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舞蹈歷史發展的幾個特徵
內容摘要:中國舞蹈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隨著社會制度的交替進步和人們審美需求的提高,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各種歷史轉型,從這些歷史轉型中,我們可以窺探中國舞蹈發展歷史上的幾個明顯的特徵。從原始娛神與娛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賞的歌舞性、戲曲表演的程式性和當代舞蹈的專業性等幾個漸次的變化,我們可以獲知中國舞蹈發展的一些規律。
關 鍵 詞:中國舞蹈 歷史發展 娛人 娛神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徵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徵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徵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是出於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騰儀式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彝族「十二獸神」的舞蹈記載:「舞蹈伊始,男女巫列為一行,各執一柄扇形羊皮鼓,為首女巫擊鼓起舞時,笙樂吹奏虎嘯聲,群巫按笙樂節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節是由為首的女巫帶頭表演仿效十二獸的聲音和動作,以象徵祭日十二獸的降臨……」我國各民族之所以有眾多的模擬鳥獸的舞蹈,與原始圖騰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聯系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從這里開始起步的,從這里可以尋求到其文化原形結構。
二、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態
遠古時期,音樂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並肩發展的,樂和舞密不可分,「樂」時必有「舞」,「舞」時必奏「樂」。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樂、舞又和詩歌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特徵和文化傳統。對於這類中國舞蹈題材來講,發展到唐代以至頂峰,主要有《陰康氏之樂》《葛天氏之樂》《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鑊》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樂》等古代大型的綜合性藝術。
據《呂氏春秋》記載,《葛天氏之樂》就是遠古時期一個部落的樂舞,該樂舞共分為《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八個樂段,每段都表現鮮活的主題,表現了先民們對豐收的祈求、對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對人類的贊美。
三、既「娛神」又「娛人」的雙重發展特徵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前進,奴隸社會制度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相繼建立,舞蹈也逐漸地告別了它的原始形態,如果說原始社會先民們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態的原始記錄的話,那麼,到了奴隸社會,先民們不自覺地從原始時期的那種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態中走出來,並從全民性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一部分人的藝術活動和宗教政治活動。至此,中國舞蹈就在「娛神」與「娛人」的雙重縱深發展。這類舞蹈主要表現在周代的巫術舞蹈、儺舞蹈和漢代的百戲類舞蹈。
巫術舞蹈是巫術祭祀儀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過祈禱、獻祭等行為,求得與神靈的相通,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隸舞》,就是為求雨而作的一種祭祀行為。儺舞也是一種以驅鬼逐役為目的的祭祀儀式,歷經歷史的洗禮至今也盛行在我國民間,後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儺戲」。
在漢代,「百戲」是一種包含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滑稽戲等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間舞蹈成為宮廷樂舞的主要內容,舞蹈通常融於「百戲」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劍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過程中的以舞說戲、依戲作舞的表演,成為了中國早期戲曲藝術形式的源頭。
四、舞蹈發展的程式性與專業性特徵
唐代舞蹈在整個中國古代舞蹈發展史中具有很高的歷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規模,納多國、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賞的姿態贏得了世人的喜愛,從宮廷的最高統治者到民間的老百姓無不好之,達到了一種頂峰時代。宋代舞蹈在歷史的轉折面前,獨辟蹊徑,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舞蹈的劃時代歷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徵的「隊舞」,繪制了一個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宮詞》有雲:「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春設殿前多隊舞,朋頭各自請衣裳。」就是有關隊舞的歷史文獻記載。由於明清時期戲曲藝術的發展,舞蹈作為戲曲藝術表現的手段之一,戲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徵決定了舞蹈表現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戲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綜合性的美學特點。
自遠古到明清,中國舞蹈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過程中,承傳著舞蹈的精髓和內涵,融合在當代的社會火爐之中,中國舞蹈從明清戲曲舞蹈綜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來,直接憑借人體身段去表現現實生活和人們的精神情感,將中國舞蹈推向了新世紀的輝煌。中國當代舞蹈是以專業性的舞蹈作品和專業舞蹈表演而著寫舞蹈歷史的,先後出現了裕容齡、黎錦輝、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專業型的舞蹈家和專業性的舞蹈作品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發展並壯大的,專業性的舞蹈教育也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蓬勃發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現北京舞蹈學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學)的成立為標志。
總之,中國舞蹈自先秦以來,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先後經歷了先秦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女樂舞蹈和雅舞、漢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樂舞蹈、宋代的「隊舞」、明清時期的戲曲舞蹈、當代的專業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這些在表現形式的演變上,都是一個漸次演進、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北達.民間舞蹈[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袁禾.中國舞蹈[M].上海外語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劉琴.舞蹈的起源與中國舞蹈的發展[J].文史博覽(理論),2007.09.
