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尼族歷史來源
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復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史軍超《哈尼族與「氏羌系統」》,載雲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紅河兩岸土著說以出土文物為證據,認為哈尼族系紅河地區的土著,與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關。(孫官生《論紅河流域是早期人類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載《紅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統」南遷說是比較流行的觀點。它認為哈尼族同今天雲南省境內十幾個彝語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於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據《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籍記載,氏羌族群原游牧於青、甘、藏高原。秦獻公時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勢力迅速擴大,大肆進行征服鄰近部落侵擾的活動,氏羌族群被迫流遷各地。在遷徙中,南遷的羌人不斷繁衍,形成耗牛種和越嶲羌、白馬種、廣漢羌等若幹部落,活動於今川西南、滇西北、滇東北的廣大地區。史學家將這些南遷的羌人遺裔統稱為「和夷」。和夷名稱雖不單指一個民族,但無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這一記載,與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民間傳說基本一致。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隋唐時期,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同被稱為「烏蠻」。唐初,哈尼族開始從烏蠻中逐漸分化,散布於哀牢山、無量山廣大地區的哈尼族被稱為「和泥」。滇東南六詔山出現的「和蠻」部落,曾多次向唐朝貢方物,開始了與中原政治經濟的聯系。南詔崛起後,各地哈尼族直接隸屬於南詔,與滇東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統稱為37部蠻。其中的因遠(元江)、思陀(紅河)、溪處(元陽、金平)、落恐(綠春)、維摩(丘北、瀘西、廣南)、強現(文山、硯山、西疇)等7部均大部分為哈尼族,處於南詔奴隸制政權的統治下。10世紀中葉,南詔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率37部蠻,會盟於石城(曲靖),直驅洱海,於937年摧毀了楊氏的「大義寧國」奴隸制政權,在雲南建立了大理段氏封建領主政權。哈尼族各部落,因得到大理國段氏的分封,開始建立領主制度。六詔山區各部哈尼族,以強現部最為強盛。其領主龍海基「素為諸夷所服」(見《新纂雲南通志》卷一七四,《土司考·開化府》。),統一了各部大小領主。宋皇祐時,因向導宋將楊文廣過境有功,受宋王朝令世領六詔山區,世代為滇東南最高領主。滇東南哈尼族便與中原有了密切的聯系。 13世紀中葉,元朝滅大理段氏政權,統一諸部,設雲南行省。元憲宗六年(1256年)立阿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臨安府),轄今紅河州大部、文山州一部。龍海基九世龍健能曾一度被授為阿萬戶府總管,加強了與內地的聯系。哀牢山區各部哈尼族,從10世紀中葉進入封建領主社會。1256年後,元朝設置元江萬戶府,思陀設置和泥路,落恐、溪處分別設置正副萬戶府等統治機構,以哈尼族首領為土官分別直隸於雲南行省。後又將元江萬戶府改為元江軍民管府和元江路,統轄哀牢山地區哈尼族各部,加強了直接統治。 明初,明軍征雲南,龍海基16世孫龍者寧迎明反元,使得明軍直搗梁王府,迅速摧毀了元朝在雲南的最後統治,改雲南行中書省為雲南布政使司。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區,成立各部長官司,多由哈尼族土官充任。