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浙江省目前的七個歷史文化名城是那幾個
浙江省內國家級、省級、市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6個):杭州、紹興、寧波、衢州、臨海、金華
全國歷史文化名鎮(6個):嘉善縣西塘鎮、桐鄉市烏鎮、湖州南潯區南潯鎮、紹興縣安昌鎮、寧波江北區慈城鎮、象山縣石浦鎮
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個):武義縣俞源鄉俞源村、武義縣武陽鎮郭洞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第一批1991年10月公布,6個):溫州、餘姚、湖州、舟山定海、金華(已升國家級)、東陽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第二批,2000年1月21日公布,6個):嘉興、蘭溪、天台、松陽、瑞安、龍泉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991年10月日公布,15個):餘杭塘棲鎮、蕭山衙前鎮、寧波江北慈城鎮、餘姚梁弄鎮、象山石浦鎮、永嘉岩頭鎮、湖州南潯鎮、海寧鹽官鎮、桐鄉烏鎮、紹興東浦鎮、紹興柯橋鎮、紹興安昌鎮、諸暨楓橋鎮、江山二十八都鎮、溫嶺市箬山鎮(已並入石塘鎮)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991年10月日公布,4個):樂清仙溪鎮南閣村、永嘉岩頭鎮蒼坡村、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遂昌縣焦灘鄉獨山村
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2000年1月21日公布,25個):蕭山進化鎮、建德市新葉、富陽市龍門鎮、臨安市河橋鄉、寧海縣前童鎮、慈溪市鳴鶴鎮(現屬觀海衛鎮)、永嘉縣楓林鎮、平陽縣騰蛟鎮、嘉善縣西塘鎮、嵊州市崇仁鎮、諸暨市斯宅民居、金華縣曹宅鎮、武義縣俞源鄉、義烏市赤岸鎮、浦江縣鄭宅鎮、仙居縣皤灘鄉、台州市路橋、溫嶺市新河鎮、舟山市馬嶴鎮、平湖市當湖鎮南河頭、金華縣孝順鎮山頭下村、武義縣武陽鎮郭洞村、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慶元縣松源鎮大濟村、松陽縣大東壩鎮石倉村
省級歷史文化村鎮(2006年6月2日公布,33個):桐廬縣深澳鎮(現與窄溪、石阜2鎮合並為江南鎮)、淳安縣浪川鄉芹川村、奉化市溪口鎮岩頭村、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的水碓坑村和黃坑村、瑞安市飛雲鎮林垟、永嘉縣岩坦鎮嶼北村、蒼南縣橋墩鎮碗窯村、蒼南縣金鄉鎮、泰順縣雅陽鎮的百福岩村和塔頭底村、德清縣新市鎮、嘉興市新塍鎮、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嵊州市竹溪鄉竹溪村、義烏市佛堂鎮、永康市石柱鎮厚吳村、蘭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蘭溪市永昌街道、武義縣大田鄉嶺下湯村、浦江縣白馬鎮嵩溪村、江山市清湖鎮、江山市石門鎮清漾村、龍游縣湖鎮鎮、龍游縣石佛鄉三門源村、開化縣霞山鄉、溫嶺市溫嶠鎮、天台縣街頭鎮、仙居縣白塔鎮高遷古村落、麗水市蓮都區西溪鄉、青田縣阜山鄉、松陽縣赤壽鄉界首村、遂昌縣王村口鎮、龍泉市龍南鄉上田村、岱山縣東沙鎮
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006年6月2日公布,2個):海寧市南關廂、台州市椒江區章安
溫州市級歷史文化街區(第一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個):平陽縣昆陽鎮坡南街區
溫州市級歷史文化村鎮(第一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2個):平陽縣鳳卧鎮、平陽縣青街畲族鄉、文成縣南田鎮、泰順縣筱村鎮、瑞安市高樓鄉、樂清市仙溪鎮北閣村、樂清市城北鄉黃檀硐村、樂清市淡溪鎮黃塘村、永嘉縣大若岩鎮埭頭村、永嘉縣潘坑鄉岩龍村、文成縣嶺後鄉雅庄村、泰順縣新浦鄉庫村
寧波市級歷史文化村鎮(第一批,2005年8月日公布,10個):奉化市溪口鎮岩頭村、餘姚市大嵐鎮柿林村、餘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寧海縣深甽鎮清潭村、象山縣曉塘鄉黃埠村、象山縣西周鎮儒雅洋村、鄞州區茅山鎮走馬塘村、鄞州區章水鎮蜜岩村、江北區慈城鎮半浦村、東錢湖旅遊渡假區東錢湖鎮韓嶺村
浙江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8處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 雁盪山風景名勝區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天台山風景名勝區 嵊泗列島風景名勝區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 莫干山風景名勝區 雪竇山風景名勝區 雙龍風景名勝區 仙都風景名勝區 江郎山風景名勝區 仙居風景名勝區 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 方岩風景名勝區 百丈祭飛雲湖風景名勝區 方山—長嶼硐天風景名勝區 浙江省的天姥山風景名勝區
西湖 宋城 雷峰塔 杭州樂園 未來世界 東方文化園 野生動物世界 雙溪竹海 千島湖 瑤琳仙境 浙西大峽谷 安吉竹子博覽園 烏鎮 西塘 大慈岩 大明山 南潯 太湖 富春桃源 桐廬垂雲通天河 鹽官觀潮 嘉興南湖
