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渡區牛街庄歷史介紹
街庄站
牛街庄站站址在雲南省昆明市牛街庄,建於1910年,離昆明北站9公里,離河口站459公里,隸屬昆明鐵路局管轄。
2. 北京牛街的簡介
北京牛街
牛街,據說這片地界原本是一片石榴園,石榴園的居民區簡稱為榴街。因為榴街的住戶多為回民,做出的牛肉出了名的好吃,再加上「牛」、「榴」諧音,於是人們乾脆改稱「榴街」為「牛街」了。牛街是北京最大的回民聚落,大約在宋元時代,許多來自中亞的穆斯林信徒逐漸在此聚居,經歷近千年的發展而形成的。位於地鐵「長椿街」站南約2公里處,以區域中心的「牛街」為中軸,包含兩旁約60條彎彎曲曲的小巷弄胡同,聚居著1萬多回族居民,建築和飲食等都具有鮮明的伊斯蘭風格。
和北京其他街區最大的不同,在牛街,許多建築都帶有伊斯蘭風格的穹頂,顏色也以穆斯林喜愛的白色和綠色為主。以前的牛街只是一條窄窄的小路,從1997年開始,北京市政府對牛街地區進行了拆遷改造。經過幾年的建設,如今的牛街告別了往日的面貌,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社區出現了。牛街的馬路由七、八米 寬變成了四十米寬,馬路兩側
北京牛街
有超市、餐飲等各種清真網點。
牛街之所以出名,除了這里聚居了較多的回族居民外,還因為那座著名的清真寺--牛街清真寺,它是北京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為恢宏的清真古寺,已經有1000多年歷史了。經過不斷地擴建與重修,這座清真寺現已成為中國北方穆斯林主要宗教活動場所之一。回族人口約占牛街社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回族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他們有「圍寺而居」的居住特點, 牛街(清真寺)每天有五次禮拜,每次禮拜的人數大約在100至150人左右。
生活在牛街社區的人還有漢族、滿族等多個民族。雖然信仰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但他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牛街,這個特殊社區內,和睦相處,共同維護著和諧、安定的生活秩序。
3. 北京 牛街的來歷
牛街
北京一個地名。屬於宣武區。因數百年來居住回民,而得名.
Q:牛街是專從什麼時候成了回屬族和維吾爾族的集散地的
A:牛街在明朝時已經成為回族聚居區
至今為止尚沒有維吾爾族人大量居住
Q:牛街的歷史
A:牛街的歷史其實很簡單,回族因為宗教關系聚居在一起而已
Q:牛街男人為什麼愛拋石鎖玩
A:牛街男人不是愛拋石鎖玩,那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也是練習摔跤必經的一個階段
以前北京流傳一句話:再好的跤把式也摔不出牛街去,意思就是說回族人中藏龍卧虎,各個行業都有獨當一面的人物,也從一個方面說明摔跤在牛街的普及
不過現在的牛街已經沒什麼人在摔跤了,也就沒幾個玩石鎖的了
註:本文中的摔跤,就是中國式摔跤,跟蒙古摔跤規則基本相同,而套路相對復雜不少
4. 牛街鎮的文化事業
牛街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會萃。清嘉慶年間辦文廟書院,光緒六年(1880)七月辦義學,光緒三十四年創辦小學堂。民國26年辦雲南省彝良縣簡易師范學級,鎮雄、彝良、威信、鹽津4縣學子紛紛到牛街求學,牛街成鎮彝威鹽4縣學區中心。民國31年創辦縣內道家縣級初級中學,民國36年始辦幼兒教育。1950年後黨和政府採取公辦、民辦、民辦公助、夜校、掃盲等多種辦學措施,使小學教育迅速普及到農村。中學教育1951年停止,1958年恢復。今境內共有小學55年,有縣級中學1所。