:貴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頭制,僭頭制。 [編輯本段]【古希臘數學】古希臘數學分為三個時期
一、從伊奧尼亞學派到柏拉圖學派為止,約為公元前七世紀中葉到公元前三世紀;
二、亞歷山大前期,從歐幾里德起到公元前146年,希臘陷於羅馬為止;
三、亞歷山大後期,是羅馬人統治下的時期,結束於641年亞歷山大被阿拉伯人佔領。 歐幾里德
古希臘最著名的數學家和貢獻
丟番圖,被譽為代數學鼻祖;
阿波羅尼奧斯,圓錐曲線的研究;
歐幾里德,著有《幾何原本》,奠下了以後歐洲數學的基礎;
畢達哥拉斯學派,發現多個定理,包括勾股定理,並發現無理數;
阿基米德,帶動幾何發展,善用窮舉法、趨近觀念(十分接近現代的微積分

㈣ 雅典文明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位於希臘半島東南的阿蒂卡平原。 西北和南面臨科林斯灣和薩羅尼克灣。東北西三面山地環抱,山麓地帶接近城市邊緣。

擁有5000多年建城歷史的雅典,歷史遺跡豐富。古代雅典是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人對藝術、哲學、法律、科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據說雅典是以傳說的歷史故事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整個市區的東北部,是政治文化區,西南及港口一帶是工商業區。雅典位於東地中海各國航運與航空中心。外港比雷埃夫斯海輪輻集,幾乎全斬對外貿易都在此進出。城市飲水則由遠自東北的馬拉松水庫供應,那裡有世界少見的大理石水壩。雅典是希臘的古文物中心,至今仍保存著很多古代文化遺址,雅典的博物館世界馳名。山海掩映、陽光璀璨,每年有700多萬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

雅典是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為古希臘的核心城市。從公元前9世紀晚期到8世紀初,雅典已有貴族的豪華墓葬,鐵器和青銅生產也發展迅速,達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隸制國家的程度。梭倫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庇西特拉圖是他的繼任者。在他們統制時期,雅典工商業有顯著發展。公元前5世紀成為西方文化的搖籃。

公元前492年,希波戰爭爆發,波斯在幾個大的戰役中都遭到失敗,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雙方締結和約,戰爭才結束。公元前431年6月,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歷時二十餘年,以雅典失敗告終。

中世紀雅典開始衰落,拜占庭帝國統治期間又得到復甦。在聖戰期間,雅典由於和義大利的貿易往來而興旺繁榮。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雅典再次衰落。19世紀,雅典成為獨立希臘的首都。1920年代,由於戰爭的爆發,大量來自土耳其安那托利亞的難民湧入雅典,也使雅典的人口得以膨脹。今天大約有一半的希臘人口生活在雅典。

㈤ 古希臘的詳細歷史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希臘具有豐富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歐洲最早的人類化石。當歷史進入愛琴文明即克里特、邁錫尼文化時期(公元前2000~前1100年),希臘文化已經走在了西方歷史的前面。
古希臘在人類歷史上最早實行了奴隸主民主政治,這對於希臘的社會發展曾經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與古代東方國家高度集中統一和專制主義的奴隸制相比較,希臘的城邦奴隸制,特別是在雅典,相對來說是較為民主的(當然這只是奴隸主的民主)。
總之:古希臘文明: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北部,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愛琴海、馬其頓、色雷斯、義大利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這片土地見證了歐洲最早的兩大文明:米諾斯文明及邁錫尼文明。公元前五六世紀,產生了璀璨的希臘文明。

㈥ 怎麼形容雅典文化,歷史方面的

雅典(古來希臘語:αἱ Άθῆναι,源英語:Athens)是希臘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雅典位於巴爾干半島南端,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西南距愛琴海法利龍灣8公里,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㈦ 雅典有哪些歷史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位於希臘南部阿梯卡半島的西南,面積470平方千米,人口500萬,是希回臘的政治和文化答中心。「雅典」一名源自城市的保護神雅典娜,她是勝利女神。相傳古時候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賽冬都想做這個城市的保護神,兩人爭執不下,最後只好由市民決定,而市民選擇了雅典娜,城市也因此得名。古雅典人熱愛知識,這片土地上名人輩出:如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他們都對西方文明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雅典還是一座充滿古跡的城市,市區中遍布著古希臘時期,羅馬時期和中世紀的文物,走在其間,就如同閱讀一本歐洲的歷史書,而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雅典衛城。

