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凇瀘會戰的意義,時間和意義是什麼
淞滬會戰來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國軍隊抗擊自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這場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戰役,前後共歷時3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6個旅30萬餘人,死傷7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75個師和9個旅60餘萬人,傷亡達15餘萬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淞滬會戰結束,江陰保衛戰開始。在淞滬會戰中中國軍民浴血苦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並爭取了時間,從上海等地遷出大批廠礦機器及戰略物資,為堅持長期抗戰起了重大作用。意義:中國以幾十萬傷亡的代價換取戰略的開展,為全面持久抗戰奠定勝局,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大話,為軍工業的轉移爭取了時間,奠定勝利的物質基礎
② 淞滬會戰的過程及其意義
11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上海同胞書聲明:各地戰士,聞義赴回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答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中國軍隊向吳福、澄錫國防線撤退,江陰保衛戰開始;至此國軍以60%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的代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話語,淞滬會戰拉下帷幕。1937年11月5日,何應欽在南京召開的國防最高會議的報告中宣布,淞滬戰場中國軍隊傷亡已達187200人;此外,1937年11月5日至12月2日之間,在後撤途中傷亡約為10萬人;兩項合計約為29萬人。我軍陣亡中將軍長1人,陣亡師長、副師長4人,陣亡團長28人,陣亡營長44人。由於中方海軍司令官的「沉船戰術」泄密,中央海軍全軍覆滅。
③ 淞滬戰役的意義是什麼
淞滬會戰意義:改變中日戰略軸線中日的淞滬大會戰,可以說是規模空前,同時也改變了中日決戰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後的戰爭發展方向。在這里就產生了一個戰略歷史上的大問題,當時蔣介石決定將主力東調,尋求上海決戰的策略,是否適當?
因為一般的解釋,特別是陳誠等將領的意見是,若是中國軍隊在華北決戰不利,日軍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在華北平原會以其戰場優勢,沿著平漢線大舉南下,直攻武漢,那麼中國就會無險可守而迅速被日軍分成東西兩塊;中國的軍政中心既無法西遷四川,日本又可以運用海空軍支持的絕對優勢,將國軍主力在東南殲滅,歷史上中國南方政府,都是遭到這樣戰略所擊敗的。
這種戰略分析,當然有極強的說服力。但由於日本認為若要深入攻擊中國,必然是曠日持久,並且動員太大,他們認為只要攻擊中國剛剛建立的工業地帶與軍政中心,最多再封鎖中國的海岸線,中國就絕對會屈服,中國那有能耐撤退到西南落後地區,還能與日本對抗?所以中國最為擔心的日軍由北而南之攻勢,卻是日本沒有認真考慮過的(日軍遲遲在六年之後,才在其一號作戰計劃中,選擇這個方向的攻勢,但是已經時過境遷了)。
雖然如此,中國卻不能不加以防範。另外,假如就此認為,蔣介石決定移轉決戰地區的構想,是戰略上的重大錯誤,也不全有理,因為中國部隊機動性極差,假如完全採取守勢作戰,將會無法取得戰略主動,日軍若是掌握全面戰略上的主動——一旦它在華北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遲早會對長江三角洲的政治、金融重心發動攻擊,這時蔣介石將根本無法兩面兼顧。因此不如由中國主動在上海發動攻勢,強迫日軍改變戰略決戰地點,對於中國更為有利。
當然蔣介石在選擇上海的考慮重點之一,恐怕還是希望在上海決戰,容易引動國際社會的干預,中國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其真正意義就是在此。只有設法將中日之戰引動國際社會支持,最終能提早擴大為全球的為正義之戰,中國才能有機會死中求生。
所以中國放棄在華北的決戰,以及在華東果斷形成決戰,是掌握戰略主動的正當決策,一旦由日軍控制戰略主動,華軍將更會首尾難以兼顧。從日軍華北方面軍戰斗序列的組成,即可顯示日本對於在華北決戰的准備,是多麼迅速與完整,假如國軍真的以主力反攻華北,蔣介石更是鞭長莫及無法有效指揮,而漫長的補給線,也將會發生無法支持一百個師作戰的嚴重後勤問題,因此日軍將會在華北更為輕易地大獲全勝。此外,日軍仍是可以以海空優勢,隨時威脅上海地區,中國無法將有限的兵力,分散布防。
而以當時中國的國情,也不可能允許蔣介石在上海按兵不動,坐觀日軍在上海隨意部署——輿論與諸侯們會真的懷疑蔣介石與日本有默契,或是認為蔣介石的抗日決定別有用心借刀殺人,不敢也不願在自己的地盤與日本作戰,專門挑諸侯們的地盤與軍隊進行抗日,這在宋哲元與韓復渠的身上都可以看出來,因此他們不肯使全力與日軍拚搏。而在蔣介石表達中央抗日決心,要求各路諸侯前往南京共商大計之時,西南的龍雲、劉湘等人,也曾經擔心這是蔣介石的政治圈套。因此蔣介石必須要在自己的地盤,用自己的中央軍,與日本進行殊死戰,才能清楚地證明,抗日並非消耗諸侯部隊的借口.