魯迅故里 柯岩 蘭亭 會稽山 五泄 新昌大佛寺 普陀山 溪口
滕頭 寧波天一閣 天下玉苑 雅戈爾動物園 丹山赤水 五龍潭 中國漁村 寧波松蘭山海濱
天台山 仙都 八面山影視城 長嶼硐天 臨海江南長城 雁盪山 楠溪江 天目山 溫州江心嶼 龍游石窟 仙居 江郎山 義烏國際商貿城 諸葛八卦村 仙華山 雙龍
B. 關於石塘的風俗人情
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浙江溫嶺市石塘鎮一帶的周歲以下的男女小孩都要過傳統的「小人節」,這一溫嶺其他地區都不見僅流行於石塘鎮漁民文化圈內的獨特風俗從哪兒來?最近,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勤建教授在《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石塘七月七小人節祭拜與台灣省台南、高雄七星娘娘神誕祭祀,殊途同歸,共同源於北宋期間京城開封流行的七夕風俗,「這一習俗是我國古代七夕祭拜七星娘娘遺風在該地特有生態環境中的濫觴和變異,其間傳承了宋代京城特有的自元以後幾乎匿跡、滲有印度異域文化因子的七夕習俗。」
這篇題為《當代七月七「小人節」的祭拜特色和源流------浙江溫嶺石塘箬山與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較》的論文,共分《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特色》、《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由來》、《北宋京城七夕風俗遺存和濫觴》三部分。陳勤建教授曾作為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團成員,多次走進石塘箬山考察民俗文化,並在2003年七月七實地體驗考察了箬山的小人節,他通過對箬山東興村小人節祭拜彩亭製作人陳琦、駱業生、梁財慶、陳其富和祭祀人梁翠琴等人的調查,在《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特色》小節中按「節日稱謂」、「祭祀對象」、「祭祀器物」、「祭祀供品」、「祭祀程式」幾方面予以記述,指出小人節祭祀的神靈民間俗稱為「七星神」、「七姑星」,亦名「七女神」、「七娘夫人」、「七姑」、「七仙女」等,「在中國,傳統的七夕傳說和祭祀,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漸消退。可在箬山地區仍很活躍。而且,對於牛郎織女的悲歡離合,這里的民眾,衍化為關注他們自身的愛情結晶----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的前程和未來。」
在《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由來》一節中,陳教授說,這一「別具一格的七夕祭拜習尚,馬上引起了在當地考察調研的中日專家學者的關注。它與我們廣泛流傳的七夕習尚似乎很不一樣。」「七夕風俗,經長期演化,形式多樣,大陸一般的地方誌,大致有乞巧、祭拜魁星棉衣、祭拜七星娘娘、祭拜床母等。似乎沒有小人節這樣獨特的祭拜場景。」他從箬山當地人傳聞說是從台灣傳過來的線索入手,查了中國地方誌民俗資料匯編和台灣史志,在溫嶺鄰縣海島縣玉環縣方誌中找到一條:「鄉間女子於前一夜采七色花散放盆上,置庭中或屋頂接『牛女淚』,是日拭目洗眼。或采籬槿漬『牛女淚』洗發濯梳具。閩籍人為子女購制『紙亭』,設饌備醴以祭祀,並請先師、義父或長輩起正名,行『及丁禮』,俗稱『拜七娘亭』。至60年代後漸不傳。」「廣大中原地區似無類似記載,而台灣說當代還有文史記錄的蹤影。」陳勤建在文中引用了連橫(連戰父親)《台灣通史?卷二十三》、《台南縣志》、《高雄縣志稿》等有關資料,證明七夕日在台灣台南、高雄地區,除流行乞巧等常見的節日習俗外,還有紙糊供奉織女「七娘媽亭」彩亭的特殊習俗。七娘媽,又稱「七星娘」,謂七星娘為幼年子女守護之神,為年達十六歲之子女祈求美好的未來。「這與海峽彼岸的石塘箬山以小人節的祭拜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石塘箬山小人節的祭拜,是小孩出生後,年年當生日過,直至16歲。而台南、高雄等地,據上述文獻記載,似乎只在16周歲才進行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論祭祀的執著、繁瑣、持久,大陸的石塘箬山顯然要比台灣一些地區豐富。」
在《北宋京城七夕風俗遺存和濫觴》 一節中,陳勤建教授引用了《夢華錄?七夕》、《夢梁錄?七夕》、《武林舊事?乞巧》、《西湖老人繁勝錄》等記載當年宋都盛況的筆記小說,指出當時「無論是北宋京城開封,還是南宋京都杭州,農歷七夕,少男少女,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玩摩喉羅,從民間到宮廷,到處流傳,盛行不衰。」「摩喉羅成為一種時尚,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摩喉羅原是佛教的天龍八部神之一,當年曾是一個國王。有一位仙人犯了罪,被禁在後園中,國王忘記了這件事,有六日未供奉食。因此被罰墜入黑暗地獄,過了六萬年才脫身成胎,又過六年才出世。六歲出家成佛,得道後,入大乘,久住世間者乃其變化身。供奉摩喉羅偶像成了信徒的一種信仰。偶像大多是泥塑的小泥人,也可用木雕的。宋朝與異族文化交流甚深,所以容易受到影響。民間在七夕逐漸流行『摩訶樂』的娃娃,又稱摩侯羅或魔合羅,因是梵文音譯,所以不太一致,為祭祀織女、牛郎的一種供品。」「隨著時光的流逝,摩喉羅佛經的信仰光環逐步褪去,變為純粹的玩偶,中國固有的傳說戲劇人物取代了它的形象,成了今天溫嶺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獨特景觀。為什麼自從宋之後,除石塘等個別偏遠海邊小島尚存遺跡,大陸各地難見其蹤跡?這恐與宋亡有關,此遺跡地,是宋王朝最後的生存地,因為地理偏僻,後王朝勢力和風尚影響薄弱,使其如活化石般得以保存和延續。」陳勤建教授在文末總結說,「深入研究,對我們認識七夕文化生命的演變,傳統節日的傳承途徑和方法,以及今天的文化傳播和建設具有很大的意義。」