[4]陳鴻.論巫術儀式中的中國民間舞蹈[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06. 轉
B. 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舞蹈的發現經歷了幾個階段簡述每個階段舞蹈的不同名稱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徵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徵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徵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是出於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騰儀式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彝族「十二獸神」的舞蹈記載:「舞蹈伊始,男女巫列為一行,各執一柄扇形羊皮鼓,為首女巫擊鼓起舞時,笙樂吹奏虎嘯聲,群巫按笙樂節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節是由為首的女巫帶頭表演仿效十二獸的聲音和動作,以象徵祭日十二獸的降臨……」我國各民族之所以有眾多的模擬鳥獸的舞蹈,與原始圖騰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聯系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從這里開始起步的,從這里可以尋求到其文化原形結構。
二、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態
遠古時期,音樂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並肩發展的,樂和舞密不可分,「樂」時必有「舞」,「舞」時必奏「樂」。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樂、舞又和詩歌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特徵和文化傳統。對於這類中國舞蹈題材來講,發展到唐代以至頂峰,主要有《陰康氏之樂》《葛天氏之樂》《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鑊》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樂》等古代大型的綜合性藝術。
據《呂氏春秋》記載,《葛天氏之樂》就是遠古時期一個部落的樂舞,該樂舞共分為《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八個樂段,每段都表現鮮活的主題,表現了先民們對豐收的祈求、對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對人類的贊美。
三、既「娛神」又「娛人」的雙重發展特徵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前進,奴隸社會制度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相繼建立,舞蹈也逐漸地告別了它的原始形態,如果說原始社會先民們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態的原始記錄的話,那麼,到了奴隸社會,先民們不自覺地從原始時期的那種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態中走出來,並從全民性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一部分人的藝術活動和宗教政治活動。至此,中國舞蹈就在「娛神」與「娛人」的雙重縱深發展。這類舞蹈主要表現在周代的巫術舞蹈、儺舞蹈和漢代的百戲類舞蹈。
巫術舞蹈是巫術祭祀儀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過祈禱、獻祭等行為,求得與神靈的相通,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隸舞》,就是為求雨而作的一種祭祀行為。儺舞也是一種以驅鬼逐役為目的的祭祀儀式,歷經歷史的洗禮至今也盛行在我國民間,後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儺戲」。
在漢代,「百戲」是一種包含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滑稽戲等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間舞蹈成為宮廷樂舞的主要內容,舞蹈通常融於「百戲」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劍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過程中的以舞說戲、依戲作舞的表演,成為了中國早期戲曲藝術形式的源頭。
四、舞蹈發展的程式性與專業性特徵
唐代舞蹈在整個中國古代舞蹈發展史中具有很高的歷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規模,納多國、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賞的姿態贏得了世人的喜愛,從宮廷的最高統治者到民間的老百姓無不好之,達到了一種頂峰時代。宋代舞蹈在歷史的轉折面前,獨辟蹊徑,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舞蹈的劃時代歷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徵的「隊舞」,繪制了一個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宮詞》有雲:「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春設殿前多隊舞,朋頭各自請衣裳。」就是有關隊舞的歷史文獻記載。由於明清時期戲曲藝術的發展,舞蹈作為戲曲藝術表現的手段之一,戲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徵決定了舞蹈表現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戲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綜合性的美學特點。
自遠古到明清,中國舞蹈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過程中,承傳著舞蹈的精髓和內涵,融合在當代的社會火爐之中,中國舞蹈從明清戲曲舞蹈綜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來,直接憑借人體身段去表現現實生活和人們的精神情感,將中國舞蹈推向了新世紀的輝煌。中國當代舞蹈是以專業性的舞蹈作品和專業舞蹈表演而著寫舞蹈歷史的,先後出現了裕容齡、黎錦輝、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專業型的舞蹈家和專業性的舞蹈作品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發展並壯大的,專業性的舞蹈教育也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蓬勃發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現北京舞蹈學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學)的成立為標志。