各地哈尼族土官與中原皇朝的關系更為親近。思陀遮比、溪處自恩、落恐他有、瓦渣阿英等土官,分別接受明皇朝所賜李、趙、陳、錢等漢姓。明初,在雲南實行軍屯、民屯、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不少漢族進入哈尼族地區,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促進了哈尼族社會的經濟發展,使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當時的六詔山「土田多美,稼穡易豐」(乾隆《開化府志》卷九,「風俗種人」條)。14世紀中葉以後,新平、元江、墨江、普洱、鎮沅一帶的哈尼族逐步向封建地主制經濟過渡。 明末農民起義軍殘部李定國,在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在雲南建立了抗清根據地。清兵進逼雲南以後,哈尼族頭人龍韜等聯合六詔山、哀牢山區哈尼族等各族人民,推舉寧州(華寧)土官祿昌賢為首領,於1665年舉行了席捲整個滇中南的反清大起義。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就此廢除六詔山區各土官領地,實行改土歸流,分屬開化、廣西兩府,從此結束了哈尼族龍氏在滇東南近500年的統治。哈尼族居民逐漸與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則遷至紅河南岸哀牢山區。至此,滇東南六詔山區哈尼族基本絕跡。與此同時,清政府在哀牢山區也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因遠羅必甸長官司,屬元江州管轄;改馬龍他郎甸長官司、鈕兀長官司為他郎廳(墨江),隸屬普洱府。思陀、溪處、落恐等各土司仍舊不變,繼續實行土司制度。(雲南省歷史研究所編著:《雲南少數民族》,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6頁。)1817年,紅河南岸宗哈(今元陽縣攀枝花鄉)新興地主高羅衣聚眾700多人起義,自封「窩泥王」。起義軍曾一度攻克麻栗寨、新街、芭蕉嶺、逢春嶺、溪處、瓦渣等土司領地,給土司領主以沉重打擊。起義失敗後,高羅衣被俘身亡。1853年秋,哀牢山中段鎮沅、墨江、新平等地各民族在田四浪(本名田以政,墨江哈尼族卡多人)領導下,聚眾3000多人起義,一度攻佔鎮沅縣全境和西南部哀牢山區。 1856年,起義軍與李文學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結盟,田四浪被推舉為「夷家兵馬副元帥」,分領哀牢山中、下段農民起義軍。起義軍一度攻佔了許多地方,有力地打擊了封建領主和清王朝的黑暗統治。1870年12月,田四浪被俘,於次年被清兵殺害。 1917年,金平猛丁土司區管轄下芭蕉河的苗族人民在女「苗王」馬勃邁的帶領下發動起義。元陽縣多沙寨女青年盧梅貝一馬當先,率領當地哈尼族義軍英勇作戰,被「苗王」封為大將。年底,義軍匯集於茅山,推舉盧梅貝為聯軍統帥,分路掃盪各地土司勢力,多次給官軍以沉重打擊。1920年春,義軍戰敗於馬鹿塘——茅山一帶,盧梅貝在群眾的掩護下倖免於難。哈尼人民贊揚她為各族人民英勇斗爭的精神,尊稱她為「多沙阿波」(意為多沙寨的「阿爺」)。
❷ 哈尼族是怎樣起源的
哈尼族有多種自稱,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約、白宏(或白泥專)等六個屬自稱單位人數較多;另外還有鍋銼、哦怒、阿木、多泥、卡別、海尼等自稱單位。本民族內部各自稱單位之間的互稱和其他民族對哈尼族的稱謂也不一致。如元陽的哈尼互稱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稱覺圍、覺交,漢人又稱其為僾尼;稱豪尼為布都、稱哦怒為西摩洛等。見於漢文史籍中的歷史名稱有和夷、和蠻、和泥、禾泥、窩泥、倭泥、俄泥、哈尼、斡泥、阿木、糯比、路弼、卡惰、畢約、惰塔等。其中的大部分,均與目前的自稱和互稱相同或相近。
❸ 哈尼族有哪些傳統文化與習俗
婚俗
一夫一妻制是哈尼族的基本婚姻制度,棄妻再娶要向前妻和舅家賠禮。歷史上有姑表優先婚配的習俗,但堂兄妹不許婚配,同姓一般不通婚。青年男女在婚前可自由交往,談情說愛。結婚需雙方父母同意,雙方情投意合,就請媒人說親,女方家長同意後,男青年要到女方家參加生產勞動,喝訂婚酒,擇定日子下聘迎娶。迎娶時,男家要組織迎親隊,女家有對等人數送親。晚上,燃起篝火,青年男女圍在篝火旁,邊唱邊跳,熱鬧一夜。新娘有「哭婚」的習俗,出嫁當天早上,新娘、陪伴的姑娘和媳婦聚在新娘房間哭訴,已婚婦女教新娘到婆家後的禮節規矩;未婚姑娘祝賀新娘美滿幸福;新娘則與她們道訴別情,向長輩請教生活經驗,祝女伴們早結良緣。哈尼族允許贅婿上門,聯姻一般要門當戶對,故多為包辦婚姻。《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公布實施後,婚姻習俗已有很大改變,特別是姑表優先婚配的習俗杜絕,自由戀愛成婚的日愈增多,包辦婚姻日漸減少。