C. 溫嶺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溫嶺的文明起源較早,據專家考證,在溫嶺大溪鎮發現的徐堰王古城遺址為戰國時期時代。另外在古城附近,仍保留唐、宋時期的七座古窯址,這些都說明溫嶺具有燦爛的歷史文化。從明代設縣建制(公元1496年置太平縣)以來,距今有53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東部濱海,遠離朝庭,交通不便,在歷史上封建皇朝的更替中,溫嶺未遭受大的創傷和破壞,歷朝歷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建樹,社會文明的延續性比較穩定,因此其文化積淀較為深厚,社會文明程度相對較高。 因溫嶺緊靠大海,當地居民以海為主要作業對象,海洋文化表現突出。海洋漁業文化、海洋鹽業文化、海洋美食文化和海洋漁民風俗文化積淀深厚。 特殊的地質條件,在溫嶺存在大量的優質石材,當地人民利用石材進行採石,留下大量的硐天,同時,石屋、石街、石亭、石傢具等充滿溫嶺民間,造就了突出的溫嶺石文化。 溫嶺穩定的社會環境也為文化的發展提供十分有利的條件,在歷史上溫嶺的宗教文化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溫嶺自古是佛教勝地,長嶼的崇國講寺、南嵩岩的嵩岩寺、溫嶠的明因講寺、大溪的流慶寺、方山的雲霄寺等都有較早的歷史。除佛教寺廟外,道觀也是溫嶺一個宗教景觀。現存佛教、道教寺觀幾百處。 現全市共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分為古廟、故居、古墓葬、古窯址、摩崖石刻、古民居、古建築和革命紀念地等八大類。溫嶺新河、箬山被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方言文化
溫嶺屬於全國非官話地區,其方言(下稱溫嶺方言)屬吳語中的台州片。與同片地區的語言特色不同,甚至不同於吳儂軟語的柔軟,溫嶺方言語氣強硬,吐字果斷、清晰。有部分來自北方的居民,來到溫嶺都表示溫嶺方言是「南方方言中的北方方言」,可見一斑。另外因溫嶺擁有港口,與福建、台灣廣東等省份交流密切,故在溫嶺也有使用外來方言的居民,但因這部分人長期定居於此,將個人的方言特色加入了溫嶺方言,使溫嶺方言的使用平台百花競放,更具魅力。
特色小吃
嵌糕 泡蝦、油鼓 山粉糊、石連糊、青草糊 桃漿羹 發糕 清明團子 圓 麥餅筒(食餅筒) 綠豆面
溫嶺名人
戴復古(1167—?) 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漢族。 王伯敏,別名柏閩,筆名田宿蘩,齋號半唐齋。1924年11月生,中國著名美術史論家、畫家。 阮經天——台灣演員、模特。以一部首次擔綱男主角的《命中註定我愛你》來為自己的演藝事業畫上句號,不想該劇收視率卻節節攀升,一舉成為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台灣偶像劇,阮經天也一躍成為台灣炙手可熱的男演員。
D. 椒江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椒江春節活動和全國各地大致相同,相同的部分不外乎貼對聯,放爆仗,互相拜年直至正月十五鬧花燈。
據《海門鎮志》記載,「舊歷正月初一日,家家戶戶均貼春聯。門口設香案,置糕果供神。男女老幼,都換新衣,紛紛到各神廟燒香,鞭爆之聲,轟隆盈耳。各家均以粽子、年糕、湯團充食;糕取高升、團取團圓之義。」因為正月初一忌動刀,故糕須於除夕夜切好,初一早上吃年糕喻「高升」,中午吃湯團喻團圓,晚上吃粽子喻脫去衣服睡個囫圇覺。而嗜賭者卻最忌這一天吃粽子,他怕今年賭運不濟,被剝個囫圇精光。
椒江也和台州各地一樣,從清末民初開始興起春節這天去祖墳上「拜墳歲」的風氣,這大約取自於過去的拜祖先畫像之俗吧。這一天,合家老小帶上祭拜祖宗之物件去郊外或山上的祖墳去向祖宗拜歲。這天野外遊人比肩繼踵,陸繹不絕,蔚成大觀,這活動既對祖宗表示懷念尊敬之情,又去郊外山上活動筋骨,吸取新鮮空氣,真是一舉兩得。
「正月初二日早晨家鄉均用粉蹄酒肉祭供,謂之『開年』,表示迎接新財神,皆爭先恐後,甚有於夜半行之,爆竹之聲,徹夜不絕。新年以後,新親外戚,例須親往叩歲,主家置酒相待,並須還叩」(《海門鎮志·歲時》)。
不過,商家大多以正月初五日祭財神的,相傳正月初五日為財神誕辰,到了初五,凡希望財源亨通的人們,例必備牲接神,商號尤鄭重其事,特於是日開市,金鑼爆竹,牲禮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而迎之。過去,椒江被譽為「小上海」,商業發達,商家特多,故初五日祭財神特旺盛,是日,香案滿街,爆竹震天,人人拱手道賀,句句吉利之言,街上充滿了喜慶祥和希冀之色。
春節最後一項重大活動便是十五夜的燈會,亦即是鬧元宵。正月十五日,俗稱上元,與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合稱三元。又稱為元宵元夕,都含有第一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張燈始於唐而盛於宋,傳至今日實乃一千餘年矣!