㈧ 雅典歷史發展階段有哪些

1、史前文明
希臘大陸從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是西方文明的搖籃。
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革命開始影響到當時的巴爾干半島與希臘地區,約西元前二十世紀,來自於北歐的印歐民族,愛奧尼亞人、亞該亞人、多利安人等等,這些民族自稱為希倫人(Hellense),他們進入愛琴海一帶,並且移居此地,向愛琴海沿岸的民族,學習與吸收他們的文化與知識,希倫人因此逐漸文明化,並且趕走原居於愛琴海沿岸的民族,成為希臘人的祖先。
2、米諾斯文明
米諾斯文明是愛琴文明中最早出現的,活躍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700年一直持續到約前1450年,現今人們對於米諾斯人知之甚少,甚至連這個名字也只一個是現代的稱呼,其稱呼來自傳說中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他們被認定屬於前印歐民族(pre-Indo-European),而他們的語言米諾斯語(Eteocretan)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讀的線性文字A書寫,他們主要以海上貿易為生。
貿易是米諾斯的主要經濟來源,地中海東部地區都曾發現來自於米諾斯的工藝品,譬如印石,出產自希臘、土耳其、愛琴海諸島、埃及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金屬製品也曾在克諾索斯遺址發現,考克學家在克里特島上也發展種類繁多的大型壇罐,這些壇罐是用來收藏橄欖油和葡萄酒的器具,橄欖油和葡萄酒是米諾斯人的主要出口產品。
除此之外,木材、羊毛紱、陶器、珠寶、刀具、香水以及葯品也都是他們的出口產品。
克里特島約於公元前第3千紀末出現了青銅文化,公元前第2千紀初有了國家和文字,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些講希臘語的部落開始在希臘半島定居,公元前第 2千紀的中、後期,希臘人建立過邁錫尼、梯林斯、皮洛斯(舊譯「派洛斯」)等小國,已有文字,創造了燦爛的邁錫尼文明。
3、邁錫尼文明
邁錫尼文明是希臘青銅時代晚期的古希臘文明,它的存在從公元前1600年左右希臘人到達愛琴海開始算起,直至約前1100年的衰落,這是荷馬史詩以及許多希臘神話的歷史設定。
「邁錫尼時期」得名於阿爾戈斯地區東北的邁錫尼考古遺址,在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雅典、皮洛斯、底比斯及梯林斯也是重要的邁錫尼城市。
邁錫尼文明是個由武士所領銜的貴族統治,大約前1400年邁錫尼人掌握了米諾斯文明的中心克里特島的控制權,並且吸收了後者的文字,從而衍生出線性文字B來書寫自己的語言,一種早期希臘語,米諾斯時期的文字被稱為線性文字A。
邁錫尼人將他們的貴族葬於圓頂墓(tholoi),一種帶有高高的穹頂和筆直的石砌入口通道的圓形墓室,他們通常將短劍和其他武器裝備與死者合葬,而貴族更是通常戴有金面具、冠冕、甲胄以及鑲有珠寶的武器,邁錫尼人通常以坐姿下葬,一些貴族的遺體經過木乃伊化。
公元前第2千紀中期起,希臘人逐步向愛琴海(包括克里特島)的諸島擴張,傳說發生於小亞細亞地區的特洛伊戰爭,可能就在希臘人向外擴張的公元前13世紀下半葉或者公元前12世紀初。
邁錫尼文明衰落於約前1100年,許多城市被洗劫一空,從此希臘歷史進入了黑暗時期,在這段時期,希臘的人口和文化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希臘人自己將禍根歸結於另一族希臘人——多利安人的入侵,然而缺乏考古證據證明這個論斷。
公元前1200年左右,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一些生活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講希臘語的部落從北方進入希臘半島,引起了塞薩利亞及其以南的許多希臘部落和部族向不同方向的遷徙,國家、文字和宏偉的宮殿都消失了,繼之而來的是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在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以及小亞細亞希臘人居住的地區占統治地位的「荷馬時代」。