建築
住房一般分正房和耳房,有的還辟有地廳,組成四合院。正房為木架結構的樓房,一石墊基,土基砌牆。房頂蓋茅草或閃片。樓上堆放糧食和瓜菜,樓下為住房。左右耳房皆用泥土捶為平頂作為曬場,稱為土掌房。若有較多兒女即住右耳房。左耳房為廚房。與正房平行者稱為地廳,一般為茅草蓋頂的樓房,樓上堆放柴草農具,樓下關牲畜。清貧人家通常只有一幢茅草樓房,樓上住人及堆放糧食瓜菜,樓下關牲畜及堆放柴草農具。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生產發展和生活改善,大多數哈尼族住上了有樓有廈的瓦房。
服飾
哈尼族穿著用布多為自紡自織自染。紡線不用紡車,一不佔用專門時間,婦女在趕集和出工的路上,一邊走路一邊用紡錠把棉花捻成粗細均勻的線。所織的土布,緊密牢實。哈尼族一般喜歡用自己織染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大褲襠褲,以青布裹頭。女子服飾因自稱而異:「豪尼」女子穿粗布滿肩長衣服,長至膝蓋,下擺左右開口至腰部,胸前上端鑲彩色滾邊,滿肩邊縫有紅、黃、綠幾種顏色的花紋,系筒裙;裹藍布包頭,包頭邊的邊上綉錦線,後端邊上綉紅綠黃花紋;未婚女子腰系白腰帶,婚後改系藍腰帶,一般打護腿。「碧約」女子身穿長衣和自織自染自做的藏青色土布筒裙,小帽或包頭布上鑲銀泡珠,頸掛銀鏈,喜戴流蘇耳墜、銀鐲。未婚者頭戴青布小帽,腰系白色或粉紅色圍裙;已婚女子發辮纏於頂,並於青布包頭。「西摩洛」婦女身穿黑衣,無紐扣而釘成排銀泡,腰系白短裙,用布裹頭,綁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除老年人還保持原來的服飾外,年輕人都已逐步改穿現代裝。
禮儀
哈尼族普遍敬重長輩。吃飯時,好菜放在老人一邊,讓老人先嘗。兒女要給老人斟酒、盛飯,雙手捧上。在山間田野勞動休息時喝水,要讓年長的先喝,如果人多,按年齡大小順序飲用。當勞動歸來,晚輩要給老人端茶水、遞上水煙筒。
哈尼族熱情好客,在路上遇到相識或不相識的人,總是含笑問候、讓路,並熱情地邀請到家裡做客。客人到家,全家老小都要起身讓座,很快捧出一碗「燜鍋酒」。客人飲過酒,主人會喜笑顏開地倒上一懷濃茶,傾心交談。對客人必用最好的飯菜盛情款待。進餐時,先給客人斟酒,當給所有人斟完酒後,還要給客人再斟一次,以示酒源不斷,吉祥幸福。若是逢年過節到哈尼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團圓的糯米粑粑到火塘邊烘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雙手捧給客人。客人上路,主人一直送到村邊。
禁忌
哈尼族過去認為火是家庭的生命,對火很敬畏,必須保護火種長久不息。每家都有數個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僅要煙火不斷,而且每個火塘的用處也不能弄混。哈尼族有許多禁忌,如產婦分娩,忌外人闖入室內;進村時不能披著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腳架烘濕鞋;禁止砍伐「龍樹」和將污穢物扔置「龍樹」之下等等。
❹ 哈尼族的文化
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認為天地間存在著強有力的天神、地神、龍樹神和具有保護神性質的寨神、家神等,必須定期祭祀,祈求保佑。對於給人們帶來疾病和災難的各種鬼神,則要通過祭祀和巫術加以制約、驅趕。西雙版納的哈尼族每年要祭「龍巴門」(即寨門)。
在紅河南岸哈尼族社會中,神靈鬼魂有主次之分。其主要的神有天神、地神、山神、寨神和家神。這些神靈是須臾不可怠慢的,要定時祭祀。「龍樹」被認為是人類的保護神,各地每年都要祭祀。每個村寨都有公共的龍樹,有的地方如紅河南岸一帶還有家族自己的龍樹。在西雙版納哈尼族地區,每年的羊日都是忌日,遇到不吉利的事,如寨內死人,野獸進寨,狗爬屋頂,發生火災等也都認為是忌日,必須停止生產,進行祭祀活動,以避免災禍降臨。