椒江正月半夜的燈會與各地大致相同,商家在門口掛上各式各樣爭奇斗艷的花燈以酬神和娛民,並在屋檐下蒙上各色布幔,以保護花燈。椒江地處港口,有大量的碼頭工人和漁民,他們好動,喜鬧,於是,是夜活動重點便是「鬧花燈」,而其中最鬧猛便是「綽小老爺」。過去椒江人把廟里的神像稱為「老爺」,小神像便稱為「小老爺」。椒江百姓向有在正月半夜張燈迎神的習俗,即是所稱的「綽小老爺」活動。
為了正月半夜的出迎,椒江每個寺廟都備有出迎用的小神像。出迎的坐椅是兩支大竹杠中間綁一隻坐墊,像一隻抬人用的過山滑桿,神像就坐在這只墊上,由一名壯健的青年扛在肩上,在一群該廟所在地青年的衛護下參加游迎活動。正月十五晚上一到,大街上的商家戶戶張燈結綵,處處大放光明,把整條大街照得白晝似的。吃罷元宵的老百姓,扶老攜幼紛紛上街,街上則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興高采烈,萬民空巷。
綽小老爺的前導是兩條龍,隨著喧天的鑼鼓聲,兩條大龍在耀目的燈光和震天的鞭炮聲中飛舞,然後是出迎的神像隊伍。不知是什麼年代,也不知是準定下的定例,全海門寺廟中只許十三尊神像可以進入這支隊伍,而第一尊必定是楊府廟的楊府爺。其餘則依次是武聖廟、天後宮、龍翔廟、南門殿、後晏宮、前晏宮、財神廟、石公廟……。按各地一般習俗,武聖廟所祀的關羽已經封為「關帝聖君」,稱帝了,應該是第一尊,然而在椒江,即便是「帝」,在老百姓眼中,還得屈尊讓給保境安民有功的楊府爺。關帝廟的周侖爺為第二尊,為什麼呢?因為關羽已是「帝君」了,帝有帝的尊嚴,故自己不出門,只派他的馬夫「周倉」代他出迎,聊表與民同樂的意思。
抬神像和護神像的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大家都不願自己的伸像落後,每年常常為誰先誰後鬧得不可開交,有時還會發生爭斗,然而,「楊府爺」的首席位置卻誰也不敢來爭,足見楊府爺在海門人民群眾心中的威望。綽小老爺還有一個習俗就是開鞭炮戰。背小老爺和衛護小老爺之人均須赤腳穿草鞋,而沿街的所有鞭炮均不朝天放而往他們的腳下扔,一時炮聲震耳火光陣陣,熱鬧非凡。他們都要以經得起鞭炮炸而保持迎神隊伍之井然而顯示自已是好漢,即使雙腳被炸得鮮血淋漓亦在所不顧。整個行程的高潮是隊伍最後停留在楊府廟前供群眾觀賞的時間,整條南北新椒街這里最闊,觀眾集中得也最多。十三尊披紅戴綠的小老爺在海門主要街道迎游一圈後到這里結束了,這里所有的小老爺均依次排好,供群眾觀賞,街中間是舞龍、舞獅、花鼓、大力士等活動,各廟的鑼鼓隊在這里一起吹打,老百姓把早已准備好的鞭炮集中往這里放,街上掀起一陣陣高潮。行程結束的標幟是楊府爺回廟,則其餘的小老爺亦各自打著鑼鼓回各自的家,整個行程才告結束,楊府廟前鞭炮紙屑可以平到街沿,足見鞭炮數量之多。
正月半夜活動之後,商家正常營業,農民准備春耕,各業小販小手工業者亦都開始了各自一年生計的准備,一個春節的活動才最後宣告結束
有道是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台州雖然地域不大,各地春節習俗可不少。台州人過年過元宵到底有哪些民風、民俗?作為一名台州人可不能不知道。
臨海人過春節、過元宵習俗
春節習俗
在臨海,春節一般從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張家渡民間流傳的「拜歲過上八,清湯嘸得喝」就是這個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連天響。天亮後,各家插燭焚香燒紙錢,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關吃湯圓,東鄉都吃糯米紅棗粥,沿海漁鄉則吃「長壽面」,西北鄉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橋、上盤等地,初一的早飯男人燒,習慣吃「菜頭飯」。初四,民間備牲醴、燒紙馬貼新「灶司」,稱「接灶神」。
初一這一天,臨海過去還有許多禁忌:如不準掃地,不準將水倒在地上,不準動刀,不動針線,不勞作,不經商,不許罵人,不許討債,不許打架,即使在平時有仇的這一天也要和睦相處。
正月初八俗稱「上八」,過去也是張家渡「開市」之日,各家各戶初八早飯都要煮米飯吃,叫「上八飯」。過了上八,民間新年禮拜活動就算告一段落。但正月活動正式結束的,還應該是過了正月十四,因為人們十四夜「鬧花燈」、「接財神」,財神出街後宣告結束。
元宵習俗
臨海人元宵不吃湯圓,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過,而在十四過。
據《臨海縣志》記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怕朱元璋在元宵節前來襲擊,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另有說法是方國珍(一說秦鳴雷)母親每逢朔、望都吃素齋,方國珍為了讓母親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節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過了。
也有說因為方國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還有人說臨海明代狀元秦鳴雷因為十五齋戒食素而提前過元宵。
甚至也有人說是戚繼光在台州抗倭時因作戰機密被泄露而將計就計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傳說歸傳說。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無從深挖這個「文化底蘊」,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做羹,臨海人稱之為「攪」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攪成一鍋羹,一般有芥菜葉、冬筍、豬肉末、油泡、豆腐乾、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蟶子及其他小海鮮,煮熟後加入山粉,攪和攪和,調味出鍋。由於原料豐富,這種羹往往一攪就是一大鍋,夠全家老少吃好幾頓的。
十五晚上會吃素羹,與十四的咸羹相區別,稱為甜羹。
元宵活動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間,十四夜為高潮。
黃岩正月半風俗
正月十四間間亮
舊時,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黃岩城裡家家戶戶點上燈火,掛上當地特色的橘籃燈、橘花燈、鳳凰橘燈。而城外每片橘林都點上紅燭,遠遠看去,整個黃岩萬燈競放。同時橘鄉百姓還耍起舞獅、舞龍、花鼓、旱船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活動。這種風俗稱為「間間亮」,據說起源於明朝,與戚繼光抗倭有關。
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海邊打垮了一股倭寇,餘下的倭寇如喪家之犬向內地逃竄。逃到黃岩時,天色已晚,他們有的躲進橘林,有的闖進民房。戚繼光率軍趕到,兵士和百姓一道,點燈燃燒,搜索殘兵。頓時,整個縣城內外,每間房屋,每片橘林都燈火輝煌。最終,倭寇被一網打盡。為了紀念戚家軍的勝利,「間間亮」的風俗被流傳下來。
不過,自從家家戶戶有了電燈,這幾年城市裡推行亮化工程以後,「間間亮」的效果難以再顯現出來,這種風俗也僅僅局限於一些零星的鄉間舞獅、舞龍表演以及規模稍大的燈會了。
正月十五「放橘燈」