淞滬會戰檢討:如果淞滬會戰打成長江三角洲會戰
由上海決戰所展開的淞滬會戰,是整個中日戰爭,甚至是人類戰爭史上少有的城市大會戰,雖然日軍在得到海空軍優勢支持下,造成了中國軍隊過度慘烈的犧牲,但是這是戰場戰術指揮上的問題,而非戰略決策的問題。假如蔣介石能夠控制住軍力,不要全部投入在上海近郊,而能適時全力拉長防線的縱深,把淞滬會戰打成長江三角洲會戰,不只在上海四周進行決戰,及早讓部隊進入預先設好的防線,靈活運用輕裝部隊在水鄉澤國之中進行逆襲,那麼中國軍隊在戰場的犧牲並不會如此之大。這場會戰幾乎把蔣介石中央軍的大部分主力,給全部地消耗掉,當然也造成多數諸侯近乎毫無保留地派兵支持抗日作戰,這是中國兩百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整體團結作戰。
當然蔣介石在上海指揮的這場決戰,可以說是超過他能力與經驗范圍之外,也超過了國軍的武器、訓練與能力之上的。但是中日之戰,本來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中國無論在哪裡決戰,都得要面對日軍絕對的優勢,中國不可能不戰而棄守上海,因為這不但是中國稅收、工業與國防的重鎮,更是民心士氣與國際形象的象徵所在,蔣介石要先不惜代價地打出幾場硬仗,才能穩住民情軍心,爭取到國際的同情與支持,否則中日抗戰根本就支持不了八年!
不過國軍在相對弱勢條件下,假如能夠進行一些調整,仍然可以在上海打得更好,那就是事先的情報若是做得更正確,在爭取先機攻擊時,就能集結更為優勢的兵力,特別是集中使用可以攻堅的火力,應該可以取勝日本的守軍。而在發現日軍據點防禦過於堅固之時,能夠靈活的轉攻日軍較為脆弱的防線,而分割日軍,也可以獲得更佳的戰果。雖然當時中國的海軍實力,連與日本海軍正面接戰的能力都沒有,但若能大幅加強水雷的運用,可以發揮高度阻敵效果,這比國軍在江防浴血的反登陸作戰,更能發揮作用。
國軍在上海郊區的主力決戰,過於著重維持戰線與爭奪一些據點,造成過於重大的傷亡,也屬於不智,國軍應該更加拉長防禦的縱深,留下更為充足與彈性的預備隊,而與日軍進行對抗,會比一再死守戰線據點,也許更有表現。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國軍在全盤戰局中,太過於集中上海市附近的決戰,事實上,應該把縱深拉到長江三角洲,才能充分疏散日軍的優勢火力,發揮河道水鄉的阻敵效果,以及運用預設的國防工事防線。
蔣介石指揮國軍在上海作戰的重大疏失,在於上海作戰長達三個月期間蔣介石竟然沒有派少量部隊,或是參謀督導人員,認真實際地檢視長江三角洲的國防工事,進行作戰之前必要的整理與准備,以及整體防禦規劃。結果等到中國軍隊從上海潰退到防線之後,才發現無法順利進入陣地應戰,也沒有任何支持與接應,國軍根本無法使用這些國防線作戰,結果幾百萬元投資的防線,就在幾乎沒有發生效果的狀態下,被日軍輕易地突破了。
假如蔣介石能夠在十月中旬,開始有計劃將參戰部隊,逐步退出上海市區,把陣地縱深拉開到蘇州河南岸,並且將增援的桂軍主力部隊,負責接應前線有計劃退出戰線的部隊,這樣中國的部隊能夠帶著完好的裝備,開始部署事先建好的國防戰線,並且動員地方政府與民眾,開始打掃整理防禦工事、補充糧食、飲水以及燃料,後續增援的部隊也盡量留在京滬與京杭地區,成為防禦作戰的預備隊,這樣將淞滬會戰拉開成為京滬會戰,那麼日軍的進攻恐怕就會遭到更大的麻煩與更多的損失了。
當然,基本上中國是一個全方位落後的國家,連軍隊的指揮與後勤系統,都存在極多的矛盾與不兼容問題,全靠蔣介石個人居中協調指揮,而前往上海作戰的部隊,根本不能有準確的事前規劃與掌握,各路諸侯是在討價還價之後,才派出部隊投入戰場,部隊運輸工具更是落伍與不足,因此蔣介石經常處在無法確實掌控部隊的狀況下應戰。許多中國軍隊不能適應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作戰,對於日本的海空軍,以及坦克、重炮與毒氣等殺傷力極大的武器攻擊,更是連見都沒有見過。國軍長期作戰最大的問題是,一旦接戰之後,部隊出現人員的死傷與裝備的損壞,就無法迅速得到補充而恢復戰力,因為中國沒有完整與統一的後勤系統,更沒有受過軍訓的後備軍人,國兵制才在試辦階段,因此勉強由各地強征而來的補充兵員,根本就是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平民,各軍的武器系統又分為十幾種,要補充的武器不是缺貨,就是即便補充上了,部隊也不一定能用。
而日軍最大的優點就是完備的兵力補充系統,以及高效率的後勤支持系統,作戰部隊本身就有後備兵的建制,而受過軍事訓練的後備軍人,更是很容易在部隊中發揮戰力。因此中日兩軍在接戰一回合之後,中國部隊後續的戰力會大幅減低,但是日軍卻得以在迅速整補之後,仍可以於第二回合中保持相當的水平。
而日軍雖然最後取得淞滬會戰的勝利,但是日軍一直遲至兩個月以後,才真正掌握到蔣介石華東決戰的作戰意圖。因此日本在逐次增兵的狀況下,根本無法速戰速決在上海取得決定性勝利。假如日軍能夠早些掌握華東決戰的戰機,在上海迅速集結重兵,而能提早以大軍指向太倉以西的戰略據點登陸,然後大膽地向南深入,直接切斷國軍在上海與南京之間的交通線,那麼國軍在上海的陣地早就被日軍所包圍,會更早失去纏斗的力量。同時日軍也不應過於自恃火力與兵力的優勢,專門攻擊華軍陣地,採取硬碰硬的打法,反而應該設法進行機動迂迴的攻擊,才能增加獲勝的機會。