總之,中國舞蹈自先秦以來,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先後經歷了先秦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女樂舞蹈和雅舞、漢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樂舞蹈、宋代的「隊舞」、明清時期的戲曲舞蹈、當代的專業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這些在表現形式的演變上,都是一個漸次演進、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過程。
C. 舞蹈發展史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古時代,它就充當原始人們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隨著人類生產勞動而產生的。動作和節奏與勞動是密切相關的,不管是哪一種勞動,人的手腳總是要活動的,手用以拍打,腳用以踩踏,在某種動作連續重復過程中,就產生有規律的節奏,再伴以呼喊或打擊石塊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現了。
在人類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會性,在他們組織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狀況下,需要有一種社會感應力使他們團結在一起,舞蹈就是產生這種感應力的重要手段。不論是獰獵還是戰爭,都是整個部落一起行動,所以原始舞蹈總是集體性的。部落為了有個共同標志,這就出現了圖騰。圖騰不僅作為部落區別的標志,同時亦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每逢禱告或慶賀,都對著圖騰跳舞,這叫圖騰舞蹈。圖騰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樣存在的。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們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緣關系,跳這種舞野牛就會出現並讓他們獰獵:澳洲土人跳他們的圖騰蛇舞時,舞者紋臉紋身,作為對自己部落祖先的紀念。龍和風是中國古代民族的圖騰。由於各個部族互相歸並,一個圖騰已經不能代表整個部落敢盟的共同祖先,於是把兒種圖騰特徵,如以鹿的角、蛇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綜合成龍的形象,以孔雀、山雞等特徵綜合成鳳的形象,用它們代表最高統治者一姓的祖先,作為"帝德"與"天成"的標識。後來才把龍和風當作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
原始社會解體,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從此,圖騰崇拜開始和巫術迷信相結合。因而就產生了巫舞。圖騰崇拜和巫術雖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兩者性質不同,活動形式也不相同。圖騰是原始人類崇拜的偶像,而巫師則是作為人與神之間的橋梁;圖騰舞蹈是社會性的集體舞蹈,而巫舞則是巫師的表演。在巫術中,歌和舞被利用為巫術的手段,製造出一種神秘的氣氛,以保證巫術的成功。從舞蹈發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圖騰舞蹈前進了一大步,它從比較粗糙的集體舞蹈轉向專業的、個人的舞蹈表演,而且還表現出神話中的人物和故事。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巫舞十分盛行,規模宏大,形式和內容都相當豐富。
奴隸社會末期,巫舞逐漸向娛君娛種的方向發展。男巫已開始改為女巫。從此巫就失去了原來受崇拜的地位。到了封建社會,宮廷舞蹈大規模地發展;分為祭祖性質的樂舞和宴飲助興的樂舞。中國的漢魏和隋唐時代,是宮廷舞蹈發展的兩個高峰。宮廷內設有專門管理收集樂舞的樂府、太常寺、梨園等機構,訓練和培養宮廷樂舞演員和樂員。唐玄親和南唐李後主等皇帝還親自參加編制樂舞。東方國家如印度、日本、朝鮮等,同樣也有專供皇室享用的樂舞和舞伎。在歐洲,古希臘、羅馬的宮廷舞蹈原來也是很興盛的,自酉羅馬滅亡後,整個歐洲為教權所統治,娛樂性舞蹈被中世紀教會認為是不道德的而加以禁止,但帶有世俗性質的民間舞蹈仍獨立於宗教舞蹈之外而發展,直到文藝復興以後,宮廷舞蹈才重新恢復。
西方17世紀後的宮廷舞蹈,是以社交性質為主的娛樂舞蹈,皇帝也一樣參加跳舞。這種舞蹈是向民間吸收了若千種舞蹈形式,由舞師加以改造和傳授,以適應宮廷中的社交儀式,這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
芭蕾是從歐洲宮廷舞蹈發展而來的,首先是屬於宮廷中專有的表演,後來轉移到劇場中去演出。它制訂出一整套技術規范和要求,所以稱之為古典芭膏。古典芭蕾是表演性舞蹈中技巧要求最高和最講究形式規范的舞蹈,它傳播面很廣。20世紀初,現代舞在酉方興起,這種舞蹈形式最初是受浪漫主義思潮影響產生的,後來又在現代主義的思想影響下產生出許多舞蹈派別。它總的傾向是反對傳統的藝術觀念,提倡創新、自由,建立了一套它們自己的表演體系和理論體系。現代舞在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較為流行。
在舞蹈發展史上,民間舞蹈常常被人忽視,其實只有民間舞蹈才是舞蹈發展的主流。民間舞蹈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它是一條永遠不會枯竭的舞蹈源泉。歷代統治者都懂得向民間舞蹈吸取營養,但他們叉千方百計去禁止民間舞蹈的活動。民間舞蹈源遠流長,它並不因為被禁止而停止發展,也不因為被宮廷吸收而改變其固有的鄉土特色,它始終是以絢麗多姿的風貌在民間廣泛流傳。
D. 中國舞蹈的歷史有哪些
中國舞蹈
中國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藝術積累,在五千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出現了舞蹈。
舞蹈是我國古代所稱「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樂則是一種綜合藝術形態。古人認為:「所謂詩表述思想感情,歌唱出它的聲音,舞蹈表現它的外在形象。三者都根源於人的內心,然後樂器隨之演奏。」樂就包含著詩歌舞樂這些基素。這門古老的藝術在它誕生之初,原是渾然一體,混沌不可分的。今人所稱之詩歌、音樂、舞蹈,只是在經歷了相當長一段發展過程之後,才逐步演化形成的。