4、古希臘城邦時期
對於古希臘時期的開始,歷史學家們莫衷一是,雖然在通常的使用中它可以指羅馬帝國統治希臘之前希臘所有的歷史,歷史學家傾向於給它一個更精確的定義,一些作者將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包含入內,而另一些人指出這些文明與更晚的古典希臘文明之間的差異過大,而應另作劃分。
傳統上,古希臘時期的開始被定為前776年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但是更多的歷史學家將其提前至約前1000年;它隨著亞歷山大大帝於前323年的辭世而結束。繼後的時期被稱為希臘化時期,雖然並非所有學者都將這兩個時期區分對待,甚至還有作者將古希臘文明視做連綿延續直至基督教於公元3世紀的興起。
古希臘被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西方文明的奠基,古希臘文化深入地影響了古羅馬文明,後者將其發揚光大並傳之於整個西方世界,古希臘文明的遺產植根於今天西方世界的語言、政治、教育、哲學、藝術以及建築中,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18、19世紀發生於歐洲和美洲不同的新古典主義運動中極大地影響了文明的進程。
古希臘的政治單元是城邦(Polis),因而「政治」(Politics)即為「城邦的事務」,每一個城市,至少在理論上是獨立的。
從公元前8世紀初至前6世紀末,古代希臘世界的大部分地區處於和平環境之中,沒有受到外族的嚴重威脅,由於與古代世界其他一些文明中心的聯系日益密切,希臘人從埃及和西亞學到了不少有益的東西。
在農業和手工業中,鐵制工具已經普遍使用,盡管所有地區主要的經濟部門都是農業,但在一些地理條件優越的地區,如科林斯、埃吉納、米利都、雅典、哈爾基斯、埃雷特里亞、希俄斯等地,商業和榨油、釀酒、金屬加工、制陶、武器製造等手工業有了很大發展,造船技術和航海業也有長足進步,出現了三列槳戰艦。
公元前8世紀,希臘人在改造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重新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公元前6世紀中葉,在埃吉納、科林斯、雅典等地開始鑄造貨幣。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產生和發展,從公元前8 世紀起,在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以及小亞細亞沿岸的希臘人中,又開始形成國家。一、二百年內,陸續出現了一批史家稱為「城邦」的小國,但也有一些部落仍然停留在原始社會後期。
公元前8世紀中葉至前6世紀末,希臘人的廣泛移民活動,是社會經濟變革的一個重要因素,商人外出貿易,破產者到海外謀生,政治斗爭的失敗者陸續在海外占據一些殖民點,隨著希臘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殖民范圍擴大,在東起黑海東岸,西至今法國的馬賽,包括義大利半島南部和西西里島的一部分,南達尼羅河口和利比亞,北抵今阿爾巴尼亞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區的廣大地域內,幾十個希臘城邦(遠非所有城邦都參加了移民)先後建立了總數逾百的移民區。
其中最著名的有林斯人建立的敘拉古,斯巴達人建立的塔連同,邁加拉人建立的拜占庭,米利都人建立的奧爾比亞等,大多數城邦移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耕地不足,這個時期移民的主要特點是絕大多數移民區都成了獨立的城邦,它們與母邦的關系,主要限於奉祀共同的神,在廣大地域內眾多移民區的建立密切,也有的兵戎相見,同時不少地區出現了移民奴役、剝削原有居民的現象。