日軍能夠將第十軍用在金山衛的登陸作戰,可以算是戰術上的傑作,這樣日軍從國軍陣地的後方,進行大迂迴包圍的作戰,的確是瓦解國軍在上海作戰的高招,造成了國軍出現失控地退出戰場,因而損失了更多的裝備與人員。不過日軍竟然無法包抄與圍殲到中國的主力部隊,這也顯示出日軍在作戰規劃上的疏失。
日本「三月亡華」被徹底粉碎
日軍在上海浴血纏斗三個月,才勉強攻下國軍的陣地,已經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而日軍久戰未勝,日本的民心士氣,則出現了懷疑與困惑。日本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無法在短期內結束與中國的戰爭,那麼日本就將面臨其戰略最大的致命弱點,就是日本缺乏戰爭與民生的資源,根本經不起長期的消耗,一旦它無法在中國戰場上達成速戰速決,那麼最後的潰敗,也就成為日本無法避免的命運了。
而淞滬會戰改變了中日作戰發展的態勢,中國以弱勢與守勢竟然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日軍擁有優勢與攻勢,卻無法決定戰略發展的方向與決戰的地點。此外這場血戰真正打出了中國人民的信心與熱血,推翻了國際社會公認之「日本三月亡華」的看法,雖然無法「感動」國際社會對日立刻進行制裁,卻也讓國際社會開始更為同情與支持中國的抗日作戰。
總之,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只要中國不屈服,中日兩軍的東線作戰絕對是不可能避免的,與其讓日本掌握主動,不如讓其陷入被動。雖然日軍並沒有沿平漢線長趨武漢的作戰計劃,但是中國卻不可不防這步。蔣介石主動將東線變成為主力戰場,有著後勤與指揮的實際需要。因為國軍的主力與補給,多數來自長江以南地區,當時的陸路運輸能力,在日本空軍的壓力下,無法支持大軍在北部的作戰。但是若在上海作戰,不但地理較近而且長江即是運輸的動脈,這里也是蔣介石的地盤所在,就近指揮,比較靈活方便,在華北戰線就會出現嚴重鞭長莫及的指揮問題,石家莊行營就是在各軍協調困難,指揮失當的情形下,在混戰中淪陷的。
在淞滬會戰驚心動魄的三個月當中,全中國上下凝聚出了一個共識,就是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整個民族決心以全面的犧牲來面對歷史危機的挑戰。
當時國民政府發表自上海撤退的聲明,可以說是對於這場會戰的過程與意義,做出最好的歷史見證與結論: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蔣介石與全體軍民的共同結論是,雖然上海作戰失敗了,但是中國決心以更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斗
④ 淞滬戰役背景是什麼 淞滬戰役有什麼意義
背景:
一戰後,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列強的遏制,中國的北伐戰爭使日本在華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加快吞並中國東北地區的步伐;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發生,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陷入極端困境,並導致政治危機,在內外交困情況下,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沖破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趁英美忙於應付危機,蔣介石大規模「剿共」之際,奪取東北,以擺脫困境,並圖謀爭霸世界。
盧溝橋事變後,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動下,國民政府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開始總攻,中國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並於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發起圍攻,試圖趕敵下海。「八一三」淞滬抗戰由此展開 。
意義:
國軍以60%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的代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話語。
這次淞滬會戰,中國雖然戰敗了,但為中國民族工業內遷爭取了時間。
在淞滬會戰驚心動魄的三個月當中,全中國上下凝聚出了一個共識,就是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整個民族決心以全面的犧牲來面對歷史危機的挑戰。
⑤ 淞滬抗戰及其歷史背景同意義
你說的應該是第二次淞滬抗戰吧
第二次淞滬抗戰,即『八、一三』事變
1、簡介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1])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同時也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而在上海主動發起的一場戰役[2],這是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2、背景