這種原始的藝術形態產生之後,就成為人類在漫長發展道路上的忠實旅伴,陪同人類從幼年到成人,從蒙昧進入文明。其間,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不同的時間流程,無不或深或淺地在樂舞藝術中留下了痕跡。因此,不僅是對藝術史的研究,作為對人類生產勞動、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情民風、倫理觀念、道德規范、審美情趣……乃至政治文化的考察和探索,古老的舞蹈文化無疑提供了廣闊的領域和視野。
樂舞中蘊含著民族精神的深層意識。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復雜多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傳統,不平衡的歷史發展進程,為我國樂舞文化渲染出一幅色彩斑斕、內容繁富的壯麗畫卷。中國舞蹈是中華民族全體智慧和心靈的結晶。
我國古代舞蹈在原始社會中渡過了萌芽、形成期,大致在青銅時代已臻於成熟,然後在封建社會中進一步發展,歷漢至唐,在唐代達到了鼎盛期,自宋以後,隨藝術領域的整體變動而進入轉型期。
中國舞蹈的歷史
在原始時代,舞蹈是文化的基本形態。舉凡狩獵、戰爭,或者性愛、生殖,以及祭祀或祈禱等活動,都是通過舞蹈來進行的。
周代舞蹈是中華樂舞文化中的第一個高峰,其樂教思想在先秦儒家著述中得到了系統的發展,形成身心一元論的明確的樂舞美學思想。
兩漢舞蹈百技紛呈,是俗樂舞文化的高峰。
魏晉南北朝時代,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舞蹈文明在這個時期顯示了其藝術的自覺,為隋唐樂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礎。
唐代舞蹈文化燦爛輝煌,達到了藝術巔峰。唐代繼承隋代的設置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宮廷各種樂舞機構,使唐代舞蹈成為吸收異域優秀文化和傳播東方文明精華的博大載體。
宋元以來,民族民間舞蹈興盛,許多前朝有名的古典舞蹈逐漸被新興的戲曲中的舞蹈所代替。
明清時代,戲曲舞蹈漸趨成熟,其豐富的特技表現手段,大大增強了戲劇的藝術表現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作為獨立的劇場藝術的舞蹈日益完善和成熟起來。現在,中國舞蹈空前繁盛,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舞蹈的主要內容
中國舞蹈品類繁多,異彩紛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舞種都具有各各不同的性格和色調。但也不難發現,中國舞蹈是一個整體,有著共通的神韻和風貌,且不說民族之間、地域之間的頻繁交流,相互融匯,就是娛人和自娛、專業和業余、宗教和世俗、宮廷和民間……也無不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錯綜糾結的狀態。其間,無論是祭祀舞蹈、表演舞蹈,還是社交舞蹈、教育舞蹈、宗族舞蹈、行業舞蹈……在舞蹈百花園中均佔有一席之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雅樂舞蹈、伎樂舞蹈、民俗舞蹈、宗教舞蹈則是中華舞蹈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方面。
中國舞蹈表現的內容歸納起來有三種:
第一種是反映各種勞動生產和生活類的舞蹈。
第二種是與民俗有關系的舞蹈。
第三種是祭祀的舞蹈。
中國舞蹈的藝術特徵
第一,載歌載舞。中國的民間藝術自古以來就有載歌載舞的傳統,如漢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採茶燈」、「花燈」,滿族的「莽式」,維吾爾族的「麥西來普」,藏族的「弦子」,這些都是載歌載舞的民間舞蹈。
第二,廣泛利用道具。這些道具有:手絹、扇子、花綢、頭上戴的帽子、面具、腰裡綁的腰鼓、腰鈴、腳踏的高蹺,以及各種道具如:傘、燈、刀、劍、棍等。
第三,形象鮮明、情節生動。中國的民族舞蹈一般都以一個故事為依據,舞蹈刻畫的人物形象生動,活靈活現。
第四,自娛與表演的統一。
E. 誰知道中國舞蹈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嗎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古時代,它就充當原始人們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隨著人類生產勞動而產生的。動作和節奏與勞動是密切相關的,不管是哪一種勞動,人的手腳總是要活動的,手用以拍打,腳用以踩踏,在某種動作連續重復過程中,就產生有規律的節奏,再伴以呼喊或打擊石塊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現了。
在人類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會性,在他們組織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狀況下,需要有一種社會感應力使他們團結在一起,舞蹈就是產生這種感應力的重要手段。不論是獰獵還是戰爭,都是整個部落一起行動,所以原始舞蹈總是集體性的。部落為了有個共同標志,這就出現了圖騰。圖騰不僅作為部落區別的標志,同時亦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每逢禱告或慶賀,都對著圖騰跳舞,這叫圖騰舞蹈。圖騰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樣存在的。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們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緣關系,跳這種舞野牛就會出現並讓他們獰獵:澳洲土人跳他們的圖騰蛇舞時,舞者紋臉紋身,作為對自己部落祖先的紀念。龍和風是中國古代民族的圖騰。由於各個部族互相歸並,一個圖騰已經不能代表整個部落敢盟的共同祖先,於是把兒種圖騰特徵,如以鹿的角、蛇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綜合成龍的形象,以孔雀、山雞等特徵綜合成鳳的形象,用它們代表最高統治者一姓的祖先,作為"帝德"與"天成"的標識。後來才把龍和風當作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
原始社會解體,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從此,圖騰崇拜開始和巫術迷信相結合。因而就產生了巫舞。圖騰崇拜和巫術雖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兩者性質不同,活動形式也不相同。圖騰是原始人類崇拜的偶像,而巫師則是作為人與神之間的橋梁;圖騰舞蹈是社會性的集體舞蹈,而巫舞則是巫師的表演。在巫術中,歌和舞被利用為巫術的手段,製造出一種神秘的氣氛,以保證巫術的成功。從舞蹈發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圖騰舞蹈前進了一大步,它從比較粗糙的集體舞蹈轉向專業的、個人的舞蹈表演,而且還表現出神話中的人物和故事。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巫舞十分盛行,規模宏大,形式和內容都相當豐富。