解放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黃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舉行「放橘燈」的活動。據《黃岩縣志》記載,這種風俗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
傳說,南宋建炎年間,金人南侵,康王趙構從海上逃走,途經台州。那天剛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觀海,忽然見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飄來無數燈火,感到十分奇怪。侍從告訴他,這是澄江上漂來的橘燈。趙構來到江邊觀看,並要侍從們跟著湊熱鬧,買了兩船橘子,取出橘肉讓大家吃了,留下橘殼製作橘燈,放在江上漂流。
此後,每到正月十五,黃岩城裡的男女老少傾城而出,澄江兩岸坐滿了看「燈」人,臨時擺的小攤聚集,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仙居花燈
仙居花燈歷史悠久,分布很廣,種類繁多。如橫溪、板橋的板龍燈,高遷上屋村的長旗燈,朱溪、下各的跳跳馬燈,下塘村的鯉魚跳龍門燈、田市鎮水口山村的卷地龍燈,前王村的轎里獅子燈、推蝦燈等等。每逢元宵佳節,仙居山鄉各地花燈競彩,熱鬧非凡。猶為奇妙的是仙居皤灘「針刺無骨花燈」,被人們譽為「燈海明珠」。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起源於唐朝,又稱「唐燈」或「神燈」。傳說唐開元年間,皤灘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盞「神燈」引路。此燈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燈身沒有骨架,全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秀才返家後,依樣畫葫蘆進行精工製作。製成後懸掛在自家門口,人見人愛。「神燈」在秀才家落戶後,仙女即變作村姑與秀才結為夫婦,夜夜陪秀才誦讀詩文。大考之年,秀才喜中狀元。後來人們就把這盞無骨花燈稱作「狀元燈」。隨後,狀元又把這種燈進獻到宮里,從此皇宮就有了「無骨小宮燈」。狀元夫人山姑逐漸把這種「神燈」的製作技術傳授給皤灘村的村民,從此,這種神燈的製作工藝就長期流傳在仙居民間。
「仙居花燈」曾先後榮獲縣市花燈大展賽一等獎,「浙江省首屆優秀藝術作品展銀獎」、「浙江省特色燈彩大展金獎」、「1996中國民間藝術作品展金獎」、「1996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浙江電視台、上海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眾多媒體對「仙居花燈」都作了詳細的報道。仙居花燈還得到了中外遊客的嘖嘖贊嘆,被譽為「中華瑰寶」、「燈海明珠」。仙居縣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2月,仙居選送的針刺無骨花燈———「龍鳳燈」入選國家郵政局的《民間燈彩》五枚郵票圖案之一。
天台詞調
「天台詞調」是天台一個古老的劇種,早在清朝嘉慶、道光時期就在全縣各地盛傳,僅城郊一帶就有36個戲班,鄉間則以石嶺、左溪、靈溪、坦頭、榧樹最為流行。「天台詞調」曲牌豐富,共三十來個。有快節奏的像「三五七」,唱起來如行雲流水,適於敘事交待;有慢節奏的像「金鍾慢」、「二樊」,委婉清麗,擅長抒懷陳衷。探其淵源,可以看出它廣泛吸收江西與弋陽腔、東陽的高腔與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風格。
詞調的角色行當與古老的崑曲相同,生、旦、凈、末、丑全部由男演員擔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與京劇相捋。樂器也是管弦絲竹齊全,以適應演出宮廷大戲的需要。「天台詞調」的看家戲有《龍虎鬥》、《姣姣斬獨角龍》、《伐子都》等,還演一些兒女情長的戲,如《拾鐲玉》。建國以後曾演出過《紅燈記》。
以前天台縣城有十大戲台,分別是東門大舞台、妙山佑聖觀舞台、也是園、前殿舞台、東岳宮舞台、映台廟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鏡中花舞台,此起彼落地演出天台詞調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可惜目前這一劇種只有榧樹、亭頭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則與越劇混合演出,只帶些詞調味而已。
大年初一五味粥
春節早餐,各地風俗不一。天台城鄉則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謂「五味粥」,就是白米、紅棗、豆腐、番薯、芋艿五種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來,原出於佛寺僧侶,新年祈禱「五福」降臨人間,煮此雜羹。天台素稱「佛地」,士民多信佛教,這種習俗也就浸染開來,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年到頭,百姓能安居樂業。不過,關於五味粥的來歷,天台還傳誦著這樣一個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部將陳祥率領農民起義軍自臨海攻打天台城,在東橫嶺下設營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殘酷野蠻的統治,紛紛響應,主動幫助義軍探聽軍情,籌糧運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義軍包圍縣城,與城裡士民約定於除夕之夜,里應外合,聚殲元兵。時值雪夜,城外積雪足有尺把厚。守將烏黑爾烈估計義軍不會攻城,自去衙門飲酒作樂。到了半夜,三聲鞭炮,殺聲四起。義軍除掉守兵,打開城門,經過一場激戰,殺死守將,收復了縣城。
第二天正是春節,城裡老百姓挨家挨戶湊集了米、番薯、芋頭,商店、作坊送來了紅棗、豆腐,煮成了香噴噴、熱騰騰的大米粥,慰勞義軍將士。軍民同吃一鍋粥,五味齊全,人人臉上綻開了笑容。大家高興地說:「吃了五味粥,就會招來『五福』。」
從此,天台人民每逢春節早晨,不論貧富家家飽餐一頓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糊辣沸」
將正月十四這一夜定為元宵節不是天台獨有,在台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家家戶戶、老老少少吃「糊辣沸」鬧元宵的習俗,卻是天台的一大特色。
說到吃「糊辣沸」,這里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南宋景德年間,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華燈齊放,士民興致勃勃地逛街觀燈。這時,一位從金兵鐵蹄下逃難到江南的老藝人,帶著孫女到天台城賣唱糊口。由於長期奔波,勞累過度,昏倒在街道場坦上。附近一位陳老大爺見狀,立即舀了兩碗「糊辣沸」送去。他倆吃後,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連連說道:「亮眼糊!亮眼糊!」從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習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樣一種食品呢?