[編輯]直接原因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主要軍事行動集中在華北平津地區。起初,無論中國還是日本都未預料到這會引發一場全面戰爭。日本預期會迅速停火,並獲得更多的中國領土,類似於早先的九一八事變 (1931年)、一二八事變(1932年)和長城保衛戰(1933年)。中國的公眾輿論強烈反對任何進一步的妥協,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也准備好打一場防禦戰爭。蔣介石認識到蘆溝橋事變是日本的一次大膽的挑釁,想要完全將河北、察哈爾、綏遠等華北省份從中華民國政府分離出去,建立另一個滿洲國。這使得蔣對日本行動的容忍(「攘外必先安內」)到了「最後關頭」,除了打一場和日本之間的全面戰爭,已經別無選擇。
蔣介石和他的軍事顧問相信日軍下一個步驟必定是從華北沿平漢鐵路和津浦鐵路南下,直插武漢,進占華中和華東。日本的戰略是從北向南,這將迫使國民革命軍建立水平防衛線,試圖用鉗形攻勢包圍敵人。可是,在華北的國軍實力虛弱,沒有足夠數量的卡車和履帶車,軍隊不能在包圍中取得足夠的機動性。另一方面,在華北日軍總數占優勢。
[編輯]外交原因
上海當時是一個國際性大都會,有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的大量投資和財產。在戰前,西方列強不願意責備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因為它們在全神貫注於歐洲局勢。蔣中正認為,日本人進攻上海將刺激美國和英國站到中國這邊參戰。
[編輯]內政原因
蔣介石想與日本展開前線作戰,但是由於國民政府在之前就已經因弭平共產黨的叛亂而失去大量軍力,故蔣介石與他的軍事顧問相信他們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的和平來建立軍隊,方能與日本在相同的立足點下作戰,所以,過早冒險將他在成長中的軍隊投入對日作戰是十分浪費的。另一方面,如果蔣介石決定要組織大規模對日本的抵抗動作,他很有可能會失去他正在依照德式訓練發展中且尚未完成能與敵軍迎面作戰的軍隊,因此對於蔣中正來說,對日作戰可以穩固他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但卻會削弱他以軍事實力建立的政治力量。退縮並做出更多的讓步的決策雖然讓他失去群眾的支持,但卻能保存他的政治力量並掌控一個統一的中國,而淞滬會戰對蔣中正來說,正是一個大手筆的賭注。
此外,蔣介石不能冒險將浙江及江蘇兩省交到日本人手中,因為浙江與江蘇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重鎮,而且大部分的工業及政治基礎皆在這兩個省;該地區是蔣中正的國民政府唯一不受外力影響的政治中心,華北地區已被日本占據,而其他的省份則被剩下的軍閥或是國民黨其他派系的軍事力量所割據,因此,蔣中正自該區成為他的行政中心後,便不惜一切代價地防衛上海。
同時,蔣介石及他的顧問團對於提高戰爭的賭注也相當有信心,自從中國軍隊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中,讓日本軍隊的攻勢停頓,蔣介石希望能與1932年一樣的迅速停火,在1937年7月以前爭取更多的時間以提升他的軍事實力。另一方面,蔣介石決定若是日本並不以局地戰為解決方式,他將打一場拖延的戰爭,此外,他也已經計劃將重要的工業遷移至內地,以因應接下來戰爭的損耗。
[編輯]大戰的序幕
由於以上原因,蔣介石決定沿滬寧鐵路調動軍隊,迎接即將來臨的戰爭。8月9日下午五時半,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齋藤要藏兩人,駕駛軍用汽車沖向虹橋機場,被機場衛兵擊斃。事件發生後,上海市長俞鴻鈞和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周珏分別向日本駐滬總領事和日本海軍通話,當時日方聲明,日本海軍陸戰隊官兵本日未有奉命外出。縱令有人外出,也決不會有到虹橋機場。因為日本官兵是絕對不應該到機場的。
當夜10時,俞鴻鈞市長赴日總領事館交涉,敘說了事件經過,並主張用外交途徑解決,不使事件擴大。日方也表示同意。但是至11日下午四時,日總領事岡本訪俞市長,態度即轉趨強蠻,聲稱對於虹橋擊斃二日兵事,日本全國極為震動,東京政府雖同意用外交途徑解決,但是同時卻又認為有向中國「質問」對本案態度的必要。並附帶提出兩項要求:「(一)將保安隊撤退,(二)將保安隊已築之防禦工事完全撤除。」
俞鴻鈞答復:「既然是中國的土地,就更無所謂撤退」。對防禦工事和「保安隊所有措施,無非為防範起見,總之,我方維持和平之心志,日方應能諒解……如日方亦能遵守范圍,沖突自然避免」。日方表示滿意。
8月10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為闖入機場道歉,但要求中國解散保安隊,並拆除防禦工事。日本還借口此事件在8月10日運送增援部隊到上海,撕毀了1932年簽訂的淞滬停戰協定(上海被列為非軍事區)。針對日軍的行動,蔣介石也在8月11日開始調動中國軍隊進入上海地區,繼日本之後背棄了淞滬停戰協定,決意對抗日軍的進侵。第二天,日本要求列強迫使中國解散進入上海的部隊,但市長俞鴻鈞聲明日本7月7日對中國的侵略已經違背了協定。上海市民狂熱地歡迎出現在該市的中國部隊。