奴隸社會末期,巫舞逐漸向娛君娛種的方向發展。男巫已開始改為女巫。從此巫就失去了原來受崇拜的地位。到了封建社會,宮廷舞蹈大規模地發展;分為祭祖性質的樂舞和宴飲助興的樂舞。中國的漢魏和隋唐時代,是宮廷舞蹈發展的兩個高峰。宮廷內設有專門管理收集樂舞的樂府、太常寺、梨園等機構,訓練和培養宮廷樂舞演員和樂員。唐玄親和南唐李後主等皇帝還親自參加編制樂舞。東方國家如印度、日本、朝鮮等,同樣也有專供皇室享用的樂舞和舞伎。在歐洲,古希臘、羅馬的宮廷舞蹈原來也是很興盛的,自酉羅馬滅亡後,整個歐洲為教權所統治,娛樂性舞蹈被中世紀教會認為是不道德的而加以禁止,但帶有世俗性質的民間舞蹈仍獨立於宗教舞蹈之外而發展,直到文藝復興以後,宮廷舞蹈才重新恢復。
西方17世紀後的宮廷舞蹈,是以社交性質為主的娛樂舞蹈,皇帝也一樣參加跳舞。這種舞蹈是向民間吸收了若千種舞蹈形式,由舞師加以改造和傳授,以適應宮廷中的社交儀式,這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
芭蕾是從歐洲宮廷舞蹈發展而來的,首先是屬於宮廷中專有的表演,後來轉移到劇場中去演出。它制訂出一整套技術規范和要求,所以稱之為古典芭膏。古典芭蕾是表演性舞蹈中技巧要求最高和最講究形式規范的舞蹈,它傳播面很廣。20世紀初,現代舞在酉方興起,這種舞蹈形式最初是受浪漫主義思潮影響產生的,後來又在現代主義的思想影響下產生出許多舞蹈派別。它總的傾向是反對傳統的藝術觀念,提倡創新、自由,建立了一套它們自己的表演體系和理論體系。現代舞在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較為流行。
在舞蹈發展史上,民間舞蹈常常被人忽視,其實只有民間舞蹈才是舞蹈發展的主流。民間舞蹈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它是一條永遠不會枯竭的舞蹈源泉。歷代統治者都懂得向民間舞蹈吸取營養,但他們叉千方百計去禁止民間舞蹈的活動。民間舞蹈源遠流長,它並不因為被禁止而停止發展,也不因為被宮廷吸收而改變其固有的鄉土特色,它始終是以絢麗多姿的風貌
F. 民族舞蹈的歷史發展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著石刀、石斧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為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群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著牛的尾巴,跺著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說夏禹曾親自編舞。到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萬人、女樂、倡優等等
二、六代之樂
周代將古代樂舞加工整理,又創制新的樂舞.成為「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帝堯時代的《大成》、帝舜時代的《大韶》、大禹時代的《大夏》、成湯時代的《大澧》、周武時代的《大武》。
三、舞種
萬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萬舞》,可能是發端於夏商盛行於春秋嗶國時期的著名舞種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莊稼豐收而舉行的舞蹈儀式。《說文解字》中說:「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
儺舞一一種驅逐役鬼.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場而盛大.周代宮廷定期舉行「國儺」.各諸侯同乃至民問也舉行儺舞儀式。
文舞——表現漁獵收獲的喜慶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種編管樂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裝飾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樂中.《雲門》、《犬成》、《大韶》、《大夏》都屬於文舞。
武舞——表現以武力征討異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樂中.《大灠》、《大武》都屬於武舞。
小舞一閣代統治者制定的六種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雅舞——義稱「稚樂」.指宮廷樂舞.用於朝會禮儀和祭祀活動。場面隆重.氣氛嚴肅.節奏較緩慢。雅樂規定.天予用「八佾(yi)」:舞隊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稱「俗樂」,指民間舞蹈,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史載,春秋時的「鄭衛之音」,舞者朱唇皓齒,纖手素足。舞步輕盈。
《陽阿》、《康樂》、《縈塵》、《集羽》、《旋懷》
《縈塵》的舞姿能給人以飄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簡直像融匯在空際縈繞不落的輕塵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輕柔飄逸見長,如隨風聚攏的羽團飄飆盪漾;而《旋懷》之舞表演起來.柔韌的舞姿體態旋繞纏蔓,似乎能夠「人懷袖也」。這些舞蹈顯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藝,有很強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柔韌、彈性、力度、輕捷均訓練有素,其技藝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達到的。
統治階級對表演性舞蹈不斷提高的欣賞要求,必然強化樂舞伎人的專業程度和舞蹈技藝訓練。專為統治者服務的「萬人」、「女樂」和「倡優」也應運而生。
再從《詩-簡兮》的描述記載來看,對萬人所應具備條件的要求是相當高而全面的,為培養和妝扮他們所耗費的資財也是很大的,表演《萬舞》的萬人,必須是身材修長俊秀容顏姣好者,萬人為保持顏面的俊美紅潤而不食糠糟,為了衣著的鮮艷奪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費大量錢財。
袖舞
中國素有「長袖善舞」一詞,這一詞語便是對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繪。中國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國戲曲的「水袖」提煉而成的。水袖作為服裝道具在舞蹈中出現,不僅是對肢體延展空間的放大,更是對情感傳遞的延伸。探尋中國舞蹈的發展歷程,從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圖1①),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圖騰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場景。
四、舞蹈家
春秋時.晉同有優施,楚國有優盂.秦圍有優旃(zhan)等等,都是宮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單獨提到的春秋時期著名宮廷舞蹈家,擅長表演《晌屐舞》。該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鈴,舞時鏗鏘作響。