這是一種用米粉或「山粉」調成的咸羹,菜餚全部切成小方塊,主料選用精肉、冬筍、荸薺、香乾、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豬耳朵、黑木耳、烘鯗的,再調配上一點辣椒粉,燒煮得熱氣騰騰,既能開胃和中,又富有營養,怪不得祖孫倆吃了,人醒志清了。現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婦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調配進桂圓肉、紅棗、蘋果片、蓮子,吃起來另有一番滋味。
溫嶺箬山大奏鼓
據《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大全》記載,溫嶺箬山大奏鼓是我國唯一一個漁村傳統舞蹈,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大奏鼓演奏由10來個男性漁民組成,但人數並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幾二十餘人。男扮女裝,臉上塗白圈紅,上身穿桔黃色的斜襟短襖,下穿深藍色的大口褲,衣襟的邊角上綉著桔紅色的魚紋圖案花邊,頭戴橄欖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掛著「黃金」大耳環,套上手鐲腳鐲,全部光著粗大的腳板,走起路來忸忸怩怩,活像戲劇中的媒婆那樣滑稽幽默。兩個扛著大鼓,一個奏大鼓的兼指揮,一個敲木魚,兩個敲小鑼,一個敲大鈸,一個敲小鈸,兩個敲鈦鑼(也是一個一小),他們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開兩腿,搖曳著身子,兩只大手有力地揮動著鼓槌,左縱右跳,隨著大鼓的節奏,不斷變換隊形,邊敲邊舞,伴以鑼鼓嗩吶,熱烈粗獷,幽默詼諧。既奔放又含蓄,是靈魂的吶喊,又是生命的細語;既體現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漁民內在的情感沖動及征服大海本質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專利」,已成為石塘大奏鼓、溫嶺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歲的青年漁民是這一活動的活躍份子,還有很多十二三歲的小學生跟著七八十歲的老漁民學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隊在箬山這塊具有豐厚海洋文化底蘊的熱土上應運而生。大奏鼓這一健康的群眾文藝活動,不僅活躍了海濱漁村的文化生活,還挺進了城市舞台。
扛台閣
扛台閣是溫嶺漁區元宵文藝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它與元宵節的「抓財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動不一樣,這些活動僅在正月十五進行,而扛台閣這一活動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幾甚至是二月初。
台閣是將一張方桌、一張長桌拼在一起,反過來桌腳朝天,用各種彩紙、彩布、彩花紮成彩架,成為一個漂亮的小戲台,上面掛著雪亮的汽燈和相應的戲劇場景,裡面有幾個五六歲、七八歲長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妝成諸如《樓台會》、《霸王別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等戲劇造型,由十幾個年輕力壯、熱心群眾性文娛活動的漁民抬著,緊跟著鑼鼓和火,隨著浩浩盪盪的遊行隊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遊行隊伍未進村,鑼鼓聲和人們的喧鬧聲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熱情好客的漁區人民,還會以觀賞台閣的名義,邀請一些遠地村莊的親屬來家做客。
三門
三門人過元宵節,與台州其他一些地方一樣,是正月十四,而不是正月十五。
三門人過元宵,一般是中午吃「麥焦」,晚上吃糟羹。三門糟羹非常有名。其做法是青菜、蘿卜、筍、粉絲、豆腐乾、臘肉、牡蠣等全部切碎,再放進早米粉一起燒,燒成糊狀,其滋味多種多樣,故而非常好吃。
元宵節,三門人幾乎家家都燒糟羹,且要比比誰家燒的滋味好吃。最有意思的是,元宵節晚上,三門人吃糟羹是全免費的,什麼人都可以到另一個家庭去吃一碗鮮美的糟羹,且主人都以來自己家吃糟羹人多為自豪。這種風俗由來以久,有著古代「天下有飯共吃」大同社會的含義。如果按照現代的話來說,元宵節是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
元宵節晚上,上一年結婚的新娘子,還得燒幾鍋甜糟羹,民間稱之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過得甜甜美美。「娘糟羹」必須由新媳婦親手做,然後放鞭炮請全村的人來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興了,那麼這位新媳婦就基本確立了在這個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後就會絮絮叨叨。
除了吃,元宵節晚上就是玩。三門民間過元宵活動非常多,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亭旁鎮楊家板龍。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板龍,創造過吉尼斯世界紀錄。
1982年,楊家舞過一次板龍,共138段,全長250米,四五百人的迎龍隊伍步行20公里,在三門縣城海游鎮表演,沿途各村群眾,夾道歡迎,轟動全城。後來,楊家板龍逐年增長,目前整條龍長達450米左右,現已被上海吉尼斯總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每逢元宵佳節,三聲炮響,迎龍隊伍出發,火燎照明,鼓樂喧天,板龍率領五獸、鼓亭、台閣、演奏隊,獅子先行,白象開路,接著是旌旗、龍筅前導,氣勢磅礴,雄偉壯麗。
楊家板龍曾在1999年的台州民間藝術大薈萃上驚乍全場,獲得惟一的一個特別大獎。
元宵過後,三門人的年也就基本過完了。接下來的,就是各奔前程,大家干各自的活去了。
