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的阿膠之鄉在哪裡
平陰縣東阿鎮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阿膠之鄉,並與茅台鎮、景德鎮一道成為受國家原產專地保護的中國三大傳統特產屬名鎮
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因產老東阿縣(今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我國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列為「上品」《本草綱目》稱之為「聖葯」,為中華民族醫葯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中國葯學大辭典》對古東阿鎮一帶熬制阿膠的要素作了明確的論述:「每年春季,擇純黑無病健驢,飼以獅耳山之草,飲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殺取皮,浸狼溪河內四五日,刮毛滌垢,再浸漂數日,取阿井水,用桑柴火熬三晝夜,去滓濾清,再用銀鍋金鏟,加參芪歸芎橘桂甘草等葯汁,熬至成膠,其色光潔,味甘咸,氣清香,此即真阿膠也。
阿膠因始產古東阿(今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生產史已有2500多年。我國現存最早的葯物專著《神農本草經》將阿膠列為上品,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載阿膠,本經上品,出東阿,故名阿膠。據歷史記載,李時珍生於1518年,死於1593年。東阿鎮作為東阿縣城的時間為1375至1948年。由此可見,李時珍時代的東阿既是指以東阿鎮為縣城的東阿縣。
B. 東阿阿膠製作技藝的歷史
歷經千抄年傳承積淀,形成精湛的東阿阿膠傳統工藝,包括整皮、化皮、熬汁等50多道工序,全為手工操作,尤以熬膠、晾膠復雜,其間掛珠、砸油、吊猴等環節頗顯功力,操作六七年剛摸竅門,僅製成鮮膠就需九天九夜。東阿阿膠工藝規程列入國家醫葯局首批科技保密項目。
從曹植稱阿膠為「仙葯」,到唐朝肖行澡揭秘楊貴妃「暗服阿膠不肯道」,阿膠文化集中醫葯學、史學、哲學、養生、進補、膏方文化於一體。東阿阿膠曾獲巴拿馬國際金獎、傳統葯「長城」國際金獎、中華老字型大小、中國馳名商標等殊榮。 在新華網聯合《參考消息》報社和中國文明網舉辦的「我的中國夢——中國企業『夢之隊』在行動」大型活動中,山東東阿阿膠 股份有限公司榮獲了「中國企業夢之隊」-「文化之夢」的殊榮。活動現場,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阿膠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秦玉峰接受了新華網記者專訪,為我們展開了一幅關於阿膠不斷傳承、不斷創新的厚重的中國中醫葯文化發展之歷史畫卷。
C. 中國阿膠之鄉的概述
阿膠既能治病,又能強身,以醫療婦女癥候尤佳。內服入肺、肝、腎三經,對陰虛、陽虛、貧血療效甚高,且強筋壯骨並兼有美容、養顏之功效。阿膠內含有18種氨基酸和鐵、銅、鈣、錳等20 余種微量元素,被視為高級滋補營養品,名揚中外。
說阿膠,在東阿鎮一帶還流傳著一個很美好的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天下流傳著一種無法醫治的疾病,人們若得了它便吐血而死。
當地山東阿邑有個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叫阿嬌。他獨身一身去東岳泰山祭祀葯王,尋求治好這病的葯草。路上,一位老人告訴她:「要治好這病,非用食獅耳山草,飲狼溪河水的小黑驢的皮不可。」阿嬌聽了,心中一驚,家鄉是有這么一頭驢,它穿山越河如履平地,連山上猛虎惡狼都懼它三分。阿嬌哪裡知道,這頭小黑驢是天上受貶的一條烏龍,所以神通廣大。
老人見阿嬌有些猶豫,轉身要走。阿嬌又想起了鄉親們的痛苦,急忙懇求道:「只要能為鄉親們治好病,豁出性命我也甘心。」老人見她心誠,便贈給她以把寶劍,並教會她劍術。
阿嬌返回家鄉,來到獅耳山下,那頭小黑驢見了她,大口一張就要咬人,阿嬌舉劍便砍。相鬥間,忽然小黑驢掉頭向山下奔去,原來她想使出絕招,將阿嬌踢死。阿嬌早有提防,縱身一躍,跨到驢背上。小黑驢有想打滾把阿壓死,沒等它停住腳步,阿嬌抽出寶劍,對准小黑驢的頭猛力刺去。按照老人的吩咐,阿嬌和鄉親們把驢皮剝下來,熬成了一塊黃澄澄、亮晶晶、香噴噴的葯膠,病人服下這葯,病很快就好了。大夥去感激阿嬌,但姑娘卻不見了。有人說,那老人一定是葯王薩下凡,他帶阿嬌到仙山當葯童去了。