秦漢至南北朝舞蹈
一、舞種
稗舞——用有柄的單面鼓作道具的一種集體舞,後世也稱為「稗(bing)扇舞」。
鐸舞——用鐸作道具的舞蹈。鐸形像鍾,有木柄,內有舌,搖動時「叮叮」作響。
白綸舞——盛行於晉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輕紗的白綸縫制的長袖舞衣.故名。該舞以舞袖為其特點,動作輕盈流暢。
盤鼓舞——漢代民間舞蹈,後來用於宴饗。在地面上排列盤或鼓.一般用七個(或三個或五個).舞者穿長袖衣,在盤(鼓)上起舞。
撥頭舞——又名「缽頭」,是一種帶有敘事性的舞蹈.表現一人之父為虎所傷而上山尋屍的痛苦之狀。
巴渝舞——漢代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劉邦為漢王時.為了促成霸業,發兵攻打關中,派寅(c6ng)人為先鋒,蜜人善舞.劉邦愛其舞姿,命樂工學習。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邊(今四川境內),故名「巴渝舞」。
公莫舞一魏晉時期舞蹈。取材於項羽和劉邦的「鴻門宴」的故事,鴻門宴上,項庄拔劍起舞欲殺劉邦,項伯也離席揮劍而舞,以袖掩護劉邦,說:「公莫!」後人以舞巾模擬項伯舞袖的姿態,遂成「公莫舞」。
踏謠娘——又作「踏搖娘」、「談容娘」,產生於北齊,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訴苦.眾幫腔唱:「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謂之「踏謠」。
蘭陵王舞——叉名「大面」、「代面」,北齊蘭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騎兵沖人敵陣.大勝。軍中譜《蘭陵王人陣曲》.又根據樂曲變成歌舞戲。
獅子舞——獅子被古人當做威武祥瑞的象徵.漢代通西域時由月氏、安息等地引進,至遲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獅子舞,南北朝時廣為流傳。
作品
《火鳳舞》——北魏高陽王時的宮廷舞蹈,舞者手中執扇,如鳥翼,模仿鳥的飛翔起落。
《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時的樂舞。陳後主常與嬪妃們在宮中宴飲,選千百宮女歌舞作樂,《玉樹後庭花》即是其一。但陳後主是亡國之君.因此後人將此曲稱為「亡國之音」。
《伴侶》——北齊末的歌曲,《北史》批評它「淫盪而拙.世俗流傳」.可能來自民間巷陌,涉及情愛內容的。它像《玉樹後庭花》一樣被當做「亡國之音」。
《踏金蓮》——約產生於南朝齊代。齊帝東昏侯蕭寶卷是個荒淫的昏君,喜歌舞,為潘貴妃修建神廟,鑿金為蓮花,鑲貼於地面,潘妃舞於上,「步步生蓮花」,後來演變為唐大麴。
著名舞蹈家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姬,善楚舞。劉邦死後,被劉邦之妻呂後殺害。
李延年——設武帝時為樂府協律都尉,善歌舞,頗得武帝寵愛。後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寵姬)死.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誅滅。
趙飛燕——西漢末年宮廷舞蹈家,漢成帝之皇後.體態輕盈瘦小,舞藝高超。後被廢而自盡。
隋唐五代舞蹈
一、樂舞機關
1.教坊
唐高祖李淵設立音樂機關教坊。在禁城之內的稱「內教坊」,後在禁城之外設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樂人稱「妓女」。
2.梨園
唐玄宗時又設立了另一音樂機關.叫「梨園」,其中的樂人稱「梨園弟子」。
二、舞種
1.中原舞種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均來自民問,後來用於宴饗。健舞舞姿雄健,動作矯捷。
軟舞——軟舞舞姿柔美。動作輕盈。
隊舞——唐代宮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薩蠻隊舞》、《嘆百年隊舞》等。
春鶯囀(zhudn)一相傳唐高宗李治晨聽鶯啼.命龜茲樂_r:白明達作曲.名《春鶯囀》.後來依曲編舞.屬於軟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青海大通縣孫家寨H{土的陶盆彩繪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圖樣.在節日聚會時.人們成群結隊在郊外起舞,手牽手.以腳踏地為節,邊歌邊舞。到唐代.踏歌頗為盛行。唐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楊柳枝——民問歌舞,是在漢橫吹曲《折楊柳》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中有「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之句。
綠腰——又名《六幺》、《錄要》、《樂世》,唐代軟舞,女子獨舞,節奏由慢到快,舞姿輕盈優美。
字舞——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暫時停頓,擺成字形。
劍器舞——劍舞在我國也有著悠久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路,戎裝見孔子,曾拔劍起舞。學生拜見老師舞劍,當然只是表演技藝,是對老師致敬的意思。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上的樂舞圖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間掛著短劍,說明劍舞可能是當時頗為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楚漢相爭時,劉邦、項羽宴於鴻門,項庄說:「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庄拔劍起舞,逐漸靠近劉邦,企圖借機殺死劉邦,在場的項伯見劉邦危急,也以劍伴舞,保護劉邦不被項庄殺害。這個故事表明,當時筵宴中有舞劍作為余興表演的風俗。唐代,武將舞劍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馬將軍歌》,有「將軍自起舞長劍」句;岑參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有「酒泉太守能劍舞」句;杜甫作《故武衛將軍輓歌三首》,有「舞劍過人絕」句等等。可見當時許多人會舞劍,而且各有絕招。公孫大娘最為擅長的《劍器》舞,是《裴將軍滿堂勢》。杜甫曾觀其舞,並寫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從詩中的描述看.是一種廣場單人舞,觀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作品
從表演內容來看,坐部伎有六部:《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其中《燕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立部伎有八部:《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立部伎的節目一般在宮廷宴享朝會時表演。
