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鮮平台的發展前景如何
生鮮平台的發展前景應該是不錯的,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喜歡吃生鮮食品,順豐快遞等一些平台已經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相信生鮮市場的未來的是美好的。
Ⅱ 我國生鮮配送系統發展有多久了
其實很早就有人在做了,只是很難做起來,中間環節太多太復雜內,倉儲、配送不是那麼簡容單的,現在確實比較多人關注,但是還不算到了瓶頸期,很多從業者確實也感覺到吃力了,其實所有行業都有飽和的時候,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壯大,主要還是要自己身硬,從服務、管理、內容上不斷加強自己,有了扎實的基礎後,自己不怕競爭不怕對比。那麼不管什麼行業都能逆流而上現在確實比較多,但是還不算到了瓶頸期,很多從業者確實也感覺到吃力了,其實所有行業都有飽和的時候,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壯大,主要還是要自己身硬,從服務、管理、內容上不斷加強自己,有了扎實的基礎後,自己不怕競爭不怕對比。那麼不管什麼行業都能逆流而上的。
Ⅲ 我國連鎖超市的發展歷史及世界連鎖超市的發展歷史
超市指滿足顧客日產性生活需求的業態,通常以生鮮食品作主大內容,突出其市場性的喧騰感,同時針對在家庭生活用品上的一站式購買需求,組合並提供中等品質生活必需品,是在價格上不斷追求競爭優勢的超市級市場,在日本也稱大型綜合超市。大型超市的營業形態是公司根據自身的資源狀況,選定某一顧客層的特定生活場景設定商家的經營概念,並據此組合、篩定商品和服務及銷售方法。一般來說,經營方式採用連鎖方式便於大量開店,且經營效率較好。 被譽為世界零售業「地二次革命」的超級市場的問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經濟危機的產物。在第一家超級市場1930年於美國紐約問世之前,雜貨商和食品商大都屬於經營單一或限品類的小企業。在經濟危機初期,一些零售商迫於經營壓力,覺得可以通過降低售價增加銷售。於是,他們引進自我服務,並以提供可廣泛選擇的商品和較低的價格開拓了超市市場這種新的經營方式。這一新的零售業態一問世就取得了成功,並為許多企業所接受,二次革命結束後,在世界各國得到普及。 在我國,大型超市的發展史較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在廣東成立了我國第一家超市---百佳超市。隨後,上海華聯商廈成立了華聯超市,並拉開了我國超市發展的序幕。 但是,我過早期的超市大多規模小,營業面積一般不超過1000平方米,以干雜食品和日化用品為主主要經營范圍。真正的大型超市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 1995年以後,一法國家樂福為代表的歐美外資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外資企業帶來的新鮮業態迅速在中國傳播開來。外資零售企業推行的大賣場,以天天低價的價格形象和應有盡有的商品種類以及獨具特色的生鮮商品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大型超市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到2001年,我國共有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年銷售500萬元以上的大型超市12000多家,實現銷售額1000億元以上。
Ⅳ 生鮮電商的發展前景有多大
你好!以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目前處於高速發展內期,市場表現強勁,容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1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6%,增速相對前幾年有所放緩。預計到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506.08億元人民幣。
Ⅳ 急求國外冷鏈物流的發展歷史!!!!
這個如何?
國外冷鏈物流發展的主要做法與經驗
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等農產品(簡稱生鮮易腐農產品)需要通過低溫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鮮程度、色澤、風味及營養,冷鏈物流應運而生。冷鏈物流(Cold Chain)是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等在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也稱為低溫物流(Low Temperature Logistics)。
目前美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有些國家的生鮮易腐農產品冷鏈流通量(以價值論)已經佔到銷售總量的50%,並且仍在繼續增長。
在我國,冷鏈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僅側重於數量保證,對品質的要求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盡管我國冷鏈物流並不發達,但由於城市的迅速發展導致農產品流通量大幅增加,冷鏈物流在保障生鮮易腐農產品供應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經濟持續發展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冷鏈物流應如何快速健康發展,已成為一個緊迫的課題。發達國家在這方面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通過調查研究,筆者把發達國家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加以總結,希望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健康快速發展和農產品冷鏈物流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發展冷鏈物流的核心: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一整套體系