從此,用黑驢熬制阿膠治病的方法便在東阿鎮一帶流傳下來,人們為不忘阿嬌的恩德,管這葯叫阿膠。
平陰縣東阿鎮的阿膠產業和文化自古流今。平陰縣東阿鎮是歷代東阿縣城,阿膠以始產此地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至明末清初,東阿鎮阿膠製造業達到了「婦孺皆通熬膠」的鼎盛時期。在東阿鎮古城內,明清時期的鄧氏樹德堂、協裕阿膠庄、塗氏懷德堂、於氏天德堂等十餘家阿膠古作坊遺址依然可見;其中鄧氏樹德堂的阿膠為宮廷御用品,其進貢阿膠治癒了慈禧的血症,被御賜黃馬褂、手摺子及「福」字,名振一時。鄧氏進貢阿膠御賜的手摺子,塗氏阿膠多獲嘉獎的證書及眾多作坊遺存的百年阿膠、帛盒、仿單、印章等文物保存完好,這些阿膠文化遺產,已被政府部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平陰縣東阿鎮成為唯一、完整的阿膠歷史文化自然博物館。
平陰縣東阿鎮有不可替代的適宜熬膠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境內獅耳山是傳統的毛驢放養地;得天獨厚的狼溪河水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生產過程中與膠原蛋白和氨基酸合成有機鹽,易於人體吸收;傳統制膠技藝博大精深,非文字表達可以代替,其精髓一直靠以師帶徒,言傳身教,得以逐輩傳留;這也使東阿鎮阿膠自古以來即具有獨特的品質和確切的療效。
D. 東阿阿膠簡介
東阿阿膠具有三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極其豐厚。《本草綱目》載:「阿膠廠,本回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答阿膠」。公司地處阿膠發源地東阿縣,擁有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及國內阿膠行業代表性傳承人資格。
東阿阿膠漢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貢品,歷代《本草》皆將其列為「上品」,譽為「聖葯」。千年臨床及現代科學檢測證實,東阿阿膠具有補氣養血、滋陰潤燥等多重功效,系中醫治療血虛的首選之品,我國首部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稱「久服,輕身益氣」。經過整理,關於東阿阿膠的古代經典名方多達3200餘首。
E. 求關於 天水 阿膠的故事~
伏羲氏誕生於甘谷縣白家灣鄉蔣家灣村的古風台太昊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位對華夏文明作出過卓越貢獻的神話人物,有關他的傳說,最具神秘色彩的便是他的出生和成婚,傳說中的伏羲人面蛇身,是因他的母親在一個名叫雷澤的地方踩了一個巨人的腳印而懷孕12年後出生的。這個雷澤據考證就在現今的天水市境內。再後來,一次洪水吞沒了整個人類,唯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媧倖存了下來。要使人類不致滅絕,他倆就必須結為夫妻。但兄妹成婚畢竟是很難令人接受的的,於是他們商量由天意來決定這件事。怎樣決定呢?兄妹倆各自拿了一個大磨盤分別爬上昆侖山的南北兩山,然後同時往下滾磨盤,如果磨合,就說明天意讓他倆成婚。結果,磨盤滾到山下竟然合二為一了,於是,他倆順天意成婚,人類從此得以延續。
伏羲降龍的傳說:很早以前,西邊很遠的大山裡,有個深水潭,方圓的百姓都靠潭裡的水澆地、做飯過日子。有一天夜裡,「呼呼」起了大風,颳得樹倒屋塌。原來有一條黃龍從別處飛來,鑽進了深潭裡。這條黃龍很惡,吃人吃畜生,害得這一帶百姓沒法活,人都往外地逃。 人祖伏羲正在八卦台推算八卦哩,掐指一算,知道有條黃龍在西方作惡,那兒的百姓有了大災大難。他拿起青龍拐杖,說聲「變」,青龍拐杖變成了一條青龍。伏羲騎著它來了西邊。 黃龍見到青龍,撲上前撕咬。兩條龍打個天昏地暗,一直打了九九八十一天,青龍受了很重的傷。 眼看青龍就要敗了,伏羲用吐沫在青龍身上畫了一個八卦。 青龍立刻力氣大增,又和黃龍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將黃龍打倒。 伏羲為了防止黃龍再出來禍害人間,在黃龍身上畫了一個八卦,將黃龍變成一座山,將青龍變成一座大青石,壓在山頂。從此黃龍再也沒有出來過。