G. 漢族舞蹈的歷史發展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著石刀、石斧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為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群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著牛的尾巴,跺著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說夏禹曾親自編舞。到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萬人、女樂、倡優等等
二、六代之樂
周代將古代樂舞加工整理,又創制新的樂舞.成為「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帝堯時代的《大成》、帝舜時代的《大韶》、大禹時代的《大夏》、成湯時代的《大澧》、周武時代的《大武》。
三、舞種
萬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萬舞》,可能是發端於夏商盛行於春秋嗶國時期的著名舞種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莊稼豐收而舉行的舞蹈儀式。《說文解字》中說:「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
儺舞一一種驅逐役鬼.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場而盛大.周代宮廷定期舉行「國儺」.各諸侯同乃至民問也舉行儺舞儀式。
文舞——表現漁獵收獲的喜慶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種編管樂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裝飾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樂中.《雲門》、《犬成》、《大韶》、《大夏》都屬於文舞。
武舞——表現以武力征討異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樂中.《大灠》、《大武》都屬於武舞。
小舞一閣代統治者制定的六種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雅舞——義稱「稚樂」.指宮廷樂舞.用於朝會禮儀和祭祀活動。場面隆重.氣氛嚴肅.節奏較緩慢。雅樂規定.天予用「八佾(yi)」:舞隊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稱「俗樂」,指民間舞蹈,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史載,春秋時的「鄭衛之音」,舞者朱唇皓齒,纖手素足。舞步輕盈。
《陽阿》、《康樂》、《縈塵》、《集羽》、《旋懷》
《縈塵》的舞姿能給人以飄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簡直像融匯在空際縈繞不落的輕塵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輕柔飄逸見長,如隨風聚攏的羽團飄飆盪漾;而《旋懷》之舞表演起來.柔韌的舞姿體態旋繞纏蔓,似乎能夠「人懷袖也」。這些舞蹈顯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藝,有很強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柔韌、彈性、力度、輕捷均訓練有素,其技藝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達到的。
統治階級對表演性舞蹈不斷提高的欣賞要求,必然強化樂舞伎人的專業程度和舞蹈技藝訓練。專為統治者服務的「萬人」、「女樂」和「倡優」也應運而生。
再從《詩-簡兮》的描述記載來看,對萬人所應具備條件的要求是相當高而全面的,為培養和妝扮他們所耗費的資財也是很大的,表演《萬舞》的萬人,必須是身材修長俊秀容顏姣好者,萬人為保持顏面的俊美紅潤而不食糠糟,為了衣著的鮮艷奪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費大量錢財。
袖舞
中國素有「長袖善舞」一詞,這一詞語便是對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繪。中國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國戲曲的「水袖」提煉而成的。水袖作為服裝道具在舞蹈中出現,不僅是對肢體延展空間的放大,更是對情感傳遞的延伸。探尋中國舞蹈的發展歷程,從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圖1①),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圖騰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場景。
四、舞蹈家
春秋時.晉同有優施,楚國有優盂.秦圍有優旃(zhan)等等,都是宮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單獨提到的春秋時期著名宮廷舞蹈家,擅長表演《晌屐舞》。該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鈴,舞時鏗鏘作響。
秦漢至南北朝舞蹈
一、舞種
稗舞——用有柄的單面鼓作道具的一種集體舞,後世也稱為「稗(bing)扇舞」。
鐸舞——用鐸作道具的舞蹈。鐸形像鍾,有木柄,內有舌,搖動時「叮叮」作響。
白綸舞——盛行於晉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輕紗的白綸縫制的長袖舞衣.故名。該舞以舞袖為其特點,動作輕盈流暢。
盤鼓舞——漢代民間舞蹈,後來用於宴饗。在地面上排列盤或鼓.一般用七個(或三個或五個).舞者穿長袖衣,在盤(鼓)上起舞。
撥頭舞——又名「缽頭」,是一種帶有敘事性的舞蹈.表現一人之父為虎所傷而上山尋屍的痛苦之狀。
巴渝舞——漢代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劉邦為漢王時.為了促成霸業,發兵攻打關中,派寅(c6ng)人為先鋒,蜜人善舞.劉邦愛其舞姿,命樂工學習。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邊(今四川境內),故名「巴渝舞」。
公莫舞一魏晉時期舞蹈。取材於項羽和劉邦的「鴻門宴」的故事,鴻門宴上,項庄拔劍起舞欲殺劉邦,項伯也離席揮劍而舞,以袖掩護劉邦,說:「公莫!」後人以舞巾模擬項伯舞袖的姿態,遂成「公莫舞」。
踏謠娘——又作「踏搖娘」、「談容娘」,產生於北齊,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訴苦.眾幫腔唱:「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謂之「踏謠」。
蘭陵王舞——叉名「大面」、「代面」,北齊蘭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騎兵沖人敵陣.大勝。軍中譜《蘭陵王人陣曲》.又根據樂曲變成歌舞戲。