教育的發展使牛街人才輩出,文化繁榮。乾隆四十九年建知事衙署,隨即在內編修《鎮雄州志》。嘉慶年間及以後陸續在今街道及近郊建成文昌宮、萬壽宮、城隍廟等雕龍刻鳳廟宇10餘座。清末至民國年間,牛街文人薈萃。毛以亮(清秀才)、陳熙明、勻鎮藩、陳守仁、陳祖武等,不但精通詩詞歌賦,縣擅長書法、繪畫,多有作品問世。尤其陳守仁的牙雕作品享譽國內外,民國26年曾在南京美術展覽會上展出。民國35年元旦創刊《牛街旬刊》,共辦119期。1950年後,牛街的文學,書法作品多次刊登在地縣級刊物;文藝調演多次獲縣內第一名,並獲地區好名次。牛街成為縣內文學文藝活動水平較高的鄉鎮之一。80年代,牛街文化再次處於興盛時期。多次舉辦詩歌、書法、繪畫競賽和文藝演出活動。《摘耳根》、《白水江》等文學刊物相繼問世。1982年建成縣內首家鄉鎮級電影院,開通差轉電視。1983年參加全縣農民文藝調演獲第一名。1987年開通衛星電視。2000年後、政府的領導下,經濟社會全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特別是近幾年來,牛街鎮黨委、政府把小城鎮建設放在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格局來考慮,緊緊圍繞以古鎮牛街、文化牛街、商貿牛街、現代牛街為建設核心,以加快推動小城鎮建設為一項涉及長遠、事關全局的龍頭工程來抓,以保護好文興街、南華街文化遺產,挖掘民間民俗文化為基礎,努力再現牛街古鎮風貌。
5. 我想知道牛街的歷史,如何形成還有就是在不同的時代,牛街都經歷了些什麼
【 回族起源 】
回族古稱回回人,皆為穆斯林,信仰伊斯蘭教,其祖先是阿拉伯人與漢族等民族通婚的後裔。
【 海南回族 】
西漢(公元1世紀)以後,沿"海上絲路"乘船來華貿易的外籍伊朗(古稱波斯)、阿拉伯(大食國)穆斯林在海南休整、補給物品和淡水,或遇台風避難滯留,或遭海盜掠劫上岸,形成海南的回族雛形;宋末元初,忽必烈元軍南征越南中部古國占城("海上絲路"另一個中轉站),占城大批回族被迫移居海南島;還有一小部分回族由中國大陸遷居而來。現居廣東、福建、江蘇等沿海城市的回族均是當時由"海上絲路"通商口岸登岸的穆斯林的後裔。
【 西北內陸的回族 】唐朝時(公元7世紀中葉)就有阿拉伯、伊朗穆斯林陸續來中國經商而定居,到了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西征時,中亞各族穆斯林、波斯人、阿拉伯人被大量充軍遷徙而來,與當地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通婚後繁衍下來,現居甘肅、寧夏、新疆、陝西、河南、山東、雲南。
◇ 伊斯蘭教
"伊斯蘭"本意為"順服",即順服唯一的安拉(即真主)。伊斯蘭教又稱"清真教"、"回教",其教徒稱穆斯林(即順服者)。伊斯蘭教由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在阿拉伯社會創立,全世界伊斯蘭教徒(也稱穆斯林)現約有5.5億人,海南回族人口約1萬人。
【 教義 】信仰安拉是萬物唯一的主宰(但不供奉偶像);服從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信奉根本經典《古蘭經》;相信今世和後世,今世和後世之間為世界末日,好人入天園,壞人入火獄。
【 節日 】開齋節(即肉孜節,為教歷10月1日,齋月為期一個月,期間每天日出至日落要禁食、禁房事,齋月結束後到"開齋節"才解放)、宰牲節(即古兒邦節或庫爾班節,為教歷12月10日,穆斯林最大節日)、聖紀節(即聖忌日,為教歷3月2日,是穆罕默德誕生和歸真--逝世的日子)。
6. 牛街鄉的歷史文化
由於歷史上牛街曾是往來於鶴慶、劍川等地的站口,餐飲業較為繁榮,加之牛街回獨特產品荷包答豆,