12日下午3時,應日方要求,召開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會議。會議在公共租界工部局會議廳舉行,出席者除中日雙方外,尚有英、法、美、意四國代表,日方代表岡本聲稱:今晨中國保安隊及正規軍隊,已在近郊設置防禦工事,此種行動,違反停戰協定,應請共同委員會加以注意,采有效辦法,加以制止。俞鴻鈞當即駁斥:「共同委員會設置之目的,在維持上海之和平與治安,並非協助日本政府實施侵略政策」。「虹橋事件發生後,日方曾一再表示靜候調查事實真相,以外交方式解決,但一面竟軍艦雲集,軍隊大增,軍用品亦大量補充,此外尚有大批軍艦正在途中,源源而來。此種措施,不獨妨礙各國僑民之安全,且對中國為一種威脅,且足發生危害之行為。中國在本國領土內,當然有權採取自衛之行動。……我方秉承中央所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一貫政策,對僑居上海之各國僑民,仍當加以保護。」各代表提議可否將保安隊稍稍後退以免沖突。俞鴻鈞答:「停戰協定早已為日方破壞,故本日實無召集共同委員會之必要。」「我國軍隊,在本國土地行動,有絕對自由之權,此則未容他人之置議。」「為維持上海之和賓士安計,如日本將增加之軍艦與軍隊調回,則我方對撤退保安隊一點,亦願加以考慮。」會議毫無結果而散。
日本在會上表示竭力避免戰爭,而行動上作好了戰爭准備。日本在8月10日運送增援部隊到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在12日晚陸續登陸。而且在楊樹浦、閘北、虹口一帶布防。到12日止,調集淞滬的日艦已達30餘艘,海軍及陸戰隊1.5萬之眾。
3、過程
國民革命軍飛機受傷棄彈誤投在公共租界與法租界交接處的大世界,造成上海平民三千人死傷,8月13日,在位於虹口的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地區周邊的國民革命軍與日本海軍陸戰隊在周邊防禦陣地進行零星交火,8月14日,國民革命軍第88師進攻位於虹口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空軍第四大隊於上海西南方百里的浙江杭州筧橋上空擊落多架日機。(1940年,國民政府明訂每年8月14日為中華民國空軍節。)
8月14日早晨,中國軍機前往黃浦江轟炸日本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巡洋艦。投下六枚炸彈,其中五枚落入河中,一枚擊中怡和洋行倉庫。當日下午,中國軍機再度前往轟炸日本軍艦,其中兩枚炸彈遭投彈手刻意投擲在國際租界與法國租界內,造成數千人死傷[4]。
8月22日,日軍第3、8和11師在海軍炮轟的配合下,發起兩棲作戰,繼續在川沙、寶山登陸。中國軍隊在敵艦的猛烈炮火下,無法進行有效反攻。
8月23日晨,日軍第11師團與中國海防司令沈鴻烈部戰艦激戰;下午,著名的先施百貨公司遭日軍炮彈擊中,造成上海平民傷亡。8月30日,日軍船艦噸量占優勢,中國海防失守,日軍在30餘艘敵艦密集炮火掩護下,向獅子林、川沙口登陸,攻擊寶山、月浦、羅店。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呼籲中日雙方停戰。但此時日軍先行在獅子林登陸的先鋒軍已經與國民革命軍開戰,激戰數小時之後,雙方都損失慘重,但日軍的傷亡情形更慘,剛登陸的先鋒軍幾乎遭到殲滅,連後來支援的幾排兵力也是非死即傷,甚至是登陸艇也被國軍擊沉數艘、重毀2艘。
隨後國民革命軍退入村口,獲得陳誠和馮玉祥的資助3個排的兵力。不久,日軍擁入村口,再度爆發激戰,日軍數度被國民革命軍逼退,但是國民革命軍已被包圍,除少數幾個突圍之外,其餘的英勇殉國、為國捐軀,包含姚子青營長。此次戰役日軍的傷亡遠比在南京一帶損失還要慘重,甚至日軍指揮部高層被迫三度陣前換將。
9月20日前後,日軍在長江和黃浦江沿岸集結有陸軍五個師團,另十五個大隊,共約十二萬人,有戰車兩百輛、飛機兩百餘架、火炮三百餘門。
10月26日早,陳誠陣地司令部所在地大場失守;晚,守衛「大場防線」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00餘人(報紙宣稱「八百壯士」),沿途收容傷兵、散兵,在團附參謀謝晉元兼任代理副團長、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死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西撤。在日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孤軍奮戰,誓死守城,堅持4晝夜,擊退敵人數十次進攻。同時,上海人民也以極大熱情支持壯士,慰問品、葯品源源不斷地送入了四行倉庫,女童軍楊惠敏更在日軍戰機掃射之下,將國旗送予部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槍炮下飄揚,提振國民的抗敵之心。戰至30日,國軍糧彈俱盡棄守防線,撤入英租界。後被漢奸出賣,繳械俘虜再被轉至南洋作為苦力俘虜營。