F. 東阿阿膠是如何從古發展至今的
東阿阿膠起於商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阿膠,本經版上品。弘景曰:出權東阿,故名阿膠「,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發展史,從漢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貢品。在現代,山東東阿阿膠廠於1952年開始組建,1991年「東阿」牌阿膠榮獲傳統葯 「長城」國際金獎,1993年山東東阿阿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在深圳掛牌上市,2008年東阿阿膠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2010年東阿阿膠蟬聯「2010中國葯品品牌榜」補益類榜首,2014年國家膠類中醫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歡迎補充,歡迎採納
G. 阿膠有快3000年歷史,那古代哪些名人吃東阿阿膠呢
1、東漢時期的孔融,在《同歲論》說到:"弊箄徑尺,不足以救鹽池之咸。阿膠徑寸,不能止黃河之濁。"裡面就表達了吃東阿阿膠的好處,滋補功效還是靠譜的。
2、唐朝李世民,據說當初李世民率領士兵與人作戰,行至東阿縣,當地百姓用阿膠湯來犒勞軍隊,這支軍隊很快恢復了戰鬥力。
3、三國曹植因其強身健體,曹操之子曹植是建安文學的傑出代表梵唄音樂的創始人,他的」七步詩」膾炙人口,他曾經做過「東阿王」,初來東阿,骨瘦如柴。
後來因為常食東阿阿膠滋補,身體受益非淺,於是感念而作《飛龍篇》:「 晨游泰山,雲霧窈窕。忽逢二童,顏色鮮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長跪問道。西登玉堂,金縷復道。授我仙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還精補腦。壽同金石,永世難老。」
曹植詩中所指的仙葯,就是東阿縣出的阿膠。
4、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母親。他曾修書一封奉勸其母: "慈母年高, 當以心平
氣和為上。少食勤餐,果蔬時體。阿膠丹參之物,時以佐之。延庚續壽,兒之祈焉」。
5、清代的李鴻章,光緒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96年,清政府洋務大員李鴻章出使英國。這時李鴻章已經74歲高齡了,臨行前咳喘連連,這讓老佛爺慈禧十分擔心。
為了給李鴻章這個心腹大臣補養身體,好讓這次出使大英帝國的任務完成,慈禧賜他宮廷御葯,以東阿阿膠、紅參、熟地、知母、貝母配伍。李鴻章-路服用, 大稱其妙!- -個多月的海路神清氣爽,完成出使任務,順利返回。從此,他和慈禧-樣,經常服用阿膠。
(7)阿膠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東阿阿膠從漢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貢品。據史料考證,阿膠的應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阿膠自古以來就被譽為「補血聖葯」、「滋補國寶」。
東阿阿膠從漢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貢品。據史料考證,阿膠的應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阿膠自古以來就被譽為「補血聖葯」、「滋補國寶」,歷代《本草》皆將其列為「上品」,稱其為「聖葯」。
我國首部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稱其「久服,輕身益氣」。經過整理,關於東阿阿膠的古代經典名方更是多達3200餘首。
「壽人濟世」作為東阿阿膠的使命,濃縮了三千年阿膠對生命健康的呵護,表達了東阿阿膠在促進社會發展中要做大健康產業,為人們的健康長壽做貢獻,實現企業發展和基業常青的價值取向,體現了東阿阿膠人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追求。
H. 阿膠裡面是不是東阿阿膠的歷史最長