20世紀初,基督教傳入部分哈尼族地區,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區傳播過,信教的人不多,影響不大。1949年以後,上述宗教活動已逐漸減少。 哈尼族喜用藏青色土布做衣服,土布漂染是將靛青染料放入一個容器,加水和酒溶解,七八天後開染。染後將布浸泡在牛皮製作的膠水中,用清水漂洗曬干。有些地區,洗一次衣服要重染一次,以保證色彩鮮艷。
哈尼族男子頭裹黑或白色包頭,老人戴瓜皮帽,穿對襟上衣和長褲。穿布鞋或用木板、棕繩製作的木板鞋。西雙版納的哈尼族男子身穿右開襟上衣,沿大襟鑲兩行大銀泡。每逢年節或與姑娘約會,小夥子們把美麗的羽毛或鮮花插在頭上。瀾滄一帶的男子裹黑布包頭,身穿對襟上衣,大襟鑲兩行銀幣,兩側綉幾何圖形。
女子的服飾各地各有特色。紅河地區穿右開襟無領上衣,以銀幣做紐扣,下穿長褲,著盛裝時外加一件披肩,有的還系花圍腰,打花綁腿。在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及褲腳上,都鑲有幾道彩色花邊,坎肩則以挑花做邊飾。穿高筒尖頭綉花鞋。西雙版納和瀾滄一帶的婦女,下穿長及膝蓋的折疊短裙,打護腿。平時多赤足,喜慶節日愛穿綉花鞋。女子蓄發編辮,少女多垂辮。歲數較大的婦女把辮子盤於頭頂,用黑或藍布纏頭,或戴自製的帽子。帽上鑲小銀泡、料珠,或是垂下許多絲線編織的流蘇。也有的喜愛用銀鏈和成串的銀幣、銀泡作胸飾,戴耳環和耳墜。瀾滄的婦女喜戴大銀耳環。
節日的哈尼族婦女在靛青色的包頭巾上,用五彩絲線刺綉出美麗的圖案花紋,額前腦後還掛著一束束艷麗的瓔珞。上衣胸前綴滿銀泡、銀紐,中間掛一塊八角大銀牌,小腿要包一塊綉花布,上面扎一對用紅色毛線製成的絨花。
哈尼族的男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要摘掉頭上的帽子,改用布包頭,同時將牙齒染紅,表示他已成人,可以談情說愛了。哈尼族少女用豬油抹發,梳成下垂的單辮。女孩子到了一定的歲數,也要染紅牙齒,繫上圍襟,戴上銀飾,這表明她已成熟,可以參加「串姑娘」了。哈尼族成年婦女多編雙辮,並把辮子纏繞在頭上。墨江部分少女系白或粉紅色圍腰,婚後改系藍色圍腰,系圍腰的高低是區分女子是否結婚的標志。
葉車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紅河縣葉車婦女一般頭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對開式短袖土布衣,無領無扣,由寬寬的五色腰帶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著穿,少則七八件,多達十餘件,里長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數。葉車人認為,衣服件數越多,服裝越美,越能顯示出家庭的富裕。她們下身穿黑色短褲,褲腳口打上適當的褶紋,褶紋數與上衣數大致相等,大腿以下全部裸露。 語言
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同彝語、傈僳語、拉祜語、納西語比較接近。哈尼語又分為哈(尼)雅(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三個方言,方言的分布同有關自稱單位分布的地區相當。方言之間差別較大。
哈尼語特點為母音有松緊之 分,無長短之別;韻母多是單母音,復合韻母多是借用。居住在西雙版納境內的哈尼族多講哈雅方言中的雅尼次方言。由於長期與其他民族交往,哈尼族多會講漢語、傣語等語言。
文字
1949年以前哈尼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地方曾刻木結繩記事。1957年,中國政府幫助哈尼族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造了一種拼音文字,1958年在哈尼族地區試行。1981年西雙版納州在中國科學院民族語言研究所幫助下,以格朗和哈尼族鄉蘇湖丫口老寨的語言為標准音,對試行的哈尼文進行修改、補充和調整,制定了一套哈雅方言雅尼次方言的文字方案在西雙版納試行。 在雲南哀牢山哈尼族流傳著哈尼族遷徙史詩《哈尼阿培聰坡坡》(阿培:祖先,聰坡坡 :從一處搬到另一處,也有逃難之意),記錄了哈尼族漫長曲折的遷徙過程。
哈尼族的傳統文學是口頭文學,依世代口耳相傳保存下來並不斷充實。神話傳說和「史詩」是哈尼族文學中最古老的部分,《創世紀》解釋了天地物的來歷、河流山川的起因。《合心兄妹傳人種》是敘述人類經歷了嚴酷的江水災害繼續繁衍的故事,還有《祭龍春規矩歌》、《叫谷魂》、《老人安葬歌》、《討媳婦的歌》等,反映了哈尼人多神崇拜的宗教觀念和富有民族色彩的習俗,是了解哈尼族的思想意識和習俗的重要資料。 在哀牢山區,哈尼族將全年分為三季,「造它」為冷季,「渥都」為暖季,「熱渥」為雨季,每季四個月。冷季相當於夏歷的秋末和冬季;暖季約當於夏歷的春季和初夏 ;雨季約當於夏歷的夏季和初秋,體現和適應哈尼族農業生態梯田農耕的季節性和階段性。