E. 浙江省有幾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幾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浙江省內國家級、省級、市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6個):杭州、紹興、寧波、衢州、臨海、金華
全國歷史文化名鎮(6個):嘉善縣西塘鎮、桐鄉市烏鎮、湖州南潯區南潯鎮、紹興縣安昌鎮、寧波江北區慈城鎮、象山縣石浦鎮
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個):武義縣俞源鄉俞源村、武義縣武陽鎮郭洞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第一批1991年10月公布,6個):溫州、餘姚、湖州、舟山定海、金華(已升國家級)、東陽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第二批,2000年1月21日公布,6個):嘉興、蘭溪、天台、松陽、瑞安、龍泉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991年10月日公布,15個):餘杭塘棲鎮、蕭山衙前鎮、寧波江北慈城鎮、餘姚梁弄鎮、象山石浦鎮、永嘉岩頭鎮、湖州南潯鎮、海寧鹽官鎮、桐鄉烏鎮、紹興東浦鎮、紹興柯橋鎮、紹興安昌鎮、諸暨楓橋鎮、江山二十八都鎮、溫嶺市箬山鎮(已並入石塘鎮)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991年10月日公布,4個):樂清仙溪鎮南閣村、永嘉岩頭鎮蒼坡村、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遂昌縣焦灘鄉獨山村
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2000年1月21日公布,25個):蕭山進化鎮、建德市新葉、富陽市龍門鎮、臨安市河橋鄉、寧海縣前童鎮、慈溪市鳴鶴鎮(現屬觀海衛鎮)、永嘉縣楓林鎮、平陽縣騰蛟鎮、嘉善縣西塘鎮、嵊州市崇仁鎮、諸暨市斯宅民居、金華縣曹宅鎮、武義縣俞源鄉、義烏市赤岸鎮、浦江縣鄭宅鎮、仙居縣皤灘鄉、台州市路橋、溫嶺市新河鎮、舟山市馬嶴鎮、平湖市當湖鎮南河頭、金華縣孝順鎮山頭下村、武義縣武陽鎮郭洞村、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慶元縣松源鎮大濟村、松陽縣大東壩鎮石倉村
省級歷史文化村鎮(2006年6月2日公布,33個):桐廬縣深澳鎮(現與窄溪、石阜2鎮合並為江南鎮)、淳安縣浪川鄉芹川村、奉化市溪口鎮岩頭村、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的水碓坑村和黃坑村、瑞安市飛雲鎮林垟、永嘉縣岩坦鎮嶼北村、蒼南縣橋墩鎮碗窯村、蒼南縣金鄉鎮、泰順縣雅陽鎮的百福岩村和塔頭底村、德清縣新市鎮、嘉興市新塍鎮、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嵊州市竹溪鄉竹溪村、義烏市佛堂鎮、永康市石柱鎮厚吳村、蘭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蘭溪市永昌街道、武義縣大田鄉嶺下湯村、浦江縣白馬鎮嵩溪村、江山市清湖鎮、江山市石門鎮清漾村、龍游縣湖鎮鎮、龍游縣石佛鄉三門源村、開化縣霞山鄉、溫嶺市溫嶠鎮、天台縣街頭鎮、仙居縣白塔鎮高遷古村落、麗水市蓮都區西溪鄉、青田縣阜山鄉、松陽縣赤壽鄉界首村、遂昌縣王村口鎮、龍泉市龍南鄉上田村、岱山縣東沙鎮
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006年6月2日公布,2個):海寧市南關廂、台州市椒江區章安
溫州市級歷史文化街區(第一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個):平陽縣昆陽鎮坡南街區
溫州市級歷史文化村鎮(第一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2個):平陽縣鳳卧鎮、平陽縣青街畲族鄉、文成縣南田鎮、泰順縣筱村鎮、瑞安市高樓鄉、樂清市仙溪鎮北閣村、樂清市城北鄉黃檀硐村、樂清市淡溪鎮黃塘村、永嘉縣大若岩鎮埭頭村、永嘉縣潘坑鄉岩龍村、文成縣嶺後鄉雅庄村、泰順縣新浦鄉庫村
寧波市級歷史文化村鎮(第一批,2005年8月日公布,10個):奉化市溪口鎮岩頭村、餘姚市大嵐鎮柿林村、餘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寧海縣深甽鎮清潭村、象山縣曉塘鄉黃埠村、象山縣西周鎮儒雅洋村、鄞州區茅山鎮走馬塘村、鄞州區章水鎮蜜岩村、江北區慈城鎮半浦村、東錢湖旅遊渡假區東錢湖鎮韓嶺村
F. 清末民初,浙江溫嶺一帶漁業資本家陳和隆,有沒有相關介紹
陳和隆系清末民初箬山一帶有名的漁業資本家。 陳氏一族是箬山大族。他們在箬山的繁衍,始於300年前遙遠北京城裡的一紙禁令。他們的祖先原居於閩南,清順治年間,為了隔絕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等反清力量的聯系,頒下禁海令,「寸板不許入海」,陳氏一族因此而四處流離。到了康熙初年,海禁解除,族人則「多往浙東太平廳(今溫嶺市)漁撈,而今成為巨族。」
其祖上自閩南遷來,累世清貧。陳和隆年少時曾以搖小櫓為生,後來開始從事魚貨生意。由於他頭腦靈活,又能吃苦耐勞,於是生意越做越大。家業興盛後,陳和隆開始僱傭幫工、豢養家丁、購買槍支彈葯、築造土炮台,成為一方漁霸,當地人稱「烏龍」。建國後,他被列為漁業資本
家而被打倒,其詳細生平及子孫後代情況己不可考。
陳和隆舊宅,坐落在箬山裡箬海灣,木石結構,整個建築群包括前後兩座四幢屋,一個小花園,一座石砌炮台,總建築面積約600多平方米。
後座西幢為四合院,正廳與前樓依山而建,後高前低,為陳氏家族的最早建築,後來作為伙房和僕婢住宅。後座東幢二間為住宅,名「振聲廬」,房內傢具精良,存有一張楠木鏤花大床,橫直可卧。前後座之間,有一飛橋相通。前座兩幢共六間,西幢三間四層,東幢三間三層,底層建有地下倉庫,面海開設水門,漲潮時,船可靠水門,物資工器具直接進入倉庫。西幢之中堂,懸掛著當年陳和隆賑蒔絲而得太平知縣歐陽忠浩授的「急功好義」匾額。東幢三間再過東就是炮台和小花園。
和隆舊宅的石炮台,與箬山石塘各處的石炮台建築相似,為四角正方的石砌建築,不蓋頂,不住人,專為防禦土匪搶劫,故四壁開有卷洞狀小石窗,石板窗門和多處槍眼,可設計,可晾望。炮台的建築高度,均超過自己的房屋高度,利於登高晾望,觀察敵情,也可居高臨下,保護好自己周邊的房舍。