希臘人在向外擴張的同時,也不斷發展內部各地區間的交往,以宗教活動為主要內容的許多「近鄰同盟」的建立,奧林匹亞、德爾斐等逐漸具有全希臘意義的宗教中心和競技中心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希臘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經濟、文化交流。城邦之間也發生過不同性質的戰爭,包括斯巴達征服美塞尼亞那樣的希臘人奴役希臘人的戰爭。
公元前546年,波斯帝國消滅了呂底亞,並乘機進攻位於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其首個目標為依阿尼亞地區的各個希臘城邦,依阿尼亞地區的經濟甚為發達,其政治亦為較先進的民主制,波斯國王便向依阿尼亞地區各希臘城邦提出要其改民主制為君主制的不合理要求,以找借口向其宣戰。
依阿尼亞諸城邦無法接受,於是便以米利都為首,進行抵抗波斯的運動,米利都因為自知不能抵抗波斯,因此便向斯巴達求援,但斯巴達卻拒不出兵,反而是雅典及埃維厄兩城邦出兵援救,兩城邦雖然派出大批士兵及軍艦援救,但在堅持數年後,仍然不敵波斯大軍,在公元前494年,波斯完全征服了依阿尼亞區。
在這一時期中,依阿尼亞的許多優秀人物逃到希臘的其他地方,將直迄當時局限在依阿尼亞的文明轉播到希臘世界的其他地方。
公元前431-前404年,希臘數百個城邦捲入了規模空前的「希臘世界大戰」,戰火幾乎波及當時整個地中海文明世界。
5、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334年開始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征,實質是以馬其頓人為主的馬其頓、希臘軍隊對亞洲和北非廣大地區的侵略,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歷史進入「希臘化時代」。
經過數十年的戰亂,在歐亞非三洲的廣大地域內出現了以托勒密王國、塞琉西王國、馬其頓王國為主的一批「希臘化國家」。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城邦多數程度不同地成了國王或僭主統治下的保有一定自治權利的地方自治單位,在希臘大陸,只有埃托利亞同盟和阿哈伊亞同盟以及斯巴達比較長期地保持了政治獨立。
公元前299年,羅馬勢力開始侵入巴爾干半島,隨著希臘化諸王國陸續滅亡,羅馬人逐漸成為希臘人命運的主宰。
公元前30年,羅馬滅亡了最後一個希臘化國家——統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古代希臘的歷史隨之告終。
6、古羅馬帝國時期
公元前30年,羅馬開始侵略希臘。
希臘軍事力量的下降使得羅馬人在前168年左右征服了這片土地,盡管成為羅馬的領土,不過卻擁有一段前所未有的和平時光,很多希臘人認為羅馬人結束希臘化時代的動亂,羅馬人的統治則帶來和平,而希臘文化反過來征服了羅馬人的生活。
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去世,他把帝國一分為二,東部分給長子阿卡狄烏斯,西部分給幼子霍諾里烏斯,從此希臘歸東羅馬帝國管轄。
1054年,東正教與天主教徹底決裂。
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
7、拜占庭帝國時期
拜占庭帝國的歷史由學者August Heisenberg總結為「皈依基督教的希臘人的羅馬國」的歷史,自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及後西羅馬帝國的覆滅,而原本由東羅馬帝國統治的埃及、巴勒斯坦及敘利亞等地又在七世紀被阿拉伯入侵及佔領,希臘於是成為了帝國的主要部份,希臘人也成為帝國的主要公民,並最終將這兩種身份等同了起來。
君士坦丁大帝將拜占庭建築成為帝國的首都(從此稱為君士坦丁堡),將其置於帝國中心,並在之後的歷史長河中一直作為燈塔狼煙指引著希臘人的民族歸屬感,直到近代。
君士坦丁大帝和查士丁尼一世的形象構成了帝國前期(324年—610年)的歷史,這兩個皇帝吸收了羅馬的傳統,作為拜占庭帝國奠立和發展的根基。最初的幾個世紀用於鞏固帝國邊界,並試圖恢復羅馬帝國的疆域,同時,這一階段也標志為正教傳統的建立及其與來自帝國內部異端的沖突。