哈尼族在「三季節」劃分之外,有物候歷的劃分。物候歷將一年分為12個月,根據哀牢山氣候變化、植被變化、動物(主要是鳥、蟲等)變化的規律來確定月份及安排農事活動 。
哈尼族的農事歷法基本上同於夏歷,按自然界天象和哀牢山區物候變化輪回周期紀年,每年分為12個月,以月亮圓缺周期紀月,每月30天,一年360天;哈尼族的日,以12生肖命名,推算方法同於夏歷。哈尼族的歷法,是對自然生態、自然規律的逐步認識而逐步發展的。據研究,哈尼族曾實行過「十三月歷」,即將一年分為13個月,其中有兩個月是各15天。哈尼族還實行過「十月歷」,即每年分為10個月,每月36天。上述「十二月歷」、「十三月歷」、「十月歷」都是每年360天,與現行公歷(太陽歷)的365·25天略有差異。哈尼族不是採用隔年置閏的方式解決,而是每年五月和十月各設三天過年日,,一年為366天。
❺ 哈尼族風俗習慣是什麼
居住習俗: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勢建立村寨。
5.節日習俗:傳統的節日主要有十月節和六月節。哈尼族以農歷十月為歲首,過十月節,就是過新年,節期5~6天,多至半月。
❻ 哈尼族的民風民俗
哈尼族的民風民俗體現在宗教、婚俗、喪葬、住房、利益禁忌等方面上。
1、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認為天地間存在著強有力的天神、地神、龍樹神和具有保護神性質的寨神、家神等,必須定期祭祀,祈求保佑。對於給人們帶來疾病和災難的各種鬼神,則要通過祭祀和巫術加以制約、驅趕。西雙版納的哈尼族每年要祭「龍巴門」(即寨門)。
2、哈尼族根據生活的地方的不同,婚俗也有所不同。
生活在墨江一帶的哈尼族,新郎在表兄弟和同齡夥伴的陪同下前去迎親。到了新娘家後,要拜見岳父岳母,並經岳父岳母同意才能娶走新娘。新娘離家的時候痛哭不止,這就是哭婚的習俗。
新娘在出嫁前三天新要哭婚,表明她對父母和家人的感情越深。新娘在弟妹和親友的陪同下,一路哭到新郎村寨門口才止信送親的隊伍則挑著背著嫁妝,一直送到男方家。
3、哈尼族具有特別的喪葬方式
人死後實行土葬。一些地區為死者選擇墓地時用滾雞蛋的方式,雞蛋滾到什麼地方破了,就在那裡挖穴埋葬。
4、哈尼族的蘑菇房狀如蘑菇,由土基牆、竹木架和茅草頂構成。
蘑菇房,顧名思義,就是住房狀如蘑菇。它的牆基用石料或磚塊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夾板將土舂實一段段上移壘成牆,最後屋頂用多重茅草遮蓋成四斜面。內部結構,通常由正房、前廊(相當於正房前廳)和耳房組成。
5、哈尼族具有特別的禮儀禁忌
路遇老人要親切地稱呼「阿波」、「阿匹」(爺爺、奶奶),並主動讓到路邊,讓老人先走。在屋內看見老人進來,要主動讓座。給老人遞煙、遞酒、遞茶要雙手捧上,躬身示禮。
給老人遞煙筒要握住煙筒的下端。在老人面前不能蹺二郎腿,不吹口哨,不高談闊論。走路不能從老人面前走過,要從老人身後繞過。殺雞時,雞頭、雞肝等要敬奉給老人。當然,當家裡有客人時,為了表示對客人的敬重,主人常把雞頭夾給客人。
❼ 哈尼族的歷史
對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復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史軍超《哈尼族與「氏羌系統」》,載雲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紅河兩岸土著說以出土文物為證據,認為哈尼族系紅河地區的土著,與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關。(孫官生《論紅河流域是早期人類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載《紅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統」南遷說是比較流行的觀點。它認為哈尼族同今天雲南省境內十幾個彝語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於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據《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籍記載,氏羌族群原游牧於青、甘、藏高原。