10月,孫立人率稅警總團第四團在周家橋成功擊退日軍渡河。但在此役孫立人受到迫擊炮彈攻擊身受十三處創傷,因宋子文之助立即送往香港接受完整治療。
11月5日,日遣自華北戰場抽調第10軍下轄三師團援軍於金山衛(杭州灣北岸)登陸,側擊上海。中國守軍撤退。
11月8日,太原、任縣失守。
11月9日,松江失守,蔣介石下令撤退,國軍兵分兩路(北路沿京滬鐵路,南路沿蘇州河)向南京及杭州撤走,因日軍戰斗機不停朝沿路退兵機槍掃射,國府軍此階段傷亡尤為慘重。
11月11日,上海、大名失守。13日,濟陽失守。14日,嘉善失守。16日,崑山失守。18日,嘉興、煙台失守。
11月20日,蘇州失守,蔣介石宣布遷都重慶。
21日,吳興失守。25日,無錫、長興失守。29日,宜興失守。30日,溧陽、廣德失守。
4、意義
【1】這是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但又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
【2】以軍事面來說,國民政府不但戰敗以外還讓其軍事實力大幅受創,使得多年建軍付諸流水;但在政治面上卻是成功的,淞滬會戰將中日沖突成功的檯面化宣傳到國際媒體。也讓世界清楚中華民國政府對日本的立場: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將其一塊一塊地征服侵吞,也證明了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而戰爭導致的國外資產損失與日軍的戰爭暴行有效的降低國外輿論對於日本的好感,也間接影響日後英美對中國戰場的支持。
最後,日軍原先希望藉由有限度沖突取得在華利益的作法,在淞滬一戰後開始無法收拾。淞滬會戰的時間長達三個月,最終也只能在傷亡慘重下勉強奪得勝利,而國民政府在此戰以後毫無對日本妥協的態度使日軍無法回收戰爭成本,在一無所得下日軍必須增兵以在這場戰爭獲得利益,這種惡性循環最終使日本國力逐步拖入崩潰邊緣,並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
--------------------------------------------------------------------------------------------------
附:
第一次松滬抗戰,即『一、二八事變』
1、歷史背景: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地區的大量土地,並試圖扶植前清朝皇帝溥儀建立滿洲國。 但此一行動剛開始就受到了以國際聯盟為代表的國際的普遍反對,於是日本決定在上海這一國際性的大都市製造事端以轉移國際視線,使日本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侵略與控制行動能夠順利進行。
2、事變經過
1932年1月28日23時30分,日軍海軍陸戰隊2300人在裝甲車掩護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已多次劃為日軍防區)西側的每一條支路:靶子路(今上海市虹口區武進路)、虯江路、橫浜路等等,向西佔領淞滬鐵路防線,在天通庵車站遇到國軍十九路軍的堅決抵抗。一二八事變爆發。
轟炸後的上海商務印書館
1月29日凌晨,日機從停泊在黃浦江上的「能登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閘北華界,寶山路584號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中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藏書超過三十萬冊)均被炸毀。閘北多處燃燒。但日本陸戰隊奪佔北站的企圖以失敗告終。
1月31日,日本第三艦隊開抵上海,有巡洋艦4艘、驅逐艦4艘、航空母艦2艘及海軍陸戰隊7000餘人。
2月1日,日本軍艦從長江上炮轟首都南京。中華民國政府宣布遷往洛陽,表示決不屈服(年底才遷回南京)。
2月2日,日軍多次進攻吳淞,均被擊退。2月13日,日軍混成第24旅團在薀藻浜曹家橋偷渡成功後,在永安紗廠門前被國軍重兵包圍,又有60名敢死隊員實施自殺攻擊,1600日軍全軍覆沒。日軍遭受重創,一舉佔領吳淞的企圖遂破產。
在戰事擴大下,日本海軍的陸戰能量無法有效壓制19路軍,因此不斷增兵,指揮官先由海軍少將鹽澤幸一改由海軍中將野村吉三郎擔任,之後陸軍決定介入,指揮權由陸軍第九師團師長植田謙吉接任,最後以陸軍大將、前陸軍大臣白川義則擔任;數度增兵後日方最後投入兵力超過三個師團七萬人;並兼以海空軍、戰車助戰。
2月24日,日軍決定擴大作戰規模,自日本本土抽調第11師團與第14師團組建為上海派遣軍,並於3月1日自上海戰線後方登陸
第五軍官兵戰前宣誓
中國方面,蔣介石於事變發生後復出主理軍事,以中央軍第八十七、八十八師及稅警團、教導團為第五軍,由張治中指揮,於2月16日加入上海作戰;之後蔣介石再調正在江西圍剿共軍的第十八軍陳誠部入浙。
[編輯]停戰