冷鏈物流由多個環節組成,從食品原料的種植和采購、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費的全過程,是一項復雜的低溫系統工程,確保各環節的質量安全問題是冷鏈物流的核心。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冷鏈物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都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包裝、運輸、儲存、標簽、品質等級、容器和包裝、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最大獸葯殘留物允許含量和最大殺蟲劑殘留物允許含量等有關標准和規定,對農產品進出口也有嚴格的檢驗和認證制度,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如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作為聯邦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根據國際通行的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原理制定了食品安全督促計劃(FSEP)。該規劃不但在肉類和家禽加工廠普遍實行,而且在乳品、蜂蜜、雞蛋、蔬菜水果加工業內也廣泛應用。該規劃實施以來,已經有664個加拿大聯邦政府注冊的食品企業(共2003個)提出了認證申請,其中已有327個得到了HACCP認證。此外,CFIA還向一個由加拿大農業聯合會管理的規劃「加拿大農場生產食品安全規劃」(COFFSP)提供科學和技術方面的支持。該規劃覆蓋了從田間(畜舍)到屠宰加工企業門戶的食品安全問題。它通過聯邦政府和產業界的合作,鼓勵國內初級產品協會開發發展戰略和必要的工具,以便使生產者在農場的食品生產環節實施與HACCP原理相一致的食品安全措施。CFIA對FSEP和COFFSP計劃的參與體現了其持續改進食品安全的承諾,即從初級產品生產到最終產品零售的多部門、跨行業的食品安全協作,最終實現從農場到餐桌包括冷連物流全過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與管理。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關鍵環節:依靠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各國的實踐證明,龍頭企業在促進各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加拿大政府在運輸業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後,1987年基本放鬆了對運輸業的管制,極大地促進了各種運輸方式和企業間的競爭和發展。1990年後,政府進一步放開市場,對各種運輸方式進行私有化和民營化改造,通過下放港口和內河運輸的經營權、國家鐵路公司民營化等措施,使企業真正自主經營,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建立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競爭機制,促進了冷鏈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路鐵海空多式聯運,產地加工企業、批發市場與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等多方參與、並存共贏的冷鏈物流發展模式。加拿大既有以北美地區效益最好的鐵路運輸企業國家鐵路公司(CN)和加拿大最大的花椰菜產地加工企業Melvin Farms為主體的冷鏈物流模式(產地加工企業模式),也有以北美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Ontario Food Terminal Board與加拿大最大的配送中心Sobeys為主體的冷鏈物流模式(批發市場與配送中心模式),還有以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Thomson Group為主體的冷鏈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支撐:加大政府投入,創造良好的營運環境
各國政府紛紛加大資金投入,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加拿大聯邦政府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的主要方式:
一是通過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如加拿大政府通過對國家鐵路公司補貼、改制和相關政策扶持,使國家鐵路公司扭虧為贏,盈利率由過去的3%提高到30.4%,成為目前北美地區效益最好的鐵路冷鏈物流運輸企業。通過注入啟動資金扶持,使Ontario Food Terminal Board成為擁有5000個客戶、交易量540萬磅/天、交易額9.6億加元/年,純利潤100多萬加元的北美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
二是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國家標准和執法檢查監督,規范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日本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很重視物流產業的規劃與建設,並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綜合物流施政大綱》,對主要的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韓國政府建立了專項基金,以資助專業性物流公司,並對開發新型物流技術的企業削減個人和企業所得稅。財政出資為農協會員購買標准托盤及物流相關設備提供政府補貼,資助運輸企業購買標准集裝箱運輸卡車。為減少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損耗,根據相應的農產品包裝法,由政府出資80%,農戶出資20%對出售前農產品進行包裝,施行低溫儲存與運輸,推進冷鏈物流。荷蘭政府對於建立面向全歐洲的配送中心建設的企業給予選址、規劃及經營方向的指導,並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或貸款貼息。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基礎:發揮協會作用,加強行業協調和自律
各國冷鏈物流的行業協會在政府與企業之間起著橋梁與紐帶作用,在完善行業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協會一方面積極宣傳政府的交通方針、政策和法規,另一方面代表企業利益反映企業的呼聲,對完善物流政策和改善企業經營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行業協會從不同角度起到溝通情況、協調關系、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等作用。如加拿大卡車協會,是由加拿大運輸企業、農 產品產地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和配送中心等人員自願組成的民間組織。協會主要協助CFIA制定冷鏈物流指導原則與標准,協調冷鏈環節行為主體的關系,組織制定本行業企業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紀律,並配合CFIA對協會成員進行技術咨詢和人員培訓,在推動加拿大冷鏈物流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前提:完善相關法律及標准,推進專業認證