秦獻公時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勢力迅速擴大,大肆進行征服鄰近部落侵擾的活動,氏羌族群被迫流遷各地。在遷徙中,南遷的羌人不斷繁衍,形成耗牛種和越嶲羌、白馬種、廣漢羌等若幹部落,活動於今川西南、滇西北、滇東北的廣大地區。史學家將這些南遷的羌人遺裔統稱為「和夷」。和夷名稱雖不單指一個民族,但無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這一記載,與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民間傳說基本一致。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隋唐時期,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同被稱為「烏蠻」。唐初,哈尼族開始從烏蠻中逐漸分化,散布於哀牢山、無量山廣大地區的哈尼族被稱為「和泥」。滇東南六詔山出現的「和蠻」部落,曾多次向唐朝貢方物,開始了與中原政治經濟的聯系。南詔崛起後,各地哈尼族直接隸屬於南詔,與滇東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統稱為37部蠻。其中的因遠(元江)、思陀(紅河)、溪處(元陽、金平)、落恐(綠春)、維摩(丘北、瀘西、廣南)、強現(文山、硯山、西疇)等7部均大部分為哈尼族,處於南詔奴隸制政權的統治下。10世紀中葉,南詔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率37部蠻,會盟於石城(曲靖),直驅洱海,於937年摧毀了楊氏的「大義寧國」奴隸制政權,在雲南建立了大理段氏封建領主政權。哈尼族各部落,因得到大理國段氏的分封,開始建立領主制度。六詔山區各部哈尼族,以強現部最為強盛。其領主龍海基「素為諸夷所服」(見《新纂雲南通志》卷一七四,《土司考·開化府》。),統一了各部大小領主。宋皇祐時,因向導宋將楊文廣過境有功,受宋王朝令世領六詔山區,世代為滇東南最高領主。滇東南哈尼族便與中原有了密切的聯系。
13世紀中葉,元朝滅大理段氏政權,統一諸部,設雲南行省。元憲宗六年(1256年)立阿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臨安府),轄今紅河州大部、文山州一部。龍海基九世龍健能曾一度被授為阿萬戶府總管,加強了與內地的聯系。哀牢山區各部哈尼族,從10世紀中葉進入封建領主社會。1256年後,元朝設置元江萬戶府,思陀設置和泥路,落恐、溪處分別設置正副萬戶府等統治機構,以哈尼族首領為土官分別直隸於雲南行省。後又將元江萬戶府改為元江軍民管府和元江路,統轄哀牢山地區哈尼族各部,加強了直接統治。
明初,明軍征雲南,龍海基16世孫龍者寧迎明反元,使得明軍直搗梁王府,迅速摧毀了元朝在雲南的最後統治,改雲南行中書省為雲南布政使司。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區,成立各部長官司,多由哈尼族土官充任。各地哈尼族土官與中原皇朝的關系更為親近。思陀遮比、溪處自恩、落恐他有、瓦渣阿英等土官,分別接受明皇朝所賜李、趙、陳、錢等漢姓。明初,在雲南實行軍屯、民屯、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不少漢族進入哈尼族地區,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促進了哈尼族社會的經濟發展,使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當時的六詔山「土田多美,稼穡易豐」(乾隆《開化府志》卷九,「風俗種人」條)。14世紀中葉以後,新平、元江、墨江、普洱、鎮沅一帶的哈尼族逐步向封建地主制經濟過渡。