在拜占庭中期(610年—867年)的第一階段,帝國經受了同時來自宿仇(波斯人、倫巴底人、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和新敵(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弗拉幾人)的進攻,這些攻擊並不局限於邊界沖突,有時他們深入疆界甚至威脅首都。同時,入侵者並不滿足於時而短暫的進攻,而是轉為長期定居,變作與帝國敵對的新的國家,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因素導致帝國的結構也產生了轉變,比如小戶的自由農民的興盛、軍事統治的擴張以及軍區(themata)制度的發展,完成了肇始於上個時期的這些變化。
在行政領域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社會和行政變得相當希臘化,同時偶像破除運動之後重塑了正教傳統,這些因素致使了對鄰近國家成功的軍事行動,將它們置於拜占庭的文化影響圈之內,在這個時期版圖有所縮小,並且由於丟失了生產財富的地區,經濟受到一定的破壞;然而,它取得了語言、宗教和文化的巨大輻射力。
1204年,發生了帝國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標志了拜占庭晚期的開始,希臘人的君士坦丁堡在歷史上第一次失守,帝國被拉丁十字軍征服並由一個拉丁國家所取代了57年,此外,拉丁佔領時期極大地影響了帝國的內部發展,因為封建分封制度被引入了拜占庭生活。
1261年,希臘帝國被分割至前希臘拜占庭科穆寧王朝的成員(Epirus)手中以及巴列奧略王朝(君士坦丁堡淪陷時的最後一任王朝)手中,希臘拜占庭帝國內部的衰弱以及奧斯曼帝國的入侵逐漸導致了帝國的衰亡,1453年,拜占庭帝國落入奧斯曼人手中,希臘的拜占庭時期宣告結束。
需要指出的是「拜占庭時期」這個術語是由現代歷史學家發明的,自10世紀起人們稱呼這個帝國為希臘帝國,而之前則為羅馬希臘帝國(Romeo-Greek),這就是為什麼希臘人有時在口語中自稱為Romioi,「羅馬」(Romeo)這一修飾來自於帝國在政治行政領域對於羅馬的傳承,實際上,在歐洲歷史上許多國家都使用這個修飾,比如卡洛林王朝以及日耳曼人的神聖羅馬帝國都將自己看作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8、奧斯曼帝國時期
1460年,希臘遭奧斯曼帝國統治,奧斯曼帝國採用阿爾巴尼亞族省督來統治希臘,用希臘官僚統治羅馬尼亞人和斯拉夫人。
奧斯曼人結束1204年以來的分裂局面,希臘進入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歷史階段,他們由駐索菲亞的歐洲領地總督直接管轄,1470年,被六個「旗」(Sanjak),旗之下再細分數個縣,土耳其蘇丹讓希臘當地的名門望族,負責地方收稅和維持治安的工作,也有擔任中央政府重要要職,如教會、軍隊、文官,都有需要他們的地方。
有些希臘人不願受到奧斯曼人的統治,興起了兩股移民潮,首先是希臘知識分子階層向西歐的移民,由此激發了文藝復興的到來;其次,一些希臘人離開了平原,躲進層巒的群山中。由於希臘是個多山的國度,而奧斯曼人從未成功地在山區建立他們的軍事或者行政存在,因而在這種意義上來說,奧斯曼人從來沒有完全征服希臘。
19世紀初,烏克蘭的敖德薩,希臘人建立秘密組織友誼社。
1774年,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大敗給俄國後,依據兩國簽訂的庫楚克凱納吉條約,奧斯曼開放黑海讓俄國船隻通航,並減免其關稅,俄國因為缺乏黑海船隻,所以慷慨地讓同是東正教的希臘人和部分巴爾幹人,享有船隻懸掛俄國旗號的權利,於是,大量希臘商人趁機掌控俄國有利可圖的糧食貿易,把大烏克蘭地區生產的小麥,運送到糧價較高的南歐與西歐地區,這不但讓希臘本地的希臘商人崛起,也從西歐媒介並傳導了18世紀的啟蒙運動與獨立理想。
1821年3月25日,希臘爆發反侵略軍的獨立戰爭,同時宣布獨立,英國詩人拜倫投身於希臘獨立運動,一直持續到1829年。
9、希臘獨立戰爭