獅子舞——獅子被古人當做威武祥瑞的象徵.漢代通西域時由月氏、安息等地引進,至遲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獅子舞,南北朝時廣為流傳。
作品
《火鳳舞》——北魏高陽王時的宮廷舞蹈,舞者手中執扇,如鳥翼,模仿鳥的飛翔起落。
《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時的樂舞。陳後主常與嬪妃們在宮中宴飲,選千百宮女歌舞作樂,《玉樹後庭花》即是其一。但陳後主是亡國之君.因此後人將此曲稱為「亡國之音」。
《伴侶》——北齊末的歌曲,《北史》批評它「淫盪而拙.世俗流傳」.可能來自民間巷陌,涉及情愛內容的。它像《玉樹後庭花》一樣被當做「亡國之音」。
《踏金蓮》——約產生於南朝齊代。齊帝東昏侯蕭寶卷是個荒淫的昏君,喜歌舞,為潘貴妃修建神廟,鑿金為蓮花,鑲貼於地面,潘妃舞於上,「步步生蓮花」,後來演變為唐大麴。
著名舞蹈家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姬,善楚舞。劉邦死後,被劉邦之妻呂後殺害。
李延年——設武帝時為樂府協律都尉,善歌舞,頗得武帝寵愛。後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寵姬)死.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誅滅。
趙飛燕——西漢末年宮廷舞蹈家,漢成帝之皇後.體態輕盈瘦小,舞藝高超。後被廢而自盡。
隋唐五代舞蹈
一、樂舞機關
1.教坊
唐高祖李淵設立音樂機關教坊。在禁城之內的稱「內教坊」,後在禁城之外設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樂人稱「妓女」。
2.梨園
唐玄宗時又設立了另一音樂機關.叫「梨園」,其中的樂人稱「梨園弟子」。
二、舞種
1.中原舞種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均來自民問,後來用於宴饗。健舞舞姿雄健,動作矯捷。
軟舞——軟舞舞姿柔美。動作輕盈。
隊舞——唐代宮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薩蠻隊舞》、《嘆百年隊舞》等。
春鶯囀(zhudn)一相傳唐高宗李治晨聽鶯啼.命龜茲樂_r:白明達作曲.名《春鶯囀》.後來依曲編舞.屬於軟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青海大通縣孫家寨H{土的陶盆彩繪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圖樣.在節日聚會時.人們成群結隊在郊外起舞,手牽手.以腳踏地為節,邊歌邊舞。到唐代.踏歌頗為盛行。唐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楊柳枝——民問歌舞,是在漢橫吹曲《折楊柳》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中有「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之句。
綠腰——又名《六幺》、《錄要》、《樂世》,唐代軟舞,女子獨舞,節奏由慢到快,舞姿輕盈優美。
字舞——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暫時停頓,擺成字形。
劍器舞——劍舞在我國也有著悠久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路,戎裝見孔子,曾拔劍起舞。學生拜見老師舞劍,當然只是表演技藝,是對老師致敬的意思。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上的樂舞圖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間掛著短劍,說明劍舞可能是當時頗為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楚漢相爭時,劉邦、項羽宴於鴻門,項庄說:「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庄拔劍起舞,逐漸靠近劉邦,企圖借機殺死劉邦,在場的項伯見劉邦危急,也以劍伴舞,保護劉邦不被項庄殺害。這個故事表明,當時筵宴中有舞劍作為余興表演的風俗。唐代,武將舞劍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馬將軍歌》,有「將軍自起舞長劍」句;岑參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有「酒泉太守能劍舞」句;杜甫作《故武衛將軍輓歌三首》,有「舞劍過人絕」句等等。可見當時許多人會舞劍,而且各有絕招。公孫大娘最為擅長的《劍器》舞,是《裴將軍滿堂勢》。杜甫曾觀其舞,並寫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從詩中的描述看.是一種廣場單人舞,觀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作品
從表演內容來看,坐部伎有六部:《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其中《燕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立部伎有八部:《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立部伎的節目一般在宮廷宴享朝會時表演。
H. 我國舞蹈的歷史走向
1、 周代舞蹈是中華樂舞文化的第一個高峰。特別是西周統治階級對公元前2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流傳的歷代樂舞的整理和規范,可稱人類文化史上的空前壯舉。 周代由於極為重視禮樂,掌管禮樂的機構相當龐大,這在人類文化史上是空前的。
2、 兩漢舞蹈百技紛呈,是俗樂舞文化的高峰。漢代宮廷女樂和富豪貴家中的「舞姬」都有極高的表演藝術,漢高祖的寵姬戚夫人善為楚舞,漢武帝的寵姬李夫人和漢成帝皇後趙飛燕的技藝都高超,留下不少藝坊佳話。
3、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民族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舞蹈文明在這個時期顯示了其藝術的自覺,為隋唐樂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礎。
4、 唐代是中國文明蓬勃發展時期,唐代舞蹈文化 永沒曰停, 達到了巔峰時代。唐代繼承隋代的設置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宮廷各種樂舞機構,如教坊、梨園、太常寺,集中了大批各民族的民間藝人,使唐代舞蹈成為吸收異域優秀文化和傳播東方文明精華的博大載體
5、宋元以來,民族民間舞蹈興盛,許多前朝有名的古典舞蹈消失,代之是新興的戲曲中的舞蹈。
6、戲曲舞蹈在明清時代漸趨成熟,成為戲曲四大表演手段中「做、打」兩項的基本內容。其豐富的特技表現手段,如翎子功、翅子功、電發功、毯子功和紛繁多姿的戰器舞增強了戲劇的表現力。
7、 作為獨立的劇場藝術的舞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才完善成熟起來。國家舞蹈科研機構和高等舞蹈教育機構以及眾多專業表演團體的設立,更使中國的舞蹈文化有鮮明的特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