國民革命軍在政府支持下,在江灣一帶抵抗日軍進攻至3月2日,由於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面,於是被迫全線撤退。3月3日,日軍佔領真如、南翔後宣布停戰。由於上海的戰事讓長江航運中斷,列強位於華中的利益受損,於是逼迫日本政府談判。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國調停之下於3月24日在上海談判,5月5日簽署《淞滬停戰協定》。日軍返回戰前防區(上海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及其越界築路地帶),國軍暫留現駐地(京滬鐵路上的安亭鎮至長江邊的滸浦一線),交戰區劃為非武裝地區。
-------------------------------------------------------------------------------------------------------------------
⑥ 淞滬會戰的戰略意義
1938年11月11日,上海市市長俞鴻鈞發表告市民書,沉痛宣告上海淪陷。至此,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落下帷幕。在淞滬會戰的3個月中,全中國上下團結一心,達成了「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的共識。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中國堅持抗擊日寇達到百日之久,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淞滬會戰的意義更在於,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言,將中日戰爭拖入持久戰。一旦日軍無法速戰速決,也就決定了它最後失敗的命運。
犧牲人員:第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第67師師長負重傷(未死),第201旅旅長蔡炳炎及兩個團長陣亡,第11師和第67師營連長大半犧牲,陳誠集團半月減員半數,稅警團第四團團長孫立人重傷,第18師師長朱耀華因陣地被攻破拔槍自殺。
第88師第524團2營800餘人奉命守衛四行倉庫,即後來的「八百壯士」,堅持奮戰三天三夜,未全軍覆沒,在租借各國請求下退回租借之內。
淞滬會戰中,中方兵力最高達70個師,70餘萬人,包括蔣介石的近衛軍、各地軍閥、各地正規軍等;日方27萬人,包括駐守在台灣、華北、東北的精銳部隊及最初參戰部隊。同時有海空軍支援,人少力量強大。很多中國參戰部隊未開到前線就遭到日軍空襲,損失慘重。
⑦ 淞滬抗戰的歷史意義
「一·二八」淞滬抗戰打了三十三天,日軍增兵達五個師團,八萬多人,十專九路軍屬和義勇隊,加上後來加入的第五軍抗敵者,最多時不過四萬人;日軍裝備飛機、軍艦、大炮、坦克等應有盡有,防衛能力占優,十九路軍武器只有長槍、機關槍和手榴彈,官兵鬥志和野戰經驗占優。但最終結果這場戰爭沒有贏家,而對於中國人來說,「一·二八」抗戰的意義重大,影響非常深遠。
一、「一·二八」淞滬抗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嚚張氣焰,大大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二、「一·二八」抗戰使中日全面戰爭延遲了五年,為中國抗戰贏得了時間。
三、「一·二八」淞滬抗戰揭開了全民抗戰的序幕。
⑧ 淞滬戰役的意義
(2015·新課標)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先後統籌完成了江寧、鎮江、虎門、馬尾、連雲港等要塞區的建設,又大規模構築了京滬、滬杭、豫北、晉北、綏東等側重於城市和交通線防禦的工事。它反映了國民政府對日持久防禦作戰的戰略意圖。
(2019·咸寧)1937年11月28日倫敦《泰晤士報》報道:「此次兩軍作戰,雙方傷亡慘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上海一隅之抵抗,對於整個中國均有極大之影響。」此報道所描述戰役的意義在於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中國軍隊在上海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給敵人以重大打擊,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夢想。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時間: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性質: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結果:1937年11月,國民革命軍在淞滬會戰中失利,上海被日本佔領。淞滬會戰,以失敗告終。這次淞滬會戰,中國雖然戰敗了,但為中國民族工業內遷爭取了時間。同時它讓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的立場: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將其領土一塊一塊地征服侵吞,也證明了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