這個是的啊,東阿阿膠具有三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極其豐厚。《本草綱目》載內:「阿膠,本經上品,容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東阿」阿膠漢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貢品,歷代《本草》皆將其列為「上品」,譽為「聖葯」。所以要追溯歷史還是可以的啊
I. 阿膠歷史文化論文1000字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版的總結性獨立權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J. 福牌阿膠的歷史
阿膠正宗考
阿膠,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治療婦女癥候尤佳,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因產古於東阿而得名,我國現存最早葯物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本草綱目》稱之為「聖葯」,乃中華民族醫葯的一顆明珠。
阿膠置料考究,做工精良,古法,每年春季擇純黑無病健驢,飼獅耳山之草,飲狼溪河之水,冬宰取皮,加參、蓍 、歸、芎 、桔、甘草諸葯汁,放狼溪河與阿井水,倒入金鍋,銀鏟攪動,復加冰糖、紹酒、豆油,用桑木文火煎煉三晝夜,冷凝切塊陰干。成品以呈琥珀色、半透明、味甘咸、氣清香為優。清初張隱庵在《本草崇原》一書中,曾予概述。
近年,阿膠業競相發展,眾廠家廣告迭出,多以「正宗」自詡,令人莫衷一是;而海外遊子久違故國,唯認東阿鎮「福」牌商標,贊賞此為祖傳老貨。為正本清源計,筆者躬親走訪,查考資料,取得可靠結論;山東平陰阿膠廠所產當系嫡承,余者非屬!
東阿鎮,位於濟南西南百餘里,其西南三里許即獅耳山,草茂林豐,生幾百種中草葯,驢食則體壯肉肥,毛色烏亮,皮質特別適宜熬膠,浪溪河橫貫鎮中,系洪範九泉匯聚,比重硬度較小,用之泡皮、熬膠可減少原料污染,灰分易於控制,保存時間長,東阿鎮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故阿膠生產世代相傳,久盛不衰,素稱「阿膠之鄉」。
但是,由於東阿縣治多變,致使概念混亂,對阿膠傳統產地眾說紛紜。據考,東阿命縣,始於秦,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東阿鎮即屬東阿縣城。北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河水為患,漸次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遷城東阿鎮。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加之阿井水日涸,浪溪河成為唯一制膠供水地,東阿鎮阿膠業遂愈益興旺,達到「婦幼皆通熬膠」的鼎盛時期。清代,南北多家中醫,慕名而來,診病兼營阿膠。至解放前夕,規模較大的制膠作坊有鄧氏樹德堂、塗氏懷德堂、於氏天德堂、王氏景春堂、庄氏東岳衡老葯店等10餘寶號,各領千秋。
1943年,服從戰事需要,平陰縣與東阿縣合並為平阿縣,1948年重又恢復兩縣建制,變更舊區劃,以黃河定界,西北歸東阿縣,縣城設銅城鎮,作為原東阿縣城的東阿鎮,地處河道東南,歸平陰縣。1950年,薈萃精華,集東阿鎮配方和工藝於一體,建立起我國第一個國營阿膠企業——山東平陰阿膠廠。該廠沿襲飲譽中外的「福」字商標,經國家注冊獨家使用,龍來去脈顯而易見。熟悉實際情況者,自然尊東阿鎮之阿膠正宗地道。何況,這里的阿膠生產,正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展現出勃勃生機。
東阿鎮阿膠,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獲金牌,1979年獲省優質產品稱號,1983年獲國家醫葯管理局優質稱號,1986年獲全國阿膠質量(市場抽樣)評比總分第一名。現繼「福」牌、「東阿鎮」牌阿膠之後,又推出新阿膠、黃明膠、海龍膠、參茸阿膠、鹿角膠和以阿膠為原料的山東阿膠膏等十多個系列產品,年產60餘萬斤。東阿鎮阿膠可謂源遠流長,前景輝煌。
--摘自1989.1.8日《大眾日報》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