奧斯曼人統治希臘直到19世紀早期,1821年希臘人發動了希臘獨立戰爭,並宣稱獨立;不過受到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抵制,這一運動直到1829年才獲得最終的勝利。
當時的歐洲知識精英普遍崇拜古希臘文明,敵視伊斯蘭文明,紛紛以同情的眼光看待這場戰爭,將之視為古典主義的歐洲或是基督教的歐洲對於異族的反抗。
例如歐仁·德拉克羅瓦在他1824年的作品《伊俄斯的屠殺》(Le Massacre de Scio)中所表現出的情感,一些非希臘族的志願者也參加了戰斗,如詩人拜倫,當時奧斯曼帝國對於反抗軍來說過於強大,事實上,他們一度接近於完全扼殺起義軍,但正是迫於外國軍事力量的干涉才沒有實現。
1827年的納瓦里諾海戰標定了戰事的走向,其中來自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的艦只擊潰了奧斯曼和埃及的聯合艦隊,而在1832年得以順利獨立,現代希臘於是出現。
希臘獨立之後,出現了地方派系斗爭的局面。
10、希臘王國
1828年,由愛奧尼斯·卡波季斯第亞斯帶領希臘邁向獨立,同時當選為第一共和國的首任總統,然而他卻在1831年遭到暗殺身亡,此後全國陷入了一片混亂,列強決定介入並計劃成立一個王國。
在1832年的倫敦會議之中,英、法、俄三國指派統治巴伐利亞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年僅十七歲的奧托王子為希臘的第一位君主,由於當時奧托尚未成年,於是就由一個攝政團輔政,到了1835年,他才親政。
1862年,奧托一世被罷黜後,由來自丹麥的威廉親王即位,是為喬治一世,他一共在位五十年,在這段期間,希臘的版圖大為擴張(在他加冕後不久,英國便把愛奧尼亞島割給希臘);同時,在經濟方面也有大幅成長,1913年,就在希臘即將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獲勝之際,喬治一世在塞薩洛尼基遇刺身亡。
喬治一世死後,由其子康斯坦丁一世繼位,他在德國受過教育,並且還娶了德皇的女兒索菲亞,因此也算是德國人,而拒絕首相埃萊夫塞里奧斯·韋尼澤洛斯參與三國協約的建議,使希臘一開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然而,此舉引起部分人士的反對,雙方意見相左,各自在雅典與塞薩洛尼基成立政府,造成分裂的局面。
1917年,希臘還是加入了三國協約陣營,而康斯坦丁一世則被迫讓位給他的兒子亞歷山大,戰後,希臘獲得小亞細亞的一些土地作為補償。
1920年,亞歷山大國王被猴子咬傷而逝世,由康斯坦丁一世重新繼承王位,但稍後發生的第二次希土戰爭中希臘軍隊慘敗,致使他又被罷黜下台,不久於西西里島的流放地逝世,其後,喬治二世繼位。
1924年,喬治二世因第二共和的成立而離位;1935年,Georgios Kondylis將軍發動政變,將共和政府推翻,並舉辦公民投票恢復君主制,喬治二世復辟;1941年,德軍入侵希臘後他與全體王室成員流亡到埃及;1946年,喬治二世回國復位,直到1947年去世。
喬治二世的繼承人為保羅一世,他在位至1964年;1967年12月,其子康斯坦丁二世為上校團驅逐,並由上校團所指派的攝政王取而代之;1967年4月建立了軍人獨裁政權;1973年,在軍政府所主導的公投下,王室被廢除,確立共和制;同年6月,喬治·帕帕多普洛斯出任總統。
11、希臘共和國
1974年7月,希臘軍政府垮台,康斯坦丁二世返國,但是他並未恢復王位,11月舉行議會選舉,新民主黨獲勝並執政;12月舉行公民投票,有69%的民眾贊成終止君主制度,確立國家政體為共和制,希臘王國至此宣告滅亡,走入歷史。
此後由新民主黨和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簡稱泛希社運)輪流執政。

㈨ 雅典、斯巴達的不同! 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

2.希臘:哲-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 史-希羅多德 建築-哥特式
羅馬:法學—十二表法 建築—券柱式

閱讀全文

與雅典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