1937年11月,中國代表顧維鈞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說:「目前遠東和平的恢復與維護,要求其他與會各國採取道義上的、物資上的、財政和經濟上的具體行動。」否則,遠東的暴力和動亂「就會達到不經受另一次世界大戰的考驗和磨難,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於爭取各國對華同情和幫助。
……
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長沙會戰----桂南會戰——上高會戰——緬北滇西戰役——湘西會戰
⑨ 在中華民族的抗戰中淞滬會戰具有什麼重大意義
淞滬會戰中國雖然戰敗了,但為中國民族工業內遷爭取了時間。同時它讓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的立場: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將其領土一塊一塊地征服侵吞,也證明了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
日軍在上海浴血纏斗三個月,才勉強攻下國軍的陣地,已經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而日軍久戰未勝,日本的民心士氣,則出現了懷疑與困惑。日本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無法在短期內結束與中國的戰爭,那麼日本就將面臨其戰略最大的致命弱點,就是日本缺乏戰爭與民生的資源,根本經不起長期的消耗,一旦它無法在中國戰場上達成速戰速決,那麼最後的潰敗,也就成為日本無法避免的命運了。
在淞滬會戰驚心動魄的三個月當中,全中國上下凝聚出了一個共識,就是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整個民族決心以全面的犧牲來面對歷史危機的挑戰。
中日的淞滬大會戰規模空前,改變了中日決戰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後的戰爭發展方向。當時蔣介石決定將主力東調,尋求上海決戰的策略是否適當,引起了諸多爭論。
總體評價
就大戰略而言,因內戰剛結束不久,中國國民經濟正逐漸恢復(1936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戰前最高峰),陳誠本人也正在負責利用進口武器裝備50個國防師的計劃(如與德國合作,用江西大余的鎢礦石換取德國武器),在上海與日軍大戰則勢必終止中國的抗戰准備而倉促與日軍決戰。
實際當時日本決策機構在「七七」盧溝橋事變後對是否全面侵略中國搖擺不定,以參謀次長石原莞爾為代表的「不擴大派」暫時佔了上風。石原為當時實力派人物,因當時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為皇族只是掛名,軍部實權在參謀次長石原手裡。石原甚至主張:「可以將我華北全部駐軍一舉撤至山海關滿州國界,然後由近衛首相親自飛往南京與蔣介石促膝交談,以解決日華間根本問題。」日本這個方案,是通過回復到盧溝橋事變以前的狀態,換取國民政府對東北偽滿洲國的正式承認。國民政府本可利用此次談判與日本周旋,盡量贏得更多時間,然而當高宗武返回南京時,「八一三事變」正好爆發,中國軍隊進攻上海日軍後,石原莞爾被迫辭職,日本統帥機構決定全面侵華,可見陳誠主動挑起上海戰事的失策。另京滬一體,上海既為前線,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就直接暴露在日軍兵鋒之下,日軍增兵上海後很快就直搗南京,對中國抗戰震動極大。
正面評價
中國部隊機動性極差,假如完全採取守勢作戰,將會無法取得戰略主動,日軍若是掌握全面戰略上的主動——一旦它在華北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遲早會對長江三角洲的政治、金融重心發動攻擊,這時蔣介石將根本無法兩面兼顧。因此不如由中國主動在上海發動攻勢,強迫日軍改變戰略決戰地點,對於中國更為有利。
所以中國放棄在華北的決戰,以及在華東果斷形成決戰,是掌握戰略主動的正當決策,一旦由日軍控制戰略主動,華軍將更會首尾難以兼顧。從日軍華北方面軍戰斗序列的組成,即可顯示日本對於在華北決戰的准備十分迅速與完整,假如華軍真的以主力反攻華北,蔣介石更是鞭長莫及無法有效指揮,而漫長的補給線,也將會發生無法支持一百個師作戰的嚴重後勤問題,因此日軍將會在華北更為輕易地大獲全勝。此外,日軍仍是可以以海空優勢,隨時威脅上海地區,中國無法將有限的兵力,分散布防。
負面評價
中國統帥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滬,既削弱了華北抗日戰力,又未保住京滬杭地區;而上海、南京失守,長江門戶洞開,對武漢和華中腹地威脅極大。這不能被視為是戰略上的成功。」
蔣介石雖然早有作戰計劃並決定出其不意地發動進攻,但是對於日本方面對中國軍隊進攻可能作出的反應,卻「一切未經考慮」,「所以蔣介石在上海地區集結兵力迎戰,可能出敵不意,而敵之對策亦出蔣之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