小花園面積不大,「地不過數十步遠,花不滿百種多,而設施得宜遂覺草有忘憂之意,花有解語之容,魚多情而聽琴,鳥識趣而逐酒,庾信之賦小圓,尚無此樂境也」(顧歧《陳氏小圓記》)
顧歧先生(1864~1944)系清光緒副榜舉人,1930年來箬山講學時,作《陳氏小園記》短短兩百多字,把陳氏「卜居里箬」、「遷自閩東」、從事「海上商業」、「依山作屋,架海為廬」、「辟一小圓」、「呼朋飲酒,對客談情,盡樂極歡」等等概括無遺。原文銘碑立於小花園內,今收藏市文管會。
陳和隆舊居,是沿海漁區獨具風格的石建築豪門宅院,門窗,石柱,欄桿全用青石,圖案花紋,書法題詞,精雕細刻,十分精緻,大門一副青石對聯「舊德溯東湖儉勤世守,新支衍箬嶼義禮家傳」反映了陳氏源於福建惠安東湖,發於浙江溫嶺箬山的歷史。前座面對海灣,涼台除欄桿雕刻各種花卉外,還有「和平養福」「忠厚開基」八個大字鏤在青石欄板上。前後左右樓房之間,設有多處夾壁,隧道、暗室、隱門相通。在兵荒馬亂年代,可防盜匪搶劫,這與高聳的炮台和堅固的圍牆形成一道防禦體系。整座庄同歷時20年才建成,真是「依山作屋,架海為廬」,結構奇特,精巧。其小花園,雖已面目全非,只剩一角,卻還有一株樹齡在100年的紫藤僥倖存活,2003年11月被溫嶺市政府掛上「省古樹名木保護牌」,其保護等級為「國家三級」整個宅院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附:顧岐《陳氏小園記》
有山焉,層層包裹,故日箬。箬又分內外兩層,故日外箬里箬。和隆陳公,卜居里箬者也。其先世遷自閩東,至公而海上商業,日形發達,乃築層樓,建傑閣,遠望漁船風帆沙烏,無不畢陳於前,洵足樂也。惟是依山作屋,架海為廬,而無金谷之園林,平庄之花木,以點輟其間,猶未足以雲樂。公於宅之東偏,拓基址,砌岩石,垣墉圍其外,中辟一小國,地不過數十步,花不滿百多種,而設施得宜,遂覺草有忘憂之意,花有解語之容,魚多情而聽琴,鳥識趣而逐酒,瘐信之賦小園,尚無此樂境也。公於暇時,每坐此以怡情,或呼朋飲酒,對客談情,盡樂極歡,不復知塵世理亂事。向嘗廁身其間,俯仰上下,逸興遄飛,殆所謂小瀛洲非耶!公既樂此,尤樂與人共此樂,顧無一人以勒諸石也可樂哉!湲筆而為之記。愚弟顧歧拜撰。
G. 北宋風俗
裹腳是從五代十國南唐那個大名鼎鼎的李煜開始的
兩宋怎麼說呢?科技可以說是中國中專世紀最輝屬煌的朝代
出現了市民階層,到了宋的後來甚至向醞釀一場社會變革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將要或已經出現)科技有人推測達到了工業革命的前期
但是同時有幾個思想家開始嚴重地束縛人民的思維
最出名的就是朱夫子了
如果說早期的儒家還有叛逆的鋒芒的話
宋以後
儒家徹底淪陷
而東方文明在宋以後開始走下坡路
這是一個很難評價的時代吧
H. 浙江台州的民俗是什麼
1、台州亂彈
原本叫做黃岩亂彈,它形成於明末清初,是浙江著名的四大亂彈之一,被文化部列為中國318個地方劇種之一。台州亂彈唱腔十分豐富,以亂彈為主,兼唱崑曲、高腔、徽調、詞調、灘簧等,是全國少有的多聲腔亂彈劇種之一。2006年,台州亂彈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黃沙獅子
黃沙獅子以舞、武結合和高超演技名揚四方,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域民俗特色,是漢族民間精湛武藝和傳統舞獅表演的完美結合,黃沙獅子的表演由舞獅、武藝、鑼鼓三個部分綜合穿插組成。舞獅表演分上半坦、下半坦二套30多個動作。
3、坎門花龍
源於玉環坎門漁村。是一個具有500多年傳承歷史的民間舞蹈,舞蹈熱烈而奔放。每逢節慶活動,漁民們都會自發地組織花龍滾舞活動,表達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願景。
4、小人節
是溫嶺市民間信仰的典型代表,被譽為我國民間乞巧文化的「活化石」,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時期,當時福建移民相繼遷徙至溫嶺石塘、箬山一帶,將在閩南盛行的「七夕」習俗也帶來並傳承至今。
5、三門祭冬
是傳承於三門縣各鄉鎮聚族而居村落之中、在冬至舉行的隆重而庄嚴的拜冬祭祖民俗活動。由取長流水、禱告祈天、祭祖、演祝壽戲、行敬老禮、設老人宴及與之伴生的相關民俗文化組成,具有鮮明的地方和區域文化特色,是保存至今的冬至節氣民俗活動的代表。
2014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6年11月30日,包括三門祭冬等在內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I. 溫嶺有什麼古代歷史遺產
一、
溫嶺的文明起源較早,為我們留下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
二、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詳解如下:
1、據專家考證,在溫嶺大溪鎮發現的徐堰王古城遺址為戰國時期時代。另外在古城附近,仍保留唐、宋時期的七座古窯址,這些都說明溫嶺具有燦爛的歷史文化。從明代設縣建制(公元1496年置太平縣)以來,距今有53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東部濱海,遠離朝廷,交通不便,在歷史上封建皇朝的更替中,溫嶺未遭受大的創傷和破壞,歷朝歷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建樹,社會文明的延續性比較穩定,因此其文化積淀較為深厚,社會文明程度相對較高。因溫嶺緊靠大海,當地居民以海為主要作業對象,海洋文化表現突出。海洋漁業文化、海洋鹽業文化、海洋美食文化和海洋漁民風俗文化積淀深厚。
2、特殊的地質條件,在溫嶺存在大量的優質石材,當地人民利用石材進行採石,留下大量的硐天,同時,石屋、石街、石亭、石傢具等充滿溫嶺民間,造就了突出的溫嶺石文化。
3、溫嶺穩定的社會環境也為文化的發展提供十分有利的條件,在歷史上溫嶺的宗教文化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溫嶺自古是佛教勝地,長嶼的崇國講寺、南嵩岩的嵩岩寺、溫嶠的明因講寺、大溪的流慶寺、方山的雲霄寺等都有較早的歷史。除佛教寺廟外,道觀也是溫嶺一個宗教景觀。現存佛教、道教寺觀幾百處。
4、全市共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分為古廟、故居、古墓葬、古窯址、摩崖石刻、古民居、古建築和革命紀念地等八大類。溫嶺新河、箬山被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