農產品冷鏈物流包括原料生產、加工、運輸、配送、銷售到從消費者手中的全過程。在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因為操作不當而出現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問題。各國政府為了確保冷鏈物流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標准,涉及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包裝、運輸、儲存、標簽、品質等級、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最大獸葯殘留物允許含量和最大殺蟲劑殘留物允許含量等方面。如在原料生產環節,為了規范農葯的注冊登記、使用和管理,加拿大衛生部、農業與農業食品部會同漁業海洋部、環境部及自然資源部共同制定了《防蟲產品法》,該法明確了農葯的注冊登記辦法。以及需要提供的數據、農葯用量等。加拿大環境保護法規定,要對污染物和有毒物品進行評價;農葯殘留補償法規定在任何情況下,農民可以因為農產品中農葯殘留超標導致損失而獲得補償。在加工、貯藏和運輸環節制定了嚴格的溫度標准,如禽類加工環境溫度低於10℃,冷藏與運輸溫度不得高於4℃。
另一方面,嚴格專業認證制度,實行市場准入。如加拿大近年積極推動有機食品的發展,有機農業已經成為加拿大農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全國目前共有經認證的有機農場2500個,有機食品加工企業150家,有機產品認證機構46個。有機農業的總產值為6億加元,佔全國農業總產值的1.5%。通過認證後,認證機構向有機種植或加工者授予證書,並授權其使用有機產品標識,而後方能進入流通與消費環節。再如對肉食品生產企業要利用HACCP來監督和控制生產操作過程,不但要求檢查農葯殘留量,還要檢查生產廠家的衛生條件,對工作間溫度、肉製品配方以及容器和包裝等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完善法律法規和標准、推進有機食品、HACCP及ISO等專業認證制度、原產地保護和地理標識管理等,是加拿大農產品冷鏈物流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保障:鼓勵技術創新,推廣先進技術管理手段
各國冷鏈物流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冷鏈物流業的整體水平,技術創新體現在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
首先,在標准化原料基地建設方面積極採用GAP、GVP等先進的管理規范,使用環境友好型栽培(養殖)管理技術和先進、快速的有害物質分析檢測技術等,從源頭上保證冷鏈物流的質量與安全。
其次,使用先進的產地加工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延長保鮮期。許多發達國家把預冷保鮮作為冷藏品生產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預冷的關鍵在於一個「快」字,包含了許多在不傷害產品質量的情形下快速降溫的先進技術。如加拿大花椰菜產地加工企業Melvin Farms採用真空預冷技術和冰溫預冷技術,有效消除田間熱,降低蔬菜的呼吸強度,延長保鮮期。
第三,在儲藏技術裝備方面,積極採用自動化冷庫技術,包括貯藏技術自動化、高密度動力存儲(HDDS)電子數據交換及庫房管理系統,其貯藏保鮮期比普通冷藏延長1~2倍。氣調貯藏是當代最先進的可廣泛應用的果品貯藏技術。英國的氣調貯藏能力為22.3×104噸,法國、義大利、荷蘭、瑞士、德國等國也在大力發展氣調技術,氣調蘋果平均達到蘋果總數的50%-70%。
第四,在運輸技術與裝備方面,冷藏運輸技術經歷了公路冷藏運輸、鐵路冷藏運輸、水路冷藏運輸發展到冷藏集裝箱多式聯運。歐洲具備通暢的交通網路,公路運輸快捷靈活,裝卸環節少,減少了裝運中的損耗,可進行「門對門」的服務。冷藏運輸將朝著多品種、小批量和標准化、法規化的方向發展,節能和注重環保將是冷藏車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鐵路運輸在易腐品運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鐵路易腐品運輸的運量占總的易腐品運輸量的55%左右。歐洲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冷集箱與鐵路冷藏車的配套使用,克服了鐵路運輸不能進行「門到門」服務的缺點,大大提高了鐵路冷藏運輸的質量。據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的統計數據,2005年全球食品冷藏能力達到10億立方英尺,其中冷藏集裝箱能力超過60%,超過6億立方英尺。如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Thomson Group除具有容量大、自動化程度高的冷藏設施外,還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強制供電器(PTO)驅動、自動控溫與記錄、衛星監控的「三段式」冷藏運輸車,可同時運送三種不同溫度要求的貨物。
第五,在信息技術方面,冷鏈物流要實施全程溫度控制管理,必須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撐。通過信息技術建立電子虛擬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系統,對各種貨物進行跟蹤、對冷藏車的使用進行動態監控,同時將全國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區的連鎖經營網路聯結起來,確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的傳遞。
高新技術和先進管理手段有力地推動了各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
Ⅵ 生鮮電商作為冷鏈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請問生鮮電商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
新零售,新物流,新金融都與互聯網經濟息息相關。顯然,馬雲已經成為這場經濟辯論的最大贏家。只是為了促進經濟,無論是從實體還是從互聯網,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造福我們的國家。沒有人知道誰會笑到最後
Ⅶ 永輝超市的發展簡史
永輝超市是福建省在推動傳統農貿市場向現代流通方式轉變過程中培育起來的民營回股份制大型企業集答團。2001年3月,已經經營有幾家小超市的張軒松積極響應省、市政府「杜絕餐桌污染,改善社區生活,建設放心市場」的號召,開設了福州市首家「農改超」超市——永輝屏西超市,嘗試把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永輝屏西超市經營面積為1500平方米,其中「生鮮區」的經營面積就佔到整個超市的50%~70%,以家庭主婦、上班族為主要客戶群,涵蓋了各種海鮮、農副產品、餐桌食品等,他們還投入資金,營造干凈、有序、舒適的購物環境,配備果蔬農葯殘留檢測設備,告別傳統農貿市場的臟、亂、差 。
這種經營業態剛一出現,就以其獨特的經營模式,准確的市場定位大獲成功,並迅速得到滾雪球式的快速發展,得到百姓的廣泛認可,被譽為「民生超市、百姓永輝」,被國家七部委譽為中國「農改超」的開創者,其經營模式被列入《中國零售十大創新案例》,永輝黎明店被福建省經貿委評為福建十佳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