味道鮮美;海西海的檀香魚,肉質細膩,連骨連刺都可一次食用,是高原魚類中的珍品,屬席上佳餚。還有牛街婦女高超的廚藝,使得牛街的餐飲文化享譽八方,南來北往的旅客,商人都喜歡選擇在牛街就餐,這就使牛街的餐飲服務業愈加繁榮,境內214國道從南到北就有60多家大小餐館,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7. 北京牛街為什麼有那麼多少數民族牛街的歷史
牛街在明朝時已經成為回族聚居區
至今為止尚沒有維吾爾族人大量居回住
牛街的歷史其實很簡單答,回族因為宗教關系聚居在一起而已
牛街男人不是愛拋石鎖玩,那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也是練習摔跤必經的一個階段
以前北京流傳一句話:再好的跤把式也摔不出牛街去,意思就是說回族人中藏龍卧虎,各個行業都有獨當一面的人物,也從一個方面說明摔跤在牛街的普及
不過現在的牛街已經沒什麼人在摔跤了,也就沒幾個玩石鎖的了
註:本文中的摔跤,就是中國式摔跤,跟蒙古摔跤規則基本相同,而套路相對復雜不少
8. 北京牛街的歷史
牛街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明洪武十四年(1381)隨芒部土司歸附明朝,次年隨芒部府隸雲南版布政政司,明洪權
北京牛街
武十六年正月隨芒部府改隸四川布政使司。清雍正五年(1727)隨鎮雄復隸雲南布政使司。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從鎮雄劃歸當年始設的彝良縣至今。明、清時期,因地連黔蜀、位居要沖、山深林密、廣產竹筍,致采筍人雲集,內地逃荒避難者藏慝林中。境內民眾良莠不齊、紛爭時發,故先設武職後文官治理。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今果稠衙門坪設簸酬長官司(武職)。清雍正四年(1726)設武官千總1員。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初七日設牛街府知事(文官)。光緒三十四年始為彝良縣牛街分縣。民國33年(1944)7月31日撤分縣置縣轄牛街鎮。1950年4月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彝良縣人民政府牛街區公所。後多次改建制為人民公社、區。1988年3月設為牛街鎮人民政府至今。
9. 牛街古鎮的歷史文化
牛街古鎮始建東漢時期,初興明朝洪武,鼎盛清朝乾隆。因逢農歷的牛、羊日趕大、小場,而得此芳名。故曰,「拉不完的昭通貨」在這里集中、「填不滿的敘府城」從這里啟運,至今仍保留商業重鎮「小香港」的美稱。到此能充分體驗到「上雲南,下四川」奇特的地理現象、蜀國文化和古滇文化交相輝映的美好感受。
人世滄桑,時移事易。如今仍保留完整的明清時期所建的街道兩條、木竹質結構「串架房」民居400多間;賦有地域特色建築風格的「吊腳樓」、「四合院」、中西交融的名院豪宅還有十於處,它們的建築風格迥異、布局合理、工藝精湛、文化韻味深長;十多個祠堂、會館、廟宇大都建於乾隆年間,只有觀音堂仍香火旺盛。「牛街花影搖明月,白水棹歌伴夕陽」。鎮內小橋流水,林木蔭郁芬芳,處處綠波盪漾,家家臨水入影;古老的街道上,漁夫唱晚,燈火閃耀,酒香飄逸、佳人出沒,俊男靚女橋上傾情。人處其間,恍然桃源瓊瑤,不知是人在畫中游,還是畫在心中移。優良的傳統習俗、良好的道德規范、美味菜餚、文化藝術在這里得到繼承;詠詩作對、繪畫雕刻、手工藝品散布在街坊庭院;吹拉彈唱、戲曲歌舞彌漫於古鎮上空;良好的風水環境、區位優勢、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眾多的才子佳人在祖國各地建功立業。
因牛街是多元文化的古鎮 、更是出才子佳人的古鎮,若君有多餘的時間,不妨隨興到一四合院的老宅里,與抽著葉子煙、臉上布滿滄桑的老人擺擺龍門陣,你將和老人一起在青煙裊繞中沉浸、感懷在一段美妙的故事裡 。 是中國唯一擁有《鎮志》的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