明末農民起義軍殘部李定國,在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在雲南建立了抗清根據地。清兵進逼雲南以後,哈尼族頭人龍韜等聯合六詔山、哀牢山區哈尼族等各族人民,推舉寧州(華寧)土官祿昌賢為首領,於1665年舉行了席捲整個滇中南的反清大起義。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就此廢除六詔山區各土官領地,實行改土歸流,分屬開化、廣西兩府,從此結束了哈尼族龍氏在滇東南近500年的統治。哈尼族居民逐漸與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則遷至紅河南岸哀牢山區。至此,滇東南六詔山區哈尼族基本絕跡。與此同時,清政府在哀牢山區也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因遠羅必甸長官司,屬元江州管轄;改馬龍他郎甸長官司、鈕兀長官司為他郎廳(墨江),隸屬普洱府。思陀、溪處、落恐等各土司仍舊不變,繼續實行土司制度。(雲南省歷史研究所編著:《雲南少數民族》,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6頁。)1817年,紅河南岸宗哈(今元陽縣攀枝花鄉)新興地主高羅衣聚眾700多人起義,自封「窩泥王」。起義軍曾一度攻克麻栗寨、新街、芭蕉嶺、逢春嶺、溪處、瓦渣等土司領地,給土司領主以沉重打擊。起義失敗後,高羅衣被俘身亡。1853年秋,哀牢山中段鎮沅、墨江、新平等地各民族在田四浪(本名田以政,墨江哈尼族卡多人)領導下,聚眾3000多人起義,一度攻佔鎮沅縣全境和西南部哀牢山區。
1856年,起義軍與李文學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結盟,田四浪被推舉為「夷家兵馬副元帥」,分領哀牢山中、下段農民起義軍。起義軍一度攻佔了許多地方,有力地打擊了封建領主和清王朝的黑暗統治。1870年12月,田四浪被俘,於次年被清兵殺害。
1917年,金平猛丁土司區管轄下芭蕉河的苗族人民在女「苗王」馬勃邁的帶領下發動起義。元陽縣多沙寨女青年盧梅貝一馬當先,率領當地哈尼族義軍英勇作戰,被「苗王」封為大將。年底,義軍匯集於茅山,推舉盧梅貝為聯軍統帥,分路掃盪各地土司勢力,多次給官軍以沉重打擊。1920年春,義軍戰敗於馬鹿塘——茅山一帶,盧梅貝在群眾的掩護下倖免於難。哈尼人民贊揚她為各族人民英勇斗爭的精神,尊稱她為「多沙阿波」(意為多沙寨的「阿爺」)。
近百年來,哈尼族人民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局限,都歸於失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革命斗爭才逐漸走向勝利。早在大革命時期,今開遠、蒙自、個舊等縣、市就已經有了共產黨的地下組織,繼而擴大到滇東、滇西各縣。1930年左右,哈尼族主要聚居的墨江縣,是當時雲南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黨組織了讀書會、"窮人相幫會"等活動,教育和培養了廣大貧苦農民及許多優秀的哈尼族知識分子,在哈尼族地區撒下了革命的火種。1947年底,中共滇南臨時工委在個舊秘密建立。次年,在元江彭澤正式建立紅河地區的游擊武裝。這支隊伍東征西戰,不斷壯大,1948年正式編組成「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自衛軍第三縱隊」,得到了哈尼族人民的極大的響應和支持,黨領導下的哈尼族地區的人民游擊武裝,迅速燃起了革命斗爭的燎原烈火,迎來了全國解放的偉大勝利。
❽ 哈尼族歷史100字
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於青藏高原。公元內前384至前容362年間,秦朝迅速擴張,居住於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體受到攻擊,流散遷徙,出現若干羌人演變的名號。「和夷」是古羌人南遷部族的一個分支,當他們定居於大渡河畔之後,為適應當地平壩及「百穀自生」的地理環境和條件,開始了農耕生活
❾ 哈尼族的「六月年」,有什麼歷史來源和文化特色
哈尼族的六月年是有一個神話傳說的,哈尼族的人們開荒進行耕作,野獸的生活環境被打擾了,所以野獸狀告哈尼族人。在六月年這個節日里,哈尼族的人們會在廣場上進行一個叫做“打磨秋”的活動,為了讓自己不再生活得那麼痛苦,也為了報答那位幫助自己的天神,他們把這一傳統習俗一直繼承下去並弘揚開來。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哈尼族的特色文化。人們在六月的時候,會穿上五顏六色的美麗服裝,來到廣場上進行打磨秋。這項活動其實和我們玩的蹺蹺板類似,但是更具有觀賞性也更富有文化意義。往往由族裡的一些老人開場,之後其他人就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兩個人一起玩了。很多哈尼族人都會在